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教育

2023年毕业典礼院长致辞 | 周光权:事不避难 少年如初

周光权 清华大学法学院 2023-06-21

GRADUATION

毕业啦



事不避难 少年如初

——在法学院2023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 周光权

各位同学:

首先要诚挚地祝贺各位顺利毕业!

大家在清华园的学习,到这里要告一个段落了。回首近三年的点点滴滴,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大家面对的各种困难、艰辛,就像发生在昨天,我们都感同身受。

不过,此刻我更愿意和大家共同追忆那些值得回味的欢乐时光。我知道,只有学习才能让你们最快乐;除了学习之外,给你们带来欢喜的想必还有很多,我想特别提一下今年4月9日举办的法学院第23届学生节,你们中的很多人参加了表演,学校大礼堂座无虚席,《只此清律》的主题曲令人心旷神怡;在多个小品节目中,“学法律就会掉头发”的调侃好像贯穿始终,但你们的论据还有待补强;还有,极个别同学满怀激情“与君歌一曲”,但好像每个字都不在调上,差点让人“长醉不复醒”,这是怎么做到的呢?不过,这也没有什么不好,积极参与、乐观向上,坚持做最好的自己,才是要紧的。唱歌是如此,人生也是如此,更多的时候只不过是自我陶醉,在意的主要是你自己。

不过,笑也好、哭也好,唱也罢、跳也罢,这一切都过去了。老师们和你们——今年法学院毕业的92位本科生、210位(法学及法律硕士研究生、47位博士生,终于可以平静地聚在一起参加一场线下的毕业典礼。对于这一场仪式,我们都渴望已久。但是,你们要知道,去年今日,师兄师姐们对这样的活动翘首以盼,但未能如愿。生活就是这样,许多看起来如此平平淡淡的事情,事后看却极不寻常。各位手捧毕业证书的激动心情,以及这一场仪式,再回首时都会显得弥足珍贵。时光太短,而美好太多,需要我们一起用心慢慢体会,好好珍惜。

这一届毕业生的优秀程度,超越了我的想象。你们当中,有的同学数年如一日地参与公益服务,为班级和同学们默默做事,赢得了大家的尊重;有的博士生潜心学问,在极有影响的法学期刊发表论文之后,顺利地去一流大学的法学院任教。我需要特别提到的是一位本科同学,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听从自己的内心,自愿放弃了“推研”资格,挥一挥手,去律师事务所“看云卷云舒”。你们都如此出彩,我无法一一列举,是你们的存在,成就了清华法学院今日之卓越。

法学院毕业生的人生轨迹如何,迄今为止似乎没有标准答案。离开了老师们的护佑,你们如何跨越人生一个又一个的“坎”,做到事不避难,泰山压顶不弯腰,很值得关注。在这里,给各位提三点建议。

第一,清华法律人的大脑只能是“永动机”,必须时刻保持思考的状态。大脑是用来思考的。各位在读期间,每天都很努力,在奔跑、在思考。毕业以后,你不应该原地踏步,要将善于做题、善于分析案例,转变为善于思考。有研究表明,读完大学后很多人的思考能力可能会下降,法学院的毕业生也不例外。如果毕业之后不再继续思考,你就会落后。法律人面对的难题比社会一般人更多,尤其要懂得思考。你不要觉得学分很高就可以“仗剑走天涯”,其实,法学教育能够提供给你的知识实在是非常有限,即便是一直在努力的清华法学院,也没有办法教会你所有的专业知识和人生道理,大量的思考需要在实践中去完成。法学注定是“成年人的学问”。这样说,不等于你选错了专业。但是,你们对法律的理解真的是一知半解或者停留在书本上的,再优异的学习成绩也只不过是起步而已。你们是在尚未进入婚姻殿堂的状态下学完了婚姻法;在从未签发过支票的情况下学完了票据法;或者仅与电信诈骗犯罪分子周旋了几次就学完了我教的《刑法总论》。你的知识真的是“沧海之一粟”,而且没有经受过实践的检验,今后在边干边学中需要你思考的东西更多。

思深忧远!法律人的用脑,应该特别深沉,至少得像个孤独的散步者沉思的样子。借用法学院刘晗老师的书名《想点大事》,我期待各位未必立志做大官,但应该要“想点大事”。法律人面对的是个案,但所涉及的都是“大事”,是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甚至生杀予夺。你对案件的思考、解答、处理如果不妥当,对当事人而言就是灭顶之灾。案件的公正处理背后,还有是否能够“案结事了”、实现社会和谐等问题,都值得你深思。

既然要抽出时间想“大事”,看准大方向,你就不要去“凑热闹”。对于社会生活,我们要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但是,太热闹的场所尽量不去;网络上过于喧哗的话题尽量不碰。善于思考的法律人就应该多看、多听,但谨言慎行、思深忧远。

第二,清华法律人的底色是“读书人”,应该让阅读的兴趣始终陪伴你。好好的毕业典礼,却劝人读书,这不怎么讨人喜欢。但是,我仍然要啰嗦几句。要想活得开心、有所成就,唯有读书。阅读是成本最低的成长。书,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你的精神状况。无论你未来具体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做到手不释卷。阅读的对象,未必非得是那些名著。读平常书,走不平常的路,想必才是最好的。

各位要知道,我们都很敬重的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手稿后面列出了《静安藏书目》,这是他早年阅读的书目,其实都是平常书,没有什么孤本秘籍。王国维先生能够读平常之书,做非凡的学问,这个境界一般人无从企及,但我们可以心向往之,从而保持对阅读的挚爱。读书让你考上清华法学院,让你今天有机会就业或继续深造,使你和家庭都抱有希望;未来,读书会让你形成不一样的思考方式,使你成为独特的你。

第三,清华法律人应当迎难而上,善于探寻人间正义。毕业以后,你很快会发现,社会对法律人充满期待,你必须默默观察社会发展状况、随时出现的各种法律难题,将天下大势尽收眼底之后探究法理与事理,从无数种选择中想出良方。为此,你不能固执己见,而必须将自己的体验客观化,使其符合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的客观性。此外,你还要懂得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成人之美,对他人予以充分尊重,基于健全的社会常识与良好的平衡感做出各种法律判断。

事不避难,谈何容易。刚才致辞的校友李显辉在西藏工作的时间很长。他站在海拔近5千米的地方,将祖国大好河山尽收眼底之后在那里默默坚守,有底线,有担当,懂得舍弃、牺牲,很值得我们学习。他回到北京市检察机关工作以后,带领同事们办理的一起案件,成为最高人民检察院第120号指导性案例。这充分说明,只要胸怀天下,只要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够发光。最近半年多,我见了不少校友,他们也都像李显辉那样能够胸怀天下、追求卓越,但又如此接地气、能吃苦。

从明天起,你们就要远行。困难不少,但办法更多。相信你们会有让老师们应接不暇的精彩,未来是你们的,世界会为你们闪烁。

事不避难,百战归来,少年如初。

再见了,同学们!

毕  业  快  乐

━━━━━━━━━━━━━━━━


清华大学法学院 第 642 

审核 | 法学院信息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法律人的核心能力到底是什么?
85后的他,任县委书记(附简历)
五院四系PK崛起新秀
【所讯】2024年第十届全国环境法博士生论坛在武汉隆重举行
第十八届“法官与学者对话”论坛会议议程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