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历史政治学的几个关键词
建构中国自主的政治学知识体系,并不是所谓的“文化民族主义”。中国政治学学科史告诉我们,相对于经济学和社会学,政治学的“国家性”属性更加强烈。这也是为什么政治学在建设中国自主的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中走在前列,我们提出的历史政治学必然使中国社会科学具有“历史+N”的影响,比如有学者已经提出了“历史行政学”或“历史公共管理学”。
历史政治学适时诞生了
我们相信,中国自主的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出路在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和中国历史文明相结合。从革命、建设到今天的“中国之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结合的产物,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明相结合的研究、改革尚未在社会科学所有学科有着方法论意义上的展开。
中国政治生活中的诸多重大现实政治和政治理论问题,如果用非历史性的知识体系、概念或方法论去解释,根本解释不通,甚至必然会得出否定性结论。比如,中国有民主吗?这样的根本制度和重大理论问题也必然会被以社会为中心的“选举式民主”所否定;还比如,如何看待中国政治的合法性问题,以“选举授权才有合法性”标准去看,又必然得出否定性结论;在国际问题上,习惯于国家之间战争状态的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必然不相信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凡此种种,都需要新方法、新范式去研究和回答。
历史政治学适时诞生了。历史政治学探寻重大现实政治和理论问题的历史渊源和时间性因果关系,旨在发现理论和概念。比如,亟需探讨的民主集中制、协商民主、政治合法性、人类文明新形态,等等。显然,历史政治学研究历史但并不同于历史学,历史学更多关注的是历史事件的史料发掘,比拼的是史料;历史政治学是通过研究政治史的事件或者演变方向而提炼概念、发现理论。
并非没有根据地说,虽然中国的历史学研究在世界上成就辉煌,但中国历史的世界性影响的扩大,非得通过历史政治学发现的历史政治理论不可,因为概念、理论是知识的路线图,可以大大简单化人们对包括历史在内的知识的理解,对非历史学术界而更多的是居于社会科学学界的学人而言,他们关心的并不是历史本身,而是基于历史的历史政治理论。
试想,西方如果没有从马克思、韦伯到二战后那些群星璀璨的历史社会学学者所发现的历史政治理论或历史社会理论,西方历史或者西方政治的影响怎么可能如此巨大?至少,一部分历史学者应该有宏大的政治关怀,而不是把宏大的才华安放于博物馆。对于有政治关怀的历史学家而言,历史政治学是一种重要路径和方法。
理解历史政治学的几个关键词
那么,到底如何认识历史政治学的知识论原理?有几个概念对于历史政治学很重要。
首先,历史本体论即历史属性。我们都知道历史很重要,但前提是我们得清楚我们心目中的历史是什么属性的。布罗代尔说历史有两个面向,一个社会面向,一个政治面向。不同属性的历史所演绎的制度变迁方式以及由此得出的政治理论,很可能具有天壤之别。在布罗代尔看来,欧洲历史主要是社会史,而中国众多史家都认为中国历史以政治史、国家史为主。吕思勉有论,“以变态论,自秦以后,分裂之时,亦不为少。然以常理论,则自秦以后,确当谓之统一之国,以分裂之时,国民无不望其统一;而凡分裂之时,必直变乱之际,至统一则安定也”。严耕望指出,“中国史学传统,特重政治。一部《廿五史》大半为政治史。政治史包括政事与政制,政制即为政事演变之结晶”。历史属性的差异性决定了中国人与西方人对“政治”这个最根本的概念、也是政治学知识的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的天壤之别乃至南辕北辙。
其次,历史连续性。“轴心文明”是怎么来的,那是人类学的大课题。我们能看到的是,事件发生越早的历史,成为约束人们思维和行为的可能性越大,“轴心文明”的影响力更是如此。尤其是在以国家史为主流的中国,相对周边而言,中原的文化体系、制度体系实在过于发达、过于优越,因此周边民族即使雄踞中原,也要自我儒家化;即使在中原纷争时代,人们思考的还是何时一统。社会史和政治史都产生路径依赖,但以国家为核心的政治史的路径依赖程度更强更大。
理解历史连续性,少不了时间序列、时间性等概念,也就是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以及制度变迁中的历史关键点。“政治中的时间”是历史制度主义方法论的贡献。
再次,时间空间化。在路径依赖中,连续性制度变迁最终导致历史空间化即时间空间化,也就是常说的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日本学者沟口雄三提出的“中国基体论”就是一种历史空间化的概念,即当下中国是几百年来乃至千年来历史中国的展开。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的“中华文明基体论”所包括的种族、文字、疆域的稳定性、大一统国家、民本政治社会体制、仁爱的社会关系以及对外的“公家秩序”(天下为公、天下一家),是几千年中国历史的当代化典型。
历史政治学的知识路线图
在理解历史政治学的几个关键词的基础上,基于知识论的比较历史分析,我们大概可以总结出历史政治学的知识论原理或者说知识路线图:认识历史本体论—研究制度变迁方式—发现历史政治理论。
关于历史本体论的重要性,前面已经有简单叙述。重点是,作为事情起点的历史属性的差异性,决定了制度变迁方式的不同。政治史基础上的制度变迁是大一统以及维护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大一统根本性地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社会史基础上的制度变迁是“多统”或者地方自治为主的“城邦”政治,到近代演变为分权制衡的代议制。
制度变迁方式的差异性,强化着历史属性并由此演绎出不同属性的政治理论。基于大一统—中央集权制的制度变迁的历史叙事必然是天下秩序和致治政治,因此政治原理产生于“儒官”之手,将其实践经验转化为“原理”,正如钱穆先生概括:“治乱兴亡,多载实际政务,政治思想政治理论皆本实际政治来。此与经学无大异。故中国经史之学,可谓即中国之政治学。”讲究秩序和致治的经史之学必然以“公益”为主旨。基于多统—代议制的制度变迁的历史叙事必然是地方权力和个人权利,这样的政治学必然是以“私利”为要害。
“政治”产生的历史基础的差异性有天壤之别,人们对“政治”的认识必然不同,关于政治生活的政治学原理也必然各具形态各具特色。历史政治学赋予我们关于“政治”的新思维,也激发着我们重构政治学原理的冲动。不但如此,历史政治学所揭示的历史属性所演绎的关于“政治”的文明差异性及其在全球化时代的呈现特征,更让我们对中华文明多了一份自信,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断言:“希腊模式广泛适用于各文明史的早期阶段,中国模式则广泛适用于各文明史的晚后阶段。”
因为以欧洲为代表的“各文明史的晚后阶段”开始进入有了国家的政治史,而中国几乎一开始就是政治史属性的大型文明体。与此前产生于历史并不久远的国家的历史政治理论相比,具有几千年连续性政治史的中国更是产生政治理论的富矿。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推荐阅读
4.张文魁:稳增长要更关注主导性企业
理论周刊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开启理论阅读微分享之旅。
推
荐
给
大
家
看
,
请
戳
在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