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奥运十年 | 如果10年前有微信,这应该是北理工人的10w+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2022-10-23

北京理工大学

公众号ID:BIT_1940

关注


“北京欢迎你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有勇气就会有奇迹”

10年前的今天,

我们高声呼喊倒计时

迎来了2008北京奥运会




今天,2018年8月8日

北京奥运会举办十周年纪念日

让我们回到那个火热的夏天

看看属于北理工的奥运记忆


承载奥运记忆的北理“鳐鱼”


北京理工大学体育馆

在2008年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北京理工大学体育馆被确定为奥运会正式比赛场馆,承担了奥运会男女排球预赛,之后还承担了残奥会盲人门球比赛,在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我校竞赛场馆团队和志愿者们表现出色,为北京理工大学留下了美丽的奥运记忆。


北京理工大学体育馆是一个综合性多功能体育馆。其屋面造型为双面金属屋面,形似鳐鱼,被称为高校最美场馆之一。场馆于2002年立项,2003年9月动工兴建,2006年9月竣工并交付使用。2007年4月,按照奥组委要求,北京理工大学体育馆封馆改造。2007年8月底,场馆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 2007年9月,成功举办“好运北京”2007国际盲人门球邀请赛。

  • 2008年8月,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排球比赛。

  • 2008年9月,成功举办北京残奥会盲人门球比赛。


体育馆奥运改造工程之一——建设独立的热身馆


北京理工大学体育馆奥运改造工程的总建筑面积为22632平方米,工程包括按照奥运标准对原馆进行调整、改造,增加无障碍设施,并新建一座热身馆,用来满足奥运会和残奥会相关比赛的赛前热身需要。


奥林匹克  花开北理


在我校场馆进行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排球比赛


2008年8月9日-1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排球比赛在北京理工大学场馆举行。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排球比赛分别在北京理工大学体育馆和首都体育馆举行,其中我校场馆承担了小组赛的部分比赛任务。比赛共进行10场,分为10个竞赛单元。来到我校场馆比赛的男、女排球预赛的运动队共有20支,以及国际排联官员、国际裁判和国内裁判。



在奥运会比赛期间,我校场馆共接待国内外观众17672人次。除此之外,比赛期间我校场馆还接待国际贵宾前三类团、体育部长、IOC、NOC、IF、赞助商、国内贵宾及其他人员共计700余人次,其中国际贵宾前三类团7团次,体育部长30余人次,IOC委员及高级官员70余人次,NOC主席及秘书长150余人次,IF主席及秘书长150余人次,其他人员200余人次。



在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我校场馆运行出色,离不开场馆运行团队的出色工作。北京理工大学场馆运行团队于2007年5月17日正式组建,主要负责奥运会、残奥会北京理工大学场馆的运行组织工作。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奥运会全部的20场比赛中,均没有出现任何竞赛纠纷和赛场突发事件,赛场秩序良好,观众气氛热烈,校园秩序安全稳定。奥运赛事结束后,得到了北京奥组委、国际排联、各方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国内外各类新闻媒体也对北京理工大学体育馆及承办的奥运会排球比赛进行了报道,共计800余条,没有出现一条负面新闻。


时任国际排联副主席 Cristobal Marte Hoffiz 先生对我理的奥运工作作出了肯定:

(北京)理工大学体育馆的组织工作十分完美,对运动队、技术官员、媒体和大家庭成员等各个客户群的服务工作也非常出色,得益于你们的工作,北京奥运会排球比赛是奥运会排球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如果要让我为北京理工大学场馆团队这次奥运组织工作打分的话,我认为可以打100分,你们专业周到的服务完全能够胜任2014年排球世锦赛的承办工作。


在北理工呈现最好的残奥会


在我校场馆进行的第十三届残奥会盲人门球比赛


北京理工大学承办的残奥会盲人门球比赛于2008年9月7日-14日举行,共分为16个竞赛单元,总计76场比赛。共有来自全世界的20支队伍参加,其中男队12支,女队8支,另有国际、国内技术官员来校参加比赛。在残奥会比赛期间,我场馆共接待国内外观众34000余人次,其中包括残疾观众620人次。在全部比赛中,均没有出现任何竞赛纠纷和场馆突发事件,赛场秩序良好,观众气氛热烈,各方对我校场馆的助残服务更是赞赏有加


残奥会 

 北理创造 

北京理工大学场馆针对残奥会盲人门球比赛的特点,场馆进行了大量无障碍厕所、无障碍电梯的增加,盲文标识的制作等。通过这些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场馆为各类客户群提供了真正的无障碍服务。尤其是我校场馆独创的噪声警示系统、应急预案流程图、自创的残奥歌曲、体贴的触摸式场馆模型等特色工作获得了各方一致好评。


噪声警示系统


噪音警示系统是为了充分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奥运理念,展示首都高校校园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特色,由我校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的本科生根据国际盲人门球比赛的场馆环境(盲人门球比赛要求场馆内的噪声在30分贝以下)要求设计制作的。


功能

它的功能是检测赛场噪声,通过灯光的红、黄、绿色变化,警示观众保持赛场安静,以保障运动员正常比赛。


噪声警示系统在残奥会盲人门球比赛中的实际应用


噪声警示系统在设计上不但注重功能也注重了外观,结合本届奥运、残奥的文化特色,在底座上设计了祥云图案;显示器做成中华宝剑的样子,象征着奥运比赛的公平竞争;在整体设计上体现了奥运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该系统得到了国际盲人运动协会的认可。残奥会赛后,噪声警示系统作为我校场馆的礼品赠送给国际盲人运动协会。


触摸式场馆模型


由于我校场馆承担的是残奥会盲人门球比赛,所以参加比赛的大部分运动员和部分观众为视力残疾者,他们来到我场馆无法通过视觉对场馆有一个整体概念。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理制作了可触摸的场馆模型,可以让这些视力残疾者通过触觉了解场馆。这也体现了场馆对残疾人的关爱。


在赛事结束后,国际盲人运动协会及盲人门球分会均给场馆发来了感谢信

(北京)理工大学体育馆所承办的第十三届残奥会盲人门球比赛的组织工作十分出色,是残奥会上最成功一届盲人门球比赛。


奥运志愿者   为BITers点赞!



我校志愿者工作2006年开始起步,我理学子报名十分踊跃,报名人数达九千余人。在奥运会比赛期间,BIT的志愿者们除了服务我校场馆外,还为五棵松场馆的排球、篮球、棒球和残奥会盲人门球等多项比赛提供了志愿服务,上岗场馆志愿者1672名。除此之外,我校还承担海淀区7个站点的城市志愿者服务工作,共计安排11760人次;校内安保志愿者工作共计400余人。


时光铭记朝气蓬勃的身影

你们是BIT志愿者的一座丰碑



国际奥委会终身荣誉主席萨马兰奇先生来我校场馆观看比赛



敲黑板啦!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理工做的可不止这些哦~

学校响应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理念,组织优秀团队承担了4类14项科技攻关项目(如奥运会开闭幕式“全景式智能仿真编排系统”、“动态焰火”、奥运纯电动客车等),承担的科技奥运和奥运安保项目的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北理工新能源汽车技术助力“绿色奥运”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北理工电动车技术团队主持实施了国际奥运史上首次奥运中心区零排放公交工程,兑现了中国政府承诺,实现了奥运期间昼夜 “零故障”可靠运行的国家最高目标。


北理工数字与仿真技术助力奥运开幕式


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理工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团队为精彩绝伦的奥运开闭幕式提供了科技支持,助力“文字”“太极”“星光”和人体“鸟巢”等亮点节目的成功表演,获得高度评价。


北理工烟火技术为奥运会点亮绚丽时刻


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中,由北理工烟火技术团队研制的脚印、“奥运五环”、“倒计时”等烟花表演,带给全世界观众无与伦比的惊喜与赞叹。


十年,弹指一挥间

2008,服务奥运

不是巅峰,只是起点

2022,北京将再迎冬奥

北理工正在加速奔向北京冬奥!


平昌冬奥会闭幕,北理工团队用科技点亮“北京8分钟”

点击图片

探索“北京八分钟”背后的北理工“科技力量”


北理工这辆“车”驶向“绿色冬奥”

点击图片

看看这辆自2008北京奥运驶向2022北京冬奥的“车”又解锁了什么“黑科技”


十年

北京奥运恍如昨日

北理工的奥运记忆,永载校史!


十年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

北理工在矢志一流的大道上

不断加速!

前进!前进!


出品:党委宣传部

策划:党委宣传部 王征

摄影:党委宣传部 段炼 北理工师生

编辑:党委宣传部 韩姗杉 戴晓亚

为我理永载校史的奥运记忆

❤点666个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