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网络电影生态,需要什么样的头部作品?
作者 | 猫叔
在过去的几年里,“网络大电影必须具备网感”“现实主义题材在网络大电影里行不通”是很多片方的经验总结,也几乎成了整个行业的普遍共识。
但是最近,慈文传媒和爱奇艺联合出品的《大地震》,却是一个例外。
《大地震》根据唐山大地震真实事件改编,影片中没有小鲜肉,只有曹卫宇、张晞临、石文中这样的老戏骨,似乎并不具备所谓的“互联网基因”,看上去跟市场上的“主流”网大格格不入。如果按照以往的经验,这样的项目风险极大,并不容易讨网络用户的喜欢。
但让人意外的是,《大地震》上线后,在爱奇艺站内热度达到了5464,爱奇艺评分8.2,上映10天票房分账突破了1000万,而且增长势头依然强劲,持续位列爱奇艺网络大电影票房榜榜首。
除此之外,《大地震》还被《人民日报》新媒体点名推荐,这是网络大电影之前不曾有过的殊荣。
《大地震》的出现,让行业惊讶地发现,原来这种曾经不被看好或者认为与年轻人绝缘的现实题材、非娱乐型题材,在网络上同样可以释放出强大的影响力和票房号召力。
《大地震》能否改变网络大电影潮水的方向?
很长时间以来,古装、仙侠、玄幻题材都是榜单上的常客,也是网络大电影创作的“主流”,而现实主义题材却集体缺失,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罗劲松看来,“我觉得网络上应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至少园子里头不光要有花,还要有树有草,现在全是花,基本上没有树没有草……”
不可否认,古装玄幻接下来可能还将是主流题材,但一个网络大电影行业要想发展,题材多样化也必不可少。
这几年,在《红海行动》《我不是药神》《烈火英雄》的带动下,院线电影里的现实主义题材开始受到追捧,而网络大电影里的现实题材也一直在挣扎中进步,现在《大地震》的出现,或许就是网络电影现实题材崛起的一个信号。
“其实(《大地震》)这个片子很尴尬,唐山大地震的经历者不是网络大电影的收视人群,网络大电影的受众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唐山大地震。我们做过调研,很多年轻人连唐山大地震都不知道,那没办法,只能靠口碑来吸引观众。”罗劲松坦言,在《大地震》上线之初,也面临着这样的困扰。
没有捷径可走,为了赢得口碑,《大地震》只能在影片质量上狠下功夫。
罗劲松透露,因为不可能下矿拍摄,《大地震》用了40多吨钢,搭了十几条矿道,上万平米,宽的窄的,大的小的,铺了50吨煤在里面,尽管没有下矿拍摄,但也同样充满危险。而且光特效镜头就585个,即便是在影片上线之后,也依然还在做特效。
在罗劲松看来,“任何事物发展都是有粗放型的慢慢向精细型发展,包括我们中国人从温饱到吃饱,从吃饱吃好,都是这样发展,网络大电影也一定会越做越精。”
没有投机,不走捷径,踏踏实实做内容,甚至选择了少有的现实题材,《大地震》却照样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更像是网络大电影精品化进程的一个标志性成果,是网络大电影对于精神出路的积极追寻。其对于行业的引导意义,已经超出了影片本身。
更难能可贵的是,《大地震》在正能量、灾难片、网络年轻受众之间寻找到一个很好平衡点,用符合年轻观众审美兴趣的视听语态、急缓搭配的故事节奏、恰到好处的悬念和层出不穷的信息量,迅速拉近和观众的距离,让观众始终保持“沉浸式”的体验,也让影片更加顺畅地传递内容和价值观。
可见,现实题材也可以兼具商业元素,而且年轻观众也是很“买账”的。
《大地震》可能并不会改变网大潮水的方向,但或许能让现实主义题材也跟古装、玄幻一样,成为一种创作的方向和潮流。
这种改变不会立竿见影,但必然会带动更多的现实主义题材跃跃欲试。
重塑网大生态,需要什么样的头部作品?
事实上,因为政策的收紧,网大生态正在发生变化。
7月份,广电总局公示的网络电影规划备案片目显示,一直都是网大热门题材的“古装题材”仅通过5部,公版IP消失,仙侠玄幻题材近乎绝迹,这让很多片方普遍陷入了“方法论焦虑”,犹疑徘徊在所难免。
政策趋紧、红利消退之后,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作品,什么样的作品才会有市场,是所有片方都在考虑的问题。
爱奇艺电影营销负责人孙雪在采访中表示,“我们选择《大地震》作为第二部联合营销的影片,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真情实感,这是现在很多线上的内容所缺乏的。”
确实,不管是哪种电影类型,无论投资是大还是小,一部电影里的真情实感才是最重要的。毕竟,有精神内核,才能实现价值引领。
在《大地震》中,我们看到落难时见人性,绝望处见真情,而爱奇艺上一部联合营销作品《陈翔六点半之重楼别》则是荒诞中有现实、欢闹中有真情。两部作品都正能量满满,但又兼具很强的商业属性,都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温暖的力量。
孙雪透露,在联合营销合作伙伴的选择上,爱奇艺一直都看重影片的商业价值和口碑潜力,同时也一直在积极鼓励创新。
这几年的院线电影,《我不是药神》带火了现实题材,《流浪地球》带火了国产科幻,《大圣归来》带火了国产动漫,在题材多样化的情况下,黑马不断涌现。
在网络大电影方面,爱奇艺作为平台,一直承担起引领行业共识,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责任,而《大地震》《陈翔六点半之重楼别》等作品的涌现,不仅引导行业在向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也让网络大电影焕发出了新的精神面貌。
《大地震》让人们燃起了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勇气,而平台的扶持也让行业有机会进行各种尝试性实验,在平台和片方的共同努力下,这或许将重塑网大生态,构成新的娱乐图景。
爱奇艺联合营销,赋予优秀内容撬动全网的力量
事实上,对于现实题材的传播而言,难点并不在于拍摄制作,而在于如何在题材创新上适合年轻口味,以及在传播思路的大胆突破和创新。然而对于是否适合年轻口味以及传播效果不确定性的担忧,是现实题材走向网络的拦路虎。
作为爱奇艺第二部联合营销的作品,《大地震》在改变用户对网络电影认知的同时,也向行业传达了内容营销的重要性。
从七月份开始,爱奇艺升级了电影营销合作模式,通过“营销分成+联合营销”的模式,主动投入现金、资源与团队,帮助片方挖掘增量用户,真真切切地让影片达到了突破“圈层”和制造长尾的效果,让优秀的影片能够得到相匹配的商业回报。
“为了让更多的用户看到,最一开始我们还是先突出《大地震》的商业属性,用户看到了之后,自发地会产生口碑,自然就会形成正能量的影响和进一步的传播,我觉得是一个正向的良性循环。”孙雪表示,《大地震》让网络大电影第一次跟新浪微博有了官方合作。
其中,微博话题#电影大地震#阅读数5320万;话题#平凡人最圈粉的瞬间#阅读数达1816万,讨论数1.1万;话题#你愿意为谁拼一次命#阅读数2533万,最高位列微博情感话题榜NO.19。
通过社交媒体做情感和社会话题向的引导传播,尽可能地将影片辐射到了更广泛的人群。
同时,话题#电影大地震# 抖音播放量达到232万次,点赞数共计28万左右,热度继续增长。实现了话题的进一步延展和“以短带长”的效果。
孙雪表示,“影片在经过拓展和发酵之后,后续我们还会有一些新的内容延展出来,希望能够给到更多的受众用户能够看到,把影片的长尾释放出来。”
事实上,从上线到现在已经过去十余天,《大地震》一直位列爱奇艺网络大电影票房榜TOP1,并且出现在豆瓣热门电影首页上,就是《大地震》生命力最好的证明。
《大地震》过硬的内容质量固然是其热度持续爆发的基础,而爱奇艺通过“联合营销”构建起的构建内容营销共赢生态,则给了优秀内容撬动全网的力量。
这样的“力量”,不仅仅属于《大地震》,而属于每一部足够优秀的影片。
当然,《大地震》一部电影的成功,并不能代表现实题材的完全胜利,但至少证实了现实主义题材在网络上同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在修正着以往关于现实主义网大的各种陈腐观念,为网络大电影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不过网络大电影要想“出圈”,需要从题材上扩大受众圈层,需要从思想内涵到制作品质都向主流靠拢,向更普世的价值观扩展,这不是一句空话,也并不会因为一部作品就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但至少,现在有《大地震》一马当先,后面自然就会有更多的作品“小步快跑”。期待未来出现更多的“大地震”,带动网络大电影创作紧贴新时代,再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END·
近期热文
《诛仙》口碑崩盘
网络大电影8月市场分析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13752255077
转载 | 加入社群 | 投稿
请联系微信 netwd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