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果川:为什么我要一根筋地带孩子们学建筑
近期,一部关于儿童教育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受到不少教育者及家长们的热切关注,其中第二集探访的是教育大国芬兰。片中,导演周轶君曾问道:“所谓的创造力从哪里来?”紧接着,镜头便转向芬兰孩子课余学建筑的情景。实际上,早在1993年,建筑学就被纳入芬兰的艺术教育课程中,可见建筑学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意义。
孩子为什么要学建筑?是为了获取一项技能、为了以后当建筑师做准备?还是为了能够从中吸收怎样的成长养分?对此,带着疑问,《打边鼓》与有着多年儿童建筑教学经验的建筑师冯果川进行一次深入访谈。发表前经过受访人的审校。
建筑课“叫好不叫座”
DBG:当时创办儿童建筑教育机构“童筑文化”的契机是什么?
冯果川:2012年开始做儿童建筑教育,那时候我在两位女建筑师赵星和小草发起的NGO组织观筑当理事,观筑关注于两件事:一是建筑师的培训,二是建筑师跟非建筑师之间的交流,比如教小朋友做建筑、在公共场合讲建筑课等,其中建筑公开课一直坚持了到现在。
一开始给孩子上课,没有什么长期打算,教完一批孩子以后,不太容易找到新的学生,因为建筑课“叫好不叫座”。虽然家长都说“这个课很好,让我孩子来上一上”,但如果每周都得把孩子送过来,比如半年十几节课,他们又会说“今天要去学舞蹈,明天要上英语课,孩子很忙”,慢慢地,也就没什么时间来上课了。并且,我自己不做招募,只做课程。
期间曾经跟很多机构有过合作,但都没能持续下去。后来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向我们抛出橄榄枝,表示愿意孵化这个儿童建筑教育团队,所以才正式注册“童筑文化”机构。
童筑文化公开课活动现场:世界建筑师系列-阿尔瓦罗·西扎(下)
DBG:你认为儿童建筑课“叫好不叫座”的原因是什么?
冯果川:简单来说,建筑课不是一个“刚需”的课程,它属于素质教育,但是不太容易测试,没有一个标准,不像钢琴、美术那样,需要考级。
一般家长会对孩子升学有所考虑,要么是学考试的科目,比如数理化、语文、英语,要么是学能给孩子额外加分的项目,比如学了乐器,可以进学校的乐队,搞得好的话,有利于申请国外的大学。但是建筑,这些系统都参与不了,于是家长就会说:“虽然孩子喜欢上这个课,但时间分配不过来”。
上建筑课的三重价值
DBG:在你看来,孩子学建筑课,能够具体为他们带来什么?
冯果川:其实每个人都适合去学一学建筑,因为建筑学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 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知识
孩子经常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学了很多知识,但这些知识怎么串起来?建筑的好处,就是它可以像线索一样,串起很多不同的领域。
比如搭一个房子,一是会涉及美不美的问题,这时美育就发生作用了,需要孩子对色彩、比例、质感等进行判断。二,搭房子不垮掉,需要有一些物理、力学的概念与知识,要知道怎么悬挑、怎么做大跨等。三,一些机械的活动的装置也可以带到房子里,比如做一个自动门,这就涉及到科技方面的知识。四,搭出来的房子是给人用的,于是需要对生活进行观察与反思,了解一个人怎么衣食起居,思考空间怎样排列更符合人的生活习惯等。五,房子都有样式,不一定是自己独创的,可能历史上就有人已经做过,比如为什么西方的房子是拱形的,而中国人的房子是木结构?其中就蕴含历史、地理知识。
做建筑就是一个平台,什么知识都可以往里面装,所以它能让孩子更加开阔视野,运用大量知识去讨论。
2. 它是一种创造力的训练
现在来说,占有具体的知识已经不再重要,占有的知识能比网络上搜到的多吗?然而,如何创造性地使用这些知识很重要。做建筑是人类无中生有的一种创造力,跟美术、雕塑不一样,毕竟二者能够写生,是现实的再现。但建筑不是再现的,而是基于人的需求创造出来。
在未来,孩子学知识没有太大意义,但构思能力、创造力非常重要。其中关于构思,还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创造,它其实是一个漫长但又完整的过程。做建筑,先得从观察开始,通过思考发现问题,再到动手实践,不断试错,到把脑子里想的东西,经由工具表达或呈现出来,最后问题得以解决。此后还可能会得到反馈,把别人的意见吸收进来,再进行修改。这样一种理性思维结合感性的和想象力的创造,它不仅仅适用于建筑,也同样适用于开发产品、挖掘商业模式等工作。我们常说,建筑是设计之母,因为它是一种关于创造力的完整训练,这也是我觉得建筑比较有意思的地方。
3. 做建筑要跟物体打交道
我发现,现在的孩子经常玩网络游戏,不太喜欢跟物质世界打交道。然而,虚拟世界有它单薄的一面,虽然玩游戏的时候手也在动,但是那没有重量,体验很单薄、很虚假。至少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我们都是逃不开肉身的,通过建筑,其实可以发现肉身的很多可能性,而这些可能性在虚拟的游戏里无法充分展现。
为此,我们希望利用建筑课,把小朋友带到物理空间,让他们跟现实环境发生关系,让他们去没有空调的地方,让他们去搬相对重的东西,亲手去钉钉子等。在这些活动里,他们会发现,身体本身就是个很好玩的游戏,跟物理的、现实的材料打交道,让自己的身体在现实空间里重新感受,会有很多新奇的体验。
很多时候,我都跟学生讲,没必要都去学建筑,这个世界不需要那么多盖房子的人,但需要建筑学的知识。
我们如何上建筑课
DBG:你们怎么考虑孩子学建筑的进阶问题?如何能让他们在不断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冯果川:我们的建筑课程是成体系的。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我们设有感知课,训练孩子更加敏感、精细的感受力,让他们理性地描述事物,比如区分颜色和形状,然后赋予这些形状更丰富的含义,并学会运用它们。举个例子,在感知课上,先让孩子感受什么是红色,这是最基本的颜色认知;接下来我会追问“看到红色能想到什么”,这涉及对颜色的感受。当孩子能由红色想到一个红苹果时,又追问其感受,这是基于颜色来拓展想象力。另外,也会基于颜色去追问他们的身体反应是什么,再通过做游戏,帮他们把这些感觉变得更清晰。
一开始是感知,慢慢地会尝试操作,为此,我们设有构成课。这类课,没有什么目的性,让孩子自由装拼形状,拼完以后可以就此给我讲故事。
由无目的的操作,再慢慢过渡到有实用性的、有目的的操作,比如搭一个小房子、花园,这就是建构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加进更多东西,比如力学,考虑怎么实现一个跨度,怎么使用更轻的材料、更轻的结构等。另外,我们会把知识变得更精细,比如把建筑进行分解,先是和孩子讨论怎么单独做一个屋顶,让孩子们操作,关注局部,而后深挖。随着年纪增加,孩子知识的丰富性、综合性和精细性,就会逐渐地呈现出来。
虽然课程是按照孩子的成长路径去设计,但这些课程也是循环的。拿观察课来说,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观察课比较多,同时也很简单。到了小学,还会设有观察课,但学习难度加强,比如讨论颜色之间的细腻关系、颜色怎么生成、颜色怎么被应用等。一个建筑为什么选择这些颜色而没有选别的,这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要去思考的问题,但对于幼儿园的孩子,纯粹是玩一玩颜色。
孩子们喜欢上建筑课吗
DBG:孩子在建筑课上的反馈如何?你们又是如何应对的?
冯果川:其实孩子大部分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所以有些课,不能指望所有的孩子都听,这没办法强迫,也没必要强迫。
手工课上,我们的原则是少讲,尽量把讲的东西压缩,让孩子对这件事特别感兴趣、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之后再让他们自己尝试操作。一般来说,只要让孩子上路了,他不需要你管,甚至还嫌被打扰。如果他进入不了这个状态,就会比较麻烦,在启动孩子参与手工课的活动里,并不是每个孩子都特别积极。
DBG:面对这样一些不积极参与的孩子,你们有什么方式去引导吗?
冯果川:我们主要的方式有几个,一是想办法把课程的内容跟孩子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比如做一个屋顶,小朋友对此没什么概念,看到的房子都是平顶屋,没想过有别的形状,这时就要启发他“你出去旅游过吗?旅游的时候,见到的都是平顶屋吗”,带他在他的记忆库里寻找,之后再接着问:“为什么这样的屋顶不是平的?这有什么好处?”
二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比如设计一个阅览室,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我们就要想办法把它拆解成特别简单的问题,可以问他“大家一般在阅览室里做什么”“看书的话,书摆哪儿、怎么摆会比较方便大家使用”等。通过一个个提问,把阅览室所有的设计拆得非常细,让孩子一个个回答,之后把这些问题累积起来,就能描述出大概的样子,把思路建立起来。
三是直接给孩子做选择题,不让他做填空题。比如我们问孩子:“今天想吃啥?”他脑袋一片空白,啥都不知道,但如果告诉他“有包子、饺子、面条、米饭、炒菜”等,给他提供具像的东西,那他很可能就会找到答案。但是,也不能让他选完就算了,还要继续追问:“你为什么选这个而没有选别的?”虽然选择是一个很随意的判断,但背后可能是有一个东西连接起来的,也许跟他的某个记忆、偏好等有关,通过一步一步地深入挖掘,慢慢地,孩子也就有了一个支撑的东西。
以上,其实也是一种思维训练,不论是做建筑设计还是其他,都会不同程度地用到这些思维方式,变成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
儿童建筑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DBG:建筑师的工作节奏非常快,熬夜加班是常态,但在工作之外,你还持续去做儿童建筑教育,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和热忱,这个动力是来源于什么?
冯果川:我主要是想通过建筑,介入到教育,告诉孩子事情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他们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感。但是到现在,我还没明白它怎么赚钱,多年来都是投入性的项目,这是我的短板。
在我看来,建筑课其实可以对现在这种主旋律教育进行调整,在它之外,给孩子们一个空间,释放他们另一部分的想象与认识,而且我们会利用这些课程,让孩子去关注社会。比如我们设有调研的课,让孩子去调研城中村,让他们思考:为什么这些人有好的地方不住、而住在这么恶劣的一个环境里?这个城市是怎么分配这些空间的?很多小朋友到了中学,都还没去过城中村,我们会追问“你为什么没有去过这样的地方?”建筑学确实很有用,可以综合驾驭知识,可以展示孩子的创造力,应对未来的挑战,应对未来的人工智能,但实际上,我们更希望通过这些课程,让孩子对社会、对城市有不一样的认识。
做儿童建筑教育最核心的,还是怎么看待建筑的问题。对我来说,做建筑设计,平时的积累很重要。我经常对建筑学的东西反复咀嚼、反复思考,比如建筑学在当代有什么价值,它应该怎么去推动这个社会的发展等。实际上做儿童教育,也是在思考建筑,所以我并不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
我们的困难
DBG:在做“童筑”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很多困难?
冯果川:基本上都是困难(笑)。最大的困难就是不挣钱,面临持续性的问题,因为赚钱了,这事才能做得更大、影响更广。
我们上课的老师,基本上都是接受过建筑教育的,人工成本比较贵,所以很难盈利。但是如果去培训一些标准化的老师,他们对建筑对设计没有特别多的理解,仅仅是照本宣科,这个课就没意义了。所以我一直坚持,老师本身要带着很鲜活的个性色彩去跟儿童互动,而不是做一个标准化的老师。对此,未来可能会想一些突破的办法,跟一些儿童教育机构合作。
DBG:做这么多年儿童建筑教育,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冯果川:儿童建筑教育的需求还是有的,建筑课对孩子有一定帮助。很多时候,我认为我们的课程做得还不够好,投入的精力不够多,特别是专注于这件事的人,遇到的还不够多吧。所以我希望能投入更多的精力,把这个事情做得再好一点。
*文中用图由受访者提供。
采访:钟刚,劳秀汶(实习生)
编辑:劳秀汶(实习生)
文章版权归深圳市打边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转载、合作及广告投放请联系我们。电话:0755-86549157;邮箱:info@artdbl.com;微信:dabinlou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