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无忌

其他

“躺不平”的创业新生代:2023,出海生猛

【编者按】此刻,我们即将站在新的起点上。回望2023年,自我在生活的缝隙中流动,我们慢慢张开自己,与这个世界握手拥抱。这是重申联系的一年。我们展出羽翼,再度感知远方的风景;我们重启对话,找回彼此信赖的温度;我们探索内心,校准人生航向的坐标;我们也拥抱变化,在时代洪流中蓄积破土的力量。“世界”是我们的限度,也代表着我们的可能,而重要的永远是联系,是我们主动或被动与万事万物的缠绕。2023年末,澎湃新闻·湃客创作者平台策划推出《重申与世界的联系》系列文章,联合知名学者及优质创作者,从文学、艺术、科技、财经、旅行、城事等领域出发,从个体到趋势,以文字、数据、漫画、视频等形式,留下这一年里我们向世界出发的注脚。本文为澎湃号·湃客
2023年12月15日
其他

有人把讨钱写进了遗嘱,818名诺亚投资人的艰难四年

一场隔空“口水仗”,再次把关注引回到四年前诺亚财富的“暴雷事件”。时间回到2019年7月8日,美股上市公司诺亚财富,在开盘前匆忙发布公告称,旗下上海歌斐资产的一只信贷基金出现问题。随后,一系列扑朔迷离且匪夷所思的诈骗案浮出水面。这就是直到如今舆论高度关注,但还没有正式落定的“承兴系300亿诈骗”案。罗静及其控制的“承兴系”公司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对京东、苏宁等多家电商公司的应收账款,骗取多家机构高达300亿元的融资款。其中虚构京东应收账款,获得诺亚和歌斐累计融资106亿,案发后仍有35亿余元未回款。2022年11月,罗静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罚金2010万元。但事件远未划上句号,它还引发了一系列连环民事诉讼,包括投资人起诉诺亚财富(及子公司歌斐资产)、湘财证券投资人起诉湘财证券等,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歌斐起诉京东一案。就在几天前,京东发布“关于诺亚财富恶意起诉京东、误导投资人和公众的声明”,称承兴系公司用假冒的京东公章、假冒的京东员工、假冒的京东系统、虚假的交易数据,轻易骗过号称“全球综合金融平台”的诺亚财富及旗下歌斐资产,说明歌斐尽调工作出现重大缺陷、投融资管理出现巨大漏洞。“作为毫不知情的受害者,京东被卷入历时四年的恶意诉讼中,公司的声誉和权益遭受重大损失。”随后12月4日晚,歌斐资产发布声明称,京东的声明“已侵犯了歌斐资产名誉,歌斐资产将采取法律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现在大家都在关注这两家大公司的声明,但实际上,我们才是这起诈骗案的最大受害者。”作为购买了涉案的歌斐资产旗下的“创世核心企业系列私募基金”的投资人,陈琴女士(化名)感到无比的无奈,“这四年来,我们一次次去找诺亚财富方面讨说法,结果令人寒心。”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爆雷时,诺亚财富相关基金未兑付金额高达35亿元,涉及投资者818名。投资者提供的受害者视频截图和大多数被“卷”进去的投资人有着相同的经历,陈琴也是被诺亚财富的名声所吸引。“诺亚财富的名声很响,又是美国上市公司,那个时候身边很多朋友都在买。”另一位投资者刘斌(化名)自己经营着一家公司,“说实话,在2019年那个市场行情里,诺亚财富这个产品的收益并不是很高,但是就是因为他们说这些产品的底层交易涉及京东,所以我们就很放心。”在诺亚理财师的安排下,刘斌以公司的名义,也陆续购买了1000万的产品。“当时都是搞‘饥饿营销’,理财师在群里营造火爆的局面,还非常强势,要求我们先打款,才给予投资人线上签约的机会。”根据这些投资者提供的微信聊天信息显示,标注为“诺亚财富”方面的工作人员,用“重磅固收、火红开抢、6+3期限,7.3—7.7%利率,收益不变!收益不变!收益不变!”等文案进行推广。投资者提供的部分微信聊天截图而陈琴的投资来源则是母亲的养老钱,“我等于说是帮我妈妈买的,因为她的年龄已经过不了‘合格投资者’的测试,所以他们(理财师)就教我怎么用我的名义去‘过’系统。”财经无忌在上海一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公众号文章里,找到了陈琴的案例,证实了陈琴所说的“(理财公司)工作人员诱导其通过手机APP购买产品”的情况。“这四年,因为这个投资,我爸爸和妈妈一直吵架,整个家庭我都觉得快‘垮’了。”陈琴痛苦地说,“这中间陆续也有一些媒体做了报道,像上海的浦东电视台,江苏的常州电视台等,但都没有让诺亚方面有所触动。”投资者提供的常州电视台新闻报道“作为承兴案件受害人,我们当中有70余岁的老人,有身患绝症的病人,有领残疾金的残疾人。”在一封“34亿创世核心企业系列基金投资人致汪静波、诺亚正行和上海歌斐的联名公开信”中,投资人这样写道。“我就认识一个广州的投资人,她也是拿着家里老人的养老钱,现在一天打三份工,连去上海诺亚总部的时间都没有。”另一位匿名投资者对财经无忌说,“有的投资人年纪很大了,都把这笔钱写到遗嘱里,想想真的很难过的。”而按照诺亚财富方面的说法,2020年8月,诺亚财富已经和涉“承兴案”投资者达成和解协议。部分投资者提供的和解协议文本(已做脱敏处理)和解方案为诺亚财富向投资者提供诺亚财富股票,以弥补后者在承兴相关产品的投资损失。相关报道称,818名受影响客户中的约67.5%相关投资者,选择接受上述和解,占承兴案相关信贷基金未偿余额的70.6%,而诺亚财富也对相关损失进行兑付,并一次性计提18.3亿元,其中包括向未“换股”投资者兑付的约5.3亿元的其他和解方案。但据现在部分投资者反映,该方案当时很多人都并不认同。“在剥夺份额持有人知情权和份额持有人大会决策权的情况下,这样的和解方案,有没有公平可言?”上述投资者联名公开信里这样质问道。部分投资人提供的举报及投诉受理凭证“把我们的投资款,以49美元每股的价格去买诺亚财富的股票,要知道当时诺亚的股价是28美元,并且属于限售股,要分10年才能最终拿到。”陈琴称这完全是“霸王条款”,“稍微想想,都不会接受这个方案的,所以我不知道他们这个‘近七成和解’的数字哪里来的,敢不敢隐去投资者个人信息后,公开给大家看看。”现在美股诺亚财富最新的股价已跌至12.8美元,如按诺亚财富方的说法,当时接受和解方案的投资者,目前已浮亏七成。“这对投资者来说,是二次伤害。”不过真正让这些投资者感到失望的是,诺亚财富在此次“承兴案”中的尽责表现。“作为财富管理专家,供应链金融专家,罗静和承兴公司如何能够轻易诈骗像诺亚这样的专业机构呢?”刘斌说。财经无忌获得的一份文件显示,在发行和销售创世核心系列私募基金前,即2017年1月,诺亚财富方的高级管理人员,在内部培训中反复提醒,做供金链金融,基金管理人必须核实以下事项的真实性:(1)贸易合同、销售发票;(2)货物物流,还包括出库、入库、运输单据;(3)融资方上游采购和下游付款的资金流水。培训现场中还特别强调,为避免社会上爆出的萝卜章风险,“应收帐款转让确认函”必须面签。讽刺的是,根据罗静的判决书显示,面对100多亿的应收账款,诺亚财富方面的基金经理、产品经理、风控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和负责人,全部未按规定流程对应收款帐的真实性进行必要核查。另一个令投资者感到不解的是,按照合同协议,货款的应收账款已经转让给创世核心基金,但实际回款账户却不是基金账户,而是由诺亚财富方面指定的名称仍然是承兴公司的银行账户,“这就非常的不正常了。”从2017年发行创世核心基金起,到2019年7月“爆雷”,整个基金运行过程中,所谓的“京东公司回款给承兴公司的银行账户”和U-key都是由诺亚财富方面全面监管。“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京东公司给承兴公司的回款,如果与京东公司应收账款转让确认函上显示的金额不符,诺亚财富方面完全应该在第一时间发现。”这是很多投资者感到愤怒的地方。而这起离奇的诈骗案,之所以能得逞,其中诺亚财富的“内鬼”也是出了不少力。根据财经无忌获得的一份判决书显示,在“承兴系”诈骗案爆发时,诺亚财富高管方建华就已投案自首。2016年9月起,方建华受公司指派参与歌斐公司与中诚公司、承兴公司的业务对接。方建华利用参与该业务的立项、推进成立的职务便利,多次非法收受承兴系相关人员的贿赂港币共计300余万元,折合人民币200余万元。2021年3月,上海杨浦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方建华犯非国家人员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罚金10万元。“这不就是‘里应外合’嘛。”刘斌说。“诺亚方面既收取利息差,又收取基金管理费和销售费,难道不是诈骗案的受益一方吗?他们在相关基金上的所有获益,难道不是诈骗案的追赃对象和标的?”在投资者的联名信上,他们也对诺亚的“受害者”身份进行了质疑。远泽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陈宇律师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表示,诺亚公司作为相关基金的管理人,如果被认定在管理过程中未尽审慎投资义务或存在过失,则具有面临赔偿投资者损失的法律风险。事实上,最近几年诺亚财富及歌斐资产已经屡次遭遇投资暴雷,并受到监管部门的警示和处罚。财经无忌查询相关信息发现,近年仅权威媒体重点报道、引发公众广泛关注或监管部门警示处罚的诺亚暴雷事件,就多达12起,涉及金额超百亿。上海证监局对歌斐资产实施的处罚书神奇的是,京东声明中提出“诺亚财富近年来先后发生十余起类似事件,上百亿基金兑付面临问题”后,诺亚的回应竟是上述言论“侵犯了歌斐资产名誉,歌斐资产将采取法律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诺亚的高管,看到下边这张图表会不会汗颜?投资有风险,不能指望每一笔投资都稳赚不赔,这是常识,但诺亚的屡次暴雷,以及背后蹊跷的原因,都显示其运营管理可能存在重大漏洞。财经无忌曾经在2020年以《上市十年,诺亚财富的踩雷迷途》为题,深度分析了诺亚财富存在的种种风控问题,发问“多起踩雷事件,让头部财富管理公司诺亚财富颇为尴尬,诺亚财富的风控到底在哪里?”并提出,“诺亚这座‘方舟’能否继续续航新海域,是下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语成谶。诺亚风控的问题在承兴案中显露无疑,其夸大宣传等问题则让更多投资人受到误导。以辉山乳业事件为例,2017年3月,辉山乳业陷入百亿债务风波,歌斐资产涉及辉山乳业的债权达5.46亿元,200多位投资人受到重大损失。在基金销售过程中,歌斐资产把“借款债权”包装为“应收账款债权”,由于在这件事中没有履行“诚实信用义务”及“审慎勤勉义务”,被证监会江苏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在永宣基金事件中,诺亚财富代销的总投资额近16亿的永宣基金,成立时号称“3年可基本完成退出,预期回报达到5倍”,结果7年后资金收回仅5.6%,投资人质疑诺亚存在违规宣传、未实现回购条款等问题。此前针对“诺亚、歌斐”,上海一知名律所曾出具过一份致诺亚财富方的律师公函,提出了三个主要观点:一、鉴于承兴公司以虚假的应收账款向贵方(歌斐、诺亚,以下统称“贵方”)融资已经涉嫌诈骗,而贵方并未向基金投资人进行赔付,基金投资人才是诈骗案件的实际受害人。二、若没有作为销售机构和管理人的贵方以虚假的应收账款和夸大的宣传向投资人一对一销售从而募集资金,交付资金,承兴公司根本无法实施诈骗。贵方显然是诈骗案的实际参与方。三、贵方从100亿创世核心基金中获取的利息差和管理费都属于刑事案件的赃款,应当在刑事程序中一并追缴。就此,我们联系了诺亚财富官网上的联系电话,希望获得有关诺亚相关机构的风控介绍和此次“承兴诈骗案”的更多内容,截至我们此文发布前,并未得到响应。在诺亚财富的官网中,有关“歌斐资产”的名字有一段介绍,宣称“歌斐资产”取名灵感源自歌斐木(制造诺亚方舟的圣木),寓意“为投资人防范金融风险、资产保值增值的方舟圣木”,致力于成为高净值客户财富底仓的守护者。不过,从现在来看,诺亚财富和歌斐资产要做到这点,还有不少的路要走,至少现在应该认认真真考虑如何回报投资者此前的信任,而不是把水越弄越浑。
2023年12月8日
其他

良品铺子被“骗”了?分手后,赵一鸣零食上了被告席

量贩零食行业的“新贵”赵一鸣零食,被人告了。据多家媒体报道,12月6日,良品铺子(603719.SH)称赵一鸣零食刻意隐瞒公司重大事项,损害小股东知情权,已经在11月27日正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目前,法院已受理此案。就在上个月,赵一鸣零食和同为量贩零食赛道的“零食很忙”宣布战略合并,市场猜测此次合并,或是为其登陆资本市场做准备,但现在,这个计划可能不得不“缓一缓”了。从深层次来说,战略合并后的两家企业正处在“磨合期”。这起诉讼,也将给这个“合并体”的未来,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至少双方加盟商们可不想看到品牌陷入无休止的官司之争。良品铺子和赵一鸣零食的纠纷要从下面这则公告说起。10月16日晚间,良品铺子发公告称,“广源聚亿”(良品铺子全资子公司)将所持赵一鸣零食公司3%股权转让给黑蚁资本名下的两家机构。“广源聚亿”(良品铺子全资子公司)于2023年10月19日收到所有股权转让款。当时作为赵一鸣零食的早期投资者,良品铺子的“出局”颇令外界感到意外。而良品铺子给出的解释是,“本次交易是基于公司自身经营发展需要,经交易各方及相关方友好协商决定。”如今根据现在这起诉讼来看,良品铺子很有可能掉进了赵一鸣零食和黑蚁资本联手设计的“局”里。据良品铺子称,在“广源聚亿”转让股权仅过22天,即11月10日,赵一鸣零食和“零食很忙”就对外发布“合并”声明。据国家企业信息信用公示系统显示,双方在宣布当日已经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零食很忙”成为赵一鸣零食股东,股权占比高达87.76%。赵一鸣零食创始人及高管的三家关联公司以及“翼嗨合伙企业”、“黑逸合伙企业”也同时成为“零食很忙”公司股东,合计占“零食很忙”股权总计超过35%,赵一鸣零食公司的创始人赵定、王平安亦于同日出任“零食很忙”公司董事。值得注意的是,赵定、王平安等赵一鸣零食高管用于持有“零食很忙”的持股平台之一——宜春一口鸟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于今年9月28日在宜春市袁州区完成注册登记,该企业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为赵定。换句话说,从持股平台设立时间等线索来看,双方合并的启动与决策发生在“广源聚亿”出让赵一鸣零食股份之前。良品铺子方在诉讼中认为,赵一鸣零食与其行业最大竞争对手完成合并一事,属于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发生重大变化,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及《股东协议》的规定(约定),“广源聚亿”作为股东之一,享有知情、决策、检查、优先购买等合法权利。而“广源聚亿”作为小股东的法律权益,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而在“广源聚亿”持股期间,赵一鸣零食从未就与“零食很忙”的合并征询过股东方良品铺子方的意见,且赵一鸣零食及相关方自始至终强调公司计划独立上市,希望
2023年12月7日
其他

从波司登身上,看中国品牌向上的“三大转变”

连绵的雪山,幽深的圣泉,野性而浪漫的阿勒泰,被誉为“中国雪都”。它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端,在那里,蒙古族、塔塔尔族等多民族混居,每年冬天,喀纳斯、禾木、布尔津、可可托海......这些响当当的名字,都是旅人们的梦。在阿勒泰作家李娟的笔下,关于雪的描述更是让人浮想联翩:夜色把一切动静含在嘴里,雪落像是在梦中落,无凭无依。睡意正滴水般,秒针一格一格地移动般一下一下叩击心灵……其实,与阿尔卑斯山同处北纬45°黄金雪线的阿勒泰,不仅雪美,而且雪量大、雪期长、雪质优,它还是“人类滑雪起源地”。而在户外进行冰雪运动,就不得不让人联想起羽绒服这一温暖载体。11月26日,波司登“以“中国好羽绒,世界波司登”之名,与冰雪爱好者在阿勒泰将军山度假区开启了一场冬季户外时尚艺术大秀,并联合抖in新风潮在抖音官方旗舰店同步进行直播。与此同时,波司登还在将军山山巅打造了品牌快闪店,以山巅外形配合玻璃和太阳光线折射所营造的奇妙光效,营造了冬日氛围感,让冰雪运动爱好者深刻体会波司登游走于温暖与寒冷之间的勇气和魄力。寒冷的阿勒泰将军山顶峰,因为波司登的存在,温暖,成为一种力量。更重要的是,借助这次活动,我们也看到了中国品牌持续“向上”的一种精神。当前,中国正在建设创新驱动型国家,经济要转换动能,就必须实现品牌价值从平替到高赞的升位,改变“制造大国、品牌小国”的现状。如何改变?中国企业要完成“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世界品牌”的“三个转变”。47年专注羽绒服的御寒实力与时尚地位,波司登早已经在这“三个转变上”走了很远。在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搭建时尚秀场,这场雪山实景大秀由波司登研发创意总监皮耶特洛非拉吉纳(PIETRO
2023年12月4日
其他

数字中国大猜想:数贸会为何有“三重身份”?

商通全球”,年轻的数贸会正在成为中国链接世界,以及世界更好认识中国的一座桥梁。桥上人来人往,它带来的不仅是人与产品的汇聚,还有思想与文化的多重交汇。英中贸易协会高级商务总裁Kiran
2023年12月2日
其他

史上最酸发布会:中国梅酒的酸味进化论

中国人对饮食的直接体验,常以“五味”来形容。其中,位列“五味之首”的酸有着漫长的历史。人类的调味史,某种程度就是一部食酸史。而在中国风味中,流传千年的青梅不仅承载悠长的文化,也同样是中国人餐桌上别样的风景。而在关于酒的商业世界里,“酸”似乎并不为外人道。很长时间,在酒的王国里,人们的舌尖被啤酒的清爽、白酒的浓烈和葡萄酒的果香所占据,青梅酒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被低估的品类。现在,有人正在试图改变这一现状。11月29日,在以“酸味进化论”为主题的梅见2023全球发布会上,“酸”站上了C位,屏幕内外,有网友戏称这是一场“史上最酸的发布会”。当酸味与东方青梅酒相融合碰撞,究竟会带来哪些深刻的变革?为中国酒饮带来怎样的新想象力?最直观的变化,便是一场味蕾层面的全新“革命”。有着悠长饮酒历史的中国,速来讲究香型,但由于总体度数偏高,而且主打纯饮,适饮人群有限,距离真正意义上传递东方佳酿质感、风雅世界,还有着一定距离。时至今日,中国酒饮的主要场景,已经不再是“独酌无相亲”的自斟自饮,而是宴饮、聚会之中的觥筹交错,因此,相较于高度烈酒的闻香,如何更优雅的“赏味”,才是市场对美酒的核心需求。随着“以味为主”的品牌崛起,中国正在经历一场“香退味进”的新浪潮。从世界名酒的趋势来看,名酒的产地,往往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味觉标准”。苏格兰威士忌的泥煤味、干邑白兰地的蜂蜜香草感、荷兰琴酒的杜松子味、蒙哈榭干白的矿物感……对于资深的爱酒人士来说,一提起不同品类的名酒,对应的独特味觉,就不自觉地萦绕唇齿之间。世界主流酒饮的“味觉标准”不仅能够迅速帮助饮者鉴赏佳酿精妙,也在全球酒饮历史上,留下饱含风土特色的一笔。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市场确实需要一款兼具文化传承、品质质感和品鉴价值的新酒饮,传递这片土地的名酒情怀。过去,崛起低度酒品牌承载了这一期待。但遗憾的是,大多数新酒饮品牌对低度酒的理解,还停留在“酒精饮料”和“易入口”阶段,在风味口感上以“甜”为主,缺乏品鉴价值和味觉创新。这也是为什么,梅见此次依托“酸”风味所带来的新品,能够赢得市场的广泛关注。“东方青梅酒,风雅全世界”,这是梅见创立时的承诺,如今,以“酸”为赏味核心,梅见为市场兑现的,是在新酒饮赛道沉淀近10年,所孕育的一系列“品质佳作”。伴随着这场产品与鉴赏层面的“味道进化”徐徐展开,梅见的进阶之路也变得愈发清晰:同为酸涩之赏和佳果臻酿,葡萄酒所代表的西方文化和艺术理念,曾经垄断中国餐桌数十年之久;如今,攻守之势或将易形,承载东方上下千年文化与质感的青梅酒,也将走出国门,成为除葡萄酒、香槟之外的第三选择。对于一杯上乘的青梅酒来说,“酸”是最精妙的质感表达,一个酸字背后,所隐含的不止是明亮的鉴味创新,更是工艺和品质层面对青梅味型的高度还原和保留。纵观梅见的“酸味进化”,从“经典再升级”系列,到主打原果原酿核心技艺的战略级新品,再到酿制年份质感的“梅酒茅台”——“稀有即珍藏”系列,一系列重磅新品的问世,印证了梅见在“品质”和“品鉴”两个价值层面长期努力的成果。一方面,在新酒饮市场,“原果原酿”打破了低度酒在“酿制”、“桶藏”、“陈年”等关键领域的空白,以全新升级的技法和产品体系,一改低度酒赛道“酒精饮料”的偏见,扩充了赛道的产品内涵,也为行业树立了品质标杆。另一方面,“酸”风味系列产品也从多个维度丰富了酒饮市场的品鉴文化,在带来味蕾新体验的同时,也巧妙实现了新酒饮技艺创新、文化传承、市场需求等多维度价值的融汇。在这基础上,为什么说梅见的“酸”感,有资格成为中国新酒饮味道的“价值代表”?从历史层面来看,酸为“五味之首”。作为人类文明史上最悠久的味觉,在缺乏诸多香辛佐料的时代,酸承载着人们味蕾最初的美好遐思,在中华文化的千年品味历史中,从美食到美酒,同样有着丰富的“品酸”记载。早在先秦时期《尚书》中,就提到了“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这是经典文献中第一次把青梅作为美好味道来表达。“百味酸为首,百酸梅为先”,品梅见青梅酒之“酸”,本就隐含着对悠长“品味历史”的追忆和传承。从品类层面来看,酸中也融汇着“梅酒之妙”。一个酸字,凝聚了青梅横跨古今历史、风光地理的味觉精妙。无论是三国曹操的望梅止渴,还是西岭雪山的青梅生津,青梅的脾气、厚度、风格,就是融汇于多层次的酸感之中,犹如粮香之于白酒,酒花香之于啤酒,唯有品酸,才是对一颗青梅最恰如其分的解读方式,也唯有品酸,才能领略一杯青梅酒中所承载的自然风土和人文情怀。从鉴赏层面来看,酸同样也是“高级之味”。“酸度”一直都是众多名酒的重要品鉴指标。很多低度酒不依赖酒精保存,果皮中酸涩的单宁和果酸赋予了酒体陈年的潜力。因此,品鉴红白葡萄酒,酸度尤为重要,品鉴威士忌、琴酒、龙舌兰时,有时也要加入适量柠檬汁,充分刺激味蕾,感受酒中风味。从这个角度来说,梅见的酸,同样也是中国新酒饮迈向世界级酒饮地位,同国际审美接轨的一次尝试。最后,从场景层面来看,酸味还有着“佳肴之佐”的效果。从酸萝卜和粥,到热饺子蘸醋,能生津、能开胃、老少咸宜的“酸”,一直是中国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角”。对于那些不适宜品鉴白酒的宴饮场景,以酸见长的梅见青梅酒,就是具备高度适口性和品质感的优选,足以顺应各方佐餐需求。在当前的消费场景里,梅见不仅成为中国餐桌上除白酒、啤酒之外的第三选择,也正在成为世界餐桌上的第三选择,与葡萄酒、香槟同台竞技。梅见此次以“酸”为味蕾核心,所推出的一系列高品质产品,无疑铸就了中国新酒饮“品质”、“品鉴”的多元标杆。在这基础上,另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什么在中国这么多的新酒饮品牌里,推动“味道进化”的品牌会是梅见?看似简单的味道创新和品质升级,其实需要坚实的供应链内功作为支撑。想要源源不断为市场带来新味觉,就必须要深入源头,追溯原料,对每一个流程和环节进行细致入微的苛控,这是保证产品高品质的前提,也是实现品牌持续发展的关键。纵观世界级的消费品品牌,建立越来越重的全产业链布局也是必由之路。梅见在青梅酒领域的价值引领,同样源于供应链端数年来的艰辛深耕。无论是建立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青梅酒酿造工厂、全球最大规模的坛藏年份梅酒酒窖,还是以重庆青梅种基地为圆心,形成多元产区融合的原料种植体系……多年沉淀下,梅见形成了集青梅种植、技术研发、酿造生产、品牌管理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能力,也推动中国青梅酒实现一步步的价值升维。这也是为什么,梅见能入选重庆市政府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的“爆品”机会清单,并收获来自顶层视野的积极关注。长期来看,推动地标爆品的品牌化,可谓意义非凡。一方面如梅见一样的头部带动小品牌,形成合力,助力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地标品牌的差异化本身就是一张绝佳的城市产业名片。此外,梅见本就身处“名酒金三角”,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与独特的品牌定位,未来也能与贵州茅台、四川五粮液等名酒一起,为中国名酒登上世界舞台提供新机遇。换言之,伴随着政府清单的背书和各项资源的扶持,未来的梅见,也将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并承担起引领中国新酒饮发展的行业使命。
2023年12月1日
其他

85后年轻人成了养老主力,养老产品应该怎么选?

养老和投资正在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随着个人养老金在北京、上海等36个先行城市或地区启动实施,每个人的养老又多了一个选择。不过,与上一代人观念不同,这届年轻人早早就知道养老要靠自己,很多人也或多或少开始为自己的养老进行规划。年轻人为什么要提前养老?什么样的投资方式才是适合自己的?养老投资应该怎么投?这些也都困扰着当下的年轻人。什么样的人最关注养老?此前的业内看法是,财力雄厚、且年龄更长的70后、80后会对养老更加重视,并投下重金。但最新的结果似乎不是这样的。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人固有一老,“如何养老”已成为所有人都避不开的话题。这届年轻人,比任何时候的都更重视养老。93年的小林即将迎来自己的30岁生日,但她更加焦虑养老问题了。她和丈夫结婚后一直是丁克,几年前曾定下了“以店防老”的养老方案。计划靠几间商铺的租金和理财收益解决晚年的养老问题。但近几年,租金收入严重缩水,理财也赔了不少,“小金库”的钱反而越“攒”越少。相比之下,比她小2岁的小关谈起养老话题,更是迷茫。婚后的小关有一个2岁的儿子和一个刚出生的女儿,夫妻两口的花销主要用于育儿和房贷。一想到在农村的双方父母,主要靠多年的积蓄养老,特别害怕父母一丁点的身体变化。他发现,作为独生子生的他们,不像父母那代人遇到什么问题,几个兄弟姐妹会一起出钱出力,由于缺乏参考,越是年轻的人,对未来养老就越是焦虑迷茫。小林和小关的经历不是个例。在社交媒体上,有人问“攒多少钱才够养老”;有人说“自己和老公三十多岁才买养老年金保险,后悔没早点准备”;有人和闺蜜花几十万把老家的平房改造成民宿,相约20年后“抱团养老”……他们讨论着这样那样的养老方式,背后折射出一个社会性问题:不但中年群体的“预备养老”迫在眉睫,养老焦虑已经蔓延到了90后甚至00后大军中。在中欧基金联合蚂蚁财富等机构发布的《“更好的养老生活”洞察报告——投资更好的养老生活》(下称《洞察报告》)中就提到,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也正逐渐不再避讳讨论变老,而是树立了积极的老龄观,主动将更好的养老生活作为一种追求。与此同时,当考虑养老人群变得庞大、年龄提前,他们对养老也有了明确的规划,如何进行“养老投资”也成为了当下年轻人一道考题。一般而言,很多已经开始着手规划养老的年轻人多数人的第一选择还是靠现金储蓄或银行存款来实现。“趁着年轻,先攒钱再说”,他们最大的目标就是在“少壮”的时候努力打拼赚钱,希望能提前退休、安度晚年。然而自己养自己,需要存够多少钱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洞察报告》中指出,人们对于美好养老生活的理解丰富多元,不过“拥有足够储蓄,不用担心生活开支”依然是最大的共识——76.8%的调查对象都选择了这一要素。其中,年轻群体未雨绸缪的“搞钱欲”最为强烈,在95后、90后和85后的被调查者中,将“储蓄充足”与优雅养老联系在一起的比例分别为84%、81.7%和70.7%但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的教授钟伟的一个观点,可能会给单独想靠攒钱实现更好的养老生活的年轻人浇上一盆冷水。在他看来,类似京、沪、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预备1000万元养老也未必够。他给出的解释是,通货膨胀,让一个人少壮时候积攒挣下的钱,老来不足以安度晚年。需要多少养老资金,因人、因地区而异,还取决于养老方式。这个问题未必有标准答案,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实现“老有所依”,不能只押宝在攒钱这一种方式上。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日前就在一场论坛活动上表示,如果个人希望退休之后有更好的生活,培养养老的意识,以及定期做一些分散、长期的养老投资,是非常有必要的。养老投资是一笔长钱,投资是为了退休之后的“第二人生”储备资产,投资周期长达数十年,要求资金安全性和长期收益率并重。值得关注的是,《洞察报告》显示,在对养老生活有一定准备的被调查者中,“投资公募基金等理财产品”成为了最热门的方案,选择率达到48.8%。就以当下养老投资产品中的养老目标基金为例,可以通过复利效应不断沉淀积累,最终达到资产积累的目标,长期收益比较可观。但选择一只适合自己的养老目标基金并不容易。实际上,不少银行、公募基金、养老保险各家机构,为了让年轻人能够提前“体面养老”做着努力。去年11月,中欧基金联合蚂蚁财富等重要合作伙伴平台,举办“养个习惯到老”活动;今年5月25日,中欧基金举办
2023年12月1日
其他

良品铺子调价背后,中国零食行业换了一种增长逻辑

零食行业进入了价格的“压力测试”时间。刚刚换帅的良品铺子,宣布将进行“成立17年来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降价”。虽然此次良品铺子的“降价行动”事先并没有预兆,但显然决心很大。其最高达45%的降价幅度,是前所未有的,同时在参与降价的产品上,300多款产品主要“集中在成本优化但不影响品质以及复购率高的零食上”。就在几天前的11月27日,良品铺子完成了管理层的更替,作为公司创始人之一的杨银芬,董事长和总经理“一肩挑”。此次“降价不降质”的第一枪就是由杨银芬打响。花名“杨一刀”的良品铺子新任董事长,在当选后发布了一封内部全员公开信,详细阐述了降价的逻辑,并要求大家回归“良心的品质,大家的铺子”的创业初心。身处行业充满不确定性的特殊时刻,“杨一刀”履新后的第一刀,为何要砍向价格?良品铺子这封“刀刃向内”的公开信,又折射出怎样的思考?基于此,本文将从下述三个维度带来解读:·行业龙头良品铺子为什么也要“降价”?·降价这一决策,将为良品铺子和行业带来哪些影响?·“卷”到了天际的零食行业,到底要怎么样才能穿越周期?零食行业从来都不是一片和睦共处的净土,在过去十几年的竞争中,良品铺子所代表的头部品牌,至少遭遇过两场惨烈的生死存亡的战争——良品铺子是其中拼杀出的胜利者之一。昔日,在百草味、三只松鼠等线上网红品牌高速扩张的时代,良品铺子推出的高端零食战略,破局了行业产品的同质化;面对王饱饱、王小卤等细分赛道品牌的崛起,良品铺子又靠着对供应链的布局保证了产品的丰富性。但现在,新的竞争格局让行业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命题就是:价格。过去的一年里,市场目睹了钟薛糕、花西子等品牌跌落神坛,也见证了拼多多市值的登顶。品牌的潮起潮落背后,折射出的是用户对价格的迫切关注。正如DT研究院发布的《当代青年消费报告》中所阐述的那样:“拼价格、卷品质、比体验”的理性消费,正在日益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面对消费习惯的理性化,和消费层次的区分化,旧价格体系难免会显得粗糙和笼统,缺乏精确打动消费者的能力,这并不是零食行业的“特殊情况”。当前,包括盒马、京东、安踏等一系列品牌都在通过价格调整策略,主动适应当前变化。良品铺子这一轮“降价不降质”的变革,也正是源于这一考量。从时代背景来看,用更亲民、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去打动用户,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题。从这个角度来说,良品铺子本轮“降价不降质”的改革,同样不是应对量贩零食的“被动”举措,而是良品基于对行业趋势、自身发展的深刻洞悉,所做出的“主动”决策。而降价的幅度,说明了良品铺子拥抱时代趋势的决心。翻开此次良品铺子降价产品的清单,夏威夷果、松子、开心果等坚果,猪肉脯、鸭脖、烤香肠等肉类零食,辣条、豆干、面包蛋糕等复购率高的爆款,均是降价主力。其中,点单率第一的猪肉脯,更是直接放出了“低于山姆”的口号,许多热门零食在不下调品质的前提下,也将客单价压缩到了9.9元以内。本轮价格调整,也从品牌战略层面,揭示了良品铺子“自我纠偏”的能力。专注于品质,为良品铺子打下了良好的发展口碑,然而在良品铺子的发展过程中,对品质的“过度”追求,也曾一度转化为高昂的成本,转嫁为企业前行之路上的重负。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坚果,很长一段时间里,为了保证产品的大小一致、外形美观,良品铺子一直要求供应商定向采购高等级原料,由此带来的巨大成本,却并不能让消费者满意。一颗坚果,好不好吃才是关键,至于大小是否均匀,外观是否光滑,充其量只是锦上添花。对此,良品铺子重新变革了原料收购的策略,进行市场统采,然后将原料进行分级应运,让不同型号、不同等级的原料都能“物尽其用”。以夏威夷果为例,不同规格的产品分别用于生产罐装坚果、袋装产品、综合果仁等,通过原料的最大化使用,每一类型的产品价格都下降了5-10元。“要把原来从内部视角出发不合理的定价部分全部打掉,去贴近消费者、贴近竞争,不要让消费者为不合理的价格埋单。”杨银芬在公开信里直言不讳。曾经经历中国家电早期价格战的杨银芬,显然比谁都更明白,价格战的背后事实上是企业竞争力的角逐——“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策略显然不是他要的。靠亏本补贴的降价,最终都是不可持续的,可持续的亲民价格,往往来自于供应链提效、精益生产改善和经营成本的优化。而伴随着这一轮价格调控的全面落地,良品铺子也有望一扫积弊,回归正确的发展航道。尽管跑出了超越95%创业公司的成绩,但当下的良品铺子,仍然面临着一系列切实的困难和挑战。对于这些困难和挑战,杨银芬在公开信中也并未讳言:看行业,“一系列新物种的出现,正在对良品铺子形成正面的冲击和挑战”;看用户,“消费者认为我们‘贵’的现实问题,表明我们的产品价格必须要回归到更合适的区间”;看自身,“发展17年,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官僚主义、本位主义都浮现出来,发展滞缓,规模、盈利能力下降。”变革这一系列问题的“锁眼”在哪里?答案仍然是“价格体系”。正如华为总裁任正非所总结的那样:“企业管理,最怕深陷千头万绪的具体事务中去,而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对于当下的良品铺子来说,价格体系,正是诸多弊症错综纠缠的核心,是日常经营千头万绪之中的“变革主线”,更是改革层面“外敷内用”的良方。在良品铺子的产品故事里,就有着这样的佐证:降价的背后,不是压榨供应商,而是要通过成本控制、生产效率、商业效率等多方面的精益管理,让每一位产业链上的供应商,都成为降本增效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为此,良品铺子早在2020年,就累计走访近30家供应商,通过作业标准化、自动化、连续流作业等12个维度,帮助供应商提升精益管理能力,并由此建立了成本数据库和数字化管理体系。此前,过亿爆款单品“香卤铁蛋”的供应商,就是在良品铺子的指导下,通过优化生产设备、改变剥蛋方法、提升包装工艺,以及引进色选机代替人工挑选“花蛋”,实现了百万元级的成本优化。而这一点点“抠”出来的成本,都让利给了消费者——本轮调价中,香卤铁蛋散称产品斤价降低23%至39.9元,同类产品价格显著低于友商。对良品铺子来说,坚持以价格为切入,就能全面提挈企业的内生变革,打掉臃肿、迟滞的“大企业病”,并最终通过经营效率的全面提升,来为用提供更多具有质价比优势的产品,实现经营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从外部视角来看,降价也将进一步传递良品铺子“大家的铺子”的品牌心智。“过去的17年里,我们一直在像品牌名称所承诺的那样,坚持用‘良心品质’和‘大家的铺子’去对话用户、打动市场,我们也相信,这个承诺,正是良品能够穿越市场周期,持续引领零食行业的‘价值之魂’。”杨银芬看似是对内部员工的承诺,事实上也是对外部用户的承诺。伴随着新一轮改革的落地,良品铺子或将回到初心,走向品质好、价格亲民的路线。任何船只的航行轨迹,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直线,而是建立在持续洞察洋流、风暴动向基础上,不断调整的。某种意义上,这其实也正是企业穿越周期的秘密。过往的商业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穿越周期并不需要多么“高深莫测”的智慧和“天马行空”的措施,更多的时候只需要尊重市场趋势,拥抱行业变化。某种意义上,零食行业未来的发展格局,同样也遵循着这一规律。无关于门店的数量、资本的布局、价格战的喧嚣,零食行业的长期引领者,只会是那些理解时代趋势,满足用户需求的品牌。而在这一点上,“消费理性”并不等同于“消费降级”,用户需要的不是单一的廉价,而是出色的“质价比”之选。长期来看,品质依然是零食行业,乃至整个食品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生命线”。吃进人身体的食品,用户一定会选择品质好一点的品牌,这是市场无数次证明的铁律。靠牺牲品质换取短期的价格优势,背离品质的主航道,随时有可能触碰“暗礁”。三鹿、量贩零食的负面案例,就是佐证。即便是在零食行业竞争最激烈的时刻,良品铺子也没有因为利润,而放松对供应链品质的要求。不仅如此,良品铺子还长期致力于工厂的质检能力和质量体系提升,确保品牌和供应链共同进步,共生共赢。除了此前提到的构建供应链数字化管理体系,良品铺子还在进一步探索供应链的差异化创新,发挥供应链规模效应,通过提升整体采购规模和议价能力,让每一位产业链上的供应商,都成为降本增效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实现“价格降级,品质不降级”的目标,良品铺子还在内部设置毛利红线,一旦高于红线就要被“叫停”,通过这种方式死逼内部团队压缩中间成本、提升管理和运营效率。良品铺子旗下的爆款尖货“罐装松子”,就见证了供应链的不断优化和创新。一直以来,产出松子的红松种植周期长,从种植林木到实现丰产至少需要50年时间。行业内,同时有红松林场、能够供给原料和具备松子加工能力的企业,更是极其稀缺的资源。良品铺子通过多年积累沉淀,发掘出这类优质供应商,达成长期深度合作,让松子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得益于这种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的模式创新,生产链条上的中间环节成本得以大大压缩,并最终转化为超预期的价格体验,回馈市场和用户。本轮降价,罐装长白山香烤松籽(330g)从89元降到了69元。看得见的故事背后,当下,供应链已经成为了良品铺子融汇“高品质”和“亲民价格”的“坚实后盾”。而在这基础上,源于管理层的信念,和17年发展所积累的信任口碑,还将源源不断为良品铺子注入穿越周期,持续引领零食行业的能力和希望。正如这封公开信中所总结的那样:“市场的需求还在,良品铺子的品牌影响力还在,我们的能力和资源优势还在,我们的机会还在……尽管全世界只有5%的企业能够穿越周期,但我相信我们的创业信念、我们对行业的价值引领、我们对消费者的用心,会带领我们重回增长的轨迹,保持行业领导地位。”某种程度上来说,良品铺子降价的背后,也意味着中国零食行业已经换了一种增长逻辑。
2023年11月30日
其他

微博意欲在垂直领域弯道超车?

内容平台的商业化最畏惧的或许不是市场变化,而是自身的不变。刻板印象会塑造一个有力的用户心智,但同时也会磨灭有关商业增长的想象空间——这是摆在所有内容平台面前的一个矛盾。微博也不例外。作为最早萌芽并转型成功的一个社交型内容平台,微博早早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大V、热搜、文娱,一张张卡牌的精准抛出,成功让微博成为市场中不可复制的标的。这带给它庞大丰富的创作者生态,坚固稳定的用户群,同时也缔造了别人抄袭不来的独特商业模式。利刃的两面性同时带来了产品层面的刻板印象。当提及文娱和热搜第一时间就能想到微博的时候,提起微博也只能迅速想到前者。这既是商业的成功,也是商业的障碍。实际上,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内容平台崛起之后,微博在垂直内容领域的生态建设并不突出,在商业上更是备受压力。微博正试图扭转这一局势。从微博第三季度财报来看,垂直领域,这些传统意义上并不属于微博的优势地带,开始出现增长。
2023年11月24日
其他

直播电商AB面:告别低价,走向价值

“今年双11,对直播电商的讨论好像又回到了2017年”。一位电商操盘手这样复盘今年的双11。2017年,正是直播电商的爆发期,彼时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在行业存量时代开始探索“直播+电商”这一新增量,没人能想到,如今的直播电商不仅成为线上零售的基础设施,也成为当下电商行业竞争最为激烈的一个场域。业内人士的感叹直观反映出今年双11直播电商竞争的焦灼。主播、平台与用户,各方聚焦“低价”的舆论战,将直播电商再度推上风口浪尖。不可否认的是,在这场大乱斗中,走过野蛮生长的直播电商已成为平台、品牌在双11牌桌上的重要手牌。可以说,尽管一再饱受争议,但直播电商已成为电商行业重要增量、品牌实现品销的标配以及满足用户需求的媒介,这些基础价值是具备确定性的。历史并不会开倒车,电商行业也不会再重走过去的劳碌,本文主要回应和解答三个关于“直播电商”的核心命题:1、对于用户来说,为什么说直播电商“难以替代”?2、对品牌来说,直播电商改变了哪些深层的逻辑?3、对于平台来说,如何理解直播电商所承担的角色?刚刚过去的这个双十一,尽管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舆论冲击,但诸多平台与品牌都借助各自的玩法与专长,借助直播电商,创造出新的增长。比如,淘天战报显示,双11期间一共诞生58个破亿直播间,京东主推的采销直播间也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除此以外,抖音、快手、小红书也都将直播电商列入平台的重要战略。从这一角度来说,直播电商并没有在舆论战中处于劣势地位,反而再度自证了在重大节点大促中不可替代的价值。背后的关键原因在于,从实体卖场,到货架电商,再到直播电商,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新零售阶段的兴衰始终是围绕“需求”而存在的。而伴随着产品的日渐多元化和细分化,零售已迈入了“信息过量”的时代,今天,一把键盘在淘宝上有一百多家品牌在同时售卖,一家亚马逊上的零食品牌可以轻松拥有超过1000款产品,一支香水在tiktok里拥有超过2万的sku。身处这样“指数级爆炸”的产品时代里,相较于实体零售的标签,货架电商的图文视频,直播电商依然是最高效的信息流转渠道。对于今天的用户而言,直播电商确实更精准地满足了多元化的需求。最直接的需求满足就是“节省决策成本”,通过主播的推荐,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到产品具体的功能卖点与细节,不用再花时间自己做功课,同时,直播间也能通过流量的聚拢,掌握一定的议价权,进而帮用户争取到最大限度的价格优惠。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几乎可以“闭眼盲入”,并选到更具性价比的商品。比如,一位小红书用户提到今年双11在李佳琦直播间的购物感受时,用了“完整又流畅”一词。“预售24号开始,我23号晚上才开始架构,先翻开公众号小课堂的总结,结合自己的肤质,想要的功效,然后去直播间加购,整个过程十几分钟完成,很丝滑。”
2023年11月22日
其他

含着“金汤匙”的T3,为何越来越难行?

作为一个“后来者”,面临一超多强的网约车江湖,T3的“1521战略”能实现吗?“1521”战略,即到2026年年末,日订单峰值突破1000万单,营收达到500亿元,全国覆盖城市数量突破200座,L4自动驾驶车辆商业运营1000辆。在今年初的2023春季媒体沟通会上,当T3CEO崔大勇宣布这一战略时,不少业内人士对此是持怀疑态度的。不可否认,在中国网约车的江湖上,T3的确是个特殊的存在——一方面,T3“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其背后不仅站着一汽、东风、长安三家国有整车企业,另外,还拥有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的加持,股东阵容堪称超豪华;另一方面,2019年,T3才入局网约车市场,仅凭3年时间,T3已跻身网约车行业二线。崔大勇曾隐晦的表示,T3的市占率已经是行业前二。但与此同时,网约车市场一家独大的局面也并未改变。在滴滴APP被下架后,高德、百度这样的聚合平台,美团、字节等互联网新势力,还有曹操出行、T3、如祺出行等一众传统车等竞争对手强势入局,滴滴市场份额一度失去了20%。但当滴滴从90%下滑到70%市场份额后,下滑趋势似乎得到了扼制,并且稳定在这个数值,并且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显而易见,即便滴滴因为APP下架失去了新用户来源,但在网约车领域的头把交椅,并非后来者可以轻易撼动。尤其是今年1月,经过整改后的滴滴已经重新回归,他留给其他竞争对手的空间还有多少,拷问着排在滴滴之后的所有玩家。昔日靠着前期补贴和国家队背书,以“合规性经营”作为宣传点的T3一度吃到滴滴下架红利,但四年时间,这位网约车新秀的路却并没有越走越宽,甚至还回到了前辈的老路上。此背景下,提出这一战略并不会让T3更有想象力,相反,不禁让人怀疑起T3这家公司的真正质地。明眼人其实能看出来,T3CEO崔大勇其实已经在给自己找台阶下了。细看“1521战略”,一个数据很容易被大众所忽视——“到2026年年末”。考虑到距今还有3年时间,“1521战略”无疑是一个中长期战略。而这也是T3第一次如此制定战略目标。回顾T3的发展史,作为一家成立仅4年的企业,过去几年里,几乎每年都会提出下一年或当年的阶段性战略目标:比如在2020年末,T3针对2021年提出“4833战略”,即网约车业务落地全国48城,加速和落地“网约车业务+巡网一体超级出租车+自动驾驶生态运营联盟”3大战略板块,并在2021年年底实现全业务线日均300万订单目标;紧接着,在2022年又提出“1522战略”,这几个数字分别代表“累计进入100城”、“日订单峰值500万单”、“200亿年营收”、“20%市场份额”。一般而言,一家企业提出中长期战略,要么是遇到了瓶颈,试图开启企业的新一阶段增长周期;要么就是开拓新业务,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对于T3来说,将下一年目标一下子拉长至下三年,显然遭遇了发展的瓶颈,而这个瓶颈还不小。每每提及当下的网约车市场,崔大勇都会认为,市场不缺网约车,但缺少安全合规的网约车。网约车的下半场不再是比拼资本,而是变为比拼安全、合规和服务体验。为此,T3在运营模式上,选择了与滴滴这样C2C模式截然不同的道路——B2C模式。这一度是T3最引以为傲的模式。所谓的B2C模式,不同于滴滴这样的平台通过系统将司机和乘客进行匹配并形成交易的C2C模式,而是通过网约车平台自营模式,用自己专用车和专属司机,类似出租车公司自营。在崔大勇看来,T3选择B2C是因为它的合规性要大于C2C,在B2C模式下,无论是车还是司机都能进行统一化要求,并制定了统一的服务流程。采用C2C模式,虽然运营规模会大上许多,但由于加盟司机和车辆的不确定性,对乘客和平台都像是开盲盒。万一盲盒开错,那接下来可能就是无休止的争吵和投诉。而基于B2C模式,T3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微创新,比如“车机接单”,司机通过车载系统而非手机接单,保证实际接单的车辆不会有变化,再通过人脸识别保证司机不会换人;再比如,T3在车辆上设计了一键紧急按钮,如果司机或者乘客发生紧急状况,可以一键报警等等。那T3的尝试对了吗?显然并没有。因为相较于C2C模式,B2C模式看似很美好但其实也存在着很多的漏洞。一方面,采用自营模式的平台很难匹配大规模的管理团队,去管理全国那么大的市场和人员,这会是一个巨大障碍。当司机成为了平台员工,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服务也就难以保障;另一方面,采用直营模式意味着走上一条重资产的道路,在本就竞争焦灼的网约车市场,重资产会严重拖慢拓城和提高在当地市占率的速度,没有更大、更强的市场规模和运力水平乘客就难以打到车。由此一来,T3面临着来自司乘两端的双重挑战。不得已,T3悄悄推出了继直营模式之后的租车模式和带车模式,向C2C模式靠拢。但问题在于,这位自诩“国家队”平台的背景的T3改变模式如此之快,以至于都没有处理好这三种模式里平台和司机之间的利益分配和合规性问题。成立至今,T3表面风光,但翻开硬币的另一边,最初的优势早已经变为了短板。一面是司机对平台不满而频出罢工事件,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T3就经历过十余次罢工事件;一面是消费者体验不佳而对司机和平台频繁投诉。与此同时,因合规问题受到各地方交管部门的处罚,如狂风般袭来增加其航行的不确定性。也许是急于摆脱在司乘之间的负面影响,又或者是向投资人传递新的想象力。当下,T3又有了一个新模式——聚合模式。众所周知,在整个网约车市场大致存在三种模式:一是以滴滴为首的C2C轻资产模式;二是以T3、曹操为代表的B2C重资产模式;三是以美团、高德地图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聚合模式。从今年T3的最新一轮动向来看,打造平台聚合模式是当下的重中之重。根据T3的研究发现,年轻人是平台出行的“主力军”,为了抓住更多的年轻人,T3推出了“一键吃喝玩乐”功能,开展多元化服务,只要打开T3APP,输入想要去的目的地和想要游玩的娱乐活动,T3便会显示该范围内的各类打卡地。换言之,T3APP将升级为集打车、约车、搜索目的地景点、周边美食等功能进行流量资源整合的出行超级APP。而在这一领域,在阿里的加持下高德打车已是这一模式的天花板。有业内人士称,高德市场份额近30%,日活用户稳定在1.2亿左右,日均单量在今年2月突破800万。显然,容不下第二个“高德”。从B2C模式到C2C模式,再到聚合模式,短短几年时间,商业模式几经变化的T3,越战越败,不禁让人打一个深深的问号:T3到底是否有护城河?自从滴滴合并优步中国后,网约车市场的门槛更高,虽然之后不乏新入局者,但滴滴的行业地位一直未被彻底动摇。一个行业的共识是,网约车市场从来都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回过头去看,T3为何能够迅速跑马圈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天时”。在T3诞生的2019年左右,以滴滴为代表的C2C模式逐渐发展成熟,但由于私家车构成网约车的主要运力,高效、安全、标准化服务和价格透明,这四个出行的基本需求,一度也成为了C2C模式亟待解决的困局。尤其是安全问题上,由于服务不能标准化,加上部分网约车平台频爆安全事故,这让不少企业表示迷茫和不确定。此背景下,T3采用的自营车辆+自雇司机模式,这被崔大勇视为C2C模式的解药。与以往平台无法对私家车统一标准,无法落地监管细则相比,T3的国家队性质,多少会对合规起到作用。并且,后来者的优势在于,按照监管要求布局,不至于烧了很多钱才得到的司机,需要被合规化清理。也正是靠着“标准化”“统一化”“国家队”“高合规”的差异化战略,T3迅速打开了网约车市场,由此也让T3不仅啃到了骨头也吃到了肉。一位做过T3的司机表示,进入一座新城市,T3地推人员最常见的话术就是“国家队背景”。一位推广人员给他说T3是“一汽、东风、长安三家国有车企联合搞的,黄不了,特别合规”。在给予一些优惠幅度后,司机们很快就从原有的出行平台中倒戈。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网约车市场的规模和合规问题就如同硬币的两面,难以兼顾。当T3成长到一定规模后,必然会遇到“滴滴式”的问题——就是如何在获得规模收益的同时,解决滴滴曾经遇到的合规问题。显然,滴滴还有柳青这样的人物去试图解决这样的问题,但T3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在一些业界人士脑海里,对于崔大勇的记忆还停留在一汽轿车销售公司总经理的阶段。这位创始人从大学一毕业就在一汽集团工作,在24年的职业生涯里,从一汽集团销售公司总经理做到了一汽出行副总经理,从未离开过离开一汽。也正是这份经历,使得T3从一开始就更像是主机厂过剩产能的消化渠道,而非是纯粹面向消费者的网约车平台。这并非空穴来风。如果把时间拨到T3成立的前一年,当年的车市走下坡路已经是既定事实: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汽车市场经历了28年来首次的销量负增长,所谓“金九银十”的火爆销售场面已不复存在。就以T3创始企业之一的长安汽车,从2018年开始就已出现销量和产量双双下滑的情况;东风集团2018年累计销量305.22万辆,同比下降7.07%,年初设置的450万辆的销量目标最终也没有达成。传统车企发现车子不好卖了,销量下滑,直接影响到其生存的根本。所以在面对持续低迷的市场与过剩的汽车产能,传统车企需要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能去除库存车,同时也能有新的战略布局,T3应运而生。顺着这一逻辑继续往下,其实T3身上有很多传统车企“富贵病”的影子。在中国的网约车市场,无论是哪种模式,都在取名上尽可能的贴近消费者,比如滴滴出行、曹操出行,再不济还有高德打车、美团打车,但T3出行无疑是最扎眼的一个。这是因为2017年12月,国资委、工信部、科学技术部和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长安汽车三家央企的董事长探讨未来主机厂业务发展课题,当时提到了T3项目,所以就沿用了T3出行;为了抓住用户,T3还准备在乘车服务上尝试定制化服务。顾名思义,定制化服务就是专门的、针对性的服务,比如“宠物专车”、“静音车厢”、“表白专车”等等,这些非主流,极少数的需求却成为了T3大书特书的新增长点。再比如,在发现直营模式跑不通后,非常强势的以算法强制司机转型加盟模式,公然撕毁承诺;为了“图名”,在青年人失业率高居不下的背景下,在成都、青岛、南京等城市招募1000名58岁至60岁的银发司机……而就在T3还在不紧不慢的徘徊之际,网约车市场又开始暗流涌动。在经历数次重大挫折后,今年滴滴重新上线,这位网约车行业的“超级霸主”虽然没有立即发起进攻。但作为老牌出行APP,滴滴在出行领域的先发优势无疑巨大——用户并不会像追捧消费电子品牌一样去追随某个出行服务商。促使其使用某个工具APP的最大动机,实际上是“好用”。而在出行领域,“好用”即指用户出行需求可以被快速响应,且为之建立起的一系列履约和服务体系。滴滴近10年积累的技术与运营优势,即便下架,也难以在一年半的时间内被“半路出家”的后来者轻易消解。而对于还未站稳脚跟的T3而言,过去疯狂扩张与野蛮生长的时代即将结束,保护好现有战果远比进攻更重要了。马化腾曾经说过一句耳熟能详的论断,打败微信的绝不是另一个微信。这句话也同样可以套用在网约车领域,打败滴滴的永远不是“第二个滴滴”。从网约车市场来看,滴滴的地位已经无可撼动,任何新入局者想要在滴滴走过的老路上打败滴滴已经几无可能。那这是否就意味着像T3这样的后来者就一定没有机会呢?答案也并非如此。网约车领域里的重要变量,就是无人自动驾驶。当前,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的渗透率持续提升,汽车数字化、智能化的进程也随之进一步提速,而作为汽车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动驾驶对内卷的网约车市场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因为无人驾驶技术,不仅可以解决网约车业务规模化、标准化的难题,还能优化用户体验。同时,降低人力资源成本,降低费用,提升运营效率,这在靠补贴竞争的网约车生意中具有巨大优势。据麦肯锡预测,中国自动驾驶规模将突破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市场。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自动驾驶就是网约车平台们的下个赛点。实际上,作为汽车行业的老兵,崔大勇也很早意识到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是必须要打的一场硬战,并在积极布局。简而言之,T3在无人驾驶网约车方面主打一个“内补外修”。在内部,T3依托自身车联网技术,以及在车联网业务积累的海量数据和场景,布局无人驾驶网约车服务;在外部,T3出行携手主机厂、自动驾驶公司、学术研究机构等多方生态伙伴,共同构建无人驾驶网约车生态,推动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加速落地。值得一提的是,T3出行还在苏州与30多家合作伙伴成立中国第一个自动驾驶生态运营联盟——鳌头联盟,试图以强强联合、开放协作的姿态,提速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进程。然而,在Robotaxi这条道路奔跑的不止只有T3一位选手,除了T3以外,还有曹操出行与小马智行、高德打车与AutoX无人车等。以网约车市场“一哥”滴滴为例,其早就开始布局自动驾驶,并基于自身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自动控制等领域的技术,以及海量出行数据和用户数据积累,推出了“北曜Beta”激光雷达和三域融合计算平台“Orca虎鲸”两款自动驾驶核心硬件,以及一套全栈式的自动化运维体系,拿下许多“业内第一”。更重要的是,在成本方面,无人驾驶网约车过高的研发和制造成本,或将劝退大部分网约车平台。前文提及,减少运营成本是网约车平台发展无人驾驶网约车业务的目的之一,但目前无人驾驶网约车的制造成本和运营成本并不低。业内人士做过统计,一辆百度第五代无人车Apollo
2023年11月20日
其他

回归初心的双11,谁能讲出新故事?

如果给这个双11冠以一个核心词——「回归」可能是最贴切的词汇。从低价、玩法再到各类营销活动与工具,很多消费者感慨,这是一个回归初心的双11,「剁手」的快乐又重新回来了。但不可否认的是,竞争环境却越发激烈。很多商家也提到,想要复刻过去双11的生意爆发,难度似乎越来越大了。毫无疑问,这是「回归」带来的连锁反应。电商从增量迈入存量,消费进入理性时代,大促常态化,双11告别了过去砸钱冲量的打法,如果还是延续过去的经营逻辑,生意当然是越做越难。在梳理各大平台的「双11战报」以及和一些商家的交流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求新求变的对象——抖音电商。很多商家向我们提到,今年的抖音商城双11好物节,从玩法、机制再到方法论都很有新意。我们扒了扒此次抖音电商的成绩单,从数据上来看非常漂亮。今年双11期间,抖音电商里的直播间累计直播时长达到5827万小时,挂购物车的短视频播放了1697亿次,抖音商城GMV同比增长119%,平台整体动销商家数量同比增长了91%,抖音商城场景的消费人数同比增长111%。「战报」传递出一个关键信息:在C端,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在抖音电商消费,抖音电商已建立了坚实的用户购物心智;在B端,越来越多的商家在抖音电商获得了看得见的生意增长,抖音电商已成为商家重要的生意阵地。数据之外,抖音电商,究竟「新」在哪里?这是一个我们更好奇的问题。要知道,从2021年正式参与双11以来,三年来,强调「全域兴趣电商」的抖音电商早期依靠短视频与直播形成差异化优势,在外界普遍感知里,后续传统电商走过的路,抖音电商也不可避免地要再走一遍。但从此次双11看来,这个误解可能会改变。我们盘了盘一些商家和品牌在抖音电商的实战经验,发现抖音电商正在拓宽自身的生意边界——从新内容、新玩法和新价值里,可见一斑。众所周知,内容场景一直是抖音电商的差异化优势,短视频与直播也是许多商家撬动增长的重要工具。在双11期间,内容的争夺非常激烈。之所以这么说的原因,一是现在很多商家基本都接受了「内容即产品」这一认知,因此也会在双11期间投入更多的营销预算在内容上。二是,但有了内容认知,不等于就能做好内容,怎么去基于品牌调性与产品卖点去做出差异化的内容,也是一门学问。跨越从「内容」到「好内容」的这条鸿沟,在今年抖音商城双11好物节中,我们观察到了两点值得借鉴的解法。一是,加深短视频和直播之间的联动,从前期种草到后期转化,内容需要贯穿商家经营全周期。很多商家在复盘双11时,都会分别看短视频和直播带来多少新客,促成多少成交,但实际上,短视频与直播并不割裂,二者协同配合往往能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海尔为例。前期用短视频,放大品牌声量,借势《你好种地少年》综艺,用明星、达人力量发起抖音话题挑战赛,上线4天话题播放就超过5亿次。而在直播方面,主打品质溯源,让用户体会产品背后所代表的高品质生活。除了为期8天四大工厂的日不落直播外,海尔官方还邀请《你好种地少年》中的明星嘉宾「十个勤天」一同体验上海元宇宙工厂的生产过程,单场直播就直驱精华洗176PLUS销售1800台+,376双擎套装销售2268套。中小商家同样也可以在抖音电商用短视频和直播打出一套经营组合拳。今年双11,回力乐唐专卖店主攻爆品马丁靴,团队为此增加了大量的视频素材。其中,短视频主要用于介绍产品卖点,结合用户冬季的穿搭场景,实现高效种草引流;直播间则现场进一步展示产品的具体细节,短视频与直播的深度配合,回力乐唐专卖店今年双11五天实际销售GMV就破百万。所以在抖音电商,不管是像海尔这样的头部品牌,还是像回力乐唐专卖店这样的中小商家,加深短视频与直播间的联动,都能带来生意回报,这一点是具备普适性的。二是,内容场景也需要差异化与精细化运营,越来越多的商家正通过搭建符合自身调性的内容场景,让内容真正成为用户可感知的体验。在这一点上,来自天津的国货品牌郁美净应该深有感触。自今年9月入驻抖音电商以来,郁美净不仅借助抖音电商的内容场景实现了老字号的年轻化,同时也让用户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这家国货品牌的创新精神。如今,在郁美净的直播间,不仅能听到产品具体的功能卖点,还能看到郁美净董事长对于品牌历史的回溯。郁美净的案例说明了,抖音电商于国货品牌而言,不只是一个卖货的渠道,更是一个展现品牌价值的桥梁。内容场景对国货品牌的助力非常显著,郁美净在双11前期仅一款经典袋装儿童面霜就卖了18.7万件。很多商家基于抖音电商,也都逐渐摸索出到了一套更精细化的内容经营模式,根据品牌调性、产品卖点与直播间的观看人群做更多细节上的设计。举个例子,OLLY是在抖音电商开店的第一批跨境保健品商家,他们会根据产品为划分,设计直播间的货盘。比如官方旗舰店主要以高客单价的女性维生素产品为主,针对失眠人群的睡眠直播间则主推睡眠类产品。精细化所带来的好处就是用更少的投入获得更确定的回报,很多商家与我们交流过程中都提到,抖音电商短视频和直播的策略是不断升级变化的,他们也会投入更多时间去研究其内容机制。美妆品牌FunnyElves方里就在双11前,对细分垂类达人的带货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匹配合适的货品。我们过去常常会对双11的理解陷入一种「购物狂欢」的误区,因为,一味强调「用户买买买」和「商家卖卖卖」,所提供的体验是很单一的。但在抖音电商,短视频与直播的联动以及更精细化内容场景升级,拓宽了内容价值,在买卖之外,用户获得了更趣味与更有用的内容,商家实现了破圈与品牌价值的升级。你看,其实鱼和熊掌能够兼得。过去提起抖音电商,「会整活」「玩法多」可能是很多人的印象。在研究今年抖音商城双11好物节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另一个「反差点」——在玩法上,抖音电商主动删繁就简,用更聚焦的战略,商家只要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撬动生意的增长。为什么一定要「聚焦」?原因也不难理解。首先,大水漫灌的流量年代已经过去了,商家自己也在算一笔成本账;其次,不同商家对双11的经营目标是不同的。比如头部品牌,看中品效,双11是他们与用户建立联系,对外输出品牌价值的重要节点;而一些中小商家看中的还是实实在在的数据:卖了多少货,拉了多少新客。也正因如此,我们看到今年双11,抖音电商以更简化、更聚焦的玩法,让商家更灵活地找到适合自己生意增长的路径。首先,简化不代表同质化。抖音电商在此次双11,放大了特色玩法和优势玩法,商家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目标,灵活选取和组合不同的活动机制,条条大路通罗马,有的可以「一招制敌」,有的可以「多管齐下」。抖音电商非常擅长「孵化新品牌」,今年双11,很多品牌就以抖音电商作为主要阵地,包括FunnyElves方里、SINSIN、诚实一口、蓝盒子等新品牌就借力「抖音商城新锐发布」的IP势能,实现了突围。另一条已被很多中小商家验证过的路径是——通过集中力量打造爆品,再用爆品驱动全店生意增长。今年双11期间,抖音电商推出的「重点货品」、「百万单品计划」等针对爆品经营的玩法,就让很多中小商家收获了不错的增长。以「重点货品」为例,抖音电商会根据双11大促的特定氛围,优中选优出一批重点货品,并从流量到运营,给予0坑位费用、亿级流量激励、多重价格补贴等真金白银的扶持,这套打法抖音电商在此前的618好物节等大促上已有不错的成效,在今年双11中也不例外。比如,AXXZIA海外旗舰店针对大促期间用户的囤货需求,主打爆品AGX三盒、白肌饮PRO六盒,用爆品组合销售与全年最低的价格优势,在10月20日双11开启当天,GMV就破了千万。鲜花园艺赛道的商家鲜绿仙则提前针对爆品做好预测,针对购买人群做SKU优化和巨量千川的投产计划,今年双11,在流量与成交上都有明显的增加。可以看到的是,特别对一些中小商家而言,这种更简化与更聚焦的玩法其实是为商家提供一种经营的安全感。我们观察到抖音电商一些更细节的举动。比如商城端上线优惠计算器,升级了商品报名的维度,将过去以SKU维度的报名转变商品ID维度的报名等,本质上都是帮助商家进一步简化大促经营流程,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其次,在聚焦战略下,商家也能回归经营本质,关注做好商品,做好用户体验,这是一种长效经营的思维。中国庞大的供给与消费端,从来不缺货,缺的是好货,但如何让好货更容易被看到,商家需要回到经营原点,思考自身的差异化与核心优势,避免盲目跟风竞争。在抖音电商更聚焦的战略下,很多商家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上文提到鲜绿仙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主打差异化,不跟同行竞争”。鲜绿仙团队告诉我们,他们深知自身的优势在于产品与供应链,因此在今年双11,一方面针对栀子花植物开发独立设计盆器,这一设计既美观,同时也保证了植物更好养活,另一方面,在供应链端,鲜绿仙用24小时发货和即时的售后服务满足用户需求。从行业视角来看,简化与聚焦通常是平台成熟的重要标志,因为对商家而言,当抖音电商的玩法与规则趋向简化,意味着其自身已想清楚了商业模式的具体设计,更清楚自身的增量在哪里。毕竟,更聚焦,也就意味着更有信心,更有底气。如上文所提到的,很多人认为,以短视频与直播崛起的抖音电商,后续传统电商走过的路,也不可避免地要再走一遍。一个关键问题也随之而来,抖音电商究竟是不是新瓶装旧酒?至少在这个双11,从抖音电商给出的答卷来看,全域兴趣电商从来都不是「新瓶装旧酒」。我们之所以这么认为,也呼吁更多的商家将抖音电商视为增量机会,原因有二:一是,抖音电商「内容+货架」的生意逻辑已经非常清晰,越来越多品牌、商家和达人也都借助这一飞轮实现了增长。过去在很多商家的认知里,在抖音电商,同时做好内容和货架两个场景很难。但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抖音电商升级的内容场景,用差异化和特色化的好内容可以更精准地吸引用户,带来更丰富多维的体验,另一方面,过去主要用来承接流量的货架场景,在抖音电商也有了更多的价值。例如,过去熟悉货架运营不熟悉内容运营的,可以利用货架场景的能力反哺内容场景。上文提到的回力乐唐专卖店,团队成员是做传统货架出身,他们擅长爆品,因此复制过去经验,通过好商品收获了生意增长。我们也了解到,很多商家非常重视抖音商城活动的运营,不止是这个双11,他们长期报名参与抖音商城「超值购」等活动,与平台一同探索在产品价格、卖点上的契合点。另一方面,借力抖音电商的达人矩阵也能更省力地打造内容爆款。这个双11,头部品牌与中小商家们也都更积极地与达人展开合作,无论是海尔携手“东方甄选美好生活”,还是H&B膳食海外旗舰店与@泽西辉哥溯源专场
2023年11月19日
其他

阿里CEO吴泳铭作了四个重要“取舍”

昨天晚上,阿里巴巴集团发布新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7月~9月期间,阿里巴巴收入同比增长9%;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18%,超市场预期。吴泳铭第一次作为阿里巴巴集团CEO参加业绩电话会议。除了介绍过去一个季度各项业务的进展,他还披露了阿里巴巴未来的发展战略和业务策略。阿里可能是中国业务最复杂、最爱主动求变的互联网企业,在多变的表象下,这家公司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它未来会往哪个方向发展?搞清楚这两个问题,是商家、投资人、消费者乃至阿里20多万员工理解这家公司的关键。从吴泳铭披露的最新战略规划看,他非常敢于作取舍,要什么、不要什么,都明确说清楚。吴泳铭为阿里巴巴选定了三条路: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平台业务,AI驱动的科技业务,全球化的商业网络。吴泳铭称之为“阿里集团面向未来十年的重要优先级方向”,对应的业务被定性为“核心业务”。非核心业务并非从此就不做了,但它们必须通过多种资本化方式,实现资产价值。大家可以逐一比对阿里旗下各项业务,不难看出哪些是核心业务,哪些是非核心业务。全球化商业自不必多说,7月~9月,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同比增幅高达53%;与国际商业密切相关的菜鸟集团收入也同比增长25%。再比如赛道老大高德,技术属性和平台属性都显而易见,其日活跃用户峰值已经超过2.8亿,创下历史新高,给阿里本地生活的“到目的地”场景创造了更多可能。在“核心业务-非核心业务”的二分法之外,吴泳铭特别拎出四个业务:1688、闲鱼、钉钉、夸克,把它们定为“第一批战略级创新业务”。组织上将以独立子公司的方式运营,业务上将打破以往的定位限制,鼓励各自用独立的策略去面对最广阔的市场。吴泳铭承诺,阿里集团将以3-5年为周期,对它们进行持续投入。顺着吴泳铭的操盘之手,我们可以看到,阿里新战略的关键词是“取舍”。吴泳铭至少作出了四组取舍,透过这些取舍的底层逻辑,我们可以读懂阿里的战略规划。取舍一:把所有弹药用于夺取战略全局胜利。3大类核心业务+4个创新业务,吴泳铭梳理阿里繁杂业务后,把它们放进了购物车。这个勾选动作是必需的,因为任何企业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在中国极度内卷的互联网行业厮杀中,广撒网看似面面俱到、一个不落,但这其实是变相的战略懒惰,很可能意味着最终打不到任何一条大鱼。吴泳铭表现出了敢于取舍的果断,借业绩电话会这个场合,他同时告诉内部和外部:从今以后,除了核心业务和创新业务之外,其他业务都要背财务指标,要么盈利,要么变现。他要把手上所有的弹药都用于关键战役,只有这些关键战役打赢了,阿里才能在错综复杂的行业战局中,最终夺取战略全局的胜利。取舍二:反对“GMV至上”,用户黏性>GMV。GMV一直是电商比拼的关键指标,这个指标的好处是简单,坏处是粗暴。在9月10日上任的全员信中,吴泳铭提出了“用户为先,AI驱动”。昨天的电话会上,吴泳铭进一步明确,对淘宝天猫来说,“用户为先”是业务优先级,并坚持互联网消费平台的价值定位。“淘天集团并不把自己看作零售公司”。对零售公司来说,GMV是第一考量,但对消费平台来说,明确把提高平台粘性与客户留存作为核心目标,把用户购买频次作为优先于GMV的平台关键指标,因为购买频次能够最直接反映用户对平台的认可度。怎样才能提高用户黏性呢?一是擦亮淘宝“万能”的招牌。通过丰富的商品和服务供给,最大程度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在供给上做到“人无我有”。二是确保消费分级下的价格力。消费是分级的,而不是简单的升级或降级,同样的商品和服务供给,如果能做到“人有我惠”就有竞争力,而价格力来自产品及其供应链的效率。在消费分级的运营上,吴泳铭特别提到了AI技术。在AI技术的牵引下,多层次的消费能够毫无违和感地并存于一个app内,“万能的淘宝”就能更好地发挥优势,强化消费平台的属性,避开成为零售企业的陷阱。取舍三:云计算不再拆分,明确“公共云优先”。围绕云计算业务,吴泳铭在电话会上输出了重要信息:1,不再推进云智能集团的完全分拆。2,阿里集团将对阿里云保持长期坚决的投入。3,云智能集团继续保持独立运作。云智能集团为什么不拆分了?原因是多方面的。财报提到美国扩大对先进计算芯片的出口限制,会带来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这是国内多家科技企业共同面对的挑战,各家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积极、紧张应对,此时执意推进拆分阿里云,显然弊大于利。昨晚消息一出,不少人揶揄阿里“出尔反尔”,但这次我鲜明支持阿里。市场不是小游泳池,而是广阔大海,如果不能在波涛、暗流甚至鲨鱼追咬中迅速应变,是没有未来的。真正的企业家思考问题,不会囿于历史经验和行业常规,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突围。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至为关键:AI热潮正在升格为AI时代,持续带来对算力和大模型服务的新需求,需要长期稳定的投入,用于升级基础设施、建设AI生态。“AI+云”双轮驱动,吴泳铭称之为“时代增量机会”,并“对长期发展前景非常乐观”。在刚刚结束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吴泳铭提出,“AI时代,阿里巴巴要成为一家服务全社会AI创新的、开放的科技平台企业”。这是国内互联网行业首次明确提出“科技平台企业”的定位和方向。“AI+云”在吴泳铭对阿里巴巴的全局规划中至关重要。在电话会上,吴泳铭还明确提出“公共云优先”、“减少项目制的销售订单”,背后的思路跟电商业务反对“GMV至上”是一致的,不要面子要里子,坚持高质量发展。相比于私有云,公共云在技术的比较优势、服务的规模效应、和营收的质量上,无疑都是更先进的生产力。甚至可以说,只有公共云才是真正的云计算。以前碍于面子,很少有云计算大厂高管公开提这个观点,现在吴泳铭提出来了。作为国内云计算行业的带头大哥,阿里通过供给侧改革反推行业变革,推动中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向更高效的轨道,如果这个事做成了,对全社会都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取舍四:“阿里四小龙”暂时没“钱途”,但未来可以很有“前途”。吴泳铭把1688、闲鱼、钉钉、夸克单独拎出来,定为阿里集团的“第一批战略级创新业务”。媒体很快就给它们取了个统称:阿里四小龙。从现状看,1688和闲鱼目前应该是盈利的,但盈利有限,相比于阿里的营收大盘无足轻重。钉钉和夸克目前大概率是亏钱的,短期内要大规模盈利也没什么可能。外界一度认为,吴泳铭会要求这类营收状况的业务都自负盈亏,现在看来属于理解有误。吴泳铭对“战略级创新业务”有系统的理解。比如1688这个国内B2B电商平台,是阿里最老的业务,但老不是问题,在新的行业格局下,它已经展现出二次创业的潜力。数据显示,1688已经成为不少中小企业和C端消费者的采购平台,甚至衍生出了跨境电商需求。再比如钉钉,这个国内排名第一的组织协同平台,在AI时代有了全新的巨大可能性。吴泳铭在乌镇峰会上分享个人观点,他认为AI时代每个人、每家企业都将拥有一个个性化的智能助理。昨天的电话会上,他重申了这个观点。由此推导,既然企业和企业员工个人都在钉钉上,钉钉是否有很大的机会成为最好的AI智能助理平台?闲鱼的未来超越闲置交易,它有可能成为生活方式社区。夸克是学生们的最爱,它有可能在AI时代创造出新的搜索产品形态。吴泳铭为“阿里四小龙”开辟了创新特区,它们将保持独立运营,集团也不会框死它们的定位。“四小龙”可以自由探索,独立面对市场和未来。阿里集团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以3-5年为周期,进行持续投入。坚持长期主义,但长期≠无限期。最后做个总结:对阿里巴巴这艘航空母舰而言,吴泳铭作出的四个取舍至关重要。这些取舍直指大企业病,打破“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平均主义大锅饭,明确未来的关键战役,进而明确资源投向,确保可以集中优势资源达成关键目标。阿里在完成蓄力和聚力后将激发出怎样的爆发力和耐力?让我们拭目以待。
2023年11月17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李彦宏说透了国产大模型的现在与未来

“中国的大模型很多,但是基于大模型所开发出的AI原生应用却非常少。”11月15日,深圳2023西丽湖论坛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对国内AI市场给出的研判。作为《时代》周刊所评选的全球AI领袖企业创始人,李彦宏留给人们的印象,一直是人工智能行业最坚定的支持者。过往几个月里,身处AI赛道广阔前景之中“振奋感”,几乎贯穿了他的每一场公开演讲。即便是私下里为《智能革命》一书作序,他也毫不掩饰对于行业的期待:“全世界都在为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革命感到兴奋。”而在刚刚结束的西丽湖论坛上,面对国内大模型领域的“过热”现象,这个小小的传统被打破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盆迎面的“冷水”。正如他在演讲开头,抛出的那句直切主题的开场白一样:“人工智能很热,但我想首先谈几个‘冷’思考。”大模型赛道很火爆,这是过去的大半年里,各界人士都能直观感受到的现象。然而,只有行业中感知最敏锐的那批人才能意识到,当下的大模型赛道,不仅广受关注,而且已经有了明显的“过热”迹象。当下,人工智能行业“模型层—中间层—应用层”的宏观架构之中,大模型已经跃马当先,成为了占据绝对资源优势的主角。“人工智能每收获1块钱投资,就有6毛钱流向了大模型。”这个类比并不夸张,数据统计现实,2023上半年,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共发生161起投融资事件,其中超过半数投融资直指算力设施和大模型业务,而涉及具体应用侧面的,不足四分之一。从发布大模型的时间节点来看,国内的大模型训练起步,平均要晚于美国3年左右,然而据钛媒体《2023AI大模型应用中美比较研究》报告显示,单从数量来看,截至2023年7月底,国内市场已经累计问世了超过130个大模型,甚至超越了同期的美国市场。大模型超量涌现的另一边,正如李彦宏所提到的那样:“很多行业、企业,甚至很多城市还在买卡、囤芯片,建立智算中心,想要从头训练自己的专用大模型。”这种反常的“过热”背后,是越来越多从业公司、投资者和企业品牌的集体“迷失”。对于从业公司来说,大模型之于AI行业,犹如操作系统之于互联网产业,是不折不扣的“基础设施”,无论是短期红利还是长期前景,都非常可观。而对于投资人来说,入股算力中心、开发大模型也是“更保险”的商业行为,一方面,AI的中间层和应用层还没有跑出类似ChatGPT、文心一言这样的头部企业,缺乏现有案例参考,另一方面,相较于看不见的原生应用,买实体芯片、建算力中心更能直观的看见资金流向,从而帮助平衡投资风险。最后,很多企业对此更是理解不深,顺着媒体和舆论的炒作,以为拥抱人工智能就是引入大模型,最终误入歧途,造成了对公司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回望过去,各方复杂的博弈与思考,铸就了如今大模型的“过热”现象。长期来看,这一现象所带来的危害已经逐步显露:人工智能产业架构中,相较于模型层的落后,应用层本来可以成为国内市场弯道超车美国的机遇,然而当前过热的大模型赛道,虹吸了过多本该投放于应用层的资源,来“重复造轮子”,拖累了应用层的木桶板。对此,李彦宏同样深有感触:“人类进入AI时代的标志,是出现大量的AI原生应用,而不是出现大量的大模型。”从这个角度来说,国产大模型,或许是时候该吃上一剂“退烧药”了。类比互联网产业,操作系统所衍生的红利,固然成就了微软这一硅谷巨擘,但硬件层的英特尔、英伟达,软件层的亚马逊、谷歌、Meta、Netflix,以及产品终端的苹果、三星、华为等企业,同样向世界诠释着其他产业层级所蕴含的丰厚机遇。同样的,人工智能产业要想收获长足发展,也必须要实现各个层级的均衡发展,多点开花。当前阶段,意识到这一点的硅谷,已经开始了“各就各位”的新发展阶段,围绕相对成熟的大模型工具,开始朝细分方向衍化新应用。参考美国的人工智能市场发展阶段,“AI原生应用”的崛起,需要两个前置条件:·底层的基础设施——大模型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能力·头部大模型已经实现了市占率领先,围绕大模型的内卷告一段落对应OpenAI的高市占率,在国内大模型市场,以文心一言为代表的头部大模型,已经成为了开启“AI原生时代”的关键钥匙。从技术水平来看,新发布的文心4.0在理解、生成、逻辑和记忆四大能力上,已经迎来显著提升;正如李彦宏所提到的那样,“4.0是迄今为止最强大的文心大模型”。具体而言,在生成能力上,文心一言除了生成文字内容,还包括了图片、视频、数字人等多模态内容,可实现的创作体裁超过200种,涵盖了几乎所有写作需求。在逻辑和记忆能力上,相比之前的版本也有了成倍提升。另一侧的市场占有率上,文心大模型更是“遥遥领先”。截至10月中旬公布的数据,文心一言面向全社会开放以来,用户规模已经达到7000万,开发者5.4万,场景4300个,应用825个,插件超过500个。具体到调用量数据,也如李彦宏所说“可能比国内200多家加起来的调用量还大”,并且还在不断呈现指数级的增长趋势。从这个角度来说,伴随着文心一言等头部大模型的逐步成熟化,国内大模型市场千帆竞逐、野蛮生长的初级阶段,已经从事实上宣告结束。基于这一背景条件,对于国内当前的人工智能市场来说,围绕文心一言等头部大模型,开启应用层的“AI原生时代”,已经是“正当其时”。这也是为什么,李彦宏在演讲的开头重点呼吁:“如果我们能够更加鼓励基于大模型的AI原生应用,就一定能够构建起一个繁荣的AI生态,推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在中国的科技大厂中,百度是最早一批确立AI为核心战略的企业,在过去诸多公开场合中,李彦宏对AI的热情贯穿始终,百度也在“一号位”的带领下,率先自上而下完成AI重构。但正如李彦宏在演讲中所说的:“我认为直到今天,中国也好,美国也好,最好的AI原生应用还没出现。”这句研判并非没有根据。红杉资本在其刷屏报告《生成式AI进入第二阶段
2023年11月16日
其他

腾讯换了一种增长逻辑

互联网一度迷恋爆炸式的增长,大力出奇迹式的疯狂扩张曾是过去高增长时代里这些大公司的鲜明注脚。但眼下,随着宏观环境的结构性变化,从迷恋规模的“量”到强调业务可持续的“质”,已成为了多数公司普遍的共识。在这之中,腾讯无疑是最典型的代表。过去一段时间内,自我修复、告别虚假繁荣等关键词频频出现在腾讯管理层对外的讲述中,一系列大刀阔斧的“精简动作”体现在腾讯具体的业务端。眼下,这些强调“质”的动作正带动腾讯新一轮的增长中,从刚刚公布的腾讯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里,可见一斑。Q3腾讯营收为1546.3
2023年11月15日
其他

进博会上,重新认识海尔生物

在雪球的“智慧医疗”板块下,海尔生物无疑是受到投资者最关注的公司之一。如果以一个长镜头来看海尔生物,从“产品”到“场景方案”,“网器——场景——生态”,从“一次性产品交易”到“持续增值服务”的模式升级,海尔生物并未因短期的市场波动而改变长期发展战略。世界投资大师霍华德.马克斯是巴菲特非常推崇的价值投资大师,巴菲特把他的书《投资最重要的事》认真读了两遍,最终总结出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股市,短期是投票器,长期是称重机”。短期内已经获得一次投票的海尔生物,又能否在市场先生长期的称重机中脱颖而出?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尔生物以“以真诚
2023年11月10日
其他

铁憨憨的京东采销,成了直播间里的“价格侠”

“有无价格侠?”随着消费进入理性时代,社交媒体上,在害怕被“背刺”的年轻人之中,出现一批“新时代勇士”。“价格侠”,顾名思义,就是一批专门针对“价格刺客”的人。他们专教年轻人不做怨种,主打一个花钱花到刀刃上;他们游走在草根消费者中,只要你召唤一句“有无价格侠,出来说下价格?”他们就会立刻挺身而出,手动替你比价。而且,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只是令人没想到的是,在这群“价格侠”中竟然出现了一个我们熟悉的身影——京东。无论是双11的“最低价之战”,近期被全网围观的海氏、京东和李佳琦大战,还是一群掀翻牌桌公开与大主播对线的京东采销们......率先跳出来为消费者说话的“价格侠”,是京东。这个“铁憨憨”,为啥要做“价格侠”?又有什么能力做这个“价格侠”?“价格侠”最重要的一大特点,就是头铁,敢正面硬刚。在这个双11中,率先被流量与舆论推向台前的“价格侠”,没人想到居然是一群朴实的京东采销们。“海氏事件”的发酵,再次掀起了对头部主播控价权的讨论,但一个更关键的问题摆在了消费者面前:你们吵你们的,我就想问,究竟到哪里去找最低价?当问题被摆在了明面上,一个不叫卖、不讲故事,不渲染情绪,只是踏踏实实讲解产品的直播间在这个双11诞生了。一群头铁的京东采销就在会议室临时搭成的直播间里,化身“价格侠”,硬刚大主播,从家电家居开始,随后这场战役蔓延至3C数码、大商超、美妆、汽车等各个业务条线。京东采销直播间“真便宜
2023年11月9日
其他

一线调研 | 民企到底需要银行提供什么样的支持

“一个铜板难倒英雄汉”的故事,在商业世界里屡见不鲜——最新的案例是维珍航空在不久前申请了破产,而击垮这家“巨无霸”企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金流枯竭”。对于去年此时的文和友来说——对,就是那个立志要做“中国餐饮界迪士尼”的文和友,如何“丝滑”高效地利用好资金,比如何做出令人垂涎的小龙虾更具有挑战。一方面,由于大环境等客观限制,当时走进位于长沙湘江中路36号海信广场的客流越来越少,而另一方面,出于对品质的要求,文和友与上游的供应商签订了大量的采购合同,占用了不少资金。再加上近20000平米门店的运营,让文和友的现金流日趋紧张。企业要发展,资金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和大部分民营企业一样,文和友一度在金融机构的融资画像中并不占优势:核心还在于那句话——没有抵押物。“现在银行业贷款余额中,民营企业贷款占25%,而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超过60%。民营企业从银行得到的贷款和其在经济中的比重还不相匹配、不相适应。”早在2018年,当时金融监管部门的领导就对此直言不讳。今年4月初,我国民营企业数量突破5000万户,民营企业的占比提升至92.4%。不久前,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有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成为关注的焦点。事实上,获得资金支持只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但除此之外,在高质量发展驱动下,企业想要发展好,不仅仅只是对资金有需求——一个高明的猎手,除了拥有弓箭,他还需要一个望远镜,甚至导航仪。财经无忌历时半个多月,实地走访了苏州、长沙、邵阳、杭州、绍兴等地,和当地的民营企业家、政府领导、经济条口公务人员和银行金融人士等近百人座谈调研,试图“管中窥豹”,找到一些有关破解民营企业发展难点、堵点的有效方法和经验。10月国庆后的一个周一,晚上七点,屏幕上的数字显示,此时长沙文和友的排队数已经接近1000桌。今天的文和友,依然以一个餐饮零售行业的“新物种”形象,继续在获得投资人和消费者的推崇——文和友小龙虾集团财务总监唐俊介绍说这都得益于建行的“雪中送炭”。“企业只有大小、优劣、好坏之分,不分国有民营。”建行湖南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戴建军向我们复盘当时能否突破常规为文和友融资的论证场景,“我们最大的信心是来自于文和友的这些粉丝用户,这是消费者投出来的信任票。”给民营企业放不放信用贷款、放多少贷款,事实上,建行这些年已经跳出传统金融机构以财务报表分析评价客户风险状况和还款能力的方式,而是依托金融科技能力将客户生产经营场景数据作为信用要素。以湖南为例,建行搭建了300多个开放平台,依托新一代数据技术整合挖掘结算流水等银行内部海量信息,引入税务、工商、电力、环保、司法等36类数千余项外部数据,实现内外部数据集成与交叉验证,“负面清单”加“正面清单”全面为中小微企业画像,降低信贷风险,提高服务效率。正是基于这些理念,建行量身定制了文和友的“金融生态圈服务方案”,以“网商通”为平台,为“文和友”构建线上+线下网络布局,提供融资+融智服务,为企业补充了近两成流动资金。如果说零售行业,每天还能看到现金流,那对于轻资产的科创企业来说,能拿得出手的就只有几张薄薄的专利证明了。看上去似乎只差点资金和运气,就能成为第二个亚马逊或者英伟达?那就太简单了。宜联生物是苏州一家专注于创新药物开发的初创公司,虽然成立才短短3年多时间,但宜联生物已被业界称为ADC(抗体偶联药物)领域的“明日之星”。如果说出色的研发实力是宜联生物的A面,那么足够的资金保障就是宜联生物的B面。“医药行业大家都知道,资金的投入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薛彤彤博士是宜联生物的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这位一米八的大个子是行业里的资深老兵,行事雷厉风行。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宜联生物公司实验室不过让谈吐温文尔雅的薛博士感到“意外”的是,在苏州,宜联生物好像没遇到这方面的“烦恼”。早在公司筹备阶段,就有金融机构来服务对接,第一个敲开薛彤彤办公室的是建行苏州分行——他们甚至在当时就为宜联生物提供了包括工商注册在内的一系列非金融服务方案。随后建行苏州分行基于对公司成长空间、核心团队的认可,第一时间为公司提供了综合融资方案并发放了第一笔贷款。“放贷款不难,难的是怎么去和这些科技型企业做链接,做匹配。”建行苏州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陈建平介绍说,这些年来,苏州建行着力探索与科创内在规律和需求相适配的金融形态,针对科创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提供精准的融资融智支持,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建行力量。无独有偶。在湖南,科技企业也享受到了金融机构的专属信贷支持。2022年,湖南省科技厅牵头制定了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建行湖南分行成为唯一一家与省科技厅及湖南全省14个地州市,签订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三方合作协议的银行,并在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补机制的基础上,创新推出“科技贷”,进一步加大对科技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通过关注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培养,建行把人才、技术、投资等价值量化作为贷款依据,将知识产权评估由“外部评估”向“内部评估”转变,由“经验评估”向“标准评估”转变,由“人工评估”向“智能评估”转变。在破解民企融资难的问题上,建行跨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为什么建行能摒弃“以抵押物论价值”的观念,从“依赖抵押”变为“数据增信”?没有了“抵押物”,建行如何判断“铺天盖地”的经营个体,有足够的还款能力?稍稍有点商业知识的人,都知道在传统的信贷模式中,财务报表是核心。但由于银行和企业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形成了银行评价难与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双重困局。但现在不同了。随着数字技术发展,建设银行将基于客户生产生活场景的替代性数据作为信用要素,开展数据集成,重构信用评价体系、重塑信贷流程。一方面,对内深挖小微企业和企业主结算、交易、资产等数据,对外获取人行征信、税务、工商、司法等40多类数据,形成信用评价要素,建立评分卡模型,实现对小微企业偿债能力快速评价。另一方面,深化数据应用场景,针对多渠道获取、沉淀的企业行为、交易流水等多模态数据,应用流计算、内存数据库等技术,进行高效数据处理。围绕额度计算、贷款审批、预警监测、催收处置等场景,建立数据模型100余个,支持综合智能决策。而这个背后不是靠运气或者勇气,靠的是建行秉持的科技赋能新金融的理念。2022年,建行发布了《数字建行建设规划(2022–2025年)》,明确了数字化经营的发展方向和总体路线图。数字化经营的最终目的,就在于通过业务数据化和数据业务化双向驱动,着力提升数字化经营效能,促进获客和主体业务目标实现。时间回到2018年,彼时建行就开始全面实施包含金融科技、普惠金融在内的“三大战略”,而金融科技的能力,又成为众多战略的关键: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赋能民生领域补短板、推动普惠金融取得长足进步……一家金融机构的科技求索,为民营企业和更多的企业打开了新天地。建行以“不看砖头看专利”的“技术流”评价体系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成为唯一一家参与全国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的银行机构。
2023年11月8日
其他

双11开卖即大涨300%!德芙、源氏木语等如何借势阿里妈妈成功突围?

第十五个双11,已进入正式售卖阶段。如今,各大电商平台对于双11的理解正在回归“购物节”的本质,据财经无忌观察,今年双11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一是,从平台端来看,“all
2023年11月6日
其他

穿越周期,浙商银行如何给出“样本答卷”?

三季报鸣响收官枪,作为“百业之母”,银行业的成绩单自然备受关注。整体来看,一方面,银行业总体依旧保持了稳中有进的态势,但另一方面,内部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趋势。上述明显变化也反映在股份制银行的基本面成绩中,2023年前三季度,9家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业绩,可谓是“喜忧参半”。可喜的是,从财报动向来看,9家股份制银行均在持续加强资产质量管控,加大不良处置力度,经营面整体保持稳定。与此同时,财报数据的另一面也表明,营收承压、增利不增收的乌云,依然未散去,超过30%的股份行在过去的三个季度里,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此时,浙商银行交出的这份成绩单,无疑为行业发展提供一个新思路。而拆解浙商银行增长密码,财经无忌也发现,该行近两年来的优异市场表现,无不来自于背后战略层面的“深蹲蓄力”。从经营角度来看,“稳中向好”无疑是浙商银行三季报带给市场的初印象。事实上,早在3个月前的中报里,浙商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就达到了11.03%。在此基础上,第三季度的浙商银行延续了中报里的向好态势,不仅营收持续增长,净利润增速也继续维持两位数,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占比提升成效也可圈可点。财报显示,前三季度浙商银行实现集团营收496.9亿,同比增长4.13%;净利润127.53亿元,同比增长10.54%,延续半年度以来两位数增长;集团资产总额2.96万亿,综合业绩表现继续处于股份制同业领先。而在该行近年来频繁提及的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上,前三季度,浙商银行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实现营收153.7亿元,占比达到32%,较年初提升3.4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浙商银行过去呈现给市场的高质量增长,并不是基于特殊因素下的“昙花一现”,而是具备扎实动能的“可持续增长”。短短的三个季度,浙商银行不仅实现了经营层面的提质提速,更在高速区间内,保持了稳定行驶的姿态,殊为不易。从行业角度来看,浙商银行的这份答卷,则展现了这家年轻的股份银行的冲劲。这并不是过分赞誉。9大股份行里,在“增收不增利”和整体承压的背景下,浙商银行是唯二营收同比上涨的银行,更是唯一一家实现了两位数净利润增速的股份行。周期,并不是一个时新的概念,也不是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偶然经历。正如美国商业学者吉姆·柯林斯在《基业长青》里所说的那样:“企业家创建一家公司,本就是要让它经历许多次生命周期仍然欣欣向荣。”复盘浙商银行的这份成绩单,另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所有银行都在努力摆脱周期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什么浙商银行的努力成效尤为显著?细究之下,该行近年来不断深入推行的“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压舱石”战略,无疑是其中关键。作为中报里提及17次的方向,这一战略不仅见证着浙商银行穿越周期的稳健定力,更凝聚着该行对银行业长期走势和经济规律的思考。具体来说,业内并不止浙商银行一家意识到经济周期的波动性,但该行却明显反映在了业绩上。这背后,不仅在于浙商银行率先给出了“去波动性”的顶层战略,更在于其建立了科学、高效的弱敏感资产管理方法论。以弱敏感资产的界定为例,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在经济周期充满不确定性时,投资农林牧渔这样的“稳健产业”,本就是行业的常见举措。而浙商银行周期战略的差异之处,就在于对“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的理解更科学更全面,不仅仅看到了眼前的弱周期行业,更按照“最大共识、最小范围”的原则,基于“服务本行客户”的原则和“RWA、EVA、不良率”3个量化指标建立了“1+3”分类标准,“化一为三”,通过将全行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分为小额分散资产、弱周期行业资产和CSA客户服务总量三类,将风险规避和业务多元化相融合,实现经营的整体提质。值得一提的是,浙商银行的“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增长,不是一条腿走路的增长,而是三类业务同时量质齐增,展现了发展的“高效底色”。财报数据显示,前三个季度,浙商银行的三类“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分别实现了91.66亿、20.28亿、44.54亿营收,在减弱周期对业务营收影响的同时,三类业务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为浙商银行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经济的厚度,决定了金融业务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也在无形中,对冲着周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宏观来看,这片广袤的空间,终究不可能被一片乌云彻底覆盖,当前的银行业虽然面临压力,但并不代表细分领域没有机遇。而对于身处其中的金融业态来说,没了西瓜,不代表不能摘桃子,捡芝麻。在浙商银行的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里,“小额分散资产业务”就传递着这样的机遇。正如该行行长张荣森在所描绘的蓝图那样:“零售小微占比、中间业务收入、基础客群数量大幅提升,零售小微客户‘积沙成山’,业绩增长稳健可期并为股价提升增重”。积土成山、积沙成塔,综合来看,正是得益于浙商银行上述科学、高效的战略布局,该行才具备了穿越周期变革、领跑行业,将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转化为“压舱石”和“中流砥柱”的能力。当前,银行业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是竞争格局的变化,行业分化加速,同业竞争加剧,部分银行竞争力逐渐减弱;另一方面,从增量市场迈向存量博弈,2017年以来,随着我国GDP、M2增速放缓,银行业资产增速明显趋缓,资产增速中枢从14%下降至9%左右。但周期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契机,正如股神巴菲特所说的那样:“市场其实没有风险,唯一的风险只是你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回望过去,不少股份制银行都借助变革穿越了周期,找到了转型新路径。转型零售业态的招商银行、积极打造“商行+投行”战略的兴业银行,就是其中代表。然而具体来看,上述穿越周期的股份行往往都是“特长生”,例如招商银行转型做零售,就源于其背靠招商地产,坐拥庞大的房贷资源;无独有偶,兴业银行的投资业务转型,同样也离不开该行多年对绿色金融、实体经济的深耕。在特定的环境下,这些“特长生答卷”,固然可以作为一两家银行因地制宜的参照,但缺乏普适性和推广性。长期来看,中国银行业“穿越周期”的变革之路,需要的是“百花齐放”。某种意义上,浙商银行所践行的“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压舱石”战略,正是一个可参考、可借鉴的“范本答卷”。浙商银行一边围绕自身特点,完善弱敏感资产内涵,另一边,也在不断针对中小银行发展难点,给出一条可推广、可复制的“浙银解法”。具体来说,弱敏感资产业务中,涵盖“绿色金融、科创金融、公益金融”的小额分散资产业务,和对应多元化金融服务的CSA业务,不仅仅是应对周期影响的“对冲业务”,同样也是关乎银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业务,同未来银行综合性竞争的方向相契合。这也是为什么,多家投研机构都表示,浙商银行的弱敏感资产战略,不仅让自身风控实力得到稳步提升,也进一步打开了多元化营收空间,形成了“大零售、大资管、大公司、大投行、大跨境”五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新格局,最终实现了自身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的“一举多赢”。
2023年11月5日
其他

在鄂尔多斯,我们看到了中国绿色工业的远景

鄂尔多斯,坐落在内蒙古中西部、黄河“几”字弯腹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丰沃的自然资源,所以其金字招牌也一直被概括为——“羊煤土气”(
2023年11月3日
其他

星闪技术落地电竞的第一站,为什么是雷神科技?

“这是一项‘来自外星’的技术。”“它将彻底改变过往电子产品的互联规则。”这是刚刚引爆国内话题的“星闪”技术,在外网所收获的评价。不同于昔日MWC2018大展上,5G技术发布时的“空旷感”和“遥远感”,星闪所带给人们的震撼,要来的更为直观与贴近。从5G的标准制定,到基站建设,再到相关产品的涌现和普及,人们等待了整整3年时间,而在星闪技术上,这个数字被压缩到了3天。2023年9月28日,距离华为秋季全场景发布会仅仅过去3天,知名国产全场景电竞品牌雷神科技,就正式带来了全球首款搭载星闪技术的电竞鼠标“ML903星闪”,在官宣星闪技术迎来电竞商业化落地“首秀”的同时,也无形中开启了行业的“体验新革命”。今天,以电竞赛事为代表的全新项目,正在承载着竞技体育崭新的发展空间。此前,艾瑞咨询的报告就显示,2023年中国电竞用户预计将达到4.78亿,我国电竞行业2025年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1975亿元。过去的这届杭州亚运会,就让无数人见证了电竞赛事的火热发展,单从票价来看,电竞赛事的平均票价几近传统体育项目的4倍,汹涌的人潮背后,正如国内媒体所形容的那样:电竞项目已经成为了本届亚运当之无愧的“顶流”。而伴随着相关产业的不断前行,千亿规模的电竞市场,也势必将同篮球、足球运动一样,具备孕育“新商业巨头”的潜力。竞技运动和商业品牌,一直是相辅相成,相伴相生,人类对自身极限的探索,驱动着新商业技术的研发落地,新技术的出现,也在不断助推人类对更高成绩的追寻。昔日,英伟达的高性能显卡带动了《绝地求生》的竞技赛事,海力士的低时序内存见证了《永劫无间》的繁荣。遗憾的是,在这之后,电竞装备赛道又遁入了“量变周期”,由于技术、性能、竞技表现拉不开差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电竞设备厂商又开始了价格和外观设计的内卷。适逢此时,星闪技术的落地,无疑为电竞领域吹响了“颠覆性迭代”的“号角”。相较于传统的蓝牙和wifi连接,星闪技术的领先优势是全方面的,对于电竞装备市场的提振,也是全方位的。一方面,星闪的低时延、高吞吐、高并发和精定位能力,可以充分赋能电竞装备,带来性能层面的跃迁。专业的竞技赛事中,胜负常常可以在“一帧”中发生逆转,《英雄联盟》著名选手李相赫(ID:Faker)就曾说过,五毫秒的延迟差距就可以影响选手操作。“毫秒必争”的竞技氛围下,星闪技术的价值也将被充分放大,以全新发布的雷神ML903星闪电竞鼠标为例,得益于搭载的星闪技术,ML903星闪不仅将设备延迟从主流的1-4毫秒,缩短至无线250微秒、有线125微秒的高性能水准,与2.4G连接和蓝牙连接的鼠标相比,其光标运动也更平稳、响应更快速,极大的升级用户的场景体验,让消费者拥有极致的电竞体验。另一方面,星闪并不只是针对单项产品的技术提升,借助电竞装备生态的组网,抗干扰、高可靠的星闪技术,还将进一步推动电竞装备生态的繁荣,并反哺电竞和游戏市场,助推更多精品游戏的研发和赛事化流程。从这个角度来说,雷神此次新品的发布,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为市场带来一款高水准的产品,更在于开启电竞装备新一轮的技术化、专业化迭代,从而助推行业迈入“新机遇周期”。惟有专业、创新才能“把行业做深”,惟有深水才能栖息、孕育大鱼。倘若16世纪的英国贵族还在穿着长筒马靴踢足球;倘若迈克尔·乔丹还穿着板鞋打篮球,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众多知名的体育品牌。因此,搭载了星闪技术的ML903,不仅仅是雷神科技的“前行一步”,同样也是电竞装备行业迎接新增长和新需求的“关键一步”。行业涌动的新机遇背后,另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具备如此“划时代意义”的星闪技术,落地电竞赛道的第一站,为什么选择了雷神科技?结合具体案例来看,二者的合作,无疑是一场“双向奔赴”。个中关键,就在于雷神对于先进技术布局的“前瞻性”。星闪技术固然惊艳,但想要深刻融入产品,创造非凡体验,品牌自身的“技术内化”和微观调教,同样不可或缺。ML903星闪鼠标的案例亦是如此,这款产品引爆市场的背后,雷神科技同星闪技术的磨合,并不是仓促之间完成的,而是早在数个月前,就已经开始接触合作。可以说,雷神科技是电竞行业最先认知到星闪技术应用价值的品牌,也是电竞行业中最先伸出橄榄枝,主动拥抱合作星闪技术的品牌。今年8月,星闪技术的正式发布会上,一道亮相的雷神星闪电竞鼠标DEMO就曾引发消费者、开发者、媒体的广泛关注。这种技术层面的前瞻性,同样也是雷神能够从竞争激烈的电竞赛道中脱颖而出,成为电竞装备领域“独树一帜”品牌的关键。就在本次ML903星闪发布之前不久,雷神科技与BOE(京东方)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携手创建“京·雷”联合创新实验室。并推出了行业首发搭载HSR双模屏的“年度旗舰游戏本”——Zero
2023年10月29日
其他

跑通儿童馆单店模式,孩子王踏上万亿新战场

“当海拔不断上升,你不站在峰顶,永远不知道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探险家乔治.马洛里是向珠峰峰顶发起冲击的第一人,当被问起为什么攀登珠穆朗玛峰时,他给出的回答是——登顶意味着你能见到前所未有的壮阔景象,在地球上离太阳最近的地方仰望耀眼的光芒,这是对自己的真正超越,也是人生价值的一次实现。正如在商业世界里,当海拔越升越高,企业如果不登顶,那么看到的风景就永远只能停留在半山腰。当前,母婴童行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纵观过去10年人口总量趋势,增长高峰值出现在2016-2017年,这个阶段出生的儿童目前已进入6岁+中大童年龄段。此外,随着生育政策全面开放,出生人口中二三胎占比已超过50%,二胎家庭、中童、大童规模体量与消费需求俱增,已成母婴人口新红利。一边是母婴消费人群结构加速迭代,另一边是新生代年轻家庭、二胎家庭,育儿理念和需求不断革新,如此种种正给全行业带来新增量。但一直以来,中国都没有满足“一大一小”消费及服务的业态场景。作为中国母婴童的持续“攀登者”,孩子王以新兴成长起来的中大童群体为核心锚点,通过独特的大店模式和全渠道超6000万存量会员资产为基点,率先开创(-1-14)全龄段儿童一站式购物及成长服务新业态,填补了中国母婴童赛道区域中大童服务的空白。11月5日,孩子王将继今年7月全球首家儿童生活馆之后,重磅推出孩子王全国最大“儿童生活馆旗舰店”,先人多步盘活存量和增量。这是一个不断拥抱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企业不断为用户创造价值、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7月28日开业的首家儿童生活馆,无疑是孩子王积极探索中大童新增量的先行实践。作为孩子王推出的一个既能满足亲子家庭一站式购物需求,又能提供社交互动、寓教于乐的新业态,孩子王儿童生活馆无论是对精准客群的持续锁定,还是从空间到场景,都进行完整解决方案的提供和高质量圈层社交的打造,从外到内均做了创新引领。基于“为全龄段儿童提供一站式购物及成长服务”的理念,孩子王进一步细分目标客群,以-1-3岁婴童为基础人群、以4-6岁儿童为核心人群、以7-14岁儿童为重点人群。与此同时,儿童生活馆还圈定“学、趣、购”三大方向,进阶满足会员全生命周期的成长需求。一经推出就广受好评。开业当天,超万户亲子家庭在“首家儿童生活馆”的各大体验场景中深度感受商品的优质品质和服务的专业贴心。截至9月30日,该馆4-14岁儿童商品交易额同比增长超30%,服务交易额同比增长超90%。中大童消费人数正成为消费主力。但孩子王并不止步于此,而是将场景进一步横向延展、精准细分,实现又一跨越式进阶。基于首店印证儿童馆战略的正确性和可实操落地性,孩子王在跑通单店模型后,继续聚焦“体验升级”,乘势而上,推出了孩子王儿童生活馆旗舰店,这是孩子王创立之初全国第一家门店建邺万达店改造而来。作为一家总面积涵盖近7000平米的超级大店,其在延续了首家儿童馆模式的基础上,在会员维度、品牌形象、服务模式、场景体验和数智化五大层面进行迭代升级,对吃、穿、玩、用、行、健康生活、学习、运动、成长的解决方案进行全方位优化创新。以场景体验升级为例,
2023年10月28日
其他

在达人探店上,抖音生活服务为什么要投入5亿?

美食家蔡澜曾说:“别小看吃吃喝喝这件事,如果想吃出门道,一定要花很大气力。”曾几何时,在平台经济尚未繁荣时,对于人们来说,寻找“生活中的美好”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而在今天,人们如果想要体验更好的吃穿住行,不再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背后有了一个关键的决策者——探店达人。商家提供优质商品,达人创造优质内容,消费者发现与体验美好生活,已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但形成上述循环的前提是——一个可以支撑优质商品、丰富达人生态与提供用户公平反馈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而抖音,无疑是其中一个关键的参与者。自2021年加快布局本地生活业务板块以来,抖音生活服务基于达人探店的相关动作频频。10月25日,由抖音生活服务举办的首届美好生活发现者大会上,“达人探店”再次成为高频词。种种迹象表明,从早期野蛮成长的新生事物到逐渐迈向成熟繁荣的探店经济,抖音生活服务不仅在思考通过优化供给,满足用户更高频刚需的吃喝需求,同时也在通过建立更好的平台规则与生态,助力商家与达人进一步把握探店经济的机遇,迎来生意的爆发。探店经济的繁荣成长,源自“天时”。首先,从用户的底层刚需来看,借助探店达人,从海量的货品中种草优质货品并非是伪需求,而是真需求。通过探店达人的沉浸式讲解,帮助用户找到更具性价比的货品,用好的价格收获最好的体验。抖音生活服务的数据显示,生活服务达人的“内容种草”已极大地激发了用户的兴趣需求,人们会主动去搜索和发现更多的美好生活。在抖音,生活服务相关内容的月搜索量同比增长180%,其中78%的搜索交易贡献来自被达人“内容种草”后产生的搜索行为。其次,从商家的角度来说,达人本身既是更好地撮合交易,提升效率;也能带来品牌复利,实现更长效经营。对中国线下庞大的本地生活商家而言,探店达人本身就能带给他们多重红利。第一重是内容红利,在一个“内容即产品”的时代,很多商家都缺乏对外输出优质内容的能力,而达人能帮助他们解决这一问题。第二重是内容红利所带来的就是流量红利,好的内容能够精准引流,商家不用仅仅依靠线下客流“靠天吃饭”。第三重红利则是稳定承接流量所到来的品牌红利,商家借助达人优质内容完成品牌心智的植入,形成更稳定的客流。来自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探店为实体商家带来729亿元的经济收益,探店达人为商家增收同比增长193%。而从达人角度而言,以衣食住行为代表的本地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淘金地,海量用户需求与优质供给,能够赋予更多人创业机遇,各施所长,进而实现自己的价值。来自安徽临泉的程学艳,在成为抖音的探店达人前,她给自己的标签是一个与“社会脱轨的县城宝妈”。2022年11月,在抖音开始尝试自己拍摄探店视频后,尽管只有2000多个粉丝,但这份工作不仅让她有了“每月3000多元”的固定收入,程学艳也渐渐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我现在觉得挺知足的,抖音探店给我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不止是程学艳。据抖音生活服务统计,今年以来,有58万生活服务达人依靠探店获得稳定收入,同比增长79%。这些探店达人来自千行百业,他们中有人是县城宝妈,有人是专业名厨,有人则是连续创业者.....被粉丝戏称为“碎嘴子”的王鹏飞,是抖音知名探店达人@科班吃货。做抖音探店达人两年多以来,王鹏飞通过自己的镜头将全国各地的市井美食和背后的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他最引以为傲的一次探店是通过自己的记录带火了青岛的泊里大集,帮助很多当地小摊贩增加了收入。他现在不仅是探店达人,也是带教师傅。“我教很多小摊贩做抖音账号,现在他们中很多人的抖音号都有声有色的。”与王鹏飞一样,很多探店达人们乐衷发现吃穿住行背后的美好故事。作为专业探店达人的@特厨魏味喜欢探店的时候,发现美食背后牵动人心的故事。他曾在抖音分享过“用灌肠撑起一家人生活”的故事。“那些流动的小摊小店面,有着咱们劳动人民的智慧。”图左为@特厨魏味
2023年10月26日
其他

从讯飞华为联手,我们看到了国产大模型的“三级跳”

时间拨回到今年5月6日,星火认知大模型刚发布时,“国产大模型追上chatGPT还要多久”成了一个热议的话题。当时,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向外界展示了这家有着24年历史的AI龙头企业在大模型浪潮中清晰的发展时间表——到10
2023年10月25日
其他

人人向往美好生活!海尔智家五大品牌备战双11

图为卡萨帝体验店全球超高端家电品牌“斐雪派克”,被誉为新西兰“国宝级”品牌,为高奢用户提供契合世界品味的塔尖圈层生活的价值深度,由追求“物奢”转向追求“心奢”,传递出更适合中国用户的品牌情感链接。
2023年10月24日
其他

功夫在诗外,荣耀“一波三折”领跑折叠屏赛道揭秘

X的鹰翼门一样有着酷炫“科技力”的产品,在过去三年持续逆势增长。在中国市场上,截至8月底,折叠屏手机销量达到300万部,超过了去年全年数据。其中发布不足两个月的荣耀Magic
2023年10月23日
其他

瑞幸的新棋局,账期将缩短至30天,剑指15000家门店

频频占据大众话题C位的瑞幸咖啡,在10月17日举行合作伙伴大会。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郭谨一表示:“今天的瑞幸,除了还保留原来的名字,已经彻底成长为一家全新的企业”。此外,瑞幸咖啡在此次合作伙伴大会上,还向外界释放出多个重磅信息。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郭谨一在瑞幸合作伙伴大会发表演讲一方面是瑞幸最新的成绩单。刚刚过去的9月,瑞幸新店数超1100家,37分钟开出一家,“卷王”瑞幸仍在持续扩张。另一方面则是新目标与新动作,郭谨一在大会上透露,今年年底,瑞幸咖啡门店数将突破15000家。同时,瑞幸宣布将供应商的账期缩短到30天,该举措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实施。在餐饮行业今年的最后一个季度里,营销内卷、口味竞争交替进行,行业整体已进入围绕“品牌及用户运营、产品创新与供应链建设、门店拓展及运营管理”的系统战,通过拆解瑞幸上述动作为行业带来的深远价值,财经无忌认为,持续洞察适合中国人的咖啡的瑞幸,正走得更远,更坚定。在中国连锁餐饮赛道,达到万店规模的品牌屈指可数。一个业内的共识是,“万店连锁”是一个极大的竞争优势,不仅具备规模效应,同时也能凭借着后续产品、供应链、营销等组合创新取得更多的边际效应。在咖啡行业,目前迈入“万店时代”的,有且只有瑞幸一家品牌。在大会上,瑞幸对外展示了最新的成绩单:截至目前,瑞幸最新门店数超13000家,消费客户数超过1.7亿,员工伙伴数超过10万人。据瑞幸咖啡高级副总裁曹文宝透露,9月瑞幸新店超1100家,平均37分钟开出一家。瑞幸咖啡高级副总裁曹文宝在瑞幸合作伙伴大会发表演讲为什么瑞幸可以如此迅速地开设门店?一方面,依托于瑞幸自研的100%线上化、全流程管理、由大数据支持的发展系统。持续依据技术的力量,源源不断地找出适合开店的点位,是瑞幸有序、高效、可持续开店的基础。另一方面,瑞幸还拥有数字化的门店设计系统,将传统的施工图纸数字化,快速完成施工图纸,极大提升效率。而此次瑞幸宣布年底门店将达到15000家,这一数字似乎再次向外界释放一个强势信号——达成“万店目标”后,瑞幸仍能保持增长。《万店盈利》一书中曾提到,能成为“万店品牌”的企业往往具备标准化、连锁化、品牌化等特征。财经无忌梳理瑞幸近三年的基本面成绩与发展现状发现,万店之后,瑞幸持续扩张的底气也是源自于上述特征下“瑞幸模式”的胜利。更具体一点,区别于其他行业玩家,瑞幸在品牌建设与供应链管理上,早早就想清楚了自己“要什么”和“不要什么”。首先,复盘历史上的“万店品牌”们大多都有自身差异化的营销体系。瑞幸也是如此,在品牌建设上,瑞幸不是“讨好消费者”,而是与消费者站在一起。在品牌心智输出上,瑞幸基于“专业、年轻、时尚、健康”的品牌价值让咖啡成为备受年轻人追捧的日常化与大众化饮品。最近,在《第一财经》杂志连续第15年开展的“金字招牌公司人品牌偏好大调查”中,瑞幸在连锁咖啡品类首次获得三连冠,再获“金字招牌”认证。《第一财经》杂志这样评价瑞幸:“瑞幸已从商业模式上阶段性形成了一个健康的循环:频繁的爆款产品、出圈的营销、数字化基础带来的经营基本盘的稳定、大众对品牌的高认知、更多人愿意加盟、门店数不断拓展。”其次,瑞幸更为关键的底气是在供应链建设上,瑞幸不要“泛泛而谈”,而要“做深做广”。众所周知,从上游原材料采购、中游自建咖啡豆烘焙厂再到下游的门店的物流、运营与销售,咖啡行业的供应链分散性强,复杂度高,是一门典型的重资产生意,因此很多咖啡品牌对于涉足产业链与供应链建设,一直犹豫不前。而瑞幸很早就将视角放在了产业链与供应链上,建立了从原材料采购、加工到物流配送体系的完整供应链体系。因此,15000家门店,这一数字背后其实是“瑞幸模式”所带来的一个正向循环:一面是,通过做深做广供应链与门店的持续扩张,依赖规模效应,拥有产业链议价能力,形成稳定增长。另一面则是通过数字化技术提高供应链运转效率与产品开发能力,进而激发与拉动消费需求,带动产业链升级。万店规模只是静态的数字,但商业世界的不确定性也要求企业必须对商业组织的细节进行更为灵活地变革与设计。更健康的供应链生态也正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如上文所提到的,那些突破万店的连锁品牌大多拥有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回到咖啡行业复杂的供应链上,一方面,行业上游供应商的大部分收入都来自于下游品牌商的订单,意味着它们极为依赖下游品牌商的增长。另一方面,品牌商需要一套极致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用品牌效应与规模效应,让上下游都赚到钱。而此次瑞幸主动官宣将供应商的账期缩短到30天内,在为供应商们解困增效的同时,构建了一种上游与下游互信互利、共建共创的新型合作关系,本身也在反哺瑞幸的产品开发能力。因为,当供应链中每个环节的资金加速回流,更多的资金可以用于产品开发创新上,进而带动上游产业的转型升级。而突出的产品创新能力本身就是瑞幸最重要的“护城河”之一。瑞幸经常被称为“爆品制造机”,产品开发以多、快与好取胜,且能高频推出一款又一款现象级单品。瑞幸总能“精而准”地洞悉更适合中国人的咖啡,帮助消费者做更具性价比的选择。如瑞幸咖啡高级副总裁周伟明所总结的:“瑞幸洞察适合中国人的咖啡,以顾客为中心,持续打造爆品。”瑞幸咖啡高级副总裁周伟明在瑞幸合作伙伴大会发表演讲这种打法之所以能成功,且无法复制,背后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瑞幸对消费者需求的准确洞察,二是瑞幸科学的产品研发机制。首先,在消费者洞察上,瑞幸很早就意识到咖啡口味对中国人的适口性问题,因此便确立了“大拿铁”战略,围绕“奶咖”这一研发大方向,凭借着爆款大单品的系列化与组合化,搭建了稳固的产品基本盘,并站在“巨人肩上”持续创新。此前瑞幸出圈的“中国茶咖”系列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基于当下年轻人对中国风味的偏爱,瑞幸将“摇青”“蒸青”“煮青”等传统制茶工艺与咖啡风味组合,既带火了“中国茶咖”这一新品类,又在年轻人中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其次,则是瑞幸科学的研发机制,这得益于一套成熟的数字化研发体系,瑞幸能将原料、口味等这些充满不确定的需求因素量化,并与咖啡风味做创新融合。比如两年卖了3亿多杯的生椰拿铁,还有首发日便突破131万杯销售记录的生酪拿铁等,都是瑞幸“精而准”产品开发能力的体现。而此次供应链生态的进一步优化,也势必将进一步放大瑞幸产品研发能力的优势,在供应链加速集约化与高效的同时,瑞幸能以更好的产品满足终端的消费者需求。从这一层面来说,瑞幸无疑开了一个好头。财经无忌长期跟踪瑞幸与咖啡行业的发展,此前我们在《瑞幸又多走了一步,咖啡迈入“质价比”时代》中,曾认为,当下中国咖啡的竞争环境已从“性价比”年代迈入了“质价比”年代,咖啡的初步大众化已经完成,包括瑞幸在内的中国咖啡品牌心智普及也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眼下,对咖啡行业而言,“系统战”已然成了新一轮的竞争关键词。强调“系统战”的原因在于,此轮竞争考验品牌的系统化能力,包括供应链建设与产品创新、运营效率与门店拓展、品牌形象与用户运营。其中,更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如何达成品牌的稳定增长至关重要。因此,在这场更为残酷的系统战中,拥有上述完备竞争优势的品牌无疑能走得更远,瑞幸是其中的关键玩家之一。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首席增长官杨飞表示,瑞幸未来将“品牌更强大、营销更敏捷、运营更高效”。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首席增长官杨飞在瑞幸合作伙伴大会发表演讲一方面,夯实用户心智,建立与消费者更紧密的连接。无论是打破代际圈层的“酱香拿铁”,还是令无数人高喊“爷青回”的“马斯卡彭生酪拿铁”,在咖啡行业联名层出不穷的当下,瑞幸每一次的联名几乎都能引发社交媒体的讨论,在很多年轻人心中,瑞幸俨然成为了那个“最懂他们”的品牌。此外瑞幸还提出了全新的品牌主张——“幸运在握”,用更务实与脚踏实地的品牌价值与当下更相信“事在人为”的年轻人建立了更紧密的连接。另一方面,瑞幸可持续的增长来自于始终践行“品运合一、敏捷高效”的增长观。所谓“品运合一”,即用户运营为品牌提供稳定强大的流量基础和流量触达,品牌为用户运营提供丰富的内容,提供不断刺激的流量支持和爆款带来流量的阶梯。“敏捷高效”则是瑞幸增长的终极优势,依托于强大的数字化中台系统,通过内部组织团队的构建、方法论的先进性、执行流程的磨合和标准化,达到足够敏捷,足够高效的运营效率。“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卓越的、世界级的、百年咖啡品牌。”郭谨一这样阐述瑞幸的目标。而在这样的良性生态下,我们有理由相信,瑞幸将走得更远,中国咖啡也能走得更远。
2023年10月19日
其他

有人大厂裸辞职入局身心灵,打着“疗愈”旗号掏空年轻人的口袋?

裸辞的大厂人,又有了新去处,这一次是身心灵。接触身心灵之前,你很难想象钱会来得如此容易。拉一个维持3个月的微信群,三不五时对群成员的言行进行一些“引导”,期间群主还可以根据情况“闭关”,群因此也陷入“静默”。“静默”期里,群成员被要求复盘过去这段时间里自己在群里的发言,体会发生了哪些改变。3个月时间,群主赵琦向30多位群成员收费各7000余元,百位数根据成员实际情况波动。如果想要进行1对1的心理咨询,需要另外再花一笔钱,金额在3000元到5000元不等。事实上,在身心灵产业里,赵琦的收费标准也仅仅是中等而已,一些打包了住宿、餐饮服务灵修班,价格均在万元以上。此前,中国新闻周刊的文章《加入灵修后,他们从裸辞到负债百万》,揭开了身心灵产业“灵性”外壳下“拜金”的一面。一名叫学霸猫的“心灵导师”以帮助学员打开金钱观的名义,建议甚至督促他们进行大额消费,利用学员对自己的信任,一步步将他们推向了负债百万的深渊。身心灵起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后杂糅了心理学、社会学、佛学、宗教等多种文化,指的是一种以全面和整体的方式看待健康的理念。具体实践上,占卜、算命、心理疗愈都被囊括进身心灵产业。而如今,这项立足于健康的产业,正在走向失控——缺乏行业伦理观念及专业知识背景的从业者,依靠互联网营销“搜集”起一批需要帮助的人后,靠一些看似“有效”但治标不治本的手段形成个人崇拜,继而贩售起了新时代的“赎罪券”。其中最有害的一面是,身心灵这款本在高净值人群中悄悄流动的奢侈品包包,正在互联网的加持下,成为了挥向本就没有什么积蓄的年轻人的,温情但滴血的镰刀。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年轻人对身心灵甘之如饴?它真的能帮助年轻人走出困顿,更积极地面对生活吗?最关键的是,为什么这些人不去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而选择投入了身心灵的怀抱?在小红书里搜索身心灵,你会发现这个圈子里已经形成了一条庞大的产业链。那些心灵导师用于揽客的帖子,来源于MCN机构的营销流水线,他们批量制造“高维智慧”和“宇宙能量”,将贴文装点的像是通向霍格沃茨的9又3/4站台。其实不光是贴文,就连心灵导师本身,许多也是流水线的产物。培训机构不遗余力地鼓吹着身心灵行业的暴利,“月入五万”“下一个风口”,这些充满噱头的贴文下面,咨询详情的人络绎不绝。
2023年10月18日
其他

直播、店铺、内容三中心增量全引爆,我们终于等到双11百·万新利器

作为电商行业一年一度的“保留节目”,第十五个双11即将拉开序幕。毫无疑问,电商行业经历了曾经的高歌猛进,从强调速度到追求质量增长,经历了完整的周期变化。站在商业环境的巨变,经济缓慢复苏的关键路口,面向新的双11,商家与平台也有了明显的进化。以淘天集团为例,从年初至今,围绕平台生态、商家经营与用户体验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在“用户为先,生态繁荣,科技驱动”三大战略下,淘天主动刀刃向内,将方向盘交给用户,为商家寻找确定性的增量机会。对服务千万商家的阿里妈妈而言,也始终思考着,如何扫清商家焦虑,为今年双11实现生意爆发与长效增长提前谋篇布局?早在今年9月的m峰会上,阿里妈妈就已提前剧透双11经营玩法,并将淘系生态内的新经营格局量化为“店铺、直播、内容”三大增量中心。此外,两大AI投放产品万相台无界版和阿里妈妈百灵的发布,助力商家经营的提质增效,提供了AI时代的“工具箱”。但如何进一步利用双产品把握淘系生态红利?商家究竟该如何投资与布局?两大产品又是如何助力商家在双11中抢占新机?商家们实际经营侧的困惑在10月17日阿里妈妈双11产品投资周《百·万引爆局》直播中得到了集中解答。阿里妈妈传播总监「莫宁」就「淘系三中心增量策略」进行了介绍。而针对双产品,阿里妈妈广告产品中心总监「浅语」、阿里妈妈直播产品负责人「原子」和阿里妈妈运营中心总监「莫蓠」详细拆解了双11万相台无界版的投资重点与产品能力。关于阿里妈妈百灵的核心能力与实操,阿里妈妈品牌广告&UD产品负责人「可观」和阿里妈妈UD产品运营负责人「臻一」也进行了详细介绍。而在财经无忌看来,万相台无界版与阿里妈妈百灵两大产品所形成的高效率、高助力与高价值——这一“三高效应”帮助商家在这个双11搭建了一条从寻找增量到转化增量的确定性增长路径。客观而言,迈入第十五个年头的双11,商家们经历了旧消费到新消费时代的历练捶打,已意识到电商经营已是一场围绕品效合一的精打细算。对商家们而言,面向挑战更大的双11,它们需要一套贯穿经营全链路的,更高效和更简单的解决方案。这也正是全新升级的万相台无界版与阿里妈妈百灵两大产品在商家经营层所带来最直接的“减负增效”。最直接的是,产品操作层的简单化。双产品的进化宣告了“一站式投放时代”的到来,无论是万相台无界版通过打通全账户与全渠道而实现“全店经营一本帐”,还是阿里妈妈百灵整合全量品牌产品,真正实现投放的一站式管理,本质上都是通过简化工具层操作,让商家投入更多精力关注经营目标的制定。在双11大考中,时间就是金钱,速度就是生意。可以看出,阿里妈妈双产品的高效在让经营变得更简单的同时,实则也是化繁为简,在争分夺秒间助力商家抢占生意增长创造出更多的机会。但另一个关键是,对万相台无界版与阿里妈妈百灵而言,此次双11也是其产品能力的一次大考,外界也期待,它们的新一轮能力升级,如何助力商家更简单地把握增量红利?对平台而言,破解上述难题的关键则在于产品能力与运营策略。具体来看,一是是否将核心能力集成在具体产品功能与应用中。二是,是否回到商家所关注的人、货、场等经营场景,做更清晰、更科学的经营布局。财经无忌观察到,阿里妈妈围绕两大一站式投放产品,在人、货、场上,依托全新的AI能力助力商家在三中心上更为科学的布局抓住增量红利,实现人群转化爆、货品单单爆、直播日日爆、内容马上爆和品牌全域曝。阿里妈妈传播总监「莫宁」介绍到:“两大一站式AI产品不同的能力,以及各类的经营计划和IP层面,还有很多定制化的权益,可以更精准地去应战具体的经营场景”。对商家而言,形成了清晰可见的高助力。在“人”上,万相台无界版和阿里妈妈百灵更全面、更智能与更精细化的人群策略,让人群破圈触达更容易,商家所关注的消费者运营不再是一门依靠直觉的生意。关于万相台无界版的产品优势,阿里妈妈广告产品中心总监「浅语」介绍道,全域土地整合、动态预算调配、动态预算调配、实时人群追踪是万相台无界版的四大产品红利。此次双11期间,“三年磨一剑”的万相台无界版升级7大产品能力,针对双11大促的关键节点,更先进的产品能力,可以精准识别优质人群,让消费者运营更加高效。在蓄水期,如何最大化对意向消费者进行前置蓄水?万相台无界版提供了更全面的人群触达。人群方舟可以结合洞察促进高价值新客积累,同时在大促专属人群包上,商家也可针对大促预售早鸟人群、大促囤货人群等进行提前圈选与触达。而在大促预热/预售期,消费者运营需要精准锁定目标消费者,万相台无界版的关键词流量金卡、人群超市、人群方舟等产品助力商家实现人群资产的沉淀。在大促爆发期,万相台无界版提供了黄金时段冲量包、一键起量/全能调价和拉新快的增量成交模式“三大利器”,助力商家全面冲刺双11。在经营布局与规划上,基于AI时代数智经营的发展路线,阿里妈妈推出了3大AI计划“万相更新·AI人群破圈计划”、“万相更新·AI新品速爆计划”、“万相更新·AI搜索金榜计划”。据阿里妈妈运营中心总监「莫蓠」介绍,其中,“万相更新·AI人群破圈计划”也是聚焦消费者运营。万相台无界版基于DEEPLINK人群运营方法论,推出了人群方舟“多目标组合策略”,可实现“智能+可控”下全渠道的全域种草和拉新。财经无忌了解到,经测试,人群方舟可助力人群运营兴趣新客流转率提升55%,首购新客流转率提升20%,在人群运营上,借助AI能力帮助商家解决获客难题,提升人群运营的效率。在“货”上,万相台无界版货品运营场景与关键词场景所提供的“升级版”货品解决方案,货品系列化能力覆盖了大促全周期,商家可基于双11关键节点,根据不同的营销目标,灵活优化货品结构,从“打爆一个货”到“做好一盘货”。货品运营场景基于VIEW货品方法论,针对双11,货品场景也升级了新品自动成长的能力。如在蓄水期,在新品冷启上,商家可应用新品冷启动、上新快及货品加速三大加速器,提升新品的打爆速度。同时,在“万相更新·AI新品速爆计划”和“万相更新·AI搜索金榜计划”两大计划的加持下,为货品在双11出圈带来更多确定性。万相台无界版在“人、货”上的产品能力升级,实则通过更精细化的人群策略实现“人群转化爆”,用更精准的货品运营实现了“货品单单爆”,能更好地助力商家把握店铺中心增量红利。作为链接品牌与消费者的核心支点,淘系店铺本就是人货经营与承接品牌全域生意的主阵地。除了人群转化爆与货品单单爆外,一站式品牌经营平台阿里妈妈百灵自9月初发布后,也一直备受关注。据阿里妈妈品牌广告&UD产品负责人「可观」介绍:“百灵产品的定位,是一站式品牌经营平台。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产品能力的建设,帮助品牌更好的管理全域媒体的投放,实现策略、执行、洞察、数据的一站式管理。”实现整合与能力升级的阿里妈妈百灵在此次双11上,提供了包含Topshow、品牌特秀、ShowMAX、超级互动城、大促品专、UD品牌-TOP、UD品牌-全能王牌、UD品牌-超级全域通、UD品牌-优酷展示和UD品牌-超级专项-朋友圈PDB
2023年10月17日
其他

杭州亚运会刷新中国快递企业品牌认知​

今年的亚运会,很是出圈。201块金牌、魔幻的bgm,随处可见的黑科技,以及崛起的中国快递物流业。在“幕后”,从开幕式到闭幕式,逾十万吨体育器材、办赛设备、后勤保障等办赛及参赛物资,被圆通织就的一张庞大物流网络串行并联,并随时响应。在“台前”,《送来一场亚运会》的纸箱动画、专为亚运涂装的全货机、让人流连忘返的“超级箱”、人气爆棚的亚运村快递驿站……圆通一系列颇具创意的活动频频在社交媒体上出圈。短短16天,使得亚运会不仅成为了中国物流展示实力的舞台,也成为了中国快递企业对外推介的窗口。开赛前期,圆通一部《送来一场亚运会》的预热短片风靡全网。这则定格动画,以代表快递包裹的纸箱为主要创意来源,融入亚运火炬、亚运项目、物流传输带、海陆空运输等特色元素。
2023年10月17日
其他

不当巨头要做“明日之星”,江小白如何穿越艰难长周期

你有听说过鲑鱼洄游的故事吗?为了生存繁衍,这种鱼每到一定时间就会踏上几千英里的洄游产卵之旅,一生都在淡水和海水之间穿梭,以实现生命延续。每一条鲑鱼都是置死地而后生的勇士。延伸到商业世界里,当前的酒饮行业正进入一个“史无前例”的鲑鱼洄游期:流通端、供给侧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内卷态势,价格倒挂、高库存成为行业关键词。此背景下,酒饮行业如何“置死地而后生”?酒饮企业如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这是摆在所有玩家面前的一道考题。10月9日,第五届中国快消品大会暨第一届中国快消品经销商大会,在深圳开幕。久未露面的江小白创始人陶石泉分享了自己的最新思考。他认为,企业如果一味学习和模仿巨头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布局未来,让自己成为“明日之星”才能穿越长周期。而江小白现在要做的,就是“坚决地把新酒饮作为明日之星的战略机会”,同时在策略上“全面高质量改善经营”。在被焦虑弥漫的酒饮行业,陶石泉的这次分享给行业带来了新的启示。毫无疑问,一场争夺未来30年发展机会的新世界船票之战已经开始打响。无论甘心或不甘心,持续的高增长事实上已经成为了过去。老瓶装不了新酒,过往的经验和模式,在现阶段已经不灵了。在认清现实之后,面对发展的要求,企业又该如何找到新的市场机会?在演讲中,陶石泉提出企业要做“明日之星”——当下的明星企业并不适合去追随,“我们真正要学习的是他们早期,而不是学他们的现在”。作为最早提出新酒饮概念的企业,陶石泉判断,江小白要成为明日之星,就要更坚定、坚决的把新酒饮作为战略机会。回望过去几年,伴随着酒类消费代际更替、人群变化、产业转型等驱动,新酒饮已经持续火爆,为传统酒企谋求增长的第二曲线和饮料企业扩张的新战场。但无论是传统酒企推出的新酒饮品牌,还是零售和餐饮连锁品牌推出的自有新酒饮产品,当下的酒饮行业,期盼已久的市场狂欢并没有出现,反而是渠道面临“堰塞湖”的风险。为什么在多股力量介入的新酒饮市场,虽然出现了一些品牌,但几年下来真正存活下来的却少之又少?这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很多企业只是把新酒饮作为一个营销的概念,并没有真正上升到企业的战略选择。酒企过往发展的路径依赖,以及和旗下现有产品的互搏,很难让企业真正有能力去支撑它。管理学上很多专家都论述过“战略即选择”。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进入了经济发展的低迷期。商务活动的锐减,使得人们对商务正装的需求在逐年下降,更要命的是,正如日本社会观察家三浦展在《极简主义者的崛起》一书中记录的,年轻人认为“比起每天穿的衣服换了又换的人,每天穿同样衣服的人更精致,更酷,更有超凡的魅力”。如今已经被誉为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的柳正井,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时代赋予的机会,他创办的优衣库,从诞生以来就坚持“低价高质”策略,一时间优衣库开遍了整个日本。纵观优衣库、雀巢、福特等此类优秀的消费品企业。他们无不是基于对用户群体、消费需求、行业趋势变化,及时更新战略定位,最终实现了基业长青。在陶石泉看来,要用30年的时间去看新酒饮这个战略级的机会。过去十年,包括江小白品牌,是点状的创新;第二个十年,会出现线状的、面状的创新,新酒饮品类应该能诞生百亿级的企业;第三个十年,会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化的变化,到时候会产生中国市场、国际市场的并购与整合,也会诞生新的明日之星的企业。过去,我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时代,不少企业曾形成一些惯性思考。而现在,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企业的战略和策略也要坚定的告别过去的路径依赖。那么,制定了正确战略的企业是否就意味着一定能够穿越周期?2014年,纳德拉出任微软新任CEO,在战略重心转移到云业务上,同时迅速从组织结构、企业文化上制定了和新战略相匹配的经营业务动作。如今的微软市值已经高达2万亿美元,远远甩开曾经的老对手甲骨文、SAP、Adobe——这几家市值总和一度都比不过微软一家。回顾经历周期“淬炼”的企业,无论是微软、华为,这些善于穿越周期的强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决策层都做出了更好的决策,以及快速敏捷地行动。对于新酒饮这个战略机会,陶石泉坦言只有“真正愿意痛下决心,把自己改造成适合下一个时代的企业”,才能真正成为“明日之星”。江小白的核心策略是“全方位将公司推动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一个企业好不好,有没有高质量的运营基础,团队、组织、协同、数据化等很多看不见的地方,才是一个企业真正面向未来长期发展非常重要的能力。”对此,陶石泉也提及了江小白的三点打法:高质量的用户运营,高质量的产品经营,以及高质量的组织人才及运营体系。以用户经营为例,在陶石泉看来,面对有14亿人口基数的庞大的中国市场,企业必须要学会选择,而这种取舍决定了用户的“画像”,并且对实现高质量的用户运营有了底层逻辑。“我们怎么去理解品牌?是谁在用你的产品,你就是什么样的品牌。”“过去我们总认为我们去塑造品牌高端形象,从而能吸引高质量的用户,其实这不是因果关系,更重要的因果关系是,谁在用我的产品和使用我的产品,决定了品牌是不是高质量。”艰难的市场环境逼迫企业真正思考长期价值和长期发展的策略。回到鲑鱼洄游这个故事最艰难的地方:这个旅途充满了艰难险阻,遇到激流要奋力跳跃,遇到浅滩要用腹部摩擦河床,被困在浅水区要等到下雨才能继续前行……可谓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平心而论,对于企业来说,制定正确的战略尚且不易,而通过什么样的策略迎接“鲑鱼的洄游”更不容易。很多人并未意识到,江小白已经创立12年了。从新生代到中生代,虽然陶石泉并不认为江小白已经逃离射程,但这12年来,从渠道的深耕到整个产业链搭建,江小白是为数不多的已经建立自己护城河的新消费品公司。这十几年来,江小白在重庆江津已经建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760亩的酒厂江记酒庄、近万亩的高粱地,堪比一线酒企的实力已经让江小白成为整个中国西南最大的清香型白酒酿造基地。上万亩的农场和近千亩的两大酒厂,融合成了江小白酒业的自然酿造生态区,这里也成为了中国白酒金三角区域最大的一片自然农场。如今,江小白完成了从高粱育种、生态农业种植到技术研发、酿造蒸馏、市场销售、品牌管理等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全面布局,从一家白酒企业转型为一家全产业链链主企业。这种基于对长期目标的耐心,也让江小白得以在竞争激烈的白酒市场,过程艰苦但主线稳定地不断生长。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江小白首次迎来了其酿造地“国家队”的支持。重庆江津区政府与江小白酒业就“升级清香自然酒,目标百亿新名酒”举行战略签约仪式,以支持江小白酒业进一步做强做大,这无疑让江小白高质量发展拥有了更稳健的底盘。10年间,江小白从小酒起步,成为有知名度的国民白酒,甚至江小白的出现,某种程度上,还启发了很多白酒企业开始探索年轻化、潮流化和全球化。鲑鱼奔向大海的征途,一定会把自己“喂饱”,准备好以面对接下来的艰难跋涉。不断修炼内功的江小白,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2023年10月10日
其他

投出奈雪、周黑鸭、百果园的天图投资,为什么反而不值得投资?

在一级市场,天图投资(01973.HK)被誉为“本土VC/PE在大消费领域的一面旗帜”,先后投出了飞鹤、周黑鸭、奈雪的茶、百果园等上市公司。招股书显示,天图投资现有187家投资组合公司,小红书赫然其中,锅圈食汇亦已通过港交所聆讯,离上市只有一步之遥。在二级市场,天图投资就没那么风光了。10月6日,天图投资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港股“VC第一股”,也是国内第一家“新三板+H”的创投机构。然而,市场并不买账这些“第一”。天图投资股价开盘下跌17.08%,从6.5港元跌至5.3港元,并一路下探4.49港元。随后经历V型反弹至开盘价附近,最高达5.52港元。紧接着再次下跌,并以每股4.88港元的股价收盘。当日跌幅24.92%。截止10月9日收盘,天图投资股价4.12港元,距离发行价下跌36.62%。为什么手握许多优质资产,并且部分项目距离变现仅一步之遥的天图投资不被市场看好?我们又该如何评价一家过去往往藏身于企业背后的投资公司?它究竟值不值得投资?回答这一系列问题,或许韩信回答刘邦的那句话最为合适——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俗话说,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天图投资不被看好的首要原因,是大消费领域的集体退潮。过去两年时间内,消费领域迎来了一波前所未有的创投热潮,无数的人才、资本不断涌入。天图投资既是这股热潮的推动者,也是受益者。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天图投资累计投资项目74个,占2002年至今项目总数的四成。2021年6月,奈雪的茶成功登陆港股市场,天图投资作为其早期投资者,持有奈雪的茶13.05%的股份,为最大机构投资方。按奈雪的茶当时(截至9月6日收盘)的市值228.45亿元,天图获得的回报接近30亿元。如今,消费者回归务实理性,叠加宏观经济环境尚不明朗,导致过去被视作可行的道路成为了死胡同。过去几年间涌现的新消费品公司,大部分都遵循这样一个模式:靠前期融资购买流量、扩大门店,继而带动销量,先打响知名度,抢占市场份额。上市之后,再通过股市募集资金回过头来练内功、补短板。现在这条路的头尾都被掐断了。一方面投资人不再像过去那么阔绰,另一方面,市场趋冷导致在二级市场上新消费品公司很难募集到足够的资金。资金面遇冷的同时,政策端也在调高消费行业上市的门槛。日前,证监会“IPO红绿灯行业审核标准细则”的消息流出,明确了禁止类、限制类、允许类和支持类的行业上市标准。其中,食品、家电、家具和服装鞋帽等相对传统、行业壁垒较低的大众消费类企业,属于限制类目。因此我们能看到,老乡鸡、杨国福、蜜雪冰城在内一大批餐饮企业的IPO进程均出现卡壳。天图投资持股的多次冲击A股的德州扒鸡和八马茶业均已于近期主动撤回了IPO申请。而对一家投资公司来说,最大的业绩支撑往往来自于投资项目上市后的股权变现。因此,即便天图投资手中仍有锅圈食汇这样距离上市之差临门一脚的公司,也只是大势中的一朵逆浪,未来一段时间内业绩下跌难以避免。同时,锅圈食汇正面临下沉战略和加盟商赚钱难的核心矛盾。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关店率从0.7%攀升至3.0%,截止今年4月,关店数量和新开门店数量的比率更是来到了17%。它上市之后究竟能给天图投资带来怎样的回报,仍有待商榷。上述不利因素被直观地反映到了天图投资的业绩报表中。2020年至2022年期间,天图投资持续保持盈利,于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分别录得纯利10.58亿元、7.20亿元及5.33亿元。但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的三个月,天图投资录得亏损净额约0.81亿元,招股书称主要原因是市场状况暂时性波动。投资收益方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的三个月内,投资亏损同样扩大;于2023年前六个月,天图投资确认投资亏损净额达到2.26亿元。综合以上因素,甚至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短期内都很难看见它交出一份能让股民满意的业绩报表的希望。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天图投资的股价会在开盘首日大幅下跌25%。股市有涨有跌,受多种因素影响,短时间的低迷不能证明企业没有价值,穿越周期的力量往往来自于水面之下的隐秘势能,对一家投资公司来说,更是如此。长期来看,天图投资是具备在消费领域整体低迷的环境下积攒势能的能力的。投资公司和被投公司是双向选择。对投资公司来说,选择投资对象的考量包括目标企业的创始人、发展潜力,和其他投资项目能否形成配合等等。而站在被投资公司的立场,选择拿谁的钱,并不仅看金额的多寡,还有对方能提供怎样的合作伙伴,是否有契合企业的发展战略等参考因素。因此,天图投资能得到创业者的青睐,主要可以归结为两方面原因。首先是观念上的契合。天图投资合伙人李康林曾在一次访谈中介绍过自己和团队的品牌投资偏好,能和天图投资聊到一起的创始团队,可以被笼统地归为一类人——务实的理想主义者。这部分人既有做品牌的初心,立足于最基础的社会需求,有自己的底层思路。同时他们又具备务实的气质,能充分地利用手上现有的资源,在错综复杂的现实中披荆斩棘,让品牌慢慢成长。天图投资理解中的品牌,并不仅仅止步于通过营销洗脑消费者建立起的品牌认知,而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一项贯穿始终的长期工程,具体表现在品牌名、渠道、价格区间、Slogan等多个方面。从过往的投资案例来看,天图投资的版图中,确实不乏“长期工程”。小红书、笑果文化、江小白、奈雪的茶等叫得出名字的品牌,天图投资均陪伴了它们五年以上。这些品牌中,最能反映天图投资优势和短板的,仍是它打响名声的首场大捷——周黑鸭。从2010年开始,周黑鸭先后收获了天图投资的8400万,交易股权11.76%。之后的时间里,周黑鸭迅速铺开渠道,广开门店,使得“周黑鸭”三个字迅速家喻户晓,晋升为鸭货界一哥品牌,并在2016年成功在港股上市。彼时,天图投资仍拥有7.86%的股权,并持续持股直到2020年才大量减持,套现7亿港元,约为投资本金的8.3倍。不过,天图投资的这次动作,却引起了市场观察者对其盈利能力的质疑。2016年,周黑鸭上市时,发行价为5.88港元每股,天图投资当时的持股市值高达10.75亿港元,约为投资本金的12倍。而2020年减持时,周黑鸭的股价只有4.9港元。而且,在天图投资减持后,周黑鸭的股价迎来了大幅反弹,于2021年5月一度涨至11.86港元/股。可惜,大幅减持后,天图投资手里仅剩了周黑鸭0.73%的股权,与这波红利擦身而过。除了本身的价值观与这些“务实的理想主义者”契合,天图投资丰富的项目储备,意味着在它的中介下,各个创业者能够以相对较低的人力物力成本与其他被投企业建立联系,购买到所需的服务,形成合力,共同增强市场竞争力。以购买流量为例。不可否认,在一定程度内向流量借力,能帮助新生品牌打开销量,形成可持续的现金流,它的有效性已经在过去的几年时间内得到了印证,唯一需要权衡的,是营销和供应链建设等内功之间的平衡。笑果文化与小红书,与其说它们是消费企业,不如说他们是流量企业,均有能力制造、产出、聚集流量。而天图投资选择与之建立合作关系,说明它正在从“流量的购买者”向“流量的开发者”升级。从流量的源头往下摸索,还能在天图投资的版图中找到从事广告业务的SEE
2023年10月9日
其他

“香喷喷”的烘焙行业,为什么有六成门店活不过两年?|创业黑洞

创业黑洞系列:第一篇:看上去很美的花店生意,为什么成了创业黑洞第二篇:二手咖啡机堆积成山,这个巨头涌入的超级市场,没有赢家?平均存活时长32个月,近六成门店在两年内倒闭——这是一组有关烘焙行业的统计数据。在今年,烘焙行业更是迎来了“至暗时刻”。不论是2021年横空出世的新中式烘焙双子星——墨沫点心局、虎头局·渣打饼行,还是克莉丝汀(01210.HK)这样陪伴了消费者十数年的老品牌,都陷入衰退,甚至传出消息破产清算。其中,虎头局创始人被供应商和拿不到工资的员工堵在总部办公室,部分“讨薪无门”的员工以物代资,瓜分上海总部大厦的办公室用品……而曾经的烘焙第一股克莉丝汀,则在6月走到了买楼抵债这一步,出售了上海的两处物业。创始人罗田安更是在3月公司传出停工、断供丑闻的时候就直接表示“很难再开了,希望早日破产清算”。除此之外,牛角村、福利森林、85度C、东海堂等一系列知名烘焙品牌今年也纷纷走下坡路,关店、裁员或倒闭退场。这些品牌涵盖了烘焙行业的几种商业模式。克莉丝汀靠中央工厂迅速崛起,虎头局踩中了新中式的风口,牛角村则是单品类门店的代表品牌,它们一齐陷入衰退,意味着烘焙行业再一次进入了死胡同。事实上,烘焙行业的死亡率一直都很高。美团数据统计显示,全国烘焙门店平均存活时长32个月,有57.7%的门店在两年内倒闭,只有23.8%的烘焙店能活4年以上。从聚光灯下的明星品牌到占市场绝大多数的个体烘焙店,全都弥漫着一股看不到前路的迷茫,这股迷茫并不仅仅是能否做大做强的问题,而是“生存还是毁灭”?烘焙是一个门槛和天花板都不高的行业。这里的天花板不高指的并不是烘焙师的技术水准,而是烘焙店的规模。占这个市场70%以上的,是散布在各个社区的个体烘焙店。过去,它们因消费者对防腐剂、食品添加剂的排斥而独具竞争力,其中最典型的是蛋糕店,它们往往会将蛋糕的制作过程展现出来,以加深消费者的信任。同时,这些烘焙店的客群相对固定,集中在门店周围的街区里。劳动密集、制作复杂、品类丰富、消费者信心……这些因素一同构成了个体烘焙店的壁垒,保护他们不会因为资本市场的波动而倒闭,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确实是一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生意。但反过来说,这道壁垒也限制了烘焙店的规模。对烘焙师的高度依赖,注定了烘焙店不可能大规模复制。而这也是今天烘焙市场接近3000亿,CR5只有10%左右的原因。为了打破天花板,烘焙玩家们做过许多尝试,也曾阶段性取得过成效。比如,克莉丝汀开辟的“中央工厂+冷链”模式,曾被视为提高产品标准化、降低开店门槛的良方。通过“中央工厂+冷链”模式,克莉丝汀将烘焙制品的前期生产转移到流水线上,由门店直接加工半成品出售,既实现了口味的标准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门店的硬件成本。在西式糕点仍是“稀罕物”的20世纪末21世纪初,克莉丝汀实现了快速扩张,7年开出了逾千家门店。但这种模式之所以能成功,生产方式革新是一方面,当年卖方市场的背景同样不容忽视。而随着烘焙制品的供给越来越丰富,消费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需要在口感和风味的研发上始终处于“半步领先”市场的地位,一旦落后于市场变化,调整产线带来的时间成本就会导致“一步慢,步步慢”。产品缺乏新意,品牌老化正是克莉丝汀倒下的直接原因。近几年,克莉丝汀基本没什么新品,研发团队也都离职而去。虽然网上仍能看到不少消费者怀念克莉丝汀的年轮蛋糕、蛋挞等产品,但终归是少数,市场用脚投出的反对票,早已决定了这家早期烘焙市场引领者的结局。2013年到2021年,克莉丝汀营收逐年递减,归母净利润更是持续处于亏损状态,9年时间累计亏损超13亿元。克莉丝汀的教训似乎说明,相比于经营生产线,打造爆品才是烘焙品牌长青的根基。2021年开始掀起风暴的新中式烘焙曾让许多投资人兴奋。消费者不惜跨过大半个城市排几个小时队只为打卡发朋友圈,这一现象似乎证明了爆款新品确实有冲破“社区生活圈”的魔力。市场上因此涌现出许多收获多轮融资的明星玩家,前文提到的虎头局和墨沫点心局正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当经济形势不再明朗,“降级”和“务实”成为了许多年轻人消费的主线,网红品牌们纷纷迎来了它们的梦醒时分。虽然虎头局具有不错的产品创新能力,但仍未能摆脱烘焙行业整体技术含量较低,差异化不突出,品牌溢价缺少支撑的弊端。竞品很容易从原料、制作入手模仿,产品红利无法长期维持。因此,在新中式烘焙引起市场注意后,持续涌入的新玩家使得赛道快速从蓝海变成了红海,竞争强度指数上涨。具体到市场表现上,在虎头局尚未实现树立起品牌价值的档口,二三线城市不断涌现各类“点心局”,不论从产品组合还是门店模式上都十分雷同,行业再次回归到了“竞价”的基本逻辑当中,虎头局的扩张也因此陷入停滞,再无力进行供应链建设,最终落得现金流断裂的下场。缺乏创新的克莉丝汀和供应链稳定性欠佳的虎头局,似乎预示着这注定是一个属于小市民的领域,任何抱着干出一番事业的野心进场的玩家,最终都折戟沉沙在创新和供应链稳定的悖论中。明星品牌的倒下并不意味着个体烘焙店迎来了春天,过去为了支撑门店扩张而迅速发展的预拌粉和半成品,在电商经济的加持下,持续挤压着烘焙创业者的生存空间。今年,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专门店。顾名思义,专门店就是只做某几个,甚至某一个品类面包的烘焙店。它之所以被看好,主要是因为聚焦品类后能标准化面包生产,而通过往面包里添加小龙虾、小炒黄牛肉之类的夹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低成本、高频次创新。这种看似实现了供应链建设和创新之间的平衡的门店,并非烘焙行业的新物种,今年6月倒下的牛角村,就是以牛角面包为核心产品的烘焙品牌。牛角村之所以倒下,是因为网红光环的褪色。最初它在互联网上出圈,主要靠的是明星投资和“最容易遇见明星的店”的噱头。因此,当牛角村的面包不再是轻奢生活的象征,它的品牌故事也随之垮塌了。而如今的专门店与牛角村不同的地方在于,随着电商经济的兴起,线下门店不再是刚需,加工面包也不再需要专门的烘焙师,只需要会操作机器的小白对半成品进行复烤之类的二次加工就可以直接出售,以恰巴塔、贝果、碱水为代表的欧包本身就具备长时间保存的属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焦虑相对缓解,价格优势占领了决定消费者购买意愿的高地。这场变迁首先导致了从业人员的贬值。虽然烘焙行业普遍被认为从业门槛不高,但成为一名烘焙师却并不便宜。阿九是一名从业3年的烘焙师,回想当年自己入行的经历,前前后后花了将近10万元才从新东方旗下的烘焙学校毕业。即便如此,阿九仍自称是幸运的那一批人,至少学到了干货。大多数情况是,学员交了一笔声称“包含所有费用”的不菲学费后,仍需要在上学过程中被收取考试费、证书费,而上课的老师也并非宣传手册里那些行业大拿,教学质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甚至有些学校为了吸引学员报名,会承诺提供就业机会,然而当培训结束后会发现,这些所谓的就业机会只是镜花水月。预拌粉和半成品兴起后,阿九明显感到,许多门店更偏向于低价请小白做半成品,接受过体系化烘焙训练的反而不要。而对烘焙店的创业者来说,采用预拌粉和半成品,并非利润高低的考量,而是社区的基本盘被线上流量攫取后自身能否生存下来的问题。一个公认的事实是,那些诞生于流水线的面包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虽然口感上不出彩,但也不差。并且,成本远低于门店。这股趋势直接导致了烘焙行业的逻辑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烘焙店和烘焙师是一种互相成就的关系。烘焙师的出品、研发能力保证了烘焙店的口碑,而烘焙店的销量和知名度则反过来证明了烘焙师的能力,同时门店推出新品的需求为烘焙师的自我提升提供了原料保障。许多烘焙师正是这样一步步将自己打造成金字招牌,继而成立自己的烘焙品牌。然而,随着行业逐渐走向专门店这类浮于表面的创新,烘焙师不再有足够的发挥空间钻研技能,年轻人想要出头更是难上加难。虽然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比赛、考名校来博取名利,但这也是一条黄金铺就的道路,去国外镀金、打点“人情世故”,动辄几十万的成本远非普通家庭所能负担。因此,许多烘焙创业者都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烘焙师的创新意识过于旺盛。Nora是一名从业9年的烘焙师,开过一家烘焙店,现在主要帮各个烘焙店培训烘焙师。培训过程中她发现的最典型的问题是,即便有固定的配方和教程,烘焙师仍会刻意放错料、调整配比。从经营的角度出发,根据配方和固定工艺保证出品稳定,是防止客户流失的关键。创新固然重要,但并非每一批面包都需要创新。而对烘焙师来说,越来越少的创新机会意味着卡在自己面的几乎是一条死路,“打破常规”进行各种尝试,以期绕过决策者收获市场的掌声,看似是自主意识过剩,实则是鱼死网破的无奈之举。烘焙行业就像一股奔腾不息的海浪,许多人自以为选准了方向,做足的提前量,站在岸边等。然而,当海浪真正来临时,激烈而迅速,所谓的提前量甚至不够它们登上浪头便被抛飞了出去。这个浪头,就是消费者的需求。流体力学里有一个有趣的理论,海浪的高度其实是固定的,之所以越到岸边浪越大,是因为原本藏在水面下的势能显露了出来。换句话说,与其谋划提前量等着海浪奔涌而来,烘焙创业者更应该下功夫的是藏在水面之下的隐秘势能。整体来看,供应链和创新能力仍是烘焙玩家立足的根本,但在方向上,应该追求的并不是二者的平衡,而是某一端的极致。今年5月的上海焙烤展上,预制品种类明显丰富了许多,过去被认为不便保存、运输的慕斯蛋糕、榴莲千层、巴斯克均可预制,贝果这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烘焙制品,更是连复烤都不需要,可以撕开包装直接销售。这些变化意味着,将生产核心从门店向分布在城市周边的中央工厂迁移,品牌价值核心从线下往线上迁移,是致力于扩大规模的烘焙品牌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依托于半成品技术的进步丰富SKU,以价格优势抢占市场,通过线上渠道或同城配送实现销售,才是降本增效的良方。而对个体烘焙店来说,消费者的“善变”成为了唯一且坚固的护城河。在保证几个核心单品质量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口味和口感,牢牢锁住私域流量,是价格不具备优势的个体烘焙店生存下去的唯一方案。不过,私域流量池的流失往往与烘焙店的口味变化弱相关,因工作、生活变动离开门店的覆盖范围后,消费者采购烘焙制品的对象也会一并随之改变。因此,同样是个体烘焙店,具备线上流量运营能力的店主将相较其他玩家更具备优势。归根结底,消费者主观意愿上愿意买单的高溢价产品只有一类,那就是稀缺性产品。而在烘焙这个技术壁垒不高的行业里,真正的稀缺性其实并不来源于优质的产品,而来自于优质的回忆。因此,时间是个体烘焙店最好的朋友,成为一家“地方老字号”就是个体烘焙店或小型烘焙连锁店的上限。整体来说,至少在经济形势尚不明朗的短时间内,期待消费者像从前那样为网红产品买单是不现实的,薄利多销是生存下来的核心逻辑。在这条核心逻辑的基础上,根据自家门店的地理位置、客群画像、门店规模、成本构成对后续的经营规划进行调整,才能熬过寒冬,穿过迷雾。或许,所有人在迈进烘焙行业之前都应该想清楚一个问题——我想要的到底是一家陪伴几百个小家庭走过岁月长河的老字号?还是在市场上搅动风云的擎天巨擘?它们各有各的难关,也各有各的幸福,最关键的,仍是我们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2023年10月7日
其他

把绿色洗护做成趋势!海尔洗衣机做到了

今天的消费者,需要一台怎样的洗衣机?答案之一是,绿色洗护的洗衣机。消费升级下,一面是低碳环保消费已经被消费者“重新认知”。另一面是家电行业和企业的绿色转型,洗衣机将进入可持续发展竞赛阶段。我们观察到,海尔洗衣机展现了洗衣机的敏锐度和预判性,其不仅推出了绿色智能的洗衣机,更在9月28日央视特别节目《亚洲时刻・中国好礼》中发布了“绿色洗护梦想”。作为全球洗护行业的引领品牌,海尔洗衣机有责任、有使命,担当起了中国绿色低碳的重任。这不仅是为了每个小家的健康洁净,更是为了“地球大家”的青山绿水。我们通过此次活动,来解码海尔洗衣机的“绿色洗护”布局。绿色低碳成为共同追求,绿色生活方式渐入人心。快节奏的生活之下,很多消费者都希望洗衣机洗得又快又干净,还能安静运行。并且随着绿色生活方式兴起,消费者们更多关注与选择绿色产品和品牌,这也成为了满足消费者品质生活的一种消费追求。知萌的年度消费趋势调研显示,有73.8%的消费者会在日常生活中优先选择绿色、环保的产品或品牌。同时,还有30.6%的消费者表示,绿色产品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质量。因此企业的“绿色行动”将成为消费者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而海尔洗衣机正是这样,基于对用户需求的洞察,不仅创新了新消费市场趋势,还为用户带来超乎想象的惊喜。在过往十多年里,海尔洗衣机一次又一次的创新趋势,推动洗衣机行业的变革,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2012年,开创“直驱安静洗”,解决百年洗衣机“跳舞”难题,引领全球超20多家品牌加入直驱阵营;2014年,首创“免清洗防筒垢”科技,引领“健康洗”潮流;2015年,开创“双滚筒分区洗”趋势,8年里让“分区洗”走进全球更多用户家庭;2017年,“空气洗”成为高端洗护市场主流趋势……可以说海尔洗衣机的创新历程就是一幅洗衣机技术发展路线图。创造趋势很难,更难的是持续创造。基于对用户需求的洞察,海尔洗衣机再度用绿色科技引领,创新了“绿色洗护”的趋势。就拿“精华洗”洗衣机来说,可以带来“三省三低”的绿色洗护体验。不仅省时37%,省水38%,省电29%,而且在洗衣过程中,衣服磨损率降低15%,漂洗阶段实现洗衣液低残留的洗护新体验。更值得一提的是,海尔“精华洗”洗衣机还获得了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发布的《绿色洗护认证》,标志着“精华洗”科技对绿色洗护的探索获得了行业认可,同时也引领了行业绿色发展升级。
2023年9月30日
其他

互联网和科技,蚂蚁商业模式的两个新犄角

支付宝——这个“熟悉的陌生人”,最近成了“显眼包”。在亚运会的开幕式现场,几万人在某个时间同时掏出了手机——他们不是在拍照,他们都打开了支付宝。9月23日晚9点28分,一个金光闪闪的数字人,跨过钱塘江跳入至杭州“大莲花”体育场。这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的直播现场,大踏步奔跑的“数字人”和第六棒火炬手,共同点燃了亚运主火炬,惊艳全球。一亿数字火炬手跑出支付宝App,汇聚大莲花点燃主火炬,实现全球首个数字点火仪式;万名观众在现场通过支付宝,放飞许愿灯召唤吉祥物,实现全球首次大型演出AR互动创举,而这背后是蚂蚁在web3D引擎、AI、区块链、分布式数据库等硬核数字科技的支撑。这一刻足以成为亚运史上的经典,这也是支付宝的高“光”时刻。“我们决定首创一种万众参与、数实融合的数字点火仪式。”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总导演、总制作人沙晓岚介绍说,“亚组委向我们推荐了支付宝,感谢技术工程师们让设想变成了现实。”虽然说搞定导演天马行空的想法不容易,但这还不是最难的——让几万名远道而来的外国运动员,体会到杭州亚运会“丝滑”般的参会体验,更难。为此杭州亚组委设下了另外一个“一个亿的小目标”:让亚组委官方小程序“亚运一站通”用户达到1个亿。如今,“智能亚运一站通”注册用户量已超过1亿,访问次数超过43亿。这“一个亿”的用户显然属于“早用早享受”——这个在支付宝上推出的亚运官方小程序,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及票务等方面的需求,综合运用小程序云、数字人、区块链、
2023年9月29日
其他

为何说海信电视U8是电视行业的一次“撑杆跳”?

庞大的数字火炬手跨江而来、跨越运河的拱宸桥连通古今、此起彼伏的钱塘潮变成舞台……9月23日晚,“大莲花”造型的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内,地屏中央,“杭州欢迎您”的中英文字样在夜幕下分外醒目。这是历史性的一刻,也是万众瞩目的时刻。“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中引用的诗句,颇有另一番深意。转播商一直追求让电视观众身临其境,而这次开幕式可能是第一次做到了让相隔万里的电视观众真正体验到超越现场的感受。体育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每逢大型体育赛事,体育迷们的观赛热情总是能够带动电视产品的新一轮换新热潮。然而近年来,各领域的前沿科技更新似乎都在遵循“摩尔定律”,由此造成家电行业也越来越卷,各家都在不同方向创新突围,并试图以此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9月26日,海信电视举行了Hi冠军
2023年9月28日
其他

​君智谢宏达:中国经济恢复的关键,在于这三个字

对于通用汽车来说,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始于上世纪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上世纪30年代,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像瘟疫一样,传染到了全世界——大量的公司倒闭,银行破产,工人纷纷失业。但通用汽车,却在“大萧条”时期逆势增长。即便在最艰难的前3年,它不仅实现盈利,还将市场份额逐年提升,等到“大萧条”结束,通用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霸主。无论是汽车行业的通用、日用品行业的宝洁还是科技公司苹果,都诞生在经济危机时代。如今已经如日中天的特斯拉,Facebook这样的科技公司,也是在互联网泡沫之后成立的。2009年,美国考夫曼基金会做了一项研究:当年《财富》美国500强公司中,有超过一半的公司在衰退期或熊市期间成立。“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君智战略咨询合伙人、中国知名企业战略专家谢宏达提到:“回顾商业发展的历史,即使是在‘最糟糕的时候’,依然有企业能脱颖而出,逆势增长”。当下中国,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而国际环境又处于力量的深刻调整之中,一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呈现在我们面前。中国企业在面临新的风险挑战的同时,也走到了一个战略机遇的十字路口。我们该如何在复杂多变的条件中,找到关键力量,从而正确应对危机?前段时间,一家新机构的设立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民营经济发展局。多位长期跟踪民营经济发展的学者甚至将其称之为“里程碑”式的事件。从国家层面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对于提振民营企业的信心,将会起到一个很大的作用。谁是这股强大信心的接收者——无疑是企业家。“企业在面对危机时能从容应对,很多时候是因为背后有一位足够强大的指挥官。”谢宏达分析说,“企业家往往是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关键人物。”作为创新理论的鼻祖,约瑟夫·熊彼特对企业家在经济发展中的正面作用也深信不疑。谢宏达引用这位经济学者的观点,分析指出:经济具有不可预测性,市场始终变幻莫测,有多种多样的变量。而企业家是其中最大的变量,是“经济发展的带头人”,也是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的创新者。当下中国,拉动内需成为很多有识之士的共识。“消费在正常情况下贡献GDP增长的65%左右,今年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77.2%。”这组数据让谢宏达深有感触:“如果消费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那么企业家就是负重前行的驾辕之马。”在他看来,消费规模增长的背后,一方面是企业家洞察需求、刺激顾客消费;另一方面也需要他们创造就业,让顾客敢于消费。每一家企业的身后,都有千千万万的中国家庭。中国经济的增长底气,来自于中国企业家的澎湃动力。这股澎湃动能如何释放?中国企业家的信心指数如何?作为企业战略专家,谢宏达和大量企业家做过交流,他把当下中国的企业家状态分成了三类:“小部分企业躺平或者守成;大部分人胸怀大志,但是缺乏方向和抓手;还有极少数企业家能够从当下的环境中捕捉到机会,能够看到危中有机。”第三类无疑是真正具备力挽狂澜能力的优秀企业家——就像指挥军队打胜仗的优秀将领。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经典之作《战争论》的作者克劳塞维茨,在书中有一段经典的表述:面对战争中的不可预见性,优秀的将领必备两大要素:第一,即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具有能够发现一线微光的慧眼;第二,敢于跟随这一线微光前进。谢宏达对这段话印象深刻,“我们从未如此需要看见微光的能力,能够在黑暗中看见微光的企业家,是经济恢复的关键群体。”9月13日早上9点,上海苏州河畔,苏宁宝丽嘉酒店二层最大的会议厅已经全部坐满。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家、投资人和创业者们,挂好胸牌关掉手机,将目光聚焦在谢宏达身上——他们知道,在接下来的三天两夜时间里,这位精通企业战略的专家,将帮助他们学到如何夺取竞争胜利的专业知识。事实上,自去年6月份以来,君智百亿商战课——这个在中国企业家圈层中口碑甚好的商战“训练营”,以每月一期的速度,从85期一口气开到了96期。学员名单上,一大批百亿规模和行业头部的企业家赫然在列:中国飞鹤董事长冷友斌,波司登董事局主席高德康,雅迪控股董事长董经贵,立白集团董事长陈凯旋,公牛集团董事长阮立平,红豆股份董事长戴敏君,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安吉尔集团董事长兼CEO孔那,九牧王董事长林聪颖,Lily商务时装董事长陈川、百果园集团创始人余惠勇、新希望乳业董事长席刚、卫龙美味创始人刘卫平、刘福平,小仙炖鲜炖燕窝董事长兼CEO苗树,竹叶青茶叶董事长唐先洪……这份密密麻麻的名单可能说明了一点:在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之下,所有企业都需要“转危为机”的战略解法。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常胜将军”,对于这些已经完成了初创阶段的企业老总们来说,“九死一生”是常态,甚至数次穿越过“生死存亡”的时刻。中国飞鹤就是这样一家企业。2008年国产奶粉遭遇重创,在随后的七八年里,外资品牌的奶粉几乎统治了整个中国奶粉市场。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偏居东北黑龙江一隅的飞鹤,遭遇了几乎是成立50多年来最为艰难的时刻。2015年,在君智的帮助下,飞鹤找到了“出奇胜”的方向——发挥多年深耕中国母乳的运营优势,并且借力人们心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固有常识,以及中外宝宝体质有差异的事实,确定了“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战略方向及品牌诉求,并基于此在产品研发、战略升级、核心渠道、市场活动、终端建设等方面做了全方位的系统规划。“我认为君智的战略理论,对坚持长期主义的品牌有非常大的帮助。”飞鹤董事长冷友斌对君智百亿商战课给出了很高的评价。飞鹤“逆袭”的关键,无疑就是在行业危机中,捕捉到了增长的机会,确立了战略方向,并围绕这个战略,落地了一系列的经营动作,最终取得了成果。“对于飞鹤来说,不仅仅是业绩和经营上的突破,关键是形成了一种能力。”主导了飞鹤的战略转型指导的谢宏达说。如今,飞鹤面对的大环境和当年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在不同的时期,飞鹤都有了捕捉机会的能力。”在君智的助力之下,飞鹤也正在围绕新战略形成新的经营策略。2022年飞鹤发布单品星飞帆卓睿,2023年同比增长339%,成为全球婴幼儿奶粉史上增速最快的单品,有效助力飞鹤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就像丘吉尔所说,永远不要浪费每一场危机。2015年发力企业战略咨询的君智,曾在短短5年里,助力5家企业实现困境突围,跨入百亿规模,与企业家共同书写了经典商业案例。这些案例包括:2015年,助力中国飞鹤迎战洋品牌,7年增收191亿元,行业地位跃居全球第一;2015年,助力雅迪控股摆脱价格血战,8年增长252亿元,连续六年全球销量第一;2017年,助力波司登集团回归主流视野,6年营收突破167亿元,实现羽绒服规模全球第一;2022年,助力公牛集团,开启“安全用电专家”全新战略,实现营收利润双增,剑指千亿营收。……君智百亿商战课,正是集中了这些企业突破百亿的精髓与大成之作。“咨询项目的模式重,能够服务的企业有限。但是课程的体量轻,能够触达的人群更多。”长期主导多家百亿企业战略设计与落地推动,谢宏达深深感到百亿商战课的力量。在北大汇丰、上海交大、长江商学院以及君智的讲台上,主讲竞争战略课程多年,在谢宏达看来,中国经济的恢复需要企业家像克劳塞维茨笔下的指挥官一样,能够在黑夜中捕捉机会的微光,能够围绕机会把握战略的方向,能够围绕方向设计有效的动作——“这种能力需要激发,可以学习,可以构建。”“学习的本质还是要把企业搞好。”作为85期百亿商战课的学员,公牛集团董事长阮立平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大部分企业家参课学习的目的:“企业家在创业早期,很多决策是凭直觉做出来的,但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在战略层面一定需要系统性的专业理论来指导。”“在战略上君智可以给我们更精准、更深入的思考。学习的本质还是要把企业搞好,要搞好企业,你要通过各种的方式,尤其是像君智这样,他掌握了非常完整、非常先进的,从战略定位到后边落地的整套的方法,上课也是来学这套方法的。”2008年至今,有超过5484位企业家和高管走进君智的课堂。“企业的背后是千万个员工和无数的家庭,如果我们能通过课堂去影响企业家,企业家去指挥企业,企业再带动行业,最终就能影响行业和上下游的无数个家庭。”在谢宏达看来,这是百亿商战课的愿景,也是本土咨询公司的责任。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具有历史性的年份。这一年,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继而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而刚刚在6月成功举办了奥运会的中国,则把进一步的开放和扩大内需作为抵御世界经济寒冬的抓手。那年,在国新办的年终经济发布会上,时任国家统计局局长的马建堂对媒体说,困难都是暂时的,“就像冬天早晨出门碰到寒冷,它不会永远都是这样的”。也就是在2008年,君智战略咨询董事长谢伟山,第一次将商业定位理论搬进了企业家的课堂,系统性地帮助在危机之中寻求突破的企业家战胜挑战。作为《商战》、《定位》、《营销革命》等一些列西方商业知识经典书籍的翻译者,谢伟山是国内最早一批感受到“定位”理论威力的学者之一。可以这么说,“君智百亿商战课”是和一群渴望带领队伍打胜仗的企业家一起相伴而生。而经历了2008年后的中国经济,仿佛是按下了快速发展的前进键,开启了令世界瞩目的“黄金十年”,一跃而升成为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相比当时在管理咨询公司中大行其道的标杆法(Benchmarking),定位理论创造性提出要在顾客心智中取得一个最有利的位置,将放大认知优势作为企业经营者的首要任务。“但是如何取得这个位置?你的经营管理,你的关键动作怎么去匹配,理论本身没有给出解释。”在谢宏达看来,所以很多企业觉得定位理论不好用,不落地的原因正在于此。“迈克尔·波特作为全球竞争战略之父,他的重要贡献,在于提出了‘配称(fit)’,他指出企业的经营动作一定要和战略方向保持简单一致性,同时各个经营活动之间得到有效加强,最后形成一套整体的系统。作为对定位理论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补充,波特的竞争战略让企业的经营思路开始逐步清晰。”但是,大家都学习了定位理论,也都学习了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中谁赢谁输呢?《孙子兵法》解决了第三个问题。起于定位理论,旁收波特理论,兴于《孙子兵法》。2020年前后,君智百亿商战课完成了最为重要的第三次理论升级,将东方智慧和西方经典商业思想进行融合。“《孙子兵法》提出一个概念叫因敌而制形”谢宏达解释说,“你的很多具体打法是根据竞争对手去量身设计的。”受《孙子兵法》中“以正合,以奇胜”的启发,君智将迈克尔·波特的配称一分为二,一个部分叫战备,一部分叫战役。战备,是今天你做什么,能够确保五年后你有赢的基础。战役,是今天你做什么,能把握住最大化的时机,能够反制对手,能够有所突破,能够赢得未来。似乎是历史的轮回,当下的企业发展困境和当年2008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一样处在企业家们寻求竞争突破的当口。今年6月,君智带着这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案例实践的最新成果“远渡重洋”,走进哈佛Club、布朗和MIT的课堂,给西方的学界带去《战略的秘密——来自孙子兵法的启示》——这是中国本土战略专家首次在北美藤校进行战略思想的分享。“我认为商界人士一定要把《孙子兵法》作为一门必修课,它能让我们有全局观,更好的战略思维以及助力最终实现赢的结果。”作为课程的核心导师,谢宏达也是《孙子兵法》的研究者,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能在未来给更多中国企业带来竞争的强大力量感到深信不疑。“每当你发现自己和大多数人站在一边时,你就该停下来认真反思了。”马克·吐温的这句话,也可以用来提醒企业家们,在面临危机时,不应该像很多普通人那样只是感到悲观,从而裹足不前。“对于我来讲,这是一份学员给到的信任,也是我的责任。”和君智的文化一脉相承,谢宏达身上既有谦逊也有着自信,“我们希望能用一堂课去影响一个企业家,影响一个行业,帮助企业家,最终也是希望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这或许就是“君智百亿商战课”最早的初心——也是它能走到最远的未来。
2023年9月27日
其他

“走向国际”的奥康,如何让中国男人也“走得更远”?

“这也许是来自东方的运动皮鞋,首次亮相国际秀场,让我感受到东方匠心与西方艺术的融合。非常舒适的体验。”这是米兰大秀后一位意大利ins博主的动态。奥康首次亮相米兰时装周,发布觉醒系列,引起众多海外媒体关注,收获观秀明星与时尚大咖的一致好评。米兰时装周享誉全球瞩目,作为世界时尚产业当之无愧的中心,它对于品牌的选择有着极其严格的标准,除了必须有着知名度,独具匠心的设计,精美的工艺同样是米兰时装周所追求的。今年,作为中国男鞋第一品牌的奥康代表皮鞋行业登陆米兰,不仅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匠心工艺及设计能力,更是代表着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2023年9月25日
其他

博西家电的「智造」跃迁:见数、见智、见人

2011年,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没有人能想到,一个关于工业革命的新定义将会由此掀起一场席卷全球的风暴。在这场博览会上,德国联邦经济及科技部提出了「工业4.0」这一概念。而后的故事人尽皆知,工业4.0逐步从一个民间战略上升为国家产业战略,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推崇与认可,那些代表着先进制造能力的欧洲智能工厂一度成为了高度自动化生产的典范。所谓的工业4.0,实则指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后,一场以智能化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理解这场数智化的新工业革命,处于风暴中心的人或许更能理解背后的挑战与机遇。诞生于德国,有着近60年历史的国际家电品牌博西家电亲身经历了整个家电制造行业的数字化历程,因此也更能感受家电行业数字化转型背后的「冷与热」。博西家电于进入中国市场近三十年,亲历了中国家电行业的黄金年代,也见证了当下行业跨入存量市场的升级与转型。与一般消费品的数字化转型不同,家电行业作为传统制造业,其数字化转型不仅涉及生产制造环节,还覆盖了全流程、全业务,其难度不亚于一次「二次创业」。无论是较早开启数字化转型的博西家电,还是国内的家电巨头美的、格力等,都在数字化建设上花费数十年的努力。而博西家电之所以能够成为此轮浪潮中的先行者,背后的原因不仅是其过往在数字化基建上的深耕投入,也是其基于中国市场所做的本土化创新。博西家电是如何做到的?又给行业带来哪些启示意义?我们和博西家电新业务发展总监李一凡聊了聊博西家电的「智造」跃迁,一个「见数、见智、见人」的数智化升级图谱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家电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从行业玩家的实践来看,其数字化转型可以分为生产驱动、流程驱动和数据驱动三大阶段。生产驱动阶段实则是一种精益制造的理念,家电厂商们通过实现生产设备的互联,让产线变得更聪明。而在流程驱动阶段,随着销售渠道的多元化与产品品类的庞杂,层层的销售网络中,品牌方难以看到真实的库存流转情况,因此希望通过从研发到售后,实现全流程的数字化,以便生产者随时进行检测和分析。但眼下,随着家电行业进入智能时代后,消费者触点的增多与消费行为的复杂化,与手机、汽车等行业一样,家电行业自身也化身为一个个终端,被拆解为一个又一个节点与网络,特别在消费者运营端,如何在动态与碎片化的数据消费中,建立一条从售前到售后的全链路服务,让品牌看清每一个消费者背后的数据流转,这意味着家电品牌需要以「数据驱动」为核心,找到一套更敏捷、更柔性与更系统的数字化转型范式。博西家电恰好完整地走过了数字化的三段历程。2014年,博西家电内部成立了一个致力于数字化转型的部门,针对数字化建设提出了许多方向。其中,一个是To
2023年9月24日
其他

智慧加持原创科技,放大海尔家电上升空间

“真诚到永远”的海尔家电越来越“与时俱进”。9月20日,海尔家电向外界传达了其聚焦“智慧科技”下的品牌升级之路。在当晚,海尔家电联合抖音平台举行了“海尔美好生活焕新之夜”的活动,全新推出了御家套系,其涵盖了14款爆款产品,组成智慧客厅、智慧厨房、智慧清洁等场景方案。坦白来说,过去的这大半年时间里,中国家电市场上的竞争者,普遍感受到了需求不足带来的压力。品牌升级给消费者带来了惊喜,但市场观察者以及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则更愿意探讨品牌升级之后的海尔家电,能带来什么样的增长新故事?从这个角度来说,海尔家电的这次品牌升级,可以说是在给全行业“打样”。“市场的增长空间在哪里?海尔家电有自己的思考。”海尔智家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徐萌告诉财经无忌,“第一要在‘存量里找增量’,第二要‘通过创新找到了新增量’。”在这过去的30多年里,海尔家电在中国市场,拥有超过3亿的用户——无论是二十年前还是十年前,买“海尔”,很多时候意味着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品质”的标准也在提升,市场需要更多能满足这些用户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次海尔家电的品牌升级,既有“变”也有“不变”的地方。先说不变——无论在哪个年代,海尔家电始终是围绕用户需求,“真诚到永远”。那“变”的是什么?是在科技创新加持下,海尔家电产品的“智慧”和“体验”。以冰箱产品为例,在过去,很多消费者对冰箱的概念是“冷冻存得住、冷藏放得住”,但现在,海尔家电通过引领行业的原创科技,推出了“全空间保鲜”的冰箱产品,首创冷冻智能恒温科技,实现牛肉30天原汁原味。更给用户带来“震撼”的是,就连过去可能都没意识到的冷冻食材营养问题,海尔的这款冰箱,也实现了“保鲜”——冻肉解冻后,依然能保持新鲜的状态。
2023年9月23日
其他

这届中国男人,为什么都爱在京东买衣服?

在中国,男装生意究竟好不好做?在过去是一个玄学命题。一方面,从A股半年报来看,随着男性对于商务、工作、日常等不同场景外在形象的逐渐重视,男性在服装方面的消费也迎来增长,男装市场迎来普遍的业绩修复。但另一方面,在广阔的市场空间背后,这一赛道的痛点也非常直观。在品牌侧,很多男装品牌面临着整体形象老化的问题,年轻化程度不足,品牌定位模棱两可;而在市场侧,很多电商品牌对男装市场缺乏深入思考,依旧只是在沿用卖女装的思路卖男装。机遇与困境交织背后,谁来帮助男装市场打好这场“焕新战”?过去的几周里,凭借“男装节”为众多品牌刷新增量的京东,无疑成为了值得考量的对象。如果用几个词来形容中国男装市场的现状,增长稳健、处于成熟阶段已是行业的典型特征。根据Euronmonitor的数据,2027年中国男装市场规模将达7401亿元,市场在稳步扩容。但对一个成熟行业而言,“中年危机”也随之而来。如何激活男性消费活力,进一步释放品牌价值?成了摆在男装品牌们面前的难题。反观京东,在近期却以一场“声量齐具”的男装节打破了行业的“存量困局”。财经无忌了解到,此次京东男装节,参与品牌商家数与上新品牌数均创新高,参与此次京东男装节的品牌数量同比增长120%、新品总量同比增长293%,包括海澜之家、卡宾、杰克琼斯、波司登等在内的重点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100%。京东已成为一线服饰品牌的上新主阵地。数据增长之外,同是电商造节,京东男装节究竟有何不同?首先,这是一场“增量可观”的男装节。本次男装节展示了京东的男装品类跑赢大盘的“加速度”。成立于1997年的中国设计师品牌CABBEEN卡宾,是国内男装时尚的头部品牌。在本次京东男装节中,卡宾斩获了不俗战绩。本次男装节,卡宾品牌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158%,环比增长316%。自2016年入驻京东以来,卡宾与京东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正如CABBEEN卡宾品牌中心&电商中心负责人何敏丽所说的那样,京东从客群、平台、管理都让品牌非常放心,“我们也下决心和京东站在一起,携手成长”。此次男装节,正是卡宾与京东长期合作的果实。除了头部品牌,新锐势力在京东也同样看到了可观的增长。英国时尚品牌WILLIAM
2023年9月22日
其他

连续3年入选亚洲品牌500强,这家供应链管理企业凭什么?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曾说,“品牌的意义在于企业的骄傲与优势,当公司成立后,品牌力就因为服务或品质,形成无形的商业定位。”从“商标”到“名牌”再到“品牌”,中国企业和消费者虽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本土企业在硬科技和软实力等方面不断实现突破,品牌价值和声望持续提升,也拥有了与世界优秀公司并排的底气与实力。9月20日,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2023年9月21日
其他

快递业正在酝酿新一轮“价格战”|深度观察

“收入下降、压力剧增”,在北京朝阳区工作的快递员王力感觉到,今年来的工作越来越难做了。去年刚入职那会,每件快递的派费是1.1元,而到了今年年初,已经下调至1元。不要小看派费少了一毛钱。王力表示,为了一毛钱,他每天要多派送几百件才能维持之前的收入。而王力所在的快递网点,不少老资历快递员更是因为这0.1元的差价萌生退意,目前已经有4位选择离职,其中有入行超过4年的老员工。王力猜测,因为他们以前每件派费能达到1.3元或者1.4元,和现在的价格相比差距较大。随着派费的下滑,他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目前的情况是干一天算一天,如果哪天离职就彻底告别这个行业。”不仅快递员感受到了行业变化,在一线工作长达10年之久的快递网点站长林敏也感叹,“今年是快递业最难的一年”。林敏表示,某快递公司的派费从年初至今已经下滑2毛。其中一毛传导给快递员,另外一毛由网点承担。“以我的网点为例,平均每天9000单的派送量,相当于一个月收入减少了27000元。”目前林敏的网点只能微微盈利,他说,不少件量不如他的网点负责人,已经承受不住业绩经营的压力开始选择退出。在防控影响退去后,业界普遍对今年的形式非常乐观。宏观层面上这确实有一定的数据支撑——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2023年1-7月邮政行业运行情况显示,1-7月,快递业务量(不包含邮政集团包裹业务)累计完成703.0亿件,同比增长15.5%;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495.3亿元,同比增长10.5%。但从微观上看,行业严峻的形势也客观存在。在闲鱼上,不少快递网点的老板在近期发布了转让信息,根据经营规模标价从几万多则上百万不等,从一线城市到四五线城市遍布全国。一边是行业持续向好,另一边却是快递从业者水深火热,这一切的背后直指快递业的价格战苗头一起再起。资本市场最先嗅到了关于这场“恶战”的气味。在今年上半年,圆通速递(600233.SH)成功反超韵达(002120.SZ),成为加盟制快递“老二”: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圆通速递实现营收270.00亿元,同比增长7.71%;实现归母净利润18.60亿元,其中快递业务归母净利18.48亿元,同比增长16.39%。与此同时,2023年上半年快递业务量达97.77亿件,同比增长达20.94%,超行业增速4.74个百分点,市场份额加速升至16.43%,同比提升0.65个百分点。在快递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圆通速递这份财报里包含了“营收净利双增”、“业务量市占率双增”等诸多亮点,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但令很多分析师失望的是,整个快递版块都没有实质性的上涨——即使圆通这样业绩足够竖大拇指的。客观而言,受当前宏观经济背景影响,A股市场的投资者信心、资金的流动性等一度低迷,但如此利好的消息仍旧难以提振行业版块股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投资人对快递业再次掀起价格战的隐忧。这并非空穴来风。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7月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1.7%,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0%的同时,快递单票收入为8.84元/件,同比下降5.08%,环比下降3.37%,行业价格战还在继续。从各家快递公司披露的7月业绩公告来看,圆通(600233.SH)、韵达(002120.SZ)、申通(002468.SZ)、顺丰(002352.SZ),无一例外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以申通快递为例,今年1月到7月,申通快递单票收入分别为2.7元、2.42元、2.41元、2.34元、2.21元、2.21元、2.15元,呈现逐月下滑态势。除了1月同比增长4.25%,2月至7月申通快递的单票收入同比分别下滑6.56%、5.86%、8.95%、13.33%、11.95%、11.16%。除了申通,今年2月以来韵达、圆通等快递公司的单票收入也处于下滑中,行业面临新一轮价格竞争的危机。在各家披露的半年报数据中,也都不约而同的提到单票收入下滑一事:今年上半年,韵达单票收入2.45元,同比下降3.16%;圆通单票收入2.44元,同比下降6.03%;申通单票收入2.35元,同比下降8.20%;中通核心快递业务单票收入在第一、二季度分别下降3.7%、7.8%;顺丰单票收入为9.31元,同比略微下降。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快递单票收入为9.31元,较去年同期的9.73元下滑4.3%,竞争态势增强。安信交运研报分析称,“由于头部快递企业产能过剩及竞争策略变化,今年价格竞争意外加剧,行业价格已再次降至较低水平。”监管部门也注意到了低价竞争问题。就在近日,快递业务量排名第一的金华市出台了《金华市快递行业合规指引》,对快递行业的价格战做出明确规定,企业提供的快递服务价格不得低于成本价。金华下辖的义乌是电商快递重镇,也是快递业有名的“产粮区”,极兔进入中国市场打拼,快递价格战不断升级,义乌便是价格战最严重的地区。但自2021年起“恶性价格战”就已经被监管部门叫停,随着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各家纷纷转型从打价格战到打价值战,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基调。可从现实来看,仅过去一年,快递价格战为何又死灰复燃?有观点认为,价格战已经威胁到行业生存。“价格战是中国快递行业的毒瘤,应当被视为不正当竞争。”这一观点显然是缺乏对快递业的正确认知。自2012年至今,整个快递业历经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价格战,但两次大规模的价格战,不仅改变快递业竞争格局,也让消费者直接受益:第一次是在2012年,通达系中成立时间最晚的中通,掀开快递业第一次惨烈的价格战,而后在长达十年的激烈对垒中,持续抢占更多电商件市场份额,成为了加盟制快递企业的第一;第二次就是在2018年前后,大公司收割中小快递,降价抢市场,直到2020年外来新势力极兔吃掉百世国内业务、收购顺丰“丰网”,通过价格战成功挤进国内快递业前五强。也正是在价格战的影响下,2009年全国快递平均单票价格为25.75元,2022年降至9.56元。但对于快递赛道的玩家而言,每一次价格战的背后很有可能就是市场份额的丢失,甚至被赶下牌桌。以最近的一次大规模价格战为例,在新势力极兔的冲击之下,百世快递持续亏损,最终68亿元卖身极兔。而背靠步步高系的极兔在并购百世后,不仅一举切入淘系,还吃下顺丰旗下丰网,进一步壮大了自己。再比如申通,国内最早的专业快递公司之一,在一次次的价格战之中,从行业第一的宝座滑落,直到近年来申通奋起直追,业务量直逼韵达,二者的“抢三之战”悬念拉满。结合今年上半年营收和业务量数据,申通正是降价幅度最大、单票收入最低的快递,其手段就是通过低价换取市场规模来实现对行业老三韵达的追赶。在这一过程中,曾经失去市场份额的“掉队者”,只能通过价格战的方式重新抢回市场份额;“新入局者”想要快速占据市场份额,价格战在快速起量形成规模上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也有被动跟进的“引领者”,通过实体投入、技术升级、数字化转型等实现成本优化,在价格战中把优势不断扩大。价格战成为了各家屡试不爽的招数。而从当下来看,今年上半年快递行业头部企业竞争异常激烈,背后是因为竞争格局的进一步松动,打价格战的机会又一次来了。除了申通试图和韵达扳手腕之外,中国快递业这块大蛋糕吸引了更多的分食者,格局也在生变——比如,菜鸟酝酿已久的自营快递业务“菜鸟速递”正式推出,由原本服务天猫超市的配送业务升级为全国快递网络,主打半日达、当次日达、送货上门和夜间揽收等服务,菜鸟的IPO也准备的紧锣密鼓;极兔在吸纳丰网业务后,正式在港股递交招股书,外界陡然在招股书股东名单中发现了顺丰的身影出现;除此之外,京东物流迎来第三任CEO,同时宣布与德邦股份的融合加速;顺丰控股公告了在香港资本市场的计划;中通抛出“不上门必赔”的承诺,杀入“最后一公里”的赛道。种种迹象表明,快递业的价格战在下半年还将持续,短期内并不会结束。可以说,快递价格战由来已久,而且是从行业诞生的那天起,就伴生了。这与行业的可复制性和同质化服务有极大的关系。不管形式再怎么变,究其根本,都是从源头将货品送到消费者手里。而从快递业强依赖的电商件来说,消费者买买买到底发哪家快递,多数时候并不由消费者自己决定,而是卖家和电商平台说了算。对他们而言,由于快递产品几乎没有差异化空间,发快递成本当然越低越好。而当大家都入场去做的时候,价格战在所难免。但与过去相比,打价格战的方式正在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就拿极兔进入到中国市场的这场价格战来说,2021年初,义乌的快递单票价格做到了1元/单发全国,甚至质量较轻的快递最低可做到7、8毛/单。而根据当时行业测算,一件快递价格的成本大约在2.2元。如此规格的恶性价格战引燃全国,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快递网点盈利难、末端快递派费一降再降、快递黄牛跨区收件的现象屡禁不止……如今再看,这种“伤敌八百自损一千”做法的底层逻辑或许已经不会再有了。因为当下电商市场增长潜力有限,价格战能换来的市场规模也有限。换而言之,快递企业想要短时间内靠规模扩充获取利润空间的可能性在逐步缩小,通过大量亏损打价格战的方式,很容易最终拖累自身。所以各家企业打价格战变得越来越谨慎,理性和良性。整个快递业的价格战也从过去的“速决战”,变成了缓慢降价“持久战”——先撑不住的必然会被淘汰,这正倒逼快递行业降本增效。在这之中,自从2019年4月起,潘水苗出任圆通速递总裁,推动快递全业务流程数字化管理。管理驾驶舱、客户管家、网点管家、运盟、行者等一系列数字工具,分别用于提升总部成本效率、营销效率、加盟商效率、干线运输效率和末端派送效率。圆通转型数字化的效果也非常显著。2022年圆通净利润快速增长,净利润达39.2亿元,明显高于韵达和申通。2022年圆通快速缩小与韵达的市占率差距,并在2023上半年实现超越韵达。而伴随着整个行业“两进一出”(进厂、进村、出海)所带来的“后千亿件时代”,即便是身处在价格战之中,强者恒强的圆通仍不失为一个优秀的标的。那么,圆通股价为什么此刻在二级市场上没有率先突围?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对消费复苏的速度保持担忧,在通缩的逻辑下,各家快递公司为了维持自身市场份额,目前大规模、恶性的价格战似乎一触即发。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快递行业仍处于增长之中,但很多快递公司仍然面临压力。他举例道,由于地产行业一直承压,与地产行业相关的家电装修等就始终不见起色。再加上,快递业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真正的品牌壁垒,一旦在经济形式不佳的情况下,电商件增速变缓、下沉市场渗透受阻,价格战仍是各家祭出的唯一手段。而到那时,快递业将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独善其身。
2023年9月15日
其他

阿里新任CEO回答了三个问题

上任第三天,作为20多万员工的新任“指挥官”,阿里集团CEO吴泳铭通过全员信的形式,发布了自己的“施政纲领”。主动求新求变一直以来都是阿里的风格。这次吴泳铭宣布确立两大战略重心:用户为先、AI驱动,同时也更新了行动指南,要求对“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平台业务”、“AI驱动的科技业务”、“全球化的商业网络”这三类业务加大战略性投入。吴泳铭是阿里004号员工,在公司内有极强的号召力,在这封信的最后,吴号召全体阿里人“以创业心态,不沉溺过去,不墨守陈规”。今年年初,阿里迎来了成立“24年来最重要变革”——“1+6+N”的组织变革,随后一系列高层人事变动陆续调整完毕。在财经无忌看来,吴泳铭的这封全员信的核心是和阿里这次的组织变革思想相呼应的,同时这封信清晰地回答了,阿里这家大型商业组织“为了谁”、“我是谁”以及“依靠谁”这三个核心问题。“任何一个组织的目的和价值,不能在内部发现,只能存在于企业的外部。”这句话出自德鲁克的那边经典的《管理的实践》。阿里巴巴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它的使命就没有再变过: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而在这家公司的价值观里,第一条就是“客户第一”。这次吴泳铭提出阿里两大战略里的“用户为先”,事实是和阿里使命和价值观的呼应。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市场,都已经进入了一个大竞争时代——所谓大竞争时代,是指市场供给达到相当充分之后,用户选择成为市场竞争的唯一变量。换句话说,只有真正帮助用户解决了问题,获得用户的信任,企业组织才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上世纪90年代,穿越过多次经济周期的巨头IBM陷入巨亏困境。紧要关头,郭士纳挺身而出,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扭转了颓势。“保持了IBM的完整性。”在回忆自己做过的一个最重要的决策时,郭士纳在《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一书中总结说。这一决策的原点,就来自于郭士纳和用户的交流:他们希望有一家公司能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解决IT领域的问题。而当时管理学界和企业界一个主流思想是“小而美”,包括IBM的很多高管在内,都主张分拆IBM。最终郭士纳决定保持公司的完整性,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而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最终成功地挽救了IBM公司。贝索斯也一直宣称,要把亚马逊做成“世界上最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如果你想鹤立鸡群,就一定要真心为顾客着想,要具有长远的眼光,而且要不断有创新产品的出现。大多公司做不到这些。他们把目光放在竞争对手身上,而不是消费者身上。”“用户为先”战略再次给全体阿里人强调了“用户”的重要性——而这样的变化,事实上今年以来,已经在阿里各个业务层面出现,今年5月,戴珊在淘天集团的商家大会上,公布的淘天三大战略,第一条也是用户为先。吴泳铭这次上任后,回答了“为了谁”,也是为了让经营目标更加地聚焦和明确,形成思想上的全员统一,把产品和策略的底层逻辑,调校到“聚焦用户需求”这一点上,真正做到“力出一孔”。“我们必须更加坚定转向用户视角,多维度满足用户需求,用户需求的优先级高于一切。更多用户才能给商家带去更多市场机会。”吴泳铭在公开信上也强调了这一点。为创造行业最好的用户体验,吴泳铭提出“我们必须更加开放”,要求各业务主动以用户为先的视角,寻求最广泛的开放与合作,“包括传统意义上竞争关系的公司”。我是谁?看上去是一个哲学命题,其实回答的是一个对自我的重新认识。这一点,对阿里现在已经形成“1+6+N”这样一个庞大组织来说,也是一个关键内容。经过20多年的发展,阿里整个商业生态丰富性很强,一方面具备协同的能力,但另一方面,各个业务条线,相互的理解其实是存在偏差的。比如有的认为自己是零售业务,有的认为自己是平台型的,有的认为自己是工具型的……自我认知的不同,往往也会造成各自为政的局面,从而在资源调配上无法做到统一。“下一个十年,最大的变量毫无疑问是AI带来的全行业深刻变革。”作为有着深厚技术背景,曾担任过B2B、淘宝、支付宝等多个重要业务首席技术官的吴泳铭,对于技术变革带来的影响力有着自己的敏锐性。“我们必须在AI时代以再次创业的决心,重塑用户价值,才可能得到在未来十年继续服务客户的机会。”这意味着阿里整个“1+6+N”体系下的各个组织,都要统一到“AI驱动”上,从技术推动业务的角度上,去思考各自的发展引擎。“各业务有大量用户场景,我们必须让这些场景都变成AI技术最佳的应用场,通过技术创新带来突破性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吴泳铭用更具体的画面语言描述了这一点。“传统互联网模式严重同质化已走向存量竞争,AI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正成为全球商业发展的新动能。”从外界认知来说,阿里的科技底色也是公众所熟知的。而由AI大模型所引领的新一代浪潮,也是被称为继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平台革命。“如果跟不上AI时代的变迁,一定会有新的物种将我们取代。”吴泳铭提醒自己的同事们。随着腾讯发布其通用大模型“混元”,中国大模型赛场上阿里、腾讯、百度、京东、字节等互联网科技企业已全部集齐完毕。此前阿里也已经宣布,所有产品未来将接入“通义千问”大模型,进行全面改造,包括天猫、钉钉、高德地图、淘宝、优酷、盒马等。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AI驱动”这一战略,等于是回答了“我是谁”的关键问题,让组织体系的所有管理者们,重视AI的重要性。依靠谁?这也是一个回答组织能具有持续效能的核心问题。作为阿里的新掌门人,吴泳铭的回答是依靠年轻人。“我们会坚决实行团队年轻化,4年内,要让85后、90后作为主力管理者刷新业务管理团队。”这或许和吴泳铭自己的经历有关。早在1996年,大学刚毕业的吴泳铭带着一张3.5英寸软盘,来到马云的中国黄页公司面试。听说“可以不受限制地上网”是21岁的小吴内心的“小九九”。据说吴泳铭和马云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当即决定入职这家公司。时至今日,吴泳铭依然记得初见马云的情景:“马云讲了一些关于商业和愿景的问题,觉得这个人很风趣,语言充满感染力。”专研技术的吴泳铭在马云的“人才库”里,备受重用,几年后被委以搭建阿里巴巴平台架构的重任。2003年的时候,马云秘密筹备创立淘宝网,在钦点的七员大将中吴泳铭也在名单之中,还被任命为技术总监。2004年,支付宝诞生,吴泳铭顺理成章地成为支付宝的首席技术官,随后又担任中国雅虎的P4P产品及技术总监。那时候的吴泳铭还不到30岁。阿里集团CEO吴泳铭回到阿里整个组织,此前有一份数据称,阿里的平均年龄在30岁出头。2021年,时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就透露,阿里目前52%的员工是90后。而37岁的蒋凡,也已经成为了阿里现任28位合伙人中最年轻的一个。作为具备互联网科技属性的公司,像阿里这样的公司员工,普遍呈现“年轻化”和“高知化”。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来,中国互联网行业能一直创新不断,并引领各种商业模式迭代更新的主要原因。至于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人成长起来,吴泳铭号召大家“创造让更多年轻的阿里人成为阿里的核心力量的机制和文化环境”。“时代在变,阿里必须变!时代在进步,阿里更必须进步!”解读吴泳铭的这份公开信,如果从“为了谁”、“我是谁”、“依靠谁”这三个角度来看,这位再次出山的阿里元老,心里对阿里的未来,已经有了深入的思考和判断。阿里一直是阿里,AI时代,市场也期待一个新的阿里出现。
2023年9月13日
其他

隆基带火BC概念股,但自身股价为何只跌不涨?

沉寂许久的光伏板块因为隆基绿能(601012.SH)董事长钟宝申的一句话又重新回到了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之下。“隆基已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观点,接下来的5-6年,BC类电池会是晶硅电池的绝对主流,包括双面和单面电池。”在近日业绩会上,钟宝申在回答电池技术的选择上表示,隆基接下来的计划投资项目将全部采用BC类技术。一直以来,作为光伏巨头的隆基都未对未来光伏电池路线选择作出过明确表态。这是因为近两年来,随着P型电池效率接近极限,N型技术脱颖而出,主要包括TOPCon、异质结(HJT)、BC技术等。相较之下,TOPCon、HJT产业化的热度更高,且TOPCon的产业化进程更快,大量新增产能都押注了TOPCon技术。但隆基始终认为TOPCon电池是“过渡产品”,对于扩充也持谨慎态度。为此,隆基希望在技术上寻找一个能够有更长生命周期的,更加领先的,差异化的产品。不过,投资者却并不买账。部分观点认为,TOPCon虽不是代表未来的技术,但在现有技术未实现突破前,却能够为企业带来稳定的收入和盈利。选择直接跳过TOPCon电池技术,这是隆基在为自己战略误判找的借口。这也直接导致其在自从去年以来股价萎靡不振,坐实了“离群索居者”的落寞身份。此次隆基对BC电池寄予厚望,不仅一出手便选择了当前的“非主流技术”,还否定了TOPCon的未来趋势。钟宝申对此总结道,“BC电池的出现会逐步取代TOPCon。”此言一出,相关标的公司大涨,包括广信材料(300537.SZ)、永和智控(002795.SZ)、帝尔激光(300776.SZ)涨超6%、英诺激光(301021.SZ)、爱旭股份(600732.SH)等都实现了不同程度上涨。但有意思的是,隆基自身仅在业绩说明会当天收获了4%的上涨,最高股价28.38元/股,截止9月11日收盘价为26.66元/股,已经跌去了6%。那么,技术路线一直云山雾罩的隆基绿能为何要选择BC电池?在TOPCon落后同业节奏的隆基,BC电池对隆基意味着什么?摒弃业内共识另辟蹊径,隆基又能否凭借BC电池重回王座?“BC电池是‘皇冠上的明珠’。”在业绩说明会钟宝申毫不吝啬对BC电池的赞美,他表示BC电池的发电性能优异,行业已经做好准备摘取这颗“明珠”,BC电池会真正走向市场。虽然经过隆基这次会议,让更多投资者了解到了BC电池这个概念,但实际上它并不是一个新东西。BC类电池(back
2023年9月12日
其他

男篮世界杯迎来场外“最佳新秀”,伊利如何与万千球迷“情感共振”

在太空向下跳伞,是一种什么体验?2012年的7月25日,运动员菲利克斯给出了答案,他乘坐氦气球,升至38969米高的太空边缘,一跃而下。整个下坠过程中,他的速度一度达到了377米/秒,超越了音速。据不完全统计,那一天,全球范围内,至少有800万人通过Youtube、ESPN和CCTV收看了这场挑战,在运动摄像机所捕捉到的镜头里,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太空的壮丽景色,还有菲利克斯宇航服肩头鲜艳的红牛logo。福布斯杂志在撰文中评价道:“这是红牛品牌史上最成功的一次营销。”漫长的商业历史上,人类每一个挑战自我的瞬间,同样也有商业品牌陪伴在侧。全力拼搏、超越极限,这是属于运动竞技的魅力,而奔腾不息,进取不止,则是品牌向上生长的内在动力。运动员挥洒汗水,冲击新目标的时刻,往往也是品牌奏响价值强音的瞬间。当我们将目光从太空移向身边,过去的两周里,汇聚世界目光的“2023FIBA篮球世界杯”,就为我们呈现了这样的时刻。32支球队场内如火如荼的攻守之外,空前的赞助规模与关注度,同样让本届篮球世界杯的“营销战役”显得激烈无比。这之中,凭借球迷群体与热爱切入本次男篮世界杯的伊利,无疑令人“眼前一亮”。单从“参赛时间”来看,伊利可谓是本届FIBA世界杯中不折不扣的“新秀球员”。2023年4月26日,与国际篮联的签约,是伊利首次加入男篮世界杯赞助团队。但从营销效果来看,身为新秀的伊利,却交出了过硬的“得分表现”。荧幕前的观众和球迷或许也能感觉到,本届世界杯,伊利的元素,几乎“无处不在”:从“场内”铺满的巨型地贴,到球员毛巾上醒目的logo,再到“场边”清晰可见的灯牌灯带,和腾讯转播平台、微博、虎扑上相关话题的Tag,以及电商平台独家的高钙低脂奶篮球世界杯定制装,伊利所构建的,是一个全方位,无死角的传播矩阵。
2023年9月11日
其他

TCL电子的“撑杆起跳”,如何突破价值天花板?

在田径运动中,“撑杆跳高”被视为一项技术难度极高的运动。不仅考验运动员前期的蓄力,为撑杆提供支撑力,同时在起跳前,需要找准支点,才能让自己的身体穿越眼前难以逾越的高栏。在商业世界中,中国消费电子行业也有两道“隐形高栏”。第一道“隐形高栏”在国内红海市场。当下的消费电子赛道正经历深度变革时期,曾经代表科技潮流的PC、手机、电视等消费电子产品由于创新的疲软,用户曾经高昂的消费热情已悄然退去。行业玩家纷纷卷向高端化,在存量市场上讲述新故事。第二道“隐形高栏”则在全球化的征途上。在家电、汽车等领域,国外企业拥有技术与应用的先发优势,在产业链关键环节拥有着核心话语权。而“起步晚”的中国消费电子企业,其全球化之路,不仅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还需争取产业链的话语权。如何跨越面前这两道高栏?事实上,沿着科技史的发展方向,有两条颠扑不破的商业常识:一是奉行创新文化,保持开放的姿态,积极跟随全球产业发展方向。二是以永远“Day
2023年9月8日
其他

电商经营的「关键一役」,阿里妈妈发出一张简单经营的新船票

「百模大战」下,所有行业似乎都能用AI再做一遍。大半年来,以AI大模型为代表的关键技术正在重塑各行各业,但热闹只是硬币的正面。技术迭代的反面却是层出不穷的落地难题——被抬高的算力门槛,跑不通的商业模式、产品端割裂的人机协作……狂飙的AI大模型似乎走到了一个新十字路口。一边是海水,一般是火焰,商业世界的实践信仰朴素的价值。一派复杂与混乱中,越需要回到原点,才能思考未来的方向。在这场「关键一役」下,阿里妈妈给出了自己的解题思路。在2023年阿里妈妈m峰会上,深耕电商经营多年的阿里妈妈,带来了一套「智链万相
2023年9月7日
其他

营利双增,生态焕新,浙商银行交出发展“内生答卷”

8月29日,在上市银行陆续发布半年报的“窗口期”,浙商银行向市场交出一份超预期的期中成绩单:上半年营业收入332.27亿元,同比增长4.68%,增速连续8季度保持股份行第一;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77.43亿元,同比增长11.03%,增速时隔四年重回两位数。经营质效稳步提升的同时,浙商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相关指标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改善。得益于上半年“引战投”取得重大突破,浙商银行资本充足率11.8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18%,分别比上年末上升0.23个百分点和0.13个百分点。整体经营层面,净息差边际企稳、明显好于同业;关注率、逾期率等不良前瞻指标改善,存量不良加速出清。外部经济形势复杂、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浙商银行何以擘画逆势增长曲线?“不仅在经营上保持了好的势头,经营业绩继续跑赢大势、领先同业,而且在生态上呈现了好的兆头,在发展上啃下了硬的骨头。”
2023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