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采访了一个失去右眼的女孩,她的故事曾被《人民日报》报道
大家好,我是愈之。
前几天,我联系到了一个叫做“昕瞳”的女孩做采访,在我采访她之前,她的故事被《人民日报》、央视相继报道。
她是一名义眼师,义眼就是假眼睛,属于假肢产品,适合眼睛失明萎缩后或眼球摘除后佩戴,不能改善视力,但可以改善容貌。
18岁的那场车祸,她摘除一只眼睛,自此受到周围人一些不友好的对待,但她没有因此意志消沉,而是选择积极面对生活,还成为义眼师,帮助很多单眼人士。
同时,发布众多相关视频,为其他和她一样的人带来勇气和自信,目前视频账号累计获赞40多万。
采访后,编辑问我采访是否顺利。
我说挺好的。
不足的是,我的心情平复不下来,这也是采访过去几天了,稿子也写完了,我才写这件事的原因。
我患有很严重的白内障,从小就不太能看得清东西,包括写稿子时候也要将文字调得比较大才能完成稿件撰写。
不管是念书还是工作,我都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上课只能靠听,看不到黑板写啥;我得将书页贴着鼻子才能看得清文字;还是一个年轻人,手机的字体设置和老人家一样大……
在成长的过程中,要面对周围人很多的非议,也时常感到自卑,因此当她讲述自己经历时,我特别能理解,也非常有感触。
一、不希望当一个“隐形人”
在生活中,我的朋友极少的,不管是念书的时候,还是工作以后。
或许说,我本来也不太愿意与人在生活有太多的接触。作为一个视障人士,周围的人对我多少有一点“特殊”。
有人会因为眼睛的问题嘲笑我,说很多难听的话,有人则会给予我照顾,生怕我摔倒、碰到,还有的人考虑到我“不方便”,与我保持距离,不愿意我参与到他的生活里。
我知道身边有很多善良的人,可是年少的我非常敏感,我经常会想:“如果我眼睛没事儿,你还会对我好吗?还会关心我吗?”
但在写作不一样,编辑和读者看不到我的脸,不会发现我与其他人的差异在哪里,在这里,我可以以“正常人”的姿态与大家进行竞争,不会被特殊对待。
编辑们不会因为我眼睛不好就不给我过稿子或者放宽审稿标准,他们看中的是稿子质量。
读者也一样,他们喜欢的是我笔下的世界。
因此,我把自己“装进”文字里面,花费大量的时间阅读、写作。我知道,我看书的速度没有别人快,写完一篇文章,我也要使用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校对文字。
但我相信,努力不会被辜负,而且,这是我能想到的,门槛相对较低,而我有可以做得来的、能够与正常人“一样去做”的事情。
经过我多年的努力,我在国家级、省级媒体发表稿子200多万字,成为央媒特约撰稿人;在百万粉丝大号的发表新媒体稿件;与磨铁、58同城等合作,撰写商业文案;制作的视频宣传片(负责文字部分)收录【中】【宣】【部】主管的“学习强国”APP。
换言之,在文字的世界里,我获得了与其他人公平竞争的机会,我也非常珍惜每一个这样的机会。
我承认自己看东西费劲,但我觉得,只要我比别人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我就可以达到与普通人一样的水平,甚至超越他们。
拼不过身体情况,我就拼毅力,然后将结果交给时间。
二、文字给我的力量
我已经成年,之前也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眼睛的情况不会好转了。
我使用的电子设备字体还是很大,看书仍然要贴着笔记,在单位开会,除非PPT上的文字很大,否则我也看不清。
但随着我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稿费也越来越多,我拥有了自由生活的权利。
在我全职写作之前,我曾经在体制内工作。
周围的人说:“对你来说也蛮好的了。”
确实与身体情况一样的小伙伴来说,我的工作不错,同事对我也很照顾。
但我觉得,人生要出去“闯一闯”,去看看自己能够走得多远。
哪怕走得不远,或者中途摔跟头了,我也认。
因此,当我的稿费连续多月超过工资时,我提交了离职申请。
我父母得知消息时,他们觉得我脑袋有问题。
我说:“我还是想去做喜欢的、想做的事情。”
我想做一个努力追梦的人,哪怕梦想很遥远,或许我拼尽全力也实现不了,我也想要去试一试。
我觉得,唯有这样,才不辜负来人间一场。
END
作者介绍:
愈之,写作10年+,国家级、省级媒体发表文章200多万字。
个人微信:fyu4134,欢迎八卦我的朋友圈写作日常,添加暗号是:你好
扫码关注我们
未来三年,
带领1000人文字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