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弥金|展览现场|黄佩姗:再制的现场

GENE弥金 Gene弥金
2024-08-30



让AI参与创作过程不可避免地成为黄佩姗新系列作品中无法绕过的讨论,于是本篇干脆从此谈起。艺术家对于“人造”概念的兴趣存在已久,近五年来更愈加浓烈,在AI生产力大幅提高后,选择让AI加入创作工具之列对黄佩姗而言几乎是必然的。如此,最具趣味的问题之一出现——新兴媒介的加入究竟为艺术家的作品带来了哪些新的创作与思考的可能?



我无法证实这一切 #1 ‍

80 x 105cm

收藏级艺术微喷‍‍‍‍‍‍‍‍

2024



我无法证实这一切 #4 

90 x 90cm

收藏级艺术微喷

2024



I.


长久以来,黄佩姗热衷于想象空间,想象在曾经所见的、或仅仅是喜爱的空间基础之上建立。AI的产出成果具有纯粹的“人造性”——这一工具的介入有能力为一切真实存在的事物创造“仅是看似存在”的可能——艺术家进行情景想象写生的一种路径由此产生。黄佩姗借助传统摄影与新媒体工具收集或制作素材,AI和新媒体工具的反复生成、调试则是黄佩姗在“编撰”想象空间(及其他图像)时不断迫近预设的手段。最终完成的图像介于虚构想象与现实存在之间,直指观众心中某种不引人注目但将终身蔓延生长的情绪。从现象学角度解读,空间中一切物的状态均暗示物与某一主体间已发生或将发生的交互,呈现了不具体存在的空间主人在场域内的活动状态,延展至对空间主人面对的现实社会情景的暗示。


图像中的空间成为了连接所有可能性的场域,成为了场域内假想主体情感与生活情节中的过渡空间,黄佩姗在构建想象空间的同时,也构建了与空间相对应的、以临界状态为中心展开的社会拟剧(Social Drama,Victor Turner,1988),并赋予了想象空间阈限空间(Liminal Space)的功能。剧中人物指向与艺术家生活在同一时代、渴望相似寄托、寻求集体共鸣的所有人,而阈限空间这一概念本身暗含一种期待:在这里,人们不再受限于族群(包括但不限于性别、种族、阶级与地缘层面的族群)中的规范与限制,呈现出一种相互平等的状态,当这样的空间出现在期待尚未完全成为现实的环境里,最终呈现为一个个为达成最终期待而呼唤呐喊的异质空间(Heterotopia,Michel Foucault,1975)。



桌面游戏 #2 

45 x 45cm

收藏级艺术微喷,铝板‍‍‍‍‍‍‍‍

2023‍



II.


AI作为工具介入亦带来了对于物质与证据合法性的研究和质疑。


黄佩姗构建想象空间的过程,可归纳为对从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存在中提取的灵感进行数字化。有时艺术家用胶片相机拍摄创作中所需的图片素材,底片在被转化为数码图像时,图像中的三维空间以及切实可感的胶片也被转化为了二进制编码。数码图像作为素材,经AI加工的过程将原本的编码解构再重构,提供无穷多虚拟空间的二维图像投影。喷印作品是实现想象情景再物质化的途径,但也使数字空间的无穷可能坍缩,呈现为由实体喷墨点组成的虚拟二维空间的唯一态,强迫黄佩姗放弃先前的无穷选择与无尽可能。承载物质化想象的材料传递着被印刷想象的氛围,本次展出的作品《每日桌台计划》被艺术家印刷在常作为服装材料的乔其纱上,呼应空间于主体的亲近、柔软、私密的感受,材料半透明和轻盈的特质连结作品存在于在现实和想象之间的位置,飘忽、难以触及,却切实存在,成为了完成社会拟剧与阈限空间的再物质化的最终环节。

 

黄佩姗的作品中保留了部分在数字化与再物质化过程中产生的“破绽”。在以AI为媒介进行创作前,黄佩姗精钻于摄影(早期作品基本没有数字后期编辑的参与)、雕塑和装置的创作。在那一阶段之初,黄佩姗对摄影的纪实性以及对于事物的真实反馈能力坚信不移,图像作为证据对摄影而言似乎总是能成立。但很快她意识到:虽然工具是诚实的,但人不是。在本次展出的系列创作中,黄佩姗力图创造“看似正确”的图像,将其定义为对于想象空间的摄影,这些图像也看似成为了她的情景想象切实存在的证据。而图像中模糊化的边缘、失真的细节,既可被视作破绽,也作为坚实的证据,证明作品中的空间不曾切实存在、证明这些图像恰恰需经过数字编辑以达到“仿真”。关于“人造”题材的创作成为了黄佩姗对于“可质疑真实性”的回应。



可能是花道 #1 

66 x 57cm

铂金印相中间底,亚克力‍‍

2023



III.


在图像作品中,证据的定义与功能所附属的角色在图像本身与图像中的细节之间转换,这是黄佩姗在近期的大部分作品都持续使用的思路。在本次展出的装置作品《预谋一场不清晰的描述 #1》中,围栏中的刺常用作“保护”的功能,且本身具有危险性,在此刻却被视觉存在感更低的透明亚克力的围栏围住,成为被保护的对象。艺术家通过调整对象在城市空间与城市景观中的惯常角色,提出假设:实在物/人造物/现成品的功能定义是否确实可靠、不可动摇?


在黄佩姗过去五年的创作中,一个线索一直延续:模仿和模拟。在过去,被讨论的更多的是城市空间中人们在对自然环境的模仿和模拟中形成的新的物态(例如风景园林、花园景观、喷泉)。目前的创作则是新一轮的不同工具的“模仿和模拟”。对于黄佩姗而言,模仿和模拟是带有控制欲和表达欲的行为,当那些和被模仿物貌似神离的物件被创作出来的时候,一种造物的欲望被满足。这样的欲望一方面体现着人类所具有的创造力和控制力,一方面又展示出人类面对欲望本身时依赖与难以抵抗的局限。



预谋一场不清晰的描述 #1 

29 x 131 x 131cm

不锈钢,亚克力

2024‍


举棋不定

68 x 50 x 50cm

亚克力,不锈钢,玻璃

2024



看到黄佩姗作品的那一刻,一种更富诗意的千禧美学氛围扑面而来,裹挟着极端的稳定感。细细分析,这样的稳定感或许来自佩姗对于作品诗学审美表达的掌控,或是摄影与科技媒介中本身带有的纪实、精密的属性,对于Z世代与千禧一代的观众而言更有熟悉的图像及场景带来的亲近感。


然而,这样的稳定如同作品中的空间,似乎只存在某些瞬间的感受之中,难以驻留。艺术家有意或无意地追求作品中流动着的脆弱平衡、表现情感辩证的纠结,不断打破传统的主流预设、建立新的秩序、再向亲自建立的秩序提出质疑,让作品留在永恒开放的可能性之中。



迫降示意图‍‍‍‍

64 x 65cm

铂金印相中间底,亚克力

2023


可以荒诞 

72 x 72cm

铂金印相中间底,亚克力

2023





关于艺术家



黄佩姗,1994年生于云南大理,现工作和生活于纽约和上海。她于2018年获得中国传媒大学学士学位,2022年于美国马里兰艺术学院获得纯艺术硕士学位。

 

个展经历:2024 “再制的现场”,弥金画廊,上海;2023 “涟漪与褶子”,清影艺术空间,杭州;2023 “Artist’s Table”,清影艺术空间,纽约;2022 “re:replicate”,:iidrr Gallery一蹴画廊,线上;2021 “Paradise乐园”,空山美术馆,杭州。

 

近期群展:2024 “If a tree falls in a forest”,San Sheng Art Space,Contact Photography Festival,多伦多;2024 “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清影艺术空间,北京;2024 “越过痕迹的光”,The Parrot,上海;2024 “出神”,牛房仓库OX,澳门;2024 “尺寸可变”,比利时王国驻华大使馆,北京;2024 “纪念品橱窗”,树美术馆,北京;2023 “胸中元自有丘壑”,某某空间,北京;2023 “屿庐青年艺术节”,山中田艺术中心,北京;2023 “Art on Paper New York City”,清影艺术空间,纽约;2023 “艺术深圳”,清影艺术空间,深圳;2023 “A Happy Beginning快乐出发”,LATITUDE Gallery,纽约;2023 “Genesis: A New Generation of Chinese Artists”,前波画廊,纽约;2023 “诗稿”,清影艺术空间,杭州;2023 “Ways of seeing”,Museum 54,纽约;2023 “Spring Pin-up Salon”,:iidrr Gallery一簇画廊,纽约;2023 “MZ.25 (My Condolences)”, M+B Gallery,洛杉矶。


如需垂询作品

请扫描添加画廊客服微信号



往期展览: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弥金画廊官网获取更多资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Gene弥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