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术家的建议|杨国辛:要培养孩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ARTDBG 打边鼓 2022-12-04
杨国辛与女儿,书橱一角


受访:杨国辛
采访:陈颖
编辑:悉通(实习生)


1. 身心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我从来没有要求我女儿画画。她是1980年代后期出生,那个时候有很多种少儿培训班,但是我从来不主张她去上这些。不是因为我是教美术的,我就一定要我女儿也觉得美术最重要,要画得比我还好,我才高兴。她想学什么、对哪个学科感兴趣都可以,为什么一定要她做和我一样的事情?

她妈妈也是教艺术史的,小时候她妈妈也引导她去画画、书写,女儿抱着个速写本见了什么就画。她四五岁的时候画的东西很好玩,她有那种敏感度,画周围的谁在弹钢琴、谁在唱歌,画得很有意思。但是她有兴趣她就做,她没兴趣我也不强迫。

我没有一定要把她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对她也没有什么要求。有的家长会有些功利式的培养,我对这点很反感。我女儿整个成长过程,她身心很健康的,这就够了。这个比什么都重要。


2平等交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判断

女儿中学的时候我也提过她可以报名学习美术。在我印象中,学美术所接触的工作应该少一些那种企业的、理科的压力。但她想学理科。她说,你们那个不行,我看你们成天忙自己的事情,好像对这个社会也没什么贡献。我就说你自己判断,自己决定。我不要替她做决定。

跟孩子平等交流,这是我希望的一种沟通状态。

我父亲要我“管教”说一说我女儿,我就回他说不行。他膝下子女好几个,但我只有一个女儿一张牌,我没牌可打,我不敢得罪她。我女儿大概四五年级的时候,我就跟她交流说,我们什么问题都可以摊在桌面上来谈。

我不轻易去反驳她说的东西,要反驳的时候也不会带着身份去反驳,什么我是爸爸、你是女儿。那会让我女儿在说什么之前先想一想“我爸会怎么想”,那她就会调整对看法的表达。我心里其实是很希望她有主见的,哪怕她的看法跟我的完全相反,甚至让我产生了某种情绪上的压力都可以。

小时候我父亲对我们子女要求很严格,我非常讨厌这种严格。我很尊重他,但他说什么我一点都不想听。他想法比较僵化,平时说话就像社论,一板一眼的,他说我就当没听见。我很小的时候跟我父亲上街,要买一件汗衫。看到一件有个图案的,我说我要这一件,父亲说这很难看的,后来就买了一件上面什么都没有的。但是当时我是很想买那件有图案的。

有时候我女儿喜欢的一些东西,我一点都不喜欢,但她很喜欢的话还是会让她买,我不会说你不能要这个东西。要允许她拥有自己的认识。等她慢慢长大后,她会有自己的判断。


3.理解世界的方式不是唯一的

我女儿本来在中山大学读的生命科学院,但是读了几年以后不感兴趣了,大四的时候就想转方向,本科毕业就到传播学院读硕士了,接着又去英国牛津求学,读的是社会学。

夫人爱买书,家中藏书甚多,我们也经常跟女儿沟通交流,她妈带着她去欧洲、北美、日本,到处看美术馆、博物馆。现在她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判断,不亚于一个从美院毕业的专业水平。怎么判断风格,什么技巧、技法是什么感觉,她讲起来也都很有道理,有时候对我反而是一种提醒。

我们常常说技术和艺术是硬币的两面。我长期从事跟艺术有关的教学和创作,总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去解决,关于语言的问题,关于材料的问题。有时候一看这个东西,技术很好,会关注这是怎么做的。但是当你看到特别感染你的艺术,技术在里面是如何呈现的就并不重要了。我女儿就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切入艺术的。她解读的时候,更多是作品背后的东西。她读社会学的,反而对这个东西更加透彻。

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在广州红专厂展览的画册文章翻译,包括Viola年表的整理,大约80%都是我女儿做的。我和她一起看展览的时候,大的关注点差不多,但是深了就不太一样。比如Viola的作品,展陈很震撼,像在看电影,他可以用好莱坞那种很大的设备来完成这些作品。我很喜欢他的艺术语言和背后的技巧,了解这些对我来讲很重要。但是我女儿看的更多是艺术家的思维和语言以及对世界的认识。

她的理解有时候很有感觉。我记得有一年她在英国,泰特美术馆每年有一个透纳奖。当时她看到入围的作品展出了,就拍了一些图片给我。我问她觉得哪一个获奖的可能性大,她说一个影像装置作品不错,结果获奖的就是这位艺术家。

当你能够在平凡的事物里发现打动你的东西,是很奇妙的感受,而且这个是能支撑信心的。我潜意识里面是觉得艺术可以达到这一点。虽然我干了一辈子这个事情,但这也只是整个人类文明生活的一部分而已,又不代表全部。不一定是画个图、做个小雕塑什么的就是唯一的跟世界发生关系的途径,其实有很多途径。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比艺术重要得多。

对我女儿来说,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艺术对她的吸引力大得多的事情,她要去关注、去研究。她对艺术的理解和喜欢,当成知识系统里的一个面也好,不都是对世界的认识吗?


4. 启蒙是自觉的,没有格式

这么多年来的艺术考试,有多少孩子是喜欢艺术才来考的?我们那时候真的是喜欢,现在很多人考艺术院校是要掌握一门技术,今后要工作、要吃饭的,当然,这无可厚非。但艺术启蒙是个很自觉的事情,尤其创作是没办法教的。

我很讨厌所谓艺术教育的套路。特别是要格式化地教创作课,我是很困惑的。在课堂上谁画的都差不多。教课要写教案、选教材什么的,我上课从来没有按照这个来。创作是靠你自己调动直觉、感受。给你讲了分析理解之后你才去做作品,算什么创作?只能大概讲一下方法、分析一点作品,仅此而已。我教你们创作,你们等于就是替我创作,所以真的没办法教。

人生的启蒙开悟,有时候就是一件事情、一句话、一张图片,不是A、B、C,不是1、2、3这样设定好的。小时候读书,有个同学拉着我去写生。当时我第一次画,好像比他画得还好一些。画了一次以后他再也不叫我了,我就自己画,上不想听的课就在画画,课本边上都画满了。

到了画人的时候,要学解剖,我就自学一本很旧的书(伯里曼写的艺用人体解剖),每一页用笔临摹下来,一张张地勾,头、脖子、胸腔,运动过程当中的变化……用了一个夏天。九十年代考研的时候,考卷里面有一个运动人体的外轮廓,让你把肌肉标出来。这些东西,我在自学的时候就已经记得很清楚了。但在早期纯粹是个人兴趣,就是很偶然地胡乱画一堆。


5. 给孩子的问题以空间,鼓励独立思考

我们家的书、画册很多,我女儿小时候也临摹过画,多少会受到影响。她有什么问题问我们,我就讲讲我的感受,她也讲讲她的感受,但我不会刻意去教她我是怎么看的。

让她自己看,有什么问题我们再交流。如果孩子提问的话,你不要全部回答。如果她一个问题有10分,你讲个3、4分就可以了。回应一部分,留一部分空间。

同时,你不要给孩子一个虚幻的描述。有些东西得告诉她,比如人的善恶,比如人对权力、对物质、对利益的欲望。事好做,人难搞。人性复杂,人的问题就变成巨大的问题。一个很小的事情,就像不起眼的小蝴蝶翅膀一扇,但这带来的变量,对以后都有深远的影响。这些是可以对孩子讲的,但是要把握一个度,讲明白大的趋向就可以了。最好是要教她独立思考,让她自己去判断。


女儿五岁时的速写《法老雕像》


6. 做好这三点:诚实、本领、同情心

不管世界什么样,人一辈子成长,掌握几点就可以了。首先你要诚实。诚实是一个做人的道德标准,但在某种意义上,对世界的诚实是一个人生的态度。另外,要有点本领。第三点,要有同情心。

把这三点做好,比什么都好。


7. 要看到历史

作为家长,我试图让孩子站得更高一点,比如她的选择、她的欣赏能力。在混杂了几千年留下的东西里面,你肯定还是有选择。尽可能让她看到人类文明里优秀的、被历史继承的、和有推动力量的。也不是说一定要强迫我女儿这样,就是在潜意识里想她怎么可以看得更广一点、更深一点。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里面,谁都是短短一段。有人在当代艺术平台上面谈谁的什么地位、成功,我老是笑。一部《中国美术史》也就是荆关董巨刘李马夏,元四家、明四家、吴门四家等等,一分钟不到就可以列出来。人对宇宙的认识越来越广阔之后,你连尘埃都不是。某段历史在几百年后就是几句话带过去了。

我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跟她说,一个是要看地理,另外一个就是历史。地理是一个广度,历史是一个深度,如果你对这个交叉点有一定的研究,你以后看其他的问题会稍微靠谱一点。她最终走向还是跟文化艺术、人文有关,好像没有什么理科生的痕迹了,但是理科的逻辑训练,对她还是有帮助的。

她去英国读书之前,我们飞去洛阳,去了龙门石窟。我们去奉先寺看佛像,去白马寺里面看宋代罗汉的造像,去古墓博物馆看西汉至唐宋壁画。一路上我们聊宋代造型和唐代造型的差别、白马寺的典故。当时是希望她出国以后,在印象里能留下一点这块土地上分量重的东西。很多人在呼喊“爱国主义”这个口号的时候,好像爱国就是爱这一块地,这仅是空间概念。其实更重要的是时间概念,是深度。这块土地上的历史积淀和文明所创造出来的东西是什么样的,你感受一下,我就是这样来看的。

她高中去英国学习过,待的地方不如广州这么繁华。等到她后来又去英国继续求学的时候,我说你别从表面看这个帝国,觉得帝国有点气喘喘的,好像太阳在往下落一样。想想工业革命以来这个国家是怎么改变了世界进程,为什么会走上这条路。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在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里最大的佛像面前,她看了很久。造像是具有一种永恒意义的这种形象,说它是艺术品也好、宗教思想的产物也好,但体现出来的那种人的创造力是很震撼的。走得很近、仰头望的时候,我想这对她是有影响的。


8. 要去看世界

现在讲代沟已经不是年龄上的问题了,在很多问题上面没有产生交集点才是真正的代沟。当你说什么是个问题的时候,年轻人可能根本不认为这是个问题。

在这个土壤上生活,你的环境、你的语言、你流的血液,都是中国人的,不过这里有层次差别。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今天,中国人看世界的眼光已经不一样了,因为国民眼前的窗子打开了,特别是年轻一辈,他们到世界各处走过、看过、学习过。时代在变迁,去到海外学习的年轻人很多。有人问我,你觉得孩子出去好不好?如果孩子想出去,你经济上供个几年没问题,那让他们出去看看吧,没有坏处的。有的孩子回来以后,思维判断真的不一样了。

说一个人眼光好,不就是说这个人能够看到好东西吗?你看不到,他能够看得到,就是我们说的大师。什么是大师?你觉得一扫而过的东西,大师却能够停下来,去关注它、提炼它。水平高、水平低,差别也就在这一点上面。他能看到,我没有感觉,他就比我的眼界、思维高一个层次。

年轻人多去看世界,这是个好事情。我接触的一些海外读书回来的年轻人,工作很努力很拼,也有很多想法,谈话的时候丢出来的词汇往往把我搞懵。这些新东西,在他们这些年轻人身上是很自然的。未来,社会的力量就来自这些年轻人。我真的是寄希望于后来的人。


9. 年轻人不需要历史包袱

我这一辈里有人说,今天的年轻人做的东西没有灵魂。我也在想,说没有灵魂的时候,具体指什么?说白了是对世界的看法,对现实的反射。但是新一代所面对的世界已经不一样了,不要把我们身上的历史经验强加给他们,也不需要让历史包袱在他们身上延续。

我前几年看过两个国外回来的年轻艺术家,作品很好看,方法、语言都很国际化。当时觉得他们的作品有语言却没有语境,和中国当下的现实好像离得很远。但是我现在回过头来再想,他们为什么要背负这些东西?世界未来就是他们的,如果他们没有我们身上背负的历史包袱,何尝不是一件好事情?80年代那种集体无意识的意识确实是有极强的对抗性的,而今天新一代所面对的世界,是很个人化的。当他们以个人化的角度来看世界的时候,何尝不是对以前的一种反其道而行之呢?

有人说躺平都是消极的,但是在某个角度,躺平也是一个态度,一种无奈的情绪罢了。一味批评躺平,不如多问问为何躺平,如何才能不躺平。


10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我对子女的教育并无方法,只是尽可能放平姿态,和孩子平等交流,其余仅有随缘而已。

艺术可以是我的全部,但不是世界的全部,更不是孩子的全部。艺术只是通往世界的一个通道,而认识世界的通道多得很。

世上有伟大的作品,但没有艺术的神话。比起无边的宇宙,人再强大的能动性都是有限的。孩子有对艺术的直觉和感悟固然是好事,但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更为重要。

以前我也有点惋惜,家里这么多书、画册、资料,这是多好的资源。但我女儿现在回头看这些东西,一样也很感兴趣。有一次她说,爸,有本书很好,你要不要,日本东京博物馆出版的宋朝李公麟的《五马图》。然后她就给我在海淘上买了一本,基本是原图尺寸,印刷非常讲究。看来她的欣赏、认识,和我是有共鸣的。



*文中用图由受访者惠允


杨国辛,艺术家,1951年出生于湖北武汉,现任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相关文章


郑达&林欣:电子屏幕不是家庭教育中的“洪水猛兽”

樊林:为什么在美院长大的孩子既反叛又“自卑”



文章版权归深圳市打边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转载、合作及广告投放请联系我们:info@artdbl.com,微信:artdbl2017,电话:0755-8654915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