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贫穷,源自对经济的无知;落后,源自对政治的无视

万象文摘 2022-03-1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先知书店好书推荐 Author 先知书店



贫穷,源自对经济的无知
落后,源自对政治的无视


、编:愈嘉、jing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经济学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由此诞生,正如《国富论》完整的书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所描述的那样,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如何创造更多的财富。在这个元问题下,诞生了许多分支和争论,比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与政府之争等等。

随着经济学的日趋成熟,它开始不满足于自身的领域,摇身一变,成为了“经济学帝国主义”,也就是说,经济学原理入侵了很多学科,比如政治学、心理学、伦理学......由此也派生出了许多全新的理论,比如宪则经济学、法律经济学等等。目前,它们正在成为这个时代的显学。
 
其实,当经济学家们志得意满地开疆拓土,扩张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时,反而应该引起人们的警惕。因为人类社会是复杂的,用单一的经济学逻辑来统摄一切,会严重地遮蔽其他学科的思考维度,其中,被遮蔽最严重的,就是政治学逻辑。

▋经济决定人的贫富,政治决定人的生死
 
有人这样区分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那就是,经济负责赚钱,而政治负责分钱。也就是说,经济学研究创造财富,而政治学研究分配财富。

对此,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如果国家治理仅仅是算钱那么简单,那还要政治家干什么,找一个会计来做总统不就完了吗?”
 
可见,政治学的逻辑不仅仅是计算经济利益那么简单,它比常人的想象要复杂得多。
 
而要深刻地理解政治学的逻辑,我们首先追根溯源,理解什么是政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政治是最常见的谈资,而在一般人看来,政治是“权力斗争”,是“政客八卦”,是“阴谋阳谋”等等。
 
然而,在复旦大学政治学教授包刚升看来,这些仅仅是政治现象,而非政治的本质。他认为,政治是人类自我组织起来的过程。政治学是专门研究这一过程的学科。

 

他在《政治学通识》一书中进一步指出,人类社会最基础的两大学科,毫无疑问是政治学和经济学,二者其实都指向人类秩序的一个元问题——如何把陌生人组织起来,协作完成一件事。
 
对此,经济学逻辑给出的答案是,金钱,也就是用共同的物质利益,把人组织起来,具体而言就是市场经济。然而,利聚而来利尽而散,尽管市场的力量非常强大,但是无法构建起一个长久的共同体。如历史上仅以商业立国的迦太基、热那亚、佛罗伦萨等共同体很快就消亡了。

迦太基遗址
 
而政治学给出的答案,与之截然不同,它认为,人出于自私的本能,和理性的计算,一旦背叛的收益大于合作的好处,大部分人就会选择背叛,因此,仅靠经济学逻辑建立起来的合作秩序是极端脆弱的,它必然会在短时间内崩溃。
 
然而,一旦让人意识到,选择背叛,会遭到严重的惩罚,也就是说我们常说的“国家铁拳”,那么人们也就不愿意背叛了。于是,无论是谁在挥舞铁拳,手中就必须拥有权力。
 
概括而言,政治学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不是基于良好的愿望就能成立的,因为人性当中内在包含着自私、背叛的基因,只有基于暴力,才会背叛会遭遇更大的损失,秩序与合作才真的能够成立。
 
也就是说,权力,才是让人类的合作秩序能够出现,或者说人类秩序能够长久存在的第一前提。
 
对此,包刚升老师说:“政治,是我们人类社会最硬最硬的那一层壳。政治的变动,可能发生在极深极深的地壳里,但是影响所及,会在我们的生活中掀起滔天巨浪。一群人,甚至是几代人的命运,从此就面目全非。”

也就是说,经济决定了人的贫富,但政治却决定了人的生死。

▋人性中的天使与魔鬼,共同塑造了政治秩序 
 
然而,任何人都有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冲动,少数人掌权者的最大利益,就是依靠暴力长久地掌权,这必然会释放人性的魔鬼。由此,人类政治就出现了一个悖论,一个仅靠暴力建立起来的秩序,一种让大部分人被迫服从的秩序,注定不能长久。
 
针对这个悖论,政治学给出的答案是,要让人自愿服从,人类政治组织还需要一样东西,那就是一些高大上的理念,让人性中天使来驱动所有人,让人们认为自己参与到了一项有价值的事业当中,愿意为其奋斗,甚至为其牺牲,比如宗教信仰、自由、平等、正义等抽象的理念。

 
叙述至此,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的政治秩序是在人性的魔鬼性和天使性的共同推动下才建立起来的。
 
具体而言,人类的政治秩序只有通过魔鬼性才能建立起来,但如果仅靠魔鬼性,秩序不可持久,由此我们需要天使性来维护秩序的稳定。
 
由此,人类的政治秩序始终存在一个最基本的冲突,那就是,无论掌权者是否真诚地信奉那些高大上的理念,他们的行为逻辑,行为后果都不能违背这些理念,否则他们就会变得非常虚伪,他们的言行不一会导致人们不再自愿服从。
 
包刚升老师在《政治学通识》一书中写道,这一基本原理,在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中都有不同的表述。

例如,中国文化中孔子所说的“内圣外王”,《说文解字》上说“政,正也”;西方文化中的马基雅维利主义、现实主义、理想主义等等,都是这一基本冲突的回应。

 

简而言之,政治学的核心逻辑,就是如何用一种充满矛盾的方式,以各种各样的张力,把人类社会的秩序长久地构建起来。
 
具体而言,这些抽象的理念,就是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而各种强制性的秩序,就是政治制度。而各种各样的理念、制度,彼此之间会互相争论,竞争,然后各自优化,人类历史,也就这样螺旋式上升。但无论是哪种理论,要回应的最基础的元问题,这就是我们理解任何政治问题的起点。

在理解了政治和经济的元问题后,纵观人类文明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国家的贫穷,源自对经济逻辑的无知,而一个国家的落后,则源自对政治逻辑的无视。

▋告别单线程思维,拥抱现代文明 
 
美国文学家菲茨杰拉德说:“一个人同时保有两种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一般而言,人们很难理解这句话。现在,透过包刚升老师对经济学逻辑和政治学逻辑的区分,我们不难发现,针对这句话的参考答案之一是,任何观念,学科都有适用边界,也就是巴菲特所说的“能力圈”——每个学科只能处理能力圈内的事情。
 
可见,第一流的智慧的内涵之一,就是告别一种观念包打天下的单线程思维,面对复杂的人类社会,我们必须学会使用多元思维模型,来观察、解释和实践。而厘清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一个现代公民拥抱现代文明基本常识的必修课。





本文是先知书店编辑团队反复阅读、思考、总结包刚升老师《政治学通识》后写成的,因此,我们希望将这本书推荐给本文话题感兴趣的书友。

 

市场上谈论政治的书籍很多,但充斥其中的,不是说教色彩的、过时的教科书,就是宫廷政治和形形色色的历史演义,而包刚升老师的《政治学通识》却从政治学的元问题出发,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读者建立起基本的政治学认知框架,并用这些智识帮助读者完成从“看见”到“看透”的认知升级。

 

为此,先知书店诚荐包刚升老师的《政治学通识》,豆瓣评分9.2分,它被誉为“中国最好的政治学入门书籍,没有之一!”先知书店通过北京大学出版社,还为书友争取到包刚升老师少量亲笔签名,为阅读增添了一份温情与敬意,喜欢的书友可点击下图收藏(还可以一键收藏托马斯·索尔维的《经济学思维方式》,同时修炼两种思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