网络文学进化史
前不久,常年雄霸耽美亚文化圈第一把交椅的写手「墨香铜臭」似乎出事了。
说「似乎」,是因为这事才刚热闹没一会儿就从微博热搜榜上被撤了下去。然而这厢吃瓜群众还没散,墨香铜臭的签约方晋江文学城又晒了一条申明:「不是我们举报的」。但一副忙把自己摘出来的样子,看上去又有些用力过猛。
也不能全怪晋江。作为一个经营了快二十年的网络文学网站,在当年的行业大哥起点部分内容停更整改的档口还能顽强存活,求生欲不强是不行的。
起点停更是今年五月的事了,当时跟着一起喝茶的正是晋江。眼见着大哥被拍死在沙滩上,站长冰心(ID:iceheart)仿佛意识到了什么,立马发了一条微博:
我们建议不妨认真拥抱柏拉图式。
评论里头的粉丝啧啧感慨:这个地方的人,大约都是靠分裂繁殖的。
除了起点和晋江,其它几家老牌网文站日子过得也不太好。榕树下停更于2017年,纵横流量扑街,中文在线股价持续走低,至于红袖添香,则全靠闭门写霸道总裁吊着一口气。
白居易深夜偶遇的琵琶女在歌里唱:夜深忽梦少年事。不知这些网文站子们,会不会也偶尔想起27年前的往事。
Part
1
田园牧歌
榕树下早期编辑部成员,第二排最右为安妮宝贝,第三排正中为宁财神
在中国大陆,凡是世纪之交新生出来的物什,认真追溯,总是能找到几分武侠的影子。
譬如被称作「99派」的互联网企业家们。马云与金庸「结缘半生」,阿里员工的花名、公司的价值观、以及淘宝园区几间重要办公室的名字,均取自金庸作品。
2000年阿里巴巴刚成立的时候,办过一个「西湖论剑」。当时的「99派」的风云人物张朝阳、王志东、丁磊、王俊涛一股脑都去了,但都不是为了给马云面子,而是冲着能见金庸一面。
诞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网络文学也一样。
1992年,中国仍未接入国际互联网,漂洋在外的中国留学生们不能像现在一样通过各种「留学生日报」在舒适圈里阅读简体中文资讯,感受越办越好的激扬——当然,那时候的留学生平均英文水平也相对要高上一大截,不至于到超市买个菜却只能让不断重复「this……this……this……」的尴尬频繁上演。
为了聊表对母语眷念,这年夏天,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的魏亚桂说动学校的信息管理员,替自己创办了一个名为alt.chinese.text(以下简称ACT)的中文网络论坛。
这是历史上第一个中文论坛。
尽管如今其知名度远不如水木清华和未名等后辈,但在巅峰时期,ACT也一度拥有超过八万的访问量,他们大多都是留学生,闲来无事的时候,便在ACT上分享一些国内的新闻或者抄来的诗歌短文。其中还有一位受论坛模式的启发,创办了一本存活至今的中文电子杂志《新语丝》。
他的笔名叫「方舟子」。「方舟」是大洪水来临之时拯救万物的东西,「舟子」则指撑船掌舵的人,合起来就挺容易理解——方舟上的掌舵人,诺亚级的重要人物。而后来发生的事情或多或少可以证明,笔名确实能反映出人的某种自我认知。
那时的互联网,还是我们认为的新世界该有的样子,自由、平等、高效、互联。最重要的是,还有PornHub……说错了,还有Pirate Bay等盗版资源网站。
ACT上第一篇盗版文章可以追溯到1993年。当时,一个马甲叫「诸葛不亮」的网友在地摊上买了一本《天龙八部》,就在预备挑灯夜读时,突然发觉某处情节对不上。于是,他找来同学的正版对照,才发现原来是少了十几页。
为方便下次再阅,诸葛不亮就在ACT上开个帖子将这十几页敲进去,美其名曰「电子版」。
几乎同一时间,一位台湾网友也将《倚天屠龙记》的第一回贴了上来。此后,陆陆续续又有人将《笑傲江湖》贴上过几回。1995年,有人搬来了《神雕侠侣》的完本,至此,武侠小说的电子时代开启。
而这时在中国大陆,各类BBS论坛也相继兴起,其中有一个叫「金庸客栈」的成了电子版武侠小说的集散地。
1996年,黄易的《大唐双龙传》在港台连载,本着自由与分享的互联网原则,不少香港学生就将其手打至各大BBS上,大陆的学生看到,再改成简体中文发布在金庸客栈。
这两拨配合默契的港陆学生一度被称作「手打军团」。
一位九岁的江苏少年追着看完整本《大唐双龙传》后,惊奇无比——原来侠之大者,除了为国为民,还能「破碎虚空」。
十年之后,他手执键盘鼠标,也开始创造一系列破碎虚空的故事,不过那时他的故事已不再归类于武侠,而是被称作「玄幻」。他的笔名也不再像武侠作者一样意韵深远,而是有些无厘头,叫「我吃西红柿」。
只是,现在还不到他登场的时候。
在那个世纪之交,刷着金庸客栈看武侠的还有一个叫曾雨的大学生。少年时代,曾雨是旁人交口称赞的「神童」,九岁被送进少年班,即使经常翘课也能高分考上省重点。当时,他有一个一起逃学的好友,两人偶尔也凑在一块聊聊诗词歌赋、人生理想。
每当好基友兴致上来了,就会跟他说:你以后看见我就是在电视剧里啦。
曾雨嘴上附和,心里则完全不当一回事。谁知后来,好基友真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毕业之后还去了一部戏里当主演,演一个穷秀才。
这部戏叫《武林外传》。
不过此时还叫陈万宁的宁财神,尚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敲出一个成为一代人回忆的故事。他正处在人生的低谷期,历经1995年和1997年两起国债惨案,几万美元积蓄打了水漂,白天四处找工作,晚上则在天涯上致敬痞子蔡《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写出一本《无数次亲密接触》。
1999年,他找上开着红色敞篷奔驰的朱威廉,说:「我现在身无分文, 要找份工作好好干。」
朱威廉是有着「文以载道」梦想的富二代,1997年,拿着上千万美元启动资金,他注册了一个叫「榕树下」的个人主页,并率先开启网络投稿渠道。随着来稿增多,朱威廉一个人忙不过来,宁财神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稀里糊涂地加入了榕树下的编辑部。
跟他共事的还有路金波和励捷,后来,他们以另外的名字为人所知——李寻欢和安妮宝贝,日后媒体口中「网络文学的三驾马车」至此凑齐。
在宁财神眼里,励捷是一个有着「异乎寻常的忧郁和饱受委屈后的迷人风度」的女子。每当他无聊地用弹弓打办公室那棵假榕树上的假鸟时,后者总会用那种「饱含忧郁」的眼神望着他。
同样是在这一年,大学生曾雨也步入了人生低谷——因为翘班跑去抗议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他被缺乏爱国热情的老板开除,成了无业游民。
某日闲逛金庸客栈,他突然觉得怎么网上是个人就会写东西呢?什么痞子蔡、燕垒生、匪我思存、马伯庸、和菜头.......还有个叫北方影武者的兄弟,专门写影评书评——后来大家都叫他鹦鹉史航。
曾雨决定也在金庸客栈上写一个故事。连笔名都想好了,典出王勃《滕王阁序》里的一句「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留」,就叫「今何在」。
小说《傲慢与偏见》的结尾,伊丽莎白问达西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自己,达西语气感慨:
我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开始的,当我回过神时,才发觉已经走在半路上了。
Part
2
生生不息
」宁财神是色盲,但是在榕树下的那段日子,除了继续码字,他还得兼职当网站美工,因为整个编辑部就他一个人会。
当时,他的上司陈村虽然顶着个艺术总监的名头,干的却都是刷脸的活。 陈村成名于高晓松嘴里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对什么事都充满热情。去参加写稿笔会,别的作家都关起门来埋头构思,他天天往外跑,旁人问起,就笑眯眯回:「体验生活嘛,到手术室看医生做手术去了。」 后来榕树下编辑部成立,作为中国第一个有个人电脑的知名作家,他带着好奇跑去观礼。朱威廉正愁自己的草台班子没有权威背书,于是就邀请他来挂个闲职。陈村毫不犹豫地答应,还兴致勃勃地给自己编了个头衔,叫「网眼」,意思就是网上的一只眼,对外则解释成「艺术总监」。 1999年光棍节,榕树下想搞个「首届网络原创文学大赛」,陈村就挨个跑去老朋友家里刷脸,最后拉来了王安忆、贾平凹、余华、阿城、王朔做评委,轰动一时。 那次,拿下小说组一等奖的是一篇《性感时代的小饭馆》,作者叫尚爱兰。获奖者的福利之一,是可以带上家属免费参加一次千岛湖之游。
出游当天,尚爱兰的女儿很兴奋,拿着个塑料弹弓一路蹦蹦跳跳的。有人看她可爱,便凑过去和她搭话,问她叫什么名字。 小姑娘把头一仰:「我叫蒋方舟。」 后来再回忆起这段往事,陈村有些感慨:那是榕树下最后的高光时刻。 此后两年,受太平洋对面互联网泡沫的波及,兼之一直没有合适的商业化手段,榕树下每况愈下。最初成立榕树下时,朱威廉已经做好了每年倒贴一百万的觉悟,然而真正运转起来时,他才发现,是每个月都要烧掉一百万。 2002年,榕树下将部分股权卖给跨国媒体集团贝塔斯曼,第一代编辑部至此解散。路金波以一本《粉墨谢场》宣告「李寻欢」时代终结,从此走上了给韩寒「立知识分子的牌坊」,听王朔讲《黄帝内经》,被女演员「拯救中年危机」的书商路子。 与榕树下一道结束的,是整个网络文学的BBS时代:金庸客栈被新浪收购,黄金书屋并入多米中文网,龙的天空转型线下失败,成了扑街写手发牢骚的论坛。 这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在BBS时代,所有的网络文学作品都是完全免费,全职创作的写手想要解决吃饭问题,只能靠混出版,而当时主流舆论对网络文学并不太看得入眼,甚至直斥为「上不得台面」。 即使像安妮宝贝这样最终拥有颇高声望的作者,在成名之后,也鲜少提及作为网络写手的往事。 诞生过武侠黄金时代的港台出版社对网络文学的态度倒是更为宽容,然而港台两地的人口总数加起来还不到三千万,根本无法消化华文区如雨后春笋般诞生的网络作品。那段时间,港台出版社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便是:「我们都快要被大陆来的网络小说淹没啦。」 全职解决不了温饱,更多的网络写手选择兼职写作。而兼职写作则面临着另一个问题——烂尾。据后来统计,2003年以前,超过九成在BBS上连载的网络作品都以烂尾告终,「太监文学」一度成为网络文学的代名词。 BBS时代终结后,江湖开始让位于那些懂得如何赚钱的人。
「
Part
3
网站时代
1999年6月,王蒙、张洁、张抗抗、张承志、毕淑敏和刘震云各自委托律师提起诉讼,将电子书网站「北京在线」告上了法庭,理由是后者在未经过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刊载了六人的作品。
这是中国首次因网络站点刊登他人作品而引起的著作权纠纷。有网友跑去问王朔如何看待这件事。此前,王朔一度被评为各类网络站点上第二受欢迎的作家——第一是金庸。
他语气戏谑中带着点认真:我会等它们当中谁上市了再推它上法庭。
做过生意的王朔老师到底比纯写字的要精明,而比他更精明的,是此时正在清华读大三的童之磊。
童之磊是典型的「别人家孩子」,不光考上了清华,还一连修了工学、管理学、法学三个学位。大二代表学校参加首届「挑战杯」,又带着团队靠一个名为「易得方舟」的社交网站斩获一等奖。
这起版权官司让童之磊看到了在线阅读的前景,于是他将易得方舟的读书频道拎出来单独运营,起了个名字叫「中文在线」。为解决版权问题,童之磊将中文在线设置为付费阅读模式,带着团队挨个拜访作家求授权。
去从维熙家那天,出于「成年人的礼节」,童之磊特意抱了个大西瓜,从维熙看得直乐,当即就签下了授权书。几年之后,从维熙在《北京晚报》上回忆起这件事,标题起得很朱军,叫《来自天堂的文学使者》。
在童之磊成立中文在线的这一年,浙江人吴文辉也看到了付费阅读的风口。吴文辉比童之磊大三届,2000年从北大计算机系毕业后,按部就班地成为了一名穿格子衬衫、戴黑框眼镜的程序员。闲时,他的一大爱好是看玄幻小说。2001年,吴文辉在西陆BBS上遇到五个同好,六人一起成立了一个「玄幻文学协会」。一年过去,这个协会发展成起点中文网。
关于这段往事,六人之一的林庭锋后来在知乎的一篇文章里是这么形容的:
从此六芒星动,斗破苍穹。
这句掺杂着西方魔幻与中式玄学的台词,是新世纪之初中国特色玄幻的典型写照。当时的玄幻小说里最为常见的场景画风便是如此:
张大牛身穿茅山道袍,挥舞着桃木剑,大吼一声:「我主在上,赐予我力量吧,上帝,我是张大牛!」
而与横空出世的中文在线和起点相比,晋江更像BBS时代的遗民。
晋江是福建泉州的一个县级市,在世上还没有晋江文学时,这个小县城以盛产本土运动品牌而闻名:安踏、特步、七匹狼、鸿星尔克、德尔惠……年轻时,总有一款你穿过。
与可以同时贴无数个牌的晋江运动鞋一样,晋江文学在成立之初也有两个域名,一个叫晋江文学城,俗称「红网」,一个叫晋江原创网,俗称「绿网」。
最初,晋江的出资方是晋江电信局。扫描、校对、论坛管理等则是资深用户自发进行的义务工作。2001年,晋江电信局进行业务整改,决定从晋江文学撤资,「红网」被迫关停。身为管理员之一的iceheart在论坛上发布了一篇长文,号召网友集资买下「绿网」,2003年,「绿网」再度更名为晋江文学城,成为一个专业的原创网络文学站点,于是才有了百度词条上「晋江文学城成立于2003年」的说法。
iceheart本名黄艳明,后来读者眼中晋江种种好与恶,都与她不无关系。
Part
4
资本为王
」卖给BAT要趁早。
这绝对是掏心窝子的话。2014年,刘强东接受腾讯投资,就是为了在微信抢占下一个小格子给京东移动端引流;2015年,58同城从微信转投阿里怀抱,也是因为马化腾不肯松口给二级入口。
那段时间,大家都在说:马化腾的态度,可以区分出你未来究竟是千亿美元、百亿美元还是十亿美元的公司。 不过在2004年,吴文辉尚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也会卖身腾讯。他更心仪的东家是盛大,因为线上付费手续的繁琐一直是吴文辉的一块心病,而盛大正好有药。 当时,还没有走到「all in」电视盒子拐点的盛大,正凭借着《传奇》占据网络游戏半壁江山,配合着《传奇》的火爆,盛大几乎将点卡支付渠道铺遍全国。 在这种你有内容我有渠道的合意下,2004年10月,起点中文网并入盛大集团。依托于起点,盛大又陆续收购榕树下、晋江和红袖添香,网络文学自此走向资本时代。 可惜这场合作最终以一个颇为难堪的方式收场。坊间传言里,是吴文辉先有「逼宫」之意。2013年3月,他领着起点团队集体提出辞呈,试图以这种方式推动起点被一拖再拖的MBO(管理者收购)计划。 吴文辉有逼宫的理由。2012,盛大文学架构里的公司达到十九家,但在一亿的年盈利额里,起点一家就占了七千万。然而据后来起点内部的员工说,这个数字还是在盛大高层不断架空起点管理层的情况下达成的。 这位员工还替起点算了一笔账:合作九年,起点先后被收走了手机运营权,移动基地运营权,第三方合作版权运营权,影视衍生版权运营权,无线运营权……算到最后,发现起点除了在网上卖卖电子书啥也干不了。 不过陈天桥这边也有不接招的底气——当时的盛大文学旗下拥有93万名写手,在内容领域有近乎垄断的优势。因此,吴文辉的辞呈刚提交上去三天,盛大官方便挂出一封公开邮件,宣布接受创始团队的辞职申请,并将从即日起为起点招聘新管理团队,条件不限,待遇从优。 跟这封邮件一起流传出来的还有陈天桥的一句话:
跟资本打交道,你能强得过我吗?
然而后来的事证明,即使是贵为往日首富,也不能把话说得太满。离开盛大的吴文辉转投腾讯,次年,腾讯以50亿的价格收购盛大文学,成立阅文集团。吴文辉出任CEO,重掌起点。 同年,阿里文学成立,百度文学旗下的三大产品线纵横中文网、多酷文学、熊猫图书布局完毕。 互联网是属于年轻人的,但最终是属于BAT的。
「
Part
5
净网扫黄
」遗忘意味着背叛,这个民族太让人失望了。沉痛纪念东莞扫黄X周年。
阿宾的高中成绩并不理想,但是毕竟也给他考上了台北附近一所私立专校。
脖子以下不能描写。
「Part
6
粉红波涛
」
「我兔腹黑」、「种花家」、「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等爱国主义流行梗均出自漫画《那年那兔那些事》
Part
6
粉红波涛
」有按需修剪,自然就有按需栽培。
九十年代的中国,曾上映过一部成为一代儿童梦魇的科幻电影《疯狂的兔子》。
电影里,外星人用光盘发布了一款游戏,玩过的人都着了魔,大喊着「疯狂的兔子」到处破坏,整个社会陷入彻底混乱。有人解读说,这部电影反映了那时人们对文革仍然心存恐惧——担心秩序再次崩溃,担心人性再次疯狂。
2011年,又一个讲兔子的故事《那年那兔那些事》走红。这个故事里,兔子不再疯狂,而是用起了蘑菇和二踢脚,与「白头鹰」「脚盆鸡」斗得不可开交。
偶尔还要下一盘大棋,做一做星辰大海的梦。
这个故事起源于一个叫「超级大本营」的军事论坛,但真正走红却是在晋江。那段时间混迹晋江论坛,若是看不懂这几个词,一定会遭到群嘲。
晋江群众爱国热情是当然是有渊源的——「小粉红」一词最初就是源于晋江的「闲情」论坛。这个论坛以讨论耽美为主,界面为粉色,为了在圈外辨别同好,论坛的资深用户常以「粉红」为接头暗号。
和二次元圈子一样,中国的耽美同样引自日本。最早的站点是在水木清华上,组织者大多是清华、北大的学生,因而耽美自诞生起就自觉头戴精英光环。「同人女有义务比其他人更有文化」是当时圈子里的共识,谈论政治也成了闲情论坛的传统。
早期论坛上的政治帖大多平和,有人会认真地引用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来讨论究竟是一个专制而高效的政府好,还是一个民主而低效的政府好——虽然没人能弄明白为什么民主和高效会被看作是矛盾体,但好歹,引经据典的态度可嘉。
转变发生在2008年。南方雪灾、西藏事件、汶川地震、奥运圣火被抢等重大事件接连发生,晋江用户的爱国热情被激发,此后,小粉红开始奔向保家卫国的星辰大海。
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三千名小粉红翻墙到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的Facebook主页上洗版,排着整齐的队形复制「八荣八耻」,敌对势力从没见过这般惊涛骇浪阵势,一时间为之胆寒。
「
Part
7
待续
」2016年4月,赵薇公布新电影《没有别的爱》的主演名单,随即便有网友在晋江上爆出男主角的扮演者戴立忍为「台独分子」;赵薇则「有共济会背景」,意图通过邪教控制中国。
但当有人试图指出照片里那个所谓的「神秘手势」不过是摇滚的经典手势时,得到的回复却出奇统一:拿钱发帖死全家。
如此张扬自然是有底气的。毕竟团团都说了,这叫「呆萌如初」、「坚韧自信」。
而这份伟大的爱国情自然也被写手们带进了文章里。凡提及日本人,必是五短身材、尖嘴猴腮的丑角;提及西洋人,则定为毛发旺盛、体味浓郁的「鬼佬」。
2017年,起点中文网总编杨晨在知乎上写了一篇《进化中的网络文学》: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新一代的主角们身份变得五花八门,在别的江湖豪侠以武犯禁之时,他们讲法律讲规矩,遇到案子严查明判,遇到罪犯虽远必抓,遇到拒捕好汉则万箭齐发。可以说,正是这些新一代的大侠,为网络文学赋予了新的内涵,呈现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江湖,也给青少年树立了一些更值得去学习的榜样。
从「江湖好汉」到「战狼战兔」,网络文学正在茁壮成长。
【1】《网络文学二十年:意气江湖载酒行》.刺猬公社
【2】《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史》.宝剑锋
【3】《网络文学二十年》.互联网与娱乐怪盗团
【4】《耽美文化最大阵地晋江,是如何以一种闲散的方式存活至今的?》.好奇心日报
【5】《榕树下20年:风花雪月终究败给纸醉金迷》.市界
【6】《如何辨识“小粉红” | How To》.市界
【7】《危险的网文,危险的情欲》.枪稿
【8】《网络文学“扫黄打非”十年记》.南方周末
【9】《嚴薔:愛國小粉紅、粉絲戰爭,與天朝主義賽伯格》.端传媒
【10】《写出<悟空传>的少年今何在》.南方人物周刊
撰文 | 红拂
编辑 | 伍矛
出品 | 盖饭特写工作室
本文系盖饭特写工作室原创,版权所有。
获取转载授权请后台留言。
简历、投稿请发送至 xixiaoru@17getfun.com
商务、合作洽谈请一并邮件联络,后台留言恕不回复。
点击下方图片 可查看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