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城事

其他

马斯克明牌!多城愿望落空,上海再赢一次

文丨西部菌因为时隔三年再度到访中国,这两天,特斯拉首席执行官伊隆·马斯克(Elon
2023年6月1日
其他

最新一二三线城市排名揭晓!买榜?回应来了

文丨西部菌5月30日,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了2023年《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虽然这个排行榜的争议一直存在,但其让“新一线城市”的概念广受传播,且是连续八年发布,在行业内的影响力还是不可小觑。更重要的是,针对外界的一些争议,今年发榜机构方面再次作出了回应(下文会介绍)。过去一年,在城市商业魅力排名上,一二线城市的格局,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01直接看榜单。4座一线城市排名: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这一结果,与去年完全一致。不过,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城市人活跃度指数方面,于夜间活跃度整体下滑的背景下,广州是唯一一个去年夜间出行人数仍有上升的城市。城市枢纽性方面,受2022年疫情期间物流站点的不稳定因素影响,一线城市中,上海的物流时效性出现大幅下降。0215座新一线城市排名: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苏州、西安、南京、长沙、天津、郑州、东莞、青岛、昆明、宁波、合肥。相比去年,今年榜单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昆明代替佛山,再度跻身新一线城市。很多人都知道,最近昆明引发的关注度不少(紧急辟谣!东南亚桥头堡,要惊醒了?)。因此,对于昆明重返新一线城市,一些网友也表示疑惑。以至于,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专门回应网友:昆明的排名回升主要来自城市枢纽性。城市枢纽性由城际交通基础设施指数、交通联系度、物流通达度、商业资源区域中心度构成,并且同时受到城市所在区域网络的影响。过去数年云南交通网络的建设对昆明在这一指标上的上升也有贡献。详情可以阅读我们的完整报告。昆明城市枢纽性提升的一个注脚是,2021年底,中老铁路正式通车。此外,报告中还特别提到,过去一年,西南地区,尤其是偏远城市的枢纽性指数整体跃升显著,云南、四川、贵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跃至全国第2、3、4位。相比去年,青岛排名由第15位升至第12位,是上升最快的新一线城市;长沙则由第十升至第八位,前进两位。前三名,则继续由成都、重庆、杭州占据。值得注意的是,在15个新一线城市中,北方城市依然仅拿到四个名额,分别为:西安、天津、郑州、青岛。西安继续捍卫在商业魅力排行榜中的“北方第一城”地位。东北地区,在去年沈阳掉出新一线城市后,目前依然空缺。0330座二线城市排名:佛山、沈阳、无锡、济南、厦门、福州、温州、哈尔滨、石家庄、大连、南宁、泉州、金华、贵阳
2023年5月30日
其他

罕见一幕!这座国家中心城市,公开催债

文丨西部菌新的经济周期下,与地方政府“钱袋子”有关的话题,频频引发关注。这两天被热议的一个现象是,贵为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的武汉,在当地的媒体上刊登了一则催债公告。这个一整版的《武汉市财政局
2023年5月29日
其他

紧急辟谣!东南亚桥头堡,要惊醒了?

文丨西部菌这几天,热度能够和“慧泊市”南宁相媲美的,可能只有昆明了。很巧的是,这两座城市都号称是“东南亚桥头堡”。前者是因为“天价停车位”事件引爆全网关注,这个相信多数人都听说了,就不再赘述了。后者则是因为一份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会议纪要。不过,最新消息显示,昆明市国资委已发布严正声明,称“昆明银行口专家路演要点”和《昆明城投专家会议纪要》为不实信息传播,并强调已采取法律手段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尽管相关传言已被辟谣,却很难不再次让更多人关注昆明这座城市。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去年初云南主官曾公开喊话昆明——要从感觉良好中惊醒起来。这一次,昆明真的要“惊醒”了吗?01网传的会议纪要透露,昆明部分城投企业(地方融资平台)到期公募债偿还困难较大,地方政府正多方筹措资金,包括向某东部大市城投借钱,但仍面临较大压力。那么,昆明目前的状况到底怎么样?从今年1-4月的经济数据来看,昆明的发展目前看起来其实是比较正常的。公开数据显示,1-4月,昆明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6.8亿元,同比增长9.1%。更令人意外的是,对土地财政依赖较大的昆明,在当前房地产行业大变的今天,甚至走出了一波逆势上扬的行情:1-4月,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8.8亿元,增长2.8%。当然,如果放在一个更长的周期下来看,昆明目前的压力的确不算小。比如,2019年,昆明政府性基金收入(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主),达到956亿元高峰,此后便开启的是下滑之路:2020年,737亿元;2021年,451亿元;2021年,146亿元,同比下降接近68%。要知道,昆明对房地产的依赖程度一直比较高。如疫情前的2019年,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区域房地产依赖度》显示,在40城中,昆明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仅次于三亚,排在第二,成为2019年房地产依赖度最高的省会城市。在这种情况下,伴随着过去几年土地出让收入的腰斩,昆明的压力可想而知。02事实上,从过去几年的GDP增速,也不难感受昆明的处境。2020年,昆明GDP同比增长2.3%,排在省会城市倒数第七;2021年,昆明GDP被沈阳反超,增速3.7%,更是排到了省会城市倒数第一。正是在这种情况下,2022年初,云南主官公开直言,“昆明要认清问题、认清差距、认清短板,从感觉良好中惊醒起来,从安于现状中振作起来,从争先恐后中行动起来”。好在,被点名的昆明,在2022年就打了一场翻身仗——全年经济增长3.0%,领跑西南四大重点城市。更重要的是,常住人口增加9.8万,居全国第六、西南之首。其实,昆明曾在相当长时间里都属于增速优等生。《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显示,昆明GDP增速年均保持在9%以上,增速仅次于贵阳、拉萨,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三位。另有统计显示,在2010年-2020年的十年时间里,昆明GDP增幅达到217.6%,在省会城市中排名第六。也正是得益于GDP的高增速长,昆明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3051.62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7222.5亿元,连续跨越了4000亿、5000亿、6000亿、7000亿元台阶。尤其是2019年,昆明GDP总量分别超越沈阳、长春、石家庄、南昌、哈尔滨5个省会城市,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排名由第17位攀升至第12位。人口方面,据“七普”数据,在2010年到2020年的十年时间里,昆明常住人口由643万增加到846万,并与佛山、长沙、哈尔滨、大连一道,跻身特大城市之列。03不过,昆明乃至云南在过去的GDP高速增长,和投资拉动有着直接关系。这一方面,是由于本身的底子较薄弱,无论是在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还是城建方面,都需要持续的投入。这或也是当前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也与产业结构有关。2022年,昆明三次产业占比为4.3:32.0:63.7,三产占比几乎是二产的2倍。但注意,这并不是说三产太发达,而更主要还是二产过于薄弱。比如,2021年,昆明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8%、-2.6%和93.8%,分别拉动GDP增长0.3、-0.1和3.5个百分点——二产几乎成了最拖后腿的领域。不过,这也不算太让人意外。毕竟,相对重庆、成都、西安乃至兰州等西部重镇,昆明在历史上就缺乏工业底子。一个可以佐证的细节是,根据云南省发布的《关于支持曲靖市建设云南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云南打造先进制造业中心的重要使命,居然是由副中心曲靖来承担。这在全国恐怕都是不多见的。所以,在去年被公开喊话要“清醒”后,昆明推出了《关于促进工业投资三年倍增的实施方案(2022-2024年)》,其中明确提到:到2024年末,昆明市工业投资在2021年的基础上实现倍增,工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要从2021年的11.4%稳步提高到20%以上。该方案还强调,实施招大引强攻坚行动,力争每年新引进产业项目(房地产除外)中工业类项目投资额占比不低于50%。但是,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昆明在工业上要如期实现三年倍增目标,不确定性或正在增加。比如,2022年,昆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仅为3.0%,大大低于全省(7.7%)水平。当然,今年的情况似乎正在好转。1-4月,昆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较1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21.5%。而就在这个月,昆明还专门组团赴堪称云南工业标杆的曲靖考察学习,并提出要将继续坚定不移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大抓招商引资、大抓项目建设、大抓营商环境建设,推动产业发展实现大突破大提升。04放在更大的视野下来看,除了挖掘好工业方面的潜力,昆明的主要机遇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省会”战略。2022年初,云南公开提出开展“强省会”行动,要“以省会之强带动全省之强”。应该说,在这方面,昆明的潜力是值得期待的。要知道,相对多数省份,云南的区域经济布局有着特殊性,16个市州中,有一半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州,还有一些属于边境城市。它们普遍缺乏工业基础,除了发展旅游业,其余的选择并不多。因此,云南省的经济发展带动力量,明显要更依赖于综合基础最好的省会城市。而截至2021年底,昆明经济总量占云南省比重不到27%,人口占比不到20%,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均属于中等水平——可以提升的空间还很大。仅以人口为例,云南全省常住人口达4700万,若昆明人口占全省的比重提高到30%,意味着都还有超过500万的增量。二是,对外开放优势。2020年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提高昆明等省会城市面向毗邻国家的次区域合作支撑能力。这主要是因为昆明在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上的特殊地理区位优势。目前,中国-南亚博览会已永久落户昆明;南亚、东南亚多个国家也在昆明设立了领事馆。昆明的领事馆数量仅次于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沈阳,居全国第六位。此外,随着中老铁路于2021年底开通,昆明作为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的“桥头堡”地位,也有了更坚实的支撑。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的外贸格局下,东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更加巩固,昆明在这方面的优势有望被进一步激活。而就在去年,昆明被进一步赋予重任——正式托管磨憨共建国际口岸城市。官方也明确表示,昆明加快发展具有独特的春城生态优势、资源禀赋优势、省会发展优势、开放门户优势、政策叠加优势。当然,对昆明来说,正如此次传言中的一些担忧,眼下所要解决的问题,确实不少。只有应对好眼前的压力,把优势充分利用好,春城,才能真正迎来春天。END商务合作、转载开白联系:微信:zmxzyh50(备注身份优先通过)未经授权请勿擅自复制、转载任耀龙律师团队为西部城事提供版权及法律服务区域丨地产丨财经
2023年5月24日
其他

宝马“翻车”,这个城市急了?

文丨西部菌因为一个冰淇淋,作为全球知名豪车品牌的宝马,在中国正陷入史无前例的舆论漩涡。但感到压力的,可能不只有宝马。014月20日,有网友爆料称,在2023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的宝马MINI展台上,工作人员发放冰激凌时,疑似区别对待中国和外国访客。随着现场视频的曝光,此事不出意外地引发网友集体吐槽。甚至有媒体表示,因为一个35元的冰淇淋,宝马“拒绝的是3162亿的中国市场”。最新的回应中,宝马MINI官方表示,现场预留了少部分冰淇淋给同事,视频中“老外”是员工,他们佩戴了员工胸牌。并强调,事件当中的两位礼仪小姐姐也是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可不可以请大家给她们多点宽容和空间?但对于这一回应,网友显然并不买账。这次意外事件,是否会直接波及宝马在华销量,目前还需要观察。但是很显然,如果此事真的演变为宝马在华的形象和销量“滑铁卢”,影响绝非小事——不止是对宝马。02中国市场对宝马到底有多重要?根据宝马2022年财报,该年度宝马在中国的销量接近80万辆,尽管较2021年下降6.4%,但在其全球总销量中的占比仍高达33.1%。也就是说,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宝马,卖给了中国人。事实上,中国市场已连续十来年成为宝马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营收方面,宝马2022年全年营收1426.1亿欧元,其中,来自中国的营收(基于客户所在地)增长65.3%至418.81亿欧元,按当前汇率算约合人民币3162亿元,占总营收的29.3%。也即,宝马接近三分之一的营收都由中国市场贡献。根据最新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汽车销量,今年前三个月,宝马中国销量达到194773辆,与上年相比,虽然销量同比下滑6.6%,但占总销量仍高达37.6%。时间回到20年前。2003年春,宝马集团在北京与中方合作伙伴举办了隆重的签约仪式,时任宝马集团全球董事会成员几乎全部到场。由此宝马成为中国加入WTO后,在华建立合资企业的第一家跨国汽车公司,也是第一个落户中国的豪华汽车品牌。经历过去二十来年的突飞猛进,中国市场在宝马产业版图上的重要性逐渐提升。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就曾经用“第二故乡”来定义中国市场之于宝马的意义。而就在此次上海车展前夕,宝马中国大中华区总裁高乐出席活动时曾高调表白:“BMW家在中国,不是挂在嘴上的,而是刻在心里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冰淇淋事件”,无疑让人唏嘘。03今年刚好是宝马工厂落户中国的二十周年。而这背后,有一座与宝马高度捆绑的城市——沈阳。今年2月,一辆全新的纯电动BMW
2023年4月21日
其他

这个城市打响第一枪!都市圈“收缩”时代来了

文丨西部菌都市圈是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词。截至目前,全国有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共六个都市圈的发展规划获得国家批复。就在大家都在观察,到底谁能够拿下第七个“国家级都市圈”头衔之时,决策部门关于都市圈建设的一个最新回应,引发广泛关注。19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的9月份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就合理确定都市圈空间范围等热点话题回应了社会关切。其中有两个表述值得划重点:不能跨越发展阶段,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推动都市圈建设;各地在确定都市圈范围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顺应产业升级、人口流动和空间演进趋势,做到集约高效发展,防止盲目扩张规模。这意味着,都市圈不是随便几个城市画个圈就能建的,都市圈的范围也必须有严格限制。相对于目前很多地方在都市圈规划上的大手笔,都市圈建设或正在进入一个“收缩”时期。并且,已有多个城市做出了实际行动。01就在这次发布会的第二天,也即20日上午,湖北省举行了武汉都市圈发展协调机制第一次会议。会议传出了一个颇为新颖的概念——“武鄂黄黄”。相关的具体表述为:大力发展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加速打造引领湖北、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重要增长极,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坚实支撑。从公开报道来看,“武鄂黄黄”的概念,应该最早于今年6月就被湖北官方提出。当时相关报告中的表述为:大力发展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将武汉都市圈打造成为引领湖北、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重要增长极,到2035年建设成为人口规模超3000万、GDP超6万亿元的世界城市和都市圈。综合这些官方信息来看,武汉都市圈未来应该主要就是由武汉、鄂州、黄冈、黄石四地构成。这也应该是全国第一个对都市圈范围进行“收缩”的案例。从城市数量看,武鄂黄黄相对于已被提了近20年的武汉“1+8”城市圈,几乎缩水了一半。实事求是地说,武汉“1+8”城市圈,占湖北全省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二分之一的人口,三分之二的地区生产总值,的确更像是一个城市群的体量。02要知道,都市圈其实是有确切定义的。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这次发布会,甚至对都市圈的国土面积定下了一个具体的区间——“从地方已印发的发展规划来看,都市圈范围大多是2万多平方公里”。而武汉“1+8”城市圈的国土面积接近6万平方公里,显然大大超过了上述范围。当然,即便是“缩水”后,武汉都市圈的发展目标仍然堪称宏伟——引领湖北、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重要增长极。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武汉、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目前,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已经获得国家批复。武汉都市圈的最新范围确定,发展规划的获批应该也快了。03武汉都市圈范围的“收缩”,是第一个,但并非唯一。上个月,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在官网发布的《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就对深圳、广州等都市圈的范围都进行了再定义,主要特点就是范围缩小。从武汉到深圳、广州,可以想见,都市圈范围的划定将越来越规范,盲目扩大将很难通过审批。这势必意味着,原本一些想搭上都市圈便车的非中心城市,将失去纳入都市圈的机会。与此同时,从发改委最新的回应来看,一些没有“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城市”依托的都市圈,也很可能被“除名”,或至少名不副实。根据《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2021》披露,目前全国有34个都市圈,可分为成熟型、发展型、培育型三类。可以看出,各都市圈的能级、领头城市的带动辐射能力都有较大差距。若严格按照发改委对都市圈的定义及相关要求,有些都市圈显然是比较牵强的。更重要的是,这34个都市圈只是“国家”层面的。如果到地方,都市圈几乎有泛滥之势,用“遍地开花”来形容都不为过。比如,湖北就提出了要加快建设以武汉、襄阳、宜昌为中心的三大都市圈。此外,山东也规划了3个都市圈,广东更是规划了5个都市圈。这些都市圈中,能够真正笑到最后的,肯定只能是少数。04说到都市圈收缩,应该很多朋友会想到收缩型城市。但它们并非是同一个概念。前者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部分城市由于产业不振导致人口持续流出,而沦为收缩型城市,这是一种被动承受的结果。而都市圈收缩,主要是从规划开始防止摊大饼,是一种主动选择的结果。这实际上是一种理性之为。且不说“过大”的都市圈,本身就不符合都市圈的概念,在目前的经济大环境下,任何发展规划应该都要更务实了。之前,西部菌在《严控!这些城市不能修地铁了》中也说过,在新的经济周期下,我们可能会发现很多与过去城镇化高歌猛进时期完全不一样的变化。可以说,都市圈的收缩,就是一个新的注脚。MORE往期精选商务合作、转载开白联系:微信:zmxzyh50(备注身份优先通过)未经授权请勿擅自复制、转载任耀龙律师团队为西部城事提供版权及法律服务区域丨地产丨财经
2022年9月21日
其他

严控!这些城市不能修地铁了

文丨西部菌地铁一响,黄金万两。很多人都关心自己所在的城市能不能修地铁?能够修多少地铁?前几天,西部城事的后台都还有朋友在提问。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日常交通出行的便利程度。同时,各城市的交通运营里程,也经常被拿来作比较,已经成为衡量城市软实力的一个重要象征。不过,从近几年传递出的种种信号来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这不,最近的一则消息,又再次让很多城市的地铁梦凉凉了。01近日,潍坊市交通运输局在回复网友“潍坊是否满足轨道交通建设条件”的留言时表示,城市轨道交通仍执行“严控政策”。网友在留言中提到,“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第51号令发布,请问国家对第一轮申报轨道交通的城市是否已经放开?如果放开了,潍坊是否符合条件?”对此,潍坊市交通运输局回复表示,该局近期通过多渠道向国家发改委了解有关信息,得到答复是“城市轨道交通仍执行2021年9月的严控政策,国家发改委仍不受理一般地级市首轮建设规划”。这个答复其实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去年6月,湖南省发改委在回复网友的相关提问时(注意!这些城市至少未来五年都没机会建地铁),就透露:国家已经不再受理启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申请(即首轮规划)、已有地铁的城市从严控制新一轮建设规划审批。两座城市的相关部门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无疑说明“不再受理启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申请(即首轮规划)”,确实是已有明确规定。大家对此无需再怀疑了。这直接意味着,至少到2025年,我国的城市地铁版图上,都很难再出现新面孔了。仅有的例外,可能属于那些依靠中心城市,可以借助市域铁路间接通地铁的城市了。比如,日前市域(郊)铁路成都至眉山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获得批复,标志着成眉线工程将进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02应该说,国家对地铁建设的“收紧”,其实早就开始。2018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即52号文,就将轨道交通修建门槛显著提升。申报建设地铁和轻轨的城市,市区常住人口分别要达到300万人和150万人以上,GDP要分别达到3000亿和1500亿,财政收入要分别达到300亿和150亿以上……而2021年以来的进一步“严控”,意味着门槛继续提升,这直接断了那些仍在积极争取的城市的念头。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其实并不复杂,那就是源自经济整体降速带来的地方财政压力。毕竟,地铁从修建到运营,都是一笔不菲的成本,真的不是一般的城市能够“玩得转”的。在过去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快速膨胀的时期,这样的成本还可以说不难“消化”,而到了现在,房地产下行,人口进入负增长,多地财政亮起红灯,甚至连公务员也不得不减薪,地铁建设背后的风险问题,已经无法被忽视。并且,西部菌认为,地铁建设的放缓,将不会是孤例。在新的经济周期下,我们还可能会发现很多与过去城镇化高歌猛进时期完全不一样的变化。有几个显著的倾向应该值得高度注意。比如,投资、购房,都不应该再继续过度迷恋一些配套不成熟,更多只停留在“规划”中的新区。因为相关的配套完善和落地速度,要较以前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再比如,非中心城市与中心城市的差距恐会继续拉大。这一点其实和房价一样,在过去我们习惯了“普涨”,几乎一二三四线城市闭眼买房都能躺赢。但现在的情况,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到了。也就是说,越是在大环境下行的情况下,核心城市的优势会进一步突显。总结一点,大家要适应“慢下来”的节奏。我们以前经常说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似乎每天都在发生巨变。现在来看,这样一种势头至少在绝大部分地区恐怕是一去不复返了。这样一种巨变之下,城市要学会“适应”,归根结底,是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也要学会“适应”。MORE往期精选商务合作、转载开白联系:微信:zmxzyh50(备注身份优先通过)未经授权请勿擅自复制、转载任耀龙律师团队为西部城事提供版权及法律服务区域丨地产丨财经
2022年8月25日
其他

全国第一水电大省限电停工!四川的“牺牲”有多大

文丨西部菌在南京,一只老鹰中暑坠江。在重庆,嘉陵江被晒成“嘉陵工”。在上海,网友晒电费,有人一月5000多。在河南信阳,女子高温天买活虾到家熟透了6只!在北极,这个夏天可以穿短袖……今年夏天的高温天气到底有多“热情”,相信多数地方、多数人都感受到了。而持续的高温之下,电力的重要性变得前所未有的突出。这里面,有一个电力充裕的省份,虽然也遭遇着高温炙烤,但却只能默默选择让工厂停工,放高温假,以满足居民的用电需求。这就是四川。作为全国第一水电大省,以及水电外送量第一大省,四川为何走到了这一步?01今年的高温天气,不仅多地气温屡创新高,而且持续时间长。四川就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上周,四川省召开电煤电力保供协调机制第十七次会议,会议指出,进入7月以来,四川省遭遇了60年一遇的极端高温天气,用电负荷接连6次创历史新高,最高达到5910千瓦时,电力供应面临巨大压力。8月7日开始,四川更是迎来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峻的高温干旱灾害性天气,面临历史同期最高极端高温、历史同期最少降水量、历史同期最高电力负荷三“最”叠加局面。而这样的“极致”考验,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据中国气象局官网发布的16日高温实况排行榜,截至16日17时,重庆、贵州、四川三个省份包揽了高温榜前十名。其中第一名北碚区,最高气温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4摄氏度。到底有多热,大家可以感受下:历史罕见的持续性高温考验下,“空调续命”不再是一句调侃,各地用电负荷都急剧上升,“缺电”成了很多地方共同面临的大考。但,作为电力大省的四川,却走到停工限电这一步,还是让很多人意外。8月14日,四川省经信厅和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联合下发《关于扩大工业企业让电于民实施范围的紧急通知》:要求自8月15日起取消主动错避峰需求响应,在全省(除攀枝花、凉山)的19个市(州)扩大工业企业让电于民实施范围,对四川电网有序用电方案中所有工业电力用户(含白名单重点保障企业)实施生产全停(保安负荷除外),放高温假,让电于民,持续时间至20日24时。一时间,多地都传出了工厂停工放假的消息。比如,宁德时代四川电池工厂因限电停产;富士康成都厂区15日起停产至20日。此外,四川美丰、泸天化、浩物股份、国光股份,以及河南的中孚实业等5家受影响的上市公司,也均对外作出回应。值得注意的是,重庆同样因为电力供应告急,部分地方也不得不选择了停工限电。02全国水电第一省,以及西电东送的主要省份,四川本身是不缺电的。而现在出现停工限电,着实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在全国能源一盘棋的战略之下,四川在关键时刻宁愿“委屈”自己,也要承担起西电东送的责任。2021年,四川水电装机容量接近9000万千瓦,连续五年水电外送电量超过1300亿千瓦时,位居全国第一。今年7月1日,随着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启动送电,四川已投运5条特高压工程。其他4条为: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复奉线,2010年投运)、锦屏—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锦苏线,2012年投运)、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宾金线,2014年投运);雅中—江西特高压工程(2021年6月投运)。此外,第6条特高压工程:白鹤滩—浙江特高压工程,也将于今年年底建成投产。据川观新闻的报道:自1998年完成第一次川电外送以来,目前四川省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运行最复杂的省级枢纽电网,累计向外输送清洁能源超过1.3万亿千瓦时,相当于13个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截至2021年底,四川水电外送电量连续五年超过1300亿千瓦时,占自身水力发电量的约1/3。据统计,四川电力外送惠及江苏、浙江、上海、江西、重庆、陕西等多个省份。甚至有说法称,上海家庭里每五盏灯泡里面,就至少有一盏是四川点亮的。在一定程度上说,这展示的正是四川作为水电资源大省的担当。要知道,西电东送之所以叫“送”,而不是“卖”,是因为在“全国能源一盘棋”的战略计划之下,输往东部地区的电力,并不是按照市场价格计算的。可以参考的一个数据,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的披露:以“西电东送”南部通道为例。云南、贵州、广西三省每年送广东电量2000亿千瓦时,以此计算,2008年,贵州送广东电价为0.333元/千瓦时,而广东省的平均销售电价为0.731元/千瓦时,扣除供电成本0.0591元/千瓦时,购销利润为0.2789元/千瓦时。课题组测算,贵州省每年向广东送电480亿千瓦时,广东则每年可从所购“黔电”中直接获利133.88亿元。而按全年2000亿千瓦时计算,广东的购销利润接近560亿元。如果还考虑到修建水电站背后的生态保护、居民安置等问题,毫无疑问,在“西电东送”的国家大局中,包括四川在内的一些西部省份默默承担了很多。尤其是在今年电力极其紧缺的情况下,四川一方面要继续承担好“西电东送”的重任,另一方面却不得不停工限电,这种承担和付出,更是被放大。这一点,也让人对于中国不同区域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区域所扮演的角色,有新的认识。03当然,靠停工限电来保证最基本的民用电,这种方式是无奈的,也只能是暂时性的。大家都知道,受疫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今年企业的压力普遍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又因为电力紧缺的客观原因不得不选择停工,这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地方经济发展来说,都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事实上,就在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深圳主持召开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其中就明确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四川,这6个经济总量、市场主体数量、吸纳就业都占全国四成以上的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挖掘自身政策潜力保市场主体稳经济。在这个背景下,为保障东部地区的电力供应而“牺牲”自己的四川,显然也应该得到支援。让人欣慰的是,就在16日晚间传来好消息,国家电网相关领导在与基层单位视频连线,调研指导电力保供工作时明确指出,要坚持全公司“一盘棋”,发挥大电网资源配置作用,组织跨区跨省余缺互济,最大限度支援川渝地区电力供应。这或意味着,川渝两地停工限电的无奈局面,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不过,相信更多人最期盼的是,这“该死的”高温天气早点过去吧。MORE往期精选商务合作、转载开白联系:微信:zmxzyh50(备注身份优先通过)未经授权请勿擅自复制、转载任耀龙律师团队为西部城事提供版权及法律服务区域丨地产丨财经​​​​
2022年8月16日
其他

这一次,四川正在“虹吸”成都

文丨西部菌这几天,全国各省高考成绩基本出炉,考生们都在忙着填报志愿。志愿到底如何填,优选选学校,还是选专业,抑或是选城市?不同的志愿填报指南都各有各的说法。西部菌认为,它们都各有各的道理,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西部地区,作为高校集群发展“西三角”战略支点的西安、兰州、重庆、成都,一定是考生们的热门志愿填报城市。同时,西部菌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从大学的分布看,与人们想象中的高校都在往中心城市集中的情况有所不同,在四川,大量原本聚集在成都的高校,正在“疯狂”往省内各地级市建分校。不夸张地说,在高等教育领域,四川“虹吸”成都的趋势,越来越明显。01成都的高等教育实力到底如何?从大学生数量来看,2021年,全国在校大学生数量超过100万的城市仅有6座,排名依次为
2022年6月27日
其他

一个巴掌响彻全国!229万人封城60天,丹东何以至此?

就在6月24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再次重申“九不准”要求,包括不准随意延长中、高风险地区管控时间,不准随意以疫情防控为由拒绝为急危重症和需要规律性诊疗等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等等。
2022年6月24日
其他

三年亏八亿!智翔金泰冲刺科创板,川渝首富能否复制疫苗奇迹?

文丨西部菌今天开始,全国各地高考成绩陆续揭晓。而在重庆,有一位大佬正在送自己的“二胎”赴科创板赶考。6月2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重庆智翔金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上市申请。招股书显示,智翔金泰本次拟募集资金39.8亿元,主要用于抗体药物研发项目,抗体产业化基地项目一期改扩建等。哪怕在川渝地区,智翔金泰目前也仍是一家“默默无闻”的企业。此番IPO吸引了不少眼球,关键就在于它背后的实控人正是有着“疫苗大王”之称的蒋仁生。作为千亿市值疫苗龙头企业智飞生物的掌门人,蒋仁生目前已经是整个川渝地区的首富。此番推动旗下第二家企业赶赴资本市场,意味着其身价有望继续刷新。过去几年,因为疫苗而身价暴涨的蒋仁生,这一次还能继续如愿吗?01根据招股书,智翔金泰是一家比较年轻的企业,其于2015年10月在重庆巴南成立,注册资本为2.75亿元。其控股股东重庆智睿投资,为蒋仁生和智飞生物持股的企业,蒋仁生持股90%,智飞生物持股10%。公司是一家创新驱动型生物制药企业,主要产品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等治疗领域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和双特异性抗体药物。不过,由于创新药研发的长周期性,目前智翔金泰仍未有任何医药产品问世。所以,其招股书披露的财务信息也显得相对简单。目前,智翔金泰共有12个在研产品,截至5月31日,有5个产品(8个适应证)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但最早上市的产品都预计要到2024年,也即至少也还得等待一年半以上。这也等于说,至少未来一年多,智翔金泰都仍将没有药品销售收入。众所周知,创新药企业比拼的主要便是研发能力。招股书显示,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度,智翔金泰研发费用分别为1.25亿元、2.28亿元和
2022年6月23日
其他

成都“40条”公布!事关消费、抢人、地铁、房地产

文丨西部菌“稳住经济大盘”,眼下成了最大的共识。从国家到各地,都在持续出台“稳增长”措施。继在今年4月出台“助企健康发展30条”后,成都又于6月21日公布了《增强发展韧性稳住经济增长若干政策措施》,涉及财税、金融、产业建圈强链等9个方面,共40条措施。来源:锦观新闻“40条”是成都在全面落实国家、省上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为了给稳增长“添举措、扩范围、加力度”而出台的,所以更具针对性和指向性。这其中,大家最为关心的消费、房地产、金融、就业、地铁等都涉及到了。西部菌从中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作简单解读。01首先看消费。2021年,我国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5.4%,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架“马车”,所以谈“稳增长”就不可能不提消费。成都本身是全国重要的消费热点城市,2021年,以9251.8亿元的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列全国第六,仅次于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深圳,略高于GDP排名。所以,这次出台的“40条”中,消费占据着重要分量。比如,专门提到“促进消费恢复发展”。包括:鼓励营造新消费场景,继续实施消费场景“一场景一示范”,对评选为示范性消费场景的分别给予200万元一次性奖励;保持夜间经济活力,依托地标性夜间经济集聚区,开展24小时营业区试点。支持发展城市首店,鼓励在成都开设全球首店、中国(内地)首店、西南首店、成都首店,择优20家分别给予20万元奖励。在“推动文旅体消费回暖”方面,还提到:支持实体书店、电影院、国有博物馆和经营性演出团体发展,鼓励非国有博物馆免费(含低票价)开放,按相关规定给予一定经营补贴。支持大运会场馆有序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提前释放赛事红利激发消费潜力。鼓励广大市民走到户外,支持体育社会组织下沉社区组织开展公园露营、绿道骑行、乡村旅游等活动……夜间经济和首店经济,是成都这几年重点打造的消费形态,并且也建立了相当的优势,在这个方向上继续发力,就是要把潜力进一步激发出来。此外,最近几个月,成都流行“新铁人三项”的说法:在野外露营,在天府绿道绕城骑行,夜爬龙泉山看日出。这些其实都是营造新的消费场景的成果。而由于大运会推迟,场馆的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也是因地制宜地对体育场馆进行有效利用,以此创造更多的新消费场景。此外,“40条”中还提到,“研究制定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政策措施”。去年,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成都虽然没有入选第一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城市名单,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到,要不断增强巴蜀消费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并明确“支持重庆、成都塑造城市特色消费品牌,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2022年6月22日
其他

佳驰科技闯关科创板,能否助力成都追平广州?

来源:网络目前佳驰科技的第一大股东和实控人为邓龙江,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教授,而佳驰科技的董事长姚瑶女士为邓龙江的外甥女,2003年5月至2005年2月期间,担任贵阳七冶实验小学教师。
2022年6月21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传特斯拉入股!起家四川小城的天齐锂业,离“一哥”还有多远

文丨西部菌汽车电动化浪潮,不仅催熟了下游的锂电池生产,也让上游的锂资源市场争夺白热化。最近,作为全球最大的矿石提锂生产商,与赣锋锂业并称为“锂业双雄”的天齐锂业迎来好消息。6月19日,港交所官网披露,天齐锂业通过上市聆讯并更新了发行资料。有消息称,公司此次IPO募集资金在10亿至12亿美元,有望成为香港今年最大IPO。此外,还有传闻称,特斯拉将参与天齐锂业本次IPO认购。不过,特斯拉方面给予媒体的回应,仅是“不清楚,暂无回应”。不过,无论特斯拉的认购传言是否属实,从今年1月28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发行上市申请,到通过聆讯,天齐锂业仅用了不到5个月时间,这个速度绝对让其他还在苦苦排队的企业羡慕嫉妒。即将成为又一家“A+H”两地上市的国内锂业巨头,意味着一度背负巨额偿债压力的天齐锂业,在资金关上或要大松一口气了。01起家于四川遂宁的天齐锂业,本身绝对是一个励志榜样。1997年,在中国农业机械西南公司担任了10年的销售工程师蒋卫平,辞职后创立了天齐锂业实业,做起了矿物进出口的生意。不过,那时候锂矿只是其中之一。几年后,因为种种机缘,蒋卫平并购了自己的一位客户射洪锂业——一家资不抵债的靠着射洪锂矿资源起家的县属国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天齐锂业。那时候,锂资源还远未获得今天这样的地位。但在消费类电子产品销量增长的带动下,锂电池需求也一路水涨船高。身处其中的天齐锂业自然也抓住了机会。到2007年,天齐锂业的营收就达3.6亿,净利润超过6000万,电池级碳酸锂销量2466吨,市场份额达40%。得益于较早开启市场布局,到2010年,天齐锂业成功登陆深交所中小板。不过,天齐锂业在今天的业内名声还是要到几年后才到来。确切地说,是两次惊心动魄的“蛇吞象”式海外并购,真正让齐天锂业逆天改命。02成功上市后,凭借资本加持,蒋卫平开启了狂飙式的“买买买”。先是在2014年5月,经过一番被称为“教科书式”的并购操作,蒋卫平成功拿下了澳大利亚锂业巨头泰利森母公司文菲尔德51%股权,间接控股了泰利森。成功收购世界锂业巨头的天齐锂业,可以说就此初步奠定了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这场“蛇吞象”式收购的过程,吸引了不少专业的解读,堪称神奇操作。要知道,在并购发起的2012年,天齐锂业才刚上市2年,资产总额不到16亿,营收不到4亿。但收购完成后的2014年,天齐锂业总营收飙升至14亿,利润达2.9亿元,一步到位地由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公司跻身世界锂矿巨头之列。而更“神奇”的是,成功收购后,锂矿行业跟着进入高景气周期——国家开启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锂矿行业开始迎来春天。天齐锂业射洪基地生产线
2022年6月20日
其他

风向有变?这些城市,开始取消常态化核酸了

正因为动辄全员核酸的成本太高,四川阆中市之前宣布,核酸检测从免费变为自费,成为首个自费城市。另外,按上海之前的说法,常态化核酸检测点的检测服务,也只免费到6月30日。
2022年6月17日
其他

官宣!串联两大城市群、两座国家中心城市的高铁大动脉来了

文丨西部菌串联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中原城市群的高铁大动脉——郑渝高铁,终于要通车了。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消息,6月2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要“充分运用郑渝高铁等新线资源,有效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等于间接官宣,郑渝高铁将于6月20日开始投入运营。郑渝高铁全线途经河南、湖北、重庆三省市,不仅连接起重庆、郑州两座国家中心城市,还使得沿途多个区域首次跨入高铁时代,因而备受各方期待。尤其对重庆来说,这是继成渝高铁后,收获的第二条设计时速达350公里的高铁线路,重要性不言而喻。比如,开通后,重庆与北京的高铁距离将进入“6小时”时代,较之前整整压缩了接近4个半小时。01郑渝高铁,直接连接郑州和重庆,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沿江通道和呼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正线全长1063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前后历时6年,总投资约1500亿元。这么大一个工程能够顺利完工,相关方面克服了诸多的困难。这从一些数字就能直观感受到。比如,它是中国桥隧比最高的高铁,桥隧比达92.3%。其中,重庆段桥隧比更是达到全国罕见的98%。再比如,巫山小三峡隧道,全长约18.9公里,是亚州最长的时速350公里单洞双线高铁隧道。这一次开通的实际是襄阳东至万州北这一段。因为万州北至重庆北段、郑州东至襄阳东段,已分别于2016年11月、2019年12月开通运营。全线建成通车后,郑渝线将成为重庆北上、东出,包括到达华中、华东、华北地区的新通道。尤其是重庆到北京、武汉、郑州等中心城市的最短高铁距离,均再次被刷新。这对于提升成渝双圈与中、东部地区的连接效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来看,郑渝高铁全线贯通运营后:北京西至重庆北最快6小时46分可达,较调图前压缩4小时24分;郑州东、汉口至重庆北分别最快4小时23分、4小时57分可达。也就是说,从此,重庆进入到北京的“6小时高铁圈”。而重庆与郑州、武汉(汉口)则进入“4小时高铁圈”范畴。早上在郑州喝胡辣汤,或在武汉吃热干面,中午在重庆吃火锅,理论上已经成为现实。一般来说,4到6小时是高铁最佳连接时间的上限,因为时间再长的话,就超过了很多人可以承受的区间,或者说不再是最优的出行选择了。相应的,各区域间的高铁通达时间能够进入4到6小时的范畴,也就意味着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效率,将迎来突破性提升。在这个意义上,郑渝高铁对于增进重庆对外的联系通达度,的确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当然,从更大范围看,借助郑渝高铁,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双圈,这四大跨越东中西的城市群都有了更高效的连接。更进一步,从国家层面看,它对于“内循环”发展格局的构建,也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02郑渝高铁对沿线城市的带动作用,同样不可忽视。这首先表现在,沿途多个地区将借郑渝高铁的全线通车结束不通高铁的历史。比如,在河南,南阳、平顶山等地,首次迎来高铁。在湖北,南漳、保康、神农架、兴山、巴东等5个县(林区)将跨入高铁时代。在重庆,巫山、奉节、云阳,也将实现在家门口坐高铁的梦想。并且,这些地区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无论是豫西南,还是鄂西北、渝东北,都属于各区域内的经济洼地,发展任务比较重。高铁开通后,将给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想象力。二是,这些地方的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如长江三峡、神龙架、大别山红色遗址等。开通高铁后,将显著拉近这些地区与消费市场的距离,同时还可以借高铁的连接,推进各区域间的旅游协同发展,共同打造高铁旅游经济带。事实上,沿线多地目前已经开始为即将到来的“高铁游”造势了。如神农架宣布,郑渝高铁开通一个月内,所有游客凭抵达神农架高铁站的车票,就可以免门票游览神农顶、大九湖、官门山等六大景区。此外,巴东、兴山也已针对郑渝高铁开通制定优惠信息。奉节也不甘落后:自郑渝高铁奉节站开通之日起至2022年7月20日,凡乘郑渝高铁抵达奉节站的旅客凭火车票和本人身份证,可免费游览奉节白帝城·瞿塘峡、三峡之巅三峡原乡、小寨天坑、龙桥河景区(不含景区内观光车)。鄂西北和渝东北,之前受制于交通便捷性不足,旅游经济发展潜力一直未能得到充分释放。郑渝高铁的开通,可谓“雪中送炭”。03此外,郑渝高铁还将直接提升沿途两个地区的高铁枢纽地位。一是,万州。万州在川渝的交通区位优势一直就很突出。一种常见的说法是,如果把四川盆地看作为一个袋子,那么袋口就是万州,是整个四川盆地的交通咽喉,是东出的最佳通道。随着郑渝高铁开通,这条通道的价值将进一步显现。万州也由此正式融入全国高速铁路网,实现1小时重庆、2小时襄阳、3小时武汉、4小时郑州、5小时北京。根据规划,到2025年:万州将拥有渝万城际铁路、郑渝高铁、渝万高铁、成达万高铁、渝西高铁等5条高铁,以及达万铁路、宜万铁路等普铁,形成轨道上的“半小时万达开”交通格局,基本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此外,万州交通枢纽地位的升级,对于万开云同城化也将带来看得见的利好。二是,襄阳。截至目前,襄阳已建成襄渝铁路、汉丹铁路、焦柳铁路、浩吉铁路、汉十高铁,再加上郑渝高铁,形成了“三纵三横”铁路客货运输网络。随着郑渝高铁全线通车,襄阳高铁也将由“局域网”全面融入全国“互联网”。未来,襄阳将力争打造“五纵五横”的铁路运输网络,构建起“米字型”高铁网。在一般地级市中,襄阳的铁路枢纽地位,绝对堪称“王者”。04无论是使得重庆、郑州、武汉(汉口)等中心城市之间有了更高效的高铁连接,还是带动沿线区域经济的发展,郑渝高铁都可看作是中西部地区补上高铁短板、织密发展纽带的重要一步。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下,挖掘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包括消费、基建等,显得愈发重要。其中,交通条件的改善,就是一个重要方面。就在最近,国家铁路局相关负责人在谈到下一步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时还提出:要推动实施一批“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完善“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优化普速铁路网布局,解决西部铁路“留白”太大的问题,大力发展城际、市域铁路,打造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可以预期,今后一段时间,中西部地区将继续迎来铁路等基础设施的收获期。东中西交通条件有望进一步平衡。这将给更多地方带来新的发展想象力,也将进一步释放中西部在发展“回旋空间”上的价值。MORE往期精选商务合作、转载开白联系:微信:zmxzyh50(备注身份优先通过)未经授权请勿擅自复制、转载任耀龙律师团队为西部城事提供版权及法律服务区域丨地产丨财经
2022年6月16日
其他

河南,又上热搜

根据第一财经一篇题为《郑州这些停工楼盘业主也是红码!曾和村镇银行储户同处一地反映违规问题》的报道,郑州多个在建楼盘的业主向第一财经反映称,自己的健康码也曾在6月12日、6月13日先后被“赋红码”:
2022年6月15日
其他

成都、宜宾、遂宁、达州同场竞技!万亿锂电的四川战事

文丨西部菌低碳时代呼啸而来,新能源动力电池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当下全球竞争最激烈的新兴产业之一。不仅各大上下游企业摩拳擦掌,各地的产业争夺战也进入白热化阶段。这其中,作为全国矿石锂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四川正在加速崛起为全国锂电产业的高地。典型如宜宾,在“宁王”的加持下,各路上下游企业加速聚集,打造“世界锂电之都”的雄心势不可挡。但,锂电产业版图的塑造,还远未结束。万亿锂电产业的“四川战事”,激战正酣。01最近,四川多个地方先后拿下了一批重量级的锂电关联产业项目。首先是达州。6月10日,达州市人民政府与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签署蜂巢能源达州锂电零碳产业园项目协议,计划总投资170亿元,在达州高新区建设磷酸铁锂和无钴正极材料生产线、磷酸铁锂前驱体和电解液生产线,及电池回收拆解生产线和相关配套设施,打造以电池为核心载体,上下游发展锂电材料、锂电终端的闭环产业链和生态产业园,也是蜂巢能源首个锂电零碳产业园。这是继成都、遂宁后,蜂巢能源在四川的再次落子。紧接着,6月13日,蜂巢能源又与四川省新能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和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签署合作协议,宣布将组建合资公司,共同在德阳-阿坝生态经济产业园投资建设3万吨/年锂盐项目,以加快在四川的锂电产业布局。同一天,内江市制造业招商引资集中攻坚行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暨内江市外来投资企业协会揭牌仪式举行。活动共签约项目50个,其中就包括湖北融通(内江)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上个月,天奈科技发布关于拟签订《项目投资协议书》暨投资设立子公司的公告。公司拟投资约30亿元在成都市下辖的彭州市建设天奈科技西部基地项目,建设碳纳米管及相关复合产品生产项目以及建设天奈科技成都研发中心。再往前推,4月底,亿纬锂能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拟与成都经开区管委会签订的《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亿纬锂能动力储能电池项目,项目总投资
2022年6月14日
其他

唐山,压力还在后面

近些年来,唐山的经济有明显的增长疲态。2017年到2021年分别为6.2%、7.1%、7.3%、4.4%、6.7%。另外2014年到2015年,增速还要低于6.0%,前些年的高增长一去不复返。
2022年6月13日
其他

眉山、宜宾的进击时刻

文丨西部菌这几天,眉山、宜宾上了头条。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聊聊这两座城市。在中国的城市序列中,眉山、宜宾只能算三四线城市,与经常被作为话题的一、二线城市相比,不管在哪个角度,差距都是很明显的。但是,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侧面。就四川范围看,眉山是成都都市圈的重要成员,宜宾是省域经济副中心城市最具分量的竞争者之一,它们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就全国版图看,透过它们的故事,我们也能够更具象地感知到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隐秘逻辑。01先来看眉山。作为三苏故里和“中国泡菜之乡”,眉山的文旅资源和农副产业是非常强的。这次受到关注的,主要是两个地点,一是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二是三苏祠。与之对应的关键词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生产、乡村振兴、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上述这些方面,眉山有着较好的基础,又有着可观的发展潜力。根据2021年的发展统计公报,眉山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4.85%:38.54%:46.61%。其中,第一产业占比接近15%,大概是同期全国平均水平(7.3%)的两倍,也远高于四川全省(10.5%),属于典型的农业大市。根据《眉山市“十四五”都市现代农业规划》,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要稳定在296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25.9万吨以上。放在当前的背景下,不管是保障粮食安全,还是落实耕地保护,眉山的作用肯定只能继续强化,而不是削弱。当然,传统种植农业只是一个方面。“十四五”时期,眉山要按照“2+3+N”的思路,做强粮油、生猪2大战略产业和东坡泡菜、眉山春橘、眉山竹业3大支柱产业,完善全产业链,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实现“农业+”。而这些,眉山目前已经拥有了不错的基础。比如,《2020-2026
2022年6月10日
其他

重庆科创板第一股,终于呼之欲出

如果连续性血液净化设备推广效果不及预期、血液净化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等政策持续深化、透析服务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同时血液透析机的市场份额不能持续提升,则发行人的业绩增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2022年6月8日
其他

对口合作名单公布!刚刚,20组城市结对联手了

文丨西部菌对口合作帮扶,一直是我国不同区域之间的一种重要连接方式。最近,又有20组对口合作城市名单被确定。016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挂网,其中提出:支持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与东部地区部分城市建立对口合作机制,促进结对城市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支持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具体建立对口合作机制的城市名单如下:
2022年6月7日
其他

“河南王”,得救了

不过,区域布局过于集中,给建业地产带来了巨大的隐患。2021年,河南尤其是郑州受到洪灾的影响,给建业地产造成了巨大冲击。疫情对建业地产的影响,也因为这种高集中度而进一步放大。
2022年6月6日
其他

官宣!未来五年,川渝冲刺12万亿

文丨西部菌随着川渝两地党代会闭幕,未来五年,四川和重庆的最新发展目标,正式揭晓。四川:综合发展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力争到2027年全省经济总量突破八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九万元。重庆:经济发展质量效益达到更高水平,地区生产总值迈上4万亿元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万元左右。也就是说,到2027年,川渝两地的经济总量将达到12万亿。截至2021年底,四川和重庆的经济总量分别为:53850.8亿元和27894.02亿元,合计刚过八万亿。按照12万亿的目标计算,未来5年,川渝的经济增量要达到4万亿,大致相当于目前两个成都的规模。而12万亿的总规模,超过目前的江苏,比肩广东了。四川和重庆的底气来在哪?
2022年6月2日
其他

解封归来!上海,经济第一城的地位还稳吗

自3月27日宣布“划江而封”以来,上海的封城状态,已经持续了66天,只比武汉封城(2020年1月23日至4月8日)的76天少十天。而且,一些上海人在封城前已经被封控,居家的时间还要更久。
2022年6月1日
其他

茶颜悦色首进西部,“长沙名片”能征服重庆吗?

文丨西部菌茶颜悦色这杯来自长沙的网红奶茶,真的要递到重庆人民的手上了。据悉,6月1日,与重庆来福士店同时开业的还有位于重庆时代天街D馆、重庆北城天街、重庆万象城南区、南坪星光时代广场的4家门店。这几天,西部菌的朋友圈,已经有重庆媒体朋友发了打卡重庆茶颜悦色的照片。事实上,茶颜悦色进驻重庆的消息,在4月份就已经官宣。重庆是继武汉、深圳之后,茶颜悦色在湖南省外扩张的第三城,也是其在西南,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第一站。至少在茶颜悦色扩张的“战略意义”上,重庆的分量是足够重了。那么,茶颜悦色这张“长沙名片”,能够征服重庆消费者吗?01说到茶颜悦色,很多没喝过的朋友,应该都多少都听说过。它在2013年起家于长沙,主打“新中式茶饮”概念,在2015年7月开始在长沙的核心商圈迅速布局。随后便与长沙的“网红城市”崛起步调一致,逐渐发展为长沙的一张名片。在长沙的一些热门商圈,茶颜悦色的店面密度被形容为“五步一家”。甚至,杭州、广州等外省乘客据说专门打飞的、坐高铁到长沙,只为品尝一口茶颜悦色。而在长沙周边一些城市,还出现了跨城代购茶颜悦色的生意。这些年,各式网红奶茶如过江之鲫,但茶颜悦色的火爆程度,仍可以用现象级来形容。不过,在发家后的相当长时间里,茶颜悦色都坚守本土战略,主要在大本营长沙布局。直到2020年11月,才到武汉开店,2021年4月在深圳开了快闪店。就连湖南省内的常德、株洲、岳阳、衡阳、湘潭等城市,也是近一两年才有涉足。总体而言,相较于喜茶、蜜雪冰城、书亦等连锁奶茶品牌在全国的大布局,茶颜悦色的扩张步伐要保守得多。据茶颜悦色创始人之一孙翠英透露,截至2021年6月,茶颜悦色在长沙、常德、武汉三地的门店总数约为400家。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在长沙。或许正是因为在外部扩张上的慎重所造就的“饥饿营销”效应,茶颜悦色几乎每涉足一座外地城市,都会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一来,在外地布局的“稀缺性”大大拉升了消费者的期待值;二来,因为其“网红奶茶”的标签由来已久,本身成为一种社交符号,在营销传播中自带流量。从反馈看,之前不管是在武汉还是在深圳,茶颜悦色一开始都可谓是“一杯难求”。比如,在深圳的快闪店引发数万人排队买奶茶,“黄牛”代购费高达500元;在武汉的首店,也出现了接近8小时的长队。02不过,在此之前,茶颜悦色的外拓表现,尤其是在大本营湖南之外的表现,确实是让人五味杂陈。最典型的莫过于深圳。其“快闪店”最初不可谓不火,但不到半年时间,茶颜悦色就官宣告别深圳。在武汉,茶颜悦色的店面目前据称已有20多家,消费者的宠爱程度也不复最初的盛况。并且,受疫情影响,茶颜悦色已经历了多轮闭店。去年11月,茶颜悦色宣布将暂时关闭80多家门店。而在之前,2021年初、7月,茶颜悦色已经进行了两次大规模闭店。这次进入重庆,茶颜悦色也直言不讳,原因之一就是:面对这波比去年更猛的疫情,和更加不确定的2022,为了让更多被迫闭店的小伙伴能有事干,这次我们必须去找寻更大的市场,更多的城。一城若不够,那就走三城。此外,所谓网红是非多,在红起来的另一面,茶颜悦色身上的风波就一直没断过。如去年,茶颜悦色先后两次因广告词被指侮辱女性,卷入恶意营销的舆论风暴之中。此外,去12月,茶颜悦色员工与高管在工作群内争吵的截图被曝光,一度登上微博热搜。事件缘由是有员工抱怨工时延长后工资却不足3000元,高管则指责员工不懂感恩,两方唇枪舌剑、各执一词。最终,创始人致歉:对不住8000位伙伴
2022年5月31日
其他

谁为核酸埋单?医保不再兜底之后,一堆城市懵了,开始悄然转向

以四川阆中为例,阆中是南充代管的县级市,2021年阆中的GDP总量只有280.5亿元,户籍人口82万人,常住人口62万人,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8.1%。来源:阆中财政收入
2022年5月30日
其他

刚刚,四川给六大城市再定调,事关省域副中心竞争

数据显示,成都平原经济区经济总量32927.8亿元,是2017年的1.42倍;宜宾、泸州所在的川南经济区经济总量达8761亿元,是2017年的1.48倍,在全省占比由15.6%提升至16.3%。
2022年5月27日
其他

左手裁员,右手上市?重庆江小白能否扛过阵痛

文丨西部菌最近一段时间,企业裁员的消息可谓满天飞。除了关注度颇高的互联网大厂,作为“网红”新消费品牌的江小白的裁员传言,也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此次传言系自称江小白前员工的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有说法是,“江小白要大裁员了,3000人的企业初步要裁1000人”;也有说法是“年前年后裁员一波,大概20%”“杭州分公司裁40%”等。随后,江小白公开回应称:鉴于对内外部环境的判断,公司有序收缩非核心业务,相应情况属于正常的业务和组织优化调整,外界提及的减员比例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公司将会继续补充和强化人才梯队。并强调,阵痛真实存在,但我们相信,一个健康经营的组织,将给所有同行的伙伴和用户带来长期回报。西部菌在江小白某公关负责人处得到的答复与上述内容一致。简单说,裁员应该是事实,只是规模没有传言中的高。而差不多同时,江小白注册资本金出现大幅增加,从5.7亿元猛增到9.2亿元,增幅超过60%,又再次引发了是否正启动境外上市猜想。一边陷入裁员风波,一边又疑似开启境外上市之路,擅长营销、制造话题的江小白,这一次到底会玩出怎样的花样?01诚如江小白在公开回应中所言,作为一个纯粹市场化的品牌,能够走到今天,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中国白酒市场中分得一杯羹,的确是挺励志的。不过,裁员传言的出现,却未必太让人意外。要知道,白酒销售与线下餐饮市场的表现息息相关。而公开数据显示,受疫情冲击,今年4月,全国餐饮收入2609亿元,同比下降22.7%;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653亿元,同比下降24%。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根基并不深厚的新白酒,并且过于依赖线下销售,江小白所面临的压力也就完全可以想象了。事实上,去年江小白就曾传出过裁员。同时,市场份额也被指有大幅下滑。此外,作为江小白主力消费人群的年轻人,眼下也正是受疫情影响最明显的群体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2年4月,16-24岁青年人的失业率达18.2%,明显高于总体6.1%的水平。这种状况,恐难免牵连到江小白的市场表现。根据此前的数据,江小白在2019年就突破了30亿元的销售大关。这对于一款自2011年出道的新白酒来说,应该是不容易的。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显然给了无数消费品牌一个措手不及。这尤其对于包括江小白在内的新品牌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它不仅考验消费者的忠诚度,也更考验企业的综合危机应对能力。我们注意到,过去一两年,江小白也进行了很多努力,包括发力网络营销,推出了梅见、果立方等子品牌。但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江小白显然还是遇到了明显的困难。02虽然说,裁员是企业避险的本能操作,但有一点让人隐隐不安的是,有报道称,江小白此次减员名额主要是营销类岗位。大家都知道,白酒是一个非常注重营销的产品。根据糖酒快讯网对16家白酒生产企业的2021年年报分析:2021年,包括五粮液、古井贡酒等在内的
2022年5月26日
其他

四川再添一家上市公司?君逸数码冲刺,困守西南成最大软肋

在川渝两地,很多代表性的工程项目,背后都有君逸数码的影子。比如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综合管廊项目、成都市地下综合管廊市级总监控中心项目、河南省平原监狱信息化及安防设施工程、重庆巴南区雪亮工程,等等。
2022年5月25日
其他

多地宣布免费隔离!这些城市抢人抢出新花样

作者丨西部菌前段时间,合肥的防疫政策怒刷了一波存在感。不管是“来的客人”,还是“返的家人”,合肥都诚挚欢迎,绝不拒之门外。这几天,在关于中高风险地区大学生返乡是否能免费隔离的问题上,很多城市都拿出了自己的诚意。郑州宣布:返豫学子免费隔离。此前返豫隔离大学生已缴费者,将全额退还。成都在23日晚紧急发布最新政策要求:对从疫情发生地返乡、在成都隔离的大学生,凭学生证等有效证件,免收在集中隔离期间隔离场所的住宿费用。更引人瞩目的是武汉。4月29日,有网友在人民网向武汉市委书记留言:建议明确外地来汉免费隔离要求,将提供免费集中隔离的范围限制在“在汉有常居地的人员”并要求其提供相应的证明。对此,武汉官方回复称:(武汉)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援和帮助,作为英雄的武汉人要有感恩之心,作为大武汉要有大胸怀!都是手足同胞,不应有区别对待,不应有歧视,请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关心,多给予一些帮助!也就是说,武汉的免费隔离政策并未限制范围,而是向全国开放。这也让一些湖北周边省份的沪漂选择了“曲线”返乡,先到武汉隔离,然后再回家乡。此外,安徽芜湖、六安,河南新乡、商丘等地,也确定返乡大学生可免费进行集中隔离。不得不说,一场另类的“抢人大战”,正在打响。01眼下,暑假临近,上海等疫情地区的高校已经提前放假,大学生跨区域流动现象正在多起来。但不少大学生返乡时,都得面临一个难题——回家要不要隔离?更重要的是,隔离是自费还是免费?从一些地方公布的隔离费标准来看,一个14天的隔离周期,所需要的花费可能高达四五千,甚至更多。这对于没有经济来源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个背景下,免费隔离政策,无疑是家乡城市给在外大学生送去的一个最实在的大礼包。比如,成都公布免费隔离政策之后,网友们的感动可谓溢出屏幕,评论区的画风是这样的:对于成都的这一紧急调整的政策,西部菌想多说几个背景。一,成都拥有2100万的常住人口,防疫压力是比较大的;二,作为人口大省的省会城市,全省返乡大学生的数量,不是一个小数字;三,目前成都也是全国人口千万城市中,为数不多的,仍未实施常态化全民核酸检测的城市。部分实施常态化全民核酸检测的城市名单所以,成都作出免费隔离的决定,是不容易的。当然,西部菌完全支持包括成都在内的所有实行免费隔离的决定。它之于大学生的人性化温度,就无需再说了。除此之外,它还有多种好处。比如,城市形象的营销。城市在特殊时期对人所展示的温情,可能比平时再多的形象广告都更深入人心。再比如,也是间接纾困本地的酒店等服务业。大家都知道,疫情期间,酒店等服务业遭受冲击最严重,而大量大学生返乡,尤其是实施免费隔离后,吸引更多的学生回流,一些用于接待的酒店,算是有了新的业务。这可能比发放补贴对一些酒店的帮助更大。02当然,更重要的是,这种直接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人性化优待,也是疫情之下,城市“抢人”的又一种另类行动。比如,有网友对武汉免费隔离政策的评价是这样的:这是要吸收上海人才的节奏。受疫情影响,人才的流动,产业的迁移,都在增加新的变数。对于一些城市来说,如果能够因地制宜地推出一些人性化举措,就有望在变局中抓住机会。尤其是一些受疫情影响较小的城市,更应该加倍努力,把防疫上的优势最大程度转化为经济发展上的优势,而不是随意跟风加码防控。事实上,合肥已经直接捅破了这层窗户纸。该市最新召开的防疫会商会中就有这样的表述:要进一步在服务中加强沟通,努力让隔离点变成招商点、招才点、招工点。虽然最终效果还有待观察,但是,这个逻辑是完全成立的。举个简单的例子。眼下可能很多处于疫情封控区的大学毕业生需要找工作。这个时候,在工作机会差不多的情况下,他们是不是会优先选择那些防疫形势比较好,防疫政策相对人性化的城市?这些年,全国各地各种花式抢人政策可谓层出不穷。但一座城市是不是真的值得大家托付,可能恰恰在特殊时期才反映得更真切。相应的,对于资本和企业来说,它们也同样在观察城市在疫情中的表现。是不是尊重市场?是不是恪守法治?这些其实都是城市营商环境的一部分。而疫情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不同城市的真实底色。所以,在“保经济”成为共识的当下,每个城市在出台相关政策时,都应该考虑到防疫和发展经济的自洽性。但凡有利于企业聚集、人才流入的做法,都值得努力。其实,就像人设一样,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城设”。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决策者都应该好好考虑,它是不是有违自己过往所树立的“城设”?因为一旦“城设”坍塌了,可能要付出成倍的代价才能让人再次相信。而这直接关乎到城运。03此前,西部菌在《中国最大“赌城”,又下了一个大赌注》中说过:疫情之下,每一座城市都在面临新的抉择,都在随时被考验。任何一个政策和做法,都可能影响到外界对一座城市的评价和观感,继而影响到它的发展走向。而各地的防疫政策,包括如何对待返乡者,还有必要注意一点,就是要避免误会,尽量把政策讲明白,杜绝“言行不一”的现象。客观说
2022年5月24日
其他

“水果第一股”花落重庆?上市关键时刻,洪九果品却遭监管通报

洪九果品早先计划在A股上市,2021年9月终止A股上市辅导,一个月后,便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这次再次更新招股书;至于百果园,曾辗转港交所、深交所,此次重回港股也是其第三次冲击资本市场。来源:官网
2022年5月20日
其他

突发!四川第二家上市房企领地出现惊险一幕

文丨西部菌近期,楼市可谓暖风频吹。但种种迹象表明,楼市、房企的春天,或还在路上。18日,房企佳源国际和其物业管理公司佳源服务股价闪崩,暴跌后停牌。停牌前佳源国际跌41%,佳源服务跌71%。但没想到,“更狠”的还在后面。19日,领地控股股价午后一路走低,最终收0.55港元/股,跌幅达到惊人的83.82%。其物业管理公司领悦服务集团开盘便一路走低,盘中大跌近70%,最终收于1.20港元/股,跌幅也达到了59.60%。作为继蓝光发展之后,四川第二家本土上市房企,领地也曾意气风发。如今出现这惊悚一幕,让人唏嘘。尽管股价异动的原因尚不明确,但领地的压力,却是显而易见的。以下几个特点,值得特别注意。一是,仍触碰“三道红线”。根据2021年财报,截至2021年年底,领地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2%,净负债率为62%,现金短债比为1.25。其中,剔除预收后的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红线,仍属于“黄档企业”。二是,盈利能力持续下滑。2021年,领地营收同比增长14.4%,毛利却下降18.2%,归母净利润更是骤降43.22%,“增收不增利”的特点比较突出。并且,领地的盈利能力逐年走低。2018年到2020年,其毛利率分别为35.7%、27.8%、27%,2021年进一步下降到19.3%。同期,领地的净利率则分别为11.5%、8.9%、8%,同样是一路下滑。三是,重仓“三四线”城市。虽然经历波折,最终赶上房企上市的末班车,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并且到目前也在全国进驻超40城,但领地目前仍可以说还是一家区域型房企。2021年,领地在京津冀地区、华中地区、成渝经济带及四川省、粤港澳大湾区贡献的合约销售分别占本集团2021年合约销售总额的0.8%、5.9%、76.6%及7.5%。也就是说,成渝经济带及四川省的销售额接近80%,是绝对的“主阵地”。更显压力的是,领地的布局主要位于三四线。据相关统计,2021年领地控股包含合营及联营公司在内的115个项目中,在四川省内有72个,占土地储备总数的62.6%,并且在72个项目中有59个项目都在四川省的三四线城市。在省外,领地进驻的也同样是以三四线低能级城市为主。比如,承德、驻马店、荆州、汕尾等。截至2021年底,领地在三四线城市的土储占比高达75.8%。从小城市起家的领地,对于三四线城市的重仓,或也是由于路径依赖使然。但在当前的大环境下,三四线城市的楼市更趋冷淡,如此大量布局三四线,去化压力可想而知。四,“千亿梦”一再搁浅。虽然只是一家区域型房企,但领地的“梦想”确实不小。
2022年5月19日
其他

重庆两江竞技告急!成渝顶级球队又将只剩独苗?

文丨西部菌相似的剧情又在上演。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重庆两江竞技足球俱乐部停训一事,被坐实了。5月18日于上午十点左右,重庆两江竞技足球俱乐部发布的一则消息,让外界哗然。虽然通告强调的是,俱乐部的梯队仍正常训练,但同时向外界挑明了该俱乐部“迫于现实,迫于无奈,迫于生计…..已经开始停训”的事实。停训原因,还是老问题——欠薪。最近几天,有关重庆两江竞技队一线队球员因长期被欠薪而罢训的消息不胫而走。另有消息称,俱乐部各级梯队随后也纷纷拒绝训练,以“声援”一队球员的维权举动。公开信息显示,作为中超球队的重庆两江竞技足球俱乐部在去年也曾传出欠薪并停训的消息。不过,俱乐部最终还是克服困难,实现了顺利保级。眼下,2022年中超联赛即将于6月3日开赛。而有媒体爆料称,新赛季中超联赛揭幕战很可能在卫冕冠军山东泰山队与重庆两江竞技队之间展开。在这个节骨眼,重庆两江竞技俱乐部因为欠薪而上演停训风波,显然令这一季中超联赛增添了新的变数。就在今年初,成都蓉城冲超成功。时隔多年,在中超赛场上,观众又有望再看到“成渝德比”。现在重庆两江竞技俱乐部的讨薪风波,是否会令这一期待落空?01重庆两江竞技俱乐部的“欠薪剧”,其实已经上演了多季。这次闹到在中超联赛开始前停训的地步,还是让人无比唏嘘。不过,由于长期遭遇欠薪,球员和俱乐部员工这么做,或也确实是走投无路。有报道称,重庆两江竞技俱乐部员工中,有些人被欠薪长达1年,而被欠薪时间最短者也足有半年没有领到薪水;球员有些被欠薪更长达16个月。甚至有消息称,重庆两江俱乐部办公室里已有员工开始卖车,有的刷信用卡维持生计,有的下班后送外卖。在这种情况下,球员和员工无心备赛,也就情有可原了。所以,西部菌认为,无论俱乐部再难,当下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应该尽快着手解决欠薪问题。哪怕是作为大股东母公司的当代集团无意继续经营足球,也应该站好做后一班岗,为俱乐部找好下家,把拖欠的薪酬给大家发放到位。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两江竞技俱乐部欠薪风波中的最大悬念就是,重庆国资方面到底会不会出手相助?事实上,自去年开始,关于俱乐部股改,包括传言重庆国资将接手俱乐部的消息,就不时传出。但至今,似乎还没有实质性进展。当然,此前面对俱乐部的困境,重庆政府方面就已经在伸出援手了。如去年有媒体报道称,在重庆政府方面的协调下,重庆两江集团将为重庆当代3年赞助1.5亿元。并且首期的5000万赞助在去年2月就已到账,以供俱乐部补齐先一年欠下的工资、奖金。但随后又曝出,两江集团5000万赞助款,仅够支付重庆队前一年的四个月欠薪。现在来看,传言应该非虚。那么,大家好奇的是,如今俱乐部再因欠薪而停训,后期的赞助费用是否都到位了?02众所周知,无论是从组织、管理上,还是从投入上来看,一座城市要培养出一家顶级联赛球队,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对于普遍缺乏足够资本实力的中西部城市来说。2022年中超参赛球队而重庆足球走到今天,可谓是一路历经风雨和坎坷,能够拥有一家中超球队,就更不容易了。重庆两江竞技足球俱乐部前身,为1994年成立的武汉前卫足球俱乐部。其1997年整体搬迁至重庆,2000年由重庆力帆收购重庆前卫寰岛红岩足球俱乐部,并重新组建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
2022年5月18日
其他

年销2亿多瓶,西安冰峰饮料冲刺“国产汽水第一股”

这些销售网络,主要集中在陕西本地。为了突破地域瓶颈,推动产品走向全国,近两年来冰峰饮料开始在电商渠道发力。不过,电商渠道贡献的营收,2020年只有6.09%,2021年上半年只有4.96%。
2022年5月17日
其他

中国最大“赌城”,又下了一个大赌注

文丨西部菌前几天,长沙推出的最新楼市调控举措,让很多人拍案叫绝(详见长沙,绝了)。差不多同时,中部另一座省会城市宣布的防疫政策,“感动了全国”。合肥于5月12日下午召开了第50次市疫防工作视频会商会,会议中的一些内容,在舆论场刷屏:不管是“来的客人”,还是“返的家人”,合肥都诚挚欢迎,绝不拒之门外。希望来自中高风险和其他疫情发生地人员,无论是否提前报备,都可随时光明正大地来……要力戒层层加码。层层加码看似履职尽责,实则是懒政怠政。各县(市区)、开发区出台疫防政策,需经市指挥部审查把关,既审查合法性,也审查合理性,坚决防止地方“土政策”毁了全市“一盘棋”,引发次生问题。这些表述,是不是与我们习惯了的抗疫话语有点不一样?说实话,最初看到这则新闻,西部菌也有点难以置信,特意去翻了下合肥日报的相关报道确认。众所周知,合肥近几年因为在面板、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方面“赌对了”,被创投圈冠以“赌城”“风投第一城”的名号。而这一次,合肥在防疫措施上的一系列人性化要求,在外界看来,也颇有几分“豪赌”的意味。合肥如此下赌注,到底底气何在?其他城市学得来吗?01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合肥上述人性化的防疫要求,并不意味着放松疫情防控,更不是“躺平”。比如,合肥在5月10日发布的《关于开展常态化差异化核酸检测的通告》就要求,今后每5天开展1次常态化免费核酸检测,无故不按规定频次进行核酸检测者,将通过安康码弹窗提醒,如仍不及时检测、申诉,安康码使用将受限。此外,这次会议中,还有这样一些表述:疫情防控越是动态清零,越要始终保持清醒。要主动适应常态化防控节奏,不麻痹、不厌战、不侥幸、不松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持续巩固各条防线。继续加派精兵强将在入口处防控服务,用好高速沿线视频系统,全面推广“行程码哨兵”技术,让第一道防线防得住。而第二天晚上举行的疫防工作视频会商会上,合肥方面还特别给出解释:对“来的客人”和“返的家人”,合肥绝不拒之门外,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和无序而来,还是需要采取常态化防控措施。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烦请来(返)肥人员继续支持配合常态化防控。12345热线等要继续加强正确引导,避免产生误解。也就是说,中高风险和其他疫情发生地人员到合肥,依然还是需要遵守相关防疫规定。只不过,合肥对“高风险”人群并没有“一刀切”劝返。其实,这本来应该是很正常的做法。但放在当前的大环境下,仍有几分“特立独行”的意味。而在西部菌来,合肥这次防疫规定中,还有一个细节更值得注意,那就是,合肥在防疫上还专门增设了法律顾问,以保障防疫措施的合法化。根据合肥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合肥市司法局组建疫情防控法律顾问专门团队,承担疫情防控政策研究、文件审查、执法保障等工作,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防疫期间,一些地方层层加码的做法备受诟病,其中很多就是与法律构成冲突。而合肥要求对所有防疫政策进行合法化审查,就可以避免产生很多次生问题。换个角度看,防疫不忘守法,也能够增进市场主体对一个地方的投资信心。02合肥这么做,确实是有底气的。就在4月中下旬,合肥打了一场疫情歼灭战,仅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切断了疫情的传播链。同时,防疫期间,合肥并没有宣布封城或全域静态管理,“几小时都没有,一个县一个区都没有”。学校没停课,工地没停工,商场没停业,饭店酒楼照样开。公交地铁如常运行,人们照常上学上班。这样的表现,放在当前的大环境下,的确是不容易的。尤其要考虑到,合肥作为长三角的副中心城市,与长三角各地来往密切,在上海尚未解封的情况下,能够保持如此“淡定”,属实不易。应该说,合肥让我们看到了在统一的防疫政策下,尽量做到更人性化、尽量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影响的另一种可能性。当然,客观说,这种做法真正的“风险”,或并不是来自疫情,而是“与其他城市不一样”的压力。通过大规模的常态化核酸检测,再加上各个环节防控到位,提高防疫的精准度和速度,其实是可以将疫情风险降到最低的。就拿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流动来说,在当前背景下,这种流动性其实并不是很大。更重要的是,“光明正大”地表示欢迎,反而有助于减少因为隐匿流动而带来的风险。但是,和其他城市“做得不一样”,这在当前本身就需要勇气。所以,西部菌甚至隐隐担心合肥会被“捧杀”。但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合肥这一次的营销效果确实是拉满了,结结实实地收割了一把流量和口碑。当然,任何一座城市的防疫选择,相信都是极其严肃的。合肥此举的确是收获了名声,但将之完全看成是为了夺人眼球,这多少都是轻率的。更何况,这样的做法背后,的确有着相当的民意共识。它所代表的更人性化的防疫追求,正是社会所乐意看到的。在很大程度上说,合肥过去在很多方面成功下注,其他城市的心情应该是“羡慕嫉妒”。而这一次,或许大家都希望它“赌对”。因为它代表的或是未来防疫的一种可能性。03合肥的选择,多少让人意外。但结合这座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存在感并不强的中部省会城市的发展历程来看,它似乎又完全是自洽的。如今,说到合肥,很多人会想到中科大,想到它的家电产业,甚至记住了它是过去十年GDP增速最快的城市之一……而这一切,都蕴藏着这座城市的“赌性”。在西部菌看来,合肥这些年的突飞猛进,有两个转折点。在当时的条件下,都颇有“赌”的意味。第一个,是1969年,破除种种阻力成功留下了中国科技大学。1969年,国家决定将包括中科大在内的13所北京地区高校,分流到全国其他地区。中科大先后洽谈了江西、河南、湖北三地,但均遭遇拒绝。关键时刻,安徽方面扔出了这样一句话:安徽人民就算是不吃不喝,也要把中国的科学苗子保住。最终,中国科技大学在合肥扎根,从此也给合肥种下了“科技芯”,彻底改变了一座城市的命运。合肥不仅成功引入了一大批国家科研项目和机构,也带动了一批高科技技术企业的发展。国家实验室不夸张地说,合肥此后在家电、面板、半导体等新兴产业上的异军突起,都与中科大在合肥打下的人才和技术基础密不可分。第二个,是2011年三分巢湖,合肥借此完成扩容。虽然在今天看来,这种做法并不稀奇,但在当时,省会城市能够合并地级市(一部分),仍堪称开风气之先。此举可谓真正开启了合肥做大做强之路。当十年后,“强省会”战略成为普遍选择,合肥在这方面无疑又“赌对了”。04任何城市的发展路径选择,包括在关键产业上的布局,回过头来看,其实都带着“赌”的成分。西部菌历来不主张把合肥今日产业上的成绩归咎为“赌”的成功,因为它很可能被认为只是“运气好”,而忽视一些更重要的东西。但不可否认,我们不能低估一些关键时刻的抉择,对一座城市长远发展的影响。比如,大家都知道合肥离长三角近,防疫压力确实大。但是,这也意味着在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上有着天然的优势。这一次合肥,在防疫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高调打出“人性化”之牌,是不是会进一步巩固这种优势?至少,它让人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会有更多的城市跟进吗?现在来看,还很不好说。其中一个影响因素,或许就是看合肥的做法到底能够在多大意义上“成功”。但可以肯定的是,疫情之下,每一座城市都在面临新的抉择,都在随时被考验。任何一个政策和做法,都可能影响到外界对一座城市的评价和观感,继而影响到它的发展走向。疫情给很多城市按下了暂停键,但城市竞争从未止步。MORE往期精选商务合作、转载开白联系:微信:zmxzyh50(备注身份优先通过)未经授权请勿擅自复制、转载任耀龙律师团队为西部城事提供版权及法律服务区域丨地产丨财经
2022年5月16日
其他

楼市寒冬之后,川渝房企都怎么样了

文丨西部菌曾经的楼市调控“模范生”长沙也坐不住了!日前,长沙宣布楼市新政:存量房出租后不纳入家庭住房套数。此举既增加了租赁房源供给,也会释放一部分购房资格,被指是“最聪明的一次调控”。(详见长沙,绝了)长沙的动作,其实是今年以来楼市调控放松的一个缩影。相关统计显示,截至目前,今年已有上百座城市放松房地产调控,几乎每一天都有城市推出楼市新政。事实上,不止是市场端暖风频吹。最近一段时间,政策端、房企端都释放了一系列积极信号。然而,房企的压力仍不可低估。近日,随着苏州2022年首轮集中土拍落槌,22个重点城市中,已有18城完成今年首轮集中土拍。但在各地土拍规则明显放松的情况下,房企拿地的积极性却依然“冷淡”。各地土拍市场上的主力玩家,均为国企和地方平台公司。典型如苏州,本次土拍的15宗地均由国企竞得,并且多数为苏州本地企业,外来企业仅大悦城、招商蛇口、中铁建和深圳天健四家。这一普遍现象背后所反应出的民营房企压力,无需多言。前几天,西部菌分析了包括川渝在内的西部上市银行的表现(详见西部9家上市银行对比!成渝距离金融中心还有多远),这次就再来看看在当前的地产寒冬下,川渝房企到底表现如何。01根据克而瑞2021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200排行榜,全口径销售金额进入T100的川渝房企共有8家,分别是:龙湖(10)、金科(18)、新希望(39)、中交(44)、华宇(52)、东原(62)、阳光大地(85)、领地(98)。其中,千亿级房企仅有3家:龙湖接近3000亿,金科接近2000亿,新希望破千亿。当然,川渝千亿级房企原本应该还可以多一家——蓝光。发展到目前这一步,确实让人惋惜。从营收来看,同样仅有2家破千亿:龙湖破2000亿,金科破千亿。紧随其后的是,新希望接近400亿,华宇接近200亿,领地刚好150亿。在赚钱能力的重要指标——净利润上,龙湖超200亿,金科超60亿,新希望超30亿,华宇接近20亿,与东原地产的上市母公司迪马股份的净利润相当,中交地产则仅有2亿多。阳光大地不明。并且可以明显看出来,川渝两地房企在规模、赚钱能力等综合实力来说,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02目前,川渝上市房企,相对主流的仅有龙湖、金科、蓝光、中交、领地。而考虑到龙湖总部早已搬离重庆,真正的本土上市房企更是仅有金科、蓝光、中交和领地四家(财信发展也上市了,但体量太小)。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它们也几乎不可避免地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压力。比如,金科,作为目前川渝地区名副其实的“地产一哥”,2021年营收首破千亿,并且保证了所有公开市场债务100%兑付,但也首次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现象。蓝光的情况,大家应该都很清楚了。具有央企背景的中交地产,最近遭遇了一些风波。领地虽然在2020年底成功上市,但2021年即遭遇了挑战,销售目标任重道远。其他未能上市的房企,也各有各的烦恼。比如,新希望地产虽然背靠大树,后劲十足,但今年1季度也在行业形势突变的大环境下,销售出现了下降。华宇地产素来以稳健著称,但错失房企扩张的“黄金年代”和上市风口,也着实让人惋惜。03整体上来看,当前这轮市场行情下,川渝房企要成功穿越周期,的确需要好好努力。当然,目前最重要的或许不是扩张,而是企稳。不过乐观来看,川渝房企的未来还是值得期待。一是,多数房企的体量都不算大,杠杆率并没有一些头部出险房企那么夸张,具有“船小好调头”的比较优势。二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陆海新通道等多重国家战略的加持下,川渝地产市场的潜力仍值得看好。三是,政策支持方面,川渝地区,尤其是重庆、成都两大中心城市,依然有利好待释放。比如,在市场端,最近很多人就在关心,重庆、成都会不会跟进其他城市推出放松限购的政策?此外,在房企端,政府到底会给出多大援手,目前也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应该说,现在从上至下对于地产市场和房企的松绑趋势是很明显的。上个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提出,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上个月底,央行还召集6家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及5家AMC机构举行专题会议,主题就是不良资产处置和为房企纾困,首批涉及12家房企。首批12家纾困房企包括世茂、中梁、绿地、中南、奥园、恒大、融创、荣盛、阳光城、融信、佳兆业及富力。在中央的政策导向下,地方层面对优质民营房企的纾困支持力度也在加大。如媒体报道,截至今年2月,已有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安徽、武汉、珠海等地的国资对出险房企进行援助,涉及资金超过百亿元。04这方面,川渝两地其实也一直在探索。比如,去年蓝光出现险情后,就传出“在政府部门牵头斡旋下,蓝光正谋求债务重组及股权转让等事宜,并与部分公司和机构进行了接触,包含国资控股企业”。虽然截至目前仍未有明确的后续消息,但说明国资是有援助意向的。另外,去年底,成都市住建局发布的《关于精准应对疫情冲击全力实现年度目标的通知》提出: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协调金融机构增加房地产信贷投放额度,加快发放速度,保障房地产企业和刚需购房人群的合理资金需求,给予重点企业开发贷款展期、降息。这同样给房企释放了积极信号。在重庆,目前最受关注的就是金科了。据前不久《21世纪商业评论》报道,重庆方面的援助,自年后就开始了,具体措施包括:分批发放纾困资金,以借款和质押项目股权的形式给到金科,目前已有3亿元纾困资金到位;牵头重庆市的国企入股金科,正在接触的入股对象包括重庆市两江新区的平台公司;阶段性入股金科的项目公司,给项目增信背书,方便银行贷款。至于后续的进展,目前还有待观察。西部菌表示乐观。原因如下:首先,金科在重庆的地位摆在那,不仅是重庆本土房企的头牌,还连续两年拿下“重庆民营企业100强榜首”的桂冠。如果国资要出手援助房企,在重庆,金科的可能性无疑是最高的。其次,金科目前的基本面依然堪称稳健,国资在此时伸出援手,时机比较好,有利于各方的利益最大化。如根据最新公布的年报信息,2021年金科销售金额连续3年位居行业前20,全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已连续四年为正。再者,很多人可能忽略了一点,重庆也有这方面的经验。比如,前几年重庆汽车产业整体承压,后重庆方面及时出台了一揽子的扶持纾困措施,成功助力重庆汽车产业走出低谷。05说到房地产企业,很多人的感受可能有点复杂。比如,不少人认为,它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性,似乎远没制造业企业那么强。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和偏见。要知道,高层已经明确,房地产是支柱产业。尤其在当前整体经济下行压力下,房地产市场能否稳健,大到对于国家,小到对一座城市,都可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为何这个行业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如此牵动人心的原因所在。近期,从上至下的一系列针对地产行业的利好政策释放,也直接说明它在国家和地方发展大局中的分量。这其中,房企的健康发展,自是关键一环。且不说一家房企的发展好坏,与地方经济,包括城建、基础设施、金融等多方面都深度勾连,哪怕是在微观层面,它也与购房者能不能顺利拿到房,个人就业机会等也息息相关。此外,大型房企在走向全国市场的过程中,也实际是一个地方影响力和软实力输出的过程。所以,面对出险房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很多地方政府都会积极伸出援手。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川渝房企的整体实力和全国影响力并不算突出。但在房地产行业遭遇大变局的当下,若能够平稳前行,未来并不排除弯道超车的可能。无论如何,作为全国经济“第四级”,我们都希望川渝能够拥有更多有全国影响力,质量、规模和口碑双赢的房企,能够真正为川渝代言。祝川渝所有房企,都能够成功穿越周期,早日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MORE往期精选商务合作、转载开白联系:微信:zmxzyh50(备注身份优先通过)未经授权请勿擅自复制、转载任耀龙律师团队为西部城事提供版权及法律服务区域丨地产丨财经
2022年5月13日
其他

长沙,绝了

克而瑞数据显示,“五一”期间,长沙内五区商品住宅供应为零,网签建面约12.9万平方米,同比去年下跌33%。期间集中开盘项目仅6个,共推出543套房源,成交290套,平均去化仅有约53%。
2022年5月12日
其他

核酸检测的经济账:这些大城市,到底吃不吃得消

当然,不是所有一二线城市都有疫情,也不是所有有确诊病例的城市,都实行了48小时或者72小时检测,检测范围也未必是全员,更可能是按照三区(封控、管控、防范区)划分,只对重点区域检测。来源:东吴证券
2022年5月11日
其他

西部9家上市银行对比!成渝距离金融中心还有多远

文丨西部菌近期,有媒体梳理了全国59家上市银行的2021年业绩——包括16家全国性银行、30家城商行与13家农商行。其中,西部地区上市银行有9家,分布在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共五省市。除陕西外,其余四省市均拥有2家上市银行。它们分别是:重庆农商行、重庆银行、成都银行、泸州银行、贵州银行、贵阳银行、西安银行、甘肃银行、兰州银行。那么,它们的表现到底怎么样?01从总资产来看,这9家银行的排名依次是:重庆农商行(12658亿)、成都银行(7683亿)、重庆银行(6189亿)、贵阳银行(6086亿)、贵州银行(5038亿)、兰州银行(4003亿)、甘肃银行(3585亿)、西安银行(3458亿)、泸州银行(1345亿)。其中,渝农商行、成都银行、重庆银行、贵阳银行、贵州银行,这5家的总资产在5000亿以上。渝农商行还是西部唯一一家总资产过万亿的上市银行。从分布看,9家银行中,有8家都位于直辖市、省会城市,只有泸州银行一家例外,位于一般地级市。论城市来看,重庆两家上市银行的总资产接近1.9万亿,位居第一。第二名则是贵阳,两家银行的总资产突破1.1万亿,把成都和西安这两大西部头部城市都甩在身后。02从营收看,9家银行的排名为:重庆农商行(308亿)、成都银行(178亿)、贵阳银行(150亿)、重庆银行(145亿)、贵州银行(117亿)、兰州银行(78亿)、西安银行(72亿)、甘肃银行(62亿)、泸州银行(37亿)。重庆农商行的营收遥遥领先,也是西部唯一一家营收破300亿的银行。此外,成都银行、贵阳银行、重庆银行、贵州银行的营收也在百亿以上。但增速排名又不一样:成都银行(22.54%)、泸州银行(19.70)、重庆银行(11.24%)、重庆农商行(9.42%)、兰州银行(7.29%)、贵州银行(4.35%)、西安银行(0.91%)、甘肃银行(—3.32%)、贵阳银行(—6.70%)。其中,成都银行是为唯一一家营收增速高于20%,泸州银行也接近20%,其余,重庆银行、重庆农商行也跑赢了59家上市银行的平均增速(7.75%)。而甘肃银行和贵阳银行的营收同比则出现负增长。全国59家银行中,仅有9家营收同比出现下降。03从归母净利润来看,9家银行的排名为:重庆农商行(95亿)、成都银行(78亿)、贵阳银行(60亿)、重庆银行(46亿)、贵州银行(37亿)、西安银行(28亿)、兰州银行(15亿)、泸州银行(7亿)、甘肃银行(5亿)。其中,重庆农商行的归母净利润接近100亿,成都银行、贵阳银行超过了50亿。泸州银行和甘肃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则低于10亿。可以看出,各家银行的盈利能力差距是很大的。就增速而言,9家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同比都保持了正增长,排名为:成都银行(29.98%)、泸州银行(27.46%)、重庆农商行(13.79%)、重庆银行(5.43%)、兰州银行(4.90%)、甘肃银行(2.24%)、贵阳银行(2.07%)、西安银行(1.73%)、贵州银行(0.95%)。其中,成都银行和泸州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最为亮眼,均接近30%。重庆农商行的增速也达到了13.79%。其余6家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则均跑输了大盘(12.31%)。不过,59家上市银行中,有14家上市银行的拨备前利润同比出现下降,其中有2家来自西部地区——贵阳银行下降11.29%、甘肃银行下降4.44%。04此外,截至2021年末,全国59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平均值为1.44%,西部地区有6家银行跑赢全国大盘:成都银行(0.98%)、贵阳银行(1.15%)、重庆农商银行(1.25%)、重庆银行(1.30%)、西安银行(1.32%)、泸州银行(1.42%)。其中,泸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从2020年末的1.83%下降到2021年的1.42%,下降比较明显。9家银行中,不良贷款率最高的则是甘肃银行,达到了2.04%,也是全国6家不良贷款率高于2%的上市银行之一。问题贷款率最高的是兰州银行(7.66%)和甘肃银行(5.74%),均位于甘肃。而全国问题贷款率超过5%的上市银行仅有11家。05综合上述多个指标可以看出,目前西部地区的上市银行,整体实力还是川渝+贵州比较突出。因此,国家要在西部设立一个金融中心,非川渝莫属。不过,在全国范围来看,西部地区上市银行整体的综合实力还是明显偏弱。且不说没有国有大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也仍是空白。这严重影响了地方的金融实力,尤其是对于成渝合力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来说,目前迫切需要突破这个短板。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浙商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分布的城市为:深圳、上海、北京、福州、广州、杭州、天津、烟台。可以看到,目前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三大金融中心,都有自己的股份制银行。山东也有一家。而获批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成渝在这方面仍旧是空白。众所周知,地方城商行、农商行专注服务于本地经济的发展,基本不能跨区域经营,也就意味着无法实现金融影响力的跨区域输出,既限制了金融总量的做大,也无法体现在整个区域内的金融辐射能力。如此一来,成渝共建金融中心建设自然就还少一个最基础性的抓手。因此,当前对于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成渝而言,目前亟需在这方面实现跨越。培育、孵化或整合成立一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或开发性银行,刻不容缓。它的基础性,甚至排在证券交易所的前面。06这方面也已经引起了川渝两地的共同关注。如2021年全国两会,四川代表团的全团建议就包括:建议国家层面支持成渝地区探索设立服务西部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商业银行、西部开发银行和全国股份制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具有区域特色产品的西部期货交易所等要素市场,构建门类齐全、功能完备、竞争力强的金融机构体系和具有区域辐射力的金融市场。今年全国两会上,川渝两省市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支持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提案》,吁请国家层面在成渝地区布局重大金融基础设施和重要金融机构,支持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具体建议就包括:允许城商行等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在成渝地区试点跨区域展业,推动金融机构建立跨区域联合授信机制;指导地方法人银行参与区域内异地中小银行优化整合重组,在此基础上组建立足成渝、服务西部的跨行政区域经营的商业银行。此外,《重庆市金融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提出,争取设立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跨区域经营国际商业银行。“十四五”,是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起步期,也是框架、机制的搭建期。未来几年,在关键性金融机构、银行、证券交易所等基础建设方面,川渝到底会有怎样的突破,我们拭目以待。MORE往期精选商务合作、转载开白联系:微信:zmxzyh50(备注身份优先通过)未经授权请勿擅自复制、转载任耀龙律师团队为西部城事提供版权及法律服务区域丨地产丨财经
2022年5月10日
其他

净亏18亿元!重庆小康股份傍上华为,亏损面却还在扩大

其中和华为合作推出的赛力斯SF5,自2021年4月正式上市以来,月销量分别为129辆、204辆、1097辆、507辆、715辆、1117辆、1926辆、1385辆、1089辆,共计8169辆。
2022年5月9日
其他

北方第一个国家级都市圈,亮相了

文丨西部菌在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近一个月后,《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全文于五一假期前正式发网公布。西安都市圈未来五到十五年的发展蓝图,由此揭开神秘面纱。作为全国第五个、北方第一个国家级都市圈,西安都市圈可谓备受关注。它的规划到底有哪些亮点?与其他都市圈相比,又有哪些特点?01应该说,西安都市圈从规划上报到批复,再到最终公布规划全文,其过程颇有点曲折。2020、2021年,国家发改委连续两年点名支持西安等都市圈编制实施发展规划。随后,被点名的南京、福州、成都的都市圈规划都先后获批。就在大家翘首以盼西安都市圈拿到批文之时,未被点名的长株潭都市圈却“捷足先登”,摘得第四个国家级都市圈的头衔。最终,西安成为全国第五个,也是北方地区第一个国家级都市圈。那么,西安都市圈的分量到底如何?我们可以对比目前已经批复的五大都市圈的具体情况。首先是定位。南京都市圈:到2025年,人均GDP超过15万元……同城化建设水平全国领先。到2035年,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大幅跃升,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基本建成。福州都市圈:力争到2025年,都市圈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中心城市竞争力显著提升,同城化发展取得明显进展……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展望2035年,建成产业分工高效率、城乡发展高品质、生态环境高质量、开放创新高层次、同城发展高水平的现代化都市圈。成都都市圈:到2025年,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突破3.3万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东部发达地区水平……基本建成空间结构清晰……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都市圈。展望2035年,成都都市圈的同城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走在全国前列……基本建成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化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到2025年,长株潭都市圈竞争实力、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高品质生活的标杆。到2035年,长株潭同城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成为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现代化都市圈。西安都市圈:到2025年,西安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圈内城镇发展水平和承载能力明显提升,城市间同城化协调发展机制更加健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更加协调。到2035年,现代化的西安都市圈基本建成……全面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历史文化魅力的现代化都市圈。02再看规模。南京都市圈:规划范围拓展到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8市全域及常州市金坛区和溧阳市,总面积6.6万平方公里,2019年末常住人口约3500万。福州都市圈:福州、莆田两市全域,宁德市蕉城区、福安市、霞浦县、古田县,南平市延平区和建阳区、建瓯市部分地区,及平潭综合实验区,陆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2020年常住总人口约13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约1.5万亿元。成都都市圈:规划范围拓展到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全域,总面积3.
2022年5月7日
其他

一季度GDP:广州领先重庆,深圳天津降速,西安跻身二十强

增速冠军福州,一季度经济全面回暖,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0%,都处在领先的水平,这为福州的强省会城市建设提供了一个注脚。来源:时代数据
2022年5月5日
其他

利润暴跌,重庆迪马股份发生了什么

按照同一天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业绩报告,迪马股份房地产业务实现销售面积38.06万平方米,销售金额40.45亿元,分别同比下降44.86%、57.58%。并且报告期内,迪马股份无新增房地产项目。
2022年4月29日
其他

30省最新GDP公开!四大悬念待解

文丨西部菌截至4月28日,全国31省市,只剩下西藏尚未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以下是具体数据:制图:国是直通车其中,新疆一季度GDP39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0%,在目前公布的省市中高居第一。吉林省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2576.23亿元,同比下降7.9%,是目前公布的省市中唯一负增长的。关于一季度各省市之间的总量、增速比较,西部菌就不再重复了。下面就主要谈谈一些个人的想法,仅供参考。01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有多大?从GDP增速看,一季度增速在6%以上的省份有八个,分别是:福建、湖南、湖北、江西、山西、贵州、海南、新疆除了福建、海南,其余全部来自中西部。而增速低于4.8%的全国增速的有七个,分别是:广东、江苏、河南、上海、辽宁、天津、吉林其中,吉林是唯一的负增长省份。其次,这几年本就持续减速的天津,也仅有0.1%的增速。上述七个低于全国平均增速的省市,仅有河南来自中西部。所以,整体看来,中西部省市在一季度可谓表现最亮眼,尤其是中部的湖南、湖北、江西、山西,增速更是集体开挂。从它们的分布看,我们似乎可以得出结论,即凭借后发优势的中西部内陆省份,在增速上又一次完胜了东部先发地区。表面看来,确实如此。这也符合过去几年大家的观察。但西部菌想说的是,疫情时代,尤其是今年以来,这种差异的出现,最主要的原因其实还是疫情。比如,增速最低的吉林和天津,今年一季度都深受疫情影响。吉林长春更是在4月28日0时起,才逐步解除社会管控。而中部地区,今年一季度,整体受疫情的影响都较小。所以,不夸张地说,在目前的防疫策略下,抛开疫情这只黑天鹅谈经济表现,其实是没有多大现实意义的。这实际上启示每个地方,能否平衡好防疫和发展的关系,其实是当下影响经济走势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只要能够尽量降低疫情的影响,再差也不会差到哪去。所以,千万别低估防疫在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明确了这一点,也就产生了一个重要悬念——上海经济在二季度到底会不会出现负增长?要知道,上海此轮疫情的影响,主要是在4月开始陆续释放。所以,一季度仍然录得3.1%的增长,更大的压力也就留给了第二季度。02外贸能否扛住压力?今年一季度,全国进出口总额达9.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7%。这样的表现是不是还不错?但是,对比之后,才发有更客观的评价。去年全年,全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1.4%;一季度为29.2%。所以,不难看出,一季度我国进出口增速实际已明显下滑。而作为我国外贸第一省的广东,受香港及本地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一季度外贸进出口增速仅有0.6%,这直接导致广东GDP整体增速罕见地跑输全国大盘。二季度,随着疫情好转,广东的外贸增速应该会有所回升。不过,压力又来到了长三角这一边。进入二季度,同样作为外贸重镇的长三角区域,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外贸表现恐不容乐观。这两年疫情期间,包括四川、重庆等在内的内陆省市,在外贸上保持了较高的增速。比如,今年一季度,外贸增速20%以上的有浙江、四川、江西、黑龙江、海南、新疆、甘肃、宁夏。其中,海南和宁夏增速更是在60%以上。这一方面是由于它们的基数较小,另一方面也与RCEP生效实施有关。不过,随着全球其他国家相继放松防疫,我们在过去两年的外贸优势是否还能继续保持?至少从今年一季度的数据看,有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对应到各地,一些在过去两年保持了外贸高速增长的省份,有必要提前做好准备。03头部城市失宠?在目前已经公布GDP数据的12强城市(南京暂未公布)中,GDP跑赢全国大盘(4.8%)的仅有北京、重庆、成都、武汉、宁波。来源:城市财经如此多头部城市集体降速,首要原因还是离不开疫情这个大背景。典型如上海、天津。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大部分头部城市的常住人口增量也在明显下降。这里面的内在联系值得思考。之前西部菌在《全国至少22地“在封”,青年失业率16%,1076万毕业生去哪里》中说过,受疫情影响带来的不确定性,毕业生的跨省流动,或会继续减弱。此外,不排除在整体就业不确定性增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愿意“冒险”的大背景下,会出现一波高校毕业生“反向”流动的小高峰,即由一二线向三四线城市回流。而从今年一季度头部城市的整体经济表现以及防疫形势看,也不排除后续会有更多的人选择逃离一线乃至二线城市。在经济整体降速,疫情持续、反复的背景下,人口流向到底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继而又会对城市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一个值得观察的现象。就在这几天,又有一些城市高调推出了抢人政策。如被武汉重新反超的郑州,于近日宣布,从今年开始,将全面开展青年创新创业行动,力争2022年,新吸进20万名青年人才留郑来郑创业就业,利用5年左右时间,新增青年人才100万人。而长沙,日前也发布了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拿出了更大的诚意来抢人才。不得不说,在当下经济增长节奏和防疫形势都呈现出巨大不确定性的关口,一些城市高调抢人、抢企业,确实是不错的时机。但在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也反映出,在人口即将进入负增长的时代,城市对于人口、人才的焦虑。疫情和经济减速,对于人口流动的影响到底怎样,又是否仅仅是暂时的?现在恐怕没人能够下判断。但可以确定的是,城市抢人,会越来越难。04谁能笑到最后?就眼下的现实来看,不管是面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还是国际关系的云波诡谲,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逻辑,应该就是要学会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稳定,并获得收益。我们传统的评价区域发展的一些指标,比如区位、资源禀赋、治理能力等,在目前短期看,似乎都显得不管用了。典型如上海等的“封城”,资源型城市的重焕生机等,都让人大为意外。但现实,就这么发生了。所以,西部菌认为,善于在“危机”中,在不确定性中抓住机遇的城市,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或是成为新的赢家。尤其要注意的是,在过去高歌猛进、大河涨水小河满的发展阶段,多数地方其实都习惯了在顺风顺水中谋发展。但在当前这样一个“黑天鹅”横飞的时代,在不确定性中,在逆境中抓住机会,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比如,内陆省份能否把这几年积累的外贸优势,转化为产业链优势、供应链优势等,就值得重视
2022年4月28日
其他

最长封锁160天!相比北京上海,这些城市也让人揪心

在之前的文章中《上海、深圳按下“暂停键”,张文宏最新发声!这些城市要做好准备了》,西部城事重点分析了疫情对口岸城市的影响。按照《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截至2020年底对外开放口岸共313个。
2022年4月25日
其他

一季度数据比较:重庆、成都谁更胜一筹?

文丨西部菌近期,全国省一级的一季度经济数据陆续揭晓中。在副省级城市中,成都一季度经济数据也于日前公布。这在同级别城市中,算是比较早的了。今天,我们从数据来看看,一季度重庆和成都两地的表现,各自有怎样的亮点和不足?到底谁更胜一筹?01先看GDP增速。重庆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98.00亿元,同比增长5.2%,高于全国增速(4.8%)0.4个百分点。同期,成都地区生产总值为4894.99亿元,同比增长5.0%,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低于四川增速(5.3%)0.3个百分点。这在近几年应该是比较少见的。纵向比较,去年一季度,重庆GDP为5995.25亿元,同比增速为18.4%,两年(2020、2021年一季度)平均增长5.2%。同期,成都GDP4552.84亿元,同比增长17.3%,两年平均增长6.7%。2021年全年,重庆GDP增速为8.3%,成都为8.6%。因此,今年一季度重庆GDP增速略高于成都增速,并且从近两年的走势看,重庆的增速表现算是反超了成都。不过,去年全年成都与重庆的GDP比值为71.4%,今年一季度已上升到76.5%。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成都与重庆的GDP绝对值差距有所扩大。当然,一季度数据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它到底对全年的表现会有怎样的影响,还有待观察。此外,今年对于重庆和成都来说,算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那就是GDP总量分别站到了3万亿、2万亿的门槛边。成都突破2万亿,几乎不存在悬念;重庆突破3万亿,可能性也很大。02分产业看,一季度,重庆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83.05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403.95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711.00亿元,增长4.2%。同期,成都第一产业增加值90.64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502.60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3301.75亿元,增长4.2%。一产,重庆增速高于成都;二产,成都增速略高于重庆;三产,两地增速一致。可以看出,成都和重庆GDP的主要差距,就在于二产。对比去年同期数据,还可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重庆一产的绝对增加值实际比去年减少了60亿元左右。03工业方面,一季度,重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与成都增速一致。重庆全市39个大类行业中有29个行业增加值增长,增长面达74.4%。主导产业中,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两大行业对工业增长贡献最为突出,分别增长16.8%和25.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分别增长12.2%和44.8%,医药制造业增长18.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6.1%,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分别增长10.8%和10.7%。同时,高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均增长10.6%。其中,光伏电池、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集成电路圆片分别增长92.9%、34.1%、20.7%和19.4%。仅就增速看,重庆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光伏电池、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增速都在20%以上。成都,五大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1%。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增长14.3%,装备制造产业增长14.0%,医药健康产业增长7.6%。重点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中,增加值占比前十大行业呈“8升2降”态势。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15.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0.0%。30强制造业龙头企业增加值增长13.4%,其中22户企业产值实现正增长。新兴产品产量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140.1%、9.4%。可以看出,成都增速20%以上的重要产业中,仅有新能源汽车。当然,这里面不排除成都尚未公布的行业中,有更高的增速。但仅就目前所公布的数据看,工业方面,重庆整体回暖的势头更强劲,成都则相对平稳。04服务业方面,1-2月,重庆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5%;成都则为15.5%。同期,重庆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8%,拉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1个百分点。同期,成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2.3%、30.4%。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重庆分别增长7.0%、10.5%;成都则为10.8%、12.4%。所以,服务业和本外币存款、贷款方面,成都增速表现更胜一筹。05消费方面,一季度,重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19.80亿元,同比增长4.2%。成都同期为2280.1亿元,同比增长3.1%。同期,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3.3%。就此来看,成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全省(5.1%)2个百分点,确实显得不够理想。当然,这应该与成都在2月底至3月初的那一轮疫情有关。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成都市经济形势分析专题会就专门提到:要创新方法促进消费回升。立足成都市人口结构变化和群众服务需求,创造更多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有序促进聚集性消费回升,引导文旅企业创新旅游产品,做强新兴消费服务,着力推动消费创新发展。另外,在比较一季度消费方面,还必须注意的一个特殊情况,那就是春节期间,重庆属于人口返乡回流高峰,而成都则是人口流出高峰。因此,相对来说,重庆在一季度社消方面更具优势。在新消费方面,重庆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2.1倍;成都为129.3%。重庆可穿戴智能设备零售额增长23.2%,智能手机零售额增长12.7%;成都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可穿戴智能设备零售额分别增长26.3%、53.2%。所以,消费方面,一季度重庆要好于成都。06外贸方面,一季度,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1970.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9.3%。其中,出口1277亿元,增长14%;进口693.9亿元,增长1.6%。同期,成都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125.7亿元,同比增长22.2%。其中,出口额1274.6亿元,增长32.6%;进口额851.1亿元,增长9.3%。可见,外贸方面,成都在总量和增速上,都要优于重庆。此外,固定投资方面,一季度,重庆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0.9%,成都则为8.0%——重庆具有相对优势。重庆数据备受关注的房地产方面,目前相关数据披露还不够完整。但基本可以肯定,受大环境影响,两地的增速较往年应该都会有明显回落。总结:1.GDP增速,重庆稍高于成都。2.从亮点看,重庆主要体现在工业回暖上,成都则是外贸增速的保持;不足上,重庆主要是外贸增速放缓,成都相对而言是消费。3.置于全国大盘,重庆、成都,包括四川,一季度的增速表现都只能用相对一般来形容。要继续体现自己的后发优势,拉近与先发地区的距离,后面三季度,整个川渝都需要好好努把力。而在当前现实下,最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如何控制好疫情这个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处理好防疫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目前来看,重庆和成都在这方面的表现算是很不错。下一阶段,既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比如,挖掘招商引资和外贸等方面的契机,又要继续争取保持好,避免出现极端情况。MORE往期精选商务合作、转载开白联系:微信:zmxzyh50(备注身份优先通过)未经授权请勿擅自复制、转载任耀龙律师团队为西部城事提供版权及法律服务区域丨地产丨财经
2022年4月23日
其他

背靠央企,深耕一二线城市,大悦城还是“悦”不起来

文丨西部菌地产寒冬之下,资金对于房企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明确: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应该给了不少房企解资金燃眉之急的新希望。而事实上,此前就已有央企旗下的地产公司率先获得了支持。比如,大悦城。早在今年2月中旬,大悦城控股与招商银行成功签署100亿元并购融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深度的地产并购融资战略合作关系。100亿的融资额度,对眼下任何一家房企来说,都堪称是雪中送炭。但是,翻开大悦城的2021年业绩报告,这家身披央企光环的房企,事实上过得并不“悦”。01根据大悦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悦城)延迟了近半月才发布的2021年度业绩报告,过去一年,大悦城的诸多核心指标都出现了下滑。先说上涨的。2021年,大悦城完成签约金额727亿元,较2020年增长5%;实现营业收入426.14亿元,同比增长10.84%。其中,归属股东净利润1.08亿元,较2020年扭亏为盈,同比增长127.79%。这算得上是最为亮眼的业绩了。而其他主要指标,则多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比如,毛利率27.44%,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虽然说整个行业的毛利率都在下降,但具有央企背景的大悦城,并没有表现得更好,这还是不能不让人觉得有些遗憾。此外,在新房销售放缓及价格下行压力下,大悦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9.56亿元,这使得净利润同比下降31.65%,仅有7.67亿元。说得通俗点,为了加快去化回笼资金,大悦城在2021年也不得不采取了以价换量的促销方式。而降价促销,在一二三线城市都存在,涉及青岛、天津、江门、重庆、北京等地的多个项目。这一方面表明,在降价促销这个事上,央企和民企站到了同一战壕,大悦城的市场号召力或并没有因为其身份得到更多的加持。另一方面,它或也确实反映出,大悦城的去化压力和资金压力。但是,将2021年的净利润下滑完全归咎于降价促销,似乎有点以偏概全。要知道,这已经是大悦城净利润连续第三年下滑。此前的2020年,其净利润11.23亿元,同比下滑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6.7%。2019年,大悦城的净利润尚有33.8亿元,而2021年连两年前的四分之一都不到了。所以说,别看大悦城的营收依然保持正增长,但实际的盈利能力这几年却是在不断下滑。口含“金钥匙”的大悦城也未能逃脱“增收不增利”魔咒,这多少有点让人意外。02除了利润下滑,大悦城的另外两个财务指标,也表现得不太像央企的实力。一是,截至2021期末,大悦城货币资金余额248.86亿元,较2020年末减少了20%以上。现金短债比1.44;净负债率90.06%;扣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70.31%——仍踩中一道红线。要知道,尽管过去一年很多民营房企都很难,但还是有不少房企赶在“大限”到来前加速“转绿”。这个大背景下,身为央企的大悦城却至今未能率先晋级“绿档”之列,这怎么看都有点扎眼。可以对比的是,中海、保利等央企均已经实现“三道红线”全部达标。二是,截至2021年底,大悦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84.6亿,而其2020年末则尚有98.1亿的现金流,下滑幅度近两倍。如此大变,已经可以用“急剧恶化”来形容了。对此,大悦城解释称,主要是新获取项目土地支出、开发项目建造支出及税费支出同比大幅增加,导致经营性现金流与净利润产生较大差距。从数据看,2021年,大悦城共获取16个项目,新增土地面积147万平方米,土地款总额316亿元,平均溢价率为16%,与2020年相比,提高了接近6个百分点。这样的拿地节奏,以及溢价率,相对于它的销售体量和整个行业的走势来看,的确堪称是逆势扩张了。其底气或还是来自于融资成本上的优势。2021年大悦城年新增借款平均成本4.63%,平均融资成本下降至4.91%,这在整个行业中都属于相对较低的水平,确实令不少民企羡慕。但是,在盈利能力持续走低,市场行情整体下行之下,依旧不惜高成本扩张,其带来的市场风险无疑在上升。03尤其要注意的是,相比其他开发商,大悦城作为集大型购物中心、甲级写字楼、高档住宅等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开发商,其主打产品相对于一般的住宅,在行业下行和疫情冲击的叠加影响下,所受到的影响要更大。2021年,大悦城新开业苏州大悦春风里、长沙北辰三角洲大悦城、重庆大悦城、北京丰台大悦春风里4个购物中心。截至2021年底,大悦城共开业18家(含轻资产)购物中心,包括15个大悦城购物中心、3个大悦春风里项目。但是,受疫情影响,这些购物中心的运营状况,却不甚理想。据“独角Mall”的统计,剔除受疫情影响严重的2020年,2021年西单大悦城、上海静安大悦城、烟台大悦城和杭州大悦城在租金收入和出租率两项指标上均未恢复至2019年水准;沈阳大悦城的租金收入虽然已经比2019年更高,但出租率下降。来源:独角Mal而2022年,疫情的影响似乎更严重了。尤其是考虑到大悦城重仓的长三角区域在今年一二季度受疫情影响最为明显,今年大悦城购物中心的运营效益或同样不容乐观。或许是考虑到了这一点,这次大家发现,连续两年未完成销售目标的大悦城,在2022年索性放弃了心心念念的千亿目标,将销售目标定在了800亿元。要知道,在2019年完成重组更名之后,大悦城就高调喊出了3年内实现千亿销售额的目标。此次主动下调目标或许是更务实了,但也直接说明,大悦城不得不放慢了脚步。根据预计,2022年大悦城将新开工项目19个。但实际上,一些项目的开业时间已经明显延后了。比如,官网显示,成都第二座大悦城——天府大悦城,预计开业时间是2022年。但在去年却传出消息,预计2021年年中封顶,2023年底正式开业。现在来看,如果能够按照这样的时间顺利开业,或都算不错了。综合多方面的情势,尽管背靠央企,尽管业务主要布局在一二线城市,但大悦城要顺利穿越地产行业的下行周期,依然充满变数。MORE往期精选商务合作、转载开白联系:微信:zmxzyh50(备注身份优先通过)未经授权请勿擅自复制、转载任耀龙律师团队为西部城事提供版权及法律服务区域丨地产丨财经
2022年4月20日
其他

河北王,有点悬

去年三季报显示,截至去年9月30日,荣盛发展短期借款9.57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216.6亿元,同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37.6亿元,刚好能够完全覆盖上述226.175亿元的债务。
2022年4月19日
其他

全国至少22地“在封”,青年失业率16%,1076万毕业生去哪里

文丨西部菌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经济数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GDP增速之外,投资、消费、工业、房地产等分列数据,传递的信息量都不小。西部菌更看重的是另一个数据——就业。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85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5%。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8%,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其中,本地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6%;外来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6.3%。而16-24岁、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6.0%、5.2%;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0%。285万新增就业人口,恰好差不多完成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年就业目标(1100万)的四分之一左右。而就在这几天,“2022应届毕业生1076万
2022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