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分钟艺术时刻 | 王远凌:摄影师不是独行侠

JYart 郊野艺术JYart 2021-07-02

这是3分钟艺术时刻的第二十三期

全文共1500个字 阅读仅需3分钟



“之前碰到一个年轻人问我,摄影对我意味着什么,我说意味着工作,他失望极了,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可能他觉得摄影师就像一个独行侠,是英雄的、浪漫的。”


—— 王远凌


王远凌属猴、双子座,有着风一样的属性。


从小被父母灌输“学好数理化,打遍天下都不怕”的他,大学念的是化学专业,他忍受不了一遍一遍的实验,更忍受不了自己好似实验品一般,一眼看到未来。


当他人生可以做出第一个选择时,他来不及思考,转到了中文系。毕业后毅然投入纸媒事业,完成了每个中文系学生想当记者的梦想。


而摄影记者的生涯在纸媒最光鲜的时刻,王远凌选择了告别。这样,便有了后面的故事。



<<  滑动查看王远凌作品  >>


十八梯早年是重庆的棚户区,浓厚的市井气息有着最为原始的生命力,2011年,十八梯要拆迁,王远凌因为记者的身份而拍摄这组新闻。


此时的他,对未来充满了危机感,他想要离开重庆,想要和摄影记者的身份告别,他觉得自己和十八梯有着同样的感受,都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而当他真正走进十八梯人的生活,还没出重庆的他,全然被乡愁环绕。拍下他们,又能改变什么呢?而且他们如果可以住进更好的房子,又有什么不好呢?


八年前的他,肯定没想到自己还是离开重庆,也肯定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成了深夜写方案的艺术家。摄影记者、艺术家、策展人都是别人给王远凌的身份界定,他更愿意称自己为影像工作者,不像年轻时那会儿,觉得摄影是他的使命。


摄影他在心里从使命变了工作,重庆也从故里变成一个研究对象。他热爱影像无疑,热爱重庆无疑,这些变化只是验证了这些热爱,这是堂吉诃德不再偏执的逻辑,来人世走一遭,即便是风,也可以有留下自己的痕迹……



我没有能力去讲述“未来”


Q:《再见,十八梯》是2011年的作品,每一张照片都有标注人物的信息,你也曾说过自己经常和他们聊天,甚至他们说你也是十八梯的人,现在8年过去了,你有想过再去回访他们吗,做一个续集?


没有想过,他们在当时那个空间下面其实是被观看的。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我当时是想通过这些人来讲述一个空间的故事。

这个空间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保留了一种生活方式,有人情味,或者是我们某种情怀。而当他们换了一个空间,回归到他们各自的生活,他们也被还原为独立的个体。间不在了,这个故事就消解了。

从我个人来讲,在创作《再见,十八梯》时,我对未来充满了危机感,可能会离开重庆,于是想要有个告别仪式,和这个城市。

现在这个时间点过了,心情过了,也没必要再去打扰他们了。而且他们也想过普通人的生活,也不想每天都被观看。







再见,十八梯  选作


Q:《你好,化龙桥》里的老照片是怎样收集来的?


工厂里都有宣传员,他会记录下这个工业时代的痕迹,他们去拍各种会议、生产生活、子弟小学的活动等等,而这些痕迹便组成了那个时代。

我比较感触的是,作为摄影师,我们和那些宣传干事做的事情是一样的,只是他们还没有这么大的自觉性。但是这里面有很多好照片,需要被提炼。


你好,化龙桥  选作


Q: 你从小也在工厂里生活吗?


算是吧,单位大院,重庆是个过去是个老工业城市,人的归属地主要就是工厂、机关、单位、部队等等,每个人都有特定的空间,几乎是工作和生活在一起,换做今天也是社区和社群的概念。


 Q: 不论是《再见,十八梯》的市井文化,还是《你好,化龙桥》的工业文化,讲述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在讲述一种集体记忆的消失。但城市又创造了另外一种集体记忆,你怎么看待市井、工厂的集体记忆与城市的集体记忆?


这是一个城市更新换代的升级,没有人可以左右。城市需要成长,也需要一个被接受的过程。

在这个时代,个体都太渺小了,正因为个体的渺小,会更想要找到存在感,于是想回到过去,回到那个人与人联结更紧密的、人与空间连接更紧密的时间中去,当然“时光一去永不回……”


你好,化龙桥  选作


Q:  “重庆城市发展三部曲”都带有很浓的怀旧色彩,它们停驻在“过去”和“现在”的边际,可是“发展”这个词本身是通向“未来”的,为什么这“三部曲”没有增加“未来”的图景呢?


我没有能力去讲述“未来”,此时此刻都是过去,能做收集、整理和呈现,讲好当下就不错了。


Q: 那现在有好多艺术引用VR、人工智能的技术,来让人们提前感受“未来”?


技术总是要服务于内容的。


Q: 最近有乐队翻唱朴树的《New boy》,好多人直呼又回到2000年前夕,那时候电脑、手机刚刚出现,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到了顶峰,对“新世纪”充满了幻想。你出生在80年代,2000年那会儿正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那时候幻想的“新世纪”是什么样的?现在也感受到了“新世纪”,两者误差大吗?


去年我们在做改革开放四十年展的时候,选择了一本漫画,叫《小灵通漫游未来》,其中很多想象的未来,在今天都实现了,比如数字手表、机器人上菜之类的。让我特别有感悟的是,今天的日常就是过去的未来。

艺术家不是科学家,要去预见未来,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握当下。好多年我都没有对未来产生过期许,因为现在时代太快了。

对于过去人来说,十年二十年那是未来,对今天的人来说,一年可能就是未来。我们古语有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年慢慢摇摇的,大家做计划按一年的来。

可是现在,大家的时间其实已经无法拿一周来计算了,还怎么去预见未来?我已经被时间推着走了,所以常说“把握当下”,好像是一种艺术的态度,其实也是顺应时代的选择。



1


2

《小灵通漫游未来》漫画节选



重庆现在对我来说是一个课题


Q: 你的作品都在讲述重庆的起起伏伏,但却“淡化”了那些重庆的标签,比如“山城”、“雾都”、“火锅”等等,为什么呢?


每个城市不是一个面,它是立体的,我们当时创作时,就是想展现一个更为丰富的重庆,但大众最终还是固化在那几个标签。这和文化背景没有关系,因为对人们来说,了解是为了有关,所以他们不需要去了解那么多。

“重庆城市发展三部曲”在做的其实是一个基础的收集、整理的工作,我们只是希望人们在回望的时候,有发现这个痕迹。


Q:重庆既是一个山城,是“固守”的,同时它又是一个码头,是“开放”的,在你眼里,重庆应该是什么样的?


早年对我来说,重庆是故里,是乡愁,是归属所在。现在重庆对我来说,是一个课题,这样会比较中立一些,看到的东西也会更多。

这样再去做《再见,十八梯》,就不会受自己情绪左右,不会去喊那种“留下我们最后的家园”那种空洞的口号。你会明白城市的有更迭的需求,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影像留下来,让很多年后人还有所见,而不是有所想。

与其叫嚣,躬身亲为。我们作为一个人,就是要见证我们来到这个时代的价值,留下痕迹。形象可以去伪造,但痕迹无法伪造,来路都是去路的证据


永远,朝天门  选作


 当摄影从使命变成工作


Q: 15年你有了孩子,看你朋友圈都在记录孩子的成长,并且想出一本《我叫王钢蛋》的影集,为什么会取这个名字?难道也和“钢铁”之类的有关?


我以前的外号叫“铁蛋”,我希望他是我的升级版,所以叫他“钢蛋”。

虽然说出这个影集是开玩笑的,但觉得特别有意思,摄影可以去关怀自己,关怀城市,也可以关怀一些身边的事物关心家庭和身边的人,或者一些很庸俗的事情,照片也是自己人生的痕迹






王远凌  机器的肖像


Q: 你的经历十分“双子座”,从学化学到从学中文,从做摄影记者到做策展人,你的每一次转变自己有预料到吗?


顺势而为吧,倒是选择摄影是最明确的决定,我从事的工作都和影像有关,对我最好界定应该是影像工作者。


Q: 与艺术家专注作品不同,策展人考虑更多,多方资源如何优化整合,情怀和市场如何拿捏等等,所以这会不会和之前的艺术家身份冲突?


我理解的策展人是以展览为作品的艺术生产者。


Q: 你在做政府项目,商业项目时,怎么权衡大众审美趣味和个人审美偏好?


我一定会偏向大众。我们总在想怎么拍、拍什么?那我们想过没有,拍了之后,拍给谁看?这些项目的观看者是大众,创作是给大众看的,创作者是应该把自己情感藏在大众需求的背后。

如果你是给自己看的,那没有任何评判。我扮演的角色是一个翻译器,把碎片的影像翻译成连贯的的故事,被大众所理解。


再见,十八梯  展览现场


Q:  从一个影像创作者到一个影像工作者,影像在你心中的意味可有什么变化?


以前我会说是使命,现在会说是工作。这不是大众想要的故事,背离了他们对于摄影师理解,一个独行侠,英雄式的。

“工作”这个词会非常中性,会缺少个人的情怀,但是想要把东西做好,就得撇开个人的情感,这样你才可以联结到更多的人和可能。有人与你同行,仅是精神感召是不行的,要尊重各有所需。



Q:  那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种转变的?


做完城市三部曲之后,让我意识到影像的传播和信息价值,其实每一种影像都有其不同的属性,只要找对它的受众和目的,它就有各自存在的价值。大众在接受影像的时候,没有明确的分类,都对艺术存在模糊感。

我现在做的事情就是基础性的。既然是初级化工作,所以把自己放得低一些,才能建立更多的开口,去联结更多、更好的层面,才有良性的发展。

做完城市三部曲后,重庆出现了很多的影像展,这就是好的结果,影像受到重视,我们才更多的机会为影像做些什么。


王远凌


生于1980年,工作居住于重庆,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作品曾展出于:

● 重庆城市发展三部曲,重庆美术馆(2015~2017)

● 《你好 化龙桥》,连州国际摄影节(2016)


● FLY HJGH:中国青年影像群展,莱比锡摄影节,德国莱比锡(2016)

● 栖息地: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日本新泻(2015)

● 栖息地:布拉格摄影年展,布拉格捷克(2014)

● 生活的面孔:中国当代肖像展,北京、上海(2012)

● 十八梯:中国首届青年摄影大展,北京(2011)等。


曾获得

● 连州国际摄影节新摄影大奖,2011

● 首届徐肖冰摄影大展收藏奖,2010






采访、撰文:乔冬




本期艺术分享


关于城市的进化


发送到后台与我们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