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师三百手

其他

“劳动”距离成为历史名词还有多久

“五一”凑假已经好多年了,借一个国际节日的由头,把两个双休日生拉活拽地拼凑在一起,炮制出一个短假期,试图以此来刺激消费,拉动经济。“五一”作为一个纪念日,是1949年12月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做出的决定,将其确定为劳动节。同样把“五一”作为纪念日的还有世界上的80多个国家地区,所以也被称为国际劳动节(International
5月1日 下午 4:03
其他

暴力体罚,恐怕损害儿童一生

首先,为能判处虐待学生的教师承担刑责拘役四个月点个赞!教师采用暴力、羞辱的方式对待学生,特别是儿童,就应当严厉处罚,以儆效尤。这次被判拘役的教师,采取了持续和普遍的肢体暴力对待学生,导致部分学生致伤,具有典型性和极端性。作为心理学家,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即便是看起来没那么严重,也没有什么后果的体罚、羞辱,对儿童也可能造成严重甚至致命的影响。无论教师还是父母,采用暴力体罚的方式来管教学生,必然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两个显见的后果。一是学生会模仿和习得用暴力的方式来解决人际分歧和冲突,受暴力教育出来的学生,成年后大概率会成为施暴的教师、父母、上司等等。无论是父母还是教师,当采用暴力体罚的方式来实施管教,都会示范和教会孩子使用暴力来解决人际问题。二是当众或经常性的暴力体罚会严重损害儿童的自尊发展。经常被暴力体罚的儿童,进入青春期后大概率会发展为低自尊。相比高自尊的青少年,低自尊的青少年更容易沉溺游戏、滥用毒品、过早的性行为或滥交、打架斗殴、破坏公物等等高风险行为。除了这两个显见的后果,当一个儿童遭遇到虐待(持续或高强度的暴力对待),还可能损害这名儿童成年后一生的身心健康,包括减少预期寿命最多可达20年;相比普通人成倍乃至数十倍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更容易沉溺成瘾性物质或活动,如吸毒、酗酒、沉溺赌博等等。这是因为儿童在遭受暴力虐待时候会处于应激状态,当持续或高强度的应激反应超出儿童感受和耐受的上限,就会转化为毒性应激反应,给儿童成长中的身体带来持续终生的健康损害。这在心理学里被称为深井效应。
2021年9月27日
其他

新高考换汤不换药,“双减”改革的狠招会不会在后面?

从7月20号国家针对中小学教育的“双减”政策颁发以来,引发了学校、家长的担忧和热议。我们都知道,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是跟着中考、高考“指挥棒”转的。史上最严厉的双减政策倒是落地了,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但是如果没有考、高考的配套改革,学生和家长的心理负担也就没有办法跟着减下来。近日包括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贵州、江西、广西等7个中西部省份颁发了新高考方案。根据新高考方案,各位家长朋友们有没有稍稍减轻心理的负担呢?这次虽然是近年来第四轮高考改革的方案,也就是说是持续多年的高考改革中的一环,但是它也是“双减”落地后的第一次涉及高考改革的方案,值得关注。首先,教育部为这次高考改革巡讲的标题是“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也就是说不仅仅是考试本身,而是从课程改革、教材改革然后到高考改革的一个系统的改革措施。在我看来,这次7个省启动的文理不分科、“3+1+2”对学生和家长的影响不会很大。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前几次高考改革的纠偏。特别是对近年一些省份“七选三”的纠偏,也就是除了语文、数学、外语之外从其余七门中选三门,造成的结果就是一些省份学生选物理的学生很少。这次“3+1+2”要求考生语数外之后,首先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然后再从剩下的4门中选2门。这实际上是减轻了学生的选择负担,相比“七减三”减少了选择组合的可能性,也减少了学生的纠结。大体上选了物理基本上就是原来的理科方向;选了历史也差不多是文科方向了,例外的情况不会太多。对考生和家庭影响大的还不是文理不分科的“3+1+2”,而是高考录取不分一本、二本,本科统一成一个批次。这意味着什么?以前分数刚上一本线,没有被理想的一本院校录取,还可以在二批次选择好的二本院校。统一成一批次,对于这些过去刚上一本线的考生来说,选择的机会相当于少了一次。说起来,这次新高考只不过是一次技术性的改革调整,大概率只是后续重大改革的一小步。从一些省份,如浙江,开始并准备未来持续降低中考难度,接下来的高考改革会不会也相应地降低难度?例如试卷整体难度降低,但拉开基础题和选拔题的难度差距。要知道,当考试的选拔题目难度达到一定程度,就不再是依靠熬夜刷题刷得出来,它仰赖的是考生的天资禀赋。基础题难度降低,意味着除了双一流之外一般高校的录取竞争更加激烈,本科、专科拉不开差距。总的来说,如果接下来高考改革动了考题难度这块“蛋糕”,才是真正触及学生和家长焦虑的根本。这么说吧,熬夜刷题的性价比降低了,再大的焦虑到最后也就“从了”。这恐怕才是“双减”政策想要达到的效果。拭目以待吧。
2021年9月20日
其他

利用“亲子契约”促进孩子的作业行为

第四次活动任务利用“亲子契约”促进孩子的作业行为本次亲子活动任务,设计目的三:1、把契约教育的方法分享给父母;2、促进亲子之间的平等交流、沟通;3、帮助孩子在作业行为上往积极方面“更进一步”。由于每个孩子在作业行为上的参差不齐,有些孩子本身就养成了良好的作业行为,能够很好地践行“作业优先不拖延不敷衍”;有些孩子大体上能够践行,但是偶尔会有拖延或者敷衍的现象,不太稳定;还有些孩子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作业拖延或者敷衍的现象;个别孩子甚至已经出现严重的作业拖延或者敷衍现象。因此,在完成这次以作业行为为主题的亲子契约活动,不同孩子的父母在配合孩子参与过程中应该针对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作业行为“更进一步”的目标标准。对于那些本身就养成了良好的作业行为,能够很好地践行“作业优先不拖延不敷衍”的孩子,父母不妨把孩子作业行为“更进一步”的目标设置为“培优”,也就是巩固、强化并进一步优化孩子的作业行为。“培优”目标的要点为在既有基础上提高孩子的作业效率,促进孩子的作业效能感。特别是对一些资优的孩子,学校教育未必能满足孩子的智力发展需求,父母就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孩子的学习目标。这反映在两个方面:提高学习内容,以及更进一步优化作业行为。在任何一个小学自然班级里面,必然有一些资优的孩子在面对学校课程学习中“吃不饱”,这部分孩子学习成绩通常不用父母操心,孩子自身往往也乐学、好学。但是,小学低段能够在学习行为上更进一步地提高目标、要求,能够拓展孩子学涯适应的心理弹性以及激发潜能,能够帮助孩子在接下来以及未来学涯竞争中保持或取得进一步的优势。同时,有一部分在小学低段学习行为以及学习成绩上表现优异的孩子,在进入接下来的中段后,会出现成绩的波动,甚至下滑。那么通过帮助孩子一起设置“培优”的目标,以及鼓励和支持孩子做到本身就能提高孩子对于小学中段“小分水岭”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弹性,避免因课业难度的增加而感受到过多的挫败感。下面是“培优”的作业行为目标示范:作业优先:每天在优先完成学校或培训班作业的基础上,额外完成挑战任务。(语言和言语智力具有优势的孩子,鼓励更多和更高阶的阅读;数理逻辑智力具有优势的孩子,鼓励尝试一些奥数题目。但是无论语文还是数学学科的挑战任务一定基于孩子自愿,努力能够达到,且不增加压力的基础之上)作业不拖延:快速完成作业。在校完成作业后鼓励更多的自由阅读。(根据情况可以给孩子设定阅读书单和目标任务)作业不敷衍:高质量完成作业。每周作业差错次数不超过2次。(每天的语文、数学、英语各算1次)对于那些大体上能够践行“作业优先不拖延不敷衍”,但是偶尔会有拖延或者敷衍的现象,不太稳定的孩子,父母可以把孩子“更进一步的”的作业行为目标设置为“养成”,也就是养成良好的作业行为习惯,尽可能减少乃至避免偶尔的拖延或敷衍现象,鼓励孩子争取有稳定的良好作业行为习惯。大部分孩子应该属于更进一步“养成”的范畴。“养成”的作业行为目标示范:作业优先:力争在学校完成学校布置作业,需要带回家的也在饭前完成。作业不拖延:保障作业效率,不出现拖沓的现象。作业不敷衍:保障作业正确率,每天作业的差错率不超过5%。(按作业量的百分比,具体可以根据孩子实际情况调整。总的原则是略高于孩子目前水平,但孩子只要付出努力就能达到。也可以分科设定。)对于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作业拖延或者敷衍的现象的孩子,父母在给孩子设置“更进一步”的作业行为目标可以是“矫正”,也就是矫正业已出现的不良作业行为。如果说“培优”和“养成”以鼓励和激励为主,那么“矫正”就应该赏罚并举,父母需要在孩子违规后承担的后果上与孩子好好讨论,以确保能够有效践行并约束孩子的作业行为。如果您的孩子属于“矫正”范畴,一定注意不要吼骂孩子。孩子出现作业拖延作业敷衍的问题,往往与孩子糟糕的作业感受和体验有关,吼、骂、斥责只会进一步加剧孩子对作业和学习的糟糕体验。我们在第二次活动任务配发的《规则手册》推荐了不打不骂帮助孩子行为矫正的方法,父母不妨回头去再度认真阅读。如果是个别个别已经出现严重的作业拖延或者敷衍现象,令老师和父母感到头痛久矣的孩子,父母一定要有耐心,给孩子设置的“更进一步”目标为“改善”,鼓励孩子在现有基础上点滴的进步。注意,对于“改善”的孩子,吼、骂、斥责只会更加恶化亲子关系,导致孩子更多更严重的行为问题。这部分孩子要不是特殊儿童范畴,例如阿斯伯格儿童,或者比较严重的多动症等等;要不就是幼儿期间遭受过一些超出孩子感受性耐受性的挫折经验,已经出现情绪问题或行为问题。这部分孩子的作业行为规训,应该建立在父母与孩子建立起信任关系,以及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给予的归属感。更重要的是,这部分孩子大多在学校面临到来自师生、同学的压力,父母不能再给孩子添加额外的家庭压力了。因此,把作业行为目标设置为孩子的点滴改善,及时鼓励、强化;在有进步的基础上再点滴更进一步地改善。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也可能会有反复。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和信心,很大程度上可以转化为孩子的信心和积极体验。附:《第四次活动任务手册:亲子契约模板及工具》
2021年5月18日
其他

第四次活动任务手册:亲子契约模板及工具

各位父母:第四次活动任务是指导并与孩子约定作业行为的亲子契约。这次活动任务是建立在前几次活动任务基础之上的,特别是第二次活动任务,与孩子约定规则。我们收到的反馈,一些父母并没有真正阅读规则手册,没有理解和掌握规则手册的要求。希望父母们能拔冗阅读、理解和掌握规则手册里面的内容,有不明白的,请在每天的打卡或群中提出问题,我们会给予回复和指导。鉴于部分父母几乎没有怎么参与每天打卡以及前几次的活动任务反馈,因此,第四次活动任务给这部分孩子提供了两个选择:是选择A版本还是B版本的活动任务书,其中A版本就是亲子契约任务;B版本是邀请爸爸妈妈监督学习行为。无论工作多忙,我们都希望各位父母能够积极参与并陪伴孩子进步、成长。如果您的孩子带回的是B版本,而您阅读了本手册决定与孩子约定亲子契约,那么我们会尽量给予您支持。请在接下来的每日打卡留言给何老师,或者在群内@何老师。下面是本次活动任务需要用到的亲子契约模板以及备忘录。亲子契约模板
2021年5月12日
其他

父母“戒吼”,只是改变的契机

课题组在两间学校三个班级推行的亲子同步活动任务“戒吼”已经实施了一周。根据学生父母的反馈,9成以上的家庭产生了积极的改变:父母和孩子都有所积极变化。下面针对父母“戒吼”的问题予以撰文反馈。第一个问题是父母反馈:孩子会不会因为大人的忍耐得寸进尺。首先,父母“戒吼”是针对父母习惯用“吼”或“训斥”的方式来对待孩子。那么,孩子会逐渐适应父母的“吼”或“训斥”。简单地说,就是父母如果曾经习惯了“吼”孩子,那么孩子就会适应父母的“吼”,并发展出相应的模仿学习和适应学习。所谓模仿学习,也就是孩子会模仿父母“吼”的方式来交流,所以,很多家庭中父母会对孩子的坏脾气感到头痛,而其原因往往跟父母习惯了用“吼”的暴躁方式来对待孩子高度相关。同时,孩子在适应父母用“吼”的方式对待自己的时候,会逐渐习惯并且发展出如何应对的适应策略。因此,当父母“戒吼”,对于孩子来说相当于他置身的家庭环境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适应或者做出适应调整。父母应该保持耐心,孩子适应“吼”可能长达数年,不要指望孩子在短短一、两周的“戒吼”就能适应父母新的对待方式。其次,取决于孩子的天性,有些孩子天生的气质就容易急躁,有些孩子天生的气质则比较温和。天性气质急躁的孩子,可能受到双重的父母影响:受同样天性急躁的父母的遗传影响,同时又受到天性急躁的父母的对待影响,因此,这样的孩子在父母“戒吼”后的重新适应会比其他孩子更为漫长。这样,父母可能会感到双重的困难。一是父母“戒吼”坚持起来会比较艰难;二是父母即便努力坚持“戒吼”,孩子的积极变化也会以相对缓慢的方式呈现,不像有些家庭中父母一旦“戒吼”,几天就能感受到孩子明显的积极变化。因此,父母“戒吼”一定要坚持,不能松懈和反复,否则就很难真正地帮助到孩子的积极成长。再者,“戒吼”只是改变的契机,不是改变的全部。我相信,绝大多数父母“吼”孩子都是基于对孩子的期望,爱,关心和规训,只有当孩子做的不好,或者犯了错误的时候才会“吼”孩子。换言之,“吼”是许多父母教养孩子的基本的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副作用远远大于积极效果。那么,“戒吼”就不仅仅止步于“不吼”,而应当学习、练习和掌握更积极的教养方式来替代“吼”的方式。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在启动“戒吼”任务的同时,在第二次亲子活动任务中会安排“行为规则的约定”,以及配发《规则手册》。当父母掌握了通过积极的沟通、约定规则,并温和而坚定地执行规则的方式来对孩子进行规训,那么“不吼”孩子才能令父母卸下担忧。否则,父母仅仅止于“不吼”,却没有掌握更科学、积极的规训和教养孩子的方式,那么父母就容易陷入“不吼”之后的一筹莫展。第二个问题是一位父母反馈,当自己尝试用讲道理的方式而不是“吼”的方式来对待孩子时,孩子却表现得更烦躁。首先,讲道理对于小学低段的孩子未必是一种积极的教养方式。“未必”的原因因孩子而已。对于那些本身就规训得很好的孩子,讲道理或许是有用的,“响鼓不用重锤”,父母稍作提醒,孩子就能有积极的变化。但是,如果一个孩子已经在发展出不良的行为模式,那么讲道理恐怕就不再可能奏效了。从心理学的角度,一个孩子捣蛋或者行为不良,大凡有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孩子试图通过捣蛋或者不良行为来博取父母的关注。这一阶段的孩子会对父母的“戒吼”比较敏感,父母“不吼”,他们就会展现出积极的变化。第二个阶段,孩子如果无法通过捣蛋或者不良行为来博取父母关注,他就可能进入到与父母对抗的阶段。直白地说,就是用父母怎样对待他的方式来对待父母,父母曾经常常“吼”他,他就模仿父母的方式来用“吼”的方式来对待父母。这个阶段的孩子对父母的“戒吼”不那么敏感,需要父母与孩子通过积极的沟通互动来重新建构亲子互动模式。我们接下来的课程活动会安排相应的练习,以及配备《沟通手册》。第三个阶段,孩子如果用对抗的方式也遭受反复的挫折,那么他就可能发展出报复的行为模式,采取破坏性的不良行为来报复父母或教师。小学二年级到三年级,一个班可能会有个别这样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对父母的“戒吼”可能脱敏,无法触动他们。这样的孩子以及家庭需要的是针对性的辅导干预,仅仅通过亲子课程活动任务很难带来可见的积极变化。第四个阶段,如果孩子的报复遭受到父母更大的压制,他就可能陷入破罐子破摔的阶段,自暴自弃,也就是心理学里所讲的低自尊。当孩子在小学三、四、五年级陷入这个阶段,父母可能就要面对一个近乎“灾难”的高风险青春期。所幸的是,孩子在小学低段即便出现这样的情形也是可调整改变的,只不过不仅仅通过亲子课程活动任务,更需要通过针对性的辅导干预。当然,父母可以评估一下自家的孩子是否蹈入到第二个阶段,甚至第三个阶段。其次,既然已经陷入捣蛋或不良行为的孩子已经对讲道理脱敏,但是他们对行为后果确实敏感的。所以,父母减少说教,而是通过与孩子沟通、约定规则并温和而坚定地执行,是矫正和改善孩子最可能奏效的方式。建议这位父母认真阅读《规则手册》,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微信群来提问,我们会予以解答。同时,也推荐一种简单的方式来对待脾气急躁的孩子。当孩子出现脾气急躁的时候,立即停止与孩子的互动,该做什么做什么(做父母自己的事情),唯独就是不要再与孩子互动(更不要讲道理)。当孩子情绪平静之后,再与孩子互动交流,但是,即便是孩子情绪平静后,也不对孩子脾气急躁做出任何评价、批评或者反应。为什么这样简单的方式可能奏效?因为孩子脾气急躁时面临被取消互动时,这样的行为后果会令孩子重新调整。如果孩子脾气急躁时,父母就立即讲道理,或者做出相应的反应,其实是在不断强化孩子的急躁行为。特别是,孩子一急躁,父母跟着急躁,孩子的急躁行为就不会不断强化,并成为未来人格的一部分。所以,孩子出现急躁行为时,立即中止互动,转而去做父母自己的事情,不愠不恼,采取“冷处理”的方式。俟孩子情绪平静了再与其交流互动。这种方式不仅是应对脾气急躁的孩子的简单有效方式,也是应对脾气急躁伴侣的简单有效方式。不过,这种方式改变有限,治标未必治本,要帮助孩子积极成长还是应当从《规则手册》,以及接下来配备的《沟通手册》中来学习、练习和掌握。
2021年4月12日
其他

高考满分作文,庸常得出类拔萃而已

那些于平实语言中以思想取胜的作文大概率会被漏过,而以夸张夺目的语言表达的作文更具有感知显著性,被阅卷老师无意注意到。近日,2020年度浙江省高考一篇满分作文刷了屏,引发了争议。我试着读这篇满分作文,没读完,放弃。感兴趣的读者不妨试着读一下,或许能坚持读完。没读完的原因不复杂,佶屈聱牙,读起来毫无快感,不喜欢。当然,这篇作文得满分,也不奇怪,考生显然读过不少艰深的书,而且还能记住不少东西,并引用在作文中,博得阅卷老师的偏爱。记得四川有一年高考,曾有一名考生用甲骨文来撰写作文,也是博得一片喝彩。问题是,高考作文到底考什么?估计没有任何一名阅卷老师搞明白了,甚至命题的专家也是云里雾里。先说浙江省2020年度的作文命题:这是一个很模糊的命题,第一句话就语焉不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人生坐标”是一个比喻,充满歧义和多义,不同的考生对“坐标”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甚至不认为自己有“人生坐标”。那么,命题中的“每个人都有”就成了一种无厘头不由分说武断地强塞给考生。这样,命题就变成一种窠臼,暗含了对“人生坐标”的“正确理解”标准。那么,高考作文考什么?是考书面文字的运用能力,还是对命题窠臼的“正确理解”能力?如果二者兼顾,那么评分标准怎样设置分别的权重?就以这篇满分作文为例,有好事者将作文给社科院文学所的多名专家评阅,所获分数从38分到50分不等,分差12分。给这篇作文打满分的陈建新先生,也就是2020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浙江大学副教授,《秘书学概论》的作者。换句话说,文章入了阅卷组组长的法眼,仅此而已。如果只是入了普通某阅卷老师法眼,而没有入阅卷组组长的法眼,即便是前者给了满分也会给拉下来。所以,高考作文评分和筛选标准以是否符合命题人和阅卷老师“口味”的或“偏好”的窠臼,与写作能力,与思想性其实没有必然关系。具体而言,下面三个因素决定了高考作文满分与考生的写作能力和思想性并无必然关系,也就是说,高考作文满分者与未来优秀的写作者(作家)之间可能风马牛不相及。第一个因素,高考是一种公共考试,高考作文考试作为公共考试之一项,必然是以一种平庸但高效的方式来甄选人才。高考作文从命题到阅卷,无论是命题老师还是阅卷老师,都是以一种尽可能主流的方式来考察考生。而所谓的主流,无非是大多数人普遍赞许和认同的观念和价值取向,因此,以此标准衡量作文,高分者不过是最大限度地符合主流标准之理想,也就是庸常得出类拔萃。这就好比,以最完美身高来甄选队员,所谓的最完美身高也就是符合人群最大多数人的理想期望,它必然是一种平庸的完美,既不适合打篮球,也不适合练体操。高考作文满分者也多半如此,它必然是按照主流的庸常标准最优秀者,与标新立异,独创取胜的作家写作完全不是一个路子。第二个因素,高考作文的命题者,评分者都是教师视角,而非作家视角。一群写作本就乏善可陈的资深语文教师担任命题人;更多压根就写不出好文章的语文老师担任阅卷人,说白了。就是让一群票友来评议,他们要达到能够慧眼识别好文章的程度,何至于屈身基层中学做一名语文教员?换言之,如果让一群资深文学编辑来命题和阅卷高考作文,反而更可能将潜在的作家文章甄别出来,无他,术业有专攻耳。第三个因素,如前述,高考作文考试从考试测量学的角度,根本就是一项失败的考试。其失败反映在三个方面:高考作文效度低。高考作文的训练、评价都是按照一种教条的,保守的,甚至是僵化的条条框框来进行的,高考作文高分并不意味着考生的思想和写作能力达到一个高企的程度,更可能只反映考生在训练和考试中完全适应了那些僵化的条条框框而已。此其一。高考作文信度低。高考阅卷是一项极其繁重的工作,一个省数十万考生要在数百名教师的集中阅卷下在限定时间之内评分完毕。通常每份考试作文会被两名阅卷老师分别独立阅卷,只有在分差超过一个阈限值的情况下,系统才会提示复查并重新阅卷,所以绝大多数阅卷老师都会在高压力下以快速浏览的方式迅速评分,并且倾向于给评一个中间的分数(避免被系统提示复查重新评阅)。以浏览方式快速阅读必然是以不求甚解为特征,所以那些于平实语言中以思想取胜的作文大概率会被漏过,而以夸张夺目的语言表达的作文更具有感知显著性,被阅卷老师无意注意到。换言之,一篇优秀的作文被注意到并给予好评具有偶然性,往往以形式取胜,且碰巧对了阅卷老师的胃口,而缺乏一个客观的尺度衡量。因此,所谓的满分作文只是偶然的结果,不具有规律性与代表性。此其二。高考作文根本就缺乏标准化。一个开放作文题的评分标准如果要标准化,可能需要制定数以万字的评定细则,以涵盖可能出现之各种情形;而且还需要对阅卷老师进行充分的培训,以确保彼此对标准的掌握没有歧义和明显差异。这些对于高考作文而言,全部没有;命题人以自己的主观来拟定评分标准;教师以训练学生“审题”为侧重,教会学生如何揣测出题人意图;阅卷人是以自己对评分标准的理解和掌握为尺度阅评,整个过程几乎毫无标准化之规程。如是,评个满分也好,零分也好,不过游戏而已。此其三。一项低效度,低信度,低标准化的公共考试,无论怎么组织,都是一项失败的公共考试。其性质与古代评阅八股文没有本质的区别。综上所述,高考满分作文者与优秀的写作者本就是两个范畴的概念,徒有形似,无论是思想性,艺术性,还是独创性,二者根本就是南辕北辙。如果有哪个高考作文满分者碰巧能写一手脍炙人口的好文章,那也纯属巧合,不能说明二者有什么相关。止游戏耳。
2020年8月4日
其他

高考志愿选择:心理学是门怎样的学科

按:每年高考完,都有学子或家长来咨询“心理学”怎样。我在五年前(2015年)曾在腾讯·大家发过一篇文章,专门来介绍心理学,这几年有咨询的,就把文章链接推荐给他们。去年腾讯·大家也被喀嚓了,因此,重发旧文,以资有兴趣的高考学子及家长们参考。每年新生进校后,我都会给心理学专业的新进学生做一次演讲。演讲中,我会首先恭喜他们,因为他们选择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专业,无论毕业后他们将从事任何工作,甚至不做任何工作,他们都可以不丢掉自己的专业知识。我这么讲,肯定有褒奖本专业的成分在里面,这就好比物理学的老师会夸耀物理学;生物学的老师会赞美生物学。不过,作为一名心理学老师这么来褒奖心理学,却有着十足的底气。试想一下,一个学物理学的学生毕业后做专职主妇了,她大学所学到的物理学专业知识还能排上什么用场?除了心理学,几乎所有的专业都面临着同样的尴尬:只要学生毕业后大跨度地改行,那么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基本就没有太多用武之地了。可能心理学专业是惟一的例外,无论学生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与他人打交道,心理学专业知识就不会无用武之地。一个学心理学的学生毕业后做专职主妇,只要她自己不放弃,那么大学所学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将能够帮助和指导她夫妇沟通、亲子互动、自我发展,甚至训练宠物。因为帮助人们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原本就是心理学应用的最主要功能之一。事实上,无论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从事任何工作,如企业管理、销售、设计,或者教育、医疗、公务员,或者新闻、律师等等,心理学的应用都能帮助到他。管理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营销心理学)、工业设计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公共服务心理学、传播心理学、法律心理学……凡是人类所从事的工作,都有相应的应用心理学分支,而所有的应用心理学分支都建立在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之所以心理学的应用能够覆盖几乎人类的所有活动领域,就在于心理学在人类学科的知识谱系里面是很特殊的跨界学科,从最基础的科学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到社会科学各门类,甚至到哲学、神学,心理学与几乎人类的所有知识学科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正如对“心理学”的经典定义: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的行为和精神过程的科学。在人类对个体的行为和精神过程开始进行科学研究之前,用思辨或者神学的方法研究个体的行为和精神过程已经绵延了数千年。所以,即使十年前,中国大陆的心理学学科分类曾经隶属于哲学下面的子学科。因为现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畴,在心理学学科诞生之前,一直都是哲学或神学研究的领域。像现代心理学最基本的一些研究议题,如感知觉、记忆、意识,传统上都是哲学的探索领域。很难想象现代哲学脱离了心理学的基本框架,能够有所建树。像“自由意志”这样的概念,如果完全不理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思考“自由意志”的哲学家将难以自圆其说。不仅是哲学,现时代的绝大多数社会科学的前沿,都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这其中既包括人类学、社会学,也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像心理学主要的主干分支学科之一的社会心理学,本身就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心理学的综合应用分支遍及从社会科学到人文学科的几乎每一个角落;而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则贯穿了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数学的领域。人类所有的行为和精神过程,都建立在不同层次的自然科学机制基础上。像人类的“爱情”,有着从进化生物学和动物行为学的基础,如从多偶制的灵长目物种中能找到人类性吸引的进化途径。再往更基础的地方探索,又有着生物化学层次上的机制,从促进性唤起的性荷尔蒙,到产生思念的多巴胺和肾上腺素,以及维系相濡以沫依恋的催产素和血管加压素。继续探索,往更基础的地方研究,爱情的感受、观念和行为,都是由基本的神经元细胞的生物电传导过程,这就归结到更基本的电学和力学过程。如果把神经电信号的传递以及细胞动力学的反应提取出最基本的数学模型。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在人体之外的其他介质上重建“爱情”。因此,对立志报考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了解的是,同样是心理学专业的学习,在不同的高校,不同的专业方向,大学毕业后所获得的学位证书可能千差万别。大多数基础心理学方向毕业后拿到的是理学学位,但发展和教育心理学方向拿到的是教育学学位。至于应用心理学则更是五花八门,包括法学学位(社会心理学)、管理学学位(管理心理学)、文学学位(审美心理学)、工学学位(工业心理学)、医学学位(医学心理学)等等。除了心理学,恐怕再难找到其他任何一个学科有机会获得这么多元化的学位。不仅如此,对于立志从事心理学基础研究的学生,也必须了解在中国大陆最顶尖的心理学院系,在招收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时,鼓励生物学、生理学、医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本科专业的学生跨专业报考,甚至不需要他们修过系统的心理学课程。像北师大、北大都有类似的鼓励跨专业报考的招生政策。正是因为心理学的应用普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心理学也是人们最感兴趣也充满着最多误解的学科。几乎每个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都会面临到类似的尴尬,被别人询问:“咦!你是学心理学的,那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吧?”人们普遍把心理学狭隘地理解主要与算命或精神分析有关的学科。可实际上,现代心理学是一门庞大的科学学科,即不算命,也不怎么关心精神分析。在心理学学科发展最领先的美国,美国心理学会有上百个不同的分支学科子学会,而且不同的分支学科学会之间,完全可以用“隔行如隔山”来形容。心理咨询和治疗是心理学应用主要领域之一,但也仅仅是“之一”。典型的心理医生接受的主要是医学训练,而心理学家绝大多数不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受过这方面系统的训练。大多数没有受过专业心理学训练的人们很难理解现代心理学与伪心理学之间有什么分别。现代心理学首先是一门科学学科,与物理学、生物学一样,是建立在实证和逻辑的基础上。而伪心理学则是建立在经验和直觉之上。像人们熟悉的许多“心理学”热门,其实都是伪心理学,而不是现代心理学的成果,像九型性格、家庭系统排列、沙盘厢庭、神经语言程序学,以及乐嘉老师的色彩心理学等等。现代心理学真正的研究热点,却是大多数非专业人士难以了解的。在进入21世纪之前,人类的科学共同体有一个预测,认为如果21世纪之前的人类科学发展是建立在物理学基础之上的,那么21之后的人类科学发展将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物理学最迷人的研究领域从微观的量子到浩瀚的宇宙,其中对宇宙的探索将是未来人类科学探索的一个最大和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未来人类科学探索的另一个最大和最重要的研究领域在心理学的地盘,大脑。大脑和宇宙是人类目前所知甚少,而未来却对人类的文明发展至关重要的两大研究领域。围绕大脑的研究,以心理学为核心形成的认知科学,是迄今人类最为庞大的跨学科的多学科群,并且在不断发展和壮大着。虽然,中国大陆目前的社会发展阶段能提供的专业心理学工作机会主要集中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人们最熟悉的心理咨询领域,其实充斥着大量并没有接受过心理学系统训练的业余从业者。但做一个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编辑、设计师、工程师、律师、社工、管理干部等等将有助于在职场和事业上的发展。随着社会进一步的发展,专业心理学工作机会也会越来越多,哪怕是一名专业的训狗师,所仰仗的也主要的是心理学里面关于行为矫正的专业知识。附:心理学在中美两国中的学科定位心理学在中国的学科定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2020年7月19日
其他

以孩子为师,我们需要成长思维

按:这是一年前(2019年6月23日)在TEDxChengduED的演讲初稿。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唐映红。今天站在这个讲台上,我有三个身份。首先,我是一名父亲。这是我女儿,Elva,她今年20岁,大一,在长春学习动画。做父亲是我迄今为之最长的一份工作,超过20年了,而且是终身雇佣,永不退休。回顾做父亲的这20年,我最大的收获是成长。不是Elva的成长,而是我的成长。举个例子吧,我是这两年跟Elva在一起的时候才学会了喝奶茶,要知道,我们70后是不喝这玩意儿的。再例如,我45岁之前就没有穿过牛仔裤,为什么?因为我妈妈从小就告诫我,穿牛仔裤不好。去年我送Elva到长春,回来就给自己买了条牛仔裤。当然,我说的成长主要不是这些鸡毛蒜皮的细节。而是在陪护Elva成长的这二十年我从她身上发现了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些特质,与生俱来但是又在社会化过程中很容易被泯灭,被湮没的那些珍贵的特质。我自己成长在一个封闭的家庭,从小耳熏目染的就是“不要麻烦别人”,“不要欠别人人情”,所以我从小到大都是万事不求人,而且习惯了这样的方式。但是,Elva幼年时的一件小事却教育了我。当时她大概2岁多,我们生活在深圳。一天傍晚吃过晚饭带她出去散步。Elva走在前面,我突发奇想就想逗一逗她。于是,我便躲到一边藏起来,想看看她会怎样的反应。我想,一个2岁多的小女孩突然发现爸爸走丢了,她一定会不安、一定会焦急、一定会紧张、一定会哭泣。可是,Elva没有。她发现爸爸不在身后,转身四处看了看,也没有发现爸爸的身影。然后,她几乎没有迟疑,就径直走向一家服装店,向一名年轻的女店员说了些什么。接着,那名女店员就带着她回家。我一路跟在后面,感慨万千。事后复盘,她向服装店的女店员说,“我住在哪里哪里,妳能不能带我回家呀”。天哪!我自己从来没有这样的经验,而且经验束缚了想象力,我压根就没料到她会如此自然笃定地解决问题。我们做父母的从来没有教过她这样的方式,是她自己与生俱来的一种天赋。好在,我同时又是一名心理学教师。我在高校讲授心理学的课程,其中包括给师范生讲授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相关课程。因为我是心理学教师,所以Elva所展现的天赋虽然令我有些惊愕,但却不难理解。屏幕上的图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从1983年提出,并且在后续不断完善的多元智力模型。从这张图来看,Elva所展现的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人际智力。当她遇到问题,面临挑战的时候,这种人际智力能使她利用环境中的线索和资源自然而然地寻找解决的途径,这主要不是教化的结果,而是一种天赋的智慧。简单地看一下屏幕上的这个图,字有点小。这个多元智力模型包含了六类8~9种不同的智力类型。从第一类核心智力,包含学校教育最为倚重的语言智力和数学-逻辑智力;第二类艺术智力,不仅与艺术创作和欣赏有关,也与学习的优势路径有关,包括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第三类是个人智力,包含与大家熟知的“情商”有关的两种智力:内省智力和人际智力;第四类是后来增加的自然智力;第五类是加德纳自己认为的½种智力,存在智力。第六类加德纳曾经讨论过,但是未分化的可能的一些智力类型,如道德智力、精神智力、烹饪智力、性智力。这里就不展开了。客观地说,虽然在大学学习多元智力模型时就曾梳理出这个结构图,但真正的理解它是在我女儿给我的启迪后。作为一名父亲,Elva带给我从未有过的新的经验,对人性,对成长的新经验;作为一名心理学教师,我得把些从孩子身上学习的新经验总结成新的知识。这就是两种身份交织所产生的奇妙的“化学反应”。因为孩子,我的职业和事业有了新的视野和灵感。我把从陪护孩子成长中学习的新经验总结成一个新知识,一个新的概念:灵性。当然,我知道灵性并不是一个新的词汇,它在许多地方被使用,而且有着不同的意蕴。像华德福学校的理念就包含这个词汇,“灵性”在华德福的理念里代表的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在多元智力的模型里面大概对应存在智力和可能的精神智力范畴。我这里用的“灵性”要朴实得多,指的是天赋的智慧,Innate
2020年6月26日
其他

缪可馨,她可能是每一个家庭里的孩子

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写一写缪可馨。她生前是江苏常州金坛河滨小学五年级的一名女生。她于6月4日下午15时14分从学校教学楼坠楼身亡。“坠楼”是媒体报道的标准用语,模糊了到底怎么死亡的原因。仅仅从“坠楼身亡”四个字而论,包含了意外、不小心的涵义,唯独抹煞掉了“自杀”的意蕴。10岁的小姑娘可不可能“自杀”?没有确凿的证据很难判断。可是,梳理了各个媒体报道的讯息,澎湃新闻只说了“坠楼身亡”,没有只言片语解释到底是意外(如栏杆松动)或者不小心(如跨过栏杆去捡东西)。腾讯新闻6月13日的报道是这样描述的:“6月4日15:14分,江苏一名五年级的学生缪可馨在两节作文课后,翻过栏杆,从四楼坠楼而亡。”腾讯新闻·《小学生作文课后坠楼身亡,家长群内出现点赞现象》缪可馨是“翻过栏杆”,然后“从四楼坠亡”。仍然没有说清楚到底是自行翻过栏杆,还是被怂恿翻过栏杆;也没有澄清“翻过栏杆”与“坠楼身亡”之间到底是因为什么,或发生了什么。如果“翻过栏杆”就是为了“坠楼”,那么简单直白的描述就是“自杀”;如果“翻过栏杆”的目的是其他,媒体报道有责任说清楚到底是为什么。纸媒的报道可以查到《潇湘晨报》6月13日,其报道描述是:“6月4日,江苏常州一小学学生在上完两节作文课后,跑出教室翻越栏杆坠楼身亡。”与腾讯新闻的报道口径一致,没有对为什么翻越栏杆做出任何解释。一件并不复杂的校园内小学生“坠亡”事件,是自杀就是自杀,是意外就是意外,结果检索了所能查证的所有的媒体,网媒和纸媒,相关的报道,没有一家媒体说清楚了。能说清楚的只有自媒体文章,今天有一篇自媒体文章(《缪可馨坠楼的4个疑点》,点击跳转阅读)是这样描述的:道理很简单,10岁的小女孩在校园里,在上完两节语文课后,突然跑出教室翻越栏杆,无论是不是跳楼自杀,那么学校和教师都无可推脱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从法律的角度,儿童在学校期间,学校和任课教师承担了对儿童的临时监护责任。在上完两节语文课后,突然跑出教室,翻越栏杆跳楼如果是自杀,教师和学校必须彻底调查清楚其中的原委、诱因,以及每一分钟的真相。不能仅仅浮光掠影地调查班上同学,否认教师有辱骂行为就可以免责脱罪。媒体也好,学校也好,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也好,地方警局也好,都有责任还原缪可馨自杀前两节语文课到底发生了什么?包括教师都说过些什么,与小女孩之间有过怎样的互动?周围的同学与她又有过怎样的互动?两节语文课,加起来也就一个半小时,并不难厘清其间的每一分钟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果每一分钟都无可挑剔,是一回事;但是,哪怕其中有任何一分钟可能对小女孩产生了心理上的刺激,无论是羞辱、批评、挑剔、训斥、嘲讽、排挤,都应当一五一十地还原出来。对一个敏感、自尊心强的女孩来说,教师或其他同学的一句不恰当的话就足以“杀死她”,区别只是有时候是这一句不恰当的话就足以压垮她,有时候这一句不恰当的话恰好成为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无论如何,都应该调查清楚并找到这一根“稻草”。网上有缪可馨的作文以及被她的语文老师批改的截图。我完全赞同六神磊磊对缪可馨作文以及语文老师的评价(《袁老师这作文改的什么玩意儿》,点击跳转阅读),她是一名有着写作天赋的女孩,而语文袁老师是一名平庸且颟顸的教师。这并不意外,甚至稀松平常。在举国几乎所有的中小学班级里,平庸的语文老师扼杀着具有写作天赋的孩子是每天都在发生的日常。袁老师无非是千千万万平庸的语文老师的一员,而缪可馨是那千千万万被扼杀和戕害的具有写作天赋的孩子之一。具有写作天赋的儿童,相比于其他的儿童,有着更为敏感的心灵。她能捕捉到其他孩子可能忽略或者不以为然的细节,能感受到微妙或者细微的情境线索、他人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意图。没错,缪可馨是一名善感的女孩,正是因为善感,她能从别的孩子觉得习以为常的情节中感受到波澜壮阔的冲击,或者从别的孩子感知到的一潭死水中敏锐地觉察出水草丛中一条小鱼摆尾引发的微澜。袁老师只是一名平庸的语文老师,平庸的人可能永远无法了解也无法体验具有写作天赋的敏感孩子的善感。这原本不是问题,一名平庸的教师,完全可以欣赏以及激励到一名具有天赋的孩子,这原本是师范教育应该培养的基本功。但是,袁老师不仅平庸,接受的是平庸的师范教育,而且拥有不恰当的权柄并滥权,由于教育体制的不公平所赋予教师的不恰当的权柄。这从事发后其他孩子的家长纷纷给她点赞就能窥豹一斑。要谴责那些冷血的家长么?他们只是亿万普通家长的缩影,他们是不公正教育的受害人,他们不得不臣服于滥权的小学教师,小心翼翼地陪笑脸,逢迎着。或许因为袁老师不恰当的话语,或者不恰当的对待,终于积累了压垮善感的缪可馨的最后一根稻草。袁老师可能有过无数次类似的情形,但在其他99%的情形下,不会出现这样极端的后果;99%像袁老师一样平庸、颟顸并且滥权的语文教师终其几十年教职,从入职到退休,都不会遇到这样极端的后果。不仅如此。10岁的女孩,差不多已经开始进入,或即将进入青春期。濒临青春期的儿童有着极度敏感的自尊心,特别是她又有着善感的写作天赋。青春期的孩子敏感的自尊心如果受到哪怕是不经意的刺激和挫伤,都可能激发她的冲动。跑出教室,翻越栏杆,大概率应当是自尊受挫后受激愤的情绪影响下的冲动行为。她此前或许没有想过要采取如此激烈的方式来反应;如果途中,或者哪怕翻出栏杆犹豫的2、3分钟被老师或者其他同学劝阻下,她也许会冷静下来,消弭冲动,不会酿成坠亡的后果。正如每一次小概率的极端事件通常都有着一连串的意外情形串联起来才会发生,在压下最后一根稻草的情形下,袁老师和其他同学都没有料到,没有重视,没有做出及时劝阻的反应,自尊受挫的缪可馨激愤冲动之下就这样跑出教室,翻阅栏杆,从四楼坠亡。没有人知道坠亡的那一刹那她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在我看来,这是不折不扣的儿童自杀事件,就是自杀,不容小觑的儿童自杀事件,值得全社会警醒的小学教育的丑闻。缪可馨事件应当激起全社会对小学教育的反思和追问,还原她跑出教室翻越栏杆坠亡前的那两节语文课的每一分钟的真相,才能最大限度地防范和避免下一个有天赋的孩子“坠亡”。也只有这样,才足以祭奠缪可馨,她可能是每一个家庭里的孩子。
2020年6月14日
其他

家庭教育立法,名不正则言不顺

近日,教育部配合妇联,经过至少四年多的酝酿、拟撰,《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草案)》正在征集社会各界意见。从表象而言,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家庭教育受到社会立法机构的关注,忧的是公权力的权柄是否伸到了家庭内部的亲子互动之中?一方面,太多的未成年孩子的父母缺乏实施积极有效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能,他们需要得到来自政府、社区、学校以及相关机构的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每一位父母都有着当然的权利决定以何种方式和途径对孩子实施教育影响,公权力只应守住最低必要的几条边界,如不能遗弃、暴力虐待孩子(其实已经被纳入到《妇女儿童保护法》规范和调整范围),边界内公权力不能也不宜介入干预。下面是我的几点意见1、家庭教育的主体是父母或监护人,政府、社区、学校都只能也只应该是支持和服务,而不是也不宜拥有任何管理权柄。所以,立法中必须明确主体权利,而不仅仅是主体责任。权利同时也意味着权利人有权采取他们认为适合的方式和途径实施家庭教育,而不是必须按照政府、社区、学校的要求;同时,政府、社区和学校应该也必须是在尊重父母或监护人权利的基础上提供支持和服务。2、“家庭教育”是一个笼统概念,其广义可以包括亲子间任何的互动。例如,婴儿期母婴互动的方式会影响到婴儿未来成年后持续一生的安全感和人际依恋的发展,那么,这应不应该纳入“家庭教育”范畴?还是只是“养育”范畴?“养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界限在哪里?立法条款必须界定清晰。3、法律名为《家庭教育法》,顾名思义其立法规范和调整的对象是家庭教育的主体,即父母或监护人,但在实践中其实根本不可能也不应该深入并规范到父母或监护人如何对待孩子,一个无法也不应践行的法律实践为空法。建议更名为《家庭教育促进法》,顾名思义其调整和规范的对象才是政府、社区、学校以及相关机构,他们能做的是支持、服务、帮助每一个家庭更好地实施家庭教育,并促进每一个家庭能实施积极的家庭教育,是可以、可能予以立法规范的。4、“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针对的是父母或监护人对未成年家庭成员实施的教育。正如前面所述,政府、社区和学校其实并无权柄也无可能插手其间。所以,政府、社区和学校以及相关机构能做的其实是“亲职教育”,成人教育的一种,针对的是对父母的教育,帮助每一位父母胜任父母角色的教育。立法中应该厘清“家庭教育”和“亲职教育”,政府、社区、学校和相关机构能做的,以及应该做的其实是“亲职教育”,而不是也不可能是越俎代庖的“家庭教育”。
2020年6月8日
其他

发现孩子有同性恋倾向,父母该这么做

今天(5月17日)是“国际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2020年5月17日
其他

打孩子,你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吗

4月30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这是22年前由美国反体罚组织“有效管教中心”(Center
2020年4月30日
其他

有抱负的父母,就不要给孩子订阅《中学生导报》

今天,有一则讯息很快成为朋友圈刷屏的热点,也有家长朋友转给我看。《中学生导报》刊登了一首诗,这首题目《新冠病毒终于哭了》的诗是这样的:我查了一下,《中学生导报》是兰州日报社下辖的子刊,全国统一发行的教辅类的报刊。创办迄今已经40年,目前是国家二级刊物,也是教辅类报纸最高级别的刊物。我的建议是,如果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与世界脱节,与文明脱节,
2020年4月28日
其他

小升初孩子的妈妈,先不要为孩子的数学操碎心

随着疫控的逐渐解禁,中小学也陆续开学。一位小六孩子的妈妈问了一个问题:孩子下半年就要进入初中了,有没有必要给孩子补习奥数?特别是,她的孩子小学的数学成绩一直都差强人意,算不上好。其实,作为即将小升初的父母应该有一个概念,小升初以后,会是许多孩子成绩的一个分水岭。一些原本在小学阶段成绩还不错的孩子,会在进入初中后成绩出现明显的下滑,其中,下滑最厉害的就是数学。为什么会这样?这里面有两个因素,纵向的和横向的。纵向地来看,儿童的认知发展在12岁左右会有一个“质”的发展,也就是从形象思维为主导逐渐发展为抽象思维为主导。相对应地,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也有着质的不同。小学数学主要仰仗儿童的形象思维,也就是过去称谓的“算术”,区分度不高,绝大多数儿童都能掌握;而初中数学开始逐渐地仰仗儿童发展起来的抽象思维,像“函数”概念,小学阶段儿童就很难掌握。这样,区分度就加大,成绩好的与成绩差的就会比小学阶段更明显。(过去,小学数学被称为“算术”。小学本身也分为“初小”和“高小”,“高小”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小四~小六阶段)横向地来看,经过儿童期的发展,初中开始孩子逐渐进入青春期,人格开始塑性,其中就包括每个孩子智力发展的特异性。何谓“智力发展的特异性”,根据多元智力模型,每个孩子都有着独特的智力优势类型的组合,这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在青春期开始凸显并且塑性。简单地讲,在数学智力上具有优势的孩子将开始从普通的孩子中脱颖而出;相对地,在数学智力上具有劣势的孩子将开始明显地掉队。但是,在数学智力上不具有优势,或者具有劣势的孩子,完全可能在其他智力上具有优势。例如韩寒,他的数学智力相比于普通孩子都是具有劣势的,但是他的语言智力出类拔萃,他高考数学只能得几分,但不妨碍他取得新概念全国作文大奖冠军,也不妨碍他成年后的发展。更多的孩子可能具有音乐智力的优势(音乐家往往具有这项优势),身体智力的优势(舞蹈家或运动明星往往具有这项优势),空间智力的优势(顶尖建筑设计师往往具有这项优势),或者人际智力的优势(领导者往往具有这项优势)、内省智力的优势(思想者往往具有这项优势),等等。(中国的学校教育过于倚重多元智力里面的数学智力和语言智力,却忽略甚至压制了其他的智力发展。事实上,孩子未来可能取得的成就,绝不仅仅限于数学智力和语言智力两项,而且大多数孩子未必需要在这两项上取得好成绩。)好了,回到问题本身。当孩子进入初中后数学成绩差,要不要补奥数。首先,父母要与孩子一起来做一个重要的人生抉择:面对初中、高中的学涯分化,是选择扬长避短,还是取长补短。奥数通常是超纲的数学知识培训,当一个孩子连大纲要求的数学都感到吃力,再给他安排奥数培训,他最可能收获到的是不断的挫败感和对数学的厌恶感。一个不具有数学智力优势天赋的孩子其实是不适宜奥数学习的,奥数学习更适合那些具有数学智力优势天赋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公共教育提供的是普适性的教学内容,是根据所有学龄孩子的平均水平来进行设计的,所以必然对于那些具有优势天赋的孩子来说会“吃不饱”;但对于劣势天赋的孩子来说会“吃不下”。超纲的奥数之所以适合那些“吃不饱”的孩子,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发扬和磨砺他们的智力优势,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相反,让在数学智力上具有劣势的孩子去学超纲的奥数,浪费的是他们原本具有优势的其他智力优势,而且徒增他们的挫败感和对数学的厌恶感。(“吃不饱”的孩子学习奥数能发扬他们的智力优势;“吃不下”的孩子学习奥数是压抑他们的智力优势。)所以,我的建议是,初中要不要补奥数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你孩子在数学智力上具有优势,那么学习奥数对他是适宜的,也能为他未来高考选择理工科打下基础(理化都是以数学为基础);如果你的孩子在数学智力上不具有优势,那么不要轻易选择奥数学习,可以选择一些非奥数的数学补习班;至于孩子在数学智力上具有劣势,那么父母千万不要想当然地给孩子选择奥数,那是在摧残孩子。特别地,初中孩子在发展心理学视角里,已经进入青春期,孩子要不要选择或者选择什么,父母不妨把权柄循序渐进地放手给孩子。一个数学很差的孩子,憋足了一股子尽想在数学上出人头地,虽然这种情形极为罕见,父母也不妨支持。相关阅读:奥数教育恐怕锻炼不了数学思维,更可能削弱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点击可移步阅读)小贴士:如何发现孩子是否具有数学智力优势?很简单,孩子的数学成绩您作为父母有没有烦恼过?具有数学智力优势的孩子自然就能在数学成绩上出类拔萃,自然就会对数学、逻辑类的知识感兴趣。如果作为父母为孩子的数学成绩操碎了心,那就别逼孩子把过多的生命热情耗费在数学上了。
2020年4月26日
其他

最深的井:您会选择让孩子少活20年吗

三个月前,湛庐的编辑就推荐了这本书,《深井效应》。这本书是加拿大医生N.B.Harris在美国西海岸从事社区健康工作中发现和揭示的一个现象:童年经历可能严重地影响成年后的身体健康,也就是书名所说的“深井效应”。原书名其实是没有“效应”一词的,只用了“深井”(其实是“最深的井”,the
2020年4月23日
其他

补课是父母与不良学校教育一起联手戕害自家孩子

众所周知,把孩子塞进各种补课班是城市家庭的“刚需”,哪怕是教育主管部门一而再再而三地试图遏止这种愈演愈烈的补课风潮,也于事无补。有些家庭,为孩子小学六年累计花费的不可费用超过20万元。我所知道的一些成都的小学一二年级的父母,周末给孩子报了四五个补习班是常态;个别父母甚至一口气给孩子报2个甚至3个数学补习班,让孩子在不同的数学补习班里反复强化练习。这样真的妥吗?城市家庭的主流是补课,主流就一定是理性且合理的吗?首先给现在社会普遍的城市中小学生补课现象一个定性,然后再加以分析论述。给中小学生补课,甚至出现六年补课父母花费逾20万元的案例,这毋庸置疑是败坏和错误的。本质上,它是“唯分数论”愈演愈烈的结果,是基层教育失控的乱象,是教育政策失败的产物,是整个教育环境溃败和腐烂的症候。对父母而言,给孩子安排补课,实际上是在和不良的学校教育联手戕害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说?听我娓娓道来。每个孩子,从儿童期到青春期,大约就是接受中小学学校教育的年龄段,他们所接受的学校教育是他们社会化的重要部分,但不是全部。社会化包含了教化和规训两个有所不同的方面。学校教育,特别是课业学习侧重教化;而规训,也就是孩子学习和适应社会规范的过程无法通过学校课业学习加以完成,对于儿童来说主要通过模仿、游戏、活动来完成,对青春期青少年也主要通过活动来预先社会化加以完成。换言之,社会规训必须通过体验和实践才能高效进行。不仅如此,每个孩子从一出生就在基因里有着与生俱来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时间表,这就好比羊羔一生下来就知道如何学习甄别哪些草可以吃,哪些草有毒不能吃。过于倚重学校教育的课业学习,无疑是在扼杀孩子们天性中学习的热情和本能,严重得不偿失。这就不难理解,学校教育之外业余时间安排的补课事实上是剥夺了孩子通过模仿、游戏、活动来完成社会规训的过程,造成的后果也就是抑制和损害孩子的社会适应和社会发展的能力,造成的后果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孩子成年后高概率发展成人格退缩、自恋的所谓“巨婴”。想想,父母呕心沥血花费巨资与不良的学校教育一起联手把自己的亲生孩子培养成人格发展残缺的“巨婴”。如果父母知道这样的后果,情何以堪?再说为什么现在学校教育热衷于补课?很简单,明面上其实彰显的两个因素。一是整个教育体制从上到下弥漫和愈演愈烈的“唯分数论”,地方教委考核学校主要看分数,学校考核老师主要看分数,教师要求学生也主要看分数。注意,在一个层级官僚体系当中,越是基层执行一项政策也就越是趋于极端。教委官员可以大言炎炎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但只要分数、及格率、优秀率等分数指标在KPI中占据主导性权重;基层学校校长就必须加大对学校教师的分数成绩要求,作为衡量和考核教师教学的主要甚至唯一指标;最基层的教师在整个层级官僚体制里面几乎没有权力,人微言轻,只能不折不扣地执行,因此把分数压力几把传递给学生和家长。家长能怎么办?给孩子补课呗!二是由于教育投入不足,导致许多地方,包括一些准一线城市的中小学基层教师待遇普遍偏低。相比于其他职业,基层教师如果不给学生补课,其资薪可怜巴巴,与付出的劳动以及接受的教育严重不匹配。举个例子吧,成都郊区县的小学教师到手的月收入大体上只有两三千元,资深教师也就三四千元。但他们如果给班上的学生补课,可以轻轻松松额外多收入几千到到上万元,相当于发放月薪的好几倍。对于资深教师来说,这个收入可能才与当年没有做教师选择做培训的大学同学持平。一边是“唯分数论”的压力,一边是触手可及的利益诱惑,你让中小学基层教师如何做?做过基层学校教育的读者应该知道,现在年轻教师的流失率有多高,这也导致哪怕是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禁止学校教师补课,但从校长到教师都置若罔闻的原因之一。对家长来说,因为他们不懂教育,如果老师给别的学生补课,不给自己孩子补课,心里就会焦虑,就会不安,追都要追着老师给自己孩子补课。问题是,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那些跟不上平均水准的学生更容易被要求补课,而这些孩子往往在通常的课业学习中有与生俱来的学习困难障碍,但在其他方面有着优势。高强度的持续补课无疑是扼杀他们的优势,挫败他们的学习兴趣,压制他们的积极自尊,从小塑造他们的失败心态。
2020年1月4日
其他

​ 仁寿老师们为了捍卫体罚学生,可以做到这样的程度

导读:殊不料,没有任何一名仁寿的老师提供了任何事实来反驳和证伪知情人的说法,截止到昨天澎湃新闻报道大体上佐证了知情人陈述的是基本事实。仁寿的老师们采取的做法竟然是排着队,变着花样来谩骂、羞辱、威胁、恐吓,用语粗鄙、下作,做派轻佻、愚蠢。昨天,11月14日,澎湃新闻发了一篇稿,《一次批评引发的暴力:仁寿被学生持砖砸伤的老师20天未苏醒》,记者是何利权。事发于10月24日,到昨天正好20天,受伤的黄韬老师仍然没有苏醒。这是一件令人痛心的恶性伤师事件,特别是黄韬老师还是一名众口皆碑的“好老师”。事情发生后,引发了社会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省教厅厅长亲自前赴慰问。舆论一边倒地对肇事的15岁学生颜某口诛笔伐,对颜某的家庭教养出如此孽子感到愤慨,成都名师李镇西老师甚至撰文恨不得能将无良家长也连坐入刑。澎湃的新闻报道披露了事发前黄韬老师与颜某的部分互动情节,此前的报道对这部分情节完全阙如,一语带过(“不满教师日常管理”)。在澎湃新闻报道中,颜某用砖头砸伤黄韬老师之前的情形大概如下:10月23日晚自习下课后,颜某骑车载人经过校门时,被门卫和巡逻老师发现,并通告了班主任黄韬。原因是校门口交通状况复杂,学校为了避免学生意外,禁止初中生骑自行车。颜某即违反此条。10月24日,颜某受到黄韬批评,并被责令到另一班(报道中A班,颜某在10班)罚站了一节课。10月24日12时21分,黄韬吃完午饭后回教室陪学生自习,颜某从后面冲入,用砖头砸了黄韬头部9下,致黄韬头骨骨折,迄今仍未苏醒。这个情节的报道,大体印证了我上周在自由戏剧“校园霸凌分享会”听到的知情人提供的版本。当时知情人述说颜某被黄韬责令到其他班认错,自供“我有毛病,我错了”。问题是,因为前一天骑自行车违反校规,第二天在其他班罚站一节课,这是明显带有羞辱性的处罚。对于处于青春期的颜某来说,是极度伤害自尊的事情。中国法律早已禁止了对重刑犯游街示众的做法,而颜某被责令到其他班罚站长达一节课,其性质与游街示众没有本质区别。中国早在1986年就有最高院、最高检等部门颁发文件(《关于执行死刑严禁游街示众的通知》),“严禁将死刑犯游街示众”;在《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第三款也明确规定,“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换言之,即便是死刑犯按照法律都不应该示众,而颜某因为违规骑自行车(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危险)却被责令到其他班罚站示众,这已经构成“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一码事了一码事。颜某对班主任老师采取极其恶劣的暴力方式砸伤,触犯刑法,依法该怎么追究怎么追究。黄韬老师作为一名众口皆碑的“好老师”,却被学生砸成头骨骨折,迄今20天未苏醒,牵动了广大老师群体的关注,以及不安,这是可以理解的。我根据上周六在“校园霸凌分享会”给观众的建议写成一篇文章《仁寿砸师案背后疑似教师霸凌,父母要勇敢支持受辱的孩子》,发表在《新家庭NewFamily》。以知情人(提问观众)提供的这起恶性砸师事件发生前的情节作为示例来告诉广大父母们,如果遇到孩子疑似遭受学校霸凌,包括教师霸凌,父母要“一开始就能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勇敢地站出来维护孩子的权利,教师黄某不会遭受噩运,孩子颜某也不会酿下大祸”。蹊跷的是,文章发出几个小时后,就开始遭到上百“读者”一边倒的谩骂、威胁和举报,而且这些上百的“读者”几乎都是来自仁寿的教师群体。文章是下午16时14分发出,晚上22时33分开始,连续72个小时数十名仁寿的教师“读者”潮涌而来。一名叫“快乐就好”的“读者”留言质问,虽然措辞粗鄙,语气下作,但是我还是给予客气的回复,并希望提供依据证伪知情人的说法。另一名叫“宾榜文”的“读者”直言自己就是仁寿的教师,是黄韬的前同事,赞美了黄韬是好老师,也质疑了我援引知情人的说法。洋洋洒洒大约有近两百字。我回复表示欢迎批评,并邀请他提供事实材料反驳或证伪知情人的说法。这位“宾榜文”留言两次,都是洋洋洒洒数百字,可惜留言在被打脸后自行删除。到此时还好。第二天早上起来,数十条“读者”留言几乎全是谩骂和威胁,其中一名叫“行者”的“读者”洋洋自得地炫耀“第一次使用投诉!!!”。我查了一下,这名“行者”的头像正好是黄韬老师所在学校(仁寿县城北实验初级中学)隔壁仁寿一中南校区校园场景,可以确定他是仁寿一中的一名老师。在我看来,我援引了知情人提供的一种说法,而且这种说法能合理解释为什么颜某会暴起砸伤班主任老师。文章题目使用了“疑似”,文中也只是转述知情人的说法,并用虚拟语气来进行举例。涉及仁寿砸师案的整个内容不超过文章的5%。如果我援引的知情人说法有误或者根本就是错的,仁寿县知情的老师们当然可以用他们了解和掌握的事实来反驳或证伪,这是极其简单的一件事情。殊不料,没有任何一名仁寿的老师提供了任何事实来反驳和证伪知情人的说法,截止到昨天澎湃新闻报道大体上佐证了知情人陈述的是基本事实。仁寿的老师们采取的做法竟然是排着队,变着花样来谩骂、羞辱、威胁、恐吓,用语粗鄙、下作,做派轻佻、愚蠢。像下面一位老教师的留言。(本文所引仁寿老师留言均为公号文章后可公开留言,头像也是可公开头像。)像下面一位自称“呵呵”的仁寿老师的留言,颇为自得地炫耀自己体罚学生的经验,被回复呛声后,索性把留言全部删除,只留下一条“人与狗”。分明是她(没错,一名女教师)进来一口气留言3条,被一句话呛声后,悻悻然删留言,要说bark,她算是倾情演出。也有仁寿老师冒名“普通人”被揭穿后,像下面这位“狼”老师,自爆。不仅冒充“普通人”,还用新注册的号来冒充“家长”,2分钟之内两名新注册新号的“家长”。更下作的是,一些仁寿老师直接用不堪入耳,极其下流的污言秽语来辱骂,像下面的自称“min”的仁寿老师被提醒头像泄露个人信息后,悻悻然删除留言,更换头像。其他一些留言谩骂的仁寿老师。我感觉是在检阅仁寿老师队伍。统计了一下,有数十名仁寿老师以各种方式留言谩骂、威胁、恐吓。这里只曝光使用了真人头像的一小撮。当然,也有些仁寿老师是来商榷并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像下面这位叫“玲”的老师;以及叫“青峰”的老师。可惜,“青峰”后来自行删除留言了。前面提到“宾榜文”老师,他在另一篇文章《主编札记:仁寿砸师案背后亟待澄清的蹊跷怪现象》发表后又留了一则很长的留言,并强烈要求置顶。正如我在回复“玲”这位仁寿老师时所说,原本我无意评论这起仁寿砸师案,原因很简单,因为早期的报道缺乏了关键的情节:颜某在砸师之前到底经历了什么?黄韬是如何批评颜某的?缺乏关键情节,难以置喙。跟从舆论一边倒地对肇事学生颜某口诛笔伐,或者在缺乏关键情节的语境下大言炎炎家庭教育问题,显得肤浅而廉价。当偶然在受邀参加的节目中遭遇到这起案件的知情人,并提供了能够合理解释关键情节的一种可能性的说法,所以借用这个事例来告诉家庭在孩子遭遇校园霸凌,特别是教师霸凌时该如何应对。结果,潮涌而来的仁寿老师们一边倒地质疑、谩骂、侮辱、威胁,绝大多数根本就没有阅读文章,反倒引出了我的好奇,并发表了第二篇文章。现在我关注的焦点已经不在具体的砸师案,而是仁寿县教师打骂学生到底有多严重?“宾榜文”老师的第三则留言显然是在维护黄韬老师,他不惜以自己曾打骂过学生为例,试图说明打骂学生是正常的,是负责任的表现。没错,当打骂学生在一个学校、一个地区成为常态,越是负责任的“好老师”,越是可能在打骂学生上出格,并酿成灾难。只不过绝大多数时候灾难的承受者是学生,是学生的家庭。在仁寿砸师案的同期前后,媒体曝光出来直接以“教师霸凌”为标题的新闻事件就有下面两起,这两起偶然曝光的教师霸凌事件给学生带来极其严重的伤害。其实,更多的教师霸凌就掩盖在“为学生好”的幌子下面。文章发表后,有曾经的做过中学老师的高校同事向我讲述了他从教的实际体验。在分数和升学压力下,越是负责任的老师,越是对那些“问题学生”打骂越严重。没有一个负责任的“好老师”愿意班上有成绩拉后腿的“问题学生”,在唯分数论的考核中,一名考分30分的“问题学生”可以把班上平均80左右的平均分拉低1~2分,在班与班的竞争中处于下风。对许多负责任的“好老师”来说,恨不得那些”问题学生”消失。因此,对普通绩优生来说“打人不痛骂人不痒”(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多名学生反映黄韬老师),但对个别“问题学生”来说就是痛苦,就是羞辱,就是折磨。就以澎湃新闻报道的情节。如果骑自行车载人被门卫和巡逻老师截住的是一名绩优生,黄韬老师会在第二天责令他到别的班罚站一节课么?澎湃新闻在报道这处情节时,“另一名A班学生则明确告诉澎湃新闻,被罚站的男生即是颜某,彼时并没有感到‘有什么奇怪的地方’”。颜某到底遭遇过多少次这样的对待,以至于另一班的学生也见惯不惊?一名青春期的男生以极其恶劣的方式砸班主任老师的后脑,连续9下,直至将头骨砸裂,黄韬老师至今昏迷未苏醒。从心理学角度,他或者是因为这一次感到极度的情绪受到羞辱而致冲动暴起;或者这一次正好是压垮长期以来隐忍的遭受羞辱后积蓄的愤怒的最后一根稻草。要反思的就是,压在颜某身上的到底有多少根稻草?周一文章发表后,文末留有邮箱,欢迎读者提供教师霸凌的案例。我们收到一位刚从某市名校离职的初中教师提供的真实经历,在她提供的案例中,全校有口皆碑的“好老师”,却会几乎每天都在办公室打骂同一名问题学生,而在校方和其他学生眼中,那名数学老师就像黄韬一样是“好老师”。另一名仁寿家长提供的信息则令人感到不安。文章发在今日头条,也有读者留言:黄韬老师遭受到如此之重的伤,下半生可能再也无法康复。他有两名幼儿,有含辛茹苦的太太。他当然是被“问题学生”蓄意暴力伤害的,但是可不可以说也是普遍到仁寿教师不以为然的打骂教育的牺牲品?在《仁寿砸师案背后疑似教师霸凌,父母要勇敢支持受辱的孩子》文末,我援引了中国的《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的相关法条,全部都是严格禁止中小学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禁止令。打骂学生,是违法行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也是违法行为。数十名潮涌而来留言谩骂、侮辱、威胁的仁寿老师当然不能代表整个仁寿的教师群体。但仅仅这数十名留言的仁寿教师,他们反映出大多不具备理性交流、沟通的能力,他们作为知情人,我回复希望他们能提供事实来证伪知情人的说法,甚至悬赏千字千元。没有一名留言的仁寿老师提供他们所了解的事实来驳斥或证伪我援引的知情人说法,即使是最温和的“青峰”老师,他是黄韬老师的隔壁班老师,不知是不是在压力下,删除了自己的留言。其实,他的留言是最有价值的之一。如果以留言的仁寿老师作为样本,我无法想象他们能教育出积极发展的学生来。或者只能教“好”绩优生,却把“问题学生”推下悬崖。在去年一次全国一线教师的论坛演讲中,我曾质问过一名骄傲地列举他曾教育成才几名佼佼学生的“优秀教师”,还记不记得被他教废的学生?哪怕说出一个名字来。任何一名“问题学生”,经过学校教育相比于他未经学校教育之前,变得更糟,更废,这样的学校教育都是不道德的,在现代文明语境下是有罪的。最后,以一名“家长”名义留言的仁寿老师的留言及回复来结尾:
2019年11月15日
其他

仁寿砸师案背后的蹊跷怪现象

昨天,我在《新家庭NewFamily》发表了一篇文章(《仁寿砸师案背后疑似教师霸凌,父母要勇敢支持受辱的孩子》),援引了上周末在自由戏剧的一次校园霸凌的分享内容。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告诉父母,如果孩子遭遇到校园霸凌,特别是教师的霸凌,应该怎么做。这也是我在分享会给提问观众的建议。碰巧,在分享会一位观众是10月24日仁寿城北实验中学发生的学生砸师案的知情人,她提供了一些此前媒体集体忽略的关键情节的说法,涉及到被砸的教师可能存在打骂学生的现象。文章发出后,出现大群一边倒谩骂指责的留言;也有仁寿城北实验中学被砸的黄老师的同事留言。下面是一些提供了额外信息的留言。这是一则自称是黄老师同事的读者“青峰”的留言。这则留言在声明“黄老师是最温柔的班主任了”的同事,也确证了“黄老师肯定是多次批评教育”,而且“颜某自初一入校以来就是问题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都不好!”再看另一则读者留言,核实了其中引用的一段话确实出自昨天的中国新闻周刊的文章。留言引用的中国新闻周刊的这段话,确证了黄老师至少打骂过多名学生,而且是受访的多名学生。换言之,打骂学生对于黄老师来说是常态。那么,对于“学习习惯、行为习惯都不好”的“问题学生”,黄老师“多次批评教育”会不会打骂得更重更痛呢?有意思的是,另一则读者以质问语气的留言:似乎是在为黄老师辩解,打骂学生是合理的,是负责任的表现。由于网络读者留言的匿名性,除了自己留言曝光的身份,不知道那些口不择言谩骂的读者到底什么身份,来自哪里。不过,下面这位洋洋得意炫耀“举报”的读者头像泄露了他来自哪里。经过核实,这是仁寿县另一间学校的校园俯视场景,仁寿县仁寿一中南校区。可以推断,这名“举报”的读者大概率是仁寿一中的教职员工,而且是资深的教职员工。从昨天晚上到今天早晨,留言最认真也最长篇幅的是一名叫“宾榜文”的读者,他自称是黄老师曾经的同事,除了赞美黄老师是一名认真负责的好老师,也表示我文章中援引的知情人说法存疑。我留言邀请他提供可以反驳或证伪知情人说法的事实,而且还把他昨晚的那则留言置顶了。有意思的是,当读者“PF64”的留言被置顶后,“宾榜文”就迅速删除了自己精心撰写的数百字的两则留言。因为读者留言出现一边倒的现象,为了谨慎,我再次向知情人进行了核实和确认。我把昨天的文章发给知情人看,请她确认一下里面有没有不准确的地方。知情人的回复如下:她认为“教师霸凌”这个词言重了,但是在接下来的语音交流中确认了事发的诱因是教师“不注意言辞和体罚学生”。同时她也反馈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是肯定了黄老师确实是一名好教师,算得上一心扑在学生身上,有两名孩子,曾经还一度两地分居,颇为不易。教室的摄像头是黄老师安装的,为的是更好地管理学生。曝光摄像头的是黄老师太太。二是公检法已经介入调查,并转告一位公检法的朋友的意见,建议删除文章,即使她提供的说法是“最接近真相”的,也等公检法调查出结果再说,否则恐怕会舆论干扰,当然,她也提醒了这样是为了我好。结合媒体报道,知情人反馈,读者留言,可以肯定确定以及认定,黄老师是一名众口皆碑的好老师。认真、负责;尽心尽力,“第一次当班主任,什么都想做到最好”,曾“半夜到处找他(颜某)把他送回家中”;“在学校缴费,有同学忘记带钱,黄老师二话不说就给了三百”,真实“太温柔了”。问题是,昨天的文章分明只是在援引一名知情人提供的媒体报道缺乏的关键情节的一种可能性,在阅读数并不高的情况下有超过70条留言,其中90%是质疑、谩骂和威胁、举报的内容。要知道,昨天的文章只是以此举例,告诉家长应该怎样应对可能的学校教师霸凌现象。但是,90%质疑、谩骂、威胁、举报的留言全部是针对只占文章内容不足5%的援引举例,颇为蹊跷。蹊跷的另一点是,既然黄老师是众口皆碑的好老师,为何在“事发之初,学校出于对未成年学生的保护,只称老师‘摔下楼梯’,后监控视频流出,该案才曝光“。校方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将一起恶劣的砸师事件辩称为“摔下楼梯”,都是在袒护和掩饰真相。根据知情人提供的讯息,教室监控是黄老师自己装的,视频是黄老师太太流出披露的。可以理解黄太太不甘丈夫被“摔下楼梯”,所以披露视频揭示真相。问题是,学校掩饰真的是“出于对未成年学生的保护”么?如果黄太太不披露视频,警方会介入么?10月24日中午发生的砸师事件,25日晚警方发布警讯披露行凶学生被刑拘。是视频曝光后刑拘的还是之前?没有找到可资核实的信源。事情其实很简单,1、黄老师是好老师;2、他在被学生砸伤之前,他与学生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有没有打骂体罚或者羞辱?值得深思的是,就像读者“┞指尖上跳跃的阳光┧”所质问,到底有没有不打骂,不羞辱、不歧视学生的“好老师”?有没有一间地州市县基层的初中校、高中校杜绝了教师打骂学生,羞辱学生,歧视学生现象的?有的话请在文章后留言,我们将去向这些学校考察了解是如何做到的。
2019年11月12日
其他

对小学龄的孩子来说,快乐教育才是正道

一位家长留言问到:“家长希望孩子能有一个非常快乐的童年,所以不会给孩子什么样的学习压力,孩子基本上是“玩着”度过小学阶段的。这样的快乐教育真的好吗?”这则留言提到的“快乐教育”其实是不妥当的,潜台词很显然将孩子的“快乐”与“学习”对立起来,把“学习”与“玩”对立起来。这样,这位家长对“快乐教育”的定义就是根本错误的!错在哪里?1、学习是可以快乐的;2、学习是可以通过玩来进行的。这两项才是快乐教育的要义,而且对小学龄的孩子,健康积极的教育也应该致力于践行这两个要义,无论给自己贴怎样的标签,无论是不是叫“快乐教育”。也就是说,对小学龄孩子来说,学习不仅可以是快乐的,而且应该是快乐的。为什么这么说?且听唐老师娓娓道来。小学龄分为两个阶段,6~9岁,9~12岁。前一个阶段,6~9岁,小学低年级,从发展心理学角度,这个年龄段是孩子激发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的关键敏感期。好了,请父母读者想一想,孩子更可能对怎样的事情有兴趣?又更可能对怎样的事情能养成习惯孜孜不倦?快乐的事情?还是不快乐的事情?显然是快乐的事情!人性本能就决定了我们每一个人,包括成年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孩子的天性也是倾向选择快乐的事情。这是其一。同时,6~9岁又是孩子积累勤奋感,自己通过努力取得成就感的关键时期。成就感来源于什么?当然来源于父母、教师的鼓励和赏识。只要孩子付出了努力,就给予他鼓励和赏识,那么孩子就很容易从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对年幼孩子来说,父母、教师的赏识就是快乐之源。这是其二。回过头来再看看题主所说的“学习压力”。当一个被鼓励和赏识的孩子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他就想Hold住更多的快乐,这时孩子自己事实上已经给自己有了取得好成绩的压力,这是积极的压力,父母只需要给予充分的支持就好。问题是,如果孩子没有办法从学习中体验和感受到快乐,他的本能就是要逃避学习,而这时如果父母不能正确对待,因势利导,反而给孩子增加学习压力,这样高概率会给孩子带来情绪上的困扰,增加他对学习的厌烦和抵触心理。生活中许多父母头痛孩子作业疲沓、拖延,问题大凡就出在这里。不仅如此,儿童期的孩子慑于父母的权威可能会顺从,一旦孩子进入青春期,家庭教育就可能濒临失控。以至于,中国大比例的大学生,包括北大、清华一类顶尖高校的大学生,三分之一甚至更高比例的厌学,在很大程度上问题可以追溯到学龄前期不恰当的学习压力后果。至于小学龄的后一个阶段,9~12岁,孩子处于儿童晚期,青春期前夕(部分早熟的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这是孩子自尊水平发展的关键敏感期。这个阶段的孩子,自尊满足的主要渠道来自学校课业。在学习中受到鼓励和赏识,能够常常感受到学习快乐的孩子,他们更容易发展出较高的积极自尊;相对地,对学习更多感受到压力而缺乏快乐体验的孩子,不仅有更多的情绪困扰,而且更可能发展出较低的自尊。如果有父母读者不明白孩子的自尊发展有多重要,那么告诉你们,青春期边缘青少年(即有各种行为问题,如打架、吸毒、滥交等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与低自尊高度相关。最后还有一点,学习如何才能让儿童期的孩子更可能也更容易感受到快乐?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让他们玩中学,游戏中学。对小学龄的儿童来说,游戏是他们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如何寓教于乐,如何让课业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这本来就应该是小学教师的基本功。父母如果片面地把“快乐教育”理解成放任教育,轻则误导,重则戕害到孩子。没有快乐童年的孩子成人后,抑郁和自杀的比例都远远高于有快乐童年的孩子。
2019年10月28日
其他

我们想做一个自媒体,关于家庭、成长与爱

近半个月,后台陆续都有读者朋友来问,“坐谈风月”被喀嚓了,有没有新的号。没有。不准备再启用新的个人号。“唐诗三百首”是谈教育的个人号,继续谈教育。但是,我们,泥巴学院,准备推出一个新的自媒体,而不是个人的公号。不谈风云,也不谈风月,新的自媒体只谈一件事:家庭,致力于更新中国家庭文化。当然,文化一件很庞大的事情,我们力所不逮,只能以跬步之力,日拱一卒。具体而微,新的自媒体针对80后、90后年轻夫妇组成的家庭,或者准备组建的新家庭为主要目标受众,着重谈家庭文化中的沟通,家人之间的沟通;再具体聚焦,家人之间通过沟通互动划界的问题。对,通过传播分享“划界”来改善和促进中国家庭文化的变化。划界,划什么界?权利的边界。父母与子女之间,有权利的边界;夫妇之间,也有权利的边界。家人与家人之间,是人类最亲密的关系,人类的生物属性就决定了,我们与生俱来就有着渴望并且依恋亲密关系的本能,而家庭无疑是最天然和最自然的亲密关系。下图是美国社会心理学Markus和Kitayama(北山忍)于1991年提出的一个模型,它用来解释在不同文化下每个人“自我”(self)概念的差异。上面是个人主义文化下的“自我”概念,“自我”与他人之间有着清晰的边界并且互相不交叉重叠。下面是集体主义文化下的“自我”概念,“自我”与他人之间没有清晰的边界(虚线),并且往往交叉重叠。虽然不同的文化不能简单地以孰优孰劣来论,但是我们把图中的边界解读为“权利边界”。我们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年轻家庭在家庭成员之间划定清晰的权利边界,这样亲子、夫妇之间就能减少一些羁绊,更多一些尊重,起码要能够做到不打不骂好好说话。第一条边界,我们与父母之间的权利边界。从沟通的角度,首先自己与原生家庭之间的心理划界,如果成年后仍然摆不脱原生家庭的羁绊,那么,我们无法成长。所以,在一个家庭建设中,年轻的夫妇首先是要在自己与原生家庭之间心理划界,划完界才能结界,有了结界才有破壳而出的新的成长,这是心智成熟的必经路径。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孵化”。未经孵化出壳,自我就始终裹胁在“原生家庭”的卵翼之下,自怨自艾原生家庭的种种不堪。一个破壳而出的心理独立的成年人,才可能建立积极的亲密关系,而不是彼此的羁绊拖累。两个独立的成年人彼此相爱,也需要在自己与伴侣之间心理划界,形成彼此达成共识的权利边界,共同呵护和遵守这条边界。再好的伴侣,亲密有间,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各自放弃一部分权利而将自我融合在一起,先独立才谈得上放弃一部分权利;没有独立在先,融合就是一团酱缸,充满怨怼的酱缸。年轻的夫妇能有共识的权利边界,才能建立积极的伴侣关系,彼此在关系中才可能是更好的自己。对了,权利的要义不仅仅包括主张和行使,也包括保留或放弃。自己做出的选择,自己承担后果。最后一条边界才是年轻的父母与儿童之间的权利边界。哪怕他只是一个幼儿、婴儿,从一出生就有着天赋的权利,是一个独立的小生命,不是父母的附庸。父母为了孩子愿意付出,愿意放弃部分权利成全孩子,这是自己承担的后果;孩子感念父母之恩,成年后愿意放弃部分权利来孝敬父母,这也是自己承担的后果,这个过程原本不应该有羁绊,不应该彼此掣肘成为负累,而应该充满爱。家,应该让每一个家人更自由,更放松、更自信,更有力量,而不应该是相反。家,应该是孩子成年后自信启航的出发地,在天空自由翱翔的骄傲起点,而不仅仅是倦归的港湾。评论、故事、分享、讲座、访谈、约稿,围绕着更新中国家庭文化的主题,聚焦在与与各位读者朋友一起践行在家人之间划定权利边界,然后放下芥蒂,彼此拥抱。有人会说,“父母皆祸害”,没有人是完美的,父母也不是完美的,那么划一条权利边界,把“祸害”划在界外,在结界内悦纳父母、爱父母,支持父母,而不是怨怼,憎恶。有人会说,“为孩子付出太多”,画一条权利边界,甄别一下到底是我想付出,还是孩子真的需要,我们付出孩子不需要的努力和热忱,其实是冒犯。作为父母,发现、悦纳、支持,不怀偏见地发现,无条件悦纳,不遗余力支持,那个独立的,有着自己权利的小小孩。新的自媒体计划在11月1日正式推出,《新家庭NewFamily》,这个新,这个New,是泥巴学院主张的新,主张的New,是成长,是爱。各位读者朋友,亲爱的你们,愿意把你们的意见、建议反馈给我们么?直接在后面留言,或者寄语,你们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很宝贵,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来自家庭。
2019年10月27日
其他

弃婴的故事,教会我们悦纳自己的孩子

6月份时,我们(泥巴学院)举办过一期亲职教育工作坊,主题是《爸爸妈妈们,怎样爱孩子才算对?》,与参加的爸爸妈妈们一起分享并讨论了4个故事。第一个故事,Rosie的故事Rosie原本是一名湖南的女孩,但她一出生就患有唐氏综合征,这是一种染色体异常的先天性疾病,无法治愈。唐氏综合征又被称为先天愚,终其一生智力也很难超过40(重度智障,普通人平均值是100)。所以,从一出生,她就被父母遗弃,4岁前一直在福利院里,没有人与她交流,也没有学会说话。福利院的孤儿一个个被领走,没有人会领养她,直到遇到Angela,一位普通的美国母亲。Angela原本已经是4个孩子的妈妈,但她知道中国有许多被遗弃的女婴,所以不远万里要来中国领养一名弃婴。要知道啊,办理跨国收养手续十分复杂繁琐的。她见到Rosie,就强烈地感觉到这是一个相比于其他健康的孩子更需要关怀和爱护的孩子,于是毅然决然地说服丈夫,收养了Rosie。Rosie被带到美国Angela的家庭,父母、哥哥姐姐们以及其他的亲朋好友都对她的到来充满期待和友善。一个在中国被亲生父母遗弃的唐氏综合征女童,在收养她的美国家庭里受到公主般的关爱。仅过了半年,Rosie就学会了语言,当然是英语。此前她4年也没有学会过汉语。不仅如此,Angela一家还把Rosie在生活中的点滴进步分享在Instagram和YouTube等网络社交媒体上。5岁的Rosie在悦纳和支持她的美国家庭里,活波开朗,充满灵气,在分享的视频里无比积极好动,迅速成为一个“小网红”,短短半年时间就吸粉几十万。第二个故事,Primrose的故事Primrose也是一名中国的弃婴。她与生俱来就有着先天的生理缺陷,看不见,听力也有问题。但是,普通的美国夫妇,Chris
2019年10月13日
其他

我们的教师“八戒”

前几天,分享了泥巴学院的父母观(点击移步阅读《您停留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别人家父母早已不让孩子输掉未来》),今天分享泥巴学院的教师观。我在高校做了十多年的老师,而且是“老师的老师”,是给未来中小学老师上心理学课的老师。在我给师范生的心理学课上,会分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教育大学第35次会议中提交的报告《教师的角色与教师的培养》中的关键要点。这其实反映的是在信息化时代全球教师所面临的职业角色的转型。在传统社会里,教师是知识权威,包括在我所任职的高校里,中国的绝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都镌刻有几个大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我的母校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就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前一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出自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后一句则是启功先生的深思领悟,题写后北师大以为校训。这两句被广泛引用和传播的关于教师的名言,不言而喻反映了传统社会的教师观,即教师应该是学生的知识权威,应该是学生的道德楷模。在传统社会这当然是合理的,也是值得倡导的。可是,现代社会,特别是现时代的信息化浪潮改变了整个人类文明的知识传播生态。教师已经难以承载知识权威的角色,教师所教授给学生的任何知识,学生都可以轻而易举通过互联网便捷地找到更全面、更系统的出处。同时,现代社会相比于传统社会更加趋于价值多元化,相比于道德一元化的传统社会,价值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也削弱和消解了传统社会教师所承担的道德楷模的角色。现时代的教师就是一种专业职业,与医生、律师一样,必须祛魅才能与时俱进。所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中,强调了教师的“多样化职能”,强调了“从知识传授转向注重组织学生的学习”。顺便说一下,这个报告是1970年代中期的报告,距今已经超过四十年。我最初读到这份报告是在中央教科所(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任职的时候,距今也差不多二十年了。但是,现时代已经明显地反映和昭示了这种转变。最好的例子是美国的“可汗学院”,通过慕课的形式,美国小学数学教师完全可以不用授课,通过可汗的视频来完成,而现场的教师的职能就是组织学习,评定学习,并且答疑。这种转变的趋势在中国社会也是一样。我去年应马云基金会的邀请去走访陕西的乡村学校,就发现了现在乡村小学已经普及了网络多媒体,但是却没有真正地利用起来。其实,通过慕课方式,将乡村学校的授课问题解决掉,
2019年9月5日
其他

您停留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别人家父母早已不让孩子输掉未来

在我们(泥巴学院)推出的“父母3.0免费课”项目(点击《“父母3.0”免费课项目招募》)中,提到了一个概念“父母3.0”。有朋友就问:父母3.0到底有何含义。下面就简单地谈一谈泥巴学院的父母观。既然提出了“父母3.0”,自然而然就应该有“父母1.0”、“父母2.0”,否则“父母3.0”就纯属空穴来风,故作噱头。先说父母1.0。传统社会,传统时代的父母就是所谓的“父母1.0”,直白地说,像我这样的70后,童年少年时的父母就是“父母1.0”。父母1.0的特点如下:1、关注孩子的身体发育,以孩子能身体健康成长为核心要义;2、无暇顾及孩子的智力发展,对孩子的学校课业成绩也顺其自然;3、父母最在意的是孩子不要在外面惹祸,只要不惹祸就OK;4、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基本上是敞养;5、打骂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常态,简单、粗暴。父母1.0其实就是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孩子父母,甚至在1992年之前的孩子父母。当时中国社会还是计划经济时代,或者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代(1980年代),几乎一切物质都要靠计划来供应。1989年我高中毕业去重庆大学读书的时候,随身还带着全国粮票,没有粮票仅凭钱是买不到食堂的饭菜票。正是因为温饱还是一个问题,物质普遍匮乏的社会语境下,父母只能关注到孩子的身体发育和不闯祸,其它统统都顾不上。1992年之后,特别是2002年之后的城市孩子的父母就普遍进入了父母2.0,一直延续迄今。父母2.0的特点大致如下:1、孩子的身体发育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智力的发展,后者才是孩子成长的核心要义;2、重点关注孩子的学业发展,对孩子的学校课业成绩高度重视,为了提高孩子课业学习成绩可以不惜代价;3、父母最在意的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凡是有助于孩子升学择校的因素统统都很在意;4、陪作业是常态,许多城市妈妈含辛茹苦还要陪孩子赶场一样去赴各个兴趣班、补习班;5、虽然也有打骂的现象,但是家庭教育更多是宠溺,只要孩子在学业上用功,父母可以为孩子包办一切。父母2.0其实就是很多70后、80后做了父母。70后成家做父母后,正好也是整个中国社会开始进入经济大飙进的时代。1992年南巡讲话开启了经济的全面开放,整个社会似乎到处都是发财的机会;2002年加入WTO,整个社会的经济进入了state
2019年8月21日
其他

活动 | “父母3.0”免费课项目招募

孩子不只是要赢在12岁(小升初)、15岁(中考)、18岁(高考),更重要的是要赢在未来成年后的一生;孩子不仅要与同班的、同城的同龄人竞争,而且在未来2040年要与全球的同龄人竞争,至少不落下风。泥巴学院的儿童社会能力训练课程(Social
2019年8月20日
其他

没有谁仅仅因为是父亲就该被赞美

“父亲节”本来是舶来品,到了这一天媒体和网络舆论就开始季候性地赞美和讴歌父亲,以至于有小朋友问:每个父亲都会像网上说的那么好吗?不可能!父亲是一种无须培训,也无须资格认证就能成为的几乎无门槛的社会角色,他甚至比母亲角色还要轻而易举得多。母亲角色无论怎样都要经历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父亲角色完全没有这个过程,许多男人懵懵懂懂,稀里糊涂就成了“父亲”。从另一个角度,父爱跟母爱也有着本质的不同。母爱源自女性孕娩育过程中身体分泌的生物激素,如神经肽催产素,使女人与生俱来本能地就有照料的天性。换言之,母爱是天性,而父爱不是。男人没有孕娩育的经历,也没有分辨婴儿是否是自己基因传承的本能,因此也没有与生俱来对婴儿的爱。父爱更多是社会化习得的结果,正如社会化会塑造出形形色色的各种人等,社会化也会塑造出形形色色的各种父亲。父亲节所赞美和讴歌的父亲,是社会人群所期望的理想父亲形象,而且这种理想化的父亲形象受到至少三个因素的影响:1、父权社会对父亲角色的拔高和美化,像父爱如山的赞美;2、个体受文化和父亲节情境的影响选择性拣选记忆的结果,大家都在赞美父亲,自己也要选择性地忽略父亲的糟糕,拣选出父亲的种种好来;3、从众带来的抑制和迎合,既然父亲节的规范是赞美父亲,那些无法忽略父亲的糟糕甚至侵害的子女只有抑制自己的感受保持沉默。因此,人们就很自然地看到网路上父亲形象都那么好,以致于有些人难免会想:我是不是遇到一个假父亲。当然,人们在一年里面的这一天来赞美和感恩父亲本身无可厚非,生活中也有着许多父亲实至名归值得和应该被赞美被感激。只是需要提醒的是,不加分辨地无原则赞美和讴歌父亲,对那些有一个禽兽父亲,被侵害与被损害的人群来说是不公平的,甚至是向他们撒盐。我的建议是,在父亲节赞美、祝福、感激自己的父亲就好了,不要泛泛地说什么天下父亲都值得怎样怎样。一个父亲值得和应该被赞美、感激,那是因为他善待家人,善待子女,而不是仅仅因为他是父亲。我也希望身为父亲在今天接受到女儿的祝福、赞美和感激,能够提醒自己无愧。
2019年6月16日
其他

给儿童赋权,他们比成年人更容易学会并适应规则

因为教育主管部门近年来屡屡出台相关要求禁止打骂、体罚学生的规定;时不时也有发声学校教师因为体罚或责骂学生导致学生家长投诉的事件,许多一线教师感到动辄得咎,教师似乎都没有“惩戒权”了,不能惩戒学生。有一名一线教师甚至问到:“如果你是教师,你需要惩戒权吗?你还会去惩戒顽劣与学习不用心的学生吗?”这是一个充满偏狭观念的问题,反映的是一种对现代教育的无知,以及面对现代孩子的无能。惩戒是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方式,古今中外没有任何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是没有惩戒的。惩戒只有分文明的惩戒和野蛮的惩戒;或者有效的惩戒和无效甚至适得其反的惩戒。在我看来,只有对现代教育无知,对现代孩子无能的人才会问出这样问题,提问的教师显然对文明的惩戒一无所知,只会野蛮的惩戒,而且以为野蛮的惩戒就是教育惩戒的全部,不允许野蛮惩戒就是不允许教师惩戒。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教育是孩子接受社会化规训的一部分,最重要和系统的部分,而惩戒是社会化规训过程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径。最基本的教育原则是建立在激励(强化)和惩罚基础上的,孩子的行为结果受到激励,那么这种行为就会被强化,增加行为重复出现的概率;反之,如果孩子的行为结果遭受到惩罚,那么行为就会被消退,减少行为重复出现的概率。强化的目的是引导和塑造积极的行为,惩罚的目的是减少和消除不良的行为。基于强化-惩罚的教育基本原则,不仅适用于人类教育,也同样适用于动物训练,不过针对动物训练的惩罚可以是野蛮和暴力的。人类教育与动物训练的根本区别就在于适用文明、有效的规训,而不是野蛮粗暴的驯兽方式。作为现时代的教师,应该学会如何通过文明、有效的惩戒来推进教育,而不是只会野蛮粗暴的驯兽方式。回到这名教师的设问,没有“如果”,我就是一名教师,而且是师范生的教师,同时也在为问题儿童的行为矫正和塑造提供教育示范的教师。下面简单说一下我们的教育实验室是如何通过文明、有效的惩戒达到教育的效果。首先我们接纳的孩子都是令父母头痛的行为问题的儿童,例如,拖沓,抵触,甚至不做数学作业,父母想尽办法都难以改善,学校老师也拿他没办法。在通常的一个标准班,招收16名从6到11岁的儿童,有着大体相似的行为问题:如抵触数学,一做数学作业就像上刑一样。当然,我们会对每一名儿童进行测试评估,以确定他们厌恶和抵触数学的原因构成。如下图,排除天资因素(数学能力)和情绪性因素,主要反映为学习动机不足(动机水平)、数学挫败感强(积极经验)、没有掌握学习技能(技能掌握)的儿童,是我们教育实验室有把握可以矫正的。第一周上课,没有任何教学内容,只是与孩子们一起制定规则,包括课室适宜行为的边界,作业适宜行为的边界,与老师(父母)交流的适宜行为边界、活动或游戏适宜的行为边界,等等,以及行为越界后的惩罚。规则不是由教师提出,而是通过游戏,如抽签游戏、寻宝游戏,这次用的是寻宝游戏,由孩子们发现和找到的事先由我们设置好的规则。找到规则的孩子将有机会冠名这条规则,如张希怡规则、段梓轩规则,等等。但是冠名规则是有门槛的,需要学习、理解这条规则,并且讲解给其他同学;而且在后面整个学习期间,被冠名的孩子将守护和执行这条规则。最重要的是,教师与儿童是平等的,都同样受到规则的约束。我会要求老师(一个班有三名老师)在孩子们学习完规则后有意违规,然后接受惩罚,以示范。当然,所有的惩罚都必须符合:非暴力、非羞辱、非折磨;与违规行为相关;儿童能理解;无歧义;无不良副作用;效果积极,等共六项基本原则。效果怎样?这些在家庭令父母头痛,在学校令教师头痛的行为问题的孩子,在我们的教育实验室的学习班里,短短一周的规则游戏学习后,几乎脱胎换骨,面目一新,没有任何一名孩子让教育实验室的任何一名老师头痛。10周或20周的规训结束后,这群孩子不仅对数学课程内容不抵触,无须催促就能主动完成数学作业,而且主动积极地适应和习惯规则,责任感、主动性、规则意识都得到明显提升。看到了吧,那些棘手儿童束手无策的教师,缺乏的是现代教育文明惩戒的学习个训练,缺乏的是耐心和爱心。那些认为禁止野蛮粗暴惩戒孩子就没有办法有效惩戒孩子的教师,需要的是学习现代文明语境下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北美、西欧、日本在历史上教师也曾普遍采取野蛮粗暴的惩戒来对待学生,近几十年也都逐渐摒弃暴力惩戒的方式,学习和发展成熟系统的非暴力有效惩戒的方法。在教育领域里,惩戒、管教、规训都可以对译同一个英文词:Discipline。几十年前就开始在美国社会畅销的教育类图书,《正面管教》,近年翻译为中文在中国社会也热销一时,它的英文书名就叫Positive
2019年6月13日
其他

跨专业报告心理学研究生的几点建议

又有童鞋来咨询跨专业报考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的相关建议,下面是5年前的一篇文章,略作修改,希望能对求助者有所裨益。如果打算跨专业报考心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谨提供以下建议,权作一家之谈。1、首先你需要搞清楚自己跨专业报考心理学的目的是什么?方向是什么?是因为热爱心理学还是觉得从事心理学有关专业很酷,或者干脆就是不喜欢自己的本专业。心理学考研分为三个基本的专业方向:基础心理学、教育与发展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不同方向的要求以及就业面千差万别。基础心理学主要涉及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通常毕业后取得理学学位。就业方向是从事研究教学或研究工作。一些高校的基础心理学专业毕业后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几无用武之地。教育和发展心理学主要跟教育领域有关,大多数高校的这个方向毕业后取得教育学学位。就业方向多涉及教育研究或教学工作。应用心理学的范围就十分广泛,凡是涉及心理学应用的分支几乎全部囊括其中,所以,这个方向不同的高校授予的学位也各不相同,从医学学位、法学学位、管理学学位,甚至工学学位、文学学位。毕业后的就业范围也因具体的专业不同而各异。2、跨专业报考可能需要自学心理学的相关课程。如果时间充裕,准备应考课程科目的自学建议准备两本教材,一本译版教材,一本陆版教材,后者最好是考研大纲制定教材。例如,普通心理学课程,准备一本津巴多的《心理学与生活》,准备一本彭聃龄的《普通心理学》,前者用来学习和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后者用来准备应考。如果能在开设了普通心理学课程的高校蹭课当然最好,否则可以在网易公开课下载观看耶鲁大学Paul
2019年6月3日
其他

“不打不骂不罚培养不出优秀孩子”,你信吗?

那么,怎样的惩罚是适当的?惩罚是否妥当,取决于1、是否是事先与孩子约定的;2、是否与犯规行为相关;3、是否会给孩子带来其他的负面后果;4、是否能令孩子理解;5、是否有歧义和多义。
2019年4月24日
其他

把惩戒权还给教师?R U Kidding Me

“把惩戒权还给老师”,结合文章语境单拎这句话,不无道理。但是,这句话也就仅仅在文章的语境中有道理,一旦置于现实,不仅没有道理,根本就是一句胡话。
2019年3月31日
其他

奥数教育恐怕锻炼不了数学思维,更可能削弱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前不久,在罗马尼亚举办的第11届数学大师赛中国队的铩羽而归再次引发了社会舆论对奥数教育的反思和热议。数学大师赛是中学生数学竞赛中难度最高的赛事,也是中国以国家队名义组队参赛的3项中学生数学国际赛事之一。相比于历史上中国队在各种中学生数学奥赛上摘金如探囊取物,这次数学大师赛中国只取得团体第6名,个人最好成绩15名。而且,几年来,中国队都未曾取得过好成绩,未曾重现过历史上曾屡屡绽放的中国风采。为此,我曾在几天前在腾讯·大家发表过一篇文章,《没有快乐教育的共识,中国教育还要输多久》,其中就谈到关于奥数教育的一些思考和观点。实际上,2017年自从中国中学生在IMO(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上自1997年以来首次跌出前二,仅仅获得季军开始,对于中国奥数教育的反思就已经开始。在此,推荐付云皓写的长文《从首个IMO季军谈起》。在我看来,早就该反思奥数教育,而不是等到国际奥数比赛失利才反思。奥数是针对,以及适合少数具有数学天赋的天才准备的竞技。按照曾代表中国参加IMO,分别在2002年、2003年蝉联满分金牌,历史上最佳中国奥数选手付云皓的看法,奥数教育只适合5%的学生,95%的学生根本没有必要学习奥数。实际上只要看一下近20年IMO累计成绩最好地国家:中国、美国、俄罗斯,为什么?因为人口基数大。中国是每年上千万学生中选拔最优秀的6个人参加,美国和俄罗斯是每年上百万学生中选拔最优秀的6个人参加。其他国家地区,整个人口也就数百上千万,没法比。我们再来看一下中国IMO的历史成绩,以2000年到2010年11年成绩为例,66人次参加,61金5银,9次第一2次第二,可以这么说,代表中国参加IMO的选手,哪怕是最弱的2人,也有四分之三的概率获得金牌。再往前推10年,上世纪90年代,除了一次未参赛,9次参赛6次总分第一。从1997年但2016年,从未曾迭出过前二。换言之,奥数成绩与天赋密切相关,人口基数大,天才比例就高,加上刻意训练,出成绩就如探囊取物。问题是,我们的中学生在历史上取得这么辉煌的成绩,称得上是碾压式的优势。1985年年参赛的选手,今年接近50岁,可是迄今没有一个中国大陆教育培养的数学天才获得国际数学菲尔兹奖,70年来1个都没有!要知道,数学菲尔兹奖只授予40岁以下的青年数学家,从1985年中国首次组队参加IMO迄今,共32次,超过150多名从数千万人里选拔的数学天才,没有任何一人获得数学菲尔兹奖。什么意思?我们的少年天才成年后就迅速平庸化。包括前述提及的付云皓,历史上取得最好成绩的中国IMO选手,也是IMO历史上最好成绩之一,迄今只有2人曾蝉联满分金牌,他被保送北大后陷入严重厌学,第一学期就成为全年级唯一挂科《军事理论》的学生,后来因挂科太多被退学。好了,奥数作为数学天才的游戏,在中国却被异化成全民游戏,中国城市里超过20%、30%的中小学生被父母、教师安排学习奥数;大量小升初、初升高的所谓名校采用奥数来筛选生源。这纯属无谓的浪费,而且不仅浪费,算得上是瞎折腾。流行的社会迷信认为,学习奥数能锻炼数学思维,这样的观念在家乡、教师、培训机构中盛行。问题是,有什么依据表明奥数学习对普通资质的学生就能锻炼数学思维?什么样的数学思维?有任何可资援引的研究数据佐证么?整个社会想当然,“学习奥数能锻炼普通资质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想当然认为“吃什么补什么”没有本质区别。普通资质的学生学习奥数,不仅不能锻炼数学思维,反而会削弱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的生活中用得上的数学知识根本与奥数教育和奥数训练的内容屁关系都没有。别说是普通资质的学生,就算是数学天才,被中国奥数教育搞废了的可不止一个付云皓。美国普通高中生,95%以上的高中毕业生的数学水平相比于中国高中毕业生要浅显一大截,大体上只相当于中国初二的数学要求,更别说学习奥数。可是美国教育培养的人才辈出,天才也自由地发挥着最大的潜能,美国教育培养的顶尖数学人才在相关研究和应用领域里发挥着卓越的成就。不过,话又说回来,教育主管部门近年一刀切的“禁奥令”肯定是因噎废食,矫枉过正。奥数教育应该回归到它最适宜的位置,只是那些学有余力,具有数学天赋的少数学生的提高要求,而不是更多资质平平的普通学生趋之若鹜追逐的玩意儿。这么说吧,中国在奥数比赛中近两年的连连失利,反映的就是教育主管部门面对奥数教育首鼠两端,既要落实“减负”,一刀切“禁奥”;又要举国体制选拔最优秀的数学天才参加国际奥赛,进退失据,左右为难必然结果。当然,棍子不能打在家长和教师身上,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在基础教育领域中贯彻和践行“平等”、“公正”的核心价值观,努力使每一间基础教育的公立中小学校得到同等的优质对待,使家长、学生、教师无须为择校浪费无谓的辛苦和心血,被异化的奥数教育才能得到正确的对待。
2019年3月5日
其他

“这块屏幕”可能什么都改变不了,除了噱头

这两天,中青报冰点特稿1123期的文章《教育的水平线》在微信公号上改名为《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一时间引爆舆论,成为刷屏爆款文。接下来,批评的文章也接踵而至,其中以鹿鸣财经《这块屏幕可能无法改变命运,但却能造就亿万富豪》(后被自行删除),直指“屏幕”背后的商业利益,俨然被“反转”。这个问题涉及到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帮助教育资源薄弱的学校提高教育水准。我个人的看法是,成都七中直播课也好,东方闻道网校也好,既没有中青报文章吹得那么好;也未必如鹿鸣财经披露的那样不堪。把这个问题掰开了,分几个方面略述如下。首先,通过信息技术来帮助边远贫困其余的学校教育,使边远贫困地区的学生能够与城市名校的学生分享同等的教育资源,这其实并不难。澳大利亚在这个方面就做得很好,在互联网普及之前,澳洲就通过电视来向远程偏远地区的学生提供远程教育;在互联网普及之后,这项工作更是极大地改善了偏远地区学生的教育状况,提升了教育的质量。没错,通过信息技术向偏远地区的学校提供远程教育是缩小教育差距的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渠道和途径。这项工作原本应该由政府来推进,但种种原因,这么多年来公共资源并没有介入到这个领域。那么,由企业介入这个领域填补本应由政府主导推动的空白,不失为一种次优的选择。东方闻道与成都七中,将成都七中老师的授课通过信息技术同步直播到远程的偏远学校,相比于录播的网课又进了一步。从商业介入远程教育来看,东方闻道并不是先行者,目前规模最大的商业化远程教育是北京四中网校,也是由某家公司与北京四中合作推广的录播网课,目前在全国发展了240间分校,数千个网络教学点。二者的区别是,东方闻道将成都七中的教育资源售卖给学校;北京四中网校面对的是家长市场。其次,东方闻道与成都七中合作的网络直播课是纯粹意义上的商业行为,中青报作为主流媒体,社会之公器,不加注明地用明显推崇的文字来渲染和宣传这项商业活动,显然是不合适的。广告就是广告,注明就没问题;不加注明,以报道的形式刊出,就是公器私用,报社纪监委可以好好查查。即使以报道所引数据来看,16年,248间学校,7.2万名学生,有88名考取北大清华,比例大约0.12%,而且直播班还是挑选的尖子生,这个比例着实算不上有多高。这个比例大概也就相当于在某一年高考后,每45间学校有1名学生考取北大清华。以中青报报道提到的云南昆明市禄劝县为例,全县有4所高中(一中、二中、三中、民族中学),也就是10多个禄劝县能有1名考生考取北大清华。在我看来,没有所谓的直播班,没有那块屏幕,10多个禄劝这样的县在某一年高考中有1名学生考取北大清华;或者禄劝这样的县10多年有1名学生考取北大清华,很稀松平常吧。尤其是在北大近年推出倾斜偏远贫困地区的降分招生录取的“筑梦计划”,有10%招生名额分配给农村生源,有些甚至降到一本线就可能被录取。换言之,所谓的直播班其实并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把自然情况下本来就可能考取北大清华的个别学生毫无根据地统计入直播后的绩效,这已经涉嫌商业欺诈了,而中青报的文章无疑于是合谋商业欺诈。最后,谈谈我个人的看法。第一,推进通过信息技术的远程教育来缩小偏远地区和中心城市之间的教育差异应该是由政府来主导,不应该由商业机构来主导。第二,远程教育要首先解决的是普及性的教育,而不是针对个别尖子生的教育。第三,成都七中作为挑拣生源后的城市名校,其教学要求和教法并不适合偏远地区的普通高中校。特别是第三点,我再稍微展开讲讲。成都七中是在整个四川省范围内挑选优质生源,能考取成都七中的学生平均智商应该在120以上。而偏远地区的普通中学,在无法挑选生源,甚至优质生源被中心城市挑走后,学生的平均智商也就100左右。将针对平均智商120的资优生的教学同步直播给平均智商也就100左右的偏远地区普通学校的学生,根本就是不恰当,不对口,违背因材施教的基本教育规律。
2018年12月14日
其他

我给学生布置了批评作业:只有草包、怂货才容不下批评

《社会心理学》课的最后一次作业,我给学生布置了撰写一篇批评文。最开始的初衷是让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具有公共性的人、事撰写批评文。但斟酌了再三,他们批评身边的人、事都有风险,批评学院、学校,给自己惹麻烦;批评教师、辅导员,根本就是埋仇恨;批评社会公共事项,OMG!稍不注意就违法了。之所以布置这份作业,那是基于方法学的考量。任何社会现象,个体置身于社会情境的心理行为反应,都有着多维和多义的解释,在社会心理学里面很难出现某一个解释框架就把某一社会心理行为完全解释了的。不同研究者,不同研究报告所提供的多元的解释模型交织在一起才能提供对社会心理行为现象或效应最接近全面和彻底的解释。学习社会心理学,必须要具备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质素,否则就只是学习记忆一些教条知识,无法理解教条知识的适用范围以及背后的意蕴。更关键的是,整个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就是靠不断批评,对种种社会心理行为的批判性的分析和探讨来推进的。其实,不仅社会心理学如此,任何一门社会科学,任何一门科学学科,都仰赖批判性思维,仰赖有理有据对前人结论,权威成果质疑、批评和颠覆来推动进步的。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就在书本里,就在互联网页面里,谁都可以轻松地找到,读到,记住;任何一门社会科学的知识都在书本里,在互联网的页面里,谁都可以轻松地找到,读到,记住。在信息冗余,大脑认知过载的时代,仅仅学习、记住一大堆教条的知识其实与文盲没有分别,得理解知识是怎样来的,得批判性地看待而不是奉为圭臬。要知道,中国社会并不缺拿了博士学位仍然无知的人,身为博导也仍然无知的人,没有接受系统方法学的训练,只有一大堆教条的知识,就是信息时代的新文盲。学会批评,学会批判性思维,是学习和掌握方法学的基本功。这是布置批评文作业的理由。想来想去,只有批评我自己才是最安全的。批评我,学生们不会得罪任何人,不会让任何机构组织感到不悦。批评要有批评的规范,要学习适应批评的边界。对任何具有公共性的人、事进行批评,只及公域,不涉私域;有理有据质疑,有理有据反驳,有理有据批评;批评的力量来自事实和逻辑,不应该来自话术;批评一个人,哪怕是犀利地批评一个人,与尊敬他,敬爱他不矛盾,不冲突;学生批评老师,可以言辞激烈,可以更放肆些,因为老师拥有权力,但老师批评学生,必须谨慎,必须理据充分,必须留有余地,因为学生在老师面前是弱势。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在现代文明渐成普世价值观的社会语境下,只能听进赞美,却不能容忍批评的老师,是蠢货,是草包;如果因为学生有理有据的批评而打压学生,钳制言论,这样的老师是怂货,是坏蛋。好在,我不是蠢货,不是草包,不是怂货,不是坏蛋。是为记。
2018年12月10日
其他

基因编辑孕育艾滋免疫婴儿,事实上的医学丑闻

据人民网报道,11月26日,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不假思索,这似乎是一个值得祝贺的技术突破。人民网说“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且慢,稍一思索,忧虑大于欣喜,细思极恐。先说这个研究如何通过医学伦理审查的。众所周知,自从英国培养出第一头克隆羊多莉,以及转基因食物及物种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生物工程等领域,基因编辑技术已经算不上什么新玩意儿。但是,无论是克隆人类还是基因编辑人类都严格受到伦理学的限制和禁止,在大多数欧洲国家,在北美,在中国,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来修改健康婴儿并孕育都是被严格立法禁止的。那么,这起基因编辑人诞生又是如何通过医学伦理审查的呢?我查了一下,贺建奎的这起基因编辑人类的实验,伦理申请是深圳和美妇儿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的,但提供胚胎的是另外四家医院。伦理审查是10月9日通过的,但婴儿在11月就出生了。这里面有两个疑点,一是深圳和美妇儿医院是由贵阳和美妇产医院有限公司92%控股的民营医院,后者的母公司系港资的和美医疗集团,其高管个法人均指向国内民营医院“莆田系”代表人物林玉明。换言之,颁发医学伦理审查的深圳和美妇儿医院是一家莆田系医院,为了攫取名利可以不择手段,在国内早已劣迹斑斑。二是从日期来看,伦理审查极为草率,在伦理审查批准前,实验已经进行很久了,这就是说,没有获得批准就已经擅自开展实验研究。再说所谓的噱头,贺建奎团队针对CCR5基因进行编辑,声称免疫艾滋病。问题是,CCR5基因的缺失已经被证明会造成免疫缺陷,导致其它病毒的易感甚至肿瘤的发生。其次,基因编辑技术的脱靶效应在没有得到评估前,到底能否免疫艾滋病毒并无十足把握。也就是说,这次诞生的基因编辑的婴儿露露和娜娜,未来成长具有叵测的高风险。这两个医学实验的活体婴儿,她们的未来成长完全可能因为这次草率的基因编辑实验而夭折或者罹患痛苦的疾病,这是对医学伦理的严重违反,是一起事实上的医学丑闻。在我看来,国家卫健委和司法机关应该介入调查。在转基因作物都存在巨大争议的情况下,草率的基因编辑人类婴儿极可能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如不加以制止、处罚、以儆效尤,不负责任的人类实验高概率会带来难以控制的灾难性的后果。
2018年11月27日
其他

尊重孩子的审美,就是文明

昨天,我对这两天热议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初三学生毕同学因为班主任教师强行带其去“理光头”而拒绝上学,并于10天后跳楼自杀的事件写了一篇文章,《我们的教育每天都在杀死孩子,每天》。文章最初发表在悟空问答专栏,有位读者在文章后留言:看得出,这应该是一位家长读者的留言。这位家长自述小时候就曾经被学校教师不仅剃头,而且还罚倒立、夹板,回到家里还要挨父母一顿揍,就这么跌跌撞撞成长起来。所以,他能够理解并且赞同教师的做法,相信必要的体罚是对孩子学生好,问题出在学生自己不懂尊重。这位家长读者的留言着实令人咂舌,不过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家长读者的看法。因为自己成长历程中被粗暴对待,因此他们就倾向于认同和相信对孩子粗暴对待是必要的,是磨砺他们,是严格要求。在社会心理学里,因为童年遭受暴力虐待,成年后高概率会成为施暴者,这被称为暴力循环。特别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粗暴对待孩子有助于孩子成器。就这样,自己童年、青少年被粗暴对待,然后成人后又粗暴对待下一代的孩子,等到孩子未来也成年了,高概率也会称为对再下一代孩子施暴的成年人。既然逐渐成为传统,也就理所当然。问题是,就像这位家长读者所说的,“我们也没想着跳楼呀,在学校挨老师出发,回家一顿揍,不也过来了”。当然。绝大多数儿童和青少年会适应教师、父母的粗暴对待,并且从中习得粗暴对待他人的行为模式,这是大概率事件,而这位家长读者自己的现身说法也印证了这一点,他从童年受到学校、家庭的粗暴对待,所以也认同和赞成班主任老师把15岁少年强行带去“理光头”。但是,总会有一些孩子,敏感、脆弱和执拗的孩子,无法顺利适应,甚至就不能适应,他们会称为牺牲品,像跳楼的毕同学。(梁河县曩宋中学给学生在校园理发)其实,在现时代,如果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能通过示范和教育令孩子学会尊重他人,本质上就是教育的失败。父母也好,教师也好,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审美,其实就是文明。不愿意接受现代文明的父母,不愿接受现代文明的教师、校长,如何能培养出适应未来文明社会的孩子?下面是首发于今天新京报评论的文章,编辑版的刊发标题是《即便跳楼与“理发”无关,尊重学生也需从“头”开始》。下面是原文,原文标题更简洁一些,《尊重孩子的审美,就是文明》。西安电子科大附属中学太白校区因为一起初三学生跳楼自杀成为了舆论热议的焦点。引爆舆论的不是因为有学生自杀,而是导致学生自杀的诱因之一是被班主任老师强行带去“理光头”。平心而论,班主任老师强行带头发长的男生去理发店“理光头”(学校称其实只是“平头”),在全国中学校并不算鲜见的事情。我在20多年前访谈过一名培养出北京市高考状元的班主任,他就以军事化的严格管理学生而著称,他要求班上的男生一律“平头”,头发稍长就必须剃掉;女生一律短发,不能披肩。说实话,通常是重点校那些有魄力,责任心强的教师才会这么严格要求学生的外形着装。西电科大附中的那名班主任老师,如果不是后来这名学生跳楼自杀,应该是受到广大家长认可和赞誉的好老师。可是,如果理解学校对学生外形着装的严格要求以及班主任教师强行带学生去理发店“理光头”是合理的,那么问题就应该去追问那名留长发且被班主任老师强行带去剪掉的学生。据报道,这名被“理光头”的毕姓男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差生”或“捣蛋生”,相反,还是一名成绩不错的资优生,班主任老师强行带他去“理光头”,仅仅因为他的头发留得太长,“理光头”为了让他“明志”。问题是,15岁的初三少年,他有没有权利按照自己的审美来选择自己的外形着装?事实上,中学校,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名校、重点校,对学生外形着装有着严格乃至苛刻要求的在中国社会是相对常态的一件事,学校、教师和家长都习以为常,司空见惯。可是,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青少年学生耳渲目濡的各种媒体和社会示范,从中习得和偏好的审美也趋于多元化。那么,一个青春期的15岁少年,他当然应当有权利来根据自己的审美来选择外形着装,只要不是明显的离经叛道、伤风败俗,学校和教师都应该尽可能予以宽松的对待,以示尊重。从发展心理学角度,青少年学生,也就是初中和高中的学生,正好处于他们终生发展的青春期。青春期是每个学生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敏感期。当他们在学校、家庭受到教师、父母的尊重,那么他们就更可能发展出健全的人格,发展积极自尊,懂得尊重他人;相对地,如果他们在学校、家庭体会不到教师、父母的尊重,那么他们也会适应不尊重他们的学校、家庭环境,自尊发展受挫,同样学会不尊重他人。如果我们要追究为什么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的尊重,甚至很多人连尊重自己也做不到,根源可以追朔到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对于个别敏感、脆弱、执拗的青少年学生,教师或家长的严苛对待,粗暴地干预并把成年人的审美强加给他们,就像西安电子科大附中此番班主任老师强行带学生去“理光头”,足以给他们带来创伤性心理后果。如果学校、家庭都不能予孩子以支持和抚慰,那么出现有学生不能自持选择自杀不过是概率问题。没错,一个学生自杀是小概率,但是,小概率的后面是更多的学生在适应不尊重他们的学校、家庭的教育环境中,高概率会发展为两种人格模式:或者退缩、怯懦;或者自恋、冷血,并且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下在这二者之间摇摆。唯独难以发展出温和、自信、坚定和勇敢的人格特质来。这么说吧,学校教师尊重青少年学生他们自己选择的审美,其实就是在示范和教导这些青春期的学生们学习“尊重”,塑造他们的积极高自尊,引导他们学会尊重他人。教育除了课业、分数、升学之外,让学生学会文明,难道不是教育应有之义吗?尊重孩子的审美,就是文明。
2018年11月14日
其他

我们的教育每天都在杀死孩子,每天!

发生这样的事情,虽然令人痛心,但也不意外。估计有不少教师读者和家长会为那名高度认真负责的老师鸣不平,他只是不幸遇到一名脆弱的学生罢了。他对学生严格,对留长发的男生强行带去理发,如果没有这个学生自杀,他该受到广大家长的认同和赞誉,而不是接下来接受调查,承担责任。且慢!不是这么回事。虽然这名班主任老师的做法在全国不少中学中并不鲜见,甚至堪称常态。一所中学校,而且往往是家长们趋之若鹜的重点中学校,通常都有对学生外形着装的严格规定,比如禁止男生留长发之类。我20年前曾经访谈过的一名北京名高中的教师,当年度他的学生荣膺了北京市高考状元,就以军事化的严格管理而著称,而成为京城名师。他对男生的发型要求就是就是板寸,稍长就必须去剪掉;女生必须短发,不能披肩。问题是,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中学生都是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敏感时期。学校和教师尊重他们,他们就会学会尊重他人;学校和教师不尊重他们,他们就适应并学会不尊重他人。一名青少年学生的外形着装,只要不是明显离经叛道,伤风败俗,学校和教师就应该宽容对待,以示尊重。这是在向年轻人示范和教导“尊重”。强制要求学生外形着装必须符合严苛的标准,目的不是为了学生,而是为了训练学生服从,服从学校和班级纪律,方便管理;服从教师指令,埋首于课业学习不遑他顾。中学校这些强制性的所谓管理要求,必然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学生丧失权利意识,塑造权威型人格,损害学生自尊水平。从心理学角度,类似严苛管理高概率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使学业有成,也往往表现为要不退缩、怯懦;要不自恋、冷血,而且在不同社会情境下在这两极摇摆,唯独难以培养出温和、坚定、勇敢的特质。如果遇到敏感、脆弱、执拗的青少年学生,粗暴地强行要求理发的行为足以给学生带来严重心理伤害,带来创伤性心理后果。要知道,出现强行理发剃光头的其它社会情境,一是刑事拘留收监前,一是奥斯维辛集中营收容前。我不认为责任就应该落到那名倒霉的班主任老师身上,他所做的不过是中国大陆数以万计、十万计认真负责的班主任老师常常做的罢了。要检讨和反思的不仅仅是教师、校长、教育官员,还包括父母、社会大众,我们为什么不能尊重我们的孩子?尊重我们青春期孩子的积极成长?孩子们未来要适应的是全球化和信息化更加普及深入的社会,而不是食古不化的教师、校长、官员、父母所习惯和自以为是的传统。我们的教育每天都在杀死孩子,每天。
2018年11月12日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社会调查发现中国民众不需要西式民主……

回到有关中国民众政治态度方面的有关調查,如2012年底2013年初展开的第六轮“世界观念調查”显示:中国民众对政府的平均支持水平为7.5分(总分l0),完全可以与許多民主国家相媲美。又比如,Tang
2018年11月11日
其他

00后开始读大学,中国高校准备好了吗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高校又何尝不是?在高校做教师,每年6月送走一批毕业生,9月迎接一批新生入学,周而复始,生生不息。10多年来,我从送走80后的学生,一直到今年迎来00后的学生,有许多感喟。客观地说,所谓80后、90后、00后,都是一种没有实际意义的粗暴划分,为什么2000年1月1日出生前后就是“两代”人的区隔标识?没道理嘛,每一年新生入学都能感觉到与往年学生有些许的新变化,今年的新生也不例外,并没有比往年感受到的新变化更多。但是,如果把今年的新生与10年前的那一批学生比较,那变化也就相当地显著了。一年一年地渐变,但每10年,年轻人就有着明显的代际差异。例如,今年入学的00后新生,在他们到学校报到之前,大多数新生就已经结识了未来的新同学,以及往届的学长学姐们,这与10年前第一批90后初次进入大学校园一脸的新奇和懵懂截然不同,从00后新生脸上不大能看出他们的新生身份。社交APP陌陌发布的调研报告可以反映这种变化的趋势。陌陌的工作组在暑假调研了上万名大学生,发现在今年的大一新生中,近七成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通过社交APP结识了新同学。没错,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使00后第一批新生认识和看待世界的方式与10年前的第一批90后学长们有着显著的差别。第一批00后大学新生,他们通过各种网络社交APP很轻易就能结识新同学,甚至从他们知晓被某所高校录取的时候,就开始在网络上结识远在千里之外的新同学。第一批00后出生于互联网在中国大规模普及的时候,2003年左右互联网在中国就开始进入千家万户。与互联网在中国普及的同时,中国社会也在2002年左右开始加入WTO,开启全球化的新时代。可以这么说,00后是互联网和全球化普及的一代人。他们不仅能够在入学前自然地结识新同学,也能轻而易举地了解到未来给他们上每一门课的教师的口碑和风评:哪个老师的授课枯燥无味,哪个老师的课妙趣横生,哪个老师又漫不经心。这些资讯都能通过互联网和社交APP轻松获得。甚至,随着国内慕课平台的逐渐发展成熟,许多新生的大部分专业课都能从慕课平台上找到国内外名校名教授的免费网络课程。哪怕是一个在基层三本院校的学生,也能很容易地找到985高校,甚至美国藤校的网络课程资源。问题是,我们的高校教师做好准备了吗?特别是那些习惯了照本宣科的教师,习惯了信口开河讲那些连自己压根儿也不相信内容的教师,00后新生恐怕没有那么好忽悠了!当一名授课教师不能令学生信服,所讲的课还不如学生在慕课平台上自学,授课教师还有什么理由和底气要求学生必须出勤?00后新生们身上所反映的特点,不仅给任课教师带来了压力,同时也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互联网和社交APP不仅使新生们在入学前就相互结识,彼此沟通,而且社交网络也会使不同学校,不同地域的学生彼此联系起来。任何一所学校颟顸的管理举措,很容易就被学生比较识别出来,并且通过社交网络传播开来,酿成舆情事故。事实上,这种趋势在近两年已经越来越彰显出来。像去年黑龙江某高校试图对有性行为的学生予以处分,通过社交网络的传播和发酵,形成舆论压力,逼得校方不得不删除相关颟顸的条款。可以预期的是,如果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仍然不思变革,停留在专断的家长制方式来对待00后大学生,那么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冲突将会越来越频繁。相比于90后的大学生,00后大学生受到互联网流行亚文化的影响更为明显和深刻。无论是日本的动漫,还是欧美的流行音乐,抑或是日美欧的电视及网络剧集,00后基本上是沉浸在这些互联网流行娱乐资讯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一些00后之间交流的“新语”,别说是成年人,即使是大部分90后看到也会一头雾水,不明觉厉。例如,00后之间交流用的字母缩略语kynbcs,ky来自日语的“空気が読めない(发音kuuki
2018年9月8日
被微信屏蔽
其他

项立刚,那个用手指头沾水刮PY的印度人?

所以,项立刚表达出这样的见识和智识恰如其分,你不能要求苍蝇懂得花香,也不能因为苍蝇把不嗜粪的蜜蜂、蝴蝶、蜻蜓、飞鸟等等统统视为“下等人”就愠怒。
2018年8月20日
其他

凭什么异议者的观点就必须是正确的

生活中,許多人常常会陷入類似的困惑:主流的輿论固然不可信,但那些异议者的观点又凭什么可信呢?或者,換句話說,你們認為权力集团炮製的是假相,那么你們又何以證明自己的主張就是正确的呢?以至於相当多的人們,包括不少知识精英会困在相對主义的泥潭中难以自拔。客观而言,沒有任何理由确保异议者的观点就是正确的,也沒有任何理由确保异议者就一定会表達正确的意見。异议者的價值不在於他們所說或所主張的是否正确,而在於對主流輿论的質疑。只要他們的質疑有理有据,就足以彰显异议者的價值,而不必苛求於他們的主張正确几何。事实上,无论在怎樣的社会情境下,主流的輿论都具有強大的影响力。从心理学角度,哪怕是在自由的社会中,大多數人都会傾向於追隨主流的观点,尽管他們內心其实並不完全認同。這在社会心理学裡被称為从众(conformity)。心理学家阿希(Solomon
2018年8月17日
其他

心理健康健全的孩子该如何炼成

人类作为发展出璀璨文明的物种,意味着人类个体从出生后就需要接受漫长的社会化发展过程才能在成年后适应社会并取得积极的发展。用通俗的话来讲,一个婴儿要最终成为健康的社会一员,胜任相应的社会角色,并能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且幸福地生活,那么在他成年之前就要不断接受社会化发展的过程,其中教育是社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概括地说,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大范畴。现时代基础的学校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带有强制性的公共教育,在大多数国家,都在实施政府主导的义务教育,像在中国推行的是9年制义务教育,按照法律规定每个孩子都需要接受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教育;其他一些国家甚至推行12~15年的义务教育。既然教育是一个孩子社会化发展的主要和最重要的途径,那么教育的目的就应该是塑造和培养心理健康,健全发展的社会人,不仅反映在智识的发展,同时也反映在人格的健全发展以及心智的成熟。可惜,目前中国的教育界和绝大多数家长对教育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智识的发展上,而忽略甚至有意无意地戕害到孩子的人格发展以及心智成熟。例如,心理学者武志红就将中国社会的大多数成年人比喻成“巨婴”,其心理学含义指的就是中国社会,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成年后其实心智发展在许多方面还滞留在儿童阶段,生理成熟了但人格发展不健全,心智幼稚。本文不拟讨论具体的案例,只从常识的角度大概地谈一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怎样塑造和培养出心理健康,健全发展的学生。首先界定“心理健康”,这个概念至少包含了三个层面上的含义,最基本的是没有心理疾病,像抑郁症、焦虑症或者更严重的人格障碍等等,这应该是底线。但心理健康不仅仅指没有心理疾病,还包含第二个层面心理保健,能自己积极且有效地应对和处理负面的挫折或情绪,每个人遭遇挫折都会沮丧甚至愤怒,但如何积极有效地处理这些负面的东西,就需要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会并灵活运用。除此之外,心理健康还有更高的目标,那就是社会适应良好,积极发展,快乐、自信。换言之,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不仅仅指他没有心理疾病,更重要的是他能自己积极应对和处置生活中遭遇到的各种负面挫折以及情绪,并在各种社会、人际环境下适应良好,积极发展。而健全发展则指一个学生成年后的人格是健全的,没有明显的缺陷或者障碍。例如,一个健全发展的学生,他不会因为安全感的问题而在婚恋问题上屡屡受创,也不会在人际场合总是表现出退缩或令人不悦来。好了,下面就从一个孩子出生开始的受教育历程。不言而喻,学龄前,0~6岁,孩子接受社会化的主导因素是父母(或其他主要的养育人),孩子未来在学校接受教育过程中的许多困难,事实上大多数都是在学龄前父母引导失措或者忽略、耽误而导致。可以这么说,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他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发育和人格塑造。婴儿期的母婴互动对于一个孩子终其一生的安全感起着至关重要的塑造和影响作用。婴儿的安全感来源于母亲的反应,一个敏感而反应型的母亲能够培养出安全感十足的孩子。什么样的母亲是敏感而反应型呢?当孩子发出需求的讯号时,母亲能够及时且正确的反应。例如,孩子饿了,嗷嗷哭;孩子便溺了,嗷嗷哭;孩子不舒服了,嗷嗷哭,母亲都能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反应,那么这个婴儿对这个世界最初的安全感就是足够的。反之,就容易导致孩子安全感不足或扭曲。心理学家鲍尔比区分了不同母婴互动模式下婴儿所形成的不同依恋类型,安全型依恋和两种不安全型的依恋:焦虑-矛盾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其中焦虑-矛盾型依恋多见诸对婴儿反应不稳定或紊乱的母亲,例如,孩子无论什么原因嗷嗷哭,她都首先试图给孩子喂奶。回避型依恋多见诸忽略型的母亲,例如,内心对抚育婴儿有抵触,导致婴儿的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关键问题是,母婴互动所形成的这种依恋的安全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孩子接下来的人际关系,包括进入学校后与教师的关系,与伙伴的关系;以及成人后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密关系。一个婴儿到1岁半左右开始具有清晰的自我意识,一旦孩子有了自我意识,他就能了解“自我”与“世界”是有分别的,那么他就有强烈的心理驱动会去试图探索“自我”与“世界”的边界以及如何与“世界”互动。这同时也意味着孩子从1岁半到3岁左右是他行为塑造的关键时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无论父母是否有意识去引导和塑造孩子的行为,他也会有样学样地模仿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所以,这个阶段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和塑造是他一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么说吧,这个阶段引导和塑造良好,那么孩子接下来的行为习惯就不会有大问题;反之,这个阶段引导和塑造失误,那么孩子接下来的成长历程中就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社会上那些令人侧目的“熊孩子”,大多数就是在这个阶段缺乏引导或父母误导了孩子。孩子3~6岁是儿童前期,这个阶段是他一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多数城市家庭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会送到幼儿园,而幼儿园能否胜任培养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一个问题。但是父母能够呵护和引导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父母不见得要花费多少时间陪着孩子游戏,关键是要有稳定的时间有效陪护孩子游戏,无论是涂鸦,还是对积木,或者看图画书,电视节目,电子游戏,父母能与孩子分享想象,鼓励和赞赏他的“创造”,这对于孩子一生自信和积极心态都相当重要。要知道,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不是研究者或者科学家的“专利”,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他就不会那么容易失去生活的意义和乐趣。要知道,一项针对北大新生的心理调查数据显示,40%的北大新生对生活缺乏意义感,严重的甚至生无可恋。(徐凯文,2015年)6~12岁是一个孩子接受小学教育的阶段。这其中可以分为6~9岁和9~12岁。其中6~9岁是孩子接受学校教育最初的三年,特别是其中的小学一、二年级。对教师和家长来说,这个阶段的孩子最重要的是获得通过努力取得成绩的成就感以及得到积极强化反馈的勤奋感。可以这么说,小学一、二年级的经验是他接下来求学生涯的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对学习的兴趣的关键。无论家长还是教师,都必须明白的一点是,小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共教育,它未必适合每一个学生。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智力发展指标还是身体发育指标,几乎每一个重要的发展维度上自然的一群孩子都会呈现出大体相似的分布曲线来,即高斯分布,大多数孩子对称分布在平均值附近,但总会有些孩子分布在远离平均值的区域。如果以身高举例,家长或者教师都能理解,毕竟一目了然。根据中国卫生部颁发的《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6岁的男孩平均升高大约118厘米,大多数孩子高于或低于118厘米,但相差不多,分布在
2018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