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会友(第6期):《目送》
龙
应
台
目
Mu Song
送
幸福就是
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
幸福就是
寻常的人儿依旧
幸福就是
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
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
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
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
作者
龙应台,作家、社会批评家、思想家。
1952年生于台湾高雄,1974年毕业于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深造,攻读英美文学,1982年获堪萨斯州立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曾任教于纽约市立大学及梅西大学外文系、并任台湾中央大学外文系副教授、台北市文化局长等。现任香港大学传媒及新闻研究中心客座教授。著有《野火集》等作品多种。
在欧洲、中国两岸三地文化圈中,龙应台的文章成为一个罕见的档案。
书籍简介
作者: 龙应台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09-10
页数: 281
定价: 3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龙应台作品精选
ISBN: 9787108032911
推荐理由
龙应台的《目送》一共收集了七十三篇散文,写了父亲的离世、母亲的衰老、儿子的分别、兄弟的情深、朋友的牵挂,写尽人生的悲欢离合、道尽世间的爱恨离愁。
她的文章笔触细腻,她的文字温柔有力,她的感情敏感丰富。在文字的世界里她不是金戈铁马的战士,而是温柔敦厚的母亲,是耐心体贴的女儿,是心怀天下的文人。
余秋雨说:“龙应台是一名真正的文化批评者和优秀的文化建设者。”
她的作品有悲悯同情的力量,她的文章直指人心。一切都源自她小时候的经历。
龙应台的祖籍在湖南衡东,因为内战她跟随父母离乡背井,在台湾高雄一个小渔村安家。贫穷落后的小渔村,身处异乡的军人家庭,都赋予了她丰富的经历和情感。
离别似乎是最能激发情感的表达方式。我们从为人儿女到为人父母经历了多少次离别才懂得亲情了呢?龙应台用《目送》回答了。
她感受到了似曾相识的场景感受到了似曾相识的别离。她也用同样的方式给了孩子一个同样温暖的家。
父母总是倾尽所有去爱自己的孩子。
记忆中模糊的小时候,母亲每天凌晨就起来做早餐,要盯着我喝了她现榨好的热豆浆才放心。青春叛逆期,常与父母争吵什么道理都不听。隔天睡醒发现枕边多了长达十三页的手写信纸,那被泪滴染花了的字迹在纸上晕出母亲的爱。
小时候我们习惯依赖父母,离别是父母给的所以每次离别我们哭的声响。长大后我们时刻想着挣脱这个家,离别是我们给的但父母却默默的目送我们的背影。
“家是什么呢?”这个简单又复杂的问题有各种各样的答案。
社会学家说,家是社会的最小细胞;婚姻学家说,家是风雨相依的两人世界。爱默生说,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
被这个问题问倒的龙应台有自己回答,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
《目送》是家人更是心中的那份情。
亲情是朱自清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于龙应台又何尝不是呢?
她最不能忘记的也是背影。是儿子的背影,是父亲的背影。两代人的背影都渐行渐远,独留自己落寞地看着眼前的孤灯照影。
不知从何时起,面对与父母一次次的分别、面对父母眼中饱含的热泪,我们居然学会头也不回的大步往前走。
这大概就是龙应台的那句:“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我们终其一生追寻的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好像每个人都问过。所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无论是追求功名利禄还是出世理想,人们终其一生忙忙碌碌大多是为了过得更好。
人生的路上我们步履匆忙,就像倦鸟知归林,我们总会想念家里的那一碗饭;就算走遍了全世界,最后的终点还是家。追寻到最后我们才发现,家里就是自己一直追寻的,亲情就是那无可替代的情感归依。
哪怕我们要不断地与孩子生离,与父母死别,但只要家在那温暖就会一直存在。希望你也能拥有一个温暖的家,有爱你的人。珍惜当下,坦然对待离分。
书友介绍
盘城
上海大学2019级工商管理研究生
高级企业管理师
国际注册高级平面设计师
2020 首届中国东方文化创意大赛学生组金奖
2020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三等奖
2019 第三届“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设计作品大赛二等奖
2018 四川传统工艺创意设计大赛金奖
2017 大艺时代全国插画大赛三等奖
2016 第三届Hiiibrand国际插画大赛“最受欢迎奖”
2013 广东省“和谐杯”手绘技能大赛商业美工专业组一等奖
文字 | 盘 城
编辑 | 慧 慧
审稿 | 慧 慧
【完】
疫期读书
以书会友
朗读者
每周书单
原创书评
悦读活动
复旦MBA“旦”说无妨队勇夺季军 | 首届“说书一刻”挑战赛圆满落幕
简读
名师推荐
微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