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宝强,杂草精神

丰宁 狐厂娱乐观察 2023-08-18



【转载搬运请注明出处 侵权必究】


王宝强第二次担任导演的电影八角笼中》,当前已经上映一周有余豆瓣评分7.5票房累计11.33亿票务平台预测这部电影最终的票房落点将迫近20亿大关
电影杀青当天,正好是王宝强40岁生日。他坦言那一刻的感受很奇妙。往前看,开始思考人生中的“花开花落”;往后看,又清醒地意识到阅历赋予自己珍贵的表达欲。


于王宝强漫漫人生路来说,电影《八角笼中》诞生的时机是恰到好处的,它就像是一个窗口,让我们得以窥见王宝强的内心,以及王宝强式男人的成长路径。





质朴底色



六年前,王宝强执导的第一部电影《大闹天竺》,让他在金扫帚奖颁奖典礼上,一连领了三个“最令人失望”的奖项,涵盖了导演、编剧和电影本身。


王宝强很受打击。他自觉辜负了观众,站在“金扫帚奖”的领奖台上承诺:“特别对不起观众,这一次算是欠观众一次。”


作为“金扫帚奖”成立九年来唯一亲临现场领奖的一线演员,王宝强接受批评的动作是真诚的。仅这一点,就在当时吸引了无数好评,以至于他上了台,话说到一半就被掌声打断,关于他最后提到的承诺,具体承诺了什么、什么时候兑现,已经很少有人在意。



王宝强自己也没想到,就是这样一句话,花去了他人生中的六年。他用这六年,全身心投入到了《八角笼中》。如今随着电影上映,人们在惊讶地发现,王宝强真的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这是一个由真实新闻事件改编而来的电影,讲述了主角向腾辉带领一群孩子通过综合格斗探寻人生出路的故事。既有戏剧冲突的看点,又有社会话题引起广泛共鸣,还能借着主角自我矛盾的解决这条线,展开深度的主题挖掘。


听说这个新闻后,王宝强立刻觉察到,这是一个“很电影的故事”


可真要着手将故事细细铺展开来,当中涉及的创作又是千头万绪的。究竟以故事中哪一方面的特点为重点进行创作?这几种特点在故事中该怎么碰撞、融合?而停留在纸页上的文字,又该怎样用电影的逻辑和语言,把故事讲出来。


王宝强六年中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做这些探索。


了解王宝强状态的搭档王迅透露,“我知道宝强这几年不容易”,少赚了很多钱,也舍弃了很多东西,甚至包括自己做演员最好的黄金时期。王宝强也承认,“让我对一切名利轻松说‘不’也挺难的”。


为什么不干脆躺平?


“一个人自己说出去的话,他不当回事,转脸就退回到演员的身份,去拍各种戏赚钱,去参加各种活动。可以,这没问题。但这不是我,我要做一个,我自己想做的自己,想成为的自己。”


王宝强想做的那个自己是“凭良心活着,是坦荡的。”他直言从没做过亏害别人的事,也更不允许自己辜负别人的信任。这是他从小到大的人生信条。



这种朴素价值观背后的那份质朴,体现在王宝强一路走来的方方面面。


在少林寺练武,能练到脱了鞋,血肉和袜子粘连在一起;在剧组做演员,能空手从滚烫的热油中捞出石印,疼得眼泪直流;如今当导演,也能当到抵押全部身家,用“砸锅卖铁”的精神去拍一部电影。


他塑造的经典角色《天下无贼》中的傻根和《士兵突击》许三多,就像是王宝强身上那份质朴的写照。从寺庙打工走出来的傻根,坚信天下无贼,人人都是好人;农村出来的许三多,坚信“只要不抛弃不放弃,就一定成功”。




变得复杂


但人早晚要走出自己的象牙塔。王宝强真正从当中走出来,是在2016年。当时他在生活上开始经历各种复杂的状况有家庭上的变故也有合作伙伴的背叛


随之,他看待世界的角度,也在发生变化。“到了现在,我知道了人性是很复杂的。”回顾生活带来的惨痛顿悟,王宝强曾在采访中感叹。


一起合作电影《新喜剧之王》的导演周星驰,曾敏锐察觉到王宝强身上微妙的不同,他邀请对方出演一个悲喜剧形象——敏感的过气演员。



他深知“搞笑也需要有很痛苦的经历,那些最悲惨的事情也可以是最搞笑的东西”,而此时的王宝强更具有去表现这种复杂的能力。


王宝强作为导演,选取故事视角上的变化,某种程度上也得益于此。《八角笼中》明显具有第一部执导作品《大闹天竺》所没有的、更复杂的落点。


当然,电影本身的拍摄过程,对王宝强来说,也是一次磨砺。他坦言,做这部电影的六年,是自己人生当中迄今为止最艰难的六年。


虽然经过开始三、四年的摸索,《八角笼中》故事和创作上的问题,已经逐渐找到方向,可当电影临近开机,拍摄上的问题又迎头砸过来。


投资人撤资是最致命的。“都答应说投,要开拍了,准备签合同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投”,聊起那段被放鸽子的经历,王宝强很无奈。


撤资的理由有一大堆:王宝强不演喜剧观众不爱看;疫情期间不确定性太强、投资风险太大;连同王宝强做导演的能力,也要被打上一个问号。


据悉,《八角笼中》工作人员有五六百号人,每天光吃喝住就意味着一笔巨额开销。同为导演也是朋友的韩杰(《hello!树先生》导演)清楚这种“梦想空转”感觉:那是毁灭性的打击。


类似的艰难时刻还有很多,疫情期间,找不到合适的小演员,从山里挑出来的孩子,也完全没有表演经验;包括导演要一边协调场地、一边导演电影,还要一边找钱……


“外界看王宝强,大小是个名人,肯定过得很好。但谁也感受不到我的艰难,不仅事业,还有自己的内心(在经受考验)。”


压力在所难免。但也正是这些困难、坎坷,成就了《八角笼中》。用王宝强自己的话来说,“不难的话,我拍不出这么好的电影”。


电影中向腾辉所处的环境空前复杂。既有来自曾经赞助商的被刺,也有来自眼红自己成功的合作伙伴的算计,还要面对私立学校的市侩,以及公众的不解。



面对先后绊倒自己和孩子们的命运,时隔多年,向腾辉不再像当初,靠意气去发泄不甘,而是用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通过曝光自己,引起公众对孩子命运的关注。


而王宝强自己,在经历了生活上种种复杂的变化之后,也通过通过不同于以往的角色形象,展现出更丰富、复杂的面貌。《唐人街探案》系列中,唐仁圆滑,甚至有些油腻,但本心善良的形象,就曾被外界用颠覆来形容。


这种种曲折的经历和被逼入绝境时候的思考,正是他当下的精神写照。电影中有一幕,是王宝强坐在车里,车窗外变化莫测的各种京剧脸谱倒映在他脸上。向腾辉还是王宝强,早已经分不清。


用韩杰的话来说,王宝强在这个人物身上寄予了自己深沉的愿望。拍摄《八角笼中》则被他视为人生的一个重要关口。“这个戏成了,我的导演生涯有了新开始;没成,可能连同演艺生涯一起撂在这儿了。”



传递杂草精神



电影最后,在一场力量悬殊的格斗比赛中,向腾辉的带出来的苏木,靠着不屈不挠的意志,一拳一拳打出了尊严,赢得了胜利。镜头也随之由黑白转为彩色,故事终于进入一种豁然开朗的境地。


孩子们的生活重回正轨,向腾辉也借由这场比赛,迈过了自己人生那道坎。


如果说向腾辉反击陷害他的教练,是为自己命运的不甘,那他后来替俱乐部的孩子们出头,则是在为曾经的自己以及和自己处境相似的千千万万穷苦孩子讨一个说法。



王宝强被《八角笼中》从6年阴霾中拉了出来。他也想借电影帮助更多人冲出命运和生活的桎梏。


“出身虽然决定了你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辛苦,但你还是可以靠自己努力拼搏”,王宝强在采访中表示。在他看来,比赛胜利后,苏木的那声呐喊是生命力的张扬,也是自己在替观众释放这两年的压抑。


对于王宝强来说,电影是他人生支点,“电影成就了我,也是治愈我的一剂良药。面对任何打击和不开心,我都能在电影中找到出口。”


但更令人好奇的,其实是支撑他,围绕这个支点,不断奋斗的力量。


“不服输,我就是不服输,不认命。别人都说我当不了导演,就像我成名前,别人都说我当不了演员。每次面对这些的时候我也很迷茫,但如果有,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王宝强不做主动投降的人。他在心里给自己灌输信念感:我一定能成为明星,一定能为一个好演员,一定可以拍出来。


问及这股精气神由来,王宝强坦言与父母从小到大的教导分不开,但更源于他从小练武的经历。



“我从小在少林寺习武,吃过很多苦,练武你看到是动作上,修炼的其实是内心,你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俗话说,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练武的功夫,就是在这里”,王宝强告诉狐厂局中人。


电影《一代宗师》中,叶问的师父曾这么解释“这口气”对习武之人的意义:腰带就是代表你的师门、你的师父。一条腰带一口气。上了这条腰带就是练武之人。往后你就要凭这口气做人。


有这口气提着,公众层面上而言,王宝强几乎从未不言败。他自己也承认,“这或许就是我离开少林寺来北京跑龙套,即使经历那么多困难,都没有被现实的残酷所击倒的原因。”


在流行“躺平”的年代,王宝强和他的《八角笼中》自有其稀缺性,用他最喜欢的八个字来形容:生如杂草,不屈不挠。


(转载搬运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2023暑期档,还能诞生爆款吗?
杨洋,永远更爱自己?
《八角笼中》:王宝强的翻身仗
陈思诚 入场收割
白敬亭宋轶超好嗑?我们与导演尹涛聊了聊
陈思诚拍性别议题,能让谁买账?

‍白敬亭 努力努力没白努力

刘丹、任素汐、张巍,和我们聊了聊荧屏“中女时代”


如需转载后台回复【转载】如需投稿后台回复【投稿】

点个赞再走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