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土地承包再延长30年引争议,要发挥村集体主观能动性

zhoubotong 兰香湾 2024-04-23

文/周伯通

政府会议决定土地承包政策再延长30年不变,不得打乱重分,第二轮是2027年到期,那么第三轮应该到2057年结束。这就引起了争议,有的人说,这岂不是有的人一辈子没有土地,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是不是不公平?

重分的话,你会回去种地吗?有人回答:“我不种,我租给别人种,还得点租金呢!”那我就此话题把农村情况分析一下,首先我要说的是在农村种地是不会致富的,顶多得点口粮;其次中国的农村情况不一样,要想把农村搞好,地分来分去没啥用,土地倒是个负担,要致富,得发挥村集体主观能动性。

经济十分发达的地方,所谓的农村已经是文旅农业了,他们那的村集体就相当于一个大公司,用市场营销的手段运营着整个农村,农民上班拿工资或享受分红,我在苏南或浙北观察到的现象就是这样,甚至树上都挂着房子,是一种酒店房间形式,给旅游的人住的,这些地方的农民还种点特产,什么小竹笋、蕨菜等等,卖给旅游的人,反正农民比城市人舒服的多。

人家浙北也是山多,但是村集体给力,农村运营成了农、工、商、旅、学的结合体了,村集体想点子,把农村变成了城市的后花园,满足于城市人在周末的微度假的需要。这就是集体的力量,要是还按照以前,每家每人分八分地,外带一小片山头,在家都得饿死。

我老家的山区,土地分为三种,水田、旱地、山头,其中水田是白给人种的,一分租金不收的,你就是白给人种,人家还不乐意种呢,他种他也挣不到钱。旱地每户只有一亩多,留守老人在家种菜吃;至于山,没想到有什么用处,由于农村烧液化气,不烧柴火了,山里面成了野兽出没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他们不关心土地政策,在土地上解决不了生存。

但是我所在的村庄,论自然风景,要比江浙好的多,不过一群散户是干不成任何事情的,一方面不知道干什么,另一方面个人也没有力量在农村投资项目。关于农村的事情,基层一般等中央发布号令,但是中央只说一个大框架,没有执行细则,村集体不想招,农村是搞不起来的。

我认为有争议的应该是平原地,就像有的人说的,我增加了人口,你必须分地给我,我肯定不会种地,每家分几亩地,一亩田干一年还挣不到一千块呢,但是我不种地,我可以租给别人啊,500块或800块总能租的出去吧?从农民个体的角度讲,他想的确实没错,平原地也确实能收到租金。

那中央是什么意思呢,他也明白家庭单干没啥意思了,土地根本就没什么产出,不能在折腾的零零散散的了,目前先维持现状,若是集体能把村子搞好,那是上上选了,据说安徽小岗村又在走集体路,才恢复了经济气象。如果村集体不给力,没头脑,那农民自愿流转给大户做,农民依然出去打工,每年从大户手中拿点土地租金。

但是如何平衡农民个人和国家政策的矛盾呢,我认为也比较好解决,村集体手上要有“机动土地”,这个机动土地来自于哪里呢,比如五保户走了,土地收回;全家都是城市户口了,土地收回;另外村集体要有荒地的处置权。如果人家家里人口增了,就是特别想种地,按照国家政策,你不能从减人家庭里去分,那你可以把机动土地划拨给增人的家庭,另外要允许增人家庭自行开荒无主地。

我个人认为关于农村土地问题,思想还是不够解放,首先我能十分肯定地说,农村90后出去的,无论他读没读过大学,他们是不可能接受以家庭为单位的方式来种地,那个劳动量和痛苦他们承受不了的。其次中年人也不想要土地的,至少我那儿的中年人是这样的想法,他现在把地攥在手里,是指望老了靠地养老,总能搞点口粮吧。

通过这样一分析就能得出,中年人不用管他的后代的,他的后代是不会回来种地的,后代出去打工交的也是城市职工社保。那么中年人就是担忧他个人的养老,并不是他喜欢种地。

于是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不要地的,把地还给村集体,那么你们家两个夫妻中年人,村里负责给你俩买满15-20年的农保,按照今年380来算的话,一个人还不足6000元,村里太划算了,还可以酌情考虑多补偿点。我的意思,农民老了有正儿八经的退休工资,他可以拿土地换,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之后,土地才可以集中的拿到手上。

农村土地不走规模化的整体运营是注定没有出路的,至于这个规模化,最终是什么性质,走一步看一步吧,村集体去做,还是交给民营企业做,都是可以考虑的,但土地的性质只要是集体的就行了,具体经营的主体享有土地使用权。

我为什么强调土地的性质要属于集体,不能将产权私有化呢?是考虑到备战或经济衰退时候的需要,要是和老美打起来了,要疏散城市人口,就得让一部分人,你从哪里来,再回哪里去,回了之后,村里有地分给他们。如果产权私有化,碰上了国家发生极端事件,农村就没办法作为人口疏散的备用地了。

未来农村还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整村一户人家都没有的,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发生了,我老家的村子也有这种趋势,那就是整村消亡。对于这种农村,要看国家的想法,你不想那里有人,就让它自然恢复成原始状态吧。如果你想要那里有人,也有办法处理。

这个办法就是参照新疆那边的,自愿报名,想去农村的,举家过来的,每户分几十亩地,不过那是边疆需要,听说房子也是免费发的。像我们那边自然消亡的村子,不存在邻国侵略,若是没有看守的价值,就随它去吧,若是有未来看守的价值,对外发个信息,不管你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你过来自行开发吧。

我说一下我个人的想法,我对土地毫无兴趣,一点也不想要,我都忘记我家田、地、山在哪儿了,也不知道是谁在用。我只是对地基上老宅子有眷恋,并不是我怀念出生地,是城市这种高楼住的太没意思了,另外真的有极端危机事件时,也有一个去处。

因此我觉得农村房子似乎有商榷讨论的必要,农民的儿女,从70后开始,为了孩子读书,自己转成城市户口的多,按照政策,城市户口的人不能继承农村的宅基地,但可以继承宅基地上的房子,父母走了,不允许在宅基地上建新房,老房子倒掉了,宅基地自动收回。

我村子里,由于一些人全家出去打工,住在城里了,倒掉了好几户老宅,有些人过的不太好,其实想回来的,倒是回不来了。我个人认为,城市工业经济不可能一直好的,必然也有衰退期,如果父辈在农村待过的,子辈是城市户口想回的,应该酌情允许他回来在父母宅基地上建房,与其让这些人在城市失业流浪,不如疏散到农村。

有些从小在城市长大的,祖祖辈辈都是城市人的,也想去农村的,我认为也要想一个人口流通的方法,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要流通起来,这样农村才不会一个接一个地消亡。有的人会担心,会不会挤占农村原住民的资源,哎!现在农村哪有人啊,土地不盘活,价值全是零啊。

反正村集体不想办法,等文件、等政策,农村是搞不好的,基层干部一定要了解当地的资源,献计献策,把自己的村子当做一个大公司,村长要以董事长的心态考虑村庄经营,找到自己村子的出路。

PS:推荐一个优秀的历史类公众号,喜欢的朋友可以加关注哦

美国学者说,中国利用美元霸权收割全世界

可怕的不是莫言,可怕的是各高校邀请他巡回演讲

提前退休是解决劳动力不足和国家发展的唯一办法

明人不说暗话,

支持的点个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