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族还是攒钱族?这届年轻人远比想象的靠谱
这届年轻人在钱的事儿上可一点不含糊。
“我大概是疯了,1天来回2000公里办存款,不过,真香。”
眼看着今年存款利率密集调降,为了寻找更高收益,夏飞(化名)从上海飞往贵州去存款。
她算了一笔账:50万买外地城商行的定期存款,年化利率4.3%,而本地买最高大约3.3%,5年后收益相差2万多,即使将来回机票考虑在内也是划算的。
和夏飞一样的跨城存款“特种兵”不在少数,她们大都是90后、00后的年轻人。面对“不亏就是赚”的投资理财现实,这届年轻人精打细算,各凭本事“攒钱”、“省钱”。
可在曾经的父母辈眼中,这些年轻人花钱似乎总是大手大脚,只会消费不懂理财,被贴上“月光族”、年轻“负翁”、享乐主义等标签。
事实证明,恰恰相反。或许我们应该重新看待这届年轻人了。
在豆瓣“丧心病狂攒钱”等几个小组下面,聚集了近百万的年轻人,他们每天会分享数千条源自日常生活的攒钱经验。通过“抠”,有人一年学费省下了三分之二,有人手上存了十万,有人直接攒了套房……
“男抠组”组长卢十四说,“抠组聚集了一群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正因为他们对待生活非常认真,所以才愿意为了生活本身去精打细算,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别有乐趣。”
不久前,在余额宝上线第十年的日子,很多人在网上晒出十年累计收益,分享背后柴米油盐的生活片段。有网友说余额宝是自己攒钱的启蒙产品,“别人都是画大饼,余额宝实实在在打钱让我吃上早晨的大饼”。
就连85后作家紫金陈也被勾起一波回忆杀:当年刚开始写作,靠着余额宝的收益度日,写出了《隐秘的角落》,如果当初放在了股市,那估计写出来的就是漫长的季节了……
甚至,很多年轻人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分享利用互联网工具花式“薅羊毛”的各种省钱经验——把每个月的工资存在余额宝,先用花呗额度消费,次月还上不仅没有利息,还多赚一个月的余额宝收益,自称“宝呗青年”。
虽然不像上一辈赶上了时代红利,靠原始积累排队买黄金、大把买股票、闭眼买房子,坐收资产增值。但论起“精打细算”过日子,这届年轻人比爸妈狠多了。
“巧妙地花一笔钱,和挣到这笔钱一样困难。”比尔盖茨的这句话,这届青年们似乎深有体会。
“好想有一天能像眉姐姐一样,随手给苏培盛抓起一大把金瓜子。”作为“囤金大军”的一员,27岁的玥溪(化名)提起金瓜子、金豆豆如数家珍。
“大约8年前,我开始有意识地接触黄金。那时候黄金价格相对低一些,但我还是无收入的学生。”
如今,“种瓜点豆”成了她理财的方式,平时既能花样穿搭,玩出时尚潮流,又能积少成多,“定投式”攒下一个“小金库”。
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何健华为这届年轻人说过几句公道话:90后是互联网原住民,也是成长于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代,再加上社会压力大,这代年轻人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我保障意识,精打细算、早早理财都是在为未来过好生活做足准备。
但将时钟回拨到10年、20年前,在当时过度放大的舆论下,现在的80后、90后却一度背上了诸多被误解的污名化标签。
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作家简宁曾在《南都周刊》撰文下断言,“80后一代人身上存有普遍的缺陷,有的缺陷还是致命性的。”
在列举了“不叠被子”、“爱喝饮料”、“爱看动画片”等特征后,这位作家继续说道:“我真是担心,20年后这个社会要由他们来支撑。”
如果说80后背负的标签是“垮掉的一代”,那90后则是“一代不如一代”。
2013年,90后陆续开始进入职场,但那几年出现在头条的“实习期闪辞”、“带薪玩游戏”、“拒绝给领导订盒饭”等新闻,让他们持续被放在舆论的放大镜下审视。“太自我”、“理想化”、“不靠谱”、“不求上进”等质疑,也如潮涌般打过来。
与父母辈相比,改革开放浪潮的涌动、互联网的发展、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这代年轻人接受了新的文化、新的思想、新的生活方式,与上一辈人的成长环境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也正是如此,老观念对他们的质疑、误解和刻板偏见比比皆是。就连他们所习惯的生活方式与工具,也被冠上各种污名化的标签。
余额宝当时一度被一些专家指责,说“余额宝是给年轻人眼前的蝇头小利,在社会上炒作了一种钱生钱的风气”,“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不是真正的普惠金融,股票才是”。
很多专家的话如今回头再来看,完全是诡辩。因为满足了足够广大的普通人群而非精英人士的需求,余额宝的用户群体快速增长,类似的宝宝类货币基金也早已是银行业标配。
十年时间过去,专家口中“不如股票普惠”的余额宝,累计为普通用户赚了3867亿元收益,要知道,茅台从2001年上市到今年一共分红1761亿,还主要给到了大股东、有钱人。
余额宝骂不成了,那就骂花呗。花呗被与“高利贷”联系在一起,说助长了超前消费,让年轻人掉入消费主义的陷阱。
年轻人喜欢用花呗,但完全不是“靠高利贷度日”无可救药的人。有数据发现,3/4的用户使用花呗从来没有产生过费用,当月用次月还,反而积累了信用,有了往银行办大额贷款的资质。
花呗作为类银行信用卡的产品,按时还就不收费,如果分期的手续费和信用卡基本一样,甚至比某些银行信用卡还便宜。在微博、小红书等平台,不少年轻人也分享用花呗周转,度过考研、找工作、装新房等人生转折期的故事。
年轻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和工具,不但没有“祸害社会”,还让自己的生活能稍微多一些体面。
曾经被误解、被宠坏、被质疑的年轻人,也同样一次又一次自证,他们肯打拼、能吃苦、敢创新、会生活,不比任何一代差。
伴随互联网长大的这波年轻人,不仅见证,更亲身参与了近20年互联网科技的诸多创新。
第一批80后初入职场,端起键盘赶代码,此后移动支付、手机打车、互联网理财等新的生活方式接踵而至。如今,这些年轻人扛起了技术创新的大旗。去年华为公布了一项数据,在计算、智能驾驶等前沿领域的专利,“发明家”8成都是90后。
这届年轻人敢创新,也愿意吃苦。
两年前的一份调查显示,骑手中90后已经达到47%,其中不少还是拥有本科学历的大学生。很多人在学业、工作之余,兼职跑外卖补贴家用。
这届年轻人有责任心,更懂得互帮互助、回报社会。
曾几何时,不少80后、90后逢年过节回老家,离家前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帮父母加入相互宝。虽然几块钱的分摊金,但却让很多只有基础医保的低收入群体,多了一道重疾保障。数据显示,相互宝成员中,80后、90后占到58%,三分之一来自农村和县城。截止关停前,相互宝累计救助超20万人。
时至今日,还有一些年轻人在网上怀念相互宝,感谢互帮互助的“宝友们”:“父亲生病获赔了,对于普通家庭是救命钱!”、“真的感恩分摊的朋友,让我治病时减轻了费用压力”、“能帮到人,也不枉我交了这么多年”。
时间和事实证明,这届年轻人,从来没有垮过。
误解、偏见、质疑营造代沟。日本电影《大逃杀》里构思的成年人和年轻人互相不信任的情况,就是代际鸿沟的极端表现。而在更迭过程里,总是伴随着各种杂音和吊诡的现象。
这并不新奇,历史上对下一代人的“打包”批判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上世纪20年代,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曾经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此后,这个称呼被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整整一代人身上。
到50年代,“垮掉的一代”又来了,成为当时青年的代称。
而这波“垮掉的一代”,不仅创造了披头士、嘻哈等现代文化,也包含我们熟识的乔布斯等诸多科技引领者。回过头来再看,如今的美国在科技、互联网领域的领先,依靠的正是当初“垮掉的一代”。
后来,“垮掉的一代”还被贴到中国80后、90后的身上。如今,00后也开始被冠上“躺平”、“目中无人”、“凋零的一代”……
每一代人,都会因为新的代际背景和特点,遭遇不同的误解。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哪一代人把自己毁掉的情况,社会依然在运转、发展。
中国年轻人所创造和习惯的新生活方式及工具,也没有垮掉。在余额宝大受欢迎后,今年连苹果都开始效仿,推出了美国版“余额宝”。疫情期间,中国年轻人早习以为常的扫码支付、刷脸支付,才被新加坡等国家模仿和大力推广。中国的国产手机、短视频软件,在国外也同样大受欢迎。
创新往往难免受到带有历史局限性的误解和污名化。乐于拥抱创新的年轻人也一样。
但时间会给出公正的答案。曾经被误解,最终会被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