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奥数教育恐怕锻炼不了数学思维,更可能削弱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唐映红 唐师三百手 2022-06-15



前不久,在罗马尼亚举办的第11届数学大师赛中国队的铩羽而归再次引发了社会舆论对奥数教育的反思和热议。数学大师赛是中学生数学竞赛中难度最高的赛事,也是中国以国家队名义组队参赛的3项中学生数学国际赛事之一。相比于历史上中国队在各种中学生数学奥赛上摘金如探囊取物,这次数学大师赛中国只取得团体第6名,个人最好成绩15名。而且,几年来,中国队都未曾取得过好成绩,未曾重现过历史上曾屡屡绽放的中国风采。


为此,我曾在几天前在腾讯·大家发表过一篇文章,《没有快乐教育的共识,中国教育还要输多久》,其中就谈到关于奥数教育的一些思考和观点。


实际上,2017年自从中国中学生在IMO(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上自1997年以来首次跌出前二,仅仅获得季军开始,对于中国奥数教育的反思就已经开始。在此,推荐付云皓写的长文《从首个IMO季军谈起》。



在我看来,早就该反思奥数教育,而不是等到国际奥数比赛失利才反思。


奥数是针对,以及适合少数具有数学天赋的天才准备的竞技。按照曾代表中国参加IMO,分别在2002年、2003年蝉联满分金牌,历史上最佳中国奥数选手付云皓的看法,奥数教育只适合5%的学生,95%的学生根本没有必要学习奥数。


实际上只要看一下近20年IMO累计成绩最好地国家:中国、美国、俄罗斯,为什么?因为人口基数大。中国是每年上千万学生中选拔最优秀的6个人参加,美国和俄罗斯是每年上百万学生中选拔最优秀的6个人参加。其他国家地区,整个人口也就数百上千万,没法比。


我们再来看一下中国IMO的历史成绩,以2000年到2010年11年成绩为例,66人次参加,61金5银,9次第一2次第二,可以这么说,代表中国参加IMO的选手,哪怕是最弱的2人,也有四分之三的概率获得金牌。再往前推10年,上世纪90年代,除了一次未参赛,9次参赛6次总分第一。从1997年但2016年,从未曾迭出过前二。


换言之,奥数成绩与天赋密切相关,人口基数大,天才比例就高,加上刻意训练,出成绩就如探囊取物。


问题是,我们的中学生在历史上取得这么辉煌的成绩,称得上是碾压式的优势。1985年年参赛的选手,今年接近50岁,可是迄今没有一个中国大陆教育培养的数学天才获得国际数学菲尔兹奖,70年来1个都没有!要知道,数学菲尔兹奖只授予40岁以下的青年数学家,从1985年中国首次组队参加IMO迄今,共32次,超过150多名从数千万人里选拔的数学天才,没有任何一人获得数学菲尔兹奖。


什么意思?我们的少年天才成年后就迅速平庸化。包括前述提及的付云皓,历史上取得最好成绩的中国IMO选手,也是IMO历史上最好成绩之一,迄今只有2人曾蝉联满分金牌,他被保送北大后陷入严重厌学,第一学期就成为全年级唯一挂科《军事理论》的学生,后来因挂科太多被退学。


好了,奥数作为数学天才的游戏,在中国却被异化成全民游戏,中国城市里超过20%、30%的中小学生被父母、教师安排学习奥数;大量小升初、初升高的所谓名校采用奥数来筛选生源。这纯属无谓的浪费,而且不仅浪费,算得上是瞎折腾。



流行的社会迷信认为,学习奥数能锻炼数学思维,这样的观念在家乡、教师、培训机构中盛行。问题是,有什么依据表明奥数学习对普通资质的学生就能锻炼数学思维?什么样的数学思维?有任何可资援引的研究数据佐证么?整个社会想当然,“学习奥数能锻炼普通资质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想当然认为“吃什么补什么”没有本质区别。


普通资质的学生学习奥数,不仅不能锻炼数学思维,反而会削弱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的生活中用得上的数学知识根本与奥数教育和奥数训练的内容屁关系都没有。别说是普通资质的学生,就算是数学天才,被中国奥数教育搞废了的可不止一个付云皓。



美国普通高中生,95%以上的高中毕业生的数学水平相比于中国高中毕业生要浅显一大截,大体上只相当于中国初二的数学要求,更别说学习奥数。可是美国教育培养的人才辈出,天才也自由地发挥着最大的潜能,美国教育培养的顶尖数学人才在相关研究和应用领域里发挥着卓越的成就。



不过,话又说回来,教育主管部门近年一刀切的“禁奥令”肯定是因噎废食,矫枉过正。奥数教育应该回归到它最适宜的位置,只是那些学有余力,具有数学天赋的少数学生的提高要求,而不是更多资质平平的普通学生趋之若鹜追逐的玩意儿。


这么说吧,中国在奥数比赛中近两年的连连失利,反映的就是教育主管部门面对奥数教育首鼠两端,既要落实“减负”,一刀切“禁奥”;又要举国体制选拔最优秀的数学天才参加国际奥赛,进退失据,左右为难必然结果。


当然,棍子不能打在家长和教师身上,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在基础教育领域中贯彻和践行“平等”、“公正”的核心价值观,努力使每一间基础教育的公立中小学校得到同等的优质对待,使家长、学生、教师无须为择校浪费无谓的辛苦和心血,被异化的奥数教育才能得到正确的对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