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强: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会议制度的历史贡献
今年我们党将迎来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必将在党的历史上写下崭新一页。回顾党的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党的历次会议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党的百年历史的缩影。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党形成了一套独特、规范、完善、民主、高效的会议制度。
这一制度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以实现党的领导和发扬党内民主为主线,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和政治局常委会、政治局会议为核心,以党的领导决策会议、工作部署会议、集体学习会议、重大活动会议、党内外协商会议等为主干,覆盖党的中央、地方、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涉及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和党的纪检、组织、宣传、统战等各个方面。
这一制度自党诞生以来即逐步建立,随着党的发展壮大而日益健全,业已成为我党独有的会议制度体系,在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起着或开拓创新、或力挽狂澜、或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一系列重大历史性成就的重要制度保障,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政治、思想、组织和作风优势所在。
为党的正确领导提供了坚强保障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全面领导,坚持加强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胜利的根本所在。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既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基本原则,又要善于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不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
进行重大决策、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党的领导的基本任务,为此,必须以完善的会议制度作保障、通过集体领导的方式来实现。回顾党的历史,党的每一次重大决策,甚至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都是在党的重要会议上作出的。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大革命失败后的“八七会议”提出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使中国革命重点开始由城市转入农村;长征中的遵义会议在危机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使中国革命发生了第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转折;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具有决定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引领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八大胜利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可以说,每一次会议都在党的历史上写下了极不平凡的一页。正是通过这样一系列重要会议,我们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确立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校正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方向,引领中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为发扬党内民主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无产阶级先进政党,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发扬民主是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发扬党内民主有利于尊重和保障党员权利,调动全党的积极性,实现党的团结,集中全党智慧,凝聚全党力量,提高党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使党更加坚强有力、无往不胜。中国共产党能够从一个只有几十人的小党发展成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执政、拥有9500多万党员的大党,充分证明了一个团结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拥有的强大力量。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有机统一,也是发挥党内民主的根本遵循。党的会议是发扬民主的重要载体,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这一定位决定了党的会议制度的根本性、基础性地位。
在党的历史和实践中,无论广泛发扬民主还是通过集中形成正确决策,都是在党的会议上实现的。无论何种会议,其会议议题的设定、代表的选举、程序的履行、议题的讨论、投票表决等都代表着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对权利义务的行使,体现了党内民主的本质,同时发扬党内民主也成为教育广大党员履行权利、提高能力和进行党性锻炼的过程。
正是通过会议这一形式,我们党真正做到了尊重党员权利,广泛听取意见,进行充分讨论,形成统一意志,巩固党的团结,保证了党的重大决策的科学正确和充分落实,也逐步避免了在探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重大失误,保证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为党的百年奋斗凝练了伟大精神
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有许多质的区别,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中国共产党创造孕育了一系列伟大精神,并不断发扬光大,成为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精神力量。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并集中概括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这一精神与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红岩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抗美援朝精神、北大荒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王杰精神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女排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塞罕坝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这些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一个内在统一、前后相接、涵养后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形成,与党的会议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有的精神就是蕴涵在党的特定会议之中的,是对这些会议重要历史地位作用的深刻写照,如代表建党的“红船精神”就体现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一精神同样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此外,还有古田会议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都是在党的重要会议基础上提出并凝练的。
另一方面,几乎各种精神都是在党的重要会议上确认并赋予科学内涵的,正如建党百年庆典提出并概括“建党精神”一样,许多精神正是在党的会议上得到确认,载入党的史册,融入了党的红色基因,并不断得以赓续传承。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中创造了许多彪炳史册的壮举,也引发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时代之问,而中国共产党创造的独特会议制度,使中国共产党坚定了方向,找到了道路,统一了意志,凝聚了力量,这一独特制度无疑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奥秘所在,需要我们进一步继承完善、发扬光大。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3.顾海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4.刘志彪:从这五个方面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理论周刊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开启理论阅读微分享之旅。
推荐给大家看,请戳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