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的教师“八戒”

唐映红 唐师三百手 2022-06-15




前几天,分享了泥巴学院的父母观(点击移步阅读《您停留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别人家父母早已不让孩子输掉未来》),今天分享泥巴学院的教师观。


我在高校做了十多年的老师,而且是“老师的老师”,是给未来中小学老师上心理学课的老师。在我给师范生的心理学课上,会分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教育大学第35次会议中提交的报告《教师的角色与教师的培养》中的关键要点。这其实反映的是在信息化时代全球教师所面临的职业角色的转型。



在传统社会里,教师是知识权威,包括在我所任职的高校里,中国的绝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都镌刻有几个大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我的母校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就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前一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出自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后一句则是启功先生的深思领悟,题写后北师大以为校训。



这两句被广泛引用和传播的关于教师的名言,不言而喻反映了传统社会的教师观,即教师应该是学生的知识权威,应该是学生的道德楷模。


在传统社会这当然是合理的,也是值得倡导的。可是,现代社会,特别是现时代的信息化浪潮改变了整个人类文明的知识传播生态。教师已经难以承载知识权威的角色,教师所教授给学生的任何知识,学生都可以轻而易举通过互联网便捷地找到更全面、更系统的出处。同时,现代社会相比于传统社会更加趋于价值多元化,相比于道德一元化的传统社会,价值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也削弱和消解了传统社会教师所承担的道德楷模的角色。


现时代的教师就是一种专业职业,与医生、律师一样,必须祛魅才能与时俱进。


所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中,强调了教师的“多样化职能”,强调了“从知识传授转向注重组织学生的学习”。


顺便说一下,这个报告是1970年代中期的报告,距今已经超过四十年。我最初读到这份报告是在中央教科所(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任职的时候,距今也差不多二十年了。但是,现时代已经明显地反映和昭示了这种转变。最好的例子是美国的“可汗学院”,通过慕课的形式,美国小学数学教师完全可以不用授课,通过可汗的视频来完成,而现场的教师的职能就是组织学习,评定学习,并且答疑。


这种转变的趋势在中国社会也是一样。我去年应马云基金会的邀请去走访陕西的乡村学校,就发现了现在乡村小学已经普及了网络多媒体,但是却没有真正地利用起来。其实,通过慕课方式,将乡村学校的授课问题解决掉, 乡村教师只负责组织教学、评定学习和答疑,就会大大地降低师资配备的门槛,而且会大大地提高教学的绩效。问题是,现在只解决了硬件配备,却疏于内容的配置。像成都七中这样的优质教学资源,被以市场化的方式通过慕课传播,这是不对的。


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四十多年前提出的前瞻性的教师角色转换的标准,现时代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应用现实。报告的要义概括起来就包括这四个方面:组织学习、学习的个性化、与社区和家庭的联结,以及削弱传统权威。


泥巴学院的教师观事实上就是建立在这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基础之上,当然,其中也包含了我十来年给师范生授课的心得和思考。


我们的教师观,归纳起来就是“教师八戒",没错,八戒。



第一戒,去教师权威我们反对教师不做什么仅凭身份就具有的权威,但是鼓励教师通过儿童的认同和拥戴而自然产生的权威(威信)。


第二戒,去偏见我们反对教师以个人偏见引导儿童,鼓励教师尊重儿童及家庭的三观及价值、信仰和生活方式。


第三戒,师生平等我们反对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无论是基于善意还是恶意;但是鼓励教师利用相比儿童的优势支持和维护儿童的权利。


第四戒,与儿童一样受规则约束我们反对教师相比于儿童的特权,但是鼓励教师示范和帮助儿童维护和执行规则。


第五戒,以儿童为中心我们反对教师以自己为方便,鼓励教师充分发展儿童的自主性、自治、积极的自我意识,并以为职责。


第六戒,平等对待每一个儿童我们反对表现出偏爱或偏恶任何儿童,鼓励教师给予每个儿童同样的关注和选择权利,并尊重儿童自主选择的差异性结果。


第七戒,合理惩戒我们反对任何形式的体罚和斥责,但鼓励教师依据规则对越界行为予以合理的惩戒。


第八戒,赏识儿童我们要求教师发现每一个儿童的优点,以及积极看待其特点,并且忽略儿童非越界违规之外的行为问题。


以上就是我们的教师“八戒”,不是猪八戒的八戒,而是泥巴学院的教师八戒。



附:


这是我2016年针对当时教育部推出的《人民教师誓词(征求意见稿)》写的一篇批评文章后拟的“教师誓词”,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这样来起誓。誓言中的“平等”、“诚信”、“友善”、“自由”,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作为一名教师,我承诺:恪守教育平等之原则,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他们;恪守教育诚信之原则,不将自己不相信的伪知识讲授给学生,并且以身作则,引导学生不说违心的话,不做违心的事,不误导他们;恪守教育友善之原则,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因势利导,不扭曲他们;恪守教育自由之原则,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独立思考,学会质疑并且批判性地接受或拒绝观点,不压制他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