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梁文道:不可饶恕

梁文道 万象文摘 2021-10-30




不可饶恕


文|梁文道


法国大哲学家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在他人生的最后两年,不断沉思着"宽恕是否可能"这个问题。他敏锐地观察到在亚伯拉罕传统(也就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共同思想源流)里面,有两组相互矛盾的观念:其一是有条件的宽恕,其二是无条件的宽恕。


宽恕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犯错的人首先得愿意坦承过失,并且忏悔,进而请求宽恕。受害者不可能事先原谅未曾承认的错误。


看起来宽恕是一种遗忘,当我说"我原谅"(I forgive)你时,我也应该同时忘却(forget)了你的过去。然而"过去"真的过得去吗?有时候我们会说某种罪恶,例如反人类的罪,大规模屠杀的罪,种族灭绝的罪,是不可忘却、不可挽回、不可救赎的。换句话说,这些罪行虽已过去,但又是过不去的;虽已成往事,但不能忘却;它们是种永远被封存在现在的过去。它们无法过去,其中一个原因是受害者都已逝去,没办法接受罪人的忏悔。而且就算有在世的幸存者,又怎能代表死者接受忏悔?又怎能代表死者原谅凶手?这样的重罪或许有被遗忘(forgot)的一天,却永远不会得到宽恕。




宽恕在此,是一种和时间的特殊关系,是一种决定让不让某件错误或罪行成为过去的行动。假如宽恕是有条件的,假如宽恕要求犯罪的人首先请求宽恕,那么该如何解决因逝者不在而注定不能得到原谅与和解的重罪呢?因此,在亚伯拉罕的思想传统里需要有上帝的存在。人只能宽恕别人对自己做错的事,神则不然。神是受害者与罪人之外独一无二独有权柄的第三者,他可以宽恕所有的罪,接受所有的悔过。


本文选自梁文道散文集《我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正如梁文道老师所说:“反人类的罪,大规模屠杀的罪,种族灭绝的罪,是不可忘却、不可挽回、不可救赎的”。对于这样的罪犯,借用电影《怒火救援》里的一句台词:宽恕是他们与上帝之间的事,而人们要做的就是送他们去见上帝。

万象君诚荐汉娜·阿伦特著作《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之恶的报告》,汉娜·阿伦特极具争议性的著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犹太政策进行全面总结,提出著名的“平庸之恶”概念,引发西方思想界长达五十年的争论。识别二维码即可选择购买。


▍延伸阅读

陈丹青对话梁文道:日渐零落的尊严

梁文道 :伟大的失败者与冷酷的成功者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