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献给无限的少数人” | 2019 声嚣 收官

声嚣 声嚣 2022-10-29


2019年声嚣剧读节在上个周末落下帷幕。今年我们带着四部剧作从北京出发,走到上海1933剧场和秦皇岛阿那亚的海边,再带着每场演出中观众们的感受、反馈和我们自己的兴奋、思考回到北京。于三地进行展演的共计七场剧读演出中,四部剧作与一千三百多位观众见面,三场公开活动吸引了近四百位戏剧爱好者和读者参与。


西班牙诗人希门内斯曾在他诗集的赠言中写到,此诗集“献给无限的少数人”。诗歌也好,戏剧也罢,似乎总在面临着受众有限的挑战。然而这些有限的个体,却有可能是无限的。相互联接在一起能够产出的能量是无限的,能够抵达的地方也是无限的。我们希望做的,可能就是通过戏剧,通过文本,将这些无限的少数人,联接在一起。


三地的演出结束后,收到了不少观众的反馈。我们摘选了一些有启发的声音,以及三地演出的剧照,跟大家一起分享。声嚣两岁了,我们是跟所有青年剧作家、导演、演员、工作人员、观众们、评价者和关注者共同成长的。我们也跟所有人一样,期待见到声嚣未来的样子。


2020年,声嚣跟大家再见。





非常奇妙地,我以横跨两周的时间与空间,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听完了本次声嚣剧读节展示的所有四个剧本。这些出自中英两国青年剧作家之手的剧本,聚焦于当代生活,而且基本上并不打算符合三一律,三段论,英雄之旅,或者那些流行的写作书里面所教学的结构——正因为此,听这些朗读的时候必须聚精会神,否则不仅会错过细节,更可能迷失于场景与情绪的迷宫——但这确实是种快乐的体验。


《游戏男孩》借游戏制作来探讨当代人心中欲望的形态,《麦捆酒吧》描绘女孩之间不可名状的情愫,《抵达》宛如易卜生加萨特版本的山顶人间地狱,《缝纫小组》则巧妙地将过去与现代并置折射出资本主义对人的磨损。它们都不是那种商业化的剧本,却在拓展着我们被束缚的思维:戏剧还可以写这些,戏剧可以不写那些。


能够亲耳听到青年作家们在写什么,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尽管在这一两周之内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剧本无法被上演,甚至无法被人阅读,那么它们存在有什么意义?我的一位朋友回答道,一个西瓜如果不被人吃掉,它就不是西瓜了吗?这个回答说服了我。或许戏剧,或者说剧本,或者说剧场,本该如此,它们无需太多功利考量,无需受限于现实的重量,它们可以更加纯粹。


回想起剧场门口观众排起一条长队等待听逝去作者胡波的《抵达》的那个夜晚,我突然意识到尽管这个城市遍布各种各样的娱乐和消遣,却还是有那么多焦急的灵魂在渴望着只有剧场能够带给他们的某些东西——肉身拥挤在一起的在场,和精神层面对生活的质询。甚至,读剧这种形式比正式的演出更能让人感到那么一点点叛逆的快乐——台词成为一种漂浮在空中的抽象形式,要调动想象才能够补完。如果没有参与这次声嚣戏剧节,我或许并不会注意到这些事情。


如果明年的声嚣戏剧节还会继续举办,或许可以制造一个更多人能够参与进来的场域,不论是以酒会,工作坊,写作小组,或者更多形式,让那些“西瓜”被更多人看到听到,闻到它们,近距离接触它们,大概会成为多年之后回想起来还会觉得甜美的事。


回形针(编剧/剧评人)



《游戏男孩》编剧王昊然,导演高建伟,77本土一间。惊喜!与隔壁人艺古董级毫无生命力的《雷雨》相比,这是新鲜的、生猛的、思辨的、回应当下的,这才是戏剧应该有的样子。才知道去年最喜欢的马密日记就是他们声嚣做的放映。


《麦捆酒吧》编剧裘德•克里斯蒂安(Jude Christian),导演黄露凝,声嚣之二。四面台,四个时空,死去的人永远年轻,活着的人不得不面对命运安排的得与失。女性的成长冒险又魅惑。孙小美演得好。


《抵达》,编剧胡波,导演陈思安,声嚣读剧之三。夜里十一点多,没有什么人想走。舞台设定的空间越来越狭小,最后,所有的演员挤在最小的空间内,他们与寻找大象的那些人一样有着共同的目标——山顶。在几对不同的人际关系中,胡波化身每一个角色,结局只有一个:破裂


《缝纫小组》,编剧:艾玛·克劳 E.V. Crowe,导演:陈然,蓬蒿剧场。声嚣读剧之四。剧本完整且巧妙,灯光用得好。戏剧式疗愈将是个热门方向。而数字化信息时代已经全面裹挟着每个人。


感谢声嚣带来四个思考性的剧本,原来还是有人在努力着,明年见!


嗖嗖(戏剧自媒体)



《游戏男孩》剧照



今天看了胡波的话剧《抵达》,剧中的核心词:荒原,黑暗,卑鄙,伪善,恶心,弑父,痛苦,消解,太阳。也算是作者本身对痛苦的精细解构和品尝了。


一群人在一片荒原中徒步,荒原既是人精神之外的荒漠也是人生的割裂;黑暗是胡波一直以来对自己人生的感知,他写出黑暗,说明他高于黑暗,作者总是高于他笔下的人物,正如胡波总是相信他的人生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样;卑鄙是他直刺人和人之间暗藏的卑琐,伪善是他痛斥的虚伪,其中的主题是“有的人帮助别人并不是为了真正要帮助他,他做不到如佛一般真正帮助人到最后,而只是为了一时满足自己,获得另外一种我非常善良,我帮助他人的标签”。


弑父一直以来是学院派喜欢研究的俄狄浦斯情节,一个男人要首先摆脱父亲,才能真正成长,主人公把父亲带到荒原中杀死,正如在精神上杀死父亲,完成蜕变;关于痛苦和消解,他类似于在呼救“你是高高在上的,你是太阳,不要再让我痛苦了。”


胡波既激烈又有灵气,他的文字带着倒刺,穿过他的内心,带出晶莹的血肉,最神奇的是,他死了,他背弃了痛苦,我在台上看他生前的话剧,他的思想回荡在黑暗的空间里。


微博网友@知她睡也无


《抵达》剧照

@ 本土一间


《抵达》剧照

@ 阿那亚.孤独图书馆

从小说到电影再到剧本,是一个不断被胡波说服的过程。没想到他在戏剧语言和结构上,也做到了这样精炼、有力的程度,耐心地展示出绝望的层次。在隐喻上,甚至可以放到《等待戈多》的意义上去讨论。这么说很冒险,但对他的奖赏实在太迟了。


吴琦(《单读》主编)



12号看到的剧本朗读,内容和表演都到了我所阅览的范畴中的极致水平了。当然这仅仅是次剧本朗读,但是文字背后的力量和深意和幽默还是很生动地传递出来了。像一次的阅读,但是你有这么多优秀的演员替你先剥开一层皮;但是他们倒也没有过度阐释,以致于我们没有太多想象和遐想的空间,他们的中性的处理让为我们更多地还是通过文字被带入,而不是表演,当然表演中声音的传送是占了很大比重。


这种很是简单,很是纯粹的舞台形式——剧本朗读——演员手上还拿着剧本,在胡波的这个剧本朗读中毫不违和,因为演员巧妙地将其处理起来,你不觉得他们是在照着读,但是他们的脸会大部分角度被面前的这面白色的附着文字的A4纸档上,简直是一种魔幻的A4纸娃娃造型,只有头是书,其他地方还是人。


尤其是赵晓璐的处理,真的是让人又一次佩服好的女演员在台上那种经历过烟火,可以随时在舞台上蓄力爆发的优雅的能量。她明显能对舞台和文字的感受要比其他演员强很多,但这在搭配上也似乎顺理成章,因为这个看似充满善心的女人在她自己缥缈的美好概念中生活,其他人跟不上她的精致,但他们却是跳出来的真实。所以她的状态出挑,反而合理地弥合上了不同人的非平行世界。 


如果还是有一些地方可以非要挑出毛病的话,那可能是空间感的处理有几个柱子很挡视野;还有就是可能拿着剧本,但又要表现出一种没有拿着剧本的表演感,所以会有一点点牵强,但这是剧本朗读,所以不应该这方面无理的要求。


作为一个观众,很向往这种社区友好的结合剧本和表演的演出活动,对本土一间和蓬蒿剧场这种小巧精致性的灵活操作的空间首先就觉得很包容,剧本朗读的形式放大了对文本的倾听,也留够了足够空间给我们想象;有经验的演员擅长隐藏剧本,将它和表演融为一体,不会感觉她是在照着读,但是即便拿着剧本也还是没有任何让人不舒服的地方,舞台整体干净简约,只是利用空间的变幻,实现调度,非常强有力和干净,比看一处完整的制作还让人有感觉。最有感触的是这样的方式让我看到了演员和导演与滚烫的剧本之间的那种刚刚磨合好后呈现的状态,非常有带入感和当代性。


张萃(戏剧制作人)


《麦捆酒吧》剧照



我非常喜欢《缝纫小组》技术批判和进步主义批判的主题。


主人公 C 作为一个被剥夺了完整感的人,是被进步主义和技术异化的人,因为不能在分工社会里寻找一种切实的完整感,而去做这种体验(在纺织机已经推广的 18 世纪做手工缝纫)。但即便在这种体验里,她依然追求“进步”,把对生活的完整性转化成了对分数的完整性的追求。剧情后半段C想去补全的亲子关系的这一段真的很好,那就是她心里所需要的真实生活,其实离她所做的事情(不可以被谈论的事情很遥远),她和她真正的需求是割裂的。剧作精彩,导演和演员都很出色。作为剧读演出能呈现到这个程度,很惊喜。


林衍竹(设计师)


在剧情脱线之前一切都有很重的书卷气,缝纫女工和18世纪欧洲小镇,“从外面到来的人”搅动着原本平静的乡野生活。演员兀自跳戏,继续演,随着情节转折、观众入戏,舞台仿佛慢慢旋转、镜头拉开,出现“西部世界”背后的现世真相。节奏推动明确,演员的双重表演恰好到位。另外翻译优秀,当情境变成现代之后,语言文化的距离感全然不见。(注:评《缝纫小组》)


钱梦妮(美术馆从业者)



《缝纫小组》剧照

@ 蓬蒿剧场


《缝纫小组》剧照

@ 阿那亚.孤独图书馆



抛却眼花缭乱的舞台手段、明星热词,让“见惯世面”的观众关注焦点回归到文本本身,去思索和反思,细细品读文字语言的力量。虽是读本的形式,不乏对非剧场空间的探索和简洁的舞台调度,增添了想象的空间。


声嚣剧读节,最为难得的是它为青年剧作家们提供了一个“无障碍”交流平台,给予他们更多创作上的自由,不设禁忌。国内需要优化创作环境,刺激创作,声嚣剧读节应该有一席之地,明年希望更多剧作家参与,期待出现越来越多元、大胆、真正带有当代思考的作品。


Alina(剧场工作者)



《缝纫小组》,一部小而美的作品。剧情从一个邻村女人加入这个单调的缝纫小组开始,经由剧情展开,观众的内心感受由代入女主C的“好奇缝纫小组”,到质疑C的精神状态及叙述可靠性从而好奇缝纫小组外的舞台世界。经由剧本的巧思,观众对C的态度在同情共情,与客观审视间进行了两次摆动。正因如此,当我们代入过的女主最终走出“缝纫小组”,走进真实世界时,我们能够感叹“田园牧歌”的失落,并对女主产生“恍然若失”的共感。


剧情从一间十八世纪的村屋开始,结尾时则走入“真实世界”。由于大部分的剧情都在开始时的空间中发生,剧情仅对“真实世界”做了一定的暗示,虽然那个“真实世界”或许与我们所身处的世界有着种种相似,但这种蜻蜓点水的处理依然凸显出“真实世界”的动荡与陌生。让人不禁回想十八世纪平静祥和的农村生活。


这是一部“向后看”的剧作。剧作者在演后谈中提到,创作的起因中有她对前工业时代田园牧歌生活的美好想象。“十八世纪缝纫小组”的模拟重现,或是个人生活的重演,都是“对过去的重现”。“对已经逝去的时光的无可奈何”,是这部剧触摸到共同情感的钥匙,也因此它具有悠长的回味。


声嚣剧读节版本的不脱稿制作,距离完整的表演已经相差不远。由于欠缺舞台布景的支持,在剧中交待重要情节处,给与观众的提示显得稍欠一些,对于演员表演和剧情节奏的把控也可以再进行精细的雕琢。


期待这部戏完整制作尽早登台上演,毕竟,等到剧本杀和沉浸式话剧更流行后,这部剧情节转折的效果估计要再打一点无伤大体的折扣了。


子新(自由职业)




北京演出后


阿那亚演出后


上海演出后



2019年声嚣剧读节

主办方:声嚣、British Council

协办: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单读

空间支持:蓬蒿剧场、E6·本土一间

海边孤独的图书馆、1933剧场

发起人/主理:陈思安

策划:陈然、陈思安

制作人:李君兰

宣发:睡不好的工作室

现场音乐:老翟

舞台监督:马伟刚

平面设计:幸言

剧照摄影师:张亦蕾、在野照物所

摄像师:梁天文

演员:赵晓璐、王小欢、孙小美

张巍、陈喆、高建伟、余天健

黄露凝、胡辰、叶蓁、李君兰

上话青年编导工作坊成员



感谢所有朋友们对我们的关注和支持

2020年再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