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宋《听琴图》与“春雷”古琴的逸闻趣事

梅溪草堂 2021-03-01



曾有这样一张古琴,宋代时它被收入皇家内苑,成为内府第一琴。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被金所灭,它又以战利品的姿态进入金朝宫廷,再次成为内府第一琴。金章宗对它爱不释手,竟将它“随葬”。18年后,它再出人间,复为诸琴之冠……


它的名字与它显赫的递藏一样响亮,而它就是“春雷”琴。







何琴为君松下抚


北宋元符三年(1100),19岁的赵佶即位,是为宋徽宗


相传,徽宗之父神宗曾在秘书省观看南唐后主李煜画像,看后惊诧:不想李煜竟如此俨雅!回宫后,他夜梦李煜来谒。其时正逢他的第11子出生,便取名赵佶。说来也巧,这位皇子竟从小沉迷笔墨丹青,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文采风流比李煜更胜一筹!


宋朝皇帝大多数崇信道教,徽宗更甚。北宋政和七年(1117),他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在此前后,他还专门绘图一幅,以表达自己“清静无为”“鸣琴而治”的理想。


这幅图画的是三五知己“雅集”的场景。在一棵古意盎然的松树下,一位身着道袍、头戴黄冠的主人端坐其间,神态自若地凝神抚琴,手下之琴通体黑漆,七弦十三徽隐约其上,岳尾、雁足清晰可见,面板浑圆,古意盎然。琴下之桌箱体宽大,应为特制;桌旁小几,上放托盘,盘中香炉,正自焚香……


《听琴图》 北宋 宋徽宗 绘 故宫博物院藏


主人身后古松亭亭如盖,苍虬如龙,凌霄花攀缘其上,动静相宜,有“庭中青松四无邻,凌霄百尺依松身”之感。松后绿竹左右摇曳似有清风吹过。


主人对面,两位纱帽官服者正对坐聆听。绿袍者笼袖仰面,静听出神,身后蓝衫童子执礼而立;红袍者持扇低首,一手反撑于坐垫之上,悠然入定。两人头戴幞头,腰束革带,俯仰之间,无所拘谨。听琴者前置玲珑石,上放古鼎,鼎中之卉,正自烂漫。


画的右上角有徽宗瘦金体题名《听琴图》,左下角有一特殊符号,似“天”又似“开”,为徽宗独特的画押,有学者说它有“天下一人”之意。后世多有学者认为:徽宗不仅为此画的作者,还身在其中,画中的抚琴者,便是他本人。


 此画松盖之上有时任宰相蔡京的绝句:



    吟徵调商灶下桐,松间疑有入松风。

    仰窥低审含情客,似听无弦一弄中。




第一句说的是主人所奏之琴与东汉名士蔡邕从灶下救出之木所制“焦尾”琴一样名贵。徽宗曾在宫中建“万琴堂”收贮历代名琴,其中最为珍贵的便是唐代雷威所制“春雷”琴,号为内府第一琴。《听琴图》中徽宗所弹的可能便是此琴。因《松风》为古琴名曲,第二句说的便是琴曲与清风一样,润物无声。第三句是说图中“仰窥”“低审”之客均已被琴声所感。第四句是全诗点睛之笔。像陶渊明酒后抚“无弦”琴一样,《听琴图》中主客所听的不仅是琴声,还有琴声之外“清静无为”“鸣琴而治”的理想。“鸣琴而治”讲的是孔子之徒宓子贱为单父宰时,“身不下堂奏鸣琴,政简刑清无为治”之事。从《听琴图》来看,徽宗是很想达到这种境界的。


 蔡京字写得好,北宋绍圣年间(1094-1098)已很出名。一年夏,蔡京立北门,门口的两位执役亲事官用白团扇为其扇凉。蔡京喜,在扇上写下了杜甫诗句。不料,几日后团扇竟被端王以2万钱买走!这位端王便是后来的徽宗,徽宗对其字之爱可见一斑。



也有学者认为:此图中红衣者便是蔡京,甚至有人猜想绿衣者或是蔡攸(蔡京长子),或是童贯,不一而足。一幅古画不需要完全写实,不管这二人是谁,如在当时,徽宗弹琴,蔡京、童贯听琴的场面应不难出现。更何况画中所绘之古琴、花石、古鼎等物的由来也多与这几人有关。


童贯在徽宗年间位极人臣,每入朝办事,与宰相同列。但每退朝,他便换成短襟窄袖的衣裳,与宫内太监一起,供徽宗驱使,其媚上若此。北宋崇宁四年(1105),徽宗在苏州设“应奉局”,命童贯总“花石纲”事。


宋人习惯每10艘船编为1“纲”,可以想见当时花石运输的规模。《听琴图》中也画了4块看似不起眼的石头,它们也许就是“花石纲”运来的。


除花石外,徽宗对古画、古琴等也嗜好成癖,不惜令童、蔡之流重价搜求。当时,宫中宣和殿、保和殿,殿左右之稽古、博古、尚古诸阁,均贮藏各类古玩,收储历代名琴的“万琴堂”便在宣和殿中。除搜罗历代名琴外,徽宗还命人设立“官琴局”,大批量制作古琴。“官琴局”制琴均有定式,长短大小如一,与民间所制之琴渐渐分道扬镳,演化成古琴制作上非常重要的“官琴”“野斫”两个系统。


官家需索无度,人民不堪其扰。民谣唱道:“打破桶(童),泼了菜(蔡),便是好世界。”方腊本是浙江睦州青溪(今杭州淳安)富户,家有祖传漆园,自从朝廷在江浙设立“供奉局”后,木料、髹漆各类活计责成方腊供应,除此之外,还需承担“花石纲”等诸多名目。重压之下,他家产丧失,一贫如洗,只好铤而走险,聚众起义。方腊起义虽被镇压,但是金朝的骑兵却没那么好商量,靖康之变时,徽宗的收藏,悉数被金人所收缴,其中就有“万琴堂”中的那张“春雷”琴。


  

“春雷”琴 琴名及印章 上海博物馆藏



 “春雷”琴 琴名及印章 旅顺博物馆藏





金内府诸琴之冠


北宋覆灭之际,金人将其宫廷宝物洗劫一空运往燕京(今北京),宣和内府的名琴随之进入金朝内府,成为内府藏品中的佼佼者。


金朝皇帝文化修养也很高,大多好琴。金熙宗守成之余“惟弄琴为乐而已”;世宗亦好此艺,于寝殿外设琴工“幕次鼓至夜分乃罢”;章宗是金朝的第6位皇帝,天资聪颖,喜读诗书,尤擅弹琴。金泰和年间(1201-1208),鼓琴天下第一的苗秀实便被章宗召为“琴待诏”。


章宗非常喜爱“春雷”琴,在他病重期间,因无子可立,深感无奈,常弹“春雷”琴来排解忧愁。临死之际,他要求将“春雷”琴和自己一同安葬在燕京房山的道陵。


1125年,蒙古大军攻破金都,历史再一次重演,金内府的收藏又到了蒙古汗廷的大帐。这张“春雷”琴竟又被好事者找了出来,居然没有丝毫损伤,复为诸琴之冠。


成吉思汗胸怀宽广,珍宝并不被其所重,他更看重的是人才。当时,金中都有一位大才,他是辽太祖长子东丹王托云的八世孙,其父耶律履“通六经百家之书”,金章宗时官至尚书右丞。耶律履晚年得子,曾言:“吾年六十而得此子,吾家千里驹也。他日必成伟器,且当为异国用。”于是,他取“楚虽有材,晋实用之”之句为其子命名。楚材的母亲杨氏是金朝名士杨昙之女,雅好诗书,善抚丝桐。因而自小楚材便跟随母亲读书、学琴。长大之后,他更是博览群书,天文、地理、律历、术数、释老、医卜,无所不通。他自称“琴癖”,先后师从“琴待诏”弭大用和苗秀实、苗兰父子。他琴学造诣极深,掌握近百首琴曲,擅弹《水仙操》《广陵散》等曲,并能制琴、自创琴曲……


耶律楚材

成吉思汗知此人后,赶紧将耶律楚材招至帐下:“此人是天赐我家,以后军国庶政,都可以委托于他。”并亲切地称呼其为“吾图撒合里”(意为“长髯公”)。知耶律楚材爱琴,成吉思汗便把号称金朝内府第一的“春雷”琴送给他。耶律楚材得琴后,欣喜异常:“有我春雷子,岂惮食无肉。旦夕饱纯音,便是平生足。”此后,他常献治国安邦之策,屡立奇功。


元代著名书法家鲜于枢曾见过耶律楚材所藏的“春雷”琴,并说琴铭曰“承华殿春雷”5字,承华殿是金朝宫殿,当为金时所留。


耶律楚材27岁时,曾花3年时间跟随万松老人学佛。万松老人为一代名僧,学问渊博,善于鼓琴,二人常参“琴禅”,体会“以佛治心,以儒治国”之道。万松老人曾向耶律楚材求索古琴与琴谱,他便以“春雷”琴和《种玉翁悲风谱》相赠。


乃马真后(窝阔台汗之妻)摄政时期(1241-1246),朝政昏暗,耶律楚材受到排挤。有人趁机污蔑他“在相位日久,天下贡赋半入其家”,朝廷于是派麻里扎覆去调查,结果耶律楚材家中“唯琴阮十余,及古今书画、金石、遗文数千卷”而已。


1244年,耶律楚材在弥留之际,将“春雷”琴托付给其子耶律铸。

耶律铸自小随父亲学琴,进步飞快。其父曾言:“儿铸学鼓琴,未期月,颇能成弄。”并专门为耶律铸写过一首琴歌《吾山吟》:

    



    吾山吾山余将归,

    予将归,深溪苍松园茅亭,扃柴扉。

    水边林下,琴书乐矣。水边林下,琴书乐矣。不许市朝知。

    猿鹤悲,吾山胡不归!




耶律铸曾任中书左丞相,忽必烈对他十分尊重,“朝廷有大事,必咨访焉”。耶律铸曾写《春雷琴》一诗:“素匣开寒玉,乌龙出秋水。长到夜深时,恐乘雷雾起。”透过诗歌,我们可知“春雷”琴有一琴匣,琴身通体为黑色(乌龙),声音雄浑,有苍海老龙之声。然而,好景不长。1283年,耶律铸因“妄奏东平人聚谋为逆”等获罪,“没其家资其半,徙居山后”。两年之后,耶律铸去世。


据南宋周密《云烟过眼录》记:“古绝品昔聚于宣和,后归之于金,今散落见存者如春雷,蜀人雷威作,赐傅初庵,可以为冠。”由此可知,耶律铸被罚没的财产中有“春雷”琴。后来,朝廷又将其赏赐给傅初庵。傅初庵名立,字权甫,号初庵,江西德兴人,曾任乐平知州。


傅初庵之后,“春雷”琴再次沉寂!




四张鸿宝遗世间


至今尚有四张“春雷”琴传世:一为旅顺博物馆收藏;一为上海博物馆收藏;一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为汪孟舒先生旧藏。


旅顺博物馆藏“春雷”琴:伏羲式,琴背刻草书“春雷”琴名,龙池下刻“苍海龙吟”大印。1960年,旅顺博物馆曾请古琴家查阜西先生鉴定此琴。1962年,查先生到辽宁旅顺为该琴写下鉴定意见:“春雷,漆糙均古,小蛇腹断,断齐而长,唐代物也,未必即宋内府原品,或民仿野斫,但时代绝不在五代之后。”


上海博物馆藏“春雷”琴:凤势式,琴背刻篆书“春雷”琴名,龙池下刻“风雷月高”方印及“春华”圆印,有墨书“唐雷霄□”腹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春雷”琴:连珠式,琴背刻楷书“春雷”琴名,龙池左右刻“其声沉以雄,其韵和以冲,谁其识之出爨中”铭文。近代画家张大千先生旧藏。民国初年,此琴为岭南何冠五所藏,后归汪精卫长兄汪兆镛。张大千系从汪氏手中购入,携往巴西。张大千长子好琴,此琴一度在其子之手。张大千逝世后,其子将琴捐赠台北故宫博物院。


近代琴家汪孟舒先生旧藏“春雷”琴:凤势式,琴背刻草书“春雷”琴名。因爱其琴,汪老名其居曰“春雷琴室”,并撰《春雷琴记》:“盐山孙莲塘尚书之子毓骥(展云)为汉军徐相国桐之长女婿,妆奁媵有唐琴春雷(闻购自裕王府),池下大方印‘玉振’,传为宋徽宗万琴室藏印。”此“春雷”琴传为裕亲王府旧物,清光绪年间为大学士徐桐所得,后将其作为大女儿的陪嫁,归了孙家,在孙家传了两代之后,因与汪家交厚,在1934年前后相赠,汪家回报以50金,遂成一段佳话!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4月17日 总第3513期 第四版




您转发朋友圈或点一个“在看”

就是对梅溪草堂最好的鼓励!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梅溪草堂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促进国内外书法艺术交流,

通过书法学习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陶冶艺术情操,

提高艺术鉴赏与审美能力,

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加深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

增进学识修养,

提高书法技能。

成为广大书友书法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更多推荐
           

“不爱江山爱丹青”,宋徽宗画作合集欣赏!

书法经典 ∣ 汉隶《鲜于璜碑》方拙古厚,浑朴苍劲

中国画题跋,画家情感、功力和修养的体现。

经典欣赏 | 王宠小楷《琴操》意态古雅,风韵遒逸。

中国人最理想的生活是什么?

古代祝福吉语大全,超级实用!(请收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