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涛一句话引4.8亿人热议,道破了成年人之间最大的社交潜规则……

好文拾遗 2021-07-2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读者 Author 土豆


作者:土豆

来源:读者(ID:duzheweixin)
之前看综艺《妻子的浪漫旅行5》,被其中的一幕戳中了心坎。

午夜时分,一对好闺蜜,边喝茶,边闲聊。

没想到,秦海璐突然对刘涛进行了灵魂拷问:

“你说会有人觉得我们俩的友情是塑料的吗?”

刘涛反射性地回答:“那是傻子吧。”

秦海璐乐了,又问道:“那你为什么只有两个闺蜜呢?”


刘涛淡然,说:“我哪有时间对所有人好。”

不经意间的一句话,迅速冲上微博话题榜,引发4.8亿人参与讨论。


网友们纷纷表示,这句话很残酷,却无比现实。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最怕深交后的陌生,认真后的失望,信任后的利用,热情后的疏离。

亦如白居易在《太行路》里说的:

“行路难,不在山,不在水,只在人情反复间。”

年轻时,我们都热衷于社交,执着于认识多少领域的人,在意微信好友是否上千。

历尽千帆才明白,最好的社交状态,应该是自然而然地相处,是不讨好、不勉强、不痛苦。
最舒服的社交,是不必讨好

《红楼梦》里,有这样一段故事。

一天,贾宝玉逃学去后院看戏,但害怕遇见父亲贾政,只得绕远路走。

在偏厅,他遇见了门下清客詹光、单聘仁二人。

一见到贾宝玉,两人都笑着赶上来,一个夸张地抱住了宝玉的腰,一个紧握住宝玉的手,百般奉承,极尽丑态。


只听二人谄媚道:“我的菩萨哥儿,我说作了好梦呢,好容易得遇见了你。”

请了安,又问好,唠叨半日,方才走开……

詹光和单聘仁刻意讨好宝玉,是盼着有朝一日,宝玉加官进爵,能多多提携他们。

但事实上,宝玉却从心底里认为他们攀附权贵,从未对他们青眼相待。

那些需要你讨好得到的感情,那些需要你逢迎换来的在乎,其实敌不过一点风吹草动。

一位作家说过:

“真正能够欣赏到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故作讨喜的样子。”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社交,不是靠一味地迎合和讨好支撑的。

真正舒服的关系,是你做你自己,我做我自己,不需要谁刻意去迎合谁。

忠于自我,也许会失去一些人、一些关系,但那些了解了真实的自己后,依然选择留在身边的人,才是我们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存在。

综艺《向往的生活》有一期令人印象深刻,何炅和黄磊因为搭建蔬菜大棚的事,起了争执。


黄磊认为,应该先用铁钉把木材钉起来,然后再随机应变。

可何炅不认同这个做法,他认为应该先测量田地的长度,要有计划:“你必须有一个大概的长度,不然钉上以后不好锯,因为这个太大了。”

黄磊坚持:“长了没关系,因为这样薄膜可以多个支点。” 

你一言我一语,谁都说服不了对方。

这对二十多年的老友,看似不太和谐,谁都不向对方低头将就,但实际上,是因为两人的关系足够好,有话就说,坦荡真诚。

关于人与人交往,孔子曾提出一个原则: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友直”即真诚,建立和维系最舒服的社交,靠的就是这两个字。

现在越发觉得,遇到那些能相处舒服的、彼此之间坦荡不计较的、把你放在心里而不是做表面功夫的朋友,真是一种莫大的福气。

懂得拒绝,才能活得不纠结

我们常说要“与人为善”,这并无不妥。

但很多人不忍开口拒绝别人的请求,是怕驳了别人的情面,伤到别人的自尊。

于是只好委曲求全,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

周末无事,去舅舅家蹭饭。到他家时,发现表妹正埋头写作业。

我笑着调侃她:“怎么现在的大学生,也有这么多家庭作业。”

她却一脸苦相地朝我抱怨。原来这不是她的作业,而是王叔家女儿的作业,请她帮忙批改。

“哎呀,你是大学生了,小学生这点作业不算什么的啦。”这是王叔的常用说辞。

表妹说,每次要是流露出一点不情愿,舅母就出来打圆场:“都是邻居,改个作业,花不了多少时间。”以此来维护好邻里间的情感。

“真是受够了,一开始以为只是偶尔帮忙,之后竟然每次都来找我,等下还有刘姨家小孩的作业要改。”

表妹嘴上和我吐槽,却还是在笔记本上写下计算步骤及答案,还贴心地标上了作业本对应的页码,方便孩子查阅订正。

“我就是担心他们觉得我小气。”这成了表妹无法拒绝的理由。

明明可以有更多时间去做自己的事,却被所谓的礼貌涵养逼迫着,说不出拒绝的话。

这让我想起《家有儿女》中的一段情节。

隔壁邻居总是向刘梅一家借各种东西,大到梯子凳子,小到锅碗瓢盆,还都是有借不还。

碍于情面,刘梅一家不好意思开口拒绝,却也因此感到烦恼。

最后,是小雪站了出来,大胆地对邻居的要求说了“不”,并要回了之前被借走的东西,帮父母摆脱了眼前的麻烦。


虽然,父母批评了小雪的做法不够礼貌,但大家都感到了轻松和释怀。

在舅舅家蹭完两顿饭,临走时,我嘱咐表妹:

“你应该学学《猩球崛起》里的凯撒,面对种种不公,忍无可忍,积攒全身力量,发出一个地动山摇的‘NO’,自此,天地换新颜。”

与其叹息,生活好累,与我有难,何不拒绝,活得不纠结。

冯骥才有句话说得很在理:

“风可以吹起一大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

懂得拒绝,并不等于变得冷漠、不近人情,而是懂得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动权。

真正的成熟,是做个“冷淡”的人

“你不会想要对每个人都真心相待,因为那样太累了。”

蔡康永在《2021,有一说一》中,说了这番话。

这不是他第一次输出这样的观点。

曾经在一个采访上,他也有过类似言论:

“我鼓励大家做个冷淡的人,因为过于热情不是一个维系良好关系的最佳方法。”

向来以高情商、人缘好著称的蔡康永,为何变得如此“冷漠”了?

我在蔡康永的另一段话里找到了答案,他说:

“我的冷漠就来自于,跟我无关的事少烦我,我得把精力留给我重要的人。

“小S形容我又冷漠又温暖的时候,她就是受惠者。因为我对别人冷漠,我才有时间去理她。

“你如果没有冷漠,就成全不了温暖。”


行至中年,逐渐步入“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越来越认同他的观点。

不必尝试去挽回一段失败的关系,总是有人因为跟不上你的步伐而掉队;不必费劲去维系所有社交,因为大部分最终都是费力不讨好;不必回应所有热情,因为精力和时间要留给真正重要的人。

恰到好处的冷漠,适可而止的关心,是成年人应有的自觉。

正如网上有句话说:“有冷淡,才会衬托出热情;有断舍离,才有过后的轻松和自由。”

前几天清理微信好友列表,发现自己屏蔽了很多人的朋友圈。

翻了翻最近的聊天记录,都是公司的同事和一些有业务往来的客户。

至于群聊,除了几个重要的工作群,其余都设置成了免打扰模式。

遇到一些烦心的事,心情很差时,能一吐为快的,也就那么几个对话框。

就像亦舒说的那样:

“高朋满座,客似云来,然而真正能倾心交谈的,却未必有三两个。”

人类学家罗兵·邓巴曾提出一个名为“150定律”的社交法则:

人类智力允许人类稳定拥有的社交网络是148人,四舍五入就是150人。

这其中,精准交往的人数为20人。

即使你好友上千,可你费尽心思去维护的“人脉”,只是让你的通讯录里多了一个名字而已。

人生如白驹过隙,我们应该摒弃无用社交,做一个“冷淡”的人,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倾注在这重要的20人身上。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你总会遇见很多人,来了又走,去了又往。有的人,淡出视线渐行渐远;有的人,相知相伴一生。

生活很苦,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哪怕只是静静地站着,一句话也不说,也足够美好惬意。

余生不长,学会说“不”,别人才会知道你的底线在哪,你也会因此赢得理解和尊重。

坚韧的感情可以无惧时间,再见,如初见。

如果社交是最美的学习,我愿意作证,因为我们学到了真诚胜于讨好,拒绝胜于纠结,“冷淡”胜于热心,道义胜于私利。

共勉。

-END-

作者:土豆,读者新媒体邀约作者。本文首发读者(ID:duzheweixin)。好文拾遗经授权发布,开白请联系原作者。

往期内容:

点阅读原文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