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结果 | 歧视知觉、内化跨性别嫌恶和社会支持影响跨儿心理健康
最新发现
跨儿心理小组最新研究发现,国内跨性别群体:
1、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知觉,即知觉到社会对自己跨性别身份的歧视。其中,跨性别女性和18岁以下的跨性别者知觉到的歧视最高。
2、存在一定程度的内化跨性别嫌恶,即对自己跨性别身份的嫌恶。其中:跨性别男性和跨性别女性内化跨性别嫌恶水平较高;有满意亲密关系的跨性别者,内化跨性别嫌恶水平较低;公开出柜的跨性别者,内化跨性别嫌恶水平较低。
3、社会支持水平中等偏低。其中: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跨性别者,社会支持水平越高;有满意亲密关系的跨性别者,社会支持水平较高;公开出柜的跨性别者,社会支持水平较高。
4、抑郁水平偏高,焦虑水平偏高,主观幸福感水平中等。其中:年龄越大的跨性别者,抑郁和焦虑水平越低、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
5、歧视知觉、内化跨性别嫌恶、社会支持、抑郁、焦虑和主观幸福感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与研究假设一致。
6、歧视知觉对心理健康(抑郁、焦虑和主观幸福感)存在影响,这种影响有部分是通过内化跨性别嫌恶和社会支持起作用的。具体而言,歧视知觉会直接降低心理健康水平,还会通过提高内化跨性别嫌恶水平、降低社会支持水平,来间接降低心理健康水平。
问卷研究与进展
为提升国内跨儿心理健康水平,跨儿心理小组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项目。其中一项调查研究“跨儿/跨性别者的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由小组志愿者、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小琳负责实施,并作为其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调查问卷于2018年底在跨儿心理小组公众号发布。
(《调查问卷:跨儿/跨性别者的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微信公众号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khhpBxQ2kuqCvwQeZx6Wg)
问卷发布后,获得众多公益机构和热心人士的支持和转发,获得近千人阅读、数百人参与。其中,主体研究收到有效问卷321份,填写问卷的跨性别群体来自全国各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跨儿心理小组在此感谢所有支持者和参与者!
经过半年的研究,论文《我国跨性别群体歧视知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经过专家审核及毕业论文答辩,已获得通过,现公开发布。
论文答辩现场
本研究首次对内化跨性别嫌恶量表进行了翻译修订,首次对国内跨性别群体的歧视知觉、内化跨性别嫌恶、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进行了调查,首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国内跨性别群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部分印证了国外研究者提出的“性别少数压力模型”,即跨性别群体的心理健康受到远端压力(即社会压力,例如歧视知觉)的影响,且这种影响会通过近端压力(即自身压力,例如内化跨性别嫌恶)起作用。研究结果同时也发现远端压力还会通过影响社会支持,来影响跨性别群体的心理健康,这是对“性别少数压力模型”的补充。
接下来,跨儿心理小组将对研究结果和研究中一些有价值的发现,进行详细介绍和解读,欢迎大家继续关注。跨儿可以从中了解如何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工作者可以从中了解如何更好地为跨儿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公益机构工作者可以从中了解如何更好地开展社会教育和倡导工作,改善跨儿生存的社会环境。
跨儿心理小组还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开展另一项研究“跨儿/跨性别者的身份认同及影响因素”,欢迎大家继续支持和参与。
如需阅读论文全文,请点击“阅读原文”,通过百度网盘进行下载,提取码为i7uy。如下载链接失效,请联系跨儿心理宣传员(微信:kuaerxinli-02)获取论文全文。
(百度网盘链接:https://pan.baidu.com/s/1UbSbmVzIuEM5EJ2BYfSA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