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理工成功入选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争创一流的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5-05

北京理工大学

公众号ID:BIT_1940

关注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入选名单,共有47所高校通过严格遴选获批认定,其中北京理工大学作为22所中央所属高校之一成功入选,同时也是此次成功入选的4所北京高校之一。


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

转移基地认定名单(中央所属高校)



究竟什么是“科技成果转化”呢?

通俗来讲就是将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研究出来的成果,转变为实实在在的产品或工艺等,并最终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作为教育部首批认定的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北京理工大学近年来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作了哪些改革探索,取得了哪些成绩呢?


今天,就请大家跟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北理工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发展历程吧~

科技成果转化,我理一路走来


创校之初,自然科学院发明马兰草造纸法服务边区建设


自北京理工大学诞生时起,我理就将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直接服务于抗战救国。上世纪四十年代,我理前身自然科学院在革命圣地延安就将“马兰草造纸”等一批科技成果直接应用于边区生产,服务抗战,这些都是我理早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生动案例。


在学校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北京理工大学不仅形成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也始终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服务国家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进入新世纪,2009年,国家批准设立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理工大学抢抓历史机遇,在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1+6”先行先试政策支持下,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开展了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重点探索了具有北理工特色的“学校技术入股+股权奖励+团队现金入股”学科性公司成果转化模式,培育了理工雷科、理工华创等典型企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广泛认可,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典型代表,并为后续深化改革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那么,我理究竟有哪些科技成果转化的优秀项目呢?

那可就多了,且看我举几个栗子!



理工雷科助推军民融合


理工雷科转化的高精度边坡监测雷达多次服务于抢险救灾


“理工雷科”由我校信息学院毛二可院士团队于2009年底创建,是学校批准设立的首批学科性公司,也是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奖励的第一个成功案例。公司组建以来,在军民融合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表现突出,所转化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等重大领域。2015年,理工雷科通过并购重组成功上市,成为军民融合领域的一支劲旅。



2018年7月,知名互联网公司百度推出了全球首款L4级量产无人驾驶小型巴士汽车“阿波罗”,“理工雷科”是该计划目前国内唯一的国产化毫米波雷达合作伙伴,并已与国内多个知名车企开展战略合作,这也是学校携手学科性公司平台实现“军转民用”科技成果转化的又一代表性案例。


理工华创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事业


“理工华创”是我校机械学院孙逢春院士团队于2010年创建的学科性公司,成立至今已成功实现对我校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一批优秀创新成果的转化,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8年8月13日,“理工华创”成功重组上市,实现了我校科技资产的大幅度增值。


搭载理工华创系统的纯电动公交客车在波兰运营


理工导航入选

“中关村十大优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北京理工导航控制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底,依托自动化学院导航控制研究所创新团队组建,是我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修订后和技术转移中心成立后,组建的第一批学科性公司之一。



“理工导航”成立后,在国家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下,锐意进取,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仅用一年时间就顺利通过了军工资质认证,并在中关村昌平园建立了产业化基地,实现了规模化生产。2018年,公司实现产值近亿元,并成功入选“中关村十大优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柔卫甲”柔性防爆技术产业化


“柔卫甲”柔性防爆技术,由我校机电学院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广炎副教授领衔研制,该技术克服了传统防爆装置重量大、能力弱、附带伤害大等先天不足,是一项具有革命性的创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019年1月19日 ,“柔卫甲” 柔性防爆装备作为22款代表性反恐成就装备之一, 参与全国公安特警维稳处突实战汇报演练 。  


2017年6月起,“柔卫甲”成果在学校技术转移中心的全程辅导和策划服务下,正式开启产业化历程。经过短短一年多时间,“柔卫甲”柔性防爆技术就在长沙高新区以作价入股方式成功实现产业化,系列产品入选公安部反恐装备遴选计划,在全国“两会”“一带一路国家”外警培训等重点活动和北京各大火车站、大连地铁全线、青藏高速检查站等多地重要部位批量应用。在所有列装的“柔卫甲”柔性防爆装置上,“北京理工大学”的名字格外醒目,优秀科技成果的转化,不仅服务国家社会,还充分展示了北理工的军工品质,实现了学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2018年以来,“柔卫甲”还多次登陆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等平台,被《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等重要媒体广泛报道,成为国内高校军民融合成果转化的优秀典型案例之一。


“新型钛合金材料

及其异型件制备技术”产业化


2018年,经过多年技术攻关,材料学院冲击环境材料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刘金旭研究员、李树奎教授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高模量、高强度、较高密度且具有撞击释能效应新型钛合金材料。



针对该项目,为加速实施成果转化,经过研发团队、所在学院及技术转移中心等相关部门的共同研究,决定通过产学研结合方式,借助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优势,推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2018年11月,经过深入洽谈交流,北京理工大学和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携手对新型钛合金材料及其异型件制备技术实施转化和产业化,目前项目进展顺利。



面向“双一流”,成果转化同向同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京理工大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精神,在围绕“双一流”建设和综合改革中,统筹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推动成果转化工作与学校改革发展同部署、同落实,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

成立科技成果转化领导小组



2016年8月,校党委成立科技成果转化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多位校领导任副组长,与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各管理部门作为成员,建立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统筹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自领导小组成立以来,通过召开专题工作会,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促进了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2

率先建成成果转化制度体系



2014年,北京理工大学就作为全国20家试点单位之一,开展了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工作,在国内率先实施成果转化相关改革举措。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后,2016年学校又系统修订或制定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及《科技成果转让、许可管理细则》《学科性公司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改革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改革精神,出台“将成果转化所取得现金/股权或出资的70%/60%奖励给科技成果完成人”等一系列举措,成为率先落实国家改革精神的高校之一。


此后学校又出台了经费管理细则等相关配套文件,进一步完善了管理体系,营造了良好的政策氛围。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理工大学率先制定的相关政策,也为众多兄弟高校提供了工作参考。


3

组建技术转移中心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离不开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团队的支撑保障。2016年初,学校组建了“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作为负责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业务的专门机构,独立运行,同时成立“北京理工技术转移有限公司”,作为技术转移中心的市场化运行平台,从而建立了事业化管理与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具有北理工特色的技术转移机构运行机制。


在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不仅促进了工作力量的建设与发展,也激发了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截至目前,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通过企事业相结合方式,已经建立起一支专职技术转移服务团队,专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先后为“理工导航”“柔性防爆”等重大成果转化案例,提供了全程专业服务,受到了学校科研团队的好评,并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4

打造成果转化工作品牌


牵手成果转化合伙人,开启成果转化直通车系列路演活动  


为更好地服务学校优秀科技成果转化,使之更好地宣传展示并对接市场和产业,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精心策划组织,打造了“成果转化直通车”“成果转化合伙人”“成果转化大讲堂”等系列工作品牌。通过品牌工作的常态化开展,学校技术转移中心已在校内外、京内外组织一系列重点项目路演,与十余家社会化机构建立合伙人关系,并邀请国内外多位专家举办科技成果转化专题讲座。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氛围不断浓厚,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意识不断提升,扩大了学校科技成果社会影响力,多项成果实现转化落地。



除此之外,学校还结合特色需求,不断完善技术转移综合服务体系,构建高质量服务平台。经积极争取,2018年北京市科委批准依托技术转移中心在北京理工大学设立了技术合同登记处,这也是设立在北京高校的第二家登记机构,为学校科研人员提供了优质便捷的服务,也推动“环北理工军民融合创新圈”的建设。同样是在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承担了“北京市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与运营任务,这也将为我校军民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学校的不懈努力下,我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也得到了广泛认可。



行业影响

作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实践的先行者之一,北京理工大学始终秉持共同发展的理念,携手兄弟单位一起推动高校技术转移事业的发展,不仅积极接待兄弟院校和政府部门的调研考察,还多次参与重要政策制定,毫不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决策部门提供建议。


北京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研讨会暨北京高校技术转移联盟第一次会员大会合影


2018年,在北京市科委等大力支持下,北京理工大学联合北京大学等兄弟高校,牵头组建了北京高校技术转移联盟,汇聚了近四十所北京主要高校的技术转移机构,此后我校认真做好秘书长单位,组织了研讨会、研修班、项目路演等系列公益活动,为促进北京高校技术转移事业发展做出贡献,得到了政府部门和兄弟院校的认可。



学校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改革探索也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仅2018年就有《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等近三十家重要媒体报道北京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2017年以来,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先后入选市区两级共建“专利运营办公室”、教育部科技司与中关村首批共建“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北京技术市场技术经纪人“领军人物”等荣誉表彰。


入选首批“高等学校

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是起点不是终点

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

建设中国特色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的优秀科技成果

要书写在中国大地上

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

面向未来

持续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北理工任重而道远!



出品:党委宣传部

来源:技术转移中心

编辑:王艳芳  戴晓亚

点亮“在看”,与好友一同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