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安,不说再见

熊志 西部城事 2019-04-19


文丨西部君


今天,很多西安人的心情都有点复杂;很多人都在说再见。


过去两年多的时间,如果把它置于一座千年古城的发展长河当中,它注定只是一个片段。但或许没有人否认,它是西安多年以来的高光时刻。


托管西咸新区、获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GDP总量时隔38年后重回全国20强、经济增速居副省级城市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城市……


要细数西安过去809天的成绩、收获、进步,有很多可以列举的数字,有很多值得回味的细节。


但是,人事有代谢,往来无古今。


西安这座古都,还没有到说“再见”的时候。继续迎头赶路,在古与今之间,找准自己的方位,找到自己该有的位置,仍是未竟之大业。


所以,未来的西安到底会怎样,西安还能做什么,还要做什么,比细数西安过去两年的变化有多大,是一个更需要所有西安人直面的问题。


在《西安的悬念》中,西部君曾分析过2019年西安的三大悬念:能否坐稳全国二十强;经济结构能否提质升级;能否尽快走出秦岭阵痛。


而从更近,抑或是更远、更宏大的视角来看,西安还有更多的悬念待解。

 

01

如何消化809天


率先打响“抢人大战”、多方出击“招商引资”、全力以赴“城市营销”,无论在哪个角度看,西安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都算得上是绝对的明星城市。


但是,城市的发展自有其内在规律。“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西安的振兴之路,也不可能在两年多的时间就完成。当前西安需要继续赶路,追寻更高的目标,但也得同时做好“消化”工作。


比如,过去两年西安新增落户人口过100万,与此同时,房价也经历了一个较大的上扬过程。


在新的发展周期之中,对于已落户的人口,公共服务、就业、房价,如何让他们更安心,如何让落户的人口,抢得来,留得住,也要做好相应的辅助工作。这也关系到西安在新的抢人环境下,能否继续赢得“人气”。


来源:网络


另外,西安过去两年的招商引资规模,以千亿计,一些项目可能已经开始操作,一些可能还在走程序,一些或许仍在观望,如何让这些敲定的合作意向,顺利落地,产生经济社会效益,需要有“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定力和坚持。并从政策的延续性上,给各方吃上定心丸。


这两年多,与其说西安最大的成就,是那些可以用数字标注的成绩,不若是重新确定了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十天前的西安两会仍在强调:


要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打造开放包容不排外的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大力实施“硬科技+”“军民融合+”“互联网+”“高校+”“创业平台+”战略,争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提升丝路科创中心功能,建好国家创新高地。


着眼未来,西安的目标和任务,是非常清晰的。在新的发展阶段中,西安最大的使命,是如何向这些目标更好更快的靠近。


而当下的最紧要任务,是思考如何把这几年城市发展所积累的人气、财气、机遇,消化好,稳固好。

 

02

都市圈时代,“大西安”何为


在济南合并莱芜,东部南京、杭州等都明确提出要增强省会引领力的大背景下,“大西安”如何早日实现,是一个越来越迫切的问题。


2017年开始,西咸新区由西安代管,在这方面已迈出了重要一步。但是,一个真正的“大西安”显然不会满足于此。


根据去年底下发的《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第一阶段:


到2020年,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形成大西安都市圈,基本建立“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六维战略支撑体系,确立国家中心城市基本框架。


户籍人口超过1200万,常住人口超过1500万,城市综合竞争力有效提升,产业规模和经济实力明显提高,经济年均增长8.0%以上,总量迈上万亿级台阶,在副省级城市中经济总量的排序提升至中位。


其中两个指标很关键:户籍人口超1200万,常住人口超1500万。


此前西部君已经分析过,即便在继续降低落户门槛的条件下,西安要实现上述人口增长计划,还是有不小的压力。



特别是考虑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纲要已正式出台,可能引发的新一轮人口吸引力狂潮,从而削弱内地省会的吸引力,西安的人口增长目标,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未来西安会不会有更大的区划调整,有的话,又到底何时将正式提上议事日程,各方关注度越来越高。


来源:网络


其实,上述《方案》中的一个表述,为这个问题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


大西安都市圈由西安、咸阳部分区域及西咸新区为主组成。通过深化西咸新区管理体制调整,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明确大西安都市圈边界,实施“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空间战略,打造大西安“三轴三带三廊一通道多中心多组团”的空间格局,提高空间发展的凝聚力。


很明显,“合理调整行政区划”,西安与咸阳最受关注,也最为关键。


另外,发改委最新出台的加快培育现代化都市圈的发展指导意见,已经明确未来将是一个都市圈时代。无论是发展大西安都市圈,还是早日建成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关中城市群,都需要一个“大西安”发挥带动、引领作用。


西安与咸阳之间到底有没有戏,是“大西安”未来几年的最大悬念,也是可能影响“大西安”发展进程的最大变量之一。

 

03

除了当“网红”,西安还能做什么


西部君一直认为,决定一座城市最终能够走多远的,其实不是经济,而是文化和精神层面的感召力。一旦找到这个层面的优势,城市的衰落很难。


说到文化,西安的古文化底蕴,绝对可以说在全国都算得上是首屈一指。但是,古文化底蕴如何与现代城市的发展相适配,是一个关键问题。


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它们除了经济优势,在文化、气质方面的特点自不用说。



强二线城市之中,成都最显著的形象是“休闲之都”,它与文创、旅游以及电子产业、消费,都非常契合;杭州是电子商务之都,在西湖的诗意之外,整个城市的气质,被重新塑造;长沙,“娱乐之都”尽管存在争议,甚至给人以“玩世不恭”之感,但恰恰蕴含了各种可能性,近年来的厚积薄发,算是一种正名。


而西安,除了“千年古都”的最大标签,似乎仍旧欠缺一个可以与现代经济发展更适配的定位。


或许有人会说是“网红城市”,但“网红”注定只是一种过渡,或者说,它远不足以代表一座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的现代形象。


来源:网络


当然,这几年“网红城市”的造势,算是彻底把西安从“城墙思维”之中唤醒。它意味着西安,终于不再甘于做大西北的龙头,而是试图重新在全国的城市战场中,去争夺自己的位置。


西部君在《大西安,稳住!》中曾说过,这几年西安最大的成就,并不只是表面上抢了多少人、GDP增速超过了多少城市,也不是城市形象有多大改观,而是从心态上摆脱了历史包袱,变得更自信、更开放,更有雄心和斗志。


这一点对于未来的西安将更为重要。经历经济和精神层面的双重洗礼,西安在自身历史文化底蕴的肩膀上,如何实现与现代文化更好的嫁接,找到属于自己的新的精神和文化落点,将决定大西安的发展上限。

 

小结


“西安的地图就像一头狮子,前爪已经跃起,我们要让这头狮子奔跑起来。”

 

过去的两年多时间,西安的确已经完成了起跑。西安人对于速度、对于城市发展的预期,正在被充分调动。但西安远未到达终点,大西安也配得上更高远的发展目标。


行百里者半九十,等待西安的,注定是“星辰大海”,但却还需要跨过更多高山。


进击的西安,没有停息,只能继续赶路。


end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转载、合作微信:hbdx1990xz


MORE往期精选


都市圈时代,你好;送户口式抢人,再见

成都、济南的强省会“代价”

从重庆、成都和西安看西部外贸小阳春 

粤港澳大湾区的七省朋友圈 

留给南宁的时间不多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