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京:若想作出“好”的决策,此文确实值得一读
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最初发表于1850年,迄今已有171年。时过境迁,我不确定今天还有多少人读这篇文章;但可以确定的是,若政府决策者要想作出“好”的决策,此文确实值得一读,你不仅可从中学到经济学的思维方法,还能懂得为何要重视“看不见的结果”。
巴斯夏开篇就说,经济学家有好差之分。一个差的经济学家,常常只看见可以看得见的结果;一个好的经济学家,却能同时兼顾看得见与看不见的结果。大多情况是,看得见的结果似乎不错,而看不见的代价却非常高。遗憾的是:差的经济学家总是急功近利,对看不见的结果(代价)置若罔闻;而好的经济学家则善于权衡“看得见”与“看不见”的结果,然后再作选择。
从选择角度看,所谓“看不见的结果”,其实就是“机会成本”。经济学定义的“机会成本”,是指人们面临多种选择时,作一种选择而放弃其他选择的最高收益。巴斯夏说,由于既定选择的收益可以看见,而所放弃其他选择的收益(机会成本)却看不见,若仅仅依据“看得见的结果”作经济决策,往往会得不偿失。
实不相瞒,我自己对巴斯夏的观点是完全认同的。事实上,我写这篇文章,就是要用巴斯夏提供的分析视角对目前几种流行的观点作澄清。比如有人认为: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创造就业;商业银行贷款不该嫌贫爱富;高关税壁垒可以保护本国企业与就业。骤然听,以上说法似乎不无道理,可若结合“看不见的结果”作分析,这些说法其实皆似是而非。
何以见得?下面让我分别讨论:
其一,关于扩张性财政政策。说财政扩张可以增加就业,反对的人恐怕不多。以地方政府发债建造商业大楼为例,为了证明建商业大楼的决策正确,地方的主事官员通常会告诉公众,建造该大楼新增加了多少就业岗位、创造了多少利润和税收,而且还列出了一大串数字予以佐证。商业大楼已经建成,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何况人家又是用数据说话,你凭啥要反对呢?
这位官员所讲的当然是实话,可我要提醒读者的是,他所说的只是看得见的结果。地方债的最大买家是银行,设想一下,若地方政府少发债,而让银行用这笔钱发放企业贷款,请问企业用这些钱是否也能建造商业大楼?是否也同样可以创造就业、利润和税收?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后者并未发生,这样的结果人们看不见而已。
其二,关于银行贷款。近些年我时常听到不少企业家抱怨,指责银行嫌贫爱富,对亏损企业见死不救;也曾见过有地方官员给银行施加压力,要求银行给当地亏损企业贷款。结果银行真的放了贷款,而且也真有亏损企业起死回生,这样不仅稳定了员工就业,也为国家创造了税收。于是有人说,银行原本就应雪中送炭,优先照顾那些经营亏损的企业。
我们不能否认,银行给亏损企业贷款,有些企业确实扭亏为盈了。可这只是我们看见的结果;看不见的结果是:由于信贷资源有限,当银行将贷款给了亏损企业,那些盈利企业也可能因为得不到贷款发生亏损。而盈利企业一旦亏损,却会增加失业和减少税收,而且由此付出的代价(机会成本)往往更高。弊大于利,当然不是可取之策。
再从贷款风险看,银行信贷资金主要来自储户存款,而保护储户存款安全,银行责无旁贷。要是银行不对客户进行严格挑选,最后出现了大量呆坏账,不仅银行自己要破产,储户存款也会鸡飞蛋打。这样的结果应该不是人们希望看到的吧?所以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必须在商言商。由此说,那种希望银行优先照顾亏损企业的想法是错的;对银行嫌贫爱富的指责也是错的。
其三,关于高关税壁垒。若从看得见的结果看,一个国家对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的确可以保护本国的企业与就业。举个例子:甲国生产衬衣,每件价格为500元;而从乙国进口同样的衬衣,价格为450元。甲国为了保护本国的衬衣企业,对从乙国进口的衬衣每件加征100元关税,让进口衬衣价格升至550元。如此一来,进口衬衣不再有竞争力,于是国内的衬衣企业和就业得到了保护。
然而从看不见的结果看,代价却非常高。还是用上面的例子:若不加征关税,消费者可用450元买到进口衬衣,对消费者显然有利;而加征关税后,消费者要用550元才能买到衬衣。这样衬衣企业虽然得到了保护,可买单的却是本国消费者。再有,消费者若不多花100元买衬衣,则可用这100元买食品,食品企业销售增加也同样可扩大就业。
写到这里,最后让我对本文作小结。总的结论是,一个好的决策者,作经济选择时要有“机会成本”意识,要重视“看不见的结果”。也就是说,决策者要有“眼光”。眼光不同于眼力:眼力是指别人看得见的结果你也能看见;而眼光则是别人看不见的结果,而你却可以推测得出。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副校长(副院长)]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3.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4.协商民主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根源
理论周刊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开启理论阅读微分享之旅。
推荐给大家看,请戳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