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

其他

刚刚!分数线定了!

初心未负,梦想终成考研学子们关心的分数线这就来了!结合报考情况现将北理工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基本分数线公布如下相关说明01工学照顾专业:力学[0801]、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兵器科学与技术[0826]。02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定向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03符合“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退役大学生士兵”、“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项目条件的考生,按教育部加分政策执行。符合以上加分政策的考生,须在我校复试具体安排公布后,向我校研招办和报考学院提出申请,并按照要求提供证明材料。复试安排我校将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制定硕士复试录取工作方案,并通过学校研究生院网站和各招生单位网站及时对外发布。请广大考生密切关注,耐心等待通知。咨询方式咨询电话:010-68912286,010-68913781传真:010-68945112电子信箱:yjszb@bit.edu.cn微信公众号: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BIT_grad_yz”近期,各专业学院复试分数线及复试方案将陆续出炉敬请关注!官微推荐●●北理工党委书记张军院士:加快建设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出品:党委宣传部来源:研究生院编辑:郭广泽、王媛、谢文龙审核:蔺伟、刘晓俏为北理工点亮
3月16日 上午 9:04
其他

北理工党委书记张军院士:加快建设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

3月15日《人民日报》刊发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
3月15日 上午 8:34
其他

新学期首学,聚焦“新质生产力”!

“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新要求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指引擘画发展蓝图发挥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关键引擎作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3月14日,北京理工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扩大学习,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结合进一步增强历史主动和战略思维,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推动“双一流”高质量建设开展学习研讨,对“服务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北理工何为”进行研究部署。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固定列席人员,各基层党组织书记、各学院院长,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学习。校党委书记张军主持学习。校长龙腾领学了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内容,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并围绕学习主题作了重点发言。他表示,一是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延安根、军工魂、领军人”品格的领军领导人才。要建立“以教为先”的工作体系,科学构建“领军人”培养体系,着力实现领军领导人才培养目标。二是要助力自立自强,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开拓前沿交叉战略领域,抢占未来竞争制胜点。要坚持六级联动工作机制,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团队,形成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和成果。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推进。三是要坚持人才为要,积极储备国家战略人才力量。要持续加强人才自主培育能力,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张军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3月14日 下午 8:53
其他

金奖×8!北京市领先!

喜报近日,在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北京市赛上北京理工大学斩获8项金奖金奖总数位居北京高校第二名其中设计与艺术学院白映溪信息与电子学院张辰龙在总决赛中分别取得全市第3名和第13名的好成绩祝贺北理工获金奖名单姓名学院/年级参赛宣言白映溪设计与艺术学院2023级硕士让设计讲述文化用文化创造价值张辰龙信息与电子学院2022级硕士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甄诚求是书院2022级本科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张新妍明德书院2023级本科生择己所长更择世所需吴婧怡经管书院2022级本科生寻找生命最浪漫解——我把自己融入时代张宏岩宇航学院2022级硕士心怀国之大者矢志国之重器鲁振博机械与车辆学院2021级硕士努力为建设祖国强大海军贡献一己之力韩晓敏材料学院2022级博士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以“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为主题,秉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就”的工作理念,努力打造强化生涯教育的大课堂、促进人才供需对接的大平台、服务毕业生就业的大市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择业观,提升就业竞争力。2023年12月17日,北京理工大学举办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校赛决赛自2023年9月大赛拉开序幕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大赛相关工作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吸引了全校2000余名学生报名参赛经过学院、书院初赛校级复赛、决赛的层层选拔最终有25名选手入围北京市赛白映溪,设计与艺术学院2023级研究生,中共党员。作为文化遗产与现代设计专业学生,致力于用创新赋能传统文化,曾获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等四十余个竞赛奖项,获北理工学生最高荣誉徐特立奖学金。作为国货老牌英雄钢笔联名“中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项目的负责人和主笔设计师,她用“民族IP+国货振兴”的模式助力老字号转型升级,传唱非遗英雄史诗,并获评“2021北京十大文化创意产品”。在民族文化公益组织中的任职经历让她对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感触颇深,她的职业目标是成为一名文博机构文化创意设计师,以设计为文化再生的手段,让文化遗产重新“活起来”。
3月13日 下午 5:52
其他

蔡晨佳 | 我在半山,奋力攀登

她笃实上进,勤奋刻苦获得北理工学生最高荣誉徐特立奖学金她内精学业,外展才华在全国英语公众演讲大赛上获得第六名及北京冠军她传播中国青年声音参加2022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青年学生论坛在中国网
3月12日 下午 3:16
其他

聚焦全国两会!听一听“北理工声音”

春风浩荡满目新扬帆奋进正当时3月4日至11日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两会召开期间,北京理工大学校长龙腾院士、计算机学院院长王国仁、经济学院教授李健、体育部教师刘诗颖作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聚焦全国两会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北理工声音”龙腾院士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人民日报北京理工大学校长龙腾委员表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卓越工程师,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建议出台有关教育培养、发展规划、财政金融、引人用人、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调动政府、学校、企业联动育人的积极性。从职称评定、工作量认定、绩效考核等方面完善相应措施,助推学校和企业间导师双向流动。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有效衔接,构建学位授予标准和资格认证标准的统一框架及评价参照体系。新华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龙腾表示,向新质生产力发力,要注重夯实人才支撑,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超前部署战略关键领域,推进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究,开拓生物、能源、海洋、环境等前沿交叉战略领域,抢占极地、深地、深海、深蓝等未来竞争制胜点。光明日报北京理工大学校长龙腾委员表示,为进一步加强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应加快完善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激励性文件与措施,构建高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双向流动的“旋转门”制度,并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与职业资格的有效衔接。王国仁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王国仁表示,要组织国家实验室、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形成高效协同攻关机制,瞄准国家战略需要,啃科技研发“硬骨头”;完善产业技术创新市场环境,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应用场景,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李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健委员表示,应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政策,同时引导央企、国企和公共部门大力挖掘优质岗位,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充分发挥数字赋能的作用,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就业平台建设,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李健委员:建议大学生刚入学就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全国政协委员李健:高校
3月11日 下午 4:34
其他

巾帼同行,共享春甜!致敬最美丽的“她”!

人间三月,柳亸莺娇今天是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祝每一位了不起的“她”节日快乐为庆祝第114个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上午北理工召开“巾帼齐奋进
3月8日 下午 2:24
其他

“小君”医生!全球首个中文数字放射科医生诞生!

全球首个中文数字放射科医生“小君”医生面世啦!“小君”医生的研发是基于全球首个专为医学影像诊断而设计和构建的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LLM)“龙影”大模型(RadGPT)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放射科刘亚欧教授团队联合北京理工大学张美慧教授、叶初阳教授团队合作推出那么,“小君”医生是如何诞生的?它有哪些技能呢?官微君带你一起了解~·
3月7日 上午 11:31
其他

“金凤凰”!她是纳米医药追光者!

FAND)的概念,作为一种可用于癌症治疗的新型高效低毒的纳米药物,引起了极大关注。相关成果以独立通讯作者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3月4日 下午 2:01
其他

北理工人开启“热辣滚烫”的新学期!

整洁的课堂中专注与思考相伴实验室的灯光见证新的开始图书馆里翻动的书页延展梦想运动场上挥洒汗水激扬青春食堂里的烟火气陪伴幸福“食”光开学第一周“理”是怎样度过的?随着清晨的曙光初现悠扬的早八铃声划破宁静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正式开始北理工师生以全新的姿态
3月3日 下午 5:57
其他

全球金奖!北理工学子好样的!

Sustainability”本科生团队从众多本科生和研究生团队中脱颖而出荣获全球金奖(排名第一)团队获奖证书全球可持续性供应链学生竞赛受到联合国可持续交通之友(United
2月22日 上午 9:31
其他

获金奖、上央视……这群大学生“玩转”元宇宙

在北理工有一支由计算机学科和设计艺术学科组成的交叉团队他们“左手写代码,右手能画画”在虚拟仿真技术研发与创新之路上探索前行科技保障建党百年庆典北京冬奥会等国家重大活动打造北理工数字校园“挑战杯·元宇宙”开发“青春心向党
2月20日 上午 10:26
其他

共绘吉祥年!我给京津冀协同发展“贴窗花”

贺新春,集“窗花”共绘吉祥年!京津冀地区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北京理工大学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分别与河北省、天津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2024年1月12日,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军院士、校长龙腾院士访问天津,会见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陈敏尔,并签署《天津市人民政府-北京理工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3年9月4日,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军院士带队赴河北省开展调研,出席“2023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开幕式,与河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会谈,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之际北京理工大学向广大北理工师生征集“我给京津冀协同发展‘贴窗花’”主题LOGO作品共绘协同发展新篇章!征集主题我给京津冀协同发展“贴窗花”征集示意示意图征集时间2024年2月1日至2月29日部分网友投稿优秀作品将在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新华社官方微博进行展示征集结束后将组织评委对网友投稿作品进行评选最终选出1件获奖作品和10件优秀作品获奖和优秀作品作者每人将获得证书和纪念品一份评选结果将在上述平台同步展示投稿方式扫描海报上二维码投稿或登录新华社客户端访问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880426/collect/947?newstype=1108作品标准投稿要求⑴投稿作品格式:JPG、PNG;⑵投稿作品尺寸:500像素×500像素以内;⑶投稿作品大小:不超过5MB;⑷请附作品文字简介,并提供作者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注意事项⑴投稿作品不可添加水印、签名等修饰,否则无效;⑵投稿作品不得以旧充新;⑶投稿作品不得使用他人作品投稿;⑷投稿作品不得上传暴力、血腥、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⑸投稿作品的传播、展览、刊登、出版等归主办方所有,投稿人参与投稿即同意主办方享有对作品进行推介、展示及推广、宣传的权利,主办方在使用投稿作品时,将注明作者,所有投稿人在投稿时,即认同将其作品的知识产权(署名权除外)转移给主办方;⑹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新华社客户端所有官微推荐●●年初二回娘家
2月16日 下午 5:59
科技

共商共创共赢!北京理工大学与天津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4年1月12日,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军院士、校长龙腾院士访问天津,会见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陈敏尔,并签署《天津市人民政府-北京理工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天津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王旭,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王力军,副市长朱鹏、张玲,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振键,党委常委、副校长邹美帅出席签约仪式。陈敏尔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北京理工大学长期以来给予天津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当前天津正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立足“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实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港产城融合发展等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希望双方以此次签约为新起点,建立健全对接沟通机制,积极推进天开高教科创园等建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深化拓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港口航运、高端装备等领域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我们将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培育壮大科技服务业,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更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龙腾对天津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表示钦佩,并简要介绍了学校与天津市的合作情况。他表示,双方在科技协同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领域具有深厚的合作基础、广阔的合作空间。今后学校将面向天津市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创新发展需要,结合北理工优势办学方向,不断创新市校合作模式、汇聚一流科技资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招生就业质量,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智能网联等重点领域,推动北理工优势科技成果在天津落地,与天津市共建大平台、共担大项目,努力把学校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支撑天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为天津发展注入北理工智慧和力量,打造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典范。张军对天津市长期以来给予学校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学校近年来高质量快速发展情况。他表示,天津市“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与北理工办学优势领域高度契合,希望双方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坚持站高谋远、推动资源大融合,坚持精准发力、实现创新高引领,坚持优质高效、形成发展深联动,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结合天津市“十项行动”的实施,加快建设跨学科、大协作、高能级的协同创新平台,打造“共商、共创、共赢”新格局,培育竞争新优势、增强发展新动能。北理工将举全校之力,与天津市携手建设校地合作示范标杆,助力天津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国内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座谈后,在市校领导的共同见证下,朱鹏与邹美帅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双方将在科技创新与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与产业引育、高等教育与招生就业、人才交流与智库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天津市政府办公厅、市科技局、市教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社局,学校党政办公室、教务部、科学技术研究院、合作与发展部、技术转移中心、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和北京雷科防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参加活动。官微推荐●●收藏!北理工冬季学期在校“通关秘籍”上线!出品:党委宣传部来源:合作与发展部、天津卫视编辑:郭广泽审核:蔺伟、刘晓俏为北理工点亮
1月13日 下午 7:08
其他

收藏!北理工冬季学期在校“通关秘籍”上线!

闭馆02教学楼开放时间2023年1月15日至2月22日:中关村校区开放地点:研究生教学楼一至四层良乡校区开放地点:文萃楼F(文教南楼)一层教室、文萃楼I(文教北楼)一层教室开放时间:7:00
1月12日 下午 7:23
其他

全国优秀!“北理工营”,科技报国赢!

喜讯近日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公布了29个2023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分营优秀组织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光荣上榜!北理工已连续12年举办分营活动连续多年荣获“北京营优秀组织单位”今年学校再创佳绩荣获“全国优秀组织单位”
1月11日 下午 12:21
其他

首批,全国第二!北理工10门课程入选!

喜讯近日全国首批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名单公布北理工10门课程入选数量位列全国第二北理工入选课程名单序号课程名称课程负责人学院1机器学习实践李侃计算机学院2大数据思维与技术罗森林信息与电子学院3信息系统与安全对抗理论罗森林信息与电子学院4网络安全-应用技术与工程实践闫怀志计算机学院5摩擦学理论王文中机械与车辆学院6车辆动力学魏超机械与车辆学院7高分子合成材料学柴春鹏材料学院8智能车辆理论与应用熊光明机械与车辆学院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李赫亚马克思主义学院10现代力学进展赵颖涛宇航学院下面,和官微君一起了解一下入选课程吧~课程介绍《机器学习实践》课程负责人:李侃课程团队成员:礼欣、孙新、郭宇航、毛先领、刘琼昕课程简介:课程秉承“立德树人、学生中心、问题导向、产业牵引、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使学生了解机器学习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机器学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回归、决策树、K近邻算法、EM算法、主题模型、聚类分析、图模型、支持向量机、深度学习及强化学习等,并通过华为、阿里云公司的实际项目进行创新实践,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大数据思维与技术》课程负责人:罗森林课程团队成员:潘丽敏、陈禾、张笈、张延军、司黎明、吴舟婷、吴莎莎、王美凝课程简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大数据思维基础认知、大数据分析领域技术等,旨在培养“有竞争力”的数据科学家,要求学生具备三方面的能力:综合运用计算机科学和应用数学的知识,分析与处理大规模数据集的能力;从复杂数据中快速洞察到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和从信息中发现相关关系的能力;基于规范的技术和抽象的方法以及面向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的建模能力。《信息系统与安全对抗理论》课程负责人:罗森林课程团队成员:王越、潘丽敏、陈禾、张笈、张延军、司黎明、吴舟婷、吴莎莎、王美凝课程简介:课程全面研究和论述了信息系统安全对抗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现代系统理论的知识基础、信息及信息系统核心内容、信息安全与对抗基础概述、信息安全与对抗基本原理、信息安全与对抗系统方法、信息安全与对抗应用举例、量子信息学及其应用技术等。课程贯彻研究型教学,适合满足各类高等学校多样化人才培养需求。《网络安全-应用技术与工程实践》课程负责人:闫怀志课程团队成员:胡昌振、危胜军课程简介:课程从技术和工程两个层面,全景式展示网络安全知识图谱。内容包括:网络安全技术体系框架、网络基础架构安全体系等。从传统的加密认证、防火墙、入侵检测,到新兴的量子密码、区块链技术,课程有应用技术、有工程实践,重点勾勒网络安全技术体系框架,引导学生从原理、技术与工程维度理解和掌握网络安全知识。《摩擦学理论》课程负责人:王文中课程团队成员:梁鹤、孙娜、赵杰亮、张韶华课程简介:课程涵盖摩擦学基本知识、结合工程实例讲解润滑接触磨损建模的一般方法、生物和仿生摩擦学、动物摩擦学和仿生设计等内容,注重和强调从工程实际中提出问题和背景知识,强调课程内容与国家重大工程需求的联系。注重引入相关主题最新的科研成果,做到科教有机融合,理论与实践深入结合,基础知识与前沿需求深度耦合。《车辆动力学》课程负责人:魏超课程团队成员:刘辉、冯付勇、徐震宇课程简介:课程主要研究车辆运动与受力关系,研究内容有轮胎模型、车体侧向动力学与垂向动力学等。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车辆动力学的基本原理,了解车辆动力学发展现状,掌握车辆动力学建模理论及动力学控制方法。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校企协同,发挥实践教学作用,为学生从事车辆设计、运用与研究打下良好基础。《高分子合成材料学》课程负责人:柴春鹏课程团队成员:李国平、陈煜、戎宏盼课程简介:课程以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成型加工和高分子合成工艺为基础,集合高分子的结构和性能、高分子的合成与改性、高分子的成型加工及其应用等知识课程不仅有助于系统掌握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加深理解高分子合成材料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同时会激发对高分子合成材料科学研究的兴趣。《智能车辆理论与应用》课程负责人:熊光明课程团队成员:龚建伟、陈慧岩、吕超、吴绍斌、邸慧军课程简介:课程以理论联系实际,用丰富的案例进行讲解,课程内容包括智能车辆环境感知技术、深度学习及其在智能车辆上的应用、智能车辆行为决策、智能车辆运动规划、智能网联技术以及智能车辆测试与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等国家战略文件指引下,为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贡献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负责人:李赫亚课程团队成员:张廷广、陈洪玲、吴绮雯、江大伟、郭丽萍、张雷、陈宗海、杨才林课程简介:课程采用专题教学接力衔接的方式。在制定与教材内容相匹配大纲的基础上,落实专题到人,由教师个人提供自己研究深入并感兴趣的教学专题,按教材、大纲内容将所有专题有机整合,有序衔接,在专题教学班实施接力教学,以此发挥教师个人专业研究的特长,通过多个专题教学版块来覆盖教材内容。《现代力学进展》课程负责人:赵颖涛课程团队主要成员:胡海岩、魏悦广、胡更开、刘青泉、陈少华、梁军、王成、孙茂、洪家旺、宋燕平课程简介:课程本着“深度-广度-熏陶”的原则和理念,邀请力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形成了院士领衔、名师负责的教学团队,共同为学生展现学科各个领域发展的脉络、研究的思想方法、学科的前沿等,开阔学生的视野,强调科学与工程的完美统一,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科学精神与科学素养。
1月10日 下午 12:12
其他

金牌×6!北理工留学生武术队斩获佳绩!

喜讯近日在首都高等学校第七届来华留学生武术比赛中北京理工大学留学生武术队斩获6枚金牌4枚银牌4枚铜牌团体总分位列第一荣获优秀组织奖体育部教师张月霜荣获优秀教练员2023年首都高校第七届来华留学生武术比赛,共设置26个项目,吸引了近二十多所高校百余名留学生运动员参与。北京理工大学留学生武术队22名选手累计参加15个项目,个人项目取得了6金4银4铜的好成绩,集体项目获得了全场最高分9分、位列参赛高校第一,并获得优秀组织奖。张月霜张月霜,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副教授,学校高水平武术队教练,国家级武术裁判员,中国武术七段。连续4年获评首都高校武术比赛优秀教练员,连续5年获评中国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优秀教练员,在2018-2023年五届首都高校武术比赛和中国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中,带领武术队共获得98枚金牌、76枚银牌和52枚铜牌。比赛结果(排名不分先后)金牌印度尼西亚留学生北理工2021级本科生
1月9日 下午 12:27
其他

北理工发布|能源经济成为经济复苏强心剂

2023年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能源经济回归历史最高水平成为宏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强心剂未来发展形势积极乐观2024年1月7日北京理工大学举行2024年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研究报告发布会央视《新闻直播间》对此进行报道会议由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碳中和系统工程北京实验室、能源经济与环境管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办。北京理工大学校长龙腾院士出席会议,党委常委、副校长魏一鸣,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儿童投资基金会中国区、能源基金会、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相关工作负责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光明日报、人民网等30家媒体代表,学校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师生代表参加会议。发布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平台阅读量近2万人次。开幕式由魏一鸣主持。龙腾表示,北京理工大学长期致力于服务国家能源与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瞄准能源经济与气候政策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展开系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学校于2009年成立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2023年该中心在能源经济和环境经济领域分列全球第6位和第10位,成功获批碳中和系统工程北京实验室、碳中和系统与工程管理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彰显了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影响力。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系列研究报告是魏一鸣教授团队针对能源经济与气候政策最新形势,紧密围绕国家能源与碳减排领域的战略需求,聚焦能源安全、能源市场、低碳发展等前沿性重大问题开展的原创性研究,发布以来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和广泛好评。北京理工大学将继续深耕能源与应对气候变化研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力争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努力。魏一鸣表示,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经济回升向好,能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为统筹国家发展和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重要支撑。2024年我国能源经济发展将持续向好,本次选择的九份研究报告围绕能源经济宏观形势、能源市场和碳减排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以期为今年的能源领域建设发展提供参考。会议发布了九份研究报告。主题2024年中国能源经济指数研究及展望低碳技术发展产业链风险评估和展望中国省际能源高质量协同发展测度实现碳中和目标的CCUS产业发展展望2024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2024年成品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2024年国际天然气市场分析与趋势预测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与展望(2024)中国能源经济形势分析与研判(2024)会议回顾了2023年能源经济形势,展望了2024年能源经济发展趋势,并对能源经济具体领域做出重要预测:能源经济成为经济复苏强心剂,2024年高创新与保供行业优势依旧低碳技术大规模发展成必然,需谨防原材料、资金、劳动力供需失衡等产业链风险省际能源发展成果与挑战同在,推动能源高质量协同发展势在必行加快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产业化布局,赋能碳中和高质量发展2024年汽柴油批发价格下行压力大国际天然气价格回归基本面,供应端弹性增强,需求端上行乏力能源需求驱动力已发生转变,2024年能源效率将再次受到较多关注​​由魏一鸣教授领衔的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开展能源与气候经济研究。2011年以来,连续14年累计发布研究报告81份。相关工作受到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左右滑动查看往届能源经济研究报告发布会现场祝贺
1月8日 上午 9:32
其他

瞩目!媒体聚焦下的卓越北理!

2023年北理工全体师生追求卓越勇争一流齐心协力共谋发展团结奋斗勇毅前行突破性、标志性重大成果频出办学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学校进入了历史最好发展时期这一年,社会各界媒体对北理工进行了广泛报道全面展示了学校发展成就“媒体上的卓越北理”声音嘹亮、故事动人主流媒体首发报道900余篇,18家“中央媒体”报道430余次,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央视报道210余次,《新闻联播》报道6次,重要媒体头版、整版报道34次,再创历史新高。
1月5日 下午 7:30
其他

十大新闻!这是北理工闪耀的2023!

编者按乘势而上,笃行向前。跨越80余载光阴,“领军”始终是北理工人不变的价值追求。“领军”是新时代北理工自立自强、追求卓越的精神写照,也宣示着学校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坚定决心。2023年,北理工全校师生齐心协力共谋发展、同心同路争创一流,推动一流大学建设事业持续向上向好,取得了很多突破性、标志性的重大成果,各项关键办学指标保持高位发展态势,稳居“双一流”高校第一方阵前列,支撑并见证学校进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现将2023年度十大新闻公布如下。北京理工大学2023年度十大新闻01高质量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凝聚推动“双一流”建设的强大动力4月12日,北京理工大学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校党委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有机融合、一体推进,以主题教育激发高质量发展强大动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打造“六维”学习体系,建设党的创新理论知识图谱,云端学习形式获媒体广泛关注,在全国高校形成示范;党委书记张军、校长龙腾等全体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讲党课13次,赴校内外开展调研260余次;一体推进人才自主培养、学科自主建设、科技自立自强,推出“十件实事好事”,检视问题全部整改销号。校领导班子读书班成员赴学校东皇城根办学旧址(“中法大学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主题教育专题党日活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开班式打造党的创新理论知识图谱主题教育特色做法获新闻联播、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110余次,中央主题教育官网报道18篇。学校在部分中管高校主题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在主题教育的引领推动下,全校上下干事创业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办学关键核心优势加速汇聚,锻造了前进“聚合力”,跑出了发展“加速度”。《新闻联播》对学校主题教育工作进行报道新华社报道北理工探索运用知识图谱赋能思政理论教学《光明日报》头版报道北理工开展主题教育的特色做法02持续加强党建思政工作改革创新,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图景6月16日,学校举办德育答辩制度实施20周年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做法获《中国教育报》整版报道。2023年,学校不断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坚持党对学校事业的全面领导,建设高质量发展六大体系,健全六级联动机制,着力将党的领导的特殊优势转化为一流大学建设优势。德育答辩制度实施20周年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持续提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和水平,全年组织学习17次(含集体学习研讨14次),转化推出高水平理论研究成果13篇。专项巡视十九届中央巡视整改落实与长效机制建设情况,采取“三个首次”做法持续提升巡视监督质量。强化“百优”党支部工作法示范效应,建设“慧支部”平台,打造“四有”基层党建新范式,获评北京高校“两优一先”集体及个人荣誉9项。强化教师思想引领和师德教育,开展“懋恂育人奖”评选表彰,大力弘扬教育家、科学家精神。深化立德树人“北理工模式”,选树推广“三全育人”工作品牌,拓展“智慧思政”新模式,建成一批“大思政课”教学基地和思政课教学资源库。“两优一先”表彰座谈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产出高水平理论研究成果思想政治工作暨“三全育人”品牌展教师表彰大会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涌现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大学生年度人物、“未来女科学家”等一批优秀学生代表。北理工学子在世界大运会、全国学青会上摘金夺银。举办建校83周年校庆系列活动,召开学校关工委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加强,学校在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上加速迈进、昂扬向前。03“五任校长接续干”示范引领以教为先风尚,人才培养工作全面突破学校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王越、匡镜明、胡海岩、张军、龙腾五任校长一以贯之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10月30日至31日,学校召开人才培养工作会,全面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具有“延安根、军工魂、领军人”品格的领军领导人才。2023年,学校全面推进人才培养大讨论,健全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提升“以教为先”文化氛围,人才培养工作的执行力、竞争力、创造力同步大幅提升,人才培养整体水平跻身全国第一梯队。北京理工大学召开人才培养工作会牵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3项,位居全国前十,其中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数量位居全国第三。成立“协和医班”,理工类本科生源质量稳居“双一流”高校前十,23个省份创历年新高。高质量通过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博士研究生招生同比增长18.4%,增量位列全国最前列。以排名第一获批首批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实施“3+1+X”本博贯通培养,树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新标杆,招生数量位列全国第一,招生质量位列全国最前列。18门课程入选“慕课十年典型案例”,63门研究生课程上线国家研究生智慧教育平台,数量均居全国首位。研究生获学会优秀学位论文40篇,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7篇,2名博士生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北理工“协和医班”开班北理工举办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发展大会04以金奖总数第一、总分第一独捧“挑战杯”,学生创新创业实现历史性突破3月17日至19日,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地区3011所学校、33万余个项目、142.4万人参赛,创历届新高。学校以7金、1银独捧竞赛最高荣誉“挑战杯”,问鼎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最高集体荣誉。打造“挑战杯·元宇宙”大型沉浸式数字交互空间,实现了元宇宙技术在国内教育领域的首次大规模应用。北理工以7金1银,金奖总数第一、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捧得最高荣誉“挑战杯”2023年,学校开设“李泽湘双创班”,推动“赛创空间”向“学创空间”转变,建立“科教赛创”一体化创新育人平台。首获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唯一冠军,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特等奖6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在无人驾驶竞赛、节能竞技大赛、集成电路创新大赛、国际遗传工程机器竞赛等国内外重要竞赛屡获最高奖。《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等主流媒体广泛关注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效,央视2天内3次报道“挑战杯”赛事工作。《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报道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效北理工学子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特等奖6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北理工学子获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唯一冠军05大力推进新兴交叉学科发展,服务国家新发展格局能力显著增强5月19日,北京理工大学与北京协和医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构筑医工融合创新高地。2023年,学校遵循“顶尖工科、优质理科、精品文科、新兴医工”的学科建设方针,高水平建设3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15个专业学位类别,持续构建卓越学科体系。瞄准新型工业化创新发展需求,创新学科交叉融合机制,着力发展国家急需学科与战略性学科,网络空间安全、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等新兴交叉学科建设进入国家第一梯队。学校学科整体水平、国际影响力全面提升,6个学科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3%,数量位居全国第十,18个学科进入前12%。11个学科进入ESI前1%,4个学科进入ESI前1‰。学校世界大学排名较上年度平均提升99位,其中软科排名世界第129位,近五年跃升366位。北京理工大学与北京协和医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06高层次人才实现规模化引育,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11月22日,2023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姜澜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海福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黄辉、李春明、杨勇平三位校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新增选院士自主培养数量居全国高校第五。2023年,学校新增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120人,连续3年年度新增高层次人才超过100人,其中自主培育占比半数以上。新体系教师占比达50%,人才“头雁效应”“集聚效应”“倍增效应”凸显。推进博士后“倍增计划”,年度招收博士后首次突破300人,新增博士后流动站6个,获批各类基金项目236项,稳居全国高校前列。魏一鸣教授当选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胡海岩院士荣获2023年度ASME托马斯·考伊动力学奖,其领衔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教师团队获评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机械与车辆学院刘辉教授荣获“首都劳动奖章”。4名教师获北京市青教赛一等奖,1团队获北京市青管赛一等奖,位居北京高校前列。姜澜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海福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黄辉、李春明、杨勇平三位校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海岩院士领衔的北京理工大学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教师团队入选第三届“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07科研立功迈上新台阶,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跨越提升2023年,学校坚持“锚定战略、前瞻布局、强化特色、创新超越”的科技创新工作方针,持续实施“有规划、有组织、有质量”的科研,科研成果量质齐增。牵头获批一体化探测重大专项,科研项目单体经费创历史新高。怀来科研试验基地建设全面提速,有效支撑国家特色学科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相关产业安全发展提供重要条件保障。牵头建设的“中国复眼”二期项目启动,将实现对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探测和成像。31人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入选人次居中国内地高校第5位。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27项,“十四五”以来牵头立项总数稳居工信部部属高校前列。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项,其中基础科学中心1项、创新研究群体2项、杰青5项、优青10项,获批项目数量创历史新高。文科科研取得新突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34项,其中重大项目6项。创新平台体系加速完善,牵头3个、共建6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高水平省部级、学会科技获奖数量再创历史新高。怀来校区效果图“中国复眼”项目二期部署效果图31人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08校地合作格局日趋完善,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能力提质升级2023年,学校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构建“五位一体,两基支撑,两翼联动”的开放办学格局。珠海校区建设加速推进,重庆创新中心、长三角研究院(嘉兴)、唐山研究院等校地合作机构一流成果频出,支撑科技自立自强、高层次人才队伍集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构效应彰显。学校以更高层次、更大格局着力深化交流合作,充分联动省级政府、国家局、领军央企、一流院所打造集校地、校企、校校为一体的创新联合体,拓展与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气象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中信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北京协和医学院等近30个伙伴单位的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国内合作再上新台阶、展现新格局,服务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和助力区域创新发展能力提质升级。北理工与河南省签署共建郑州研究院战略合作协议北理工与中国气象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北理工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北理工与中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09高质量通过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国际化办学拓展新版图10月26日,北京理工大学以历史最高分,成为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再认证)全国首个A+等级高校,并获八年认证有效期。学校持续优化全球布局,完善合作网络,累计与400余所世界知名高校签订校级合作协议,其中57所为QS排名前200高校。北理工接受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
1月4日 下午 3:45
其他

北京理工大学2024年新年贺词 | 乘势而上,笃行向前

来源: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编辑:崔雨涵审核:蔺伟、刘晓俏为北理工点亮
2023年12月31日
其他

闪耀北理!一览“官微”2023!

每年六月怀揣梦想的少年学子以奋斗拼搏之姿跨越高考他们中的许多人将北理工视为自己的梦中学府官微第一时间精心策划“第一选择”和“宝藏大学北理工”全面展示学校发展成就引发广泛关注欢迎报考北理工
2023年12月27日
其他

踏征途,攀高峰!2023北理人物!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2023年已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年学校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各项关键办学指标实现“指数级”跃升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这一年官方微信平台“匠心师者”“奋斗正青春”两大专题讲述北理工师生的感人故事见证北理工人团结奋斗的力量岁末年初,驻足回眸让我们再次感受那拼搏的力量01传承一盏明灯点亮奋斗的方向一张蓝图擘画前进的轨道岁月流转,时代变迁人才培养的火炬代代相传王越、匡镜明、胡海岩、张军、龙腾励精图治谋跨越呕心沥血育英才一张蓝图绘到底,五任校长接续干2023年10月30日、31日,北京理工大学人才培养工作会在新落成的文博中心隆重召开。02领军知行合一肩负立德树人使命砥砺前行攻坚克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创新突破勇立时代潮头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留下一串串开拓未来的坚实足印2023年9月,由胡海岩院士领衔的北京理工大学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教师团队入选第三届“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1月22日,北理工姜澜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理工王海福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十载本研育出“双院士”!03深耕行耕不辍、锐意创新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深耕教育一线的北理工师者不断创造人才培养新高度
2023年12月25日
其他

创佳绩!一等奖+2!

喜讯近日北京高校第十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及第二届管理岗位青年教职工职业能力竞赛获奖名单公布北京理工大学梅冰昂、田冉、刘添悦、高昂4名教师获得青教赛一等奖陈晓燕、侯明佳、姚念深组成的教师团队获得青管赛一等奖一等奖获奖比例达到50%位居北京高校前列取得我校历史最好成绩祝贺!下面,让我一起来看一下北理工获奖名单获奖级别姓名学院/单位参赛类别一等奖梅冰昂机械与车辆学院青教赛(工科)田
2023年12月24日
其他

大咖云集!聚焦荣誉教育!

12月23日第八届全国高校荣誉教育峰会暨特立育人十年高质量发展论坛在良乡校区文博中心大剧场隆重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姜恩来,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军院士,校长龙腾院士,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王晓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兵器首席科学家李春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海福出席论坛。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处长刘霄,工信部人事教育司教育处三级调研员汪天逸,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30多所兄弟高校荣誉学院代表,航天科工集团、兵器工业集团、协和医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学校相关单位负责人,徐特立学院院友和师生代表等800余人参加论坛。开幕式由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主持。大会设开幕式、大会报告和分论坛三个环节开幕式上进行了院士导师聘任仪式校外学术导师聘任仪式和科教融合育人团队聘任仪式校党委书记张军院士为李春明、王海福颁发未来精工技术学院院士导师聘书校长龙腾院士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等单位的10位首席科学家、总师颁发徐特立学院/未来精工技术学院校外学术导师聘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为空间结构动力学与控制团队等首批10个团队颁发徐特立学院/未来精工技术学院科教融合育人团队聘书龙腾在致辞中指出,拔尖创新人才不仅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领域的开拓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更是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力量。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大批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北京理工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延安根、军工魂、领军人”品格的领军领导人才,传承发扬红色基因和徐特立教育思想,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徐特立学院,形成了一系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新举措,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红色育人路”实践做出了北理工贡献。龙腾表示,全国高校荣誉教育峰会是促进交流、推进合作、增进友谊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希望大会进一步探讨面向时代的教育命题,积极探讨高等教育在理念创新、课程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中的新趋势,推动荣誉教育不断发展壮大,在教育改革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聚焦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水平双领人才自主培养、高水平学科专业自主建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拔尖人才培养范式自主构建,切实推动国家需求与科技前沿相融合,通识教育与学科交叉相融合;进一步促进新合作、缔结新友谊,通过峰会的优质平台,带动更多高校沟通交流,开展广泛合作,共同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卓越人才,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引领高等教育发展,支撑强国建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姜恩来指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须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加快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新路。要坚定人才培养方向,扎根中国大地,打造一流人才培养新范式,办世界一流大学。把握人才培养定位,强化同国家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的对接,彰显服务国家的重大价值和实际贡献。优化人才培养环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增强各方共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使命,形成高质量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最大合力。大会报告大会报告环节,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以“创造力的‘天花板’现象”为题,回答了国家、组织和个人的创造力的限度问题。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兼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以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为例,探讨了未来全球领导力的培养。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主任、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顾佩华立足智能时代工程教育的新转型,探讨了新工科教育改革再深化。下午将举行分论坛,来自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30余所一流大学的荣誉学院和未来学院嘉宾将围绕“未来技术学院及荣誉学院建设改革”“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两个主题进行17个报告,共同研讨推动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改革之路。荣誉教育以高等教育培养优秀本科生为目标,是大众化教育时代培养拔尖人才的教育形式。荣誉教育峰会是由C9、E9高校实体荣誉学院发起,旨在普及荣誉教育先进理念、壮大荣誉教育整体实力、打造荣誉教育中国品牌,互相交流,互相借鉴,共同为培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拔尖创新人才而努力。自2015年首届举办以来,全国高校荣誉教育峰会已成功举办8届,此前分别在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此次是首次在北京举行,恰逢北京理工大学徐特立学院成立十周年,荣誉教育开展30周年。点击阅读特别报道《十年!“特立潮头”志在一流!》伟大事业呼唤人才,伟大时代造就人才。新时代,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打造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是高校的重要使命责任,是党和国家寄予的殷殷期望。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始终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并付诸实践。1994年学校开启荣誉教育,2013年打造人才培养特区——徐特立学院,2021年成立未来精工技术学院。卅载荣誉教育探索,北理工育万千国之栋梁;十年荣誉学院实践,徐特立铸一流卓越英才。十年来,徐特立学院已培养优秀毕业生572人,毕业生深造率90%,其中98%就读于985或QS前100国际知名高校,45%读博深造,改革实践支撑国家教学成果奖5项,孵化国家一流课程10门,助力学校生源质量提升。近五年,350人次获得国家级竞赛奖项、395人次获得省部级竞赛奖项,21人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了顶级会议CVPR
2023年12月23日
其他

精彩!“理工”的文化“密码”

担当新的文化使命建设新时代一流大学文化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建设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必须要有一流的大学文化。“北京理工大学的文化建设已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要持续推动文化‘软实力’与‘硬基础’相融相长,扎实构筑‘五核同蒂、五馆合一、五融并举’的新时代大学文化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注入不竭的文化动力。”2023年6月7日,北理工党委书记张军院士在学校文化建设调研座谈会上这样强调。北京理工大学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党委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学校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围绕“举旗帜、聚民心、兴文化、育新人、展形象”使命任务,系统谋划、高位推进,着力构建格调高雅、底蕴深厚、催人奋进、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文化,持续巩固“全国文明校园”创建成效,书写出一流大学建设的精彩北理工文化篇章。筑牢红色根基,为一流文化举旗定向一次次“冒热气”的学习传达接连举办、一场场“有生气”的宣讲解读走深走实、一堂堂“接地气”的“大思政课”入脑入心……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北理工党委突出理论学习的先导功能,打造“五学”模式、“六维”学习体系,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持续引向深入。“落实‘三位一体’战略部署”专题、“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专题、“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使命担当”专题、“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在开好校领导班子读书班的同时,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发挥龙头标杆作用,校领导班子成员以上率下、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探究将党的创新理论深化、内化、转化为一流大学事业发展指南的科学路径。近年来,校党委中心组学习成果在《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高等教育》等刊载40余篇。如何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正在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知识图谱讲解习近平文化思想。“一张张云图、一串串知识点、一组组关联层,构成系统化、可视化的智慧学习知识体系,让鲜活的思想可视可亲可近起来。”学生在课后深有感触地说。围绕“三进”,学校党委第一时间吹响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讲“集结号”,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集体备课,组建由校党委宣讲团、教师宣讲团、学生宣讲团以及专家学者宣讲团共同组成的“3+1”宣讲团,每月编发《理论学习指南》,建好用好“一网一端”理论学习平台……进一步提升新时代理论学习宣传辐射带动能力,服务广大师生的理论学习需求。学校党委聚焦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推进理论研究,大力推进党建研究中心、国家安全与发展研究院、延安精神与中国青年研究中心等高水平智库建设,开展体系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支持一批研究课题项目,培育形成高水平理论成果。强化“五核同蒂”,用一流文化引领师生坚持德育为首、着力红专并举的“红色育人路”,引领师生坚持党的领导,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坚持实事求是的学风,永葆艰苦奋斗的作风。立足国防特色、服务国家战略的“强军报国路”,引领师生心怀“国之大者”,胸怀科技报国的理想,弘扬攻坚克难的传统,崇尚无我奉献的品行。勇于开拓创新、开放包容合作的“创新发展路”,引领师生瞄准前沿尖端,坚定人民至上的理念,锤炼敢为人先的品格,拓展开放包容的思维。北京理工大学党委立足八十余年的办学实践,凝练出“三条办学道路”,不仅得到广大师生校友的高度认可,更成为精神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新阶段办学发展产生积极指导作用,引领师生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阔步前进。“毛二可先生直面理论技术、体制机制等各种挑战的勇气和智慧,以及开拓创新、代代传承的拼搏精神,是破解困难瓶颈,取得成功的关键。”2023年9月,在毛二可院士红色科研育人路报告会上,北理工校长龙腾院士这样勉励全校师生。近年来,学校党委大力实施以学科“三代人”为代表的“大师”文化建设,梳理形成三代“兵器人”“车辆人”“雷达人”“高能人”“物理人”等代表性学脉人物群体,推出“初代”大师群体,举办“创校元勋”系列宣讲活动,树立起一批“领军人”大师榜样。从2018年提出“胸怀壮志、明德精工、创新包容、时代担当”的领军领导人才培养目标,到2023年号召全体学生传承“延安根、军工魂”红色基因,争做“领军人”。近年来,学校党委持续完善特色精神文化体系,立足“两个第一”精神源头,围绕“延安根、军工魂、领军人”,深化北理工精神、校训、校风、学风和“三条办学道路”宣贯,共同构建了“五核同蒂”精神文化新格局,有力凝聚师生共识。优化“五馆合一”,让一流文化润物无声40根汉白玉立柱巍峨矗立,装饰精美的额枋,方圆相映的开阔前厅,千人大剧场,五百人音乐厅,2万平米博物馆空间,勾勒出一座宏伟的文化殿堂……2023年10月30日,北京理工大学文博中心大楼雄姿初露,迅速刷爆北理工人的朋友圈。与此同时,在文博中心内,国内首个反映人民军工全行业发展历程的“挺起民族的脊梁——党领导的人民军工”展馆也正式建成。在2400平米的展馆中,有100余件珍贵展品、近400幅珍贵图片和40个多媒体展项。近年来,北理工下大力气,建设了新校史馆、国防文化主题广场、延河文化艺术馆、人民军工展馆和文博中心(文博馆)等一批高水平文化场馆,加强老科学家成长资料采集馆藏基地等文化平台建设,并获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文化基础设施持续提格提质,初步构建起文博馆、校史馆、艺术馆、图书馆、体育馆“五馆合一”管理运行机制,为一流大学文化建设打下了“硬核”基础。初心亭、功勋廊、思源榭、星轨广场,如颗颗明珠镶嵌在优美的北湖之畔;金色校名在产自延安的红色基石上熠熠生辉,让主楼前的东大门焕然一新;徐特立铜像、延安精神石、校徽雕塑、校风石、校训广场,将北理工的精神气质娓娓道来……,在今日的北理工校园中,传统文化与时代表达交相辉映,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近年来,学校党委持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将大学文化融入美丽校园,构建了“风清气正、团结和谐、绿色高质、追求卓越”的校园文明生态,让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延安办学史展室、“创校元勋”展室、延安时期党领导的科技事业展室、窑洞教室……在延安,办学旧址的几孔窑洞变身为“自然科学院旧址校史展馆”;在北京,《中法大学历史图片展》在东皇城根办学旧址成功举办;在井陉,校地双方围绕校史育人开展座谈调研。2023年,学校聚焦办学旧址文化载体建设,积极构建“红色育人路”文化育人轨迹线。目前,学校已形成中关村校区文化“中轴线”、中心花园精神文化核心区、良乡校区北湖自然人文景观区、文化育人功能区和“红色育人路”文化育人轨迹线,“一轴三区一线”的校园文化区划新格局日渐清晰。深化“五融并举”,用一流文化涵育时代新人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2023年10月17日,北理工联合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为6家延安革命场馆颁发了“延安精神进校园”育人基地暨“云上大思政课”教学基地牌匾。近年来,北理工坚持弘扬延安精神,持续夯实精神文化基础,牵头成立“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着力打造“红色育人路”文化品牌,与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共同成立“延安精神与中国青年研究中心”,获批“延安精神进校园”全国示范校,举办延河儿女特别思政课,组织延安红色场馆“云学”活动,引领示范成效显著。“在这辆缴获于抗美援朝战场的美制坦克上,留有珍贵的志愿军缴获记录,见证了保家卫国的激情岁月……”。2023年3月24日,思政课教师在学校国防文化广场,为学生讲授“老坦克”的红色故事。文化育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要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近年来,北理工注重以红色基因铸魂育人,将文化育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建设红色基因育人资源库,推出红色基因课程思政示范课26门,建立起一批“大思政课”教学基地,打造“元宇宙”校园文化空间,有效推动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红色文化“活”在当下、服务当代,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注入生机和活力,为培养领军领导人才持续提供文化支撑。“续延安根,传军工魂,做领军人!”2023年9月8日,在北理工2023年新生开学典礼上,校长龙腾院士在讲话中勉励同学们传承红色基因,担负时代使命。如今,策划精良、内涵丰富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毕业季集体婚礼等已经成为广受关注的校园典仪类文化品牌。近年来,聚焦文化育人,学校积极培育思政类、学术类、师德类、典仪类、创新类、实践类、文艺类、体育类、社团类、网络类等文化品牌矩阵,着力推动资源融汇、功能融合、育人融新、文化融熔、精神融通,“五融并举”涵育时代新人。奏响时代之音,让一流文化直抵人心冬奥开幕式背后有个“数字大脑”,“不怕冷”的新能源汽车,“冬奥碳测”,给大气层“做CT”,雪山“千里眼”,“冰上加速器”,冬奥赛场“大思政课”……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学校有力实施融媒宣传,在20余天的冬奥周期内,官微策划发布14篇,组织中央媒体首发报道近百次,仅央视报道就达9次,向全世界讲好北理工的“冬奥故事”。一流的大学文化,需要高质量的文化传播能力。近年来,聚焦讲好新时代北理工故事,展现一流形象,学校打造了“融媒聚焦”专题报道矩阵,形成有力的舆论传播态势。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国庆70周年、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疫情防控、北京冬奥、全国“挑战杯”等重要主题,主动策划并获主流媒体报道4000余次,官微推出“10万+”优秀作品60余个,持续展现学校乘势而上、跨越发展的蓬勃态势。现代大气的雄伟建筑,时尚巧思的文化空间,硬核炫酷的科研平台,聚精会神的学习课堂,生机勃勃的大学生活……2023年9月,北理工新版宣传片《勇立》于校庆之际重磅推出,广大师生校友争相转发,阅读量迅速达到“10万+”。近年来,北理工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聚焦学校高质量发展、聚焦师生团结奋斗,积极开展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推出阅读北理、新闻特写、新闻时评等经典栏目,打造一流·奋进、北理荣耀、北理动态、北理之韵、匠心师者、奋斗正青春六大报道品牌。此外,《精工》《盛典》《回家》《进京》《第一》《理所当燃》等一大批优秀文化作品“破圈”传播,《北理故事》《师说》等文化传播品牌广受好评,大型史诗《光荣与梦想》、舞台剧《大道更光》让北理工形象立体鲜活。通过讲好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奋进故事,推动一流大学文化声传致远,直抵人心。文化前行,代有其责。面向未来,党委书记张军院士表示:“面向建设文化强国和教育强国,北京理工大学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育属于我们的新文化,为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文化环境,书写新时代北理工文化新篇章。”官微推荐●●央视聚焦
2023年12月22日
其他

袁野:深耕!沃“野”千里!

他是国家级领军人才主持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曾获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发表重要学术会议和期刊论文100余篇他是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2023年12月21日
其他

央视聚焦 | 北理工“智慧思政”创新实践

高等教育数字化为教育教学带来了诸多变化依托数字仿真和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北京理工大学党委聚焦建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持续推动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以“智慧教育”赋能全人化培养
2023年12月20日
其他

刘浩:“浩”然之气,育全球治理“领军人”!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征程上,希望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的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弘扬教育家精神,党委宣传部特别推出“践行教育家精神系列报道”,展现北理工优秀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培根铸魂的生动事迹,激励鼓舞全体教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贡献力量。“碧波荡漾,垂柳依依,掌声雷动。6月12日,一场关于‘在全球治理的舞台上报效国家’的青春对话,在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的北湖湖畔热烈展开……”这是《光明日报》对我校国际组织创新学院全球治理对话活动的报道。国际民航组织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办事处主任马涛,中国常驻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候任代表吕新明围绕国际组织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就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以及全球航空治理等问题,与我校全球治理英才班全体同学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这仅是国际组织创新学院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的小小缩影。全球治理对话活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的今天,如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国际舞台发出中国声音,我校国际组织创新学院管理委员会执行主席刘浩教授已经实践了二十年,而如何培养未来全球治理人才,他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01下好“先手棋”,培养“领军人”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我国要
2023年12月18日
其他

Welcome to BIT!北理工,上新!

学习汉语语言、了解中国文化04Academics——学术活动扎根中国、融通中外汇聚学术,碰撞思想打造富有北理工特色的国际化教育教学体系和高水平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平台05Research
2023年12月15日
其他

千人大会!争做新时代“大先生”!

为全面落实导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打造高质量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12月14日北京理工大学2023年研究生导师工作会暨新任导师培训在良乡校区文博中心举行中关村校区、珠海校区前沿技术研究院、长三角研究院重庆创新中心、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设置了分会场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唐继卫,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军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胡海岩院士,中央民族大学校长郭广生,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教育部教育督导局评估监测处处长魏欢,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论文质量监测处处长李恒金,“延河联盟”高校、良乡大学城高校联盟、北方工业大学、河北医科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21所高校相关工作负责人和部分导师代表,以及北京理工大学全体研究生导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姜澜院士主持。张军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时代大先生”为题,围绕“科教兴国,矢志强国建设”“特立潮头,传续北理精神”“以教为先,躬耕培育英才”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授课。他首先系统讲解了教育强国建设历史使命,总结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教育强国发表系列重要讲话、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论述了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阐释了北理工作为一流大学的使命担当。张军表示,80余年来,北理工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坚持“延安根、军工魂、领军人”的价值观,学校“双一流”建设持续跨步迈进、向上向好,一系列重点难点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一系列关键办学指标实现指数级跃升,树立人才培养新标杆、攻克科技创新新高地、实现人才队伍新汇聚、开拓对外合作新局面、形成凝心聚力新氛围、树立卓越发展新形象,由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张军强调,广大教师要以教为先,躬耕培育英才。一是要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的相统一的“大先生”。二是要弘扬教育家精神,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是重要的思政导师,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
2023年12月14日
其他

关注 | 北理工2024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简章发布

北京理工大学2024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简章为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3〕10号)及《关于做好2024年部分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3〕14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外语类人才选拔和培养需要,北京理工大学2024年将继续招收外语类保送生,特制定本招生简章,具体要求如下:一、招生计划我校2024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专业为日语、德语和西班牙语专业。总招生计划原则上不超过60人,本着优中选优、宁缺毋滥的原则选拔。二、报名条件具有教育部规定的外语类推荐保送生资格,综合素质优秀、热爱外语专业、身体健康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16所外国语中学请点击链接查看)https://gaokao.chsi.com.cn/gkxx/bss/201311/20131126/648458731.html三、报名方式1.报名时间:2023年12月15日12:00至2023年12月21日18:00。考生登录阳光高考平台“特殊类型招生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并按要求上传报名材料。报名链接:https://gaokao.chsi.com.cn/zzbm/bssbm2.报名材料:(1)北京理工大学2024年外语类保送生申请表(由系统生成,本人打印后签字并加盖中学公章;另请考生注意,上传到报名系统的申请表版本号必须与报名系统一致);(2)中学出具的加盖学校公章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或中学对考生综合素质评定意见);(3)高中阶段主要获奖证明材料。考生须确保上传的材料清晰完整,如因上传材料缺失、不清晰等原因影响审核结果的,责任由考生自负。四、选拔流程1.材料初审。我校将组织专家对考生报名材料进行初审,初审主要考查考生的学习成绩、专业兴趣、获奖情况和社会实践等方面情况,遴选优秀考生参加综合素质测试。考生可在2023年12月25日18:00后通过报名系统查询初审结果。2.考试确认。初审通过的考生须登录报名系统,完成考试确认。考试确认时间:2023年12月26日12:00至2023年12月29日18:00。未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考试确认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综合素质测试资格。3.综合素质测试。通过初审并完成考试确认的考生,可直接在系统中下载打印准考证,并按我校规定参加综合素质测试。综合素质测试时间:2024年1月6日,采用网络远程面试形式进行。报考专业与高中所学语种相同的考生,参加对应语种面试,其他考生参加英语面试,具体安排后续通知。未按规定参加综合素质测试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我校外语类保送生招生。五、录取原则我校将按照考生综合素质测试成绩排序,分专业拟录取。拟录取考生及专业将上传至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被我校录取的外语类保送生,直接满足第一专业志愿。外语类保送生须按规定参加2024年高考报名和体检。六、其他说明1.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考生被录取后不得转入小语种以外的专业。2.中学及考生应本着诚信的原则进行推荐及报送相关材料。新生入校后,我校将对新生进行资格和专业水平复查,凡发现弄虚作假者,按照教育部和北京理工大学相关规定严肃处理。3.本简章未尽事宜后续通知。若教育部2024年相关政策变化,以教育部最新政策为准。4.本简章由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七、联系方式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010-68913345外国语学院咨询电话:010-81381129纪检监督电话:010-68918032电话咨询时间:工作日09:00-12:00,14:00-17:00本科招生网址:https://admission.bit.edu.cn电子邮箱:admission@bit.edu.cn考生请注意浏览我校本科招生网,我校将在该网站及时发布相关通知和注意事项。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简介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可追溯到1952年北京工业学院成立的俄文教研组。1960年成立外语教研室,1984年成立外语系,2006年成立外国语学院。学院现设有英语、日语、德语和西班牙语四个本科专业,其中德语、英语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日语、西班牙语为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设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计算语言学二级学科博士点;设有“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本科生和研究生近500人。学院依托学校理工科优势,建有语言工程与认知计算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以建设入主流、有特色、重交叉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目标,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外国文学和语言理解与智能翻译四个研究方向。学院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95人,其中高级职称40人,博士46人。学院常年聘请美国、英国、德国、日本、西班牙等国专家在我院任教,现有外籍教师9人。学院有3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5名青年教师入选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2名教师为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名教师为教育部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委员,1名教师为北京市教学名师,1名教师为中国形式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语言、文学和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1名教师为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1名教师为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1名教师为北京市研究生英语教学常务理事,1名北京市大学英语研究会常务理事。学院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稳步上升,成绩显著,近5年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1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北京市社科基金2项,其他各类科研立项12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近610万元。学院教师在SSCI、EI、A&HCI、CSSCI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49篇,出版专著8部、译著19部、编著3部、教材20部。学院举办国内重要学术会议3次,国际重要学术会议7次。学院教师赴国外讲学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80余次,参加各类教师培训100余次。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丰硕,2005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7年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此外还有多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2019年,“语言工程与认知计算”实验室被认定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学术用途英语》《德语基础语言学导论》被评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学院鼓励优秀学生在四年内掌握两个专业的知识,为学生扩宽专业发展领域提供机会,成为复合型“外语+”人才。目前,我院学生可选修校内工商管理、法学、经济学、人工智能四个授学位的辅修专业,一般在大一结束前组织招生,单独开班授课,达到要求的,授予相应学位。另外,校内本科开放的辅修专业有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应用物理学、法学、日语。我院学生还可参加“延河联盟”校际共享课程、良乡高教园区共享课程。学院不断提高办学国际化水平,拓展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本科生提供国际交流的机会。近年来,我院出国(境)学生人数约占在校生总数的45%。就业深造方面,每年均有30%-40%的毕业生通过推荐免试或统考的方式继续读研;约30%-40%毕业生赴德国、英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家及香港地区的名校留学;约20%-30%毕业后直接就业,毕业生一般在进出口、互联网、新闻出版、文化教育等行业从事翻译、管理和教学科研等相关工作。学院聚焦新时代国家战略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学科交叉融合,致力于打造特色鲜明、国内外知名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学院依托学校工、理、管、文、医各学科的优势资源,遵循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规律,结合21世纪社会对外语人才素质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将专业教育、素质培养和个性化发展融为一体,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德才兼备、中西相融的高素质外语人才。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一、日语1.
2023年12月13日
其他

丰年瑞雪!理真美!

下雪啦!下雪啦!伴着一场寒潮北京迎来今冬初雪一场大雪纷纷落下是冬日序曲的开启北理工的校园里披上了一层银装如诗如画初雪为欢谣,再雪犹喜视雪花簌簌落下仿佛天地间被一层薄纱所覆盖静谧而安宁雪花就是‮你让‬找到更温情的瞬间一起在雪地撒欢儿堆雪人、滚雪球、拍照打卡雪急风骤在北理工的校园内一场火热的除雪大行动为冬日里的校园增添了一份温暖雪花纷飞,欣喜之余官微君提醒请师生及时添衣保暖享受温馨又健康的冬日时光无论春夏秋冬如何变换北京理工大学将永远陪伴你左右~官微推荐●●中国内地唯一入选高校!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出品:党委宣传部摄影:郭强、吴勉、梁昊、胡喆熙、温甲璞、孙仲天、记者团
2023年12月11日
其他

中国内地唯一入选高校!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气候变化关乎人民健康和人类福祉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努力、同舟共济、共同应对11月30日至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暨京都议定书第18次缔约方会议(CMP18)及巴黎协定第5次缔约方会议(CMA5)在阿联酋迪拜召开大会审议通过正式授予北京理工大学公约观察员机构资格公约观察员机构资格申请的校内依托单位为北理工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该中心长期致力于能源与气候变化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魏一鸣教授受邀担任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综合报告核心作者和第三工作组报告主要作者协调人(CLA,Coordinate
2023年12月9日
其他

全员“进阶”!621,牛!

在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有这样4个男生相聚在13号楼621共立鸿鹄之志以奋斗者的姿态相互鼓励,共同追求卓越最终全员保研!他们是别人眼中的“学霸宿舍”曾两次获得校级优秀宿舍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揭榜挂帅”专项赛二等奖等校级及以上科技竞赛荣誉24人次获校级优秀学生等荣誉11人次
2023年12月8日
其他

寓情于教,身体“莉”行

2023年9月8日在北理工“师缘·北理”庆祝教师节暨教师表彰大会上宇航学院教授刘莉心中满是激动与喜悦当她接过“懋恂育人”标兵奖牌时台下响起热烈掌声刘莉,宇航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教学名师。1991年入职北京理工大学,曾任飞行器工程系总体设计教研室主任、飞行器工程系副主任、机电工程学院(宇航学院前身)副院长,现任教育部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器结构分析与设计、新能源飞行器技术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在三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中,刘莉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的发展倾尽心血,投身一流学科专业建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学科专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作为一名教师,她坚持立德树人,传承红色基因,潜心教育教学,攻克科研难题,为培育航空航天领域的领军领导人才而矢志不渝。投身学科建设,构建人才培养平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坚守立德树人使命,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这是刘莉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13年,教育部首次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刘莉勇担重任,牵头负责学校的申报工作。“既然学校这么信任我,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到我手上,我必须要保质保量完成好。”即便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刘莉依然迎难而上。接到工作任务后,刘莉在家闭关三天,逐步理清申报材料的思路和框架。“申报材料的整体框架定下来后,我和团队成员开始加班加点准备材料,大家每天一起在求是楼工作到半夜或者凌晨,下班的时候楼门都锁了,大家再一块翻窗户出来。没人喊过苦和累,大家拧成一股劲儿,一门心思要把这项探索性的重要任务完成好。”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刘莉至今历历在目。“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支持帮助我们成长,我们也应该回报学校,为学校的发展建设、人才培养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人心齐泰山移,2014年,“武器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成功获评第一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2017年,在胡海岩院士的大力推动下,按照“学科交叉与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工程科学试验班”正式开班,面向国家航天领域急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刘莉指导学生实验“试验班的培养目标就是未来工程科学家。我们将飞行器设计和工程力学课程有机融合,开设六门贯通课程,重新撰写教材,让学生的知识结构得以融会贯通,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刘莉深度参与到试验班的建设当中,“试验班从顶层设计入手,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要素,通过开设高水平基础课、学科贯通课以及大三年级进入实验室等举措,全面培养学生理工融合的战略思维、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30余年来,刘莉为专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平台构建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担任专业责任教授期间,“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被教育部先后批准为特色专业、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建设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担任学科带头人期间,“飞行器设计”二级学科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特色学科;作为团队带头人,“飞行器综合设计本科育人团队”被评为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作为实验教学中心主任,“航空航天工程”获批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器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一项项成果,为飞行器设计领域高水平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方位的优质条件,一批批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这个平台上从有志青年,成长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潜心教育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良乡工训楼的一间实验室里,正在进行着公选实验课《绿色能源飞行器总体设计》的课堂教学,四次理论教学课程后,同学们就可以上手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飞机。“把课堂搬进实验室,学生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前沿科学内容融会贯通,既增强了对科技前沿动态的了解,又锻炼了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实现课堂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积累的双重收获。”刘莉分享道。“要想上好一门课,一定要有理念、有思考、有积累,老师只有全身心沉浸在其中,才能把这门课程悟透,再交给学生们,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刘莉为学生授课“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单纯以成绩作为学生成才的评价指标,要实施个性化培养,有教无类,寓情于教。”培养学生,刘莉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学术上,刘莉悉心指导学生精进学业;在生活上,刘莉给予学生母亲般的关心和爱护。她对学生的关爱细致入微而又深厚宽广,与学生之间的师生情谊早已变成了深厚的友情、温暖的亲情。“教学不易,育人更难。老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要切实从学生的成长出发,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刘莉心中始终装着学生、想着学生,对待学生宽严相济,坚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如今,刘莉指导过的很多学生都已成为领域的骨干力量,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刘莉为学生答疑坚持讲授好每一门课,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学位论文,在实践中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通过开设综合实践课程,将专业知识、领域前沿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贯通式训练渠道……多年来,刘莉深耕教育教学,硕果累累。2013年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第二),2016年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20年《绿色能源飞行器总体设计》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主讲教师),2022年《新能源飞行器能源管理与控制》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质本科课程(主讲教师),2022年指导的研究生团队荣获“航天三江杯”第八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二等奖。永攀科技高峰,科研反哺人才培养多年来,刘莉主持承担我国“探月工程”“火星探测”“新一代卫星平台”等重大航天工程中多项研究工作,研究工作不仅为“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和“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还为“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的成功研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第3)、省部级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第1)。2009年以来,刘莉在新能源飞行器技术领域开展了前沿探索工作,研制了轻小型氢能、太阳能无人机,发表的相关论文分别入选2021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和航空航天领域顶级期刊CJA封面文章。在做好自己科研的同时,刘莉十分注重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课程和实验平台。在“虚拟飞行仿真”与“真实能源动力”深度融合的实验平台上,学生正在模拟新能源飞机的飞行……在面向全校工科学生开设的实践通识训练课程《新能源飞行器能源管理与控制》课堂上,根据任务需要,学生不仅可以完成新能源飞行器的能源管理与控制实验,完成飞行器单独使用太阳能、氢能或两者混合动力的实验,还能通过半实物仿真实验检验飞机的性能参数,深入感受、理解其中的工作机理。学生使用全虚拟实验平台进行新能源飞行器实验作为“新能源飞行器课程群”的负责人,刘莉长期致力于新能源飞行器的研究,立足在轻小型太阳能、氢能无人机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先后开设了《绿色能源飞行器总体设计》(国家级首批一流本科课程)、《新能源飞行器能源管理与控制》(北京市高等学校优质本科课程),开发了适用于实验教学的新能源飞行器能源管理与控制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在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中荣获自由设计类一等奖。“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中,不仅实现了科研优势对教学‘反哺’,同时也推动了教学过程紧密衔接科技前沿,通过高质量的实验教学可以让‘科’与‘教’实实在在的‘融会贯通’起来。”刘莉说道。此外,刘莉还将运载火箭典型结构分析转化为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结构力学》教学中的综合训练项目,实现专业基础知识与工程实践的有机融合,将科研资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外场飞行试验“科研反哺教学的另一方面,是专业教材的建设。”基于多年的科研实践和教学成果,近年来,刘莉还先后主编出版了科学出版社“十四五”规划教材、工业和信息化部“十四五”规划教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三十余年来,刘莉始终用“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潜心育人,砥砺奉献,怀着对北理工深沉的热爱和满腔的赤诚,在教师这个平凡又伟大的工作岗位上,书写着北理工师者的责任与担当。官微推荐●●①国家级教学名师闫清东:书写“特车”育人精彩篇章②周家东:“自然”而然,不止《自然》③袁梦琦:报国!就在电光火石间!④武楠:三尺讲台“好榜样”⑤赵洱岽:深耕教学的为师者⑥周遥:万里之“遥”,北理工“催化”希望⑦王宏洲:在数学建模里看见世界⑧刘广彦:用“国际桥”,广育彦才⑨郝佳:做“以教为先
2023年12月7日
其他

响彻联合国!聚焦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

2023年12月4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数字经济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主题论坛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心开幕,论坛由北京理工大学举办。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公参梁红致开幕词。论坛由北京理工大学国际组织创新学院执行主席刘浩主持。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魏一鸣代表学校做主旨报告,介绍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的现状,总结了中国数字经济在经济规模、数字转型、数字平台、基础设施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在政府、市场、产业、设施和法治环境等方面的经验。报告指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的五大愿景是全面服务人的需求、经济的腾飞、社会的进步、支持可持续发展;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多元化数字产业集群和创新产业链;强化数字关键能力,筑牢可信可控的数字安全屏障;建设公平规范的数字治理体系;构建开放共赢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格局。在分析中国数字经济治理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报告提出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的建议和行动,并基于北京理工大学倡导的《数字经济生态全球治理北京宣言》发出“建设公平、共享、包容的数字经济”的倡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姜广智以数字人分身形式,利用生成式AI(AIGC)技术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北京市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经验和成果。他表示,北京始终秉持开放包容、全球争先的理念,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北京的数字经济增加值持续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北京将进一步完善以《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为统领的规则制度体系,不断突破科技领域的核心技术,加速打造国家数据基础制度综合改革试验田,培育壮大数据要素市场,坚定不移地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利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的契机,进一步拓展北京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开放发展新机遇。阿里巴巴集团原副总裁、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研究员孙军工从企业和学界的视角,分享了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的看法,提出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数字治理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法律官员Alex
2023年12月6日
其他

336398小时!延河之星!光荣上榜!

喜讯今天是国际志愿者日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公布了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表彰名单北京理工大学延河之星志愿者总队光荣上榜!祝贺!祝贺+1祝贺+1延河之星志愿者总队(以下简称“延河之星”)成立于2004年3月5日全国学雷锋日,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活动、助力乡村振兴、投身科技创新、服务学校师生等志愿活动中争做排头兵和主力军,做出了重要贡献。现有注册学生志愿者8172名,组织参与各类志愿项目559项,累计志愿服务时长336398小时,获评“首都学雷锋示范岗”“首都青年文明号”等荣誉。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延河之星在各项活动中的风采吧!01在保障重大任务中践行新时代青年志愿者精神延河之星心系大局、担当奉献,曾组织校内志愿者参加北京奥运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北京冬奥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国家重大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展现北理工学子的志愿风采。志愿者参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汇演“伟大征程”排练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以延河之星为核心班底的715名北理工青年志愿者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他们继承服务保障党和国家重大任务的光荣传统,经过上千个小时的精心准备、上百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圆满完成了庆祝大会技术保障、合唱献词、文艺演出、志愿服务等7项任务。志愿者参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服务保障工作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延河之星以高标准志愿服务保障赛事运行。548名师生承担了冬奥会7项赛事保障任务,志愿者江海霞代表1.8万余名冬奥志愿者接受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颁发的奥林匹克徽章。团队获评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工业和信息化部先进集体,3名师生获评北京市先进个人。志愿者服务保障“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今年10月17至18日举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活动中,来自校内24个学院、书院的40名志愿者负责“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的参会人员注册和晚宴服务工作,以及国家会议中心媒体指引、人员疏散等会务服务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特发来感谢信,表扬志愿者们的出色表现。02在助力乡村振兴中担当青年服务国家的责任志愿者赴内蒙古开展启梦支教活动延河之星聚焦乡村教育振兴,发挥学生志愿者特长,以高质量乡村支教活动助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延河之星通过开展暑期支教、线上支教、日常支教、一起云支教、书信互寄、特殊儿童陪伴等多个长期支教活动,打造“延河之星启梦支教”长效品牌项目,在兴趣启蒙、关怀陪伴、康复辅助等多个方面助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志愿者开展科技助老和特殊儿童陪伴活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志愿者参与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此外,延河之星在多个敬老院、福利院、社区康复中心等开展常态化特殊儿童陪伴、听障儿童康复协助、残障人士帮扶等志愿活动并积极组织志愿者学习心脏复苏、海姆利克急救法等急救知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延河之星积极组织志愿者参与物资运输、健康监测、电话流调等工作,为校园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贡献。03在投身科技创新中形成延安精神的青年实践表达北京理工大学在延安办学时期,徐特立老院长就提出教育、科技和经济“三位一体”的思想,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延河之星传承延安精神,树立科技志愿服务目标,围绕科技强国战略,为校人才培养、重大科研赛事提供志愿保障。志愿者为科技馆参观学生作讲解延河之星通过新媒体平台打造“互联网+”科技助老创新模式,制作50余部智慧助老视频,累计播放量超10万次;组织开发报名志愿活动的微信小程序,汇集全校志愿资源;开展“一起云支教”活动,通过“云”端陪伴,鼓励小朋友树立报国之志。志愿者服务为“挑战杯”参赛师生提供服务在北京理工大学承办的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延河之星承担竞赛志愿者组织工作,为全国271所院校的2780名师生提供全程服务,展现北理工青年学子的志愿风貌。除了在大型活动中发挥青年志愿者的力量,延河之星还通过选树志愿者典型、推广优秀志愿者事迹,组织志愿公益活动,掀起学子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潮。凝聚组织力量,激扬志愿青春。未来,延河之星志愿者总队将继续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北京理工大学传承红色基因着力培养具有“延安根、军工魂、领军人”品格的领军领导人才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官微推荐●●全国第一!1度电跑了501km!出品:党委宣传部来源:校团委、延河之星志愿者总队编辑:郭广泽、徐凤翔审核:蔺伟、刘晓俏为北理工点亮
2023年12月5日
其他

全国第一!1度电跑了501km!

喜讯近日第14届Honda中国节能竞技大赛结果公布北京理工大学翼昇节能车队脱颖而出斩获电动车组别全国冠军祝贺!赛事介绍Honda节能竞技大赛于1981年创立,自2007年进入中国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4届,累计参与人数超过1万人。大赛以“提高节能环保意识,体验动手创造乐趣”为宗旨,鼓励参赛者自行组装节能赛车,并将先进的技术应用到造车环节中,提升创造能力、展现挑战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下面就和官微君一起了解一下获奖团队和项目吧团队介绍北京理工大学翼昇节能车队成立于2007年,是中国首个大学生节能赛车组织,隶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汇聚了车辆、机械、动力、工业设计、自动化、计算机、法律、经管、人文等多个专业的杰出学子。每年,车队凭借自主设计、制作的节能赛车参加Honda节能竞技大赛和壳牌汽车环保马拉松赛(Shell
2023年12月4日
其他

冠军→石皓文!

虽到冬日,秋韵犹存朔风阵阵,北理暖暖我们欢聚一堂以天籁驱散深秋寒凉用活力谱写冬日前奏借音律传递芳华力量凭热血放飞青春梦想🎶🎉🌟🎵12月2日晚北京理工大学第四十八届🎶
2023年12月3日
其他

金奖!大剧!新十年第一部!

666个“赞”和“在看”吧!
2023年12月2日
其他

投票啦!谁是你心中的北理“歌王”

北京理工大学第四十八届深秋歌会总决赛将于12月2日18:00在良乡校区拉开帷幕深秋歌会是备受学子们期待的一场校园音乐盛会也是展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承载了无数青春记忆今年,12名选手脱颖而出入围总决赛谁是你心中的“歌王”?快来一睹选手们的风采投出你宝贵的一票吧!本次投票第一名的选手将获得“最佳人气奖”01我是李欣怡,来自医学技术学院。曾任北京理工大学学生会融媒体中心负责人。曾获北京理工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生活中的我热爱音乐,因为它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无限可能,愿我的歌声能够将美好传递给你!02我是廖柯如,来自鲍曼学院。我是一个喜欢古典、爵士、R&B和抒情歌的音乐“发烧友”,很高兴能来到总决赛的舞台,和大家分享我爱的音乐,在忙碌的学习生活里短暂地站在舞台聚光灯下,做一回“音乐明星”,给大学生活留下一段更加精彩的记忆。点击音频聆听选手作品(前43s为李欣怡作品,43s后为廖柯如作品)03我是韩国留学生石圆朱,来自令闻书院。我喜欢喝奶茶,吃火锅,也喜欢中国的电视剧,最大的梦想是当一名能够用歌声给大家带来幸福和快乐的歌手,这次总决赛,我精心准备了三首歌曲,希望大家能和我一起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好!04我是石皓文,来自精工书院。学习之余,我喜欢听音乐、唱歌,歌声不仅能帮助我表达情感,还能让我感受到一种独特的自由和快乐,同时,它也教会我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起伏,如何用积极的姿态去面对每一个挑战。很荣幸能为台下的你们唱歌,希望所有人在深秋之夜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点击音频聆听选手作品(前31s为石圆朱作品,31s后为石皓文作品)05我是许茹琪,来自求是书院。平时喜欢华语流行乐、欧美流行乐和华语说唱,想用音乐给大家带来美好。希望现场和线上观赛的各位观众都能享受音乐,玩的开心!最后,祝正在备战考研的我成功上岸!06我是孙雅嘉,来自珠海校区。生活中,我喜欢听歌、看书、跳舞,我享受音乐、享受舞台,音乐带给我向上的动力,让我更有勇气走向未来。希望决赛时的我能够有出色的表现,为大家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点击音频聆听选手作品(前42s为许茹琪作品,42s后为孙雅嘉作品)07我是马来西亚留学生丁敏燕,来自令闻书院。非常开心能够入围深秋歌会总决赛,希望我的音乐能够在你们的心中引起共鸣,期待决赛之夜与大家相见,共度一段美好的音乐之旅!最后要感谢大家一路以来的喜爱与支持,谢谢你们!08我是孟源,来自经管书院。这是我第四次参加深秋歌会,第二次进入总决赛,在上一届深秋歌会中,我获得了经管书院决赛季军,并晋级总决赛,再次登上总决赛的舞台我深感荣幸,祝愿各位选手都可以稳定发挥,放松心态,为师生们带来一场精彩的表演。点击音频聆听选手作品(前58s为丁敏燕作品,58s后为孟源作品)09我是张嘉炜,来自信息与电子学院。很开心能参加深秋歌会总决赛,但我也同样忐忑,我会尽我所能在属于自己的深秋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不留遗憾,也很感谢一直支持我关注我的同学们,今年,让我唱给你们听!10我是褚美渔,来自明德书院。上一届深秋歌会带给我许多珍贵且难忘的回忆,所以我坚定的继续报名了这一届的比赛,尽管唱歌只是我的业余爱好,但歌声中传递的情感和情绪,是我内心最真挚的表达。希望大家在听我唱歌的时候是开开心心的,忘记最近的烦恼!点击音频聆听选手作品(前43s为张嘉炜作品,43s后为褚美渔作品)11我是王林浩,来自明德书院。很荣幸且很幸运能站在总决赛的舞台上,从明德书院赛区初赛一路唱到总决赛,每一个音符都谱写着属于我自己的青春篇章,希望自己能享受舞台,表达自我,给所有同学带来完美的表演。深秋歌会,我来了!12我是王晨,来自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我是一名对唱歌质量有要求的00后灵魂歌者,《中国好声音》海选省赛选手。深秋歌会于我而言是新的一站,有人说,音乐是宇宙唯一通用的语言,我珍惜每一次在舞台上用音乐与听众交流的机会,希望能够拿出自己最好的状态,与你们共同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点击音频聆听选手作品(前1m03s为王林浩作品,1m03s后为王晨作品)快来投票吧!本投票截止时间为12月2日15:00最后祝愿所有参赛选手都能够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共同打造一场难忘的音乐盛宴!官微推荐●●北理工“秘制鹅腿”申请“出战”!出品:党委宣传部素材:校团委、校学生会编辑:崔雨涵、王媛审核:蔺伟、刘晓俏为北理工点亮
2023年12月1日
其他

北理工“秘制鹅腿”申请“出战”!

近日秘制“鹅腿”风靡北京高校圈烤鹅腿火了,咱们啥时候也烤一个?@来自北理工某个想吃鹅腿的同学怎么办?自己的孩子得自己宠官微君定制版「理厨学堂」来啦!「理厨学堂」:学校为了扩展劳动教育形式,丰富劳动实践场域,开辟劳动教育“六个一”实践新路径,新增设「理厨学堂」劳动教育课程,现已开展了十一期,从青团制作到锅包肉煎炸,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感悟劳动魅力,提升劳动技能。香喷喷的鹅腿搭配北理工“秘制调料”快来一起DIY你的专属“鹅腿”食堂严选的上等鹅肉经过一系列精心调料腌制放到烤架上经过精心烤制使得每一块鹅腿都能均匀受热外表金黄酥脆内里鲜嫩多汁一口咬下去酥香四溢肉质鲜美、口齿留香更有孜然、香辣、蜜汁三种口味挑选!这么美味的鹅腿这么丰富的理厨学堂你要不要来?!今天官微君面向全体学生招募“烤鹅腿”学员了报
2023年11月30日
其他

发Nature正刊!他在科研路上前“晋”不止

他潜心钻研,开拓进取稳扎拓扑半金属研究领域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共发表SCI论文7篇其中一篇发表在《Nature》他笃学善思,勤耕不辍获北理工学生奖学金最高荣誉徐特立奖学金并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入选《人民日报》2021-2022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他自信乐观,以知促行立志为更多青年学生打开通往魅力物理的大门他是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专业2018级博士研究生
2023年11月29日
其他

他有“盖”世武功!

他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不断突破科技创新的边界他潜心教学、倾心育才与学生亦师亦友他就是北京理工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准聘教授盖珂珂不忘初心,坚持问题导向“要想在科研领域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必须持续不断地深入研究。我并不会盲目地追逐热点,而是选择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深耕细作。”盖珂珂长期从事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科研工作,他对事业的选择源自对科研的热爱和对国家战略需求的敏锐洞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如何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更好地应用与发展,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探索与验证。”2018年,在海外学习、科研和工作超过11年时间的盖珂珂,坚定地选择了回到祖国,加入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后进入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将自己的兴趣与国家的需求相结合,投身于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盖珂珂参加第六届CCF中国区块链技术大会近年来,盖珂珂科研方向向区块链、隐私计算、人工智能安全等领域聚焦。“当前,区块链技术被我国列为战略性前瞻性技术,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架构、安全、应用等方面还面临很多需要科研攻关的问题。”目前,盖珂珂提出了若干区块链可扩展性提升方案,包括有向无环图技术、分片技术、特殊节点构建技术等,用于区块链系统的有效扩容和性能提升;针对不同场景用户身份和交易数据的隐藏,开发出面向区块链应用的隐私保护工具集,以及可应用于电子身份认证、智慧农业等方面的若干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平台和工具。多年的深耕与积累,盖珂珂在科研上成果丰硕。2022年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同期入选2022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年度榜单”,2021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1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SCI/EI论文150余篇,含ESI高被引论文10篇,获国际会议/期刊最佳论文奖10项;申请专利50余项
2023年11月28日
其他

十载本研育出“双院士”!看人才自主培养的北理工实践

“姜澜、王海福、黄辉、李春明、杨勇平入选!”2023年11月23日,新一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2位北理工教授和3位校友入选,学校实现院士增选“不断线”。本次当选院士的姜澜和王海福教授,本科、研究生均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值得一提的是,王海福也成为第五位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北理工1989级硕士研究生,此前,龙腾、樊邦奎、付梦印、周刚已当选。回望北理工的“红色育人路”,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彭士禄院士,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院士,“中国枪王”朵英贤院士,雷达研究领域泰斗毛二可院士……,建校80余年来,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中走出了一大批科技领域领军领导人才。人才培养成果接续涌现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育人密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是由北理工的红色基因决定的,是北理工对国家的承诺和奉献。建校80余年来,学校始终把‘国家需要’摆在人才培养的特殊重要位置,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致力于培养具有‘延安根、军工魂、领军人’品格的领军领导人才。”校长龙腾院士说。创新包容交叉融合培养科学前沿探索者“作为一名机械制造专业学生,我本科时就对物理兴趣浓厚,大学时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学习相对论等物理知识。以激光为代表的高能束制造,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方向。”姜澜1991年进入北京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攻读本科,1995年攻读研究生,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他所从事的飞秒激光制造领域研究,涉及机械、物理、光学、热力学、材料、化学等学科,而求学时对于物理学的热爱,给予了他深厚的专业基础和宽广的学术视野。上世纪九十年代,北理工学子使用计算机上课“那时候,本科毕设导师杨志兵老师也很鼓励我研究物理、鼓励我追根问底。”姜澜回忆道,学校注重因材施教,给予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鼓励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进行自由探索。也正是这样的成长环境,铸就了姜澜卓越的创新思维和深邃的科学洞察力。“多学科交叉融合、鼓励自由探索、支持学生发展的良好氛围,让我的学术视野更宽,知识面更广,学术思想更具有超前性和预见性。”此后多年,姜澜矢志不渝,以超前的科学预见,实现了激光制造领域多项重大突破,牵头撰写了激光制造等方向多个重要规划,推动我国在该领域跻身国际第一梯队。姜澜教授指导学生开展飞秒激光电子动态调控加工实验长期以来,北京理工大学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以学科深交叉、强融合,突破人才培养难题,培养知识融通型拔尖创新人才。近年来,聚焦“高素质、强潜力、宽视野、大胸怀”特质,将77个专业融通形成9个培养大类,全面推进大类培养改革;面向国家战略急需,以“交叉、前沿、协同”为核心理念,建设10个新兴领域专业,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建设;打造“工、理、文、法、管”多学科交叉复合模式,建设10个双学位项目,培养学生多学科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搭建了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学生成长体系。知行合一锻造从0到1敢为人先的开拓者王海福1985年本科考入北理工力学工程系学习,1989年攻读硕士研究生,1992年攻读博士研究生。在北理工十年的求学生涯中,形成专业认同,培养独立实验、机理揭示和理论分析三者的创新融合,成为王海福最注重的事情。“当时实验场地就在校园里,学生有了想法,就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实验验证,这为学生锻炼动手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王海福这样回忆道。上世纪九十年代,北理工学子开展电工电子实验注重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学生、锻炼学生,是北理工的一项育人传统,也给学生实现创新的想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的博士导师冯顺山教授动手能力就非常强,实验室里很多设备都是他自己动手建起来的。他的创新思维很活跃,遇到问题时,如何分解关键技术、如何解决问题等方面,从方法论上给予了我们很多言传身教,也积累了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经验。”博士毕业后,王海福历经20余年创新攻关,成功实现了从概念探索验证,到关键技术突破,再到工程应用和装备研制的里程碑跨越,开拓了全新的研究领域,砥砺出“强国利刃”,体系化推动了我国相关领域研究的革命性跨代转制发展,走在国际前列。“那时候,研究生数量很少,一个本科班也就一两个人能上研究生的,大家住在一起,相互都熟悉。晚上从实验室返回宿舍后,大家经常在一起交流,今天做了什么,取得了哪些进展,还有哪些需要改进,从多角度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北理工良好的学风、教风时至今日依然历久弥新。老师们言传身教、以身示范,引导学生投身科研创新;学生们动手实践、全情投入,努力探索未知领域。在耳濡目染、日积月累中,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已贯穿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之中。王海福教授指导学生开展实验研究近年来,学校坚持“价值塑造、知识养成、实践能力”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以重大项目、重点平台、创新团队赋能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构建多元实践平台,打造创新实践项目,将学生创新实践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将教师学术研究能力转化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众多学子在国内外科技创新赛事上摘金夺冠,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服务于国家重点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展现了北理工学子的时代风采。薪火相传点燃“追求卓越”的思想火种“杨志兵老师曾说,教室就是他的舞台、他的人生。他讲课非常有激情,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上课的用心和投入,以及站在课堂上那种荣誉感。”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姜澜说。无论是在延安办学时期,还是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中,学校始终珍视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坚持把教书育人摆在首位,教师们以身为范,致力于把每名学生都打造成社会栋梁和卓越人才。正是得益于一代代教师言传身教、薪火相传,“追求卓越”的报国理想才得以一代代学子中传承发扬。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北理工校园王海福的硕士导师刘伟钦教授因为实验意外,导致一只眼睛失明,但仍坚守在教书育人第一线。作为主管研究生培养的系副主任,他每年亲自带本科生去三线厂毕业实习,现场讲授相关理论、技术以及在产品上的应用,为我们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发挥了重要桥梁作用。王海福说,当时老师们的思想非常纯粹,一门心思就是要把学生教到最好,把教学研究做的最好,非常专注执着,心中没有一丝杂念。“为了提高学生们的专业情怀,大学班主任蔡瑞娇教授会定期安排专业资深教授,如专业奠基人陈福梅先生等与我们座谈交流,介绍专业特色、优势、发展和毕业就业等,使我们既了解了专业历史,又拓展了视野,特别是增强了同学们的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王海福回忆道。1995年,姜澜开始攻读研究生,入学之初的一件小事让他至今记忆犹新。研究生导师王信义老师给他布置了某测量算法及软件的小课题,姜澜两周就完成了,并通过了严格的测试。这样一件小事,却让王信义老师发现了姜澜的科研潜力。此后,王信义老师倾注了大量时间、精力、预算等培养姜澜,鼓励他面向前沿,勇于探索创新。王信义老师送姜澜到日本做联合培养博士生,之后,博士毕业前夕,王信义老师积极支持姜澜到美国继续深造,开拓视野。发现学生天赋、培养学生天赋、成就学生天赋,这正是一位杰出导师的关键特征。
2023年11月24日
其他

祝贺!5位北理工人当选院士!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选结果。北理工姜澜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理工王海福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此外,黄辉、李春明、杨勇平三位校友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快随着官微君一起认识这些优秀的北理工人吧!姜澜,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机械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飞秒激光制造。入选2006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3年首批国家科技领军等。主持科技部973、国家杰青、基金重大集成项目,结题均为优秀或特优。任《International
2023年11月22日
其他

秀秀真牛!《Science》×2!

牛秀秀获此殊荣!祝贺!读博期间发表SCI论文28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在《Science》主刊发表论文2篇,在Nature
2023年11月18日
其他

祝贺!全球金奖+2!

喜报近日2023年合成生物学领域国际顶尖赛事国际遗传工程机器竞赛(iGEM)落下帷幕在全球404支参赛队伍的激烈竞争中北京理工大学BIT、BIT-China两支队伍斩获双金!!恭喜北理学子们赛事简介:iGEM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国际顶级大学生科技赛事,也是涉及数学、计算机、统计学等领域交叉合作的跨学科竞赛,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于2003年创办,2005年发展成为国际赛事,每年10月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最终角逐。我理学子太厉害了!快来一睹获得金奖的团队作品吧~01BIT-China队光调控混合萜类化合物生产Lights
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