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澳门记忆】顺风顺水风顺堂
澳门记忆
澳门是沿海城市,昔日不论葡商出海贸易,或渔民出海捕鱼,均离不开航海。“行船跑马三分险”,华人会于妈阁庙祈求出海的亲人平安归来;葡人则会在风顺堂街的圣老楞佐教堂祈祷顺风顺水、庇佑平安。
圣老楞佐教堂是澳门三大古老教堂之一,教堂内摆放圣老楞佐塑像,华人百姓见葡人多在教堂祈祷风讯,便认为是赐予风讯的海神。加上教堂初建之时设有风讯杆,华人便称教堂为风讯堂,又因“讯”、“信”、“顺”均同音,便衍生风信庙或风顺堂等叫法,久而久之该区亦被称为风顺堂区,后来更正命为“风顺堂街”。
今日的风顺堂街虽然平平无奇,昔日却是高级住宅区。19世纪期间,许多欧洲富商住在附近一带。教堂对面的慈幼中学原为澳门葡商高士德的私人住宅,177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租用此宅,并于门前加建一列矮墙,墙身有八对柱,故当时人称之为“十六柱”,后来更将该宅和风顺堂街一并俗称为“十六柱”。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澳门教会收购“十六柱”作为慈善和教育机构使用,其后多次改变用途。直至1910年,教会才将“十六柱”的两层木屋,以及后方的小山坡拨给圣母无原罪孤儿院,即慈幼学校作为新校舍,再慢慢改建发展成今日模样。
慈幼中学前身为无原罪学校,墙身保留“十六柱”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