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年俄式小镇上的摄影往事儿

开启新的影像生活 风面EDU 2019-11-17


大戏全体演职人员


2018年的夏天,7月28日-8月2日,风面一路北上,特邀鲍昆、那日松、王磊、张晓武、吴毅强、尤文虎、郝树国、罗大卫等老师,在黑龙江省具有百年历史的俄式小镇——横道河子,与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位影友共同上演了风面2018·摄影年度大戏


今天,虽然距离大戏落幕已经一周了,但是一幕幕鲜活的剧情,一个个生动的人物,依然时不时在风面人的脑海里浮现,念念不忘,回味绵长。四天的学术讲座、多轮的一对一专家见面会、两天的人文旅摄,持续一周的耳濡目染,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影友受益匪浅,收获良多。风面将大戏的文字、图片等精心整理,以飨影友,既是对活动的回顾,也是对我们工作的复盘,更是表达风面对每一个参与者的感谢和对那段日子的真切怀念。



 四天的学术讲座 


大戏大幕开启——风面创办人罗大卫致辞


学术顾问兼摄影读书与专题摄影创作方向导师:鲍昆


鲍昆老师以《对一些摄影现象的分析——兼谈影友们的意识转换问题》为题,列举了几个审视国际上摄影新现象的认识角度;展示了国际摄影前沿的多位杰出摄影师的作品;介绍了纪实摄影、艺术摄影、纯艺术摄影的最新形式与理念等内容。


摄影策展及影像市场方向导师:那日松


一个摄影人从爱好者到摄影师摄影家的标志性节点之一便是展览。那日松老师以《国际与国内摄影策展及影像市场现状分析》为题,以大量的国际国内摄影展为例,全面介绍了“策展”的概念、分类、技术与技巧、展览与收藏和市场的关系、展览中的编辑与出版等内容。


摄影专题之多媒体影像创作导师:王磊


王磊老师结合自己拍摄的多部视频作品,介绍了多媒体影像创作的历程与具体实用的方法。分享了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诸多体会,用大量的案列诠释了如何讲一个有趣的影像故事。


摄影专题之静态影像创作导师:张晓武


张晓武老师结合自身的创作经历,以《静态影像创作如何专题化》为题,以其代表作《乡村娱乐》为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自己的摄影观,阐释了在静态专题摄影中,主体作者、客体世界、灵体作品、受体观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有机联系。

 

经典视觉艺术著作导读导师:吴毅强


吴毅强老师为大家解读了乔纳森·克拉里《观察者的技术:论19世纪的视觉和现代性》一书的主要内容。梳理了艺术从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到后现代艺术(当代艺术)的演化过程。结合大量的艺术作品讲述了现代性与观察者的问题、暗箱及其主体、主观视觉与感官之分离、观察者的技术、目视的抽象化等内容。


摄影专题图片编辑导师:尤文虎


尤文虎老师以《摄影专题进入传播的编辑关键点》为题,基于自身图片编辑工作经历,以多个专题摄影作品为例,与学员们一起用启发式、互动式的方式,分析了什么是作品,作品怎么样是“成”,让作品“成”的方法。并介绍了四个阶段的编辑方法:基于内容、基于结构、基于感觉、找到一个点。


摄影专题策展及传播导师:罗大卫


罗大卫老师从“为什么摄影”谈起,讲述了什么是专题摄影,如何拍好专题摄影,如何更好地将摄影作品传播出去等内容。


「风面一期」学员吴国勇,分享《无处安放》

推荐阅读:20城共享单车“坟场”奇观 | 吴国勇摄影见证


学术讲座课堂上



 一对一专家见面会 


影友们的热情,并没有被横道河子几十年一遇的炎热给削减,反而如同今夏的天气,持续高温。在每日白天安排满满的课程之后,很多学员都报名参加晚饭后的“一对一专家见面会”,与老师们一对一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对知识的渴求,对进步的向往,对摄影的热爱,每天都在感染着风面大戏中的每一个人。


鲍昆老师与学员乐乐一对一交流


那日松老师与学员葛跃进一对一交流


张晓武老师与学员王乃功一对一交流



尤文虎老师与学员高虹一对一交流



王磊老师与学员乐乐一对一



学员有话说


吴国勇,摄影©赵文娟


参加风面2018年度大戏期间,恰是我作为风面一期学员在罗大卫老师一对一指导下完成的《无处安放》作品继获得2018映·纪实摄影奖优秀奖与阿尔帕资助奖后,经网络传播引爆成了一个社会热点话题的初发期。作品获得了这么大的影响力,是我始料不及的。


而事实上这组作品正好是风面各位导师悉心指导下才得以完成的:罗大卫老师第一时间促使我把共享单车坟场的观看从深圳广州辐射到全国的视野,在拍摄过程中不断给予鼓励,并精心策划了多媒介传播的计划;李政德老师对每个场景拿回的素材都给予细致点评和拍摄意见,鼓励我不断重复把一个场景拍好拍实;王久良老师、王磊老师对于作品定稿的编辑给予了中肯的修改意见,其中王久良老师还亲自帮助完成了作品的定稿与编辑……这里要特别感谢鲍昆老师。鲍昆老师及其周围凝集的一批优秀摄影家,一直是我的偶像并是我对摄影保持高度热情的动力所在。在《无处安放》的拍摄中,很荣幸地得到鲍昆老师的指点与肯定,让我受宠若惊。这也让我切身领会到鲍昆老师一直倡导的“向着社会的摄影才具有最大的力量”的理念。


《无处安放》已不单纯是我个人的作品,而是凝结着一大群摄影家和批评家们的集体心血,是这些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以其智慧影响着我并通过我的镜头完成的一次对当下社会的集体观看。


作为风面学员之一,希望我的经历能给所有同学们一个参考的意义。尽管在摄影方面我们或许有这样那样的先天不足,但我们站在风面这个平台上,就像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就一定能望见前方一望无际的原野。借此与风面各位同学共勉。


高虹,摄影©王乃功


2018风面年度大戏,在短短的一周时间里,几位当今国内摄影界有思想与责任心的顶尖老师们鲍昆、那日松、王磊、张晓武、吴毅强、尤文虎、罗大卫等从摄影思想和理论、国际纪实摄影最新发展、艺术欣赏、专题拍摄、动态视频、图片编辑、为什么摄影等方面给予全面的展示与分析、分享。众多的实例、视频欣赏、学员参与讨论式的教学,都让学员们大开眼界、拓展思维,非常受益!


短短一周的时间,老师们与学员相互了解,尤其每天晚上克服讲课的疲劳与学员进行了一对一的具体辅导和沟通,让老师们针对学员自身关注的专题和拍摄方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具体指导。通过老师们的鼓励、批评,使我这位原先抱着快乐摄影的人终于找到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根据自身的条件用摄影人的观察能力、社会责任心进入专题拍摄。跳出传统的拍摄模式与思维,理顺纪实摄影的理念,找到突破瓶颈的方法,让自己的影像能更具有生命力与活力,对社会与人们以启发与关怀。


风面是有独立思维摄影人的好平台,它运用摄影理论教育、名师引导、具体指导、大力推广等形式多方位提升摄影人理论水平和帮助其成长,让我们深受感动和启发!希望以后有更多的课堂让更多的摄影人成长,谢谢!


胡龙振


我本人在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心情非常激动,摄影也学了几年了,大大小小的摄影讲座,也听了好多了。特别是听说鲍昆老师要来就更加期待……


讲座的第一位老师就是鲍昆老师,我早早就达到了教室,鲍昆老师讲的每一句话,我都认真聆听,特别是讲到什么是“纪实摄影”时,鲍昆老师反复强调:苦难,贫穷,悲悯那些都是半个多世纪前的纪实摄影,现在的纪实摄影无论是从它的面孔,还是关注的议题,都已经走很远了,可是我们老是错误地认为,那就是“纪实摄影”,其实这是错误的,纪实摄影的价值核心是事实和关怀。这种摄影观点,完全颠覆了我从前对“纪实摄影”的认识,使我更明确了今后的摄影方向和目标。风面平台给我们龙江影友带来的不仅仅是几堂摄影讲座,而是一种正确的摄影理念……这也是风面平台在2018年给我们龙江影友带来的最好“礼物”……非常感谢风面!


戚进、赵文娟夫妇


我们两个都非常喜欢摄影。参加此次活动就是最好证明,今后还会选择参加"风面"的活动。大咖“名符其实”,切实感受到鲍昆、那日松等老师是摄影界金字塔尖的导师,功底深厚,理论和实践都是最前沿的。


“风面”此次活动组织很成功,内容充实、全面、生动,生活安排合理,郝树国等黑龙江老师配合到位,学员一致感觉收获颇丰。通过此次学习,我们两个的摄影思维都得到了极大的启发,收获了知识,结识了新的朋友,非常开心。通过老师指引,学员交流、互动,学员们打开了思想和感情的闸门,拨云见日、感情加深。


今后我们会改变态度,学以致用。不再盲目拍摄,要选择好题材内容,“观看”后再行动,要学会编辑挑选,静态和动态影像可以结合……为黑龙江摄影业发展尽绵薄之力。


王乃功


感谢风面给我们摄影爱好者一个蜕变的机会。七位导师、七场讲座、七次蜕变,不仅赐予我饱含前辈们心血的总结与经验,更赠与我可以结伴前行的名师益友。这次课程助我开拓了视野,加深了对摄影生态的理解和掌握,提升了摄影认知水平,尤其在摄影创作选题、执行、编辑、展览、传播乃至影像市场等关键环节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特别感谢一对一专家见面会环节中各位导师悉心的指导,他们认真把脉,极具针对性指出并解决了我摄影路上的瓶颈问题。祝福风面越办越好!


管松林


摄影是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更新自我的过程。2018风面年度大戏在北国小镇横道河子如期举行,有幸参加这次学习,从鲍昆老师广阔的视野和学术的高度,到那日松先生对当今时代摄影的现状和展览推广策略;从吴毅强博士的世界艺术史与影像的关系,到尤文虎老师对图片编辑的心得和传播技巧,以及张晓武老师的摄影实验、思考以及分享,更有幸感受学员吴国勇先生主题摄影《无处安放》国内全媒体曝光进行时的传播力量,让自己重新审视对于摄影的理解、解构和定位。


本次学习让我们了解了摄影的方向,懂得如何观看、观察,从而产生观点,也思考如何让摄影适应时代的变化,用摄影来思考,最终成为表达的有力手段。


学习让我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也有信心在未来的摄影中融入、融汇和实践这些知识。


秦凤龙


几天的学习交流使我感触良多。作为龙江影友,深感自身与国内先进摄影理念的差距。通过风面的这次活动,我了解了纪实摄影的现状,顿悟自己之前误把扫街当作纪实。同时,了解到传播媒介的变化与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开始采用多媒体的表达方式,从而实现更多角度的观察,更全面的记录。


于我自身而言,最重要的是经过各位老师的点拨,确立了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即专题化训练,通过系统的训练以期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最后,希望更多影友能够通过风面的活动找到未来努力的方向,也期待大家来黑龙江采风、交流。


刘冬兵


风面一对一学习地,相约在俄罗斯风情的横道河子小镇,这里既可以避暑又可以近距离聆听老师讲解最前沿的摄影理念与信息,再一对一地与老师面对面沟通,就每个人所拍摄的作品做针对性的指导,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带着问题来,带着希望返回继续拍摄。我们和风面一起进步。


闫华


我有幸参加风面2018年度大戏,结识了很多摄影名家。几天的学习和各位老师及同学的相处,学到了以前没有学到东西。


听各位大咖老师讲课,受益匪浅,对摄影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理解,也对纪实摄影有的新了认识,明白怎样用照片讲故事。今后多组织这样的活动,我也多多学习。


史颖与鲍昆老师合影


大师讲课非常受益,没有听够。通过学习明白了扫街不是纪实摄影,明白了纪实摄影要和社会特点相结合,核心是向善的。



 花絮 


风面带给大家的不只是严肃、认真、有趣有料的干货知识,还有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放飞自我、无拘无束拥抱生活、遇见美好的机会。在风面大戏里,大家抛开烦恼、放下矜持、丢掉束缚,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在夏日的热浪里充分享受当下每一刻的感动与欢乐。


先来几张合影,感受一下欢快的氛围


摄影©杨明洋


摄影©吴国勇


抓住一切机会向老师讨教



快来合影,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来来来,加个微信


酷范儿薛野拍起来


她在丛中乐


我们瞅瞅《无处安放》的吴国勇怎么玩转无人机


小熊小吉是本次大戏的绝对主角儿


摄影©张晓武


摄影©张晓武


摄影©张晓武


深夜聊天,简称深聊


各怀心事的小孩纸们


船长(网名)简直就是行走的教科书啊  各种知识、典故是信手拈来


解锁无人机的新功能:奢华风扇,摄影©张晓武



无人机记录鲍昆老师第二课堂,摄影©吴国勇


摄影“法师”郝树国老师


有范儿的人随便一站便是风景


你拍她,他拍他,我拍你


连环拍


兄弟,咋样啊


壮汉与美少女,摄影©吴毅强


摄影©王东

花儿与少年


猫咪语:不好,有陌生人闯入,我是继续吃还是继续吃还是继续吃呢


姐们儿,放心,绝对把你拍得美美哒


年度大戏观察员孙传彬与两枚志愿者小鲜肉


最后出场的是风面2018·摄影年度大戏的协办总负责郝树国老师,黑黑的,酷酷的,尤其是长了一张性感的嘴,哈哈哈…


风面2018·摄影年度大戏的举办,得到了协办机构黑龙江省当代艺术研究院、哈尔滨市摄影家协会、海林市摄影家协会、阡陌视觉摄影工作室、黑龙江省大画幅(菲林)摄影俱乐部、品唐艺术微喷等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 End ·


摄影©乐乐、范萌、薛野

(除文中标注拍摄者的照片)

编辑©范萌

 

 预告 

下一期

风面摄影年度大戏

2019年 · 盛夏

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