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机器人前沿:李彦宏登上《时代周刊》,人工智能引领中国

2018-02-01 物联网RFID服务平台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登上最新一期《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消息一出立刻轰炸了整个中国圈,成为中国首个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互联网企业家。



The Innovator(创新者)”是周刊给予李彦宏的称谓,并以“百度李彦宏正在帮助中国赢得21世纪”为题(《Baidu's Robin Li is Helping China Win the 21st Century》)撰写了一篇长文。


世界的统治者——人工智能


中国现在将目光投向了下一个科技前沿:人工智能。2017年7月20日,中国国务院发布了“下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计划”,计划在2030年前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最近则表示,无论谁掌握了人工智能,他都将成为“世界的统治者”。


在中国,没有人比李彦宏更重视这个挑战。根据公开的财务报告,百度在2017年第一季度的90亿美元收入中,约有12亿美元被再投入研发,其中大部分被投入了人工智能的开发。他认为百度可以利用中国最大的优势——规模,来主导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在基础层面,人工智能系统基于经验数据复制人类学习——无论是驾驶模式、财务行为或模糊的语音指令背后的真实意图。数据越多,就越能更好地训练算法,这为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提供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优势。“(中国是)一个非常庞大和统一的市场,”李彦宏说。每个人都说着同样的语言,大家都遵守同样的法律。


百度的自动驾驶离上路还很远


文章称, 在百度乘坐的自动驾驶汽车旅行还算不上是一个舒适的旅程。当时代周刊(TIME)在百度园区试驾时,垃圾桶或停放的汽车等潜在的障碍经常使车辆忽然停下来。这辆车离真正上路还有一段距离——它的车顶上有一个笨拙的旋转雷达,还有一个装满旋转装置的小箱子。尽管如此,百度的无人驾驶汽车平台 Apollo 已经被130家独立制造商所采用,这证明了百度在这一领域的成就。百度开发了语音识别软件 DuerOS,据称其识别中文的可靠性超过了人类。它的 AI 驱动的人脸识别软件已经非常先进,以至于能通过匹配照片找到失散的儿童,让他们和父母重聚。


人工智能正在以中国的速度改变世界


1月8日,百度准备推出“阿波罗2.0”(Apollo 2.0),并在拉斯维加斯的消费电子产品展上实现自动驾驶,即在简单的城市道路上行驶。百度在活动中传达的信息是:“人工智能正在以中国的速度改变着世界。”


李彦宏称:“我们的设想是,人类可以用人类语言与所有的设备进行交互。在过去10万年里,无论你发明什么工具,你都必须学会如何使用。而在未来,你不需要做这些,工具将学习如何理解人类语言,人类的意图。这才是未来。”


人工智能威胁论


中国政府和百度都将人工智能的发展作为目标,但人工智能带来回报的同时也带来巨大风险。特斯拉老板埃隆·马斯克说过,不可控制的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是“基础”,而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也对人工智能会“带来人类灭亡”而恐惧。


而李彦宏不同意,他说,“人类永远都有让世界成为一个安全居所的能力。核武器杀害了很多人,但是我们可以控制这种武器。核武器的真正作用是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它们没有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


至少现在,对人工智能的恐惧并不是全部关于一个反乌托邦的未来。科技让很多任务自动化,造福了人类。无人驾驶技术将会最快被用于长途货运驾驶,可能会让1600万中国货车司机失业。


对李彦宏来说,这个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当科技改变世界时,很多工作岗位都消失了”。他将之与蒸汽机时代的进步对比,“你不能改变它,你能做的是继续创新,为人们创造更多的岗位。”


李彦宏认为,这会要求中国政府始终对世界保持开放,即使是美国在特朗普政府的领导下也不会改变这一政策。李彦宏认为,美国政府限制移民的政策“损害了美国的创新环境”,这促使中国从事复杂的工作。


“我们要对外国人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让他们在此发展、创新和创业。”就像李彦宏所说,他眼下的任务是“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


因此,不管人工智能是否有威胁的存在,它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而我国为了抢占人工智能的制高点,已经开始重视对人工智能的教育,从小就开始培养人工智能人才,在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人工智能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近期热点】

中国最牛机器人工厂,仅10名工人,年产16万辆轿车

美轮美奂的全息3D投影秀,看呆你!

物联网不是趋势,而是事实

2020-2035,中国要做这100件事!

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震撼发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