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法学院

其他

转载率第二位!《清华法学》在2023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报告中再获佳绩

2024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发布《2023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研究报告》。在2023年度复印报刊资料“法学学科期刊”全文转载排名中,《清华法学》各项指数再获佳绩,转载率列第二位,综合指数列第三位,转载量列第五位。《清华法学》自2007年创刊至今,连续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评定为“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来源丨清华法学排版丨杨茜审核丨张沫近期回顾
5月10日 下午 3:14
其他

法学院教学沙龙第二期成功举办

5月7日中午,清华大学法学院教学沙龙第二期在清华大学法律图书馆111教室成功举办。图为活动现场本次沙龙以“我的案例教学”为题,由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何海波主讲,由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高丝敏主持。清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杨帆、清华大学教务处培养管理办公室陈玉洁、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陈天昊到场参加与谈。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周光权、院党委书记邓海峰、文科资深教授张明楷、院党委副书记陈杭平以及杨国华、张新军、汤欣、蒋舸、沈朝晖、张牧君、范春燕等法学院教师到场参会。同济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段存广、同济大学法学院院长蒋惠岭、同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黄丽勤、同济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扬、同济大学法学院办公室主任娄亚丹、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罗恬漩、同济大学法学院团委书记刘博、天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绍喜、法律出版社编辑黄倩倩等校外嘉宾莅临参会。周光权院长致辞沙龙伊始,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周光权首先致辞,他对各位校外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周院长指出,清华大学法学院举办教学沙龙的目的是促进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提高,这对于提升法学院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他引用了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提出的“世间上百年名校无非育人,天下第一等职业还是教书”的寄语,指出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各位教师应坚持以教学为本、不断丰富自身教学经验。他对学校教务处的支持表示感谢,同时提到,法学院将会继续推动教学改革与发展,希望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何海波教授主讲沙龙报告环节,何海波教授以自己所教授的《行政法案例研讨》课程为例,分享自己的案例教学经验。何海波教授从“何为案例”“如何研讨”两个问题入手。首先,“何为案例”?何海波教授认为,案例教学不是把学过的知识用案例的方式重复一遍,而应重在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技能。研讨的案例不一定是“张三李四”“洞穴奇案”等经过剪裁的或者虚拟的案例,也不限于司法案例,而应当是贴合学生今后工作的司法、执法、立法中的真实案例。何海波教授的案例教学课程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角色定位,分别撰写裁判摘要、上诉状、判决书、专家意见、判决预测、案例评析等,还要求学生分析行政决策、尝试立法草拟、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等任务。具体教学内容和要求,则根据课程需要动态调整。其次,“何为研讨”?何海波教授从课程人数、组织形式、作业要求、课堂展示、课外交流、课堂延伸等多个方面,介绍如何开展有成效的研讨。《行政法案例研讨》课程在近年清华大学教学评估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生也取得了不少课程之外的收获。例如,学习到不同文体的差别,理解了不同材料的分量,掌握排版、引注的要求等,也同时锻炼了吃苦、探索和创新的能力。何海波教授自身也从课程教学中更加了解学生,与学生教学相长。他也指出,在这种案例教学方式下,存在师生投入时间多、分组不均、期中退课等实际难题。最后,何海波教授提出三个“灵魂之问”,与各位教师共同思考:我们想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我们作为老师能给学生提供多少东西?我们愿意在学生的身上花多少时间?报告完毕后,邓海峰书记向何海波教授颁发纪念证书。邓海峰书记向何海波教授颁发纪念证书各位嘉宾就本场报告展开分享与讨论。张新军教授与何海波教授讨论人工智能高速发展下教学设计如何调整的问题。何海波教授指出,基础知识仍然是重要的,但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就是AI做不出来的那部分”。同济大学法学院蒋惠岭院长认为,何海波教授充分把握实际才能设计出如此优秀的课程,课程承载量很大且逐步成熟,为学生未来在实践中精进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课程和教师作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导引,经验值得推广。天津大学法学院王绍喜副教授简要介绍了自己所讲授课程的设计,认为何海波教授的课程更为深入且形成了独特风格,给了自己很大的启发。蒋惠岭院长与谈张新军教授与谈王绍喜副教授与谈沙龙尾声,现场学生与何老师展开了交流,就课堂反馈、学分与学生投入、选课困境等实际问题进行了对话,一致认为何海波教授的苏格拉底式案例盘问教学等基础训练的方式,对于学生价值观形成和批判性思维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杨帆副处长总结发言会议最后,清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杨帆作总结发言。她再次感谢何海波教授及其他各位老师的分享,本次分享向她充分展示了学校文件如何落实到具体课程的过程。她介绍,学校近年在教学改革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例如精简本科生培养方案学分,这要求教师更为深入了解其所教授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她指出,何海波教授的案例研讨课程强化了学习深度,创新性、挑战性、自主性兼备且均脱胎实践、有本可依,充分体现了学校“三位一体、通专融合、以学为主、多样成长”的教学理念。她提到,目前的法学教学在结合前沿技术、拓宽国际视野、融合中国特色等方面还可以继续深入挖掘,学校及教务处也将继续支持。至此,本次沙龙圆满结束。图文丨教务办编辑丨张沫排版丨杨茜审核丨王钢近期回顾
5月9日 下午 5:41
其他

检校联学共建 共铸忠诚担当——清华大学法学院与最高检第三检察厅联合开展党日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理论和实践融合发展,4月29日上午,清华大学法学院与最高检第三检察厅联合开展党日活动。最高检检委会专职委员、第三检察厅党支部书记、厅长史卫忠,政治部干部二部地方干部处副处长刘允中,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黎宏,以及第三检察厅部分党员干部和清华大学法学院2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参加活动。活动由第三检察厅副厅长张希靖主持。图为座谈会现场座谈会上,双方展开充分交流。首先,第三检察厅主办检察官竹莹莹、检察官张翠松结合检察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情况,为同学们介绍了最高检相关工作。竹莹莹主办检察官重点从高质效办好每一起职务犯罪案件、推进完善各项制度机制、编发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介绍了第三检察厅工作情况。张翠松检察官结合自身办案经历,从提高政治站位、提升业务素能、加强理论研究、用心用情办案等四个方面分享了工作经验和感受。随后,清华大学法学院学生代表进行交流发言。2023级公诉人法学硕士班支部书记司彤同学介绍了支部建设情况,他表示,支部有13名党员同学来自全国10个地方检察院,通过在清华大学法学院和最高检察机关的学习,同学们心中的“正义感”更加具象化,今后将以更高标准的检察履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2023级博士班支部书记胡馨予同学介绍了博士班相关情况,她表示,本次活动让同学们对“司法为民”有了更为具体的感受,更加坚定了大家坚守法治的理想信念。公诉人法学硕士班李定坤辅导员分享了带班感受,他表示,公诉人班的各位同学定会将丰富的实务经验与理论学习不断互相融合,不负光阴、行稳致远。2023级硕士陈烺同学从自身办理控告申诉案件的经历出发,以感恩、反思、前进三个关键词分享了工作和学习感受。2023级硕士周文亭同学介绍到,从地方检察院到最高检、从最高检到清华大学法学院的经历更新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将努力促进学习研究成果向工作质效转化。在自由交流环节,与会人员就理论研究和司法实务中的疑难问题展开讨论,分别提出对检察实务和法学教育研究的意见建议。总结环节,刘允中副处长介绍了检察队伍建设、检校合作相关情况,表示参加今天的活动很有收获、很受启发,对职务犯罪检察工作进一步加深了认识,也更加感受到政治和业务在这个领域的深度融合,希望未来理论和实务有更多的合作成果,携手共同为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黎宏教授回顾了清华大学法学院与最高检合作创办公诉人法学硕士班的初衷和历程,充分肯定了联合培养机制取得的成效,即不仅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公诉人才,也为清华大学法学院的教学研究注入了更多的实践活力,开创了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同时他也对最高检与清华大学法学院开展其他形式的检校合作进行了展望。史卫忠专委在总结时谈到了最高检与清华大学法学院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以及自己与清华大学法学院的缘分渊源,从三个方面与同学们分享了切身感受,一是越学习、越自知,应对本领恐慌最好的方法是保持学习,要加强理论和社会两方面的学习,只有不断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并持续完善自我;二是越简单、越快乐,简单的心态可以使自己更纯粹地工作和生活,要具备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能力,学会在简单中收获健康、快乐和进步;三是越努力、越幸运,要专注于反思自身、提升自我,用心努力地工作和学习,幸运才会眷顾自己,这是成长发展的正道。活动当天,双方还共同参观了最高检检史馆、案管大厅、第三检察厅职工书屋,感受检察事业的奋斗历程和新时代新发展,进一步筑牢了忠诚担当、司法为民的理想信念。图为与会人员合影图文来源丨最高检编辑丨张沫排版丨杨茜审核丨王钢近期回顾
5月9日 下午 5:41
其他

清华校庆巡游被抹黑,请擦亮双眼!

这两天,“清华校庆巡游”火了随便点开一条视频昏暗的色调,阴森的音乐,缓慢的步伐……这还是我们前不久刚亲历的校庆日吗?你们把园子里蓬勃的朝气、热闹的场面、喜庆的氛围都藏哪去了?我和清华的小伙伴们搜集查证了多个视角拍摄的校庆巡游视频一起擦亮双眼看看!清华校庆不见国旗?截图拼凑,别相信!居然说“清华校庆竟然不见国旗”……明明可以直接造谣,却还“贴心”地配了几张照得歪七扭八的图片。好吧,我们不装了——清华的校庆日是从升旗仪式开始的。主楼前迎着朝阳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你没看到吗?巡游之前,军乐队就已经在东大操场上为升旗仪式演奏了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只要稍加留意,就能看到校园里各处飘扬的五星红旗。当然,你装作看不见我们也没办法。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爱国奉献是清华人永远的精神底色。在一位位清华人投身各行各业服务国家和人民的时候,这些以“蹭热度”“搏出位”为揽财手段的营销号,只会做“标题党”“剪刀手”,罔顾真相、剪辑拼接,添油加醋、造谣污蔑,嘴上喊着“爱国”,心里却全是生意,真是没有下限!清华学子眼里没有光?我们就是那道光!是谁!是谁把我们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军乐队校庆巡游演奏的乐曲换了个音源!!还有这个灰蒙蒙的滤镜……我们还是看原版洗洗眼吧!许多同学都是因热爱而自发加入巡游队伍,他们并非专业出身,但那份对学校的真挚情感,却是无可替代的。还有人说,军乐队同学们穿着的服装不好看。虽然说各花入各眼,我们还是想替参与了巡游的同学说句话——据了解,这套仪仗用白队服是2009年时,为展现新时代军乐队精神风貌专门制作的演出服饰,还设计了可爱的卡通形象。当一批队员毕业,新队员们便会继承队服,节约资源的同时,这也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军乐队巡游只是校庆期间同学们自发组织的庆祝活动之一。东大操场、情人坡上、新清华学堂前,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一位位运动健儿在“马约翰杯”的赛场上展现着“无体育,不清华”的风采,一场场民乐队草坪音乐会把最美的旋律献给清华……同学们热情洋溢地释放着青春活力,身处其中的我们,也深深体会到了清华包容和鼓励多元发展的校园氛围!清华校庆遭质疑?不理解,别瞎喷!“校庆氛围乌烟瘴气”“清华大学应该降为二本”……一句句罔顾事实的“建议”张口就来、一个个莫须有的“罪名”肆意抹黑,愤怒、委屈、困惑、不解,作为清华学生,心里五味杂陈。先入为主的成见和偏见,是看到真相的最大阻碍。一年一度的校庆是清华人共同的节日。纪念大会、学术论坛、艺术展览、校庆嘉年华、体育赛事、系馆参观……精彩纷呈的校庆活动,彰显着水木清华113年来的厚重历史与人文日新。我们看到,毕业五十年、六十年的校友再相逢,精神矍铄、侃侃而谈。我们看到,年轻的同学自发地组织演出活动,才华横溢、青春飞扬。这一切,难道不正是清华人昂扬风采的最好证明吗?在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到来之际,学校相继成立了心理与认知科学系、力学与工程交叉研究院、人工智能学院。这一切,难道不正是清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培养顶尖人才的真实体现吗?我们穿梭在欢声笑语之间,为开放实验室中展示的创新成果震撼,为白发苍苍仍心系国计民生的学长学姐感动。清华校庆,不仅仅是一次相聚,她是清华人凝心聚力的再出发,是清华精神欣欣向荣的再传承。清华、清华人的初心,从未更改。变味儿了的,也许只有某些擅长“带节奏”“扣帽子”之人的心!在我们看来胸怀家国天下、俯首奉献芳华的清华人永远有着最好的精气神儿!永远绽放着奋进的光芒!
5月8日 下午 7:01
其他

法学院成功举办“沙市区党政干部法律素养提升培训班”

4月22日至26日,由清华大学法学院举办的“沙市区党政干部法律素养提升培训班”在法律图书馆楼一层110教室成功举办,共50名来自荆州市沙市区的区领导及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学习。4月22日上午,清华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邓海峰,沙市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区行政学校校长李浩,沙市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代晓娟,区政府副区长侯亭亭,区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刘贵修等出席开班式,仪式由法学院培训中心主任金承燕主持。图为与会人员合影邓海峰代表法学院向各位参训学员表示诚挚欢迎,并介绍了举办此次培训班的初心、愿景及重要意义。他还介绍了清华大学近期的校庆活动,鼓励学员们在学习之余踊跃参加校园活动和讲座,充分感受校园生活。他表示,期待学员们在未来为期五天的学习交流中激发智慧、开拓思维、提升能力,为法治中国、法治沙市建设贡献力量。沙市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区行政学校校长李浩在动员讲话中指出了本次培训班的重要意义。他对培训班的学习计划、研讨内容及成果转化等进行了解释说明,并就培训期间学员们的学习作风、生活纪律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他表示,要牢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刚毅坚卓、发奋图强,为加快推进沙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本次培训班为期五天,由清华大学教授和社会各界专家学者授课,课程以课堂讲授、互动交流、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进行。课程内容涵盖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民法典的制度创新与最新适用、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等多个方面。图为开班式现场项目背景“沙市区党政干部法律素养提升培训班”充分发挥清华大学优质教育资源优势,助力沙市区党政干部全面深入理解当前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态势,更好地拓展视野格局、更新知识理念、提升业务本领,进而推动沙市区的经济发展工作迈上新台阶。图文丨培训中心编辑丨张沫排版丨杨茜审核丨王钢近期回顾
4月30日 下午 12:51
其他

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丨清华校友总会法学院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暨校友座谈会成功举办

2024年4月27日中午,清华校友总会法学院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在法律图书馆楼509会议室顺利召开。法学院院长周光权、院党委书记邓海峰、副院长高丝敏、院党委副书记陈杭平、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廖莹、清华校友总会法学院分会常务副会长郑厚哲、副会长杨兆全、秘书长王岩、巫玉芳老师,以及第六届理事会部分理事和校友参加了会议。图为座谈会现场会议伊始,法学院公益普法宣讲团团长吴屿姜同学介绍了宣讲团工作的总体开展情况、目前的组织架构、宣讲理念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得到了理事会的高度肯定。周光权院长介绍了近年来法学院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他表示,学院将紧密围绕国家法治建设的需求,精心谋划发展道路,努力提升清华大学法学院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他指出,校友是学院发展的坚强后盾,也是在校学子学习成长的重要榜样,学院发展离不开校友们的长期支持。今后,法学院将进一步加强与校友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校友网络,希望各位校友与在校师生共同努力,推动法学院持续高质量发展。邓海峰书记表示,校友是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位与会校友就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受益者和见证人。真诚希望各位校友薪火相传,持续关心和支持学院发展,为学院的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提供助力。陈杭平副书记指出,理事会加强了校友之间的紧密联系,搭建了校友们为法学院发展出谋划策的平台。希望校友们能够积极为即将走出校园的学弟学妹提供更多就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法学院也将为此积极努力,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为学子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杨兆全副会长提出,理事会将以校友工作为基石,切实提高工作成效,充分发挥优秀校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助推学院高质量发展。同时,专委会将接受理事会的全程监督和专业指导,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高效推进。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校友分享了各自的工作心得与体会。校友们纷纷表示,将积极响应学院号召,以实际行动支持在校学子成长成才。本次会议在热烈、融洽的氛围中圆满结束。图为与会人员合影图文丨学生办编辑丨张沫排版丨杨茜审核丨王钢
4月28日 下午 6:12
其他

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 | 法学院成功举办“清华大学第747期博士生论坛暨法学院校友学术交流座谈会”

法学院2023“明理年度校友”表彰会暨2023“学术新秀”颁奖活动顺利举行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丨法学院校友职业发展经验分享会成功举办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
4月28日 下午 6:12
其他

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 | 法学院成功举办第一届校庆高端论坛“新公司法视角下的公司治理”

2024年4月27日上午,在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到来之际,法学院成功举办第一届校庆高端论坛。本期论坛主题为“新公司法视角下的公司治理”,主要围绕新公司法视角下的董事高管义务与法律责任、股东权利与公司治理等议题开展研讨。本期论坛聚焦当下我国新公司法修改的前沿问题和制度创新,为校友和在校师生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活动邀请到法学院院长周光权、院党委书记邓海峰、副院长高丝敏、梁上上教授、汤欣教授,及十余位在理论界与实务界专注于公司法研究的法学院校友参与。论坛开幕式由汤欣教授主持。图为论坛开幕式周光权院长为论坛开幕式致辞。他首先对各位校友返校表示热烈欢迎,并期望各位校友借助本次论坛围绕新公司法修改中的重点问题进行充分研讨,更好地推动新公司法的理论研究与实务运用。周光权介绍了法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与学院在各项工作中的创新举措,介绍了学院在各个学科领域取得的新突破以及法学院教师在新公司法修改过程中作出的诸多贡献。他表示,法学院正处于爬坡上坎的重要发展阶段,希望各位校友与在校师生共同努力,推动学院工作迈上新台阶。图为周光权院长壹第一单元聚焦“新公司法视角下的董事高管义务与法律责任”,由汤欣教授主持。香港中文大学教授、1993级校友黄辉就“董事对第三人的责任”展开分析,聚焦新公司法第191条中需要进一步解释的问题,从董事职务行为、董事义务和责任、公司治理、证券法虚假陈述赔偿责任的特殊规则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比较法层面的研究,他指出,第191条引入了董事对第三人责任,可能会导致董事责任扩大化。在实践适用中应当对该条规定进行限缩解释,强化派生诉讼制度,引入压迫行为救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助理教授、2016级校友李游围绕“新公司法下的董事责任风险与董事责任保险”进行汇报,他梳理了新公司法下董事责任与董事责任保险的规则情况以及董事义务体系及其责任。通过对董事义务与董事责任保险衔接问题的分析,他指出,董事责任保险作为职业责任保险,应该发挥其填补损害的制度价值。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后、2012级校友李依怡的报告主题为“董事监督义务问题研究”。她从董事监督义务的概念谜团引入,剖析了董事监督义务的类型化和体系定位,进一步表明各类董事监督义务的共同基础是董事授权行为。董事监督义务是董事勤勉义务的子类型,是勤勉义务在各类授权场景下的具体化。两高律师事务所律师、2012级校友贾伟波就“认定公司董事高管联合他人共同侵权的难点”进行报告。他从诉“外人”共同侵权的具体案件入手,分析了此类案件中外人侵权的责任承担依据、被告主体的确定、“共同实施侵权行为”的理解与认定等难点问题。随后,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律师、2000级校友占长元,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2005级校友桑士东,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2012级校友郭蔚从研究主题、论证方式、实务案例等方面对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入点评。贰第二单元聚焦“新公司法视角下的股东权利与公司治理”,由杨兆全校友主持。河北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2001级校友赵德勇的报告主题为“新公司法视角下的股东退出机制研究”。他从完善股东退出机制的意义、股东退出的类型划分和退出机制等方面展开,对异议股东行权难问题和股东失权规则进行了具体分析。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教授、2011级校友刘胜军就“股东表决权排除的原则与例外”进行报告。他从利益冲突股东表决规则中法漏洞的确定与实践分歧引入,对利益冲突股东表决权原则行使和例外排除中法的续造进行了深入探讨。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后包康赟围绕“对赌协议可履行性判断的规则设计”进行报告。他提出,应从利益衡量论的理论视角剖析新公司法下对赌协议的可履行性判断问题。他比较了资本维持原则和偿债能力测试在利益衡量上的优劣,并指出了董事会判断的固有缺陷和法官进行实质纠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随后,清律律师事务所律师、2009级校友朱芸阳,国枫律师事务所律师、2010级校友王岩,通商律师事务所律师、2012级校友刘向科结合自身从业经历和实务心得对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入点评。图为汤欣教授最后,汤欣教授作闭幕式总结。他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高度肯定了本次论坛的研讨成果。他表示,各位校友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持续深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期待与各位在下一届校友高端论坛再相会。
4月28日 下午 6:12
其他

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 | 法学院2023“明理年度校友”表彰会暨2023“学术新秀”颁奖活动顺利举行

2024年4月27日下午,清华大学法学院、清华校友总会法学院分会2023“明理年度校友”表彰会暨2023“学术新秀”颁奖活动在法律图书馆楼111会议室顺利举行。法学院院长周光权、院党委书记邓海峰、原院党委书记李树勤、副院长程啸、副院长高丝敏、院党委副书记陈杭平、院长助理汪洋、清华校友总会法学院分会顾问黄新华、顾问巫玉芳、清华校友总会法学院分会副会长杨兆全、秘书长王岩,以及部分理事和校友们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清华校友总会法学院分会常务副会长郑厚哲主持。图为活动现场邓海峰书记首先代表法学院宣读了荣获2023“明理年度校友”称号的校友名单。陈杭平副书记简要介绍了获奖校友的个人情况。周光权院长作为颁奖嘉宾,为获奖校友颁发证书并与各位校友合影留念。周光权为荣获2023“明理年度校友”称号的校友颁奖获奖校友纷纷发表了获奖感言。丁红涛校友表示,希望用实际行动回报学院的培养和关怀,支持学院发展;冯伟和冯爱芳校友分享了他们结缘于清华法学院的幸福喜悦,并为师友送上真诚祝愿;南俏俏校友表示,将继续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展现明理人的精神风貌;孙婷婷校友表示,将秉持崇德向善、明法笃行的精神,踏实工作、勇于担当;田永伟校友表示,将用自己所学回馈社会、建设家乡、报答师恩;徐勃校友通过视频展示了其通过“村超”改变乡村面貌的可喜成果,并表示将在奖项的激励和鞭策下继续耕耘在乡村沃野;徐树校友表示,将谨循行胜于言的学风,在教学科研岗位上继续贡献力量;叶乐峰校友感谢老师们曾给予的悉心教导,作为媒体人,他表示将继续做好本职工作,“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赵德勇校友表示,法学院老师们治学不辍的工作精神激励了一代代学子勤耕专业、为国家民族作出更大贡献;周宇校友表示,在工作中将继续坚持明辨是非、惩恶扬善,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图为李树勤李树勤对获奖校友表示了热烈祝贺。李树勤指出,实实在在、行胜于言,以实际行动践行清华校训和校风是获奖校友们的共同特点。校友们的成绩,既得益于母校的培养,又丰富了母校人才培养的内涵。他表示,希望校友们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托,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不断提升自我,为国家进步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程啸为2023“学术新秀”获奖人员颁奖随后,高丝敏副院长代表法学院宣读了2023“学术新秀”获奖名单。程啸副院长为获奖人员颁奖。至此,2023“明理年度校友”表彰会暨2023“学术新秀”颁奖活动圆满结束。本次表彰会充分发挥优秀校友的引领示范作用,彰显明理精神,展现学子担当,在法学院校友群体中引起广泛好评。来源
4月27日 下午 9:03
其他

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 | 法学院2024年春季就业实习双选会圆满举办

2024年4月25日下午,根据法学院党委的安排部署,法学院2024年春季就业实习双选会在法律图书馆楼一层大厅成功举办。本次双选会吸引了国企民企、知名律所等近二十家单位参加,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就业工作会议相关精神,切实帮助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满足用人单位招才引智需求,拓宽校园内外求职渠道,搭建优秀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平台。法学院院长周光权、院党委书记邓海峰、院党委副书记陈杭平亲临双选会现场,与各单位代表和学生代表开展深入交流,详细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和学生们的就业实习情况,为学院与对口单位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打下基础,助力毕业生们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双选会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秩序井然,充分展现了法学院学子的优秀风采。同学们手持精心准备的简历与招聘人员深入交流,积极展现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求职意愿;用人单位借机宣传企业文化、招聘需求、发展前景等,并详细了解毕业生的能力与潜力。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投递简历、提高求职竞争力、获得用人单位青睐,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简历修改辅导服务,由法学院就业办老师、学生职业发展协会讲师一对一指导同学们完善简历。本次双选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毕业生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就业环境、寻觅心仪岗位的平台,同时也为非毕业年级的同学们搭建了一个寻找实习机会的桥梁,使他们能够提前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标准和要求,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今后,法学院将紧密结合学院实际,丰富工作形式,不断加大与相关单位的深度合作,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做好学生就业引导工作。图文丨学生办编辑丨张沫排版丨杨茜审核丨王钢
4月27日 下午 9:03
其他

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丨法学院校友职业发展经验分享会成功举办

2024年4月27日上午,适逢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法学院在法律图书馆楼举行校友职业发展经验分享会,旨在为同学们提供一个与校友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了解各位校友的学习、奋斗经历,获取相关行业求职信息和经验,从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探索,进一步提升学习与求职能力,切实帮助同学们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同学们的未来职业发展。分享会邀请到来自中央部委、检察机关、律师事务所等各行业共10位杰出校友到场。各位校友基于自身学习与就业经验,为同学们作了内容翔实的分享,并对同学们的问题作出了针对性解答。开幕式伊始,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杭平代表法学院热烈欢迎各位校友回到母校。陈杭平指出,本次分享会对于同学们就业与人生规划有重要意义,希望同学们能够与校友充分交流、汲取宝贵就业经验。之后,清华校友总会法学院分会常务副会长郑厚哲作为校友代表致辞,并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殷殷期待。开幕式结束后,分享会分为两个分会场平行进行,围绕公共部门和市场岗位两个方向的职业规划问题进行专项分享与交流。图为分享会现场在公共部门组分会场,周宇、田翔宇、颜恺、刘沛琳等校友分别从法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如何进行职业规划、为何选择公共部门、基层工作感悟等方面进行了充实的分享。在讨论环节,各位校友与同学们围绕公共部门的选拔要求、工作要求、工作特点、工作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充分交流。在市场岗位组分会场,徐文萍、郑厚哲、荆炜、邓哲、吴楹婕、戚婧晨等校友分别从律师市场现状、职业考虑因素、市场工作对各项技能的要求等方面为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在交流环节,各位校友与同学们围绕如何提升核心技能、找到适合自己赛道的方式、拓展案源小技巧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讨论。至此,本次校友职业发展经验分享会在友好、融洽的氛围中圆满结束。来源
4月27日 下午 9:03
其他

新著 · 新论 | 余凌云教授行政法教材三部曲

“投资争端解决的改革”主题讲座成功举办金融犯罪辩护高端研讨暨金融犯罪年度报告发布会成功举办点击图片查看文章
4月26日 下午 6:01
其他

讲座回顾 | 张文显应邀出席清华大学“国是大讲坛”

2024年4月22日,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国是大讲坛”第五期学术讲座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举行。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张文显作“中国式国家治理新形态”主题讲座。清华大学党委原常务副书记、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姜胜耀教授主持讲座并致辞。姜胜耀主持讲座姜胜耀指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也是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成立十周年。党的二十大概括提出、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并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确立为新时代新征程之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之一,如何深刻理解、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治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共同议题。作为当代中国法学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之一,张文显教授是我国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权威大家,既具有深厚的学术研究功底和渊博学识,也拥有极为丰富的法治工作经历,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作出了杰出贡献,其演讲将深化大家对新时代中国式国家治理的认识和理解,激励大家为中国式国家治理贡献清华智识。张文显教授作主题演讲讲座中,张文显教授紧扣中国式国家治理这一主题,围绕“式”“中国式”的语义和意义分析、中国式国家治理新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式国家治理新形态的体制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阐述。首先,张文显教授围绕“‘式’‘中国式’的语义和意义分析”进行了全面解读。张教授指出,“式”“中国式”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深厚的实践基础。“式”有三重含义,一是“法”“法度”,二是“典范”“楷模”,三是“美”“程式”。在政治法律话语当中,“中国式”的演进有着非常科学、丰富内涵的意义,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均阐述过“中国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提出“中国式的解决办法”“中国式现代化”。在当下学术研究、新闻报道中,对“中国式”、“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如何使用和理解还存在差异。“中国式”不同于“中国特色”,更具包容性,强调了共性和个性的结合,“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有机结合。因此,政治法律话语体系中的“中国式”应解读为中国方式,“中国式国家治理”是世界普遍性与中国性的完美结合。其次,张文显教授围绕“中国式国家治理新形态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细致分析。张教授指出,中国式国家治理新形态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它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政治文明史所积淀的深厚历史文化,吸收借鉴了人类制度和治理文明的有益成果,具有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一方面,中国式国家制度和治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长期探索中取得的伟大成果。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把局部范围内执政时期的制度和治理探索转化为全国范围内的制度和治理。以1982年即现行宪法的颁布为标志,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政治体制走向了正规化。另一方面,中国式国家治理体系汇聚了中华民族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经验和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经验和智慧的总结和传承,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国式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厚重的历史根基。再一方面,中国式国家制度和治理吸收借鉴了人类制度和治理文明的有益成果。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不断学习人类文明的精华,并转化成自身的治理制度,形成了我们国家的治理形态和优势。最后,张文显教授围绕“中国式国家治理新形态的体制机制”进行了全面讲解。张教授指出,中国式国家治理新形态的体制机制可用“十个坚持”加以概括: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长期执政。这是由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体制和政治生活中的性质地位所决定的,是中国国家治理的根本特征和最大优势。二是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国家治理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于人民,国家治理应当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维护人民权益、守护人民幸福。三是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执政党的政治立场、政治信仰、治国理念、基本纲领、基本政策等深刻影响决定着国家治理的道路和方向。五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三统一”,是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和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六是坚持中国特色单一制的国家体制。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了“中国特色单一制”的国家体制。七是坚持以数字化赋能国家治理。与数字时代相适应,数字政府、智慧法院、智慧政法、基层社会治理等,越来越成为国家治理新形态。八是坚持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国内国际“两个治理”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最鲜明的国家治理特征。九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以执政党治理现代化引领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国家治理的鲜明特征和独特优势。十是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依托和支撑,使中国式国家治理新形态更有效率、更有结构性的创新。张文显教授作主题演讲讲座现场互动频繁,气氛热烈。听众表示,张文显教授的讲座立意深远、内涵深刻,既有很高的政治站位,又具很强的实践导向,既有世界眼光,又有中国视角,充分展示了“三个新”:中国式国家治理是中国人民长期夙愿的话语新标识,中国式国家治理为中国梦注入时代新内涵,中国式国家治理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实践新路径。张文显教授的讲座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的生动诠释,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论述的深刻解读,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开创性实践和原创性理论,解锁了中国之治的密码,谱写了中国之治的宏伟篇章。与会者表示,要以参加本期“国是大讲坛”为契机,努力高扬中国式国家治理的“主旋律”,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全面掌握中国式国家治理理论的丰富内容和深刻思想,加深理解中国式国家治理的目标追求和价值取向;努力奏好“中国式+国家治理”的“和弦曲”,运用好法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对中国式现代化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个不同的要素,善于做好二者结合的文章,使其能够共同合奏出中国式国家治理的旋律;努力唱响法学专业实践的“最强音”,既立足于中国治理的本土特色与实际,又借鉴吸收外国国家治理的有益经验与做法,在法律行业、公共部门等岗位上不断探索中国式国家治理的生动实践。本期“国是大讲坛”学术讲座活动采用“线下+线上”的方式同步进行,清华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邓海峰,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法学院林来梵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高鸿钧教授、车丕照教授、任重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李忠夏教授,中国社科院大学柳建龙教授、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高慧铭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康玉梅老师,人民日报社《国家治理》杂志副总编辑郑韶武先生现场出席讲座;来自清华大学等高校的青年学子现场聆听讲座,全国各地一万三千多名听众通过线上方式聆听了讲座。图文来源丨国家治理研究院编辑丨张沫排版丨杨茜审核丨林来梵近期回顾
4月25日 下午 3:23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讲座回顾 | “投资争端解决的改革”主题讲座成功举办

2024年4月22日上午,由清华大学国际争端解决研究院主办的“涉外法治与国际争端解决系列讲座”之二——“投资争端解决的改革”主题讲座在清华大学法律图书馆楼111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由商事仲裁国际理事会(ICCA)荣誉主席、原主席,日内瓦大学法学院荣休教授,清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乔治城大学客座教授考夫曼科勒(Gabrielle
4月25日 下午 3:23
其他

金融犯罪辩护高端研讨暨金融犯罪年度报告发布会成功举办

4月20日上午,由清华大学法学院、中国犯罪学学会金融犯罪防控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协办的“金融犯罪辩护高端研讨暨金融犯罪年度报告发布会”在清华大学法律图书馆楼111紫华国际学术报告厅顺利召开。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犯罪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周光权教授,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钱列阳主任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致辞,仪式由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程啸教授主持。来自国内多家高校、检法机关、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及新闻媒体等相关单位的70余名专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围绕金融犯罪治理展开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图为开幕式周光权院长首先代表清华大学法学院对参会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值此四月春生的美好光景,与各位来宾相聚清华园,召开以“金融犯罪辩护”为主题的研讨,并再次于紫华国际学术报告厅发布由钱列阳主任牵头、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编撰的金融犯罪年度报告,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特别是本次研讨会由清华大学法学院和中国犯罪学学会金融犯罪防控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万春会长及各位学会领导对此次会议的召开十分重视,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周光权院长指出,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是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金融战略和法治战略实施,在维护我国金融安全、促进金融事业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提供刑法的支撑,明确惩罚的边界,对于推进金融行业的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月23日 上午 10:13
其他

烟台大学法学院院长宋振武、党总支书记段志国来访清华法学院

4月19日上午,烟台大学法学院院长宋振武、党总支书记段志国来访清华大学法学院并开展座谈,法学院院长周光权、院党委副书记陈杭平在法律图书馆楼510会议室热情接待,双方就加强院系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宋振武院长对清华法学院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他简要介绍了烟台大学法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与突出成绩,并表示期待两院在师生交流、开展学术讲座、举办学术会议、党支部联学共建等多方面推进合作。段志国书记介绍了烟台大学与清华大学两校的历史渊源,以及烟台大学法学院的创建历程。他指出,烟台大学法学院一直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且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学院已经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希望借助此次座谈与清华法学院深化合作,学习优秀办学经验。陈杭平副书记介绍了清华法学院的复建历史。他表示,清华法学院也处于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重要阶段,两院可以互相借鉴、共谋发展,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加强两校师生之间的紧密联系。周光权院长对两位的来访表示诚挚欢迎。他指出,烟台大学法学院有独特的办学特色,清华法学院愿意同烟台大学法学院在既有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合作,此次座谈也为两院打下了良好合作基础,后续要细化方案、加强协作,共同商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推动两院发展迈上新的台阶。编辑丨张沫排版丨杨茜审核丨王钢近期回顾
4月22日 下午 1:41
其他

法学院紫光明理学术沙龙第二十一讲成功举办

学术沙龙4月18日中午,法学院在法律图书馆楼110室成功举办了紫光明理学术沙龙第二十一讲,本次沙龙邀请法学院沈朝晖副教授担任主讲人,活动由法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钢主持,学院三十余位师生到场参加。主讲人沈朝晖副教授沈朝晖副教授的讲座围绕“新《公司法》时代背景与内容解读”展开。他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公司法修订的时代背景与重要意义,并从新《公司法》对监事和监事会的规定、管理者责任的强化、控股股东的规制、公司信息披露和透明度的要求等各方面介绍了新《公司法》中的重大修订内容。在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围绕新《公司法》修订的背景和内容与沈朝晖副教授进行了充分交流。王钢向沈朝晖赠送纪念牌会议最后,王钢代表法学院向沈朝晖副教授赠送了紫光明理学术沙龙纪念牌,本次活动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圆满结束。编辑丨徐溪晨
4月20日 上午 10:46
其他

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 | 法学院系列活动安排

环保路上同行你我校庆邀请函韶光流转,盛世如约4月28日清华大学将迎来113岁生日在这明媚的春日里法学院准备了精彩纷呈的校庆系列活动欢迎校友们返校共同欣赏清华园的最美四月天法学院系列活动安排
4月19日 下午 2:48
其他

议程 | 金融犯罪辩护高端研讨暨金融犯罪年度报告发布会

金融犯罪辩护高端研讨暨金融犯罪年度报告发布会主办单位清华大学法学院中国犯罪学学会金融犯罪防控专业委员会协办单位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地点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律图书馆楼111紫华国际学术报告厅时间2024年4月20日(周六)
4月18日 上午 8:30
其他

明理师生面对面丨第二期活动成功举办

明理师生面对面第二期2024年4月11日中午,法学院“明理师生面对面”第二期活动在法律图书馆楼109室(导学空间)举行,该系列活动由法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指导开展,旨在深入调研在校学生实际需求,全面了解学生对于学院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有效解答不同学生群体在学习、就业、生活等方面的问题。第二期活动在首期活动深入交流的基础上,聚焦于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方案相关问题进行专项解答,邀请到法学院党委书记邓海峰、副院长高丝敏、法一年级班主任屠凯、本科生教务员刘菁参与,十余位法学院本科生及研究生代表到场参加。活动由法学院学生会、研究生会共同组织。一、问题与需求反馈活动开始,院学生会、研究生会分别汇报了前期收集的同学们就培养方案提出的疑问与建议,主要涉及本科生培养方案及推免资格、本科生专业必修限选课程排课、模拟法庭实践类赛事、博士生公开学术报告等。二、师生交流在自由发言与师生交流环节,有本科生同学对培养方案提出了疑问。相关老师表示,法学院向来重视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解读,已经就同学们提到的问题与学校教务处进行了充分沟通,接下来会进一步明确培养方案的解释规则,同时在学生与教务老师之间建立更加完善的沟通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达到为国育才的目标。有本科生同学对于课程安排与模拟法庭赛事等提出了建议。高丝敏表示,学院一向十分重视对于本科生培养的规划与安排,并将立足于现有资源,为学生高质量发展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和支持。邓海峰表示,十分理解同学们的需求,并鼓励同学们不仅要从课堂上习得知识,也要积极探索司法前沿,从实践中汲取养分获得成长。对于研究生同学提出的有关博士生培养方案的疑问,高丝敏表示,学院将继续明确博士生培养方案解释标准,确保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三、活动总结最后,邓海峰就本次活动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本次活动在前期充分调研和准备的基础上,对于同学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专场解答。今后,学院将继续常态化举办
4月16日 上午 9:55
其他

4 ·15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 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

沈朝晖:重塑法定资本制——从完全认缴到限期认缴的动态系统调适点击图片查看文章
4月15日 下午 6:29
其他

清华法学院在2024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保持佳绩

沈朝晖:重塑法定资本制——从完全认缴到限期认缴的动态系统调适贾兵兵教授再次入选《美国国际法杂志》编辑委员会点击图片查看文章
4月12日 下午 5:31
其他

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 | 法学院2024年春季就业实习双选会活动邀请函

清华大学法学院2024年春季就业实习双选会活动邀请函尊敬的用人单位、亲爱的校友:您好,衷心感谢多年来对我院就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清华大学法学院长期以来坚持推进高质量法学学科建设发展,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强调研究与教学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中国情怀、清华特色”的法治人才。在喜迎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就业工作会议精神,满足用人单位招才引智需求,促进我院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清华大学法学院将于2024年4月25日举办春季就业实习双选会,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一个线下交流双选平台。在此,清华大学法学院诚邀用人单位报名参加双选会活动。为方便后续校企联系以及招聘活动的有效组织,请您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填写招聘需求调研问卷,清华大学法学院将竭诚做好招聘服务工作,期待您的联系与莅临!01招聘会情况举办时间:2024年4月25日13:30-16:30举办地点:清华大学法律图书馆楼报名时间:2024年4月3日12:00-4月17日24:00报到时间:4月25日12:20-13:30报到地点:清华大学法律图书馆02参会须知(1)每家用人单位参会人数不超过2人,报名时需填写参会人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完整信息用于入校报备,因此请勿随意更换参会人员,如确需更换请务必至少提前一天联系会务组修改信息,否则届时将无法进校;(2)本场招聘会不提供食宿,食宿请用人单位自理;(3)校内无法提供停车位,请选择公共交通前往。(4)本次双选会无报名费用,宣传品(海报、易拉宝等)由参会单位自备。
4月11日 下午 4:13
其他

新著 · 新论 | 沈朝晖:重塑法定资本制——从完全认缴到限期认缴的动态系统调适

固定布局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用于模板制作。固定布局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用于模板制作。固定布局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用于模板制作。新著
4月10日 下午 4:28
其他

贾兵兵教授再次入选《美国国际法杂志》编辑委员会

黎宏:论行贿罪的若干问题——以刑法修正案(十二)的相关规定为中心北京市法学会与清华大学法学院联合举办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及相关文件适用情况专题调研会点击图片查看文章
4月9日 下午 5:24
其他

新著 · 新论 | 梁上上:优先购买权中转让人的利益失衡与校正

黎宏:论行贿罪的若干问题——以刑法修正案(十二)的相关规定为中心北京市法学会与清华大学法学院联合举办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及相关文件适用情况专题调研会“内幕交易监管的法理与进路”讲座成功举办
4月8日 下午 4:01
其他

新著 · 新论 | 黎宏:论行贿罪的若干问题——以刑法修正案(十二)的相关规定为中心

北京市法学会与清华大学法学院联合举办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及相关文件适用情况专题调研会“内幕交易监管的法理与进路”讲座成功举办北京市委党校局级干部课题小组来我院调研点击图片查看文章
4月3日 下午 4:58
其他

“内幕交易监管的法理与进路”讲座成功举办

内幕交易监管的法理与进路2024年3月29日晚,“内幕交易监管的法理与进路”讲座于清华大学法律图书馆B107教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清华大学法学院新利益法学研究中心主办。讲座由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新利益法学研究中心主任梁上上主持,深圳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吕成龙主讲。梁上上教授主持讲座伊始,吕成龙以“我们是否需要规制内幕交易行为”“内幕交易规制应当在何种程度上实现制度利益”“如何通过更好的制度设计来实现内幕交易规制的目标”三个设问开启内幕交易监管的讨论。吕成龙副教授演讲在对证监会内幕交易执法案件进行实证分析和全景回顾的基础上,吕成龙从“行动中的法”的视角指出,我国证监会内幕交易执法实践近年来不断取得新成就,但内幕交易监管仍面临人力资源制约、侦测难度大、案件复杂、技术系统风险、基础理论支撑不足等诸多现实挑战。接着,他从比较法的视角分析了美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与特征及美国内幕交易治理的基本架构,并指出我国证券内幕交易监管与美国的证券内幕交易监管呈现不同的特征,应坚持立足本土,通过提升规则制定能力、调查能力、惩罚能力、信息监察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和证券专业能力六个关键治理变量水平,推动建立一个强大且受约束的证监会。吕成龙指出,未来证监会不仅可以在中观上提升规则制定能力、调查能力与惩罚能力,还可以在宏观上借助信息技术、证券自律机构等多元市场主体的参与,调动拥有不同治理优势的主体的能动性以完善证券市场治理,实现我国资本市场与证券法治的繁荣昌盛。讲座现场随后,梁上上教授对本场讲座进行总结。他指出,吕成龙老师的讲座思路清晰、信息充沛,对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监管面临的挑战、原因与进路的分析具有很高的价值,为当下反思与重构内幕交易监管的框架与制度提供了新的思考。他向吕成龙老师表达了感谢。最后,吕成龙老师与在场的法学院师生开展互动交流,并就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可行性、机构投资者内幕交易的情况、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的超级股东地位等相关问题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讲座在掌声中圆满结束。梁上上和吕成龙合影嘉宾介绍吕成龙,深圳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格劳秀斯研究学者,专注证券法学研究,在《中国法学》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兼任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理事,深圳市律师协会证券法律专业委员会顾问,深圳市金融科技协会特聘专家。供稿丨新利益法学研究中心通讯员丨黄妍摄影丨张兆函编辑丨张沫、刘瑶排版丨杨茜审核丨王钢近期回顾
4月1日 下午 4:37
其他

北京市法学会与清华大学法学院联合举办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及相关文件适用情况专题调研会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及相关文件适用情况专题调研会2024年3月28日下午,北京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郭旭升,市法学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雷建权和学会有关干部到清华大学法学院开展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及相关文件适用情况专题调研会。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周光权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人民法院、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等单位的专家和实务部门人员,以及清华大学法学院学生共30余人参加会议。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建伟主持会议。与会人员围绕研讨主题进行了深度交流。周光权院长代表清华大学法学院对北京市法学会一行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此次调研法学院接受了国家相关部门委托,期待各位专家学者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各抒己见、充分交流,为完善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提供真知灼见。接着,周光权就刑事诉讼中证人不出庭、无罪率过低、罚没财物不规范等相关现象作了深入分析,并给出具体建议。随后,与会专家学者逐一发言。中国政法大学顾永忠教授剖析了废除监视居住条款、指派律师优先于委托律师、优化撤回起诉等情况;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熊秋红教授结合搜集的案例从刑诉法规范性文件冲突的现象提出了十个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喻海松解释了刑诉法配套规范体系的4+N结构及三个重点冲突,并对刑诉法修改内容提出了建议;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研究室主任王志坤从监检衔接和加强审判监督两方面阐述了司法实践中的难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卫东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三个视角进行了分析,并建议刑诉法修改要形成法典化的形式。
4月1日 下午 4:37
其他

北京市委党校局级干部课题小组来我院调研

周光权:串通投标罪的关键问题清华大学“大国治理前沿论坛”第二期活动隆重举办点击图片查看文章
3月30日 下午 5:59
其他

法学院成功举办“沙市区经济管理和法律素养提升培训班”

法学院成功举办“沙市区经济管理和法律素养提升培训班”3月25日至29日,由清华大学法学院举办的“沙市区经济管理和法律素养提升培训班”在法律图书馆楼一层110教室成功举办,共50名来自荆州市沙市区的企业管理人员参加学习。3月25日上午,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龙俊,沙市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余松柏,沙市区委常委、区委统战部长罗华伟出席开班式,仪式由法学院培训中心主任金承燕主持。龙俊副院长首先代表法学院向各位参训学员表示诚挚欢迎,并介绍了法学院的历史沿革、发展情况,以及项目背景、师资力量和举办此次培训班的初心和愿景。他期待学员们在未来为期五天的学习交流中激活智慧、提升能力,为法治中国、法治沙市建设贡献力量。沙市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余松柏在动员讲话中指出了本次培训班的重要意义,对培训班的学习计划、研讨内容及成果转化等进行了强调部署,并就培训期间学员们的学习作风、生活纪律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他表示,希望双方以联办培训班为契机,进一步增进互信、凝聚共识、深化交流合作。本次培训班为期五天,由清华大学教授和社会各界专家人士授课,课程以课堂讲授、互动交流、现场教学等形式进行。课程内容包含宏观经济形势、公司法及现代公司治理、民法典的制度创新与最新适用、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多个方面。项目背景“沙市区经济管理和法律素养提升培训班”
3月30日 下午 5:59
其他

清华大学“大国治理前沿论坛”第二期活动隆重举办

大国治理为进一步丰富“大国治理”的相关研究成果,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开设“大国治理前沿论坛”,旨在不定期邀请各学科各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学术研讨或实践经验交流的形式,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和理论支持。2024年3月24日,“大国治理前沿论坛”第二期活动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著名中国法律研究者、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Robert
3月28日 下午 3:14
其他

清华大学国际争端解决研究院“涉外法治与国际争端解决系列讲座”之一成功举办

讲座回顾2024年3月25日下午,清华大学国际争端解决研究院“涉外法治与国际争端解决”系列讲座之一在清华大学法律图书馆楼111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世界贸易组织(WTO)上诉机构原法官(首任中国籍法官)、原主席,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仲裁员、撤销裁决专委会委员,清华大学国际争端解决研究院首任院长、清华大学法学院国际仲裁与争端解决项目原主任张月姣教授主讲,由清华大学国际争端解决研究院院长、法学院教授陈卫佐主持。本次讲座采用线下讲授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法学院众多师生校友,以及来自各高校和实务界的专家学者、法律工作者广泛参与,线上线下参会人员超过400人。图为张月姣教授本次讲座中,张月姣教授以“我国急需培养高端涉外法治人才”为主题,从“涉外法治”“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维护我国国家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的紧迫性与重要性”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我国涉外法治建设的背景、内涵和发展历程,深入揭示了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并全方位、多角度地为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张月姣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视角详细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涉外法治建设的时代背景和深刻内涵。她指出,要想准确把握涉外法治的内涵,必须深刻领会“两个大局”战略思想,明确涉外法治在“国家法治”和“国际法治”之间发挥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对中国而言,补充涉外法律规则、完善涉外法制体系不仅能够为国家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国际环境,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与国际话语权,而且能够为涉华国际争端解决提供完备的法律依据。随后,她从“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的长远所需”和“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两个角度,结合当前的国际局势和时事热点,深度阐释了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她强调,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涉外法治人才特别是高端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是高质量推进涉外法治工作的根基。当前,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尚不能满足国内法治和国际法治的需求。对此,张月姣指出,高端涉外法治人才不仅应具备出色的外语水平和研究能力,还应做到一专多能、学贯中西,以自身的真才实学和敬业、高尚的品德修养在业内塑造良好的口碑。她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强调一名涉外法治人才应保持顽强务实、淡泊名利的精神品格。随后,张月姣从研究、教学、实务等多方面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并表达了对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殷切期望。问答环节中,张月姣耐心解答了现场参会人员提出的问题。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模拟法庭或模拟仲裁庭比赛,细致、深入地耕耘于某一特定领域,提高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保持求索精神、开阔个人眼界,在实践的磨炼中逐步成长为一名高端涉外法治人才。最后,主持人陈卫佐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并再次感谢张月姣教授所作的既有理论深度又紧密结合涉外法治实践的精彩讲座。他表示,张月姣教授深刻的见解和独到的分析为听众提供了全面了解我国涉外法治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窗口。参加讲座的专家学者、法律工作者和同学们纷纷表示,聆听此次讲座获益匪浅,并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图为讲座后合影文源丨国际争端解决研究院图源丨国际争端解决研究院编辑丨张沫排版丨杨茜审核丨王钢近期回顾
3月27日 下午 4:56
其他

“清”年行于海淀,“法”生言在社区

清华新闻“清”年行于海淀,“法”生言在社区——法学院参与“海·清”社区服务行动纪实由清华大学和海淀区联合发起的“海·清”社区服务行动开展以来,清华大学研究生团委结合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和海淀区的有关部署,持续推进“海·清”社区服务行动走深走实,常态化同海淀区海淀街道办、曙光街道办开展沟通,组织研究生同学走进多个社区,服务上千名社区居民。法学院作为清华大学校内首批试点院系之一,已同海淀区海淀街道苏州桥西社区开展对口合作。法学院研究生志愿者在海淀街道苏州桥西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我们是清华大学法学院紫荆志愿者研究生服务队!”随着一声响亮的号子,“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幸福桥西”主题党日活动正式开始。3月4日上午,以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为契机,清华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志愿者们来到海淀街道苏州桥西社区,既行在社区,与社区居民一同拆除花园保温棚,清理花园,在劳动中得到锻炼;也言在社区,在一方小台耐心倾听社区居民心声,助解居民法律之惑,说老百姓听得懂的法言律语。“海·清”社区服务行动开展以来,法学院同海淀区海淀街道结对,以苏州桥西社区作为活动主阵地,将人才培养与社区治理相结合,推进大学生进社区参与劳动实践、提供社区服务、助力社区治理与发展,为新时代首都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共话需求与问题,沟通顺畅重反馈。法学院结合需求导向与问题导向,注重志愿活动、劳动教育和社区服务的学科学生特点,也重视社区的需求和声音。法学院与海淀街道苏州桥西社区居委会书记李春燕多次沟通交流,了解居民的所想所需,以此为依据策划活动。2023-2024年秋季学期的活动以社区助老、劳动锻炼、普法宣讲、法律咨询和社区议事为主要抓手,强调社区服务活动的针对性和多样性。法学院研究生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社区助老跟时代,劳动锻炼正当时。前期调研得知,在智能手机App的使用上,社区老人普遍较为困惑。法学院的同学们搜集整理并印制数份《老年人手机操作指南》,分发给社区老人,并以“基础操作+进阶App操作”进行阶梯式讲解和手把手教学。去年冬日,同学们还参与了社区环境养护工作,修剪和清理社区花园中的草木,与社区居民、志愿者一起搭建保温棚,以待春季种植花卉。法学院研究生志愿者开展普法宣讲、法律咨询普法宣讲主题全,法律咨询心贴心。目前,法学院已经在海淀街道苏州桥西社区举办了三场“接地气”的普法宣讲和法律咨询。2024年春季学期,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法学院将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区自办活动,融入社区,为社区活动带来更多“人气”,在行动中践行校地联系;开展党团班和街道、社区支部联学共建,发掘红色元素。此外,法学院还将探索更加常态化、制度化的活动参与方式,以“接诉即办”为基本载体,以法律咨询和社区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回应居民诉求、扎实解决居民问题。一方面,通过线上渠道收集社区居民和居委会工作人员的法律问题和社区活动的有关问题,设置专门小组进行处理和反馈;另一方面,线下向街道、社区派遣同学定期值班,接受居民法律咨询,记录居民活动需求,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新闻来源丨清华新闻网编辑丨杨茜审核丨张沫近期回顾
3月25日 下午 3:37
其他

法学院紫光明理学术沙龙第二十讲成功举办

学术沙龙3月15日中午,法学院在法律图书馆楼110室成功举办了2024年第一场紫光明理学术沙龙,本次活动是该系列讲座的第二十讲。沙龙邀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泮伟江教授担任主讲人,活动由法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钢主持,学院二十余位师生到场参加。主讲人泮伟江本次讲座以“系统论法学:理论、方法与发展前景”为题,泮伟江教授从中国法理学的起源谈起,简要介绍了国内各高校法理学派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系统论法学这一概念的形成和提出,并分享了其个人在该领域十多年的研究经历。接着,他从系统论法学的代表人物、系统论法学的基本内容与研究方法、系统论法学与80年代系统法学运动关系、系统论法学的意义与发展前景等角度详细阐释了系统论法学发展的大致脉络与未来走向。在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围绕系统论法学对部门法研究的作用和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王钢向泮伟江赠送纪念牌会议最后,王钢代表法学院向泮伟江教授赠送了紫光明理学术沙龙纪念牌,本次活动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圆满结束。编辑丨张沫排版丨杨茜审核丨王钢近期回顾
3月21日 上午 9:42
其他

培训简章 | 中央企业合规人才培养计划

中央企业合规人才培养计划立项号:2325610911主办单位:清华大学法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一、学习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一流的企业不仅要有一流的技术产品这种“硬实力”,也要有一流的法治工作这样的“软实力”作为支撑保障,在法治理念、治理机制、管理系统、业务能力、价值创造等方面,将法治工作与企业管理深度融合,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有效应对外部变革。企业合规管理是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推进依法治企能力的重要手段。自2022年10月1日起,由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正式施行,结合企业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为中央企业进一步深化合规管理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和规范。为助力中央企业合规人才队伍培养工作,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合规保障,清华大学法学院与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推出此深联学方案,结合中央企业在深化改革和国际化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从合规意识、经营管理、风险防控、境外合规等方面强化企业合规管理相关岗位人员合规能力,以实现企业合规管理队伍骨干人员培养全覆盖,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软实力,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二、学习主体合规管理相关部门负责人(含法务部、合规部、公共事务部负责人)、合规管理骨干、合规重点岗位人员、海外人员。由各单位选派学员参加学习,经由学员单位签署协议,不接受个人学习者报名。*本项目也可根据中央企业个性化需求,量身定制课程体系。三、学习价值践行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育理念,通过4大模块56学时的教学安排,项目旨在切实提高合规关键部门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合规管理与风险防范能力。1.夯实合规基础,强化合规意识从国资委《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出发,解读合规相关政策,立足中央企业实际发展问题,学习典型案例,强化人员合规意识。2.深化法业融合,提升合规风险防控坚持“业务”与“法务”相融合,加强有关人员合规管理知识,不断提升企业风险防范能力,赋能增效,以合规内控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3.助力建设世界一流法制企业,完善国际化经营合规聚焦企业境外经营合规管理,建立涉外合规意识,洞察外部形势,应对外部冲突,为企业国际化高质量发展与建设世界一流法治企业提供人才保障。4.适应新时代的司法实践,共谋国际合规经营风险和应对通过实践交流沙龙,分组研讨国际合规经营热点问题与合规管理应对,通过企业代表与老师共同探讨的方式,以实战促合规能力提升。四、
3月15日 下午 4:45
其他

法学院陈新宇教授入选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仲裁员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发布的仲裁员名册显示,清华大学法学院陈新宇教授于2024年1月入选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仲裁员。具体内容见下:姓名擅长专业领域语言陈新宇
3月13日 下午 5:23
其他

新著 · 新论 | 张明楷教授著作《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上下册)出版

刑事立法是将正义理念与将来可能发生的事实相对应,从而形成刑法规范;刑事司法是将现实发生的事实与刑法规范相对应,进而形成刑事判决。作为解释者,心中当永远充满正义,目光得不断往返于规范与事实之间。唯此,才能实现刑法的正义性、安定性与合目的性。——张明楷张明楷,清华大学谭兆讲席教授、文科资深教授刑法名家经典著作修订再版本书是张明楷教授经典著作,基于“心中永远充满正义,目光不断地往返于规范与事实之间”的解释理念,站在客观解释论的立场,在罪刑法定原则的指引下,对解释原理与解释方法、防止漏洞与减少对立、避免矛盾与保持协调、保护法益与构成要件、客观要素与主观要素、主观的超过要素与客观的超过要素、预备的既遂化与共犯的正犯化、“非法”
3月8日 上午 9:27
其他

清华大学获批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中央依法治国办秘书局联合发布《关于公布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名单的通知》,清华大学获批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以下简称“基地”)。我校基地获批是对清华大学法学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成果的肯定,体现了清华大学法学院在贯彻落实加快推进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建设、深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工作成效。清华大学法学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以培育“跨文化、跨学科、跨法域、懂政治、懂经济、懂外语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型”专门人才为目标。清华法学院传承清华大学为国家和民族崛起培养人才的光荣传统,着眼于培养将来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声、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在国际上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端国际法律人才。下一步,清华法学院将重点开展涉外立法、执法、司法人才培养,进一步拓展、落实与涉外法治实务部门及国际组织的共建工作,结合清华大学双一流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交叉优势,把涉外法治研究和人才培养融入法学各个学科,形成涉外法治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全科模式”,建构学科全面、重点突出的研究和培养体系,为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清华大学法学院
1月16日 上午 10:32
其他

《清华法学》出刊第100期纪念会暨新时代法学期刊的使命和责任座谈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2023年11月30日下午,《清华法学》出刊第100期纪念会暨新时代法学期刊的使命与责任座谈会在清华大学法律图书馆模拟法庭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法学院主办。会议第一单元,由清华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邓海峰主持,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清华法学》编委会主任、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周光权,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法学会期刊研究会会长张文显,《法学家》编委、《人权》编委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韩大元,《中国法学》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黄文艺,《法学研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甦,《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法学部主任、编审、《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副主编李树民,《中外法学》主编、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政法论坛》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刘艳红,《清华法学》编委会委员、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车丕照分别就《清华法学》出刊第100期纪念致辞。会议第二单元,由《清华法学》主编、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黎宏主持,各位法学界期刊主编和编辑同仁围绕新时代法学期刊的使命和责任,就在场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应与解答。图为邓海峰书记第一单元主持人、清华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邓海峰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进入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时刻,《清华法学》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100期出刊。《清华法学》编辑部在此邀请长期关心、爱护和支持《清华法学》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嘉宾共同见证这一重要美好时刻,共商新时代法学期刊的使命与责任。图为彭刚副校长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指出,法学学术期刊在中国法学事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2023年2月,两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提出要推动法学学术期刊的多样化、差异化、高质量化。《清华法学》始终坚持国际视野与中国情怀,坚持重大价值、重大理论、重大影响力的严格要求,鲜明地展现了清华大学法学院和《清华法学》编辑团队的学术品位和自我期许。希望《清华法学》能够发展成为清华大学的重要学术品牌,成为展示中国法学研究优秀成果的舞台,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法学交流的重要桥梁。图为周光权院长《清华法学》编委会主任、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周光权指出,杂志要办得好,必须确保其是学术之公器。十多年来,《清华法学》尽可能为国内外朋友提供以文会友的高端学术平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希望《清华法学》始终结合中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关注有意义、有价值的比较研究,为建构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作出贡献。图为张文显教授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法学会期刊研究会会长张文显认为,《清华法学》自创刊以来,在繁荣法学研究、培育法学人才、推进法学理论创新等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指出,要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中文法学期刊评价指标体系,就不能单纯倚重引用率等指标,还要综合考虑法学期刊对法学实践的贡献。图为韩大元教授《法学家》编委、《人权》编委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韩大元表示,清华法学的学术源流可追溯至民国时期,具有悠久深厚的政治学和宪法学传统。在长期的发展中,《清华法学》这一平台已经成为宪法学界共同体的集体记忆,受到学术共同体的信赖和认可。希望在繁荣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的新时代,《清华法学》能继续传承清华的学术理念,为建构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作出独特贡献。图为黄文艺教授《中国法学》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黄文艺指出,专业化、品牌化、集群化、数字化、国际化是法学期刊未来的发展趋势。其中,数字化是数字时代的应有之义,不仅在于以数字形式首发,更在于以多元形式刊载。在数字化的阅读环境下,用户的使用行为可以被分析,这拓展了更多的量化指标。而国际化则是提高国际话语权和竞争力的必经之路。中国法学期刊界应当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法学期刊。图为陈甦教授《法学研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甦表示,清华大学法学院以及《清华法学》是优秀的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和法学出版单位。在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中,期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期刊本身虽然并不生产知识,但是法学期刊担负着独特的任务,即发现法学界的最新知识成果,把法学知识生产者的创新汇聚起来,并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加以展现,向理论界和实务界进行传播。图为李树民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法学部主任、编审、《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副主编李树民认为,清华法学出刊100期,这是一个沉甸甸的数字,凝聚着清华法学辉煌的办刊历史和学术情怀,以及所有编辑人员的艰辛劳动。他指出,作为期刊编辑要提高专业能力,不负对国家和时代的使命与责任,刊发出经得住学术历史检验的精品。图为王锡锌教授《中外法学》主编、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表示,所谓“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关键词是自主。对此首先要关注“空间感”,摆正自身位置,秉持开放的全球视野;其次要关注“时间感”,厘清中华法系的历史发展脉络,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最后要找准“方向感”,鼓励研究者遵循规律,求真务实,提倡学术批评和对话交流。图为刘艳红教授《政法论坛》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刘艳红指出,期刊界目前存在的评价体系即所谓“学界三唯”(自发率、引用率、转载率)可能存在一定问题。自发率不应该成为衡量刊物好坏的标准;不应过于重视引用率而不愿刊发青年学者的作品;应尽可能避免转载型期刊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与之相对,“思想性”“原创性”和“实践性”应当成为日后期刊考核的核心指标。图为车丕照教授《清华法学》前主编、编委会委员、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车丕照指出,期刊不是为他人做嫁衣,而是做文章的评判者。对此,要积极推动让各专业教授成为期刊的副主编,提升期刊的专业评审能力。在期刊的发展过程中要坚持让制度说话,一切由制度评判,避免关系影响学术公正。会议第二单元,由《清华法学》主编、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黎宏主持,与会的各期刊编审与在场的师生进行了友好互动。《环球法律评论》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副所长谢增毅就“如何平衡学术兴趣和学术生涯的关系”进行了交流。他认为,学术选择既要结合个人兴趣,也要考虑学科发展的需要。《比较法研究》主编、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院院长解志勇认为,自主知识体系的结构,从比较法的角度看可以分为沃土知识(基础理论知识)、骨干知识(学科核心知识)、引领知识(学术新兴知识)和探索知识(关于交叉学科中的新概念与新思路的知识)等几类,期刊论文发表要注意各类论文的平衡,对于有关探索性知识的论文要保持高度关注与警惕,做到去伪存真。《法学研究》责任编辑、编审李强就“期刊编辑与作者共同改稿的传统”这一话题表示,《法学研究》的编辑们在文字的加工上花费了很多精力,尽量让文章呈现出更多的实质内容。作者们在撰写法学论文时也应当注意表述的精炼性,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文章的思想性与学术性。《法律适用》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国家法官学院教授梁欣就“期刊编辑审稿时的想法”这一话题发表了意见。她指出,法学类的文章不是诗歌和书画,不完全是作者个人兴趣的选择。在法学研究领域,作者应当将个人的思考与国家、民族和人类命运紧密关联。她呼吁广大青年学者关注司法实践,关注中国的司法案例,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经贸法律评论》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黄勇就办刊经验进行与谈。他指出,《经贸法律评论》作为新生学刊,要想成为法学CSSCI期刊,就需要在顾及众多考核指标的基础上坚持自身的特色,也需要更多作者的大力支持。他欢迎年轻学者们向《经贸法律评论》投稿,也希望大家关注和支持《经贸法律评论》。《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主编、国家检察官学院副院长徐鹤喃就“选题的方向与大小”问题表达了看法。她鼓励青年学者更加关注学术对于实践的引领作用,希望青年学者在选题时投身实践,以和法官不一样的视角看待实践中的现象,在把握实践的基础上探讨前沿领域课题。《中国应用法学》主编、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所所长陈志远就“期刊编辑对论文创新性的关注”这一问题表达了立场。他指出,只要文章有创新,就会让编辑眼前一亮。《中国应用法学》将继续刊载、收集法官们在实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向学界问计问策,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互动。《中国法律评论》常务副主编袁方就“法学论文选题中的定性与定量研究”发表了看法。她表示,在选题上,《中国法律评论》注重话题性,关注“真问题”,即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和现有的知识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创新性上,《中国法律评论》要求选题新、方法新、材料新、理论新和观点新。《中国法律评论》也欢迎从事定量实证研究、言之有物的学术论文。《环球法律评论》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支振锋就“如何提高青年学者的发表率”表示,青年学者从事学术研究,首先要选得准真问题,建立和真实世界的连接;其次要有产品意识,打造自己论文的独特性;最后还要有理论性。他建议,青年学者与其忙着投稿,不如静心思考、细致打磨,如此才能创作出好文章。《财经法学》副主编、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刘权就期刊的发展方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学术期刊应当坚持专业化的发展方向,要强调领域性和自身特色。《财经法学》历来特别重视博士生和青年学者的发展,今后也将继续致力于培养学术新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王博就“《中国社会科学》在法学论文选稿上的特殊之处”进行了交流。他指出,《中国社会科学》更关注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尤其重视文章的思想性,致力于刊发对于国家治理和国家发展具有较大意义和价值的综合性研究成果。最后,《清华法学》主编、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黎宏在会议总结中表示,《清华法学》出刊100期,是一个新起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期待与各位嘉宾在《清华法学》出刊200期时再会。至此,《清华法学》出刊第100期纪念会暨新时代法学期刊的使命与责任座谈会取得圆满成功。图为与会人员合影━━━━━━━━━━━━━━━━清华大学法学院
2023年12月4日
其他

清华法学标志性教学成果正式出版!

《开讲:清华法学第一课》由清华大学法学院组织其法学学科知名教授的新生入学教育讲座内容集合而成,授课内容涵盖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等各主要且必修的法学学科,覆盖学科前沿、实务热点、研究方法、文化浸润等多方面,受到听课研究生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肯定。具体而言,本辑收录了12篇讲座内容,其中不仅有黎宏、邓海峰、程啸等教授的讲座内容,还包含对清华历史、清华学和清华图书资源检索的介绍,在介绍相关法学课程的性质、特征、内容的基础上,传授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渠道,增强课程的体系化学习,全面丰富学生对清华的了解。本期推送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周光权老师为《开讲:清华法学第一课》撰写的前言,及书中十二位老师的讲座掠影。周光权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壹清华大学法学院始建于1929年,是历史悠久而又不断开拓创新的法学院系。清华大学法学院坚持实行通识教育,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善于用世界眼光思考中国问题,重视融入清华,凸显清华法学的特色,曾先后培养了曾炳钧、邵循恪、张企泰、邹文海、王铁崖、龚祥瑞、楼邦彦、俞国华、戴克光等著名法学大师和优秀人才。1952年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法学院被并入北京大学法学院和新成立的北京政法学院,清华法学发展陷入停滞状态。1995年清华大学复建法律学系,1999年复建清华大学法学院。在短短二十余年时间里,清华法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法学教育的清华风格,赢得国内外同行的广泛称赞。在2017年教育部“双一流”建设评定中,清华大学法学院通过评审验收,成功进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成为国内顶尖法学院之一;在2022年第五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清华大学法学院再创佳绩,进入国内法学教育第一方阵。根据近年来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清华大学法学院排名第30位上下,位列我国(不含台湾地区)高校法学学科第一名,充分反映了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国际影响力。清华大学法学院坚持由资深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学院为每名本科生精选个人导师,每年邀请具有国际声誉的海外专家学者访问讲学。我们重视实践教学,积极推行“案例教学法”,在国内率先开展“法律诊所教育”,并在全国各地司法机关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我们拥有一流的设施,其中清华大学法律图书馆的现代化程度和阅读体验舒适度在全国各个法律院系中处于领先地位,拥有海量的中外文法律书刊文献和各类电子出版物,能够满足学生所预想的学习、科研需求。复建二十余年以来,我们坚持将法学教育和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持之以恒地走国际化道路,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法学院。我们和世界诸多顶尖法学院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一半以上的本科生有机会通过交流项目到国外学习一学期到一年。法学院有特色的“4+2”联合培养项目,与多个国外高等院校签订了“清华本科+国外JD”的双学位联合培养协议,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平台,能够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积极参与国际对话与合作,足以胜任国内国际高端法律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贰清华大学法学院长期以来坚持推进高质量法学学科建设发展,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强调研究与教学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中国情怀、清华特色”的法治人才。清华大学法学院开设专门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已近二十载,老师们对于这门课程的授课非常投入,课前准备很充分,讲课内容丰富、生动,受到历届研究生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肯定。这门课已成为法学院人才培养的标志性教学成果。2022年秋季,法学院贯彻学校第26次教育工作研讨会精神,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将“法学专业强化课”纳入专业核心课,并以全新的姿态迎接了2022级近300名优秀博士、硕士研究生。这次课程由各学科组老师和实务界专家开展系列讲座,增强了课程的体系化,同时确保授课内容的学术深度,重在培养研究生的学术兴趣,逐步引导学生进入神圣的学术殿堂。授课内容涵盖学科前沿、实务热点、研究方法、文化浸润等多方面。通过该系列讲座,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激发专业兴趣,增强专业认同,绘好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图。在本课程结束后,我院计划将本次研究生新生讲座的内容在法律出版社结集正式出版,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正是这一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教学成果,并且,我们计划从2022年起,连续三年的授课内容均会出版,以记录我们的教学成果,充分展现清华法学院的教师风采,凸显我们推动教学改革的决心,同时也和更多的人分享清华法学院的优质法学教育资源,为点滴推进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作出清华法律人应有的贡献。叁开设本课程,我们有多重目标。我们希望通过开设专门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启发学生,培养其思考能力,使之时刻保持思考的状态,将善于学习、善于分析案例,转变为善于思考。“思深哉,……不然,何忧之远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同时,在这个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些重要参考文献,提供一些读书方面的指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在这个课堂上,还可以向研究生讲授法学方法论,让其学会论证,基于健全的社会常识与良好的平衡感作出各种法律判断。我们的上述设想能否真正实现,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但是,我们希望通过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初心在任何时候都是坚定不移、毫不动摇的。讲座掠影【以目录为序】传承清华优秀传统
2023年11月29日
其他

第六届清华大学世界法治论坛圆满举行

11月17日,第六届清华大学世界法治论坛隆重开幕。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代表清华大学致开幕辞,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会长许安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分别作主旨演讲,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周光权、盈科律师事务所主任梅向荣作为会议承办方致辞,开幕式由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龙俊主持。本届论坛以“法典化时代的法治建设”为主题,我国立法部门领导,国内外高校领导、著名法学学者以及法律实务界精英等重量级嘉宾共计六十余人参加了会议。彭刚首先代表清华大学向莅临本次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清华大学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本届清华大学世界法治论坛以“法典化时代的法治建设”为主题广邀各位宾朋,旨在同大家一起为法典化时代的法治建设贡献思考和智慧。中国法典化时代的法治建设离不开中国法律实践的深入开展和法学理论的创新研究,离不开对世界其他国家先进法治经验的吸收与借鉴,更离不开高水平法律人才队伍的规划和培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是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是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要阵地,也是推进法治理论创新的重要力量。”在法典化时代,高等院校必须担负起为国培育好法治人才的重任,努力提高法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国家培养和造就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扎实法学根底的法治人才。许安标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立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统筹谋划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立法工作取得很多新进展新成就。编纂出台民法典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开启了我国法典编纂的先河,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也为法典编纂积累了经验。未来要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凝聚立法共识,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法典和其他条件成熟领域的法典编纂工作。杜玉波结合其长期在教育系统工作、参与教育立法的经历,就法典化时代的教育立法作了主旨演讲。他表示,法典编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把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加强系统谋划、健全工作机制、着力协同推进。在教育法典编纂过程中,应当深刻认识教育法典编纂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教育法典编纂的价值导向,深入思考教育法典编纂的立法模式,切实加强教育法典编纂的理论供给。与此同时,法典编纂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需要大量懂法律、懂教育的法学专业人才,这离不开法学教育的强大支撑。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大背景下,期待能够通过教育法典的编纂,为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提供法治答案,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法治保障,为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法治力量。张文显在主旨演讲中表示,法典化已经成为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更是中华法系的鲜明特征,这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法治文明中有迹可循。他从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中华法系法典化的辉煌历史、文化底蕴和特色优势:一是以法典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人民安宁;二是以法典适应变法、新政;三是以法典实现法律统一;四是以法典彰显精湛法律技艺。张文显表示,中华法系的法典文化是中华法治文明的优秀产物,法典编纂者应逐一研究、挖掘、传承我国古代法典文化的精华,汲取营养、择善而用,推动中国优秀法律文化与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结合,推动法典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反思性借鉴,不断激活中华法系的无限生命力,为中国法治建设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典编纂筑牢文化根基。梅向荣在致辞中表示,六年来清华大学世界法治论坛已经成为全球法学学者、法律精英开展对话的高端交流平台,成为向世界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传递中国法治声音的重要传播渠道,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巨大成就,有力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在法治轨道的对话交流。法典化的时代已经到来,本届论坛紧跟法治发展的脚步,总结民法典编纂的立法经验、探讨相关领域法典编纂的可能性,对当下法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梅向荣表示,盈科律师事务所与清华大学法学院构建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近年来不断加强战略合作,未来双方将继续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涉外法治等方面深入交流,努力为中国法治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周光权代表法学院对各位领导、嘉宾的光临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表示,民法典编纂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法典编纂之路,积累了宝贵经验。法典编纂是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时机、条件成熟时,才能进行法典化立法。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清华法学院多位老师深度参与立法,贡献了法典编纂的清华力量。今后,清华法学院也将积极参与法典编纂的论证、研讨工作,助力提升立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他表示,今天的盛会汇聚了法学界的名家,各位的真知灼见一定能够为我国法典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更多建设性意见。
2023年11月18日
其他

清华大学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签署“知识产权与创新政策”联合硕士项目备忘录

11月9日上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与清华大学“知识产权与创新政策”联合硕士项目备忘录签署仪式在清华大学法学院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姜培学与世界知识产权学院院长谢里夫·萨达拉(Sherif
2023年11月14日
其他

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23年第六次全体会议举行

10月12日,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23年第六次全体会议在主楼接待厅举行。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王希勤主持会议并讲话。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史静寰、周杰等25位委员参加会议。王希勤讲话王希勤强调,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开局之年,要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谋划部署各项工作。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人才培养工作上树立更高的质量意识、底线意识、风险意识、协同意识、规矩意识和法律意识。要进一步加强教务管理和学位审查工作,积极推进信息化系统建设、优化教务岗位设置,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服务保障能力。王希勤指出,面对国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新形势,清华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面向国家急需紧缺领域、重点领域加快培养顶尖人才。希望各院系部门高度重视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工作,密切协同、形成合力,为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出更大贡献。会议现场会上,研工部副部长兰旻汇报了毕业研究生思想总体情况,学位办主任杨帆汇报了各分委员会学位审议情况及拟授予各类学位情况。经表决,同意授予我校236人博士学位、73人硕士学位、3人学士学位。法学院党委书记邓海峰,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车辆与运载学院院长、党委书记王建强,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朱旭峰分别汇报了拟新增学位授权点的建设情况。经表决,同意增列法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社会工作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数字经济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智能电动车辆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纪检监察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等五个学位授权点。研究生院副院长董渊作工作通报。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列席会议。━━━━━━━━━━━━━━━━清华大学法学院
2023年10月23日
其他

纪念蒋南翔同志诞辰110周年 | 唯实求是 献身党的教育事业

期图片来源|清华大学校史馆审核
2023年10月9日
其他

迎新季 | 清华法学院喜迎2023级研究生新生

2023年9月1日,在这个天朗气清、草木微染的金秋时日,清华大学法学院迎来了2023级研究生新生。▲法学院迎新现场法律图书馆楼因志愿者的忙碌和新生们的到来而显得格外热闹温馨。学院内外贴满了迎新海报和标语,数十名迎新志愿者们有条不紊地为陆续赶来的236名研究生新生进行签到问询、信息核验、系统登记、材料收取、户口迁移、组织关系转接、研团研会招新咨询、领取迎新袋等全面一站式服务,并耐心详细地回应新生们的疑问和需求,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学校学院,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志愿者帮助新生办理报到手续(滑动查看)法学院党委书记邓海峰、党委副书记陈杭平、副院长高丝敏、院研工组组长李秋甫等老师也早早来到了迎新现场,询问并指导新生报到的具体工作。老师们与新生亲切交流了家乡母校、研究方向、手续办理等情况,并对迎新志愿者们的工作表示慰问与肯定。邓海峰老师对研究生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祝贺和欢迎,并就入学注意事项、学校特色以及校风校纪等进行了介绍和叮嘱。▲院领导、老师与研究生新生亲切交流▲法学院老师与研究生新生合影为帮助新生们尽早顺利入住,多名志愿者来到宿舍楼区进行引导,协助办理入住手续以及行李搬运等工作。在入住的过程中,新生们与志愿者、新舍友以及楼长、宿管、保安建立了友谊,大家将在接下来的数载研究生生涯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志愿者帮助新生搬运行李入学感想2023级法学硕士肖添翼同学是第一个来到现场报到的新生。怀着激动的心情,肖同学在清晨迫不及待地迈入校园,四处“打卡”。他表示:“忝居清华,惟愿学与诸位同道,切磋琢磨,三人成行,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聚学于外,更需修身于内,审察克治,反身而诚,进德修业,不负学子身份。”2023级法学博士潘香军同学表示,时隔不久,再次回到清华园,依然会被严谨的治学态度、厚重的文化底蕴、秀毓的校园景致激励和感动。很开心能与新的同学相伴而行,希望新学期能继续在园子里明理知行,格物思辨。2023级直博新生金晶时隔五年再一次踏入了清华的校园。她表示,五年前,她作为参与清华暑校的一名高二学生,在刚刚落成的法图参观,懵懂又充满向往。虽然在高考中与清华失之交臂,但一颗憧憬的种子却深埋在了心底。五年后的今天,作为一名刚刚被录取的新生,虽因能够在顶尖学府求学而感到荣幸,却又惶恐于自己在专业知识与学术研究上的浅薄和幼稚,只能以“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之语自勉,愿不负师长的教诲,不负亲友的期待,不负自己度过的每个日夜。期待和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2023级法学硕士魏维芮同学表示,在熟悉的校园里,能够与一批优秀的新朋友一起学习,仍然让人充满新奇、期待,希望能够与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珍惜在清华园度过的青春年华!2023级公诉人法学硕士班司彤同学表示,在这秋高气爽、金风送喜的时节里,带着重返校园的喜悦,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走进了清华园,日后愿不懈努力,悟至善明理,尽微薄之力,守公平正义。2023级法律硕士吴彬同学深切地感受到了来自学长学姐和学校学院的热情欢迎,对即将开启的校园生活充满了期待。他表示,研究生阶段是人生一个崭新的阶段,是新起点,能够在清华园开启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是十分幸运和难得的。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他将好好珍惜这个机会,在这里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知识本领,担当强国重任,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2023级法律硕士计算法学方向的陈熙光同学表示,9月1日于他而言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报到手续的完成意味着他的求学生涯步入了另一个全新的阶段。他很高兴成为清华法学院的一分子,也希望与老师和同学们一道在未来的时间里探索法律真理。✦✦至此,法学院2023级研究生迎新活动圆满结束。在这个阳光正好、微风轻吟的明媚秋日里,新晋学子们不仅感受到了法学院浓厚的学习氛围,更体会到了明理大家庭的温暖和关怀,这份温暖和热情将一直陪伴着他们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激励大家自强不息、坚定不移地筑梦远航。▲法学院2023级研究生迎新工作圆满结束图文
2023年9月2日
其他

你好,三字班!法学院喜迎2023级本科新生

欢迎三字班新生加入法学院2023年8月23日,清华大学法学院喜迎三字班本科新生,圆满完成了2023级本科生迎新工作。处暑递秋,明理迎新。迎着明媚的晨光,法学院迎新志愿者们在C楼附近的迎新点为三字班新生设置好签到注册、党团组织关系转接、户口迁移、物资领取、签名留影等一站式报到区,准时完成布置工作,迎接新晋明理人的到来。前来报到的新生们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完成手续办理、行李搬运。图为迎新现场新生办理登记手续图为第一位签到的法三同学在本次迎新工作中,法三年级的新生骨干们表现出色。他们积极肩负起迎新职责,提前确认分工,在登记信息、搬运行李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学院党委书记邓海峰、院党委副书记陈杭平等也来到了迎新现场,与前来报到的新生亲切交谈,并向忙碌工作的迎新志愿者们表达了慰问与肯定。老师们询问了新生的到校状况以及手续办理等情况,并对新同学的加入表示欢迎、祝福和期许。图为邓海峰、陈杭平与新生交流图为法学院老师、迎新志愿者与新生合影晚上七点三十分,新生见面会在法律图书馆模拟法庭召开。法学院院长周光权,院党委书记邓海峰,院党委副书记王钢、陈杭平,副院长高丝敏、龙俊,法三年级班主任陈新宇,学生办李昊莹,教务办刘菁等老师以及学生组辅导员们参加见面会。见面会由法三年级辅导员严晓畅主持。图为新生见面会现场院党委书记邓海峰在开场致辞中对2023级本科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希望,同学们的大学时光不仅得到知识层面的收获,更能在价值观方面有所塑造。邓海峰回顾了清华大学党组织早期革命、奋斗的光辉事迹,并勉励同学们在之后的人生道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国家多做贡献。图为邓海峰致辞2023级本科生班主任陈新宇对新同学们寄予祝福与期望,并提出三点建议。第一点是静心,让心静下来,才能更有效率地开展学习生活;第二点是要学会欣赏,欣赏自己、欣赏同学、欣赏校园;第三点是发展体育爱好,体育精神和法学理念有相通之处,体育运动有助于我们养成积极的心态,渡过人生的难关。图为陈新宇致辞在互动环节,新生们从大学学习生活的各个角度向老师们提出了问题。老师们就科研、书籍推荐和就业前景等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地解答。图为互动提问环节法学院院长周光权作总结发言。周光权对新生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从高中生到大学生身份转换的角度与大家展开了交流,他期许三字班同学们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保持对法学的热爱和昂扬向上的学习姿态,探索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他鼓励新生们走进法律图书馆,利用其丰富的纸质藏书和电子数据库资源开拓视野,提升素养。图为周光权院长总结为进一步增强本科生新生的纪律与安全意识,院党委副书记陈杭平向同学们进行了校规校纪及安全教育宣讲,以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向大家强调纪律与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并提出由衷建议。通过此次宣讲,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校规校纪的了解,增强了自身的安全意识,也对未来的大学生活有了更多认识。图为陈杭平进行校规校纪及安全教育宣讲至此,法学院2023级本科生迎新工作圆满完成。祝愿三字班同学在清华园中探索出属于自己的明理人生!图片丨李欣娜
2023年8月25日
教育

2023年毕业典礼院长致辞 | 周光权:事不避难 少年如初

少年如初——在法学院2023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
2023年6月21日
其他

法学院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与福建省司法厅联合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青年学习论坛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团一百周年大会上强化青年理论学习的重要号召,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7月29日,清华大学法学院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以下称“宣讲团”)联合福建省司法厅共同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青年学习论坛。论坛现场福建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林德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出席论坛的主要嘉宾有: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林来梵、党委副书记陈杭平、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杨垠红等。同时参与论坛的还有宣讲团的博士生讲师、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的部分师生代表以及省司法厅的青年干部代表。论坛由司法厅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林林主持。林林副书记主持论坛林林副书记首先代表福建省司法厅对宣讲团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巩固提升青年理论成果,引导青年干部坚定不移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信仰者和实践者,同时,为清华大学法学院与福建省司法厅搭建常态化沟通合作平台奠定良好基础。陈杭平副书记致辞随后,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杭平发表致辞。陈杭平表示,清华大学法学院秉承清华大学“又红又专”的优良传统,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生宣讲团。此次来到司法厅进行宣讲,一方面是推广、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促进司法行政工作提绩增效;另一方面,也期待能够加强与司法实务界的交流,与福建司法厅方面达成更多合作。林来梵教授作报告报告环节,首先由法学院林来梵教授作《严复权利观的中国立场》主题报告。严复是福建近现代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对严复作出高度评价。林来梵教授从严复的生平和历史评价、严复的权利观及其内在构造、严复的当今价值三个角度梳理严复的权利观思想理念和对当代权利思想、乃至法治思想的影响。俞伟作报告法学院2018级博士、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讲师俞伟作《习近平法治思想在福州的孕育与探索——基于“3820”战略工程的视角》专题报告。俞伟指出,《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简称“3820”战略工程),其中包含一系列关于“依法治市”的创新思路,回顾“3820”战略工程对研究、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重要启发意义。林自立作报告法学院2021级博士生、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讲师林自立作《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法理逻辑与规范表达》专题报告。林自立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要将这一政治理念转化为规范要求,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任务。方祖鹏作报告法学院2021级博士生、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讲师方祖鹏作《涉外法治的概念、理念与制度》专题报告。方祖鹏指出,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要求,我国涉外法治体系以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主权国家尊严为基本理念,涉外法治体系需要从多环节着手。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杨垠红教授、林少东副教授,福州大学法学院博士生沈长礼、福建省司法厅团委书记、立法一处庄国敏博士也分别作了专题报告。林德明副厅长作总结发言活动最后,林德明副厅长作总结发言。林德明指出,本次习近平法治思想青年论坛的报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为我们进一步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奠定了基础、指引了方向。在此,也与青年朋友们交流三点期望:一是深入学习,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真理力量;二是深化合作,与清华大学法学院建立常态、长效的协作共建机制;三是深入群众,切实提升法治为民服务水平。与会嘉宾合影此次活动是宣讲团“习近平法治思想全国巡回宣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首次走进地方司法行政机关的探索之旅。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到来之际,宣讲团来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重温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要义,对于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走深向实具有别样的意义。以举办本次论坛为契机,宣讲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丰富和创新理论宣讲形式,促进法治理论和司法实践的深度融合,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贡献清华力量。━━━━━━━━━━━━━━━━清华大学法学院
2022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