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高考换汤不换药,“双减”改革的狠招会不会在后面?

唐映红 唐师三百手 2022-06-15


从7月20号国家针对中小学教育的“双减”政策颁发以来,引发了学校、家长的担忧和热议。我们都知道,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是跟着中考、高考“指挥棒”转的。史上最严厉的双减政策倒是落地了,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但是如果没有考、高考的配套改革,学生和家长的心理负担也就没有办法跟着减下来。


近日包括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贵州、江西、广西等7个中西部省份颁发了新高考方案。根据新高考方案,各位家长朋友们有没有稍稍减轻心理的负担呢?




这次虽然是近年来第四轮高考改革的方案,也就是说是持续多年的高考改革中的一环,但是它也是“双减”落地后的第一次涉及高考改革的方案,值得关注。


首先,教育部为这次高考改革巡讲的标题是“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也就是说不仅仅是考试本身,而是从课程改革、教材改革然后到高考改革的一个系统的改革措施。



在我看来,这次7个省启动的文理不分科、“3+1+2”对学生和家长的影响不会很大。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前几次高考改革的纠偏。特别是对近年一些省份“七选三”的纠偏,也就是除了语文、数学、外语之外从其余七门中选三门,造成的结果就是一些省份学生选物理的学生很少。这次“3+1+2”要求考生语数外之后,首先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然后再从剩下的4门中选2门。这实际上是减轻了学生的选择负担,相比“七减三”减少了选择组合的可能性,也减少了学生的纠结。大体上选了物理基本上就是原来的理科方向;选了历史也差不多是文科方向了,例外的情况不会太多。


对考生和家庭影响大的还不是文理不分科的“3+1+2”,而是高考录取不分一本、二本,本科统一成一个批次。这意味着什么?以前分数刚上一本线,没有被理想的一本院校录取,还可以在二批次选择好的二本院校。统一成一批次,对于这些过去刚上一本线的考生来说,选择的机会相当于少了一次。


说起来,这次新高考只不过是一次技术性的改革调整,大概率只是后续重大改革的一小步。从一些省份,如浙江,开始并准备未来持续降低中考难度,接下来的高考改革会不会也相应地降低难度?例如试卷整体难度降低,但拉开基础题和选拔题的难度差距。



要知道,当考试的选拔题目难度达到一定程度,就不再是依靠熬夜刷题刷得出来,它仰赖的是考生的天资禀赋。基础题难度降低,意味着除了双一流之外一般高校的录取竞争更加激烈,本科、专科拉不开差距。


总的来说,如果接下来高考改革动了考题难度这块“蛋糕”,才是真正触及学生和家长焦虑的根本。这么说吧,熬夜刷题的性价比降低了,再大的焦虑到最后也就“从了”。这恐怕才是“双减”政策想要达到的效果。


拭目以待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