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澳门记忆】端午为何吃粽?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扒龙舟、吃粽子,这些传统习俗必不可少。端午吃粽子最为人熟悉的说法,就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包粽喂鱼护屈原
端午吃粽普遍说法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据记载,生于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因受奸臣陷害被楚顷襄王流放江南,一直至楚国被秦国攻破而迁都后,无法效力君主的屈原十分痛苦和悲伤,于五月初五日怀抱一石投入汨罗江中而亡。
人们同情屈原的不幸遭遇,怀念其忧时爱国情操,便将煮熟的米饭装入竹筒或笠叶包裹,投入江中喂鱼,待鱼吃饱粽子后,就不会吃屈原的身体。自此,后世端午节吃粽子即为纪念屈原。
古人祈平安度夏
粽子在古代又名“角黍”,用以祭祖、祭神。
此外,粽子在古代又名“角黍”,是一种用菰叶包裹黍米的食品,人们将黍米以菰叶包裹成牛角形,用以祭祖、祭神。根据中国节气,五月在古代俗称“毒月”,正是迈入炎夏的重要关口,人们为祈求能平安度过,就以角黍祭神,祈求庇佑。
粽子的包扎方法及馅料千变万化,任君选择。
端午吃粽子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不少家庭均遵循传统。随时代转变,粽子的包扎方法及馅料已千变万化,由传统的咸肉粽、碱水粽、芦兜粽等,到创新的纯素粽、燕窝粽、陈皮卤鸭粽等,包罗万有。但其中纪念爱国诗人的情怀不变,让仲夏端午吃粽的饮食精神升华,也令端午节庆活动更有意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