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共享城市,《我们的动物邻居》如何用奇趣故事让观众觉醒?
“自然距离我们,其实并不远。”城市的奇观背后,《我们的动物邻居》更教会我们如何敬畏生命。
文 | 青山
2015年,刚刚拍完《第三极》,从青藏高原下来的杜兴对猛禽异常敏感。
一次在北京的办公室开会,看见一只大鸟从窗外掠过,“红隼!”他们一下就认了出来,“猛禽生活在CBD这件事值得一探。那么松鼠呢,乌鸦呢,黄鼠狼呢,刺猬呢,这些身边的小动物,城市里的野生动物,是否可以做一部片子?”
纪录片《我们的动物邻居》就这样诞生了,但距离这个想法诞生已经过去了四年。他们经历了什么?
城市立体生态的生动演绎
当人们提到城市,尤其是像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时,首先闯入脑海的绝不会是各种神奇的动物。
在监制杜兴看来,《我们的动物邻居》是一个“超出一般纪录片运行规则的项目”。在预算有限的条件下,整个项目从构思到制作播出用了整整四年时间,在没有范本参考的情况下,团队逐渐摸索出一种新的纪录片类型,全片从主题到拍摄手段再到叙事方法都与传统的自然纪录片不同。成群结队的雨燕,极速俯冲的红隼,煽动翅膀瞬间震起的灰尘、雨水滴落营造的气氛都被悉数记录下来。
《我们的动物邻居》总预告片
更重要的是,除了在技术手段上不断延伸人类的视觉极限,节目在呈现形式上也做了几番创新。《我们的动物邻居》逐步跳脱传统纪录片的表达方式,尝试采用更故事化的手法,片中不仅有动物们各自求生的传奇故事,也有人与动物亲密接触的感人瞬间。正因为这些更具人情味的表达和对动物的感性认识,拉进了观众和动物、城市的距离。
正片播完的拍摄手记中,摄影师自述道,“在城市中拍摄野生动物,说的时候近在眼前,拍的时候却远在天边。”这种需要时刻捕捉、长期等候的难度也熬出了创作团队的耐心,他们总是夜以继日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准备着。
《我们的动物邻居》幕后工作照
“当你努力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一定会遇到它。”长久的努力让团队获得了自然回馈的礼物,正如导演阎昭所说,“这便是宇宙中最浪漫动人的事情——遥远的相似性。一颗行星和另一颗行星,一个文明和另一个文明,一只鸟和一个人,看起来没什么关联。但相似,战胜了遥远。”
《我们的动物邻居》幕后工作照
事实上,城市中的野生动物就是被大多数人忽视的一种奇观。在北京国贸CBD的大楼间隙,影片镜头仿佛与红隼同步飞行,营造出惊心动魄的大战场面。你是否能够想象,就在你办公室一窗之隔的空中,一只红隼刚刚完成对猎物的追捕紧张和凶险,战争戏、动作戏、爱情戏所带来的体验在这部纪录片中一个不落。
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或许当我们有一天想起北京,不再是冰冷的钢筋水泥,而是纪录片所描述的自然景象,那便成功了。
见动物、见人,更见“邻居”
北京市民李翔一家刚刚搬迁到新家,正准备在夏天来临前装上新的空调。但不巧的是,一对红隼飞到他们的空调机位上,产下了三只褐色的蛋。
“觉得它在这里能安家,那真的是找不到地方了。”在李翔看来,这样的奇遇让她回想起了自己初到北京“找家”的经历,“没有家的那种感觉,我觉得鸟应该也会有吧,两者应该是同样的。”
说到动情处,李翔也忍不住红了眼眶,她和丈夫也决定“不去打扰”,等待小红隼成年飞走后再装空调。最后的结局也如解说词般温馨——“和几千万生活在北京的人们一样,在闹市之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我们的动物邻居》将动物的遭遇延展到人的身上,将“同一屋檐下”的共生之情继续扩展。
在很多自然纪录片中,创作者常常专注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解释,或者专注于讲述某类、某群动物以及自然生命的故事,如《帝企鹅日记》《王朝》等纪录片便是采取此种策略;再或者以专家身份出现普及知识或引导叙事,包括爱登堡系列等自然史纪录片。
但在《我们的动物邻居》中,无论是生活在山林湿地的珍稀物种麋鹿、金雕、黑鹳等,还是在城市上空上演精彩捕猎追逐的红隼、猫头鹰,抑或悠闲游走在胡同小巷的黄鼬、刺猬……当他们与城市、城市中的人发生紧密关系时,这些自然生命便有了最真实的情感特征。
这些“邻居”作为叙事元素,以它们的视点和需求出发,展现动物与人、动物与自然环境、甚至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与自然是一个永恒又庞大的话题,但它离普通人太过遥远。我们常说纪录片需要“以小见大”,这部小而美的纪录片,恰恰为观众理解这个话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虽然创作者并非有意建构煽情戏,但是这些与人类共通的情感段落消解了动物与人类的隔阂,更加强化了“邻居”的概念,拉近了观众与动物们的心理距离。
就在身边的“生态密码”
近年来,北京全市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34万亩,城市绿地4022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2平方米,建设湿地8000余公顷,形成10处湿地公园和10处湿地保护小区。
这些生态家园也吸引许多野生动物到北京生息繁衍。其实,片中那些趣味十足,令人感动横生的故事的说服力远远胜于上面的数字。
从城市CBD到几类代表性园林,再从中轴线附近的老城区到郊区的山林湿地,《我们的动物邻居》首次这么直观地让观众认识到,哦,原来北京的生态是这么丰富。
英国文艺评论家约翰·伯格的著作《为何凝视动物》给了导演阎昭很大的提示,“被转入景观范畴的动物,已经以另一种方式消失了。(动物)虽然对于镜头而言完全可见,观众却无法亲临它们的所在之处。”
但在阎昭看来,“自然距离我们,其实并不远。只是这件事,还没有变成大规模的新闻报道,图书,纪录片,所以很少有人知道。”《我们的动物邻居》不仅在发现自然,更在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和认知。
此前,自然或动物纪录片习惯单纯记录生存方式,那些猎奇的镜头已经能吸引人们的目光。但这部纪录片在叙事内涵上却进行了新的尝试。影片建构了不同野生动物之间、动物与人、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框架,体现了生物学中生态系统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该片对大自然所流露出来的情感力量正在超越所谓的技巧,它用影像语言激励人们自发的觉醒,建立与自然生命共享城市的价值观。
相较于一些自然纪录片更为大胆地鞭挞,《我们的动物邻居》明显要更温情和诗意一些,充满奇趣的故事虽然减弱了对人类批判的锋芒,但却能激发观众自主的觉醒,实现从情感接受到理性反思的过程。正如阎昭所说,“我们更关心的是:观众能否在看完影片之后,重新开始关注生活中的自然?”
微信:Rinna503
邮箱:jishiguanch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