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财险部副主任尹江鳌:对于中小公司,我们一定会给政策
7月22日晚,中国银行保险报举办了第36期中国保险热点云对话——“新时代车险的变革与创新”,共同探讨了车险综改下车险市场的机遇与挑战。中国银保监会财险部副主任尹江鳌回答了热点问题。
关于车险政策的改革:
今年6月末,我们国家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3.6亿辆,有驾照的已经达到了4.4亿人,所以车险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银保监会领导和财险部主要负责人对车险改革十分重视。这次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7月9日已经在网上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主要的内容大家都已经看到了。我个人的理解这次改革最大的特点,就是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是保护消费者权益,其他的比如说建立市场化的机制、业务的增长、规范市场、丰富产品、提高效益,整体的目标都要服从、服务于这个主要目标。
从以往的情况来看,车险改革往往面临多重目标,以及目标之间冲突的矛盾。这次改革涉及面广,改革力度比较大,但由于我们抓住了主要的矛盾,目标聚焦,有取有舍,为改革解决不可能破解的难题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实现整个改革的改进。
整体来看,这个改革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主要目标,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们在指导意见里面明确讲了,阶段性的目标是降价、增保、提质,具体来看,怎么样体现以人民为中心,我觉得有以下4点:
第一点,价格更低。我们这次根据实际的风险变化情况,重新测算了基准费率和保费。基准纯风险保费应该说可下降,消费者实际的签单保费也将明显下降,同时也优化了交强险的浮动系数和安全选择优待系数,应该说对消费者更加有利。
第二点,保障更多。交强险的总责任限额,上升到了20万,同比提高了64%。商车险示范产品降价的同时,保障责任扩展,涵盖了7个附加险的责任,应该说加量等价。责任限额也从500万元提高到了1000万元。
第三点,服务更好。这次指导意见也提出来,要合理删除实践中容易引发争议的一些免责条款。增加车险增值服务的示范条款,实施电子保单,包括便利的措施,比如大家知道今年北京地区推了浮动范围,我看了一下这个效果挺好,挺不错。
第四点,机制更活。这次改革提出来,向市场主体更多的放权。商车险示范产品由审批制改成备案制,这是行业探索。新能源车险,里程保险等创新产品,开发网销、电销等这种渠道的个性产品。
我相信这次改革之后,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当然要落实好这些改革措施,我们行业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如何看待中小财险公司的发展和创新?
中小财险公司的发展问题,主管部门一直很重视,对于如何看待中小公司的发展,以及怎样促进中小公司的创新发展,我个人觉得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探讨。
第一个层面,中小公司既很重要也很必要。中小公司是多层次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美国有2509家财险公司,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中小公司,有一个很专业性叫产权保险公司,这样的公司,他就有58家。我们国家目前财险公司是87家,其中2019年保费规模在100亿元以下的中小公司占了75家,我们国家财险应该说发展的空间前景是广阔的,有很多空白领域要去开拓,老百姓的财险需求也在不断升级,都需要大量的中小公司去参与这个市场。
第二个层面,中小公司既有劣势也有优势。为什么这么说?随着这个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推进,很多行业“强者恒强”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财险市场也是如此。因为中小公司在品牌、渠道、信息系统、成本管控等方面处于劣势,整体竞争力不强。有些数据可以来证明这一点,比如2019年,我们国家车险保费是8188个亿,前十大公司市场份额是85%,前三大公司净利润占比是86%,一个85,一个86,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得出来,中小公司劣势很明显。同时中小公司也有机制活、决策快,效率高等特点,我觉得中小公司可以发挥船小好调头这么一个优势。在细分市场、在创新领域赢得一席之地。
第三个层面,中小公司既要政策扶持也要自身努力。我们预计随着改革的实施,市场主体会更加分化,那些缺乏竞争力的中小公司,经营应该可能会比较困难,但这个是市场机制下优胜劣汰的一个正常影响,也有利于倒逼中小公司转型升级。
为了促进中小公司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变成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分管部门应该说也是动了一些脑筋,这次改革,对中小公司的创新和发展,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产品政策上,我们支持中小公司优先开发差异化的一些产品和网销、电销产品;定价政策上,我们支持中小公司执行更加灵活的一些自主定价系数的管理;费用政策上,我们支持中小公司执行更加宽松的优惠上限政策。对于中小公司,我们一定会给政策,但中小公司也要自身努力,要强化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创新发展,我觉得可以从三个化的角度去考虑:
一个是要专业化。细分市场深耕细作。我们中小公司要打造更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比如说像制造业里面就有很多中小企业是隐形冠军。
二个是要精细化。要加强内控管理、优化成本控制、挤压理赔水分。
三个是要特色化。做好车险本身的保障和服务创新,同时要积极开拓非车险市场,培育自身的优势。比方我们国家车险在整个财险的保费占了63%,而在国际上占比一般是30%,所以非车险的空间是非常大的。
讲到要保护创新,我的感觉是这样,优秀的企业他不是保护出来的,而是在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所以我也希望我们的中小财险公司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监管部门是否有信心顶住改革的压力,持续推动监管措施落地。
大家都知道车险改革比较难,难就难在要几全几美,要各个方面都满意。应该说经过前期的调研和广泛的讨论,行业内已经形成了共识,这个共识就是车险改革志在必行,综合改革总体可行,各个部门将迎难而上,坚定不移的推进车险综合改革。
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
第一个是怎么看?
我觉得应当全面、辩证的看。有三个维度:
第一个是从经营规律来看,承保盈亏大体平衡是一个常态。影响财险或者车险的利润分两块,一块是承保利润。对于净资产收益率,它的影响目前大概是两倍杠杆。举个数据,19年我们国家的财险的保费是1.3万亿,净资产是6600亿。如果承保是2个百分点,这块的净资产收益率就4%。还有一块利润就是投资收益,投资收益我们目前是三倍杠杆,对于净资产收益率,去年保险业总资产8.3万亿,净资产6600亿,如果投资收益有5个百分点,这一块对净资产收益率的贡献是15%。所以说包括车险在内的财产险,承保往往是大体打平,盈利主要靠投资,按经营规律来看,大体平衡是常态。
另外一个是从国际经验来看,改革后出现阶段性的亏损,这也是个常态。比如德国是实行一步到位的改革,给他一下子全放开,市场化完全不管,改革之后,德国的车险连续7年亏损;比如韩国是实行渐进式的改革,它改革整个前后花了8年时间。所以从国际经验来看,改革后出现阶段性的亏损,这也是一个常态。
第三个是从我国实践来看,承保保本微利也是常态。比如2015年到18年,我们车险的综合成本率平均是99.4%,在盈亏平衡点。19年因为强力整顿市场秩序,综合成本率降到98.6%。今年上半年因为加上疫情影响等因素,综合成本率进一步降到96.2%,这个96.2%不是常态,99%左右应该是常态。以往我们国家历史上也出现过,因为竞争不理性,导致承保亏损的这么一个现象。比如2007年,我们国家车险综合成本率高达109%,承保就亏9个点。
我觉得从经营规律来看也好,从国际经验来看也好,从我国实践来看也好,承保盈亏大体平衡是个常态。所以第一个就是怎么去看待行业性亏损的问题。
第二个是怎么办?
我觉得关键是要让市场在各项资源配置上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的发挥监管的作用。这点我觉得有4个维度:
第一个要聚共识。车险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不得不改,车险的供给侧的综合性改革,必须是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改革。行业共识已经基本达成。
第二个要改机制。市场主体要强化新的发展理念、遵循市场规律、规范公司治理、改进考核机制、要优化考核指标。比如说考核,特别是总公司要调整这种考核指标,要增加合规指标和效益指标的权重,通过考核这么一个指挥棒,引导各经营机构理性经营,提高水平。
第三个要强约束。这次监管部门为了推动理性经营,也制定了或正在制定相应的措施,倒逼公司理性经营,保障改革顺利实施,包括我们这次建立的费率回溯机制和产品纠偏机制,商车险的精算规定已经征求意见了,建立了保费不足准备金制度,建立了中介同查同处机制,去年我们建立了停止使用条款费率的机制,这个机制震慑力还是比较强的。我觉得监管部门通过强有力的约束来推动市场理性经营,保障改革顺利实施。
第四个是重服务。这个社会上也关注到,如果说行业性亏损,大家只能去压理赔,如果影响到理赔质量,消费者权益怎么办?我想因为费用或非理性竞争,导致理赔服务质量降低,甚至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监管部门将其作为重点监管对象,依法严肃处理。
总体上,我们相信市场主体的理性经营水平的同步提升,配套监管制度的逐步完善,加上我们敢于运用和善于运用一些监管工具、监管措施,我们相信车险综合改革应该能够顺利推进,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一个保障。
来源:今日保条
----END----
财保公社用户正在看平安产险董事长孙建平:数据化转型是产险的必由之路(附视频)全国首个!宁波市实体化运营安责险风险防控服务中心揭牌(内附宣传片)
高质量发展新突破!中国人寿财险下半年打算这样干
年薪12-18万!太平财险总公司企划部招聘市场研究岗
推进全面合作!太保集团总裁傅帆会见江西省委副书记、赣州市委书记李炳军干货!车险综合改革解读报告汇编
保险公司内部课件!招投标、安责险、诉责险、法拍贷等(附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