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后车市大反弹?不要盲目乐观

周丽君 财经无忌 2021-01-17


截止3月4日,乘联会公布了最新一期汽车销量数据: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2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大跌80%,乘用车零售批发销量同比下跌86%,创历史同期最大跌幅纪录。
 
在2月的第一周,乘用车日均零售销量仅811辆,与去年同期的22965辆相比,跌幅一度高达96%。来自线下门店关闭、零配件供货、物流运输等多方面的阻力,让一众车企的这个“新年”过的尤为艰难。
 
为了救市,部分地方政府一度推出了刺激车市销售的政策。例如,佛山一早就推出了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提出鼓励“国六”标准汽车消费,对消费者购车单台车补贴2000-5000元。而广州市也在3月3日推出刺激汽车消费政策,至今年底购新能源汽车每辆补贴10000元,对置换或购买“国六”新车给予3000元补贴等。
 
毋庸置疑,此次的新冠疫情对于身处低谷的中国车市来说,不啻于一场“黑天鹅”事件。
 
然而过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比天灾更可怕的,永远是人祸。环顾此次疫情下的中国车市,那些怨天尤人、亦或是盲目乐观的观点,对于行业的危害,并不比灾难本身要小。
 
笔者想回应的,就是最近车市普遍流行的一个观点:疫情冲击下,为了安全出行,更多人会买车,车市即将迎来大反弹。
 
为了使自己的这一观点更具说服力,不少人还搬出了非典时期的数据作为佐证。
 
他们表示,2003年,来势汹汹的非典就一度让处于疫区的许多北京人放弃了公交,转而购买私家车。在北京,数据统计显示,2003年4月份新增机动车34571辆,同比上升23.8%。私人小型、微型客车净增2838辆,同比上升66.1%。在当年全市196.4万辆机动车中,私人机动车保有量为124.8万辆。
 
应该说,这一观点的分析角度没错,的确会有一部分为了安全出行,考虑买车。但逻辑思维有问题,因为疫情不仅会增加部分人买车,还会减少部分人买车。
 
首先,拿2003年非典中北京一个城市的消费数据,来类比此次新冠疫情中的全国市场,本身缺乏科学性。
 
回顾2003年,全国的汽车保有量仅为1219万辆,而2019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已经增至2.615亿量,是当年的20倍还有余,汽车行业的增量市场,早就不如当年那么雄厚。
 
再而,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消费反弹”所投射的人群。我们不妨设想:什么样的人有能力为自身的安全买单?
 
这群潜在消费者得具备一定的积蓄。他们能承受得了开年的经济冲击,这就意味着,在这个可能的新增人群中,富裕群体应为大多数。实际上,但这部分群体,目前可以买车的大体都买了,属于存量用户,增量非常少。即便有人因安全买车,绝对量非常有限。
 
反倒是因疫情延迟和放弃买车的这部分群体,非常值得车企关注与焦虑。这部分群体的收入相对较低,且以“计件”为主,即不工作了,就没收入了,代表群体包括小商小贩、农民工、一线工人、互联网搬运工等。
 


目前中国车市的消费主体,尤其是增量主力,恰恰是上述这部分中低收入群体。再加上,这部分群体的消费高度聚焦年前一两个月,年后再进行买车等大额消费的可能性非常低。
 
第三点理由,来源于数据统计。回顾2003年,北京的出行还普遍依赖公共交通,地铁、公交之类便捷的公共运输网络几乎覆盖了全市,相比之下,出租汽车在疫情期间的运力无疑是严重不足的。
 
但是在今天,尽管地铁、公交车这种公共交通的出行人次占比减少了,但层出不穷的网约车、共享汽车和汽车租赁平台早已填补了这一空白——这意味着,人们不再需要自己购买私家车来规避安全风险。
 
疫情之下,能为安全买单的群体,能买车的已经买车了,不想买车的也可以选择网约车或共享汽车等渠道出行。但肆虐的疫情,还在大幅推迟各地的开工、开业时间,持续压缩车市增量主体中低收入群体的经济来源,使2020年中国车市雪上加霜。
 


上述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笔者保守估计,乘用车至少下滑10%,总销量将跌破2000万辆。
 
而在此基础上,车企应做好最坏打算。同时,也要迎接一些市场之外的机遇——这一机遇便是疫情之下,行业洗牌期所带来的市场变革。
 
2017-2019年,中国车市加速优胜劣汰,2020年,疫情的到来,毫无疑问会推波助澜,让优质车企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因此,今年各家车企的核心战略目标应由保销量向提份额转移,由冲锋战向阵地战转变,精统筹大放权,挖掘体系潜力。
 
除此以外,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还会间接推动2020~2025年中国汽车产业链的转型升级。这不仅意味着,车企要积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新四化”体系,相关部门的汽车产业政策思维更得与时俱进,由做大做强中国品牌,向做大做强中国汽车产业链转型升级。
 


毕竟,只有产业链升级了,中国车市才能为做大做强中国品牌创造真正的土壤,才能为培育几家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车企奠定坚实基础。靠坐井观天、盲目乐观,想着天上掉馅饼,我们只会一无所获。
 


「微光2020」
透过疫情,看懂中国各个行业发展的趋势

【制造业】 被病毒“激活”的中国制造
【交通运输业】疫情之下,交通运输业的变与不变
【餐饮业】 疫情,正在倒逼中国餐饮业进化
【创业公司】 2020,创业公司挥手告别童年
【地产行业】疫情对房地产的影响,没那么大
【教育行业】 2亿熊孩子云上课,商家看到万亿市场,但要赚钱
【娱乐行业】疫情之下的冷热文娱
【通信业】面对疫情,通信行业的急缓进退
【零售业】“破圈市场”已形成,夫妻店成为新零售破局胜负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