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好文!未来十年中国保险业发展展望

财险人点击关注→ 财保公社 2022-08-05

内容摘要

2019年,保险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发展势头良好。承保业务恢复扩张态势,资产业务平稳发展,偿付能力状况总体良好,公司治理风险得到有效处置。得益于投资收益的增长以及国家减税政策的落实,保险公司净利润普遍增长,2019年全行业净利润合计同比增长72.2%。而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保险业产生了明显影响,对寿险和财产险的承保业务产生了直接的负面冲击。加之全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互动发展处在特殊阶段,以及疫情在全球范围的蔓延,全球经济遭受严重冲击,也间接影响了我国保险业的支出端和投资端。当前,国内疫情发展已得到了有效控制,而面对当前的经济环境以及疫情带来的考验,保险业将如何调整自身方向,应对挑战,谋求发展,这是疫情后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议题。本文力求在对我国保险业当前的发展特征和整体水平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疫情以及全球经济环境影响下,我国保险业未来十年的调整方向。




一、当前中国保险业发展特征


1.1 整体特征分析


1.1.1 发展规模由快转稳


(1)发展趋势

2012-2016年,我国保险业原保费收入规模经历了快速增长阶段,增长速度从8%提升至27.5%。而2017-2018年,增速则明显放缓,低至3.9%,尤其是人身险保费收入,增速由2017年的20%下降到2018年的0.85%。2019年,全年原保费收入4.26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较2018年有所上升。

2010-2019年我国原保险保费收入(万亿元)及增长情况(%

截至2019年末,我国保险公司总资产20.56万亿元,首次突破20万亿,同比增长12.2%,扩张速度较2018年稍有回升。当前增速大致与保费规模增长趋势一致。

2010-2019年我国保险业总资产(万亿元)及增长情况(%

从规模增长态势来看,我国保险业总体由快速增长阶段逐步进入稳步发展阶段。保险业的主旋律也已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安联集团公布的《全球保险市场发展报告》预测,未来10年全球保费增长将稳定在4.4%,而亚洲(不包括日本)将为8.1%,作为亚洲最大的保险市场,预计中国保险市场平均增长率将达到9.5%。

(2)全球排名

我国已于2017 年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根据瑞再研究院 sigma报告,2018年全球总保费收入51930亿美元,同比增长1.5%。前三大保险市场依旧是美国、中国和日本,保费收入分别为14690亿美元、5750亿美元和4410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5%、1.8%和2.6%,占全球保费收入比重分别为28.3%、11.1%和8.5%。

2018年世界前十大保险市场保费收入(十亿美元)

根据美国保险监督官协会(NAIC)公布的初步数据,2019年美国总保费收入达到165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56万亿),同比增长5.75%。而我国去年总保费收入为4.26万亿元,占美国保费收入仍不到四成,依旧存在很大差距。但据瑞再研究院预测,中国有可能在2030年代中期成为全球最大的保险市场。


1.1.2 密度深度仍在低位


我国虽然在保费规模上高居全球第二位,但从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这两个衡量保险业发展成熟度的重要指标来看,我国相较世界其他发达保险市场仍存在较大差距。

(1)保险密度

2018年,世界第一保险大国美国的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支出)为4481美元。与之相比,中国作为世界第二保险大国,保险密度仅为406美元,差距较为悬殊。从世界前十大保险市场的保险密度对比来看,我国与其他市场之间的差距高达一个数量级。

2018年世界前十大保险市场保险密度(美元)



1980-2018年中国与世界平均保险密度对比

我国目前的保险密度仅相当于美、日、英、法、德、韩等国七八十年代的水平,落后了四十年。2018年,我国的保险密度(406美元)与全球发达市场(3737美元)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与全球平均水平(682美元)相比也相对较低,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9.5%,但较前两年有所提高;而与新兴市场的平均密度水平(169美元)相比则存在一定优势。从我国与世界平均保险密度的历史走势来看,这一差距存在缩小的趋势。

(2)保险深度

2018年,美国的保险深度(保费占GDP的比)为7.1%,中国仅为4.2%。从世界前十大保险市场的保险深度对比来看,也只有我国低于5%,其余均在6%以上。2018年,全球发达市场保险深度为7.8%,新兴市场为3.2%,全球平均深度为6.1%。我国的保险深度,仅高于新兴市场,而相较全球平均水平和发达市场水平,则具有一定差距。2018年,我国保险深度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8.9%。从我国与世界平均保险深度的历史走势来看,这一差距也总体呈缩小趋势。

2018年前十大保险市场保险深度



1980-2018年中国与世界平均保险深度对比



1.1.3 险种结构依旧失衡


(1)整体结构——人身险占七成

自1980年和1982年我国分别恢复了国内财产险业务和人身险业务以来,保费收入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最初几年,财产险份额大大高于人身险。1992年友邦重回中国市场,引入寿险代理人机制,带动了中国寿险业超常规的发展,人身险保费收入快速超过财产险,改变了产险和寿险的市场格局。2019年我国保险业4.26万亿元的原保费收入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16万亿元,占原保费收入的27.3%;人身险保费收入3.10万亿亿元,占原保费收入的72.7%。

2003-2019年中国保险行业保费收入结构

近十余年来,我国原保费收入的整体结构大致平稳,依旧以人身险为主,约占整体保费规模的七成。相较全球(约六成)以及美国(约五成)的人身险比重,我国保险的险种结构整体失衡,财产险比重较低。

(2)人身险结构——寿险独大

目前,我国人身险公司的保障型业务仍以寿险业务为主。2019年,寿险、健康险、意外险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3.41%、22.8%和3.79%。安联集团《全球保险市场发展报告》中也预测,未来10年,寿险将继续成为中国保险市场长期较强的业务线。

2010-2019年中国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结构

寿险在人身险中虽然占最大比例,但呈逐年下降趋势,已从2010年的约九成,下降至2017年的约八成,再到2019年的七成多;健康险占人身险比例则逐年提升,近十年来已由6.37%提升至22.8%。引发健康险需求最直接的因素就是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带来的健康关注度提升和人均收入的提升。自中国劳动人口占比逐年缩小以及 65 岁以上人口逐渐增加开始,标志着中国将不可避免走入老龄化社会。截至 2019年底,我国65 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达12.6%,距离老龄社会(14%)仅差1.4%。老年人口自身的健康医疗需求开始逐步扩大,而劳动人口承接的养老压力开始扩大,重压之下自身健康需求也会因此而激发。健康险作为我国基本医疗体系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多层次医疗体系的关键部署领域。随着国内老龄化人口结构的改变、医疗费用支出的增加以及健康保险意识的不断提升,居民对于健康险的需求不断增加。业内普遍认为,本次疫情过后,健康保险类需求预计会出现大幅增长,保险需求将被进一步激发。民众保障意识强化,带动保险需求提升,进一步推动新险种、新产品的开发,为保险业带来更广阔的展业空间。今年前5月,受疫情影响,我国健康险业务保费3927亿元,同比增长20.27%,增速较去年同期减少13.06个百分点,出现小幅回调。今年一季度,健康险业务保费1098.38亿元,同比增长20.83%,增速最快。

(3)财产险结构——车险独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保险行业稳步发展,财产保险行业也得以快速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财产保险结构失衡,车险在财产保险中占绝对份额,且由于汽车消费量的增加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投保率不断提高,增长率较快。2019年,中国保险公司车险保单投保数量为4.97亿件,风险保障金额(保额)达到252.34万亿元。车险保费收入8188亿元,占财产险保费收入的70.29%,远超保证保险、责任保险、农业保险、企业财产保险等其他财险险种所占比例。而在美国,车险虽然在财险中也居第一大险类,但占比不足一半。

2019年中国财产险结构

近几年,车险业务收入占财险比重已经呈现出下滑趋势,从2016年的78.34%下降至2019年的70.29%,下降了8.05个百分点。

2010-2019年中国车险占财险比重趋势图

从财险龙头企业来看,2019年上半年,人保产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分别实现车险保费收入1274.87亿元、923.38亿元、461.33亿元,同比增长4.1%、9%和5.2%,低于同期三家公司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增长15.1%、9.7%和12.5%,显示“老三家”非车险业务增速全面跑赢车险业务增速。车险占比下降有多方面原因,一是商业车险费率改革推动商业车险单均保费下降,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刚性减少;二是持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的中国车市到了转型期,2018年全年汽车产、销总量为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2%和2.8%,进而带动车险行业保费增速下降;三是市场竞争白热化带来车险经营效益恶化,部分保险公司主动开展业务结构优化所致。尽管机动车的销售增速放缓,但增量和保有量依然可观,2019年上半年汽车新注册登记1242万辆,对机动车辆保险需求依然旺盛。随着车险保费收入增长减缓而其他非车险业务的高速增长,未来车险占比或进一步下降,财险的业务结构更趋向于均衡发展。同时,在车险业务增长进入瓶颈期背景下,不少险企在逐渐加大对非车险业务的投入,试图改变以往车险一家独大的业务结构。预计未来随着政策引导,责任保险、雇员补偿保险等非车险的迅速发展,我国非车险占比会继续上升。非车险发展迅速并且市场广阔,对于保险公司优化业务结构有重要意义。但非车险业务相对复杂,获得良好的经营收益并不容易。

1.1.4 主体结构两极分化


我国保险市场集中度较高,头部企业高度集中,大型保险公司的生存状态整体优于中小保险公司,中小企业经营相对困难。部分中小保险公司采取较为激进的方式寻求突破,风险较大。

(1)人身险经营主体

2019年,我国排名前四位的寿险公司(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保险、华夏保险)市场份额高达49.19%,寿险行业分化较大。与美国相比,我国人身险市场CR5超过50%,美国为32%;我国CR10为71%,美国为48%。可见,我国人身险市场集中度远高于美国,市场竞争程度较低。

(2)财产险经营主体

我国财产保险三大龙头公司的优势极其明显。过去十年,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三大巨头财险公司所占市场份额均在六成以上。2019年人保财险原保费收入4316.44亿元,占比为37.1%;平安财险原保费收入2709.3亿元,占比为23.3%;太保财险原保费收入1206.31亿元,占比为10.4%。前三大财产险企业市场份额达到70.7%,约占七成。

(3)再保险经营主体

目前,在我国共有12家再保险公司,分别包括中再寿险、中再产险、前海再保险、太平再保险、人保再保险等5家中资公司,以及瑞再北分、慕再北分、汉诺威再上分、法再北分、德国通用再上分、RGA美国再上分、大韩再上分等7家外资险企,其中大韩再上分于2020年1月成立。再保险市场对定价、资金需求较高,因此行业集中度较高。2020年一季度,中再寿险和中再产险在12家再保险公司总保费中分别占比40.48%和17.26%,中再系再保公司作为开业最早的中资再保公司,得益于政策支持曾垄断国内再保险行业。紧随其后的分别是瑞再北分、慕再北分、汉诺威再上分、法再北分、德国通用再上分等五家外资再保险公司。


1.1.5 营销渠道依旧传统


保险市场营销渠道包含以保险公司业务人员为主体的直接营销渠道,和以代理人或经纪人为主体的间接营销渠道(即中介渠道)。直接营销渠道主要采用面谈、电话营销、网络营销等形式。虽然在承保风险控制、公司形象维护以及业务量稳定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由于人员规模、经营成本等方面的局限性,直接营销渠道的保费贡献较小,在我国目前大约占13%。间接营销渠道的主体更为丰富,包括个人代理人、专业中介机构(代理/经纪/公估)、兼业代理机构(银行、邮政等金融机构/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等。因此,间接营销渠道(中介渠道)是我国保险营销的主要渠道,保费收入占比较高且仍在逐步提升。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估计,2019年我国保险中介渠道保费收入约为3.73万亿元,占总保费收入比例为87.6%,且从2011年至今,保险中介渠道保费收入占比几乎均超八成。当前伴随保险科技的应用,传统的营销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但从中介专业水平、银保和电销渠道依赖度等角度来看,虽然蕴含转变的趋势,但总体上仍未摆脱传统的营销模式。

(1)中介渠道专业水平不高

中介渠道是我国保险销售的主要渠道,但我国保险中介渠道目前的专业水平仍有待提高。当前我国保险中介仍以代理为主,代理渠道保费收入占比超八成,而经纪渠道则不足3%,这与发达国家的经纪渠道占比(60%-80%)相去甚远。尤其是人身险领域,今年1-5月的人身险公司各渠道业务数据显示,个人代理占比56.49%,银邮代理占比33.38%,仅这两个渠道已合计占比近九成。而专业代理和保险经纪则分别仅占1.18%和0.84%。我国专业中介机构虽然整体贡献度不高,但在2013-2018年间也已经历了迅速的发展,保费收入占比从6.7%提升至12.7%。随着“产销分离”加速的趋势,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保费收入占比有望继续保持提升势头。

(2)个险渠道转型发展

目前我国中介渠道保费贡献程度最高的依然是个人代理渠道,其次是兼业代理机构,最后为专业中介机构。2018年,保险营销员渠道保费收入达到18000亿元,对总保费贡献高达47.0%。今年前5月,个险渠道在人身险中的保费占比同比提升0.32%达到56.49%。由于近年来个人业务渠道成为保险公司新业务价值的主要贡献渠道,业内不少保险公司均显露出要进一步强化个人业务渠道的价值创造定位,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长期期交业务占比,打造“大个险”经营体系,使个险销售队伍和人均期交产能进一步增长。总体上,个险营销渠道的发展到了一个转折点,边际利润在降低,而边际成本却在增加。2014年至2017年,我国保险营销员数量快速增长,从300多万人增至800多万人。近两年,保险营销员增速明显放缓,去年为900万人。不少险企意识到,人海战术的正效应逐渐递减,更重要的是提升队伍及业务品质。因此,保险公司在个险营销渠道的拓展方面,开始着力走精英化道路,加强管理和培训,提高单个代理人的产能。这也是个险营销渠道发展的必由之路。疫情之后,业内精英人士也认为,疫情不会改变行业长期向好和科技驱动创新的趋势,个险渠道的核心价值没有改变,有质量的增长是大势所趋。个险的高质量转型,将更加倾向于打造年轻化、绩优化、数字化的学习型营销队伍。

(3)银保渠道将回归本源

伴随个险的回暖,寿险销售的另一大渠道——银保渠道则呈“示微”趋势。近些年来,个险和银保两大渠道对人身险合计贡献保费均在九成以上,但各自的贡献情况则发生了此消彼长的变化。银保渠道由于更加依赖中短期理财类产品,在2016年时达到顶峰,对寿险公司保费贡献已超50%。而随着监管部门引导行业“回归本源”,开展风险保障和长期储蓄型业务后,银保第一大渠道的局面不再。2017年,银保贡献降至40%,2018年降至仅为30%。而被认为适合销售长期产品的个险渠道,保费贡献占比则由2016年的36%升至2017年的50%,再到2018年的近60%。个险再成第一大渠道,银保占比则从过半降至三成。尽管银保渠道呈下滑趋势,但作为长期依赖的重要渠道,业内仍有不少公司对银保渠道的未来持乐观态度。而且从今年一季度五大上市险企的保费增速情况来看,新华保险作为仅有的两家正增长公司之一,正是借助银保渠道带动了规模扩张。去年8月,银保监会印发了《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管理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应当充分发挥销售渠道优势,保险公司应当充分发挥长期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和风险保障的核心技术优势,在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中大力发展长期储蓄型和风险保障型保险产品。在监管部门的引导和保险公司的积极推动下,保障型保险产品在银保业务中的比例将得到快速提升,银保渠道也将逐渐回归本源。

(4)电销规模首度下滑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9年寿险电话营销行业发展形势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寿险电销行业实现规模保费175.5亿元,较2018年同比下滑17.8%。整体来看,2011-2017年,电销行业呈稳步发展态势。而2018年,行业增速放缓,2019年则首度出现下滑。同时,经营主体持续减少,2019年有3家公司逐步退出寿险电销市场,包括中国人寿,1家公司加入,截止年末,仅有22人身险公司开展寿险电销业务。中保协预计,未来几年,可能有更多保险公司将逐步退出寿险电销市场。电销作为比较传统的营销模式,相较网销等模式,存在诸多沟通方面的短板,因此随着渠道间竞争的加剧,也容易被替代。但十几年的探索与发展,以及当下百亿级的保费规模,证明电销模式在我国保险市场仍占有一席之地。未来应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继续深挖电销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使其相对优势得以发挥。

1.2 发展动力分析


1.2.1 投资驱动——利润过于依靠利差


寿险公司的利润来源主要来自于三差,即利差、费差和死差。利差是实际投资收益率和定价利率之差,费差是实际的费用率和定价时假设的附加费用率之差,死差是实际的死亡率或者发病率和定价时假设的死亡率或发病率之差。目前我国寿险公司利润来源主要来自利差,与成熟市场主要来自于死差和费差的状况不同。比如中国人寿2004-2012 年利差在三差中的占比高达 76%-114%,而中小保险公司普遍主要以理财型险种为主打产品,可以推测其利润来源更是主要来自于利差。截至2019年末,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8.5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91%。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突破19万亿,达到19.43万亿元。2019年,我国保险业利润总额约3100亿元,保险资金运用收益达8824.13亿元;五家上市公司险企净利润合计2724亿元,净投资收益约4377.6亿元。可见,我国寿险业过于依靠投资驱动,费差和死差对公司利润的贡献率较低。在先前几年的行业快速增长阶段,我国保险公司的发展路径出现了分化。一部分保险公司坚持了传统的“负债驱动资产”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负债端的个险渠道和期缴业务,保费收入稳步提升,业务质量不断改善;而另一部分保险公司却另辟蹊径,采取“资产驱动负债”的模式,负债端通过银保渠道大力推动高结算利率的万能险等产品,迅速提升保费规模,投资端采用较为激进的投资策略,通过承担较高的风险获取较高的投资收益率。“资产驱动负债”的经营模式能够迅速做大保费规模,并通过规模效应和激进投资获取高收益,因而成为部分保险公司尤其是中小保险公司实现快速扩张和竞争优势的首选。虽然近两年行业整体回归保障,发展规模趋稳,但利差独大的局面仍未改变。利差独大的盈利模式在市场利率显著下降时,由于负债端成本下降有滞后性,资产升值幅度小于负债升值幅度,保险公司会面临较大的利差损风险。因此,我国保险业仍面临业务端和投资端的双调整,业务端需强化负债经营管理,完善产品和渠道建设,投资端需着力固收业务以及资产负债匹配,从而实现负债和资产的有效联动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1.2.2 产品驱动——产品单一化,创新不足


受到股东投资导向以及行业经营管理等问题的影响,产品同质化一直是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一大难题。目前,我国保险公司数量已达200多家,但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依旧不高。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使保险产品同质化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保险产品之间的差异化开始凸显。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保险公司,开始利用科技优势和先进思维优势,为保险产品差异化持续赋能。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应用让保险的按需定制成为可能。但目前互联网保险规模较小,对整体保险行业影响有限。保险公司应从追逐规模效应和以销售为导向的低质量竞争中冷静下来,思考如何专注于自身的优势领域,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注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提供更多差异化的保障服务,从而真正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为大众提供更加全面的风险管理。

1.2.3 科技驱动——科技应用尚未成熟


在经历了前几年互联网化的发展周期后,保险行业正加速进入数字化的发展快车道。随着新型保险平台、科技公司,借助“金融科技”发力,捕捉新机遇,传统保险机构也开始探寻保险科技的深度赋能,保险科技成为保险业转型升级新机遇。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技术正在保险业务的全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了对业务流程的全面渗透。基于大数据的用户画像和用户行为分析,实现了互联网获客和精准销售;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开启了保险产品定制化模式,险企创新地推出了碎屏险、退货运费险、航延险等一批场景化保险产品,满足了部分年轻客户的需要;基于人工智能,承保、理赔、客服等保险运营环节相继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用户体验和反欺诈这对矛盾体达到平衡,并双双得以提升。保险科技不仅显著提升了整个行业的效率,也很大程度提高了保险公司的创新发展和风险管控能力。尽管保险科技发展到今天,为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动力,但多数处在概念阶段,在实际的产品落地和销售方面,保险科技的应用效果远低于预期,发展尚不成熟,仍存在诸多瓶颈,如险种范围较窄、区块链运用进程缓慢、数据分析应用路径尚未清晰等。互联网的特点是场景化,因此产品均为简单、标准的碎片化产品,种类少、期限短、保障低,主要集中在意外险、健康险、信用保证险和退货运费险,且主要面向40岁以下经常上网的部分年轻群体,无法满足大部分客户对于保险产品多维度的需求,对客户的黏性也较低。另外,从周期上看,保险科技在研发的前期,资金投入巨大,盈利的道路还十分漫长。同时,市场竞争也处于无序状态,且缺少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因此,科技的驱动力虽前景广阔,但当前尚未充分发挥,有待进一步研发、思考和探索。

1.2.4 外资驱动——成果较为显著


对外开放对于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多元化、市场化和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取得的成果也较为显著。从保费增速来看,2018-2019年外资险企的保费同比增幅分别为10.01%和29.86%,今年前5月增速为9.46%,同样高于中资险企。从市场份额来看,2018年外资险企市场份额突破6%,2019年则突破7%。再保险方面,近年来中国市场也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对国外再保险机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外资再保险公司数量也已经超过中资公司的5家,达到7家。保险业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12家再保险公司今年一季度实现保费收入442.19亿元,其中,外资再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51.02亿元,占比34.12%,达到了2017年以来的高点。监管部门通过相关政策法规的修订和完善,为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提供了国际化、法治化和市场化的市场营商环境。外资保险公司在产品开发、资金运用、风险管理等方面,能够引进一些先进理念和经营技术,为国内保险市场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同时,对于完善市场体系,丰富消费者的选择,促进中国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也能够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未来十年经济环境对保险业的影响


2.1 全球经济环境分析


全球经济始终伴随由生产力变革带来的生产关系变化而阶段性地向前发展。历史上,在18世纪中叶以来的两百多年里,人类经历了三次重大的生产力变革,即我们熟知的蒸汽革命、电气革命和信息革命。每次技术革命,都引发了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当新的生产关系逐步适应了新的生产力,社会矛盾得以重新理顺,社会经济得以进一步发展。而伴随发展而来的,必定是生产力的再次相对落后以及新的社会矛盾的产生和扩大,进而激发新一轮的生产力变革,形成新的循环发展。当前,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临近尾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悄然到来,而人类社会则正在经历矛盾不断积聚的摩擦期,加之本次疫情带来的影响,全球经济将受到严重冲击。


2.1.1 疫情引发全球经济衰退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持续扩散,全球累计确诊病例突破139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59万例。如果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疫情控制不好,全球经济有可能遭遇重创,其严重程度可能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之后的欧债危机,国际贸易可能衰退,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或将受到破坏。疫情出现后,尽管各国采取措施应对疫情蔓延,包括对疫情严重地区采取入境管制、旅行禁令、取消大型赛事、停工停产等措施,但仍有可能演变为一场“大级别疫病”。全球正常的生产贸易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加大全球经济下行压力,甚至造成衰退。对于今年的全球经济衰退和明年的经济复苏,三大国际机构均给出了较为悲观的研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6月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下降至-4.9%,比4月的预测低1.9%;2021年全球经济将出现部分复苏,增长率将达到5.4%,低于此前预计的5.8%。世界银行早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使各国经济停摆,世界经济陷入严重收缩状态。2020年全球经济将下滑5.2%。世界经济陷入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衰退之中。经合组织(OECD)的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将在今年经历近一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衰退,明年将从衰退中复苏。该预测显示,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6%,2021年的经济反弹增长将达到5.2%。但是如果今年二次疫情暴发,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7.6%,而2021年的增长反弹仅为2.8%。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难以估量。综合各方面评估,全球经济和贸易跌幅都将远超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疫情不仅导致全球经济严重衰退,而且严重冲击全球总需求和总供给,使世界经济原有产业链和正常运行秩序被打乱。这种状况加剧了各国经济恢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2.1.2 全球市场加剧震荡


全球疫情加速扩散引发恐慌情绪,全球主要股指下跌。虽然疫情对股市的冲击是短暂的,但若疫情持续蔓延,全球股市将进一步受挫。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受到冲击,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在全球市场避险情绪下,美国国债收益率突破历史低点,黄金明显走强。市场对全球宽松流动性的预期大幅上升,已有40多个央行加入货币放水行列,美联储3月3日晚紧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到1%~1.25%。近来,南非、巴西、印度等多个新兴经济体也接连下调基准利率,以期提振经济。

2.1.3 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遭受冲击


全球化生产和交易网络中,疫情防控带来的停工减产及延迟复工,将加大全球供应链风险。作为世界工厂,中国是全球制造业供应链的枢纽,2019年中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总产出的比重约为30.9%。2020年2月,中国PMI大幅下降。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推算,中国制造业生产每减少100亿美元,世界其他各国的生产及销售就被拉低67亿美元。中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约为13%,韩国、意大利、日本的出口占全球总出口比重均高于2%,这意味着全球服装、鞋帽、机电、运输设备等行业将受到较大冲击。

2.1.4 新保守主义回潮与逆全球化趋势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在经历新一轮深刻的调整和变革。欧美主要国家出现集体向右转的政治倾向,从美国特朗普上台,英国开启脱欧进程,到奥地利、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国家,极右翼政党或已取得执政权、或赢得了显著超出预期的选票。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新保守主义回潮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那次以里根主义和撒切尔主义为代表的新保守主义回潮有诸多相似之处,本质上都是西方世界内部左翼和右翼两种政治势力、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两种价值观相互斗争,此消彼长的结果。从历史上看,每一轮新保守主义回潮,大约能主导政治局面10-15年左右,这一次也会不例外。疫情对世界经济带来的严重冲击,也加剧了国际力量的此消彼长。在此背景下,一方面世界多极化趋势有望进一步发展,但另一方面多极化进程孕育的风险和曲折也在不断上升。同时疫情和经济衰退业容易加剧各国内部社会矛盾,助推民粹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风潮。在各种极端思潮影响下,各国内政外交的基调保持平和理性变得更加困难,而失之偏颇、走向偏激的风险大幅上升。

2.2 疫情和经济环境对保险业影响


2.2.1 短期面临挑战长期蕴含机遇


短期来看,疫情对保险业最直接的影响是销售渠道。人员流动的限制,极大影响了寿险代理人的展业及拜访,给寿险销售带来不小的挑战。从数据来看,疫情对承保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季度,全行业一季度保费收入同比仅增长2.29%,增速较2019年下滑13.60个百分点。人身险的保费增速同比仅为2.7%,增速较去年同期下滑了15个百分点。另外,财险业面临较大的索赔压力,比如旅游取消保险的索赔急剧增加,业务中断以及其他一些责任保险索赔率可能也将增加,信用担保保险合同的索赔率也可能上升。长期来看,在疫情和经济环境的挑战中仍蕴含着保险业的发展机遇。首先是保险业在抗疫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责任和担当,有效提升了行业形象,使保险业以往不佳的群众印象有所改观。其次,重大的公共卫生风险事件将会提高公众的保险意识,有助于寿险业的长期发展。同时,人员流动的限制也倒逼保险公司加速推进线上营销渠道的扩展。另外,疫情也催生了更多非车险领域的保险需求,促进了财险产品的创新,进而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2.2.2 保险资金运用风险


全球经济的下滑和资本市场的震荡加大了保险资金运用的市场风险。随着美联储降息降、欧洲一些国家实行负利率,全球在较长时间内或处于近零利率环境,这加大了保险资金的利差损风险。股市、债市等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更对保险资产端的投资收益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干扰。2019年,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185271亿元。其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24365亿元,余额占比为13.2%。股市的波动将造成该部分资金收益出现波动与减值压力。银保监6月23日发布《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规定》,进一步丰富了保险资金运用风险对冲工具,有利于保险公司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同时对《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办法》、《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规定》进行了修订,统一了监管口径,完善了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监管规制体系,有利于扩大保险机构的选择权,也有利于夯实保险机构履行全面风险管理的主体责任,强化风险意识,持续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设。

三、未来十年中国保险业的调整方向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整个行业在诸多方面带来的挑战和冲击,将直接推动行业在诸多领域的变革,加速推动保险监管机构和保险公司打造面向未来的新策略。


3.1 顶层设计


1月23日,经国务院同意,银保监会、发改委、教育部等13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商业保险的发展方向与重点。《意见》的核心思路就是强化顶层设计,明确保险姓保,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在保障民生、促进消费和拉动内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此前的保险业新“国十条”,已经明确了保险业的重要地位,使保险业首次被提升至国家治理层面。而本次《意见》的落地,则为商业保险的发展明确了具体方向和措施,从社会服务功能角度向商业保险释放了多项利好和保费新空间,为中国保险行业下一个十年书写了宏大的叙事章程。

3.1.1 完善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


《意见》指出:要完善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研究扩大税优健康保险产品范围。鼓励保险机构提供医疗、疾病、照护、生育等综合保障服务。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医保服务和医保控费,完善大病保险运行监管机制。探索健康险与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对接。加快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建立寿险赔付责任与护理支付责任转换机制。推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等。力争到2025年,健康险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元。中国保险行业转型与产寿险公司巨大保费缺口的现实中,健康保险被期待为承接保费缺口的大险种。事实上,健康保险近年来也展现出了快速增长、做大增量市场的能力。2018年,健康险保费5448亿元,同比增长24.16%;2019年,健康险保费收入7066亿元,同比增长29.7%。按照《意见》中2万亿的指标要求,可以测算,年度增长约在20%,低于当前将近30%的增速。假设2025年后,健康险保费增速降到10%-15%,到2030年,健康险市场将突破3万亿元。

3.1.2 发展多样化商业养老保险


《意见》指出:要积极发展多样化的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个人账户式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有助于实现养老金融产品年金化领取的保险产品。完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政策,支持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发展。拓宽商业养老保险资金运用范围,实现长期保值增值。力争到2025年,为参保人积累6万亿元养老保险责任准备金。探索满足60岁及以上老年人保险需求,研发价格适当、责任灵活、服务高效的老年人专属保险产品。优化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支持政策。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加之政策的引导,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到2030年,假定我国商业养老保险资产占GDP比重可达到10%(与美国的42.5%仍有很大差距),按6%的经济增速来测算,则商业养老保险市场规模可达17万亿元。

3.1.3 重点发展六大领域专属保险


《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教育、育幼、家政、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商业保险,积极开发专属保险产品。鼓励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更多运用保险机制加强社会治理。只有让保险产品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够使保险的社会治理功能得以充分发挥。而在人口红利和行业增长空间的优势下,这些领域都蕴藏着巨大的潜在市场规模,为保险业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

3.1.4 普惠保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意见》提出:有序发展面向农村居民、城镇低收入人群、残疾人的普惠保险,创新开发符合初创企业、科创企业、新业态从业人员保障需求的保险产品和业务。保险业被认为是实现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17项目标中,保险与其中至少5项间接相关,包括食品安全、就业促进、农村和城市发展、灾害救助和基础设施投资。保险业及其保险机制正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和管理、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之一。在扶贫攻坚战的背景下,保险扶贫工作也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功的案例和经验。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保险服务需求和保险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在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的背景下,中国需要以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为社会大众(不仅限于贫困人群)提供获得适当程度的保险产品服务的平等机会,都需要普惠保险的发展。未来十年,在医(医疗保险)、食(农业保险)、住(财产保险)、行(车险)、养(寿险及养老保险)五大领域,面对5.7亿乡村人口、280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70万新型职业农民、2.86亿农民工,普惠保险面临广阔的市场空间。

3.1.5 适度提高定期寿险产品定价利率


《意见》指出:大力提升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和服务质量。梳理完善保险监管政策。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适度提高定期寿险产品定价利率。强化保险市场行为监管,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快推进保险市场对外开放,完善配套政策,优化市场格局,促进保险业公平竞争、健康发展。未来十年,定期寿险细分市场待深耕。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死亡风险保障缺口主要靠寿险覆盖,定期寿险的保单市场占比在10~40%之间,但中国的定期寿险保单市场占比却不到1%。在我国,由于寿险覆盖度低、保险深度不足,家庭中的经济支柱一旦身故,就会对整个家庭造成毁灭性打击。有再保险公司数据显示,中国的死亡风险保障缺口超过300万亿,对应的年度定寿保费当在万亿元左右,且是长期保费。

3.2 长期规划


在疫情给保险业带来的短期冲击下,保险机构应做好中长期布局,在负债端应深入开发健康险等优势领域,提升保障水平;投资端应坚持价值投资,精准把握“后疫情时期”的投资机遇,实现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2.1 健康医养领域长期布局


长远来看,疫情将带来大众健康意识、保险意识的提升,刺激保险需求的释放,特别是健康险的需求。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后的5-8月,健康险单月保费增速就分别高达309%、265%、158%、131%。在此背景下,加之政策的推动,包括新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出台、重疾险疾病定义、经验发生率修改、长期医疗险费率调整等,都对健康险未来发展有深刻影响。可以预见的是,在保险回归保障的转型中,健康险仍将起引领作用。另外,伴随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趋势,医养产业也成为保险业的长期布局之一。进入长寿时代是整个人类的全球性大问题,也是寿险业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众多寿险公司布局医养产业,例如泰康,将保险产品与实体医养结合,打造“活力养老、高端医疗、卓越理财、终极关怀”四位一体的商业模式。

3.2.2 坚持保险资金中长期布局


受全球疫情扩散和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我国金融市场走势在短期内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但长期来看,我国金融市场比较健全,政策空间也比较大,有稳中向好的基础。因此在投资端,也应继续充分发挥保险资金特性,坚持中长期布局。从中长期视角做好保险资产配置和行业长远发展规划,追求符合资金特性的长期、持续、稳定的收益,切实维护好保险资产的安全运行。目前,我国的金融资产估值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无论是对比2008年我国股票市场的市盈率还是美国股市的市盈率都处于低位。短期来看,我国金融资产属于避险资产,长期来看属于价值资产。去年7月,银保监会就已开始积极研究提高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今年7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险企偿付能力充足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及风险状况等指标,明确八档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最高可占上季末总资产的45%。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险企权益类资产余额为4.38万亿元,占险资运用余额的22.57%。其中,长期股权投资1.95万亿元,占比10.05%;股票1.54万亿元,占比7.95%;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0.54万亿元,占比2.76%。《通知》对险资投资权益类资产进行了差异松绑,将进一步深化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引导保险资金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积极发挥保险机构作为资本市场重要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提升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自主决策空间。

3.3 渠道调整


渠道方面,最大的发展趋势必然是线上化。保险公司线上运营主要包括电话销售和网上销售两部分。疫情爆发以来,受制于人员流动管制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代理人面访模式在短期内被阻断。电话销售和网络销售基于其在线属性,无需物理触达客户,客户接受度大幅提高,有助于保险公司完成客户迁移。

3.3.1 线上营销整合


疫情的出现,为保险产品的线上销售带来了一个特殊的契机。当前保险公司的现场渠道主要包括自营和第三方两大类。自营平台包括:官方网站、官网应用程序、官方微信公共号、官方微博以及电话销售代表等等。而第三方平台则包括各类保险中介网络平台及电话销售平台等。不同平台之间的竞争关系,使得许多保险产品在产品介绍、销售服务、产品价格等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给客户的保险产品认知带来诸多障碍,进而影响了保险的线上销售。在后新冠疫情时代,相信随着客户对线上保险购买认可的进一步提升,保险公司将持续加大线上的投入布局,并且通过线上营销资源的整合,构建更加高效、便捷的线上服务体系,为客户带来更加友好的保险购买体验,进一步释放保险的线上销售潜力。

3.3.2 线上运营优化


疫情期间,保险的线下作业流程因为人员流动受限。保险作业流程的线上化,使得保险业务的可持续开展成为可能。除了传统销售端的线上化,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产品的应用,也使得包括投保核保、查勘定损以及理赔服务等工作都实现了线上化。但线上运营远非简单的业务流程线上化,而是针对业务流程在线运营的特点进行优化,甚至是对既有工作流程的再造和重构。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保险公司针对线上的特点,为客户带来更多保险产品;另一方面,也得以承载更多的保险服务,扩展保险价值链,为客户带来更多的需求满足。

3.3.3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线上渠道的完善,将推动保险公司探索“线上+ 线下”交互式营销渠道,在强化大数据下“线上”客户发掘、维护和留存能力的同时,通过“线下”服务,实现客户体验、场景、感知主观认知,从而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闭环。销售渠道的线上化,加之客户需求的复杂化,也倒逼代理人队伍的高质化。麦肯锡2019年9月发布的《加速中国寿险业发展:代理人渠道转型四大举措》指出,中国保险代理人产能与美国同行相差高达14.6倍。人均产能低下是中国寿险业主要短板之一,低产能导致低收入,低收入导致高脱落,只有不断提高产能,传统寿险队伍才能逐步转型高质量,实现高留存。就销售而言,提高产能就是提高件均或者增加件数,这背后体现的是代理人的专业能力,特别是经营客户的能力,既要精准满足客户需求,也要持续深耕客户。对代理人而言,系统化的培训提升至关重要,掌握保险、财务、医疗、法律等多元化知识;对保险公司而言,优化基本法设计,推进自主经营,让真正适合寿险营销的人才留存下来并获得可持续增长的收入。

3.4 科技赋能


数字化转型,是保险业转型的核心路径之一。一方面,可使核保、理赔、保全等传统运营服务端流程更便捷、简单,从而提升客户体验;一方面可对业务渠道进行基因重塑,线上招募、线上培训、线上获客、线上销售等,使精准营销、社群营销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从工具到平台,从赋能到驱动,科技正在重构保险业的生态体系和商业模式。线上化的保险,离不开科技应用的支撑。但科技带给保险业的远远不止线上化。

3.4.1 科技助力智慧保险

保险的全流程线上化,与近年来广为应用的各类创新技术密不可分,例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产品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保险公司得以打造更加精准的定价模型,开发相应的保险产品;两核环节,通过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保险公司可以快速甄别保险欺诈行为,防范潜在损失;客服环节,通过应用智能客服等工具,消费者可以快速获得所需要的保险产品方案,并进行自动化的投保操作。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越来越多的技术将助力保险更加智慧。例如,以车联网为数据依托的新型UBI 保险,将助推未来财险行业最大的险种——车险的更加智慧的运营。同时,与医疗健康、车辆服务、消费场景等一系列关联产业的数据联通,帮助保险公司提供更加便捷的保险延伸增值服务,帮助客户享受更加智慧便捷的保险生活。在新冠疫情期间,科技更通过在线问诊、信息服务等方式,为抗击疫情提供了独特的保障价值。相信在后新冠时代,科技将帮助保险业打造更加智慧、更加贴心的保险服务。

3.4.2 科技助力创新开发


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保险业又一次在“危”中看到了“机”——通过保险科技对行业的赋能,保险公司通过云端与客户时刻连接,并通过保险连接的丰富生态,为客户在特殊时期的生活、娱乐和出行等提供一系列的保障和增值服务,如实时疫情地图、同行信息查询、新冠肺炎自测等一系列创新产品,扩展了保险的服务边界和价值边界。在未来,科技将继续推动保险公司在创新领域的产品和服务开发,为客户带来更全面的保障、更贴心的服务、更价值的金融生活。

3.5 产品创新


新冠疫情的出现,为保险行业发展提出了新考验。围绕新的风险事件,如何开展创新产品,提供创新服务,让更多人获得保险保障,是保险业在疫情之后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命题。


3.5.1 保险责任创新


近年来,各类新型风险事件时有发生。这类事件的发生往往非常突然,又缺少足够的数据在短期内进行新型产品的开发,如何为客户提供保障覆盖更加完善的保险产品,将是保险公司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此次新冠疫情中许多保险公司的做法值得参考。一方面,通过对既有产品的责任扩展,为客户扩大保险责任范围;另一方面,又通过降低保险免赔额、缩短等待期等形式,为客户提供更多重的保障,应对次类突发情况。未来,应对这类问题,如何建立更加长效的机制,向社会提供包括巨灾保险和再保险等产品保障,将是保险行业需要继续探索的领域。


3.5.2 保障对象创新


此次疫情中,老年感染者的死亡率远高于其他年龄层,但当前老年人专属保险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大多数面向老年人的产品只是在普通产品基础上,放宽了投保年龄和投保条件的限制,并没有结合群体本身的状况和风险特征进行定制。面临此种困境的还包括幼儿群体、慢病群体、单病种群体等。在此次疫情的推动下,叠加监管政策的支持鼓励,后续行业将通过针对特殊人群的保险保障需求进行数据收集和研究,加快特殊人群的产品创新,并结合健康管理和医养服务等模式,为更多的人群,带来覆盖更全面的普惠保险。

3.6 生态布局


新冠疫情的爆发,凸显了当前国内医疗资源匮乏、医疗体系不健全以及基层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能力薄弱等问题。作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保险在其中可发挥的价值和作用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预见,在后新冠疫情时代,保险业将进一步深化在医疗体系改革、公共卫生治理中的参与度,加强智慧医疗等领域的投资与合作,推动“保险+”的生态建设。

3.6.1 医疗体系相关领域


围绕医疗资源,已有保险公司独立开设医院,进行相关领域的建设和投资,但整体规模较小。在此次疫情的背景下,预计未来会有更多保险公司扩展自身在医疗资源领域的布局和建设,打通保险与医疗的直联式资源对接,围绕“保险+”的生态战略,更深层次地参与到医疗体系改革中,有效补充目前医疗领域的市场短板,增加医疗资源供给。

3.6.2 健康管理相关领域


健康管理是近年来保险公司生态布局的重点方向之一,以“治未病”为出发点,帮助保险客户获得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品质等。疫情的爆发将促使更多人群认识到健康管理的必要性,加速推动保险公司在这个领域里的布局和完善,完善“保险+ 健康”的良性生态闭环。


3.6.3 养老服务相关领域


此次疫情中,高龄患者在相应医疗资源的可获得性与及时性、治疗难度及愈后管理等方面较差,死亡率较整体人群显著偏高。针对这种情况,保险公司在养老服务领域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和潜力。目前,国内已有数家保险公司在养老社区领域布局,进行包括医养结合、健康管理等领域的实践。但整体来看,仍处于前期的探索阶段,总体规模仍然较小,且存在医疗设施不完善、医疗专业护理专业人才缺口较大等发展制约。在此次疫情的影响下,预计市场对“保险+ 医养”的模式将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更进一步的投入,推动建立更加良性的发展循环机制。


3.6.4 健康科技相关领域


保险在探索医疗体系领域结合的基础上,积极尝试健康科技的涉猎。此次疫情期间,保险公司通过开通心理援助专线和在线免费发热门诊服务增援疫情防控,同时,亦有机构推出移动CT 影像车、远程阅片与专家在线指导等多项举措。健康科技领域的投资,将有助于保险公司完善生态构建,为客户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险和服务体验。


3.6.5 保险科技相关领域


近年来,保险公司愈发重视在保险科技领域的资源投放,此次疫情期间,线下作业受限,保险公司通过APP、智能客服等科技手段进行业务销售和保险服务,再次引起保险公司对于“保险+ 科技”的重视。同时,保险公司通过自身科技能力或孵化的科技主体,为政府机构提供基于人口轨迹的疫情追踪服务等,可持续助力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在移动化、数字化的大趋势之下,未来,保险公司在保险科技领域的投资将持续增加,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来源:北京保研公益基金会


财保公社用户正在看平安产险董事长孙建平:数据化转型是产险的必由之路(附视频)
全国首个!宁波市实体化运营安责险风险防控服务中心揭牌(内附宣传片)
高质量发展新突破!中国人寿财险下半年打算这样干
年薪12-18万!太平财险总公司企划部招聘市场研究岗
推进全面合作!太保集团总裁傅帆会见江西省委副书记、赣州市委书记李炳军干货!车险综合改革解读报告汇编
保险公司内部课件!招投标、安责险、诉责险、法拍贷等(附下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