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有光丨纪念端午节的意义

梅溪草堂 2022-08-08

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2017年1月14日),原名周耀平,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早年研读经济学,1955年调到北京,进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周有光的语言文字研究中心是中国语文现代化,他对中国语文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做了全面的科学的阐释。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

齐白石《五日吉祥》1943年作



纪念端午节的意义

文丨周有光

  

端午节是汉族的民间传统节日,开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后来成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端、初”同义,“午、五”相通,“端午”就是“初五”。

  

民俗学者认为,端午节来源于古越人的图腾祭祀,插艾蒲,饮雄黄,挂香囊,禳灾异,辟邪驱恶,都是公共卫生的原始防疫。

  

但是我国代代相传,端午节是纪念屈原投江自尽的受难日。龙舟是到水中去找寻屈原,粽子是给屈原的灵魂祭奠,屈原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受难象征,正像耶稣是以色列人的受难。

清 吴昌硕《端阳佳品》

  

屈原(前340—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才思超逸,辅佐怀王。秦楚争霸,“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主张联齐抗秦。怀王轻信谗言,放逐屈原,与秦结盟,被秦俘虏,客死于秦。顷襄王即位,继续亲秦,再度放逐屈原。屈原流放,辗转沅湘,哀吟苦忆,目睹亡国。秦将白起破郢都,灭楚国。屈原痛不欲生,自沉于汨罗江,以死殉国,时为(前278年)夏历五月初五。

  

屈原之死,震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灵魂。端午节从纪念屈原受难的节日,经过两千三百年的绵延,发展成为尊重知识的节日,解放知识分子的节日。

  

怀念古代为的是教育今日。儒家教育重视“以史为鉴”。华夏历史,从甲骨文算起,有三千三百年文字记载。阅读古书而不知“以古鉴今”,读书何用?纪念端午节,自然地从屈原受难联想到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历代的文字狱。

清 任伯年《端午图》


秦始皇焚书坑儒(前213年):下令焚烧《秦纪》以外列国史纪,谈论《诗》《书》者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禁止私学,以吏为师;次年,将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儒生坑死于咸阳。专制暴君,禁锢思想,一字成狱,中国社会由此千年停滞。


中华民族的特色就是有强劲的历史记忆。勿忘过去,警惕未来,历史才能正道前进。

唐云 《端午即景》

  

端午节成为法定节日,是复兴传统的信号。全球化时代是双文化时代,世界各国都在奉行国际的现代文化,同时发扬本国的传统文化,以本国的传统特长增益国际的现代文化,以国际的先进制度改进本国的传统文化。这就是纪念端午节的意义。

  

学者谭如为先生作《端午节有感》,词正意切,敬录如下:

  

黄钟毁弃,雷鸣瓦釜;文人噩运,鱼肉刀俎:

每临端阳,瓣香瑶圃;思接千载,徜徉江浒;

靳尚媚上,郑袖善舞;台榭山丘,屈平不腐;

长吟离骚,诗魂翘楚;美人香草,比兴媚妩。

后昆垂范,前贤踵武;砺我精神,生气虎虎;

浩然正气,流芳千古;佳节永志,屈子风骨。


(2009端午,时年104岁)


资料源于网络,文字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

侵权必删!僅限交流學習。


更多推荐
戴望舒《雨巷》丨品读丁香的味道
梁启超 丨 人要生活在趣味之中
余 光 中丨《 梵 高 的 向 日 葵 》
谷 崎 润 一 郎丨《 中 国 趣 味 》
王 蒙|忘 卻 的 魅 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