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向承美 | 不是应该取消英语的主科地位, 而是应该改变英语教学方法

向承美 向承美是一件当代艺术作品 2021-03-28

    最近看到有代表建议取消英语主科地位, 加强书法等传统文化教育, 听后实在让人愕然。取消英语的主课地位,慢慢的会将导致未来学生离现代文明越来越远, 学英语不是一定要为了出国,而是会打开一扇窗, 这扇窗会让大家看到外面的世界、外面的资源,其他文化的经典, 还有现代文明价值观,这对于一个未完成现代文明洗礼的国度尤为重要。 就算是做文献研究, 只在中文语言里做研究,就会不断内卷化, 看不到更多不同文化的不同观点和文献,无法和世界上其他伟大的大脑直接碰撞, 这是最可悲的。话说, 信息化时代, 电脑和手机输入早已很多时候代替了用笔书写,每个人加强书法练习, 最后也是会沦为书法装饰和技巧囚笼,我认为远远赶不上英语对这个民族步入现代文明的影响力。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想说的一点, 写这篇文章首先算是对我的新作《向承美是一件当代艺术作品》其中一个问题的回答, 也即是对“ 在你人生轨迹中, 是什么改变了你的命运?” 的回答。这件作品是邀请对我的人生经历或者生活态度感兴趣的人提十个以上问题, 我在根据我的经验和理解回答, 最后和我的自拍照编辑成书。同时这篇文章也只是分享个人经验, 分享英语在我人生选择中扮演的几个重要角色, 这篇文章它不是严谨的学术写作,而是以一个亲历者的身份来谈论我对英语的认知。在这个阐述的过程当中可能会有骄傲、自卑,还自满、自信, 希望读者不要感觉被冒犯,希望我的写作和经验不要成为一种说教,而仅仅是一种参考。

 

    我常说是英语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如果不是英语, 我现在可能在工地上搬砖或者在车间做女工,或者其他可能, 但一定不是做当代艺术家。本文只想点分享一下英语在我人生如何影响了我的人生,如何导引我读了英语专业,而后做翻译,再然后走上艺术之路。

 

     中学以后,我转学到城里读书, 因为说话发音不准, 比如在说h和f 的汉字的时候 总被同学嘲笑,或者每说一句就有同学重点重复我说的话。后来,我把新华字典的h、f部分汉字全部背下来了。开始阶段,因为大脑的纠正思考和嘴唇习惯发音的不同步, 我似乎有些结巴,但过了那个磨合期, 我最终能把这些字区分开。于是,从那以后我几乎每周写日记, 把不开心的事情都写到日记里, 这样就如电脑内存转存了我的记忆一样, 大脑就会轻松很多, 用这样的方式我在内心里时时鼓励孤独的自己, 鼓励自己再艰难也要前行, 日记里我心里暗暗告诉自己:“我要学习一种新的语言, 让这种语言流利到同学们不能嘲笑的地步。”从那以后,我在班上的英文考试一直保持第一, 我认为这是自我的第一次觉醒, 是我追求独立思考不受人左右的觉醒。正是这种觉醒,让我对语言产生出超常的兴趣。我对不懂的语言,或者对我说出来别人不懂的语言充满无限的憧憬与向往。我的一生, 也许就是在不断学习各种语言的一生, 以此表达我对自由的向往。

 

在所有证书中, 给我转折点影响最大的还是英语专业八级证书

作品《向承美是一件当代艺术作品》的头脑风暴图可以看出英语在人生转折点扮演很重要角色


   其实我想说的是如果取消英语主科地位,在以考试为目的的大环境驱使下, 以后英语就可能被轻视、或被鄙视,甚至被妖魔化,比如“不学英语”就是爱国之类的盛行,这样不但对不喜欢学英语的孩子没有任何帮助, 对那些对英语感兴趣的学生也没有好处。英语不被鼓励,甚至和爱国不爱国联系在一起,英语好的学生不会引以为荣,因为孩子在独立思考和独立人格形成之前,是存在一种与同伴相同的心理安全感的,这对边远山区的农村孩子影响尤为明显, 正如我小时候没有接触到艺术学科,是整个大环境认为只有学习不好的学生才去考艺术体育类, 学艺术那时候是有点受同学歧视的。所以在我心里我就没有去重视艺术甚至去排斥学艺术,因为被大环境妖魔化了,谁知道后来我会成为艺术家,有时候我在想,要是我小时候也学过艺术我会不会比现在做的更好?

 

     我说的英语不被重视,因为应试的原因, 大环境不会重视,给很多本来有些天赋的孩子就关了一扇窗。 如果说整个大环境在不提倡学英语的时候,那么它是一种狭隘的不包容的一种状态。如果说在包容的状态下,整个大环境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城市,大人在谈到,比如说英语学科的时候,他是包容的大环境,他给小孩子的心理提供了向往、惊喜和对外界的探索, 那么如果说对这个方面感兴趣的,小孩子他就长大以后他就会向这个方向去探索。


     拿我自己举例,小时我听到大人讲,我们那里有一个人在国外,他们把那人讲的很神奇, 说那个人去过很多国家,会讲五种语言,那么在我一个小孩的心里就认为会讲很多种语言走遍世界就是很厉害了,那么很小我就向往往外走,想去很多国家看看,想学多国语言, 这是我后来学英语的一个原初动力, 那么后来我选择了英语作为我的专业, 日语作为第二外语, 但是我对其他语言同样感兴趣, 能够日常交流的还会印尼语和保加利亚语,虽然多年不用很生疏, 但是如果需要花几周时间也是可能很快捡回来的, 这就像学自行车一样, 你学过, 即使长期不骑车, 但是需要骑车的时候很快就会熟练。 当然到高中时候选择英语专业主要是为了找工作, 但是很多内心的梦想,也需要平时的积累,当机会来临才能抓住。 包括后来做艺术过程中的很多机遇,也和我会讲英语和中文有很大关系。


向承美作品《骰子命运—亮》, 2021

向承美作品《骰子命运—亮》, 2021


      我小时候我就是什么通过大人讲的这些对外界向往,然后我邻居有一个大哥哥比我可能大三四岁,然后他上初一开始学英文,他回家喜欢带着我一起写作业,说我听不懂的语言, 我就很好奇, 后来明白原来那就是英语啊, 我经常跟他一起玩,他就教我学会26个字母。为什么我后来英语比其他同学好?因为我在之前学了,后来我上初一的时候,老师在讲这个的时候,我就已经懂了, 那么我回答问题就非常积极,得到老师很多表扬,那么表扬在小孩子的心里,它是很重要的,可以说那表扬是播下的一团火种. 第一次英语考试的时候, 我记得那一次考试很难,我考了84分,我这个分数特别印象最深,因为那是考了全年级第一, 那当时的全年级第一就是整个学校都会知道, 就是一种考学习好的人喜欢考试的感觉 。这就是为什么国外的教育, 不是以一种批评型的损害人格尊严的方式来教育孩子。那时候我有幸成为了老师鼓励的一个学生。


       也许有人说人对语言是有天赋差距的, 其实我不是这么认为的, 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人在说, 很多人还没什么文化, 但是他们依然可以说一种语言, 理论上讲任何人都可以学任何一种语言的. 能不能学好, 其实也是一个大环境的分不开的, 我们的教育除开死记硬背能不能多些趣味和实践学习 。 我对天赋了理解, 是这个人的兴趣有没有发挥出来,也许兴趣就是天赋本身,发挥出来了就叫天赋,我的理解, 一定的知识储备基础上是通过逻辑思考归纳总结并创新,创新出来的东西就被认为是天赋赋予,其实是人的悟性,这个悟性就是人的思考部分,有没有去走心和专研,简单总结天赋就是在一定的智力基础上, 你有了兴趣, 然后把自己的思考和时间都放在这个方面, 做出来的成果就叫天赋。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理解和个人经验,可能也具有狭隘性和局限性, 大家批判性阅读。

 

向承美作品《最后的晚餐.幸福88, 2021

 

     我们的教育是一种侮辱型教育,不是鼓励型,虽然某种程度上我得益于这种侮辱型教育, 很多孩子都是害怕犯错不敢去表现自己。 我承认人和人的先天因素肯定是不一样的,兴趣也不一样,只是有的人不发挥出来,有的人被压抑下去了。 有朋友说她们班前两年一些被老师羞辱过的同学还在班上群里哭, 也当着大家的面责怪老师,非要老师道歉,可想而知, 羞辱性教育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但是鼓励孩子就会收到意外的惊喜, 拿我前年办《留守儿童双年展》为例, 其中一个小孩从来没有画过画, 他首先告诉我他不会画, 也画不好, 还有一点口吃, 话说不明白, 我跟他说, 画画每个人都会, 只是看你愿不愿意去观察, 去思考然后愿不愿意拿笔表达出来, 他开始害羞, 跟着看了两天, 到第三天, 他跑过来告诉我他能不能把他的手照着画下来, 我鼓励他当然可以尝试画你观察到的一切, 后来他把手放纸上描下来, 在涂上绿色, 他突然觉得很神奇, 很惊讶的告诉我那好像一棵绿色的大树, 如果在地上再加上几多小花就很像田野, 他很自信的告诉自己他终于可以画画了, 我觉得那也会增加他的自信, 至少不会首先否定自己不行。


向承美作品《留守儿童双年展》一名害羞不敢画画的孩子及其作品


      侮辱型教育是阻碍孩子发挥自己潜能阻碍创新的一大杀手。 中国孩子是很少有权利意识的,当然成年人也很少有。 文明世界的孩子上学开始就会教他们一些基本的权利意识、安全意识,隐私意识, 这是他们人格独立之前的练习,他们从小被教育要尊重别人同时要尊重保护自己。 独立思考就是质疑不符合逻辑的一切,认同符合逻辑却看似离经叛道的部分,尊重不同的观点和认知。独立思考最大的可怕,是会衍生真正的人格和价值观。如果文明世界的孩子被羞辱,他们是会公开站起来维护自己的权利的, 就是不被羞辱的权力。

 

      羞辱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压制是毁灭性的,还好我遇到的老师至少还是喜欢学习好的,虽然现在我觉得对班上其他学生很不公平, 如果他们那时候以家庭出身来对待,像前几天那个老师一样对比家长的收入, 对比社会地位,估计我也被他们毁了。


       学英语不只是为了国际化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为了我们自己本身知识的扩充。许多好文章、好的研究丛书都是用英文写成的,为了能进一步探索研究,提升我们的知识与专业技能,首先学好英语。才有办法不假他人之手翻译,而能得到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很多人说未来机器翻译会比人工翻译厉害,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无趣的借口,自己懂英语,跟别人交流,那是一种情感的交流, 很多东西是翻译不出来的,需要对文化的sense(感知),很多东西连说英语的人都需要不断琢磨,不断阐释不断研究,怎么可能靠机器翻译。 在我的翻译经历来看,很多靠机器翻译说不了几句就进行不下去,比如口语有很多口头语和俚语, 机器是翻译不出的, 还有口语中很多的口音,很多也是翻译不出来的。如果是学术文献著作,机器翻译大多时候都是错的。还有很多比如幽默的东西,翻译会翻译得很尴尬, 需要了解加意会才能明白的。 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其实他是打开的一种文化窗口, 语言本身不过是其中的一步,走向更深的探索才是最美妙的东西, 人的大脑是很神奇的东西,里面的容量,不是说你说中文就要把英语排挤掉,而是可以兼容很多种语言,多学几种语言会增加容纳量和包容度。


向承美作品《最后的晚餐.幸福88, 2021


转世太多, 老朋友请加


     前几天我和两位导师申请了两个项目都成功了, 都是关于中外艺术交流,其实不是我在艺术这个专业的能力有多强,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因为我懂中文、英语还有艺术这三种语言,  虽然我在其中一种语言不是拔尖的,而这三种语言的能力水平差不多,所以我才能在所有竞争对手中拿下这两个项目,一门语言一定是打开了一扇窗,面前是各种可能。

 

     如果说所有这些对我的改变都不算什么的话, 那么英语给我最大的改变是价值观的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的改变,很多东西要去读原文才会相信事实原本的真相。不然就会怪翻译。尤其在改变固定认知的时候, 迎接的是现代文明价值观。 书法再怎么强调也是内卷,最多是一种形式语言, 就算从当代艺术的角度来看书法的未来前景也不过是一种形式语言的探索,真正通过书法探索价值观,恐怕在一个强调统一审美的国度,不会有真正的推进。

 

(鉴于篇幅, 具体转折的细节, 下期再分享,谢谢)


向承美:

自由艺术家,当代艺术研究学者, 出生于重庆,  艺术史论在读博士,《观看, 中国当代艺术思考》杂志主编。作品关注中国当下农村现状及农村人的生存处境,代表作有《农民志.全家福》,《农民志.幸运88》《庚子见证录》《庚子流民图》,先后参加悉尼Head on摄影节主题展, 中国连州摄影节主题展, 在澳洲、中国、美国、法国和中国台湾多次举办个展及群展,。作品曾发表在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法国摄影之眼、Pro Photo、Australia Asia Society、澳洲artlink等杂志。获奖有2019 Lensculture 艺术摄影Top 25, 2019  澳大利亚APA研究奖, 2019澳洲利亚Margaret&Herbert Horllsfall艺术基金、2017“中国在场”海南国际艺术节新锐奖。


向承美 | 作为女人关心时事所遭遇的尴尬

向承美 | 《最后的晚餐》, 农民100元的养老金能买到什么?

向承美| 留守儿童的哭喊声, 其实是社会的撕裂声

向承美策展 | 《唐纳德. 川普艺术文献展》隆重开幕(留言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