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刺破青天锷未残,狂飙为我从天落,毛主席诗词全集参悟

zhoubotong 兰香湾 2024-04-23

文/周伯通

本文收录了毛主席所有的诗词,应是无一遗漏。按照年代排序,因其诗词通俗易懂,不做过多解释。点评不敢,个人尚未有此能力。但是感悟还是有一点的,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

他并非是天生神人,亦是环境所造就,所以毛主席的成长对普通人也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毛主席也不希望后人成为他,一直没有第二个他出现,那么代表国家一直是和平的,和平年代的主角是人民,而不是英雄或伟人。

1906年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感悟:这是毛主席13岁时所作,点睛之句是“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这让我想起了现在很多家长喜欢把孩子留在身边,尤其是江苏人不爱出省,甚至上大学不爱出市。闽粤浙这几个地方的人爱闯,几乎是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有他们的身影,浙江青田县的人在国内都可以用法语、意大利语交流,他们在外面都收获颇丰。

但是不爱出省出市的,也不能说他们不好,恰恰是国家安定,有了他们恋乡的选择。在毛主席那个年代,像红安县、金寨县等,举县出走闹革命,被逼的没办法。现在条件好了,尤其是江苏苏南,普通人家也很富足,建议孩子年轻时候,还是出去走走的好。你看江阴的徐霞客,就是个优秀的代表,他家不缺钱,于是他就要走遍天下,写了一本兼具科学价值、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鸿篇巨制。

1909年

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

感悟:这个写的很自信,这种自信贯穿了他一生,中国文化总是强调谦逊,这是误会了古文化,谦逊要以实力为基础的,没有实力的谦逊叫懦弱。如果没有实力的时候怎么办?那就要自信。西方文化中讲究的是“演讲家精神”,中国个体要走向世界,也得入乡随俗,否则你待在别的国家,很难有话语权,这一点印度人做的很好,常常脱口而出“我可以,我能行”,虽然他不可以,不能行,但他先抢到位置再说。

现在文科弱,主要是适应时代的新观点没有,要么在故纸堆里找,要么在西洋人那里找。要从学校教育开始,告诉学生,将学到的东西当下化,自信地说出自己的观点。

1911年

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相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感悟:这一年是辛亥革命前夜,外面风起云涌的形势,毛主席坐不住了,一定要出去闯一番。这诗像对赌协议一样,父亲让他继承家产,让他当富二代,但是他不肯,要自己打出一片天地。

有人说不怕富二代乱花钱,就怕富二代乱创业。这句话是不对的,当今的富二代创业是拿父母钱出去的,而毛主席挑着书本出去的,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者,靠相同的信仰走到了一起。并不是靠钱就有用,老蒋不是有财团支持嘛,最终去了岛上,满脑子搞钱搞钱,最后必然人财两空。为了社会进步去做事,然后钱就来了,这就是上天的打赏。为了搞钱而搞钱,上天必然惩罚。

1914年

晚霭峰间起,归人江上行。云流千里远,人对一帆轻。落日荒林暗,寒钟古寺生。深林归倦鸟,高阁倚佳人。

翻山渡水之名郡,竹杖草履谒学尊。途见白云如晶海,沾衣晨露浸饿身。(1917年)

云封狮固楼,侨锁玉潭舟(1917年)

感悟:这两首诗是和吟诗,就是你讲一句,我讲一句,是毛主席和友人萧瑜所作,写景的,犹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有画面感,没特别的社会涵义。第三首是残句诗,只能算对联。

萧瑜后来跑了,做了老蒋手下的官,管理北京故宫博物院,任职期间盗卖文物,1934年卷款潜逃,不知所踪。

1915年

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感悟:指的是袁世凯和日本人签的二十一条,幸亏当年绝大部分学生都关心时事,而不是考公考编,进烟草进电网,走后门拉关系,炫耀自家实力等等。

当年能读的起书的,相对于其他家庭比,全是官二代、富二代,农村孩子进城读书的,家里起步就是地主。但是你看他们在干什么?他们要革自己家的命,要让社会更平等,要把资源让出来给穷人,让穷人也有机会翻身。

特别有钱的人家的孩子,我建议学文科,因为你们有余力去思考社会改革。穷人家孩子学技术,那是没办法,干一天才能吃一天饭。

1916年

共泛朱张渡,层冰涨橘汀。鸟啼枫径寂,木落翠微冥。攀险呼俦侣,盘空识健翎。赫曦联韵在,千载德犹馨。

感悟:赫曦,指的是赫曦台,是岳麓山上的景点,和友人旅游即兴所作,写景。

1917年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感悟:这是随手记下来的一句,后来过了这个环境,就再没有当时的心境给补全了。这告诉我们要有随手记东西的习惯,灵感来了,哪怕是一句,先记下来再说。古代这种写半截的诗很多,有的还是千古名句,如:“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闲庭草色能留马,当路杨花不避人。”等。

不仅仅是创作,做商业也是,好的点子蹦出来,不管以后要不要用,先记下来。做家务也是,别人做20分钟,你却要做2小时,因为别人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记录和调整,学会了统筹管理,煤气、炸锅、微波炉同时开工,炖菜时切下一个炒菜,这都是平时积累出来的经验。

1919年

归国谣

今宵月,直把天涯都照彻,清光不令青山失,清溪却向青滩泄,鸡声歇,马嘶人语长亭白。

感悟:这一阶段,除了在本国寻找救国之道外,大家把目光盯向了欧洲,毛主席也在主持留法勤工俭学的工作。虽然文科生们还没有找到系统的理论支撑,但是他们确是实干家,走出去找,一些人到国外找,毛主席去了农村,“马嘶人语长亭白”,表达了对未来美好期望。

1921年

虞美人.枕上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薄寒中。晓来百念皆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感悟:毛主席在1920年结婚,1921年离开杨开慧,去参加革命工作,他一生中三首词和杨开慧有关,两首是“婉约派”,都是在杨开慧生前所作,一首是豪放派,“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向杨开慧汇报,人间已经换了新颜。

1923年

贺新郎.别友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感悟:翥,是指鸟向上飞的意思, 这首词也是写给杨开慧的。时值他正奔赴途中,从长沙-上海-广州,试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时候,他批评左倾错误,受到排挤,已无话语权。一腔愁绪,无人可诉,只能在思念中,托付纸上。

但不管在什么的情况下,他始终都对国家前途充满信心,等天清气朗的时候,想象两人重聚的欢乐,一起翱翔,“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人间很苦,但总有一丝亮色召人前进。

1925年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感悟:这首词不必过多的解释了,学生课本上都有。背景是毛主席从上海回湖南,开展农民运动,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那时候国破草木深、山河也未在,军阀林立,一片混乱,也不知道将来谁能收拾旧河山,居然有如此磅礴心态,乃非常人也。

当时革命队伍中悲观者太多了,连瞿秋白都找不到方向了,但是毛主席心襟却是大开大合,似乎笃定了未来就在手中。一个团队中有乐观主义者太重要了,他能在低迷的环境中,将人团聚起来,正如他常常说的,“你怕有什么用,你怕它要来,你不怕它也要来,你不怕,他反而来的晚点。”

1927年

西江月.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感悟:此处匡庐指庐山  正逢国共合作破裂,革命失败,然后在湘赣地区发动秋收起义。在革命失败后,得到了惨痛的教训,于是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

真是越挫越勇啊,就是不信这个邪,穷苦人这么多,你与我为敌,就是与穷苦的天下人为敌。他从此有这个观点,永远站在多数人一边。有人或许疑惑:非洲穷苦人也多,为何多数人革命不成功,道理很简单,领头者号称为人民,但实际上说一套、做一套而已,背后谁提供支持,就为谁的利益服务,这也是老蒋的那种套路,所以兵只能算“雇佣兵”,而毛主席的兵是“人民子弟兵”。

1927年

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感悟:老蒋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一路“逃亡”,还有如此不羁的心境,你如何能锁得住他?我们现在很多小年轻,遇到一点点不顺心的事,要死要活的,要多看看他的人生经历,瞬间觉得,多看几本书,多写几本作业,不过如此。

1928年

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感悟:这是南昌起义失败后,去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敌军攻打井冈山,毛主席的队伍险守而胜。这就是文科生的力量啊,难得的一次“小胜”,被他描绘成“井冈在手、天下我有”似的。

这就是“鼓励”的力量,平常要学会多犒赏自己,难得一次考90分,告诉自己,考高分很容易嘛,以后会做的更好。人就怕自己放弃自己,没到最后,不要轻言谁输谁赢。

1929年

清平乐.蒋桂战争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感悟:蒋桂战争指的是,蒋介石和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在1929年2月至4月间为控制两湖而进行的战争。1929年4月,桂系放弃武汉,败入广西。  

这个我们要好好学学,你们打仗,我不参与,经典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们在那夺取蝇头小利,我在这儿帮农民分田分地,我要的是人,暂时不是领地,不管走到哪儿,只要人心向我,将来回头再来的时候,这都是我的革命力量。

这就是对抗的绝技,我最终目标是什么,人人有田种、家家有饭吃。所以路途中发生的事情,不能扰乱我的目标,我不计较一时得失,只朝着总目标去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1929年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感悟:此时距离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也有两年了。这一阶段毛主席过得并不舒心,他丢掉了所有的职务,他的游击战术被冠以“流寇主义”,被指会像黄巢和李自成一样难成大器。

一群从从国外“学有所成”的人来指挥队伍,拿着法国大革命、俄国大革命的书,讲的头头是道,那时候中国工人阶级都没有,他们非要闹城市革命。就像当今金融市场还未发育,就拿美国的经济书来指导一样,必定吃亏。

毛主席说,得靠农民,可惜没人看得上。但他信仰是坚定的,他服从组织,也是在验证一件事:如果你们对,我听你们的,如果你们不对,将来用我的一套试试。

1930年

如梦令.元旦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感悟:1929年红军主力东征,建立了闽西根据地,9月打下福建上杭县,但是当时红四军内部在建军原则及建立根据地等问题上存在意见分歧,毛主席于6、7月间被迫离开红四军主要领导岗位。

但是他并不气馁,带着地方队伍,仍然指点江山。现在很多企业团队,天天在那吵,是我平台成就了你,网红就反驳,是我成就了平台。还没吵明白了,公司就倒闭了。你要搞清楚,你发展公司干什么?老板要更多的钱,网红要更多的钱,结果员工全是三四千一个月的。

罗永浩说,“一个公司的业绩其实只是2%的人带来的,其余的员工都是蹭精英的福利的,而往往不带来业绩的大多数,反而是公司的问题制造者。”这个创业失败的勒色,有什么资格在大放厥词,一个老板,一个网红能成事?你背后黑夜两班倒搞生产的人,虽然是供应商家的,难道他们不是人?

正因为大多数人被你们精英盘剥,没有的幸福感,才引发了问题,他们要求并不高,在如此高的销售额下,你给他们七八千一个月,他们就满足了。结果牢骚两句,倒成了问题制造者,反而所有人都同情年薪一千万的人,什么狗屁价值观?

1930年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感悟:这首词写于雪中行军。1930年1月,毛主席率领的红四军第二纵队抵达江西广昌县的塘坊,顶风冒雪,翻山越岭,向广昌县城疾进。

雪里行军,如此之苦,但是写的如此豪放,果然理想是冒着热气的,十万工农都来支持,这就是成就感,并不是我从十万工农身上挣到钱有成就感,而是我为穷苦人找出路才有成就感。月薪1000的人很多,大家都知道,不要光念经,要找到办法,让他们月薪变成3000.

1930年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感悟:毛主席赴长沙与彭德怀会合,于9月10日再次进攻长沙。攻城战中红军损失惨重,9月13日毛泽东下令撤围退军。

打长沙的时候,对面敌人是谁?就是杀害杨开慧、挖毛主席家祖坟的军阀。但毛主席做事不为私人感情左右,打不赢,立即撤退。让我想起了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举全国之兵伐吴,谁都拦不住,结果一战打光了家底。

1931年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感悟:蒋部署第一次大“围剿”,以十万兵力,进攻赣南、闽西的红军根据地。十二月三十日,红军在龙冈伏击张辉瓒并全歼其十八师。第一次大“围剿”就此结束。

发现没?每次打胜仗都会出现“唤起工农千百万”,而不是老蒋那头的,“总裁得力、师座得力、局座指挥得当”等等。我们发现在商业活动中,保护商家和保护消费者,最后谁能赢?自然是保护消费者的。如果是保护商家,你越保护,他却欺负消费者,然后还看不起你这个平台。

1931年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感悟:老蒋纠集二十万大军,对苏区发动了第二次大“围剿”。坚持王明路线的说,要集中力量,主动出击。毛主席反对,说老蒋用的都不是嫡系部队,他们互相之间有矛盾,要各个击破,果然成功了。老蒋的队伍就是这样,互相拆台,互相保存实力,屡屡被毛主席抓住机会。

1933年

菩萨蛮.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感悟:毛主席受左倾冒险主义路线排斥,被免去红一方面军的所有职务,改去地方上主持工作。1933年夏天他因从事调研工作,领导中央苏区的查田运动才重返大柏地,面对昔日金戈铁马的战场,他触景生情,回忆往事,欣然命笔。

给他扔到地方上,地方上工作也做的好,你即使让他当村长,他也能把村长做的非常出色。而有些人只能上不能下,让他去农村干几天活,说是住牛棚。尤其是一些所谓的文化人,比农民吃的好,住的好,说自己受了迫害,像莫老头这样的,从78年哭到2023年,还哭到了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还打算活到老、哭到老。

古代流放的官员多了去了,如苏轼、韩愈、柳宗元,每到一个地方,都把当地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搞起来了,他们为什么没有怨言,他心目中装的是老百姓,不是自己的得失,一时的被组织不认可,但我不能自暴自弃啊!

1934年

清平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感悟:反“围剿”节节失利,愈打愈困难,在此情形下,毛主席提出了要长征。这一时期毛主席已无发言权,但他并不气馁,调整心态,坚持自己的观点。

其实是被迫“逃亡”,但是他心态真好,“风景这边独好”,长征和逃亡有什么不同,长征是有目的性的,他们干脆一路走,一路在群众面前亮相,展示自己秋毫无犯的队伍。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有了这一路的亮相,49年总攻的时候,全国一呼而应。

1934年-1935年

十六字令.三首

【其一】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感悟:这也是长征路上写的,苦中看到乐。

1935年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感悟:屡屡失败,终于在这一年,请毛主席出山!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出场就开始了四渡赤水的神作。

以往的种种,他没有埋怨任何人,一句“而今迈步从头越”轻轻带过。

以前有的人,有了失败之后,就说集体犯了错。从他上来后,错误都是个人的,智慧都是集体的。毛主席的粉丝很生气,智慧是集体的结晶,错误都是他一人的?其实不用生气,毛主席也希望用这种论断描述他,这是为了组织的团结,个人的利益不要计较。

1935年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感悟:1935年10月19日,先遣队结束了长征,到达陕北保安的吴起镇。老蒋派5个骑兵团尾随而至。彭德怀指挥先遣队在吴起镇附近进行了“切尾巴”战斗。歼灭敌军一个骑兵团。

太高兴了,长征终于迎来了曙光。

1935年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感悟:此诗句无需多言,大家都学过。

1935年

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感悟:1935年9月,当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时,毛泽东曾登上昆仑山支脉岷山峰顶,即兴而作。

这个时候才1935年啊,别说展望1949了,八字还没一撇,他开始畅想解放全世界了,“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为什么有这个底气啊,你到陕北,不就剩了3万多人吗?老蒋可是有百万军队啊!

他认为这个算法不对,他觉得自己有“四亿兵马”,四亿之外多出来的千把万零头的,才是老蒋的人,他的底气就是这长征,让所有人都见识到了人民的军队是个什么样子的,只要需要,四亿兵马随时出现。

这个思路后来他确实做到了,当年全民持枪。美苏都是针对中国嘛,动不动要给你动手术么,毛主席说,“当年我有四亿兵,现在我有六亿兵了,打一打试一试,看是你没了,还是我没了。” 现在的年轻人,估计难以想象,全民持枪,治安还很好,是啥概念啊!

1935

改鲁迅.亥年残秋偶作

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喜攀飞翼通身暖,苦坠空云半截寒。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

感悟:“星斗正阑干”的意思,是天将亮,曙光就要来临。毛主席和鲁迅不同,鲁迅也深爱人民,但是他希望民众不要麻木,清醒过来。而毛主席认为民众从来就不麻木,是精英麻木,不把民众当人看,民众当然不爱国,即使民众为日本鬼子做事,那也是你精英阶层做的孽。

正是对民众的尊重,老蒋在日军手下的所有败将,被毛主席一组织,上了朝鲜,居然把美国人打败了。民众什么时候愚蠢过,民众什么时候麻木过,一群精英自以为是,脱离群众,不把人当人。不过鲁迅是毛主席敬佩的,他是爱的深,才恨的切。

1935年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感悟:粉碎了张国焘分裂路线后,率红一方面军继续向陕北根据地挺进。不容易,反动派紧紧相逼,自己人还作妖,内外交困,真是真金不怕火炼,梅花香自苦寒来。

1936年

四言诗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暴虎入门,懦夫奋臂。

感悟:这里的暴虎,指的是日本鬼子,此诗句是写给老蒋手下高桂滋的,建议团结抗日,要警惕日本人掠夺全中国的野心。你看1936年他就预估到了。老蒋到了1937年,还说,日本鬼子不会要中国的,顶多在东北待着。胡适建议,“放弃东三省,能换来50年的和平,等有了实力后,再想办法拿回东三省。”都一群啥人啊!

1936年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感悟:胡适说,此诗句狗屁不通,老蒋发动所有将领写诗,说一定要超过他这首诗,结果作业布置下去,收上来上百首,不好意思登报,这个擂台赛就不了了之。

这是毛主席来到西北高原,在陕西省清涧县高杰村附近的袁家沟住的时候所写,老蒋那边写不出来,很正常,你吃香喝辣的,不顾人民死活,能写几句“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就不错了。毛主席是站在人民群众中间,他说,是人民给予他的胆魄。

1939年

四言诗.题《中国妇女》之出版

妇女解放,突起异军。两万万众,奋发为雄。男女并驾,如日方东。以此制敌,何敌不倾。到之之法,艰苦斗争。世无难事,有志竟成。有妇人焉,如旱望云。此编之作,伫看风行

感悟:1939年延安出版《中国妇女》杂志,毛主席题字。这边发展农村妇女运动,老蒋那边还在搞鸳鸯蝴蝶派、军阀姨太太,两相一对比,简直没法看。这你就明白了,冰冷河水中32名沂蒙山妇女跳下水搭人桥,只为能够“活捉74师张灵甫”。老蒋干的伤天害理的事太多了。

1945年

七律.忆重庆谈判

有田有地吾为主,无法无天是为民。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感悟:10月10日签订了《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又称《双十协定》)。但这个协定公布不久,蒋便撕毁协议,开始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发动内战。

记得老蒋还问毛主席,将来立国了,他需要什么职位,都能满足他。毛主席一笑了之,他心中想的是“无非一念救苍生”,而老蒋还拿官位在叭叭地诱惑人呢,你以为谁都和你那“四大家族”一样么?

中国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在为了官位和钱财的。

1947年

五律.喜闻捷报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感悟:1947年初国共内战之时,敌强我弱。但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全国的战事已经扭转,各大战场的人民解放军相机转入战略反攻阶段。

1947年

五律.张冠道中

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露湿尘难染,霜笼鸦不惊。戎衣犹铁甲,须眉等银冰。踟蹰张冠道,恍若塞上行。

感悟:张冠道,指的是陕北的一条小道,在打仗过程中,心态一直很乐观。

1948年

五言韵语

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感悟:我比较佩服的是,毛主席古文功底非常深厚,但是写的东西大多数是刷墙文字,老百姓都能看得懂。这说明了什么,文字也要为老百姓服务,不要在那装神弄鬼。

现在有些经济学家,搞一堆犹太经济学术语,讲的人懵懵懂懂的,害人害国,这叫做什么,这叫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赚钱,是可耻的,但是他们不这样认为,觉得自己聪明,群众都傻。

1949年

七律.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感悟:终于特嘛的解放了,老百姓看到晴天了,这一天对于中国人民来说,等了100年啊!

1949年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感悟:柳亚子牢骚说自己的身体不好,不能为国家做什么有功的事,毛主席开导他,“不要发牢骚”。

1950年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感悟:于阗(tián),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县名,1959年改于田。当地人民以能歌善舞著名。此诗句写的是人民生活的新景象,大家都开始载歌载舞了。

1954年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感悟:有曹操东临碣石的画面感,唯一不同的是,曹操表面是要兴复汉室,实际上要成就曹家天下。毛主席说“换了人间”,指的是以后没有皇上了,是人民当家做主了。

都站起来,没有人值得你们跪,不许跪,人民万岁!

1955年

七绝.五云山

五云山上五云飞,远接群峰近拂堤。若问杭州何处好,此中听得野莺啼。

感悟:他每次到杭州写的诗都是风景诗,我发现国家首都确实不能放在江浙一带,时间一长,误以为全国都这样,就麻烦了。只有放在北方,才会觉得国家要搞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啊!

所以也恳请江浙老板,都往北方走走,为国家尽点责,不要以为和洋人打过交道,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一定要多看《明史》,引以为戒。

1956年

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感悟:毛泽东再次畅游长江,当时为了考察建设中的武汉长江大桥。此篇学校教材里有,不再赘述。

1957年

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感悟:这是写给当时的湖南长沙中学语文教员李淑一的。词中的“柳”,指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烈士,湖南长沙人,毛主席早年的战友。

这是毛主席第三次提到杨开慧,和前两次不同,这次以“忠魂”论定,上升了一个层次,从妻子上升到革命的同志,并告诉她,“人间已伏虎”,希望她泉下当安息,你所期待的世界已经到来。

1958年

七绝.防陆放翁诗

人类今上太空,但悲不见五洲同。愚公尽扫饕蚊日,公祭无忘告马翁。

感悟:他希望全世界的穷人都能翻身,和当今的“命共体”是一个意思。

1958年

七律.送瘟神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感悟:血吸虫病在中国流行了2000多年,对人民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这两首诗词还是着重强调了人民的力量,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彻底消灭血吸虫病。

1959年

七律.读报有感

反苏忆昔闹群蛙,喜看今天大反华。恶煞腐心兴鼓吹,凶神张口吐烟霞。神州岂止千里恶赤县原藏万种邪。遍寻全球侵略者,惟余此处一孤家。

感悟:这里指的是苏修反华,他为何用喜字,因为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反面教材,这就是辩证法的应用。确实如此,他走之后,这个反面教材,让我们少走了弯路,时刻提醒着,只要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你啥也不是。

如今我们的反面教材是美国,但有些崇洋媚外的人,觉得应该继续摸着美国过河,但随着美国在全球丧失了信用,让我们知道了,国家发展了,对内要站在大多数人民的一边,对外也不能去欺负别人。

1959年

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感悟:此诗作于1959年6月毛主席回韶山时。其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已经成了经典。

我们要知道,今天的生活不是理所当然的,而是无数烈士“敢教日月换新天”换来的,整个社会的发展,是劳动人民推动的,不是什么“国民爸爸” 、“国民老公”给你的,遍地英雄,指的是劳动人民。

1959年

七律.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感悟:心情大好。

1959年

五律.看山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热来寻扇子,冷去对美人。一片飘飖下,欢迎有晚鹰。

感悟:这又是在杭州写的诗词,主打一个写景。

1959年

七绝.莫干山

翻身复进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

感悟:还是在杭州。

1960年

七律.读报有感

托洛斯基返故居,不战不和欲何如。青云飘下能言鸟,黑海翻起愤怒鱼。爱丽舍宫唇发黑,戴维营里面施朱。新闻岁岁寻常出,独有今年出得殊。

感悟:这是讽刺赫鲁晓夫的,对自己阵营的兄弟姐妹凶神恶煞,但是一味地讨好西方,只要西方人认可了,说了两句好话,就觉得飘飘然了。

俄罗斯文化传统有点像现在的韩国,下一届给上一届说的一无是处,这导致了民众对历史的割断。这一点中华文化做的不错,功是功,过是过,如果功大于过,给予正面的评价,如果过大于功,则是负面的,不存在完全否定一个人,将历史上的人物说的一无是处。

中华史官连皇帝的过错都是记录的。

1961年

七律.为女民兵题照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感悟:当今的女权应该知道要感谢谁了吧,不是西方那种性别对立才叫女权,让女人体现出价值,有社会尊严,自己看得起自己,也看得起别人,这才叫女权。

不过男同志不要害怕,女性强大了,我们应该自豪,你看在体育界,女足、排球、篮球、乒乓球、游泳、滑冰、艺术体操、跳水等等,为国争光不少,应该为她们骄傲。

1961年

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

其一

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

其二

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

感悟:我们嘲笑阿Q,但毛主席看到的是,连阿Q都要闹革命,这才是希望所在。

1961年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感悟:时值中苏关系破裂,从容应对,无所谓,没有苏屠户,还吃带毛猪不成?

1961年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感悟:艾萧太盛椒兰少,艾萧,即艾蒿,臭草,这里比喻奸佞小人。椒兰,申椒和兰草,皆为芳香植物,这里比喻贤德之士。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961年

七律.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感悟:面对自然灾害,以及工作中的一些失误,总结经验教训,坚定信心。

1961年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感悟:苏联赫鲁晓夫统治集团上台后,经常搞一些奇葩的举动,这个人不爱看书,就爱打牌和小酌,然后总是和美国眉来眼去,看美国玉米收成好,回国以后,全国种玉米,但是苏联有些地方不适合种玉米,导致绝收,老百姓吃不上饭,后人称之为“玉米皇帝”。

此诗就是骂赫鲁晓夫的。

1961年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感悟:1961年12月,毛主席在广州,他读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感到文辞好,但意志消沉,于是他再续一首与陆游的词风格不同的咏梅词,目的主要是鼓励大家蔑视困难,敢于战胜困难。

1962年

七律.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感悟: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异常严峻,斗争尖锐复杂。 国际上,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领导人挑起中苏论战,连篇累牍发表文章大肆攻击中国。

但毛主席仍然发挥了乐观主义精神,他们是虎豹、熊罴,但我们有英雄、豪杰,漫天大雪的到来,梅花还绽放香气,冻死的只是苏修而已。

1963年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感悟:仍然嘲讽的是苏修,中苏关系又开始紧张,苏联再在其报刊上连续刊登文章,攻击中国。 

看看那时候的舆论力量,懒得跟你解释,直接说你是苍蝇嗡嗡叫,现在又到了美国嗡嗡叫了,要有信心,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当时的中国,和美苏相比,那简直没法提,但就是这样,毛主席说他们是蚂蚁、蚍蜉,不过这也不是盲目的乐观,随后他说了,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只有赶上他们,才能真正地让人心服口服。

1963年

杂言诗.八连颂

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

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

因此叫,好八连。解放军,要学习。

全军民,要自立。不怕压,不怕迫。

不怕刀,不怕戟。不怕鬼,不怕魅。

不怕帝,不怕贼。奇儿女,如松柏。

上参天,傲霜雪。纪律好,如坚壁。

军事好,如霹雳。政治好,称第一。

思想好,能分析。分析好,大有益。

益在哪?团结力。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感悟:这里指上海南京路上的好八连,简单的语言,就概括了榜样的内涵。

1963年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感悟:斥鷃,指的是鹌鹑小雀。国有疑难可问谁?可见罗荣桓的地位。

1964年

贺新郎.读史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感悟:庄屩(jué决),战国时人,当时被压迫阶级的起义领袖。这首词很哲学,简直写完了人类发展史,西方人要写100万字,中国人五十个字就说完了。

与猿拱手作别,经过磨石为工具的石器时代,人类进入了少儿时期。

炉中火焰翻滚,那是青铜时代。

一部历史读罢,我已满头白发,我自己的人生也走到了暮年。什么王侯将相、功名利禄,有多少人为其白首执迷。那些所谓的英雄人物难道是真风流?我看不尽然。盗跖、庄蹻、陈胜、吴广,这些敢于揭竿而起挑战统治者的权威的人,那才是真豪杰。

这里一贯秉承了他的人民史观,你鄙视的人民群众,是他们在推动历史前进。

1965年

七律.洪都

到得洪都又一年,祖生击楫至今传。闻鸡久听南天雨,立马曾挥北地鞭。鬓雪飞来成废料,彩云长在有新天。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处处鲜。

感悟:到了中国工农红军的诞生地,自然而然联想起历史上祖逖击楫、立誓报国的往事。 

他相信一代更比一代强,年年后浪推前浪,这是和鲁迅的心相通的,认为年轻人才是未来。我们现在人也是这样想,动不动00后整顿职场,00后教人学规矩。但是我个人要说的是,毛主席和鲁迅,一直在为改变社会而奔波,并不是推卸责任给后人。 现在的人,有些人面对不公,不敢说,不敢提,直接推给00后,这是可悲的。

1965年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感悟:1976年,报刊又发表了这首词。

1965年

念奴娇.井冈山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 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感悟:不忘初心。

1965年

念奴娇·鸟儿问答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感悟:赫鲁晓夫和美国签订合约,不允许别的国家搞核武器,毛主席嗤之以鼻。

1966年

七律.有所思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凭栏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感悟:这首诗有点敏感,毛主席晚年说他对自己满意的,只做了两件事,一件是赶走了反动派,另一件很多人不认可,只能留给后人去评价了。

他的本意是希望人民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但是理想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现在的民众,动不动希望包青天出来,我想,这种心态,毛主席是不希望看到的。

还是读点他的诗词吧,至少感觉有人还能看重你,虽然你自己认为自己一文不值。

1971年

豫章西望彩云间,九派长江九叠山。高卧不须窥石镜,秋风怒在叛徒颜。

感悟:在庐山,和林的关系不好了。

1971年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林彪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感悟:不想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1973年

读《封建论》呈郭老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感悟:郭沫若写了《十批判书》,主要是批判古代帝王的,但是对秦始皇的评价,毛主席不认同,秦始皇虽然已死了,但他的业绩还留存在史册,孔子的名声很大,但实际上却没有什么价值。

孔子其实被后人不断地添加“私货”而误会的,真正的孔子也是有傲骨的,孔孟之道,主流思想仍然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为百姓最为重要,社稷(土地与谷物之神)次之,君王最轻。

但是后代的文化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搬出孔子干坏事。毛主席说了,矫枉必须过正,于是要批孔。

1974年

父母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感悟:这首词,有的书籍中收录了,但我不认为是毛主席写的,应该是毛主席粉丝写的。

毛主席一直不担心身后事,他总是认为,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终究还是你们的,他一直相信新生的力量。

哭哭啼啼不是他的风格,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没有人民群众,任何历史的画卷都不能展开,人民群众是历史演进的“剧中人”,又是历史过程的“剧作者”。

一切依靠最广大群众力量去解决问题,这是他一生致胜的法宝。

毛主席说,美帝国主义瞧不起群众是要亡的

毛主席农村建设思想、西岔湖衰败、乡村振兴以及中国万年国运

为美国造原子弹的女人因为毛主席来中国放牛

明人不说暗话,

支持的点个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