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诊断为恙虫病
澳门卫生局接获一例疑似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又称丛林斑疹伤寒(Scrub Typhus)病例通报,是本澳今年第3例疑似恙虫病病例,具体如下:患者39岁,男性,菲律宾籍外地雇员,于石排湾郊野公园工作;6月9日出现发热及咽痛症状,11日到镜湖医院就诊,检查发现右腋下有一花生米大小焦痂。根据症状、体征,临床诊断为恙虫病。患者经治疗后已退热,拒绝住院。其于工作期间曾在草丛活动,称没有外游史,家人及同事没有出现类似病征。恙虫病致病主要是被带有恙虫病立克次体(Rickettsia tsutsugamushi)的恙虫幼虫叮咬而感染的急性传染病。居住在高温潮湿且杂草丛生的丛林地区的啮齿类动物(鼠类)是恙虫病立克次体最常见的贮存宿主。恙虫在幼虫期寄生于鼠类时可受到感染,人若在丛林活动可受带立克次体的恙虫幼虫叮咬而致病。病征包括发烧、头痛、肌肉疼痛以及皮肤出疹,特征性表现是在恙虫咬过的位置形成无痛性洞穿式溃疡性焦痂;若不及时治疗,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肺炎、脑炎、心肌炎,造成呼吸衰竭、休克,甚至死亡,死亡率可高达60%。目前尚无疫苗预防,服用抗生素能有效治疗。卫生局呼吁到公园草丛、郊野地方活动的市民及工作人员必须采取以下预防措施:一、个人防护方面,在郊野旅游、活动或工作时,尽量使用行人径,避免穿越草丛或树林地带。若进入危险区域时应穿着长袖、长裤、长靴、手套等保护性衣物。在衣服及皮肤暴露处涂布含DEET的驱蚊剂,可防止恙虫叮咬。二、离开易感染地后尽快沐浴换洗全部衣物,避免恙螨附着和叮咬。负责管理公园和郊野地方的部门和人员,应定期清除杂草以减少恙虫栖息场所与密度,及定期进行灭鼠工作以避免鼠类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