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一次,四川正在“虹吸”成都

西部菌 西部城事 2022-09-02

文丨西部菌

这几天,全国各省高考成绩基本出炉,考生们都在忙着填报志愿。

志愿到底如何填,优选选学校,还是选专业,抑或是选城市?不同的志愿填报指南都各有各的说法。

西部菌认为,它们都各有各的道理,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在西部地区,作为高校集群发展“西三角”战略支点的西安、兰州、重庆、成都,一定是考生们的热门志愿填报城市。

同时,西部菌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从大学的分布看,与人们想象中的高校都在往中心城市集中的情况有所不同,在四川,大量原本聚集在成都的高校,正在“疯狂”往省内各地级市建分校。

不夸张地说,在高等教育领域,四川“虹吸”成都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01

成都的高等教育实力到底如何?

从大学生数量来看,2021年,全国在校大学生数量超过100万的城市仅有6座,排名依次为 广州、郑州、武汉、成都、重庆、北京。

其中,成都排名第四。


从高校(本、专科)数量看,成都为58所,排名第八,位列北京(92所)、武汉(83所)、广州(83所)、重庆(70所)、郑州(67所)、上海(64所)、西安(63所)之后。
从代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双一流”高校数量看,成都为7所,仅次于北京(34所)、上海(15所)、南京(13所),与广州、武汉、西安并列第四。
所以,综合多组数据,成都算得上是具有代表性的高等教育强市,与其经济规模和城市影响力是比较匹配的。
这也成为成都经济发展和吸引人才的一个重要优势。
02
也正是因为有着较好的基础,这几年,我们能够发现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那就是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成都以外的地区建设分校。
比如,就在日前,四川师范大学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回复网友询问时透露,该校乡村振兴学院(遂宁)将于2023年实现首批招生,初步拟定首批招生专业包括15个公费师范专业及公共事业管理、城乡规划等9个普通类二本专业。

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在成都拥有狮子山校区、成龙校区两个校区。2021年4月,遂宁市与四川师范大学签约,双方将共建“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四川乡村振兴学院)”。
此前,遂宁是四川省内少有的缺乏本科院校的地级市之一。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的落地,意味着遂宁将正式迎来自己的第一所本科院校
四川师范大学在遂宁建校区的案例之外,据西部菌不完全统计,近几年至少还有以下成都高校在其他川内城市布局:
四川大学眉山校区
2021年1月,眉山市人民政府同四川大学签署《四川大学眉山校区项目建设协议》,标志着四川大学眉山校区项目正式落户眉山岷东新区。
该项目位于眉山市岷东新区东部组团,拟规划用地约3000亩,师生规模约20000人。其中一期建设约1000亩,计划于2023年9月正式实现对外招生。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宜宾分院
电子科技大学宜宾研究院于2017年11月开工建设,2018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迎来首批新生。
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
2017年9月,成都理工大学与宜宾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成都理工大学—宜宾科教创新示范园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0年9月9日,该校一期工程建成,并举行了开校仪式。今年3月,二期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累计能满足1万名学生使用需求。

西华大学宜宾校区
校园一期占地450亩,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总投资13.9亿元,实验设施设备价值1.49亿元。2017年12月开工建设,2018年9月投入使用。
四川音乐学院资阳校区
2021年7月,四川音乐学院与资阳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四川音乐学院资阳校区(艺术城)项目建设框架协议》,宣布该校将在资阳建新校区。
成都师范学院德阳校区
2021年5月,成都师范学院与德阳市人民政府举行共建“成都师范学院德阳校区”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成都师范学院德阳校区选址德阳天府数谷,将在2023年9月正式招生,4年达到全日制学生10000人的办学规模。
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些统计应该不够全面,欢迎大家补充。并且,主要是公办本科院校,如果算上高职专科和民办高校就更多了。
03
省会城市的大学,却纷纷往一般地级市建分校,到底原因何在?
首先,对于大学来讲,一般地级市在资金、土地等方面所给出的优惠政策,具有很大的诱惑力,给高校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一些地级市拥有特色优势产业,与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具有很高的契合度。
典型如宜宾,近几年成为川内地级市中最大的高校“收割机”,与其在新能源、电子信息产业等方面的异军突起有着直接关系。
再者,在异地建分校,也体现的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意识。
事实上,高等教育资源方面的差距,一直是一般地级市与中心城市的主要差距之一。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体现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高等教育资源的“下沉”,自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比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要求加快提升大中城市产业水平和功能品质。主动承接超大特大城市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
其中就包括支持三级医院和新建高校、高校新建校区在大中城市布局,增加医疗、文化、体育资源供给
此外,《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也提出,支持三级医院和新建高校、高校新建校区在德阳、眉山、资阳三市布局,增加医疗教育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显著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宜居宜业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四川除成都外的20个市(州)中,仍有广元、巴中、资阳(已签约四川音乐学院)和广安四地没有本科院校。
04
从全国整体情况来看,一般地级市的高校,向拥有人才、资源、平台、交通等多方面优势的省会城市迁移,是一种普遍现象,并且这一趋势还远未结束。
比如,今年2月,河南大学注册地从开封“迁移”至郑州的消息,就引发了不少关注。
四川的高校格局变迁,其实也经历了这一过程。
比较有代表性的,如2002年,西南石油大学将校本部从南充迁到成都。
2010年,本部在雅安的四川农业大学,形成了雅安、都江堰和温江的“一校三区”办学格局。
虽然它们依然保留了原来的校区,甚至本部依然在原来的城市,但成都校区的影响力和风头,明显胜过一筹,并借迁入省会的机遇,学校获得了跨越式发展。
此外,本部位于德阳广汉的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正在成都东部新区建设天府校区。

而今年5月,网传的一则“位于绵阳市的西南科技大学要进军成都”的消息,也引发热议。最终,西南科技大学方面予以了否认。
不过,相对于其他地方高校资源向成都聚集,这几年成都高校转向省内其他地市建设新校区,明显正在成为一股更大的热潮。
四川高等教育资源的这种“下沉”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说,也体现的是成都作为“强省会”的反哺能力。
或者说,在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成都与省内其他城市的关系,正在被重新定义
这个过程中,一定会孕育新的城市洗牌的机会。到底谁能够脱颖而出,各城市在高等教育方面的表现,其实就是一个重要的参考。
MORE
往期精选





商务合作、转载开白联系:微信:zmxzyh50(备注身份优先通过)未经授权请勿擅自复制、转载

任耀龙律师团队
为西部城事提供版权及法律服务

区域丨地产丨财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