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记丨东山魁夷:山中幽玄——黄山的白云
山中幽玄——黄山的白云
东山魁夷笔下的中国山水
文 / 东山魁夷 (日本风景画家、散文家)
译 / 叶渭渠
下午,我们驱车离开南京。来到郊外,汽车奔驰在恬静的田园风景中。等待收割的麦田黄澄澄的,插完秧的水田绿油油的,骑在水牛背上的牧童、追赶鸭群的少女……临近日暮时分、我们抵达芜湖,下榻于建立在半山腰上的宾馆里。这里绿叶苍翠,清爽宜人。
芜湖位于长江东岸,自古以来作为大米的集散地闻名遐迩。现在工业发达,工艺美术盛行,恐怕也是这个城市的特色之一吧。黄山昔日称为小九华山,山冈上有广慈寺,还有长了青苔的古塔,从大赭山顶的望台上,可以远眺美丽街市的自然景色和滔滔长江的辽阔景观,这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东山魁夷《芜湖的古塔》
离开芜湖,不久就沿着长江行驶。对岸远处一片朦胧。不大一会儿,我们又在宽阔的水田和麦田中奔驰,不觉间前方已接近群山。
我们在泾县用午餐。隔若一条河,我们望见缓缓起伏的青山脚下有大小两座南宋时代的塔。这恬静的风景,使我联想起京都。众所周知,自古以来泾县就是优质茶叶和笺纸的产地。
▲
东山魁夷《泾县》
我们从泾县沿着山路行驶,在极美的观景山顶上稍事歇息,然后再进入山中。终于快到黄山了,只见突兀的岩石上悬挂着高高的瀑布,很快又消失在云雾中。我感到瀑布从天而降这样的形容已不仅是诗的想象了。
我们的车行驶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沿途都是杉树、丝柏、松树,还有很多竹林。我们下到急流冲击着岩石的峡谷,好不容易地到达攀登黄山的根据地黄山宾馆。这里有涌动的温泉,溪流两岸有旅馆、温泉游泳池、疗养所等,其自然环境让人联想到日本的温泉地带,但是性质不像日本的温泉地带以娱乐为主。这里深藏在幽静的大自然怀抱里,人们接触到山中特有的凉爽空气,可以净化身心,得到休养和获得新生活力。
▲
东山魁夷《溪声》
在黄山宾馆的房间里安定下来,我凭窗倾听溪流声,遥望对岸吐露着青翠嫩叶芳香的山和在天空飘浮的白云。千里迢迢走过来的黄山之路便浮现在我脑海里。
黄山是我多年来憧憬的山。对我来说,黄山在唐招提寺御影堂隔扇画第二期创作的主题——中国风景中,无论如何也是不可或缺的。
此刻来到黄山脚下,我感到自己的思绪终于与奈良唐招提寺御影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应日本邀请,历时十二年尝尽无法想象的苦难东渡,终于踏上日本的国土,开设了唐招提寺,这早已是众所周知的故事。还有在寺院的御影堂里,供奉着和尚生前已着手制作的脱活干漆尊像,它作为日本最古老最高水平的肖像雕刻而遐迩闻名。
鉴真和尚东渡,历经了万般的艰险。我想:他登陆日本时,已双目失明,于是我寻访了日本各地的山岳和海岸、描绘了作为日本风土象征的山与海,以献给鉴真和尚在天之灵。但愿它同时也能表现出鉴真和尚道德之崇高和慈爱之深邃。
▲
东山魁夷《山中幽玄》
我又想:无论如何要在第二期所剩下的三个房间的隔扇上,描绘鉴真和尚的故国中国的风景,以慰藉在九泉之下的鉴真和尚。第一期隔扇画的主题描绘了作为日本风景象征的山与海,第二期的中国风景的主题还是计划描绘作为象征的中国风景。
然而,我希望犹如画日本风景时那样、获得那份感动,画出我实际接触到中国风景的真髓。当然,个人去中国旅行写生是不可能的。再说,要从广袤的中国风土中,遴选其精髓来写生,也是一种难以实现的愿望。
所幸的是,我的这种梦一般的愿望能通过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传达给中国方面,中国方面也没有把它看成是我个人的希望,而把它理解为奉献给鉴真和尚的隔扇画,从而给予莫大的方便。
▲
东山魁夷在唐招提寺的隔扇画
昭和五十一年(1976),我加入日本文化界代表团,先后访问了北京、大寨、西安、南京、扬州等地,之后我与妻子能有机会单独去太湖、桂林写生。这次旅行到处都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东西,但是作为唐招提寺隔扇画的题材,我认为最合适的莫过于扬州和桂林的风景。扬州是鉴真和尚的诞生地,同时也是来自日本的留学僧人荣睿、普照二人探访当年正在大明寺讲授律学的鉴真和尚,并提出希望他东渡日本的请求的值得纪念之地。第二期创作隔扇画的三个房间的中间那间,安置着供奉鉴真和尚的佛龛,因此我想在这间房间里画象征着扬州的水乡风景。
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经过几次失败之后,第五次失败甚至漂流到遥远的海南岛,后来从陆路回到遥远的扬州,桂林是他的途中落脚地。接着跟随鉴真和尚的日本僧人荣睿在前往广州途中客死他乡。从这些角度来看,桂林也可以说是同唐招提寺有深切关系的土地。即使不谈这些因缘关系,桂林也是代表中国风景的地方,对于简直是一幅幅实实在在的南画世界的奇观,我惊叹不已。我无论如何也想在御影堂的一个房间里画上漓江的风景。
于是,在思考剩下另一个房间的绘画题材时,我脑子里就浮现出黄山的风景。自古以来,黄山是中国画家描画的对象,过去我只能从刊登在中国出版物上的图片中,想象着黄山的实景。我感到这里的岩石和松树营造出北画般的严峻山容,同桂林的南画风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它强烈地吸引着我的心。
▲
东山魁夷《石峰嵯峨》/《群立的石峰》
洗过温泉后稍憩,我们参加了热情洋溢的招待宴会,并观赏了电影《黄山》。返回房间后,为了明日的强行军,本想早些就寝。最后还是决定预备一些知识,整理了迄今听到的有关黄山的故事、阅读在当地获得的带有地图和图片的导游书等。
黄山坐落在安徽省南部,不是独立的山的名称,而是七十二峰的总称。由古生代的片岩、砂岩、粘板岩等形成,在这广袤的山岳群中,有玉屏楼、北海宾馆、云谷寺这样昔日寺院的遗址如今成为的宿舍,除此之外没有村落。不愧是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
▲
东山魁夷《奇峰松韵》
古时秦朝,这里称为黟山,到了唐朝才起名为黄山。黄山有四绝可举: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也称黄山有三奇,即一松、二石、三云海。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称赞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清晨沿着溪流漫步。但见岩石峭立,瀑布飞溅,烟雾弥漫山间。
吃过早餐后,天空下起细雨,我们还是攀登观瀑楼。沿途只有近处的树林呈现鲜艳的绿色,其他的一切都湮没在一片灰色的虚空中。然而,那是充实的无的世界。转瞬间,雾微微移动,瀑布及其周围的山坡露面了。那不是巨岩夹峙着倾泻下来的两道瀑布的全貌,虽然只看见右方的一道瀑布,不过,余白反而显得更加生动,它形成了一幅绘画的构图。
▲
东山魁夷《雨中飞泉》
我们匆匆吃过午餐,离开了宾馆。从慈光阁佛寺后面的山路开始修有台阶。大雨纷扬,攀登被雨水打湿的台阶并作易事。四周辽阔、朦胧,在意想不到的高空中,蓦地出现一座高耸的巨大岩壁,呈现出一个仿佛用淡墨描绘出来的轮廓。我们过了桥,抬头仰望,远方一片朦胧,不知石阶陡峭的山路将延伸到什么地方,只要有一险步,就会坠入无底深渊。我们注视着脚下、一边气喘吁吁一边攀登。
衣服全被雨打湿了。我没有手提什么东西,右手拄着拐杖,陪同人紧紧地扶住我的左手引领着我。尽管如此,攀登一会儿就得驻步歇歇。来到半山寺,喝上一杯热茶,咀嚼从山脚下带来的点心,终于从疲劳中恢复。据说,这里海拔一千三百四十米。我们接着继续攀登连接不断的石阶山路。
▲
东山魁夷《雨后黄山》
我们到达天都峰的山麓,又面临号称一线天的难行之路。这里是陡峭的漫长的石阶路,路面狭窄。我心想:不知已经登过几千级的台阶,前方还有几千级台阶需要攀登呢?心中不免惴惴不安,只觉双腿沉重,疲惫不堪,心脏也急速跳动。我一心想看黄山,对陪同我一起登山的人的辛劳,内心充满了愧疚和感激之情。我们一行人中,也有人刚开始登山不久,脸色就刷白,由另两位同行从两旁搀扶着像爬行似地往山上攀登。
▲
东山魁夷《蓬莱三岛》/《迎客松》
幸运的是,不觉间雨停息了。刚惊讶于号称蓬莱三岛的奇岩和松林所造成的幻想般的景观,心潮澎湃,这时一棵有名的迎客松便伸出枝桠来迎接我们。好不容易来到今天的目的地玉屏楼,暮色已笼罩着群峰了。这座玉屏楼建筑物,就是昔日文殊院的遗址,海拔一千六百八十米,从山麓攀登到这里,行程约莫五个小时。在灯光的照耀下,我们共进晚餐,内心不胜感激把水和食物从山下挑上山来的人的辛劳。
▲
东山魁夷《黄山夕影》/《暮霭》
清晨五时起床。在眼下缭绕的白云中,峻岭傲啸云霄,简直像群岛似地浮现了出来。奇岩、劲松、云海,人们所称的黄山三奇,一应俱全,梦幻之美的天地就在这里出现了。
北边有莲花峰,南边有天都峰,从山谷里升腾的云烟逐渐缠绕着它们,巍峨的山容高高地耸立。黄山的三大主峰中的二峰,就是这两座山峰的雄峙,气壮山河,其姿容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
东山魁夷《云中叠嶂》
吃过早餐,我们便从玉屏楼出发。这回把送客松抛在后头,又沿石阶拾级而上。石阶依然是又高又陡又漫长。我们经过蒲团松,下到百步云梯的难行路,眺望号称老僧入定的奇岩。黄山的奇岩,各自都有自己相应的名称,有许多名称都是产生于非凡的想像力。
从珍奇的石阶路短暂地解放出来,来到山脊上。看到呈巨大的鱼形状的鳌鱼峰近在咫尺,我们走在高原性的土地上,又从松林中往下走。然后又攀登更艰难的山路,好不容易才到达北海宾馆。突然间,浓雾袭来,什么也看不真切了。
▲
东山魁夷《黄山绝顶》
吃过午餐后睡了一觉。醒来时,天空已完全放晴。这里,天气的变化是多么大呀。我带着写生道具朝始信峰走去。离开宾馆不久,就遇见岩石山群的美丽景观。有细长孤立的笔形石峰,绝顶上长着松树。它叫做梦笔生花,意思是说梦中的笔长出花来,这景观的确给人这种感觉。始信峰的近处还有名叫笔架峰,这座岩山的形状宛如笔架,还有酷似几枝笔并排架在上面。从始信峰顶上还有群峰耸立。这种精彩绝伦的眺望,令我不禁叫绝。我画了上升峰、石笋峰等的素描。
▲
东山魁夷《远眺上升峰》
清晨,四时半起床。前去攀登宾馆前方的小高山。四周还很昏暗。天空的一角开始放晴,呈浅黄色,接近地平线处却呈紫灰色的沉淀,拉开了一线细细的橙色的光带,仿佛渗出似地浮现了出来。层峦叠嶂,或浓或淡的绿,嵬嵬挺秀地并排罗列,像一面屏风似地围着我们的视野的三方。只有东北方向是低矮的重叠山群,可以将视野伸向远方,群峰的绝顶在云海中浮现,宛如海岛。
▲
东山魁夷《山巅晴空》
橙色的光带越来越辉煌,眼看着旭日即将从中喷薄而出, 我屏住气息,注视着这一时刻的到来。不料,这一瞬间,朝阳从更低的紫灰色的沉淀底层,突然红彤彤地浮了上来。这确实是一种静穆的景观。群山伫立,在虔诚的氛围中,低声地奏响了拂晓的赞歌。
旭日冉冉上升,天空呈金橙色的辉煌。这时天地突然变得明亮了起来。太阳发出耀眼的光辉,此时再不能直视它了。群山承受着金色的曙光,巍峨耸立,岩石的表面洋溢着活力。
▲
东山魁夷《黄山旭日》
眺望良久,我们又奔向清凉台。从这里观望连绵不断的群峰,那雄伟的景观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吃过早饭后, 我们来到排云亭,站在这里远眺,与前面的景致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恰巧在这个时候,我们遇见了在黄山逗留的中国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我所在之处,是从深深的峡谷底下矗立起来的悬崖绝壁上仅有的一小块平地,陪同人员担心我只顾热衷于画素描,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渊的危险,所以一直注视着我。
▲
东山魁夷《云山叠叠》
观察黄山的岩峰,并作了写生,在这里,我感到仿佛看到了自古以来中国描绘岩石时的全部皴纹技法。皴法有许多名称,诸如披麻皴、荷叶皴、大小的斧劈皴等,一作岩石写生时,我便懂得这种皴法是从中国的山岳景观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的。但是,我当然不会拘泥于这些技法。我要按自己的表现法来描绘眼前耸立的岩石山。
▲
东山魁夷《岩峰》
在黄山上,终于度过了最后一个早晨。凌晨五点,我想再观赏一次日出,便又登山。可是,茫茫云海,没能如愿观日出。用过早餐,我们便离开宾馆,踏上下山的归途。我们从黑虎松旁走过去,眺望白鹅峰。一路上人们告诉我许多岩石所起的奇特的名称。诸如五位老人在撑船、两只猫在逮老鼠、仙人指路、采草药的农夫等,这些岩石山的群峰,在天空中呈现出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不禁引人泛起一个又一个遐思。
鸟声频频地传来,很有特点,清越而美妙。据说那是八哥在歌唱。为我们导游的王先生,是位于山麓的黄山宾馆的人,他已攀登过黄山四百多回,非常熟悉黄山情况。
下山时,我们走了与登山时不同的路,但是走下漫长的台阶,膝盖很吃劲,绝不轻松。不过,比起雨中登山的头一天,以及辗转到北海宾馆的第二天所走过的艰难道路来,归途还是轻松得多了。我们在入胜亭歇息片刻,仰望着名不虚传的佛掌峰。从这一带开始就没有台阶,要走普通的山路。我们走过溪流时,从桥上窥视到有几尾娃娃鱼在清澈的流水中漫游。下山伊始走到这里,依然还是人间的仙境。
▲
东山魁夷《仙境》
我们中午抵达云谷寺。这里是松林环绕的优美环境。饭后歇了一会儿又启程了。快到山麓,一行人的心情也轻松了起来。有的人开玩笑,有的人唱歌。一走过百丈泉,眼下就已看见黄山宾馆了。
▲
东山魁夷《翔云》
翌日清晨,告别黄山时,想想这四天的登山之旅,我们对当地人给予我们真心实意的热情支持,除了用紧紧的握手来表示我们用语言也无法罄尽的感谢之情以外,再也想不出有更好的方法来了。
“这次旅行的画集出版之后,希望一定给黄山送一册来。”
对此,我立即保证说:“一定送。”
黄山是天下的灵山,这次登山旅行使我能够接触到了这种灵气,我会终生难忘的。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