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八年来社会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

李炜 高海燕 理论周刊 2022-01-13

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众认可度调查报告尝试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分析八年来社会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

八年来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

●“爱国”“和谐”等体现社会凝聚的价值理念得到更高认同,“法治”“诚信”等体现社会秩序的价值理念的认可度显著提升。与2013年全国调查相比可以发现,2019年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度有如下几个变化。

其一,价值观认可度的差异范围缩小了。在2013年的调查中认可度最高的价值理念为“平等”(46.8%),最低的是“敬业”(3.8%),两者相差43个百分点。在 2019年的调查中,认可度最高的价值理念为“文明 ”(40.9%),最 低的 仍然 是“敬业 ”(11.1%),两者相差29.8个百分点。两个年度相比,两端的差值缩减了13.2个百分点。

其二,公众对“爱国”和“和谐”两项价值理念的认可度有了大幅提升。“爱国”由2013年的第八位(22.0%)上升至 2019年的第四位(36.5%),提升了14.5个百分点;“和谐”由2013年的第六位(37.0%)上升至2019年的第二位(40.3%)。这种变化说明公众更为重视社会凝聚的价值理念,体现了8年来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效果。这也和近两年来中美经贸摩擦等国际局势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公众更加认识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其三,公众对“法治”“诚信”价值理念的认可度有显著的提升。其中,“法治”的认同比例由2013年的20.1%提升至2019年 的 30.7%,“诚 信 ”的 认 同 比 例 由22.1%提升至29.3%。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越来越多的公众重视法治意识和信用意识,对保障社会公正所必需的依法行事、依法治国和遵守信用的价值理念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认可度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共识扩大。2019年调查结果显示,按城乡属性、政治身份、受教育程度、出生世代、职业地位等方面划分的精英群体和底层公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度上的差异明显减少,共识面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群体间共识由2013年的平等、和谐与敬业3项,扩展至2019年的富强、文明、自由、平等、公正、爱国、敬业、友善等8项,其认可度在不同社会群体间几乎不存在差异。这说明,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广践行,更多的价值观为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认可和接受。

●对社会现状评价较高者比例大幅提升,与评价偏低者在核心价值观认同上的差异明显缩小。CSS调查向公众询问了“对当前社会的总体情况的评价”,按照得分高低将公众分为对社会现状的评价较高、评价中等和评价偏低三类。2013年调查发现,社会现状评价较高者与评价偏低者各自认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歧明显:前者多是底层公众,更多地认可“富强”“爱国”“和谐”等体现社会凝聚的价值理念,后者多为精英群体,更多认可“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诚信”等体现社会正义的价值理念。12项核心价值观中,仅有“文明”“敬业”“友善”3项不存在社会现状评价较高者与评价偏低者之间的认可度差异。进而言之,社会状况评价较高者与评价偏低者秉持的不同价值理念,反映了底层公众和精英群体在社会理想追求方面的差异。

而在2019年的调查中,社会状况评价较高者与评价偏低者在核心价值观方面的这种分歧状况有了变化。表现为原来社会评价偏低者更为认可的6项价值理念,只剩下了2项,即“平等”和“公正”。其余4项或转为社会评价较高者的高度认可(如“民主”),或转为社会评价中等者认可度更高(如“法治”和“诚信”),或转为不同社会评价群体间都无差异)。这种转变说明,政治压力型价值理念在减少,八年来社会现状的变化更加符合民众预期。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社会评价的比较分析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总体来看,不同社会群体的价值理念共识更为明确,价值分歧明显缩小,社会批判取向逐步转化为对社会现状的认可。这种状况与当今欧美等发达国家出现的两极化、碎片化的社会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预示着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目标具有了良好的公众社会心理基础。当然,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社会评价的比较分析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不同群体在“法治”“诚信”等价值理念方面的差距仍有缩小空间。由于底层群体和精英群体所处经济社会地位、受教育水平的不同,他们在“法治”“诚信”等价值理念方面出现一定的认同差异,也符合客观现实。然而我们也注意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八年间,公众在“法治”“诚信”方面认可度的提升,呈现了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地位上的“增幅差异”,即受教育程度越高、职业地位越高,认可度提升幅度越高。正是这种“增幅差异”,使得精英群体和底层公众价值认同的差距扩大。这也从另一角度提示,“法治”“诚信”价值理念的宣导在受教育水平和职业地位较低的群体中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

●社会状况评价偏低者注重“平等”“公正”价值观,说明社会治理压力依然存在。公众对“好社会”应有的价值理念的认可,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期盼。社会现状评价偏低者更多地认可“平等”和“公正”价值理念,社会治理压力仍然存在。在2019年调查中,有41.4%的社会状况评价偏低者选择了“平等”作为好社会应具备的价值标准,比社会状况评价较高者中的相应比例高出6.1个百分点;有32.9%的社会状况评价较低者选择了“公正”,比社会状况评价较高者中的相应比例高出11.9个百分点。可见,社会状况评价偏低者对“平等”“公正”价值观的期望更高,这在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现实中“平等”“公正”价值观的落实与该群体的期望存在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会治理中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缩小不同社会阶层的社会待遇差距、提升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性。

●以农民工为主的蓝领职业群体社会评价在各职业群体中最低,值得关注。在2013年的社会评价中,以商业服务业工作者、产业工人为主的蓝领职业群体中,社会状况评价较高者比例高于以各类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和办事人员为主的白领群体中的相应比例近7个百分点。而在2019年的社会评价中,白领群体中的社会状况评价较高者比例显著提升,蓝领群体中的这一比例下降。如何进一步保障这部分人的权益以及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也是未来值得关注的重点。

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一些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三项建议。

其一,增强公众居安思危的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公众对“富强”“和谐”价值观的高度认可,体现了人们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预期增强,也预示着一旦预期不能实现后出现集体性挫折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概率可能会加大。因此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一方面要继续保持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另一方面,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日益复杂,来自国际国内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增加,要在社会宣传中增强社会公众居安思危的风险意识、危机意识,通过社会预期管理将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转化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念。

其二,更加注重促进多领域的社会公平。社会状况评价偏低者更多地强调公正、平等价值观,意味着目前社会中公平正义的现实状态与他们的期盼还有差距。在发展经济、解决温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以依能力、看绩效为标准的分配公平得到了较多的关注。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要更加注重以“平权利、等身份”为准则的政治公平,以保底线、扶弱势为内涵的保障公平,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其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升对底层公众、青年群体的社会宣传效果。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年来的推广实践看,宣传教育方面的工作成效是显著的,尤其是显著提升了社会凝聚类、社会秩序类价值理念在精英群体中的认可度。与此同时,针对农民群体、低受教育程度人群在民主、法治、诚信等价值理念方面的宣传贯彻落实还不够,针对青年一代的爱国主义教育也需要加强。如何有针对性地采取保障性措施,消除底层公众、青年一代在住房、就业、养育、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困扰,如何使用针对不同群体的话语形式、活动方式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这将是新发展阶段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本文更多详情请参阅《202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

调查样本

“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

“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于2005年发起的一项全国范围内的大型连续性抽样调查项目,目的是通过对全国公众的劳动就业、家庭及社会生活、社会态度等方面的长期纵贯调查,来获取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变迁的数据资料,从而为社会科学研究和政府决策提供翔实而科学的基础信息。(如辉辑)

更多内容,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期编辑:樊宣   


推荐阅读 



1.划重点!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的理论亮点

2.基层治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哪里?
3.姚洋:不能把国际形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看得过重

4.金灿荣:我认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可概括为这四个“新”

5.毛泽东关于抗战的这两篇重要代表作,为何地位特殊?

6.调查思考|农村是应对老龄化的重要阵地






理论周刊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开启理论阅读微分享之旅。


推荐给大家看,请戳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