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高颜值“男神博士”上热搜,我终于明白名校背后的真相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桌子的生活观 Author 桌子先生
作者:桌子先生
来源:桌子的生活观(ID:zzdshg)
继北大学神韦东奕在网上各种刷屏之后,北大又一名“男神学霸”在网上火了。
之前有人采访“学神”韦东奕,看到他提着一瓶白开水,拿着一袋馒头,穿得极其朴素,连说话都不太利索,很多人觉得他不太正常。
于是,有记者又来采访另外一个北大博士,问他:作为北大博士,你认为你们学校爆红的韦东奕,是个正常人吗?
而这个博士回答说: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正常的人,因为在我们北大人看起来的正常和大多数人看起来的正常,之间的理解是有很大差别的。
就举个例子,在北大你随处都可见也许是我们这个国家最厉害的科学家、数学家、哲学家,他们就骑着很破烂的凤凰车。其实我们很多的老师,就是这个样子的。
有一次,我跟我的老师一起出门旅游,他就拖着一个非常破烂的包,他对我说,他这个包是20多年前买的,一直拖到现在。像这样的事情,在北大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其实它反映出了一个现象,那就是作为一个北大的学生,他其实不太会去关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在意的东西。
他们就沉浸在自己的学术世界里面,与那些世界上真正的真善美的知识去打交道。
所以这就是我们眼里的正常,也可能是大多数人眼里的不正常吧。
自从他的视频在网上火了之后,很多人在评论区惊呼:你说的很有道理,可是你咋这么帅?
还有更多的人专注于他所说的话,觉得这才是精神世界丰富的人,这才是正确的价值观。
“内心丰盈的人,不需要用外在的东西去修饰自己”。
看了这个北大博士的回答,我忽然想起了前段时间在知乎热搜上的“流量明星南大拍戏遇冷”事件。
按照大多数人的思路来说,有大明星过来拍戏,应该是围得水泄不通才对。
可是这些明星来到南大拍戏之后,居然没有一个人来围观,即使他们做了很多的安保措施,也没有人围观。
这些南大学子一个个都专注自己的学业,不被外界干扰。
“能考到那里的学生,都是付出了常人所不能想象的努力,基本都是人尖中的人尖。这些明星的高考成绩,可能还没有他们的零头多。凭啥去围观,和追捧他们?
这些学子身上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他们的目光,永远聚焦在自己身上。自然不会因为几个明星,就打乱自己的学习节奏。”
这两个事件放到一起,我忽然明白了名校对我们普通人来说的意义所在。
很多人谈起名校,就会想到名校可以让你拿到一张发光的文凭,找到一份好工作,这一辈子吃喝都不用愁。
可是我要说的是,名校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如此。
如果只是用金钱去衡量考入名校的价值,那真的是太低级了,它能够带给我们的,远远超过了这些。
圈层和圈层的巨大分野
这是在清华大学,已经下课20多分钟了,但还有很多学生没有离开,而是把老师围在那里,继续请教上课的题目。
这是在北京大学,到十二点十几了,这些学生下课也不立即去吃饭,而是不断找老师讨论问题。
在北大,上课前20分钟,就已经坐满了人,学生都在安静地看书,只等老师到来。
我再带大家看看某些学校上课的场景。
有一组图片叫《沉睡中的大学生》。
很难想象,在学知识的高等殿堂,竟然还有那么多人在下面呼呼大睡。
《人民日报》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叫做《沉睡中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它真实描述了当代大学生的现状。
上课时:
清醒没有发呆的多,发呆没有睡觉的多,睡觉没有玩手机的多;
下课时:
自修没有吃零食多,吃零食没有看连续剧多,看连续剧没有游戏多。
考试时:
不给范围就不会考试,给了范围也只是复印同学准备的答案。
有个学生曾经拍摄了自己所在大专学校宿舍的现状,凌晨3点,一个个的学生,不是拿着手机玩游戏,就是拿着手机在追剧。
我这并不是说专科学校就完全什么都不好,而是想说,学校和学校之间是不同的,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圈层和氛围,也是完全不同的。
人都是环境的产物,当你去到一个坏的环境中,如果你搞学习的话,那么你就会成为一个异类,变得不合群,被大众孤立,那么你为了合群,不得不把自己变得和他们一样。
而当你去到一个好的环境中,如果你不搞学习的话,那么你也会成为一个异类,为了找到同伴,找到和他们的共同话题,那么你不得不逼迫自己变得和他们一样优秀。
作者Angela曾经讲过一个故事。
她朋友有个女儿,是一位喜欢读书钻研的女孩子,以前她在普通学校里,因为爱看书,不喜欢出去玩,和周围的同学有距离。
为了迎合周围朋友的兴趣,这个孩子不得不强迫自己去玩不喜欢的游戏,要去了解并不感兴趣的明星歌手和电视节目,这样才能参与进集体话题中。
后来她考入名校之后,这一切完全变了。
周围的同学,都是成绩优异,以学习为荣,她感到如鱼得水,到处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再也不用担心自己是格格不入的怪胎。
中间她还和之前的同学尝试出门玩过,但她发现,她们之间真的已经没有任何共同语言了。
“她们谈的都是怎么化妆,怎么样才能使用假身份去弄到酒喝,以及怎样去交男朋友。而我感兴趣的是,怎样学好拉丁语,以后上大学是去美国,还是留在澳洲”她说。
这就是圈层和圈层之间的差别,一个想要追求上进,却待在不适合自己圈层的人,是极其痛苦的,而这个圈层,也会慢慢吞噬自己。
而当你去到一个全部都是优秀的、志同道合的圈层的时候,你就会内心狂喜,豁然开朗。
名校带给我们的资源,是无法想象的。
很多好的企业只去名校招聘,而很多校友都是各行业的牛人,他们未来都可能是你的合作伙伴或上司,或者是能够在关键时刻拉你一把的贵人。
很多名校的学子都很看重同门情谊,聊天的时候都会说,你是几字班的,你的导师也是某某教吗,这种资源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而且更更重要的是,这种圈层会蔓延你的一生,影响你的一生。
因为我们大学时候结交的朋友,专业相同,城市相同,往往能够结交一辈子,很多年之后都在走动,有很多都已经成为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同事。
你读什么大学,就决定了你过什么样的人生,决定了你身边有什么样的朋友和圈层。
名校带给你的,
不仅仅是成绩和金钱
有一次,李诞参加《十三邀》的时候,说了一句话:
“我目前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考上名校。”
这句话,许多人都有着无限的共鸣,包括我自己。
为什么李诞人生都这么成功了,还在为没有考上名校而遗憾呢?
因为名校带给我们的,远不仅仅是成绩和金钱。
记得有一次我上网的时候,偶然看到一个国科大的教授,解释了一个“维持人际关系”的课题。
看完之后,我一下子就惊呆了。
什么叫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就是!
这个教授,把一个心理学问题、人际关系的问题,竟然用理科公式、诗歌翻译,再加上生活中常见的细节,给你掰开了,揉碎了,一下子让你听得豁然开朗。
而这些大师在名校里面上的“好课程”,又何止如此?
比如这个复旦哲学王子王德峰教授,他一边抽烟,一边讲的“读经典读到充满法喜才算彻底读懂”,又让多少人茅塞顿开?
比如同频问题,很多人只是简单的认为,同频就有共鸣,而这个老师就把真实的同频直接展示给你看,让你直接更真实地感受到:
很多大师在名校的一课堂,可能你需要读十年书,花更多的时间,才能彻底弄懂。
名校带给你的,不仅仅是金钱和成绩,在那里有最优秀的老师,最优秀的学生,最优秀的学习环境。
而这些东西,无时无刻不在雕刻着你的人生,带给你巨大的精神影响力,让你变得通透、豁达,进而改变你的一生。
如果你有幸读过名校,
那么名校会一直跟着你
海明威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你年轻的时候有幸到过巴黎,那么以后不管你去哪里,巴黎都会跟着你。”
这句话,放在名校身上也十分贴切。
如果你年轻的时候有幸读过名校,那么以后不管你去哪里,名校都会跟着你。
大家都知道,复旦大学的校训和精神内核是:自由而无用。
我见过很多从复旦毕业的人,从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到“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这就是一个名校带给一个人的熏陶和涵养,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在学校或者毕业,无论你到了什么样的年纪,名校打在你身上的烙印,都会跟着你一辈子。
有个作家在自己的文章里面这样写到:
在我的父辈们都在地里刨食的时候,我从农村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名校,我看到了未名湖,看到了博雅塔,看到了世界上最璀璨的舞台,也看到了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读名校不一定可以让你赚很多的钱,但是它一定会让你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在你身上打下一个烙印,改变你的一生。
你在语文课上学过的知识,让你读懂莎士比亚,也读懂霍布斯;
你在地理课上画过的图,可以丈量你去往世界的脚步;
你在经济学上听过的那些公式,让你能看懂一个行业的未来和国家的发展方向;
你在法律课上背过的条文,更是保护自己的一道屏障......
从名校毕业,你可能平凡但绝不会无知,你可能会忙碌,但绝不会无趣。
考入名校,绝不仅仅是为了混一张大学文凭,找一个好的工作,而是可以让你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拥有更丰富的精神世界。
考入名校很苦,学校确实很累,但那是可以照亮你精神世界的灯塔。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走上街头的你就会发现:
考场周围几公里的工地都停工了,市区的汽车不鸣笛了,考场周围的信号被屏蔽,很多的出租车上贴上了考生免费的标志,公交车也免费了,考场门口的矿泉水也是免费领。
所有人都在为高考的莘莘学子而加油努力,我希望所有在考场的孩子,都能考出一个好成绩,如果能够去读名校,就绝对不要选择普通学校。
柳青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
是的,我们人生要紧的地方,往往只有几步,而高考,就是最为重要的那一步。
一座名校汇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好的资源,最优秀的人,那个闪闪发光的舞台,你应该到那里去看看。
那些你曾吃过的苦,流过的汗,做过的一张张试卷,刷过的一道道题,就是托举你人生的一个个阶梯,铺往你通向名校的路。
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
愿今天每一个高考的学子都能考试顺利,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