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活动公司
前些天看过虎哥观察的一篇文章写广告公司的焦虑。
我觉得同理可以聊聊活动公司的现状。
为什么要说焦虑?
在多数公司营业额稳步增长的情形下,为什么总有人说市场不好?
其实各家agency的老板焦虑的无外乎:利润、人才和价值感。
公司越做越大
利润越来越少
实力和口碑还不错的活动公司,基本上年营收都是增长的。然而关键在于,流水增长了,利润率却降低了,这才是很多活动公司老板焦虑的根本原因。
年前年后我跟很多公司的负责人聊天中了解过,年营收从三千万到五千万的,从2个亿到3个亿的,增幅很大,然而普遍现象是利润越做越低。
同比2017年以前,利润下滑一倍的不在少数。
为什么利润率下降了,除了营收增长自然导致的利润率下滑外,有几个主要原因:
1、报价体系越来越透明
随着市场越来越成熟,数据化时代的飞速发展,客户采购无情比价,活动公司成本越来越透明。尤其是很多乙方转去甲方后更为惨烈,差价模式不再能够成为盈利的手段。
甚至有少数一线活动公司,项目毛利润都压到了15%以下,生存的异常艰难。
2、创意卖不出价钱
为什么?
就目前大部分全案策划公司的情况来看,创意策划的价值无法在报价里体现。大部分公司都是在报价的各个环节上酌情增加数额变成最终的“成本价”。如果竞标失败,则做了无用功。
少数的创意公司按稿收费,却也收的极其有限,基本上也都在几万块一个案子,很少有能收的特别高的,毕竟大案子都被大公司自己做掉了。
很多甲方会说,“我想给你们创意费,可你们的创意不值钱啊,甚至是毫无价值”。
于是,多数活动公司都会选择尽量在成本上做优化,而放弃去和甲方争取创意费。
3、人力成本飙升
这来自于两个维度:
一、效率变低了导致人变多了,或者说人变多了导致效率变低了;
二、人力成本确确实实在上升,这也是通货膨胀;
盲目的扩张和增加人手,可能会极大程度上导致“人变多了,效率变低了”,也就是人效降了。
一般来说这在初创型企业里尤为明显,为了让公司的架构和管理趋于正规,像lead agency学习靠拢。很多年轻有为的老板会把创意、策划、媒介、采购等岗位都完善。
随便一个项目,都会有一堆人参与进来,然而各自却只参与一点点,拿着从别处copy来的方案改改凑凑,拿着从群里发红包问来的资源报价,坐在一起反复的“头脑风暴”。最终只是徒增沟通时间和成本。
结束语往往是“大家再各自想想,下一次会议带着idea来“,但不带idea不是一样来开会么?
有些朋友跟我说:六局,今年市场不好,我们今年打算再招一些人,团队扩充到25人,多接一些业务。
我:市场不好,你不裁人还加人?优化现有团队可能比增加人手更妥当,毕竟十几个人一年做3-5K的团队不再少数,你们同样规模没做到别人一半,那得从自身先找问题。
任何一家一线活动公司都不会轻易扩充团队。
人才难得
萝卜坑位难匹配
差不多每一个跟我聊天的活动公司管理者,我们的话题肯定会有:你帮我推荐几个人才。
体验营销的目的是打造更好的体验,从而为客户带来传播和获客。可以说“以人为本”,所以归根结底也离不开人。
活动这个垂直领域,人才尤为重要,一个核心人才的走失往往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这一点我们从Y家和M家的关系就不难看出,还有double A的渊源,对了最近还听说M家又出来人成立了又一个新秀,势头正好。
然而由于创意卖不出好价格,导致真正有实力有创意的人才就越发的稀缺,岗位需求与人才数量供不应求,坑位永远比萝卜多。
但项目不等人,老板们为了项目,先不管能力如何,觉得履历还行就先招进来,薪水浮夸也没办法,水货处处皆是,依然不得不为之!
价值无法得到认可
努力做得事情不被客户认可,这可能是最大的侮辱和挫败感了。相信很多朋友都遇到过客户说:你的方案都是在我们的指导下修改完成的。或者说:你们做得工作随便换一家小公司都能做掉,诸如此类。
创意不被认可,客户只认同你做的体力活。
于是骗方案的事情不在少数,拿走你的“不值钱”创意,随便找家便宜的公司去执行。或者直接自己找供应商做掉。
大部分活动公司都是被动的接受客户的指令去完成工作,很少能有主动去引导和驾驭客户的agency,一般有也都是头部那几家大公司。中小型公司能按照客户的要求把事做好也不错了,但往往这一点最后的尊严也很难保全。
没有价值,当然客户就会越来越挑剔和不满,甚至不尊重你,给钱也不爽快了。你也会对客户心生怨言。更绝望的是,能体会到价值感缺失的同行也不那么多了,越来越多的人是麻木的,这会是一个死循环么?
----------------
END
应该有创意的公司变得没创意,最需要创新的团队越发的保守。项目变成了拿人手去堆,拿低价去拼。这才是最悲哀的事情,所以焦虑不是没有原因的,你觉得原罪是什么?
▼
活动情报局
致力于打造公关活动领域第一自媒体
努力终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