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曾是中越边境最繁华热闹的口岸,如今有点冷清

南方周末 刘诗洋 中越加 2021-01-13



周一上午9点,已经开市的水口边贸互市空无一人。 


除了偶尔从越南驶来的通关货车,曾经热闹的市场再无人问津,整条街的商铺有一半关了门。


广西之所以能成为全国最大的坚果进口地,主要原因就是边贸政策给了空间。


边贸互市其实也是一种扶贫手段。早在1980年代,龙州就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8年8月才“摘帽”。


水口超市的老板秦姨至今还怀念水口镇曾经的繁荣景象。


每个工作日上午9点,几百辆三轮车在口岸大道上排成长龙,只待边贸市场开闸放行,车流和人群一拥而入,载满货物再鱼贯而出。那时候,仅一个上午她就要卖掉上百瓶矿泉水和香烟。


水口镇,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边陲的龙州县,是中国一级口岸水口口岸的所在地。这里紧邻沿边公路,与越南高平省接壤。因距离太近,当地很早就有边贸互市的传统。


早在1889年,龙州就因地理位置特殊而被当时侵占此地的法国人开辟为商埠。一百多年来,这个人口不过30万、道路仅有两三条的小县,一直是中国西南的外贸重地。这里曾拥有广西最早的通商口岸,设有全区第一个海关、第一个外国领事馆。


根据1996年的《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和后来海关总署的修订,所谓边贸互市,就是在一个政府划定的边境市场里,允许居住在此地3公里范围内的边民交易物品,每人每天可携带不超过8000元的生活用品免税入境。


但到了2018年,浙江义乌海关侦破的一起走私大案改变了这一切。当年3月,一家曾屡次登上龙州当地媒体头条的“优秀企业”——龙州赞美实业,突然被义乌海关立案调查。2018年11月,海关正式逮捕了相关涉案人。


义乌海关认为,赞美实业正是通过组织边民带货入境,将成吨的货物化整为零,借此逃脱关税。他们利用边贸互市政策走私腰果,涉嫌偷逃关税1亿元。


突如其来的走私大案,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龙州赞美食品是当地招商引资的项目之一,且一直被作为优秀典型宣传。


自1990年代起,为响应国家发展边贸的精神,广西的边境城市都在想方设法鼓励边贸互市,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覆盖扶贫、守边等多项责任的事业链。靠组织边民带货入境,再由企业收购,这不仅是当地的普遍做法,也是招商引资的最大优势。


海关的行动让龙州当地陷入尴尬。普通人可能想不到,龙州边民们的三轮车,才是中国腰果消费的最重要来源。全中国70%的进口腰果都是经由龙州运往全国各地。龙州在2018年以前还是个国家级贫困县,当地政府过去多年一直以坚果类进口加工作为本地主导产业之一。


海关的行动切断了这一贸易链条。现在,除了偶尔从越南驶来的通关货车,曾经热闹的市场再无人问津,整条街的商铺有一半关了门。自1991年就批复的水口边贸互市,正走向衰败。



犯了走私罪的“优秀企业”


与西南地区大多数边境村镇类似,水口是沿边公路旁一个人口仅2.17万的小镇,整个镇子仅有的建筑都围绕口岸而建。虽然是国家一类口岸,但这里既没有航线,也不通铁路,甚至连高速公路都没有接通。普通人到此,需要从南宁乘大巴一路向西200公里到龙州县,再换乘公交,经受一个小时的颠簸。


赞美实业的工厂在沿边公路一旁,那里也是龙州县划定的边贸扶贫产业园区。按照当地政府文件,赞美的主要产品是腰果仁,2017年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5960万元,每年可为当地贡献税收约400万元。


园区内共有十座面积接近小半个足球场的大型厂房。与之相邻的还有一家广西江南食品厂,同样以加工坚果为业。但在最近一个工作日的上午,整个园区内只有一名出纳和一位设备管理员还在工作,隔壁的江南食品厂更是空无一人。


2018年11月28日,义乌海关以走私普通货物为由,扣押了公司生产的成品腰果一百多吨,冻结了企业账户,并带走了部分管理人员。与此同时,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杨荣跃也在义乌被带走,海关同时还收缴了涉案公司的电脑和财务账本。


据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案件资料,赞美实业被定为走私,主要理由是该公司通过组织边民拉货,将自己在其他国家购买的成吨货物,先运输到越南边境,再利用边民每人每天8000元的免税额,分别运回境内。海关认为这是钻边贸互市的空子,是有组织的走私行为。


1996年公布的《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中规定,边贸互市的主体必须是边民,任何法人或组织不得参与。


但在龙州,甚至更大范围的边境城市,边民的角色往往都只是拉货人,而不是买卖人。一位龙州当地从事坚果贸易的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龙州过去多年吸引的外来坚果加工企业,大都采用这种模式运货。龙州能成为全国最大的腰果进口地,主要原因就是边贸政策留了空子。“凡是干这行的,根本不需要去找人介绍。都知道这条路可以进来”。


对于组织边民为企业拉货是否合规,龙州县口岸经济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县里通过组织边民互助组将边民组织起来,再去边贸市场替当地企业拉货,这在当地是合法合规的。“货当然是企业买进来的,如果企业不买,边民拉什么呢?


据广西多家媒体公开报道,根据《广西商务厅关于认定边民互助先进组织、边民互市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的通知》这份文件,龙州赞美实业是被广西商务厅认定的当地边民互市产品加工试点企业,属于龙州边贸扶贫产业园内企业,享受广西所有相关政策。这是当地自创的一套“边民互市+边民互助组+落地加工”的模式。


在2019年5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南宁海关联合召开的互市商品落地加工会上,龙州赞美实业作为试点企业还汇报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南宁海关王志关长称,推进边贸转型升级发展,支持互市商品落地加工已形成广泛共识,想方设法使互市商品落地加工“留利于边、留利于民”是下一步工作的基础。


2018年7月,海关总署也曾在南宁召开的边境贸易座谈会上,对广西发展边贸互市经验充分肯定,其中就提到,允许边民与当地设立的加工生产企业签订供货协议,引导互市产品落地加工,并打算向全国边境城市推广。


事实上,在龙州,这种带货方式确实“光明正大”。在边民拉货的现场,既有海关、商检、边检部门现场监管,当地边贸、税务部门还要根据产品类型用途现场收取一定税费,通关后的产品会得到一张由所在地海关开出的放行单。也就是说,从货源到流向,所有问题在当地都是公开的。


因为总公司在义乌,故此案由义乌海关侦办。对于赞美实业走私案,南方周末记者也联系了龙州县政府,政府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回复,具体案情他们不清楚,建议询问义乌海关。而义乌海关方面则回复南方周末记者,此案由缉私系统处理,需要请示,暂时没有回应。

一位认识杨荣跃的龙州本地商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杨最初靠贩卖葡萄干发家,他家在义乌做生意已有几十年。在他的描述里,杨是典型的义乌商人形象,靠着家族生意揽得第一桶金后,改做坚果生意,陆续创办了义乌荣耀食品有限公司和浙江馋鱼儿食品有限公司,2017年才在龙州投资建厂。


该人士称,因为杨的公司此前并不知道这算走私,赞美实业又是当地招商引资的项目,因为纳税高,能带动就业,经常要接待各级领导视察。在出事之前,包括账目、通关条在内的所有的东西都没有涂改、隐藏过。在他看来,这也是义乌海关能快速立案抓人的原因。


“所有资料都公开的,就放在那里,如果真干走私,还傻到修那么大厂房干吗?


不过,此案的重点,在于赞美实业采购的腰果,原产地并非越南。这违反了“带进第三国产品不能享受互市贸易的优惠”的规定,且自2018年4月11日起,海关将开心果、杏仁等坚果原料,从互市商品清单中全部删除。


根据2016年出台的《广西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商品管理规定》,当地并没有规定第三国产品就不能享受互市优惠。但该规定同时也强调,严禁组织边民利用免税额度或限量带进的规定,变相进行走私及从事违法活动。


边贸走私究竟该如何认定?这在法律界也有一定争议。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虞伟华法官此前就曾撰文指出,边贸互市构成走私的理由,是这种行为本身具有逃税目的,且伪报了贸易性质,逃避了海关监管。但他也认为,互市逃税有着复杂的政策、社会因素。若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几乎所有边民互市贸易都属违规。


自海关突袭以来,杨荣跃因走私罪深陷囹圄,义乌和龙州的工厂基本停工。该公司的出纳黄国萍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以前经常有人来参观,现在一个都没有了”。


通过司法网站检索可发现,因边贸互市行为被定为走私的案子,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但发生在龙州的赞美案,却像一颗丢入水中的石子,在本地激起一片涟漪。


水口边贸互市区的出关通道,清楚写有“落地加工互市商品专用”,这也几乎是当地坚果企业的专用通道。 


消失的边贸与边民


自一年前被雇来看厂以来,龙州人阿庆就没见过几个同事。


他的工作是看守两处巨大的厂房,这里曾是广西民之天食品有限公司的工厂,但与空荡的赞美实业一样,这里也仅有阿庆在此留守。


在赞美实业被查之前,龙州县已吸引8家坚果加工企业落地。根据龙州县政府2018-2020年发展规划,民之天食品曾是在本地投资最大的企业,总投资8000万元,年产值超过5亿,每年可以向当地贡献800万税收。


坚果加工的第一道工艺是去壳,据阿庆回忆,以前最多时有超过300名本地工人在此工作。这里的坚果也是通过边贸互市拉来的,工厂后面的卸货场曾堆满了各类坚果。


“你看这些都是领导来视察时候拍的。”他指着厂区内一处泛黄的广告牌笑着说,如今除了他自己还守在这儿,已经很久没人来过了。他说自打严查走私以来,工厂就停了,拉货的三轮车就再也没见过了。


在赞美实业被查后,目前水口镇所有的坚果工厂都已停工。除了民之天外,大德亚内、龙億食品都处于停工状态。龙億食品厂的门口至今还贴着收购坚果的价目牌,但厂外宽阔的道路,已成为当地驾校的练习场,看不见一辆货车。


组织边民为企业带货的行为,在当地并不是秘密,龙州人把它称作“拉互市”。在水口街上随便找一个人问都知道边贸互市的这套玩法——居住在边境范围3公里内的居民,可以通过申请边民证参与互市,然后经人组织前往边贸市场拉货,每辆三轮车每趟货可以拿到25-30元,每个边民大概一天能拉十二三趟,每天的收入大概在320元上下。


但曾经繁荣的景象如今已彻底不见,整个白天几乎没有看到一辆三轮车经过,人流也是屈指可数,原本在边贸市场里的许多贸易公司,也都大门紧闭,只留下几个保安在此看管。


本地经营一家小旅馆的李凯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以前越南的大卡车从对面进来,拉互市的小三轮就从门口开始排队,进到货场以后把卡车上的东西分拣出来,有海关的人盯着,装够大概8000元就走。


在没有企业落地,也没有互市可拉的时候,本地一些贫困边民过着相当粗粝的生活。李凯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种甘蔗根本不赚钱,如果不想出门打工,“最赚钱的活就是给毒贩望风”,除此之外就是带外地人旅游,一个人十块二十块,不办护照过边境,玩一天再回来。


边贸互市其实也是一种扶贫手段。早在1980年代,龙州就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8年8月才“摘帽”。


龙州县扶贫办主任黄永亮去年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称,在广西2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龙州能首先“摘帽”,正是得益于边贸产业发展,其边贸扶贫模式已经成为广西边贸扶贫“样本”。


根据龙州县政府的扶贫文件,为了借助边贸带动经济,龙州县一直在动员全县贫困户到政府筹建的边贸新城居住,政府还专门在水口、布局、科甲三个互市点设立了扶贫搬迁安置,只要搬到边境,政府不但为贫困户每月提供补贴,青壮年还可以利用扶贫小额贷购置车辆参与互市运输。


据阿庆说,政府让贫困户都搬到边境去,就是因为赞美、民之天等附近的企业可以提供就业。那些为这些企业“拉互市”的小三轮车,也基本都是靠政府贷款买来的。


据龙州县委宣传部2018年10月的统计,在加工原材料供应环节(即边民互市贸易环节),2017年,边民总收入达到1504.43万元,其中,红利收入730.28万元,运输收入734.55万元,装卸收入39.6万元。近年来,全县共有2540户6955个贫困边民从边贸扶贫中受益并实现脱贫摘帽。


李凯的旅店过去主要接待货车司机和拉互市中途休息的人,现在由于互市冷清,他的生意也少了一大半。


广西民之天公司曾经堆满货物的平台,如今空空如也。 


龙州困境


上述龙州坚果行业人士以及南方周末记者接触的多位受访者都表示,因为对此案的定性,原本大张旗鼓宣传的边贸政策已在民间失信,在有明确结论之前,当地几乎无人再从事“拉互市”的生意。除了工厂停工,就连建设中的边贸城也处于荒置状态。


2014年,龙州县政府在南宁举行东盟国际商贸城全球招商发布会,宣布将在当地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内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龙州东盟国际商贸城当时还被列为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广西重点推进项目。


据当时的媒体报道,投资方上海泽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永春介绍,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项目规划占地约700亩,总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将设东盟十国商品进口馆、中国出口商品展示馆和商品免税区、国际会展区、物流配送区、配套服务区等。


那是龙州边贸依然火热的年代。水口边贸互市虽然早在1991年就获批,但真正成熟起来要到2008年。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立、泛北部湾经济区战略的实施,国务院自2008年11月1日起批准边民互市进口的生活用品免税额度,提高到每人每日8000元。


同年,龙州县投资五千多万元建设了水口互市点监管区,水口边贸互市第一次有了范围和场地,此后,又在此基础上建设了交易大棚、水口互市码头、海关监管区等。


广西当地媒体曾多次将水口互市的这种模式当做先进典型进行报道。在2018年6月广西电视台新闻频道的节目中,龙州县水口镇共和村那板屯村民农祖明称,政府不但给购买三轮车提供补贴,还主动介绍他们替企业拉货。该节目还介绍,仅2018年1-6月,水口互市累计完成贸易额17.19亿元,贸易量超过7万吨。


与内陆大多数地方不同,边贸互市的诞生和发展,有着复杂而深厚的背景。龙州的故事是中国许多边境城市的缩影。


边贸互市其实早已超出了政策规定的“生活用品”范畴。早年间,有的地方边贸局为了促进经济,还会专门组织贸易商开会,号召企业通过边民互市的贸易方式进口商品。


按照海关总署对《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的解释,互市贸易进口的商品应以满足边民日常生活需要为目的,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也仅限于生活用品。也就说,凡不属于生活用品的交易,都不能享受边贸免税政策。


但这条规定在实践中却显得非常不接地气。以水口当地为例,由于紧邻越南,当地在生活习惯、经济条件、农作物产品等方面都极为相似,甚至许多水口当地人能听懂越南话,两地之间最明显的差异只有越南人喜喝咖啡,而中国人更热爱茶,彼此之间对生活用品的交换并没有太大空间。


政府资料显示,广西2018年边贸进出口总额就高达1617.7亿元,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9.4%。在上述当地人士看来,如果全部都严格按照“本地居民需要的生活用品”来执行,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大的体量。


除了要带领边民致富之外,龙州县还负有守边的责任。水口镇靠近越南一侧到处是大山,而整个龙州与越南接壤的国境长约184公里,且对面越南高平省有许多村落都在边境线上。


只有为当地人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本地吸引力,才能确保边民不会流失。利用边贸互市就此成为当地政府采用的为数不多的办法。根据当地政府数据,目前落户园区加工企业已提供固定岗位共203个,临时岗位一千多个。


秦姨自1992年起就在水口镇的这条路上开杂货店,在她的印象里,水口的人开始多起来,大致是从2011年开始。但自2018年底“拉互市”的人消失之后,许多以前认识的边民就再也没见过。过去只有年轻人才进城打工,现在就连一些上了年纪的中年人,也要进城打工了。


● 越南法式风情小镇遭吐槽,西方游客表示失望

● 越南女富豪成功反诉中国承包商,免遭赔付2万亿巨款

● 越南媒体罔顾事实,炒作中国设计师抄袭奥黛

● 步步惊心!越南再建玻璃桥,要不要走两步?

 越南人工资水平如何,国家Zhu席能拿多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